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種植技術

盆栽種植技術

發布時間: 2021-01-17 03:10:00

盆栽花卉栽培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幾種

嫁接

❷ 盆栽桂花樹栽培技術

盆栽桂花宜選擇植株矮壯。主幹較粗、枝葉勻稱的植株。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過於粘重或疏鬆的土壤,都不宜桂花生長,一般以腐葉土50%、園土40%、礱糠灰10%拌和使用。
桂花每年在春秋二季發新枝,但以春梢發得最好。一般3月發芽,4月下旬春梢發展,6月底長成半老壯枝,8月高溫時形成花芽,9月底開花。隔年枝條也有花著生,但花少質差。所以在秋季開花後霈需進行一次修剪。修剪時根據植株的生長勢,生長過密枝條應適當疏剪,使每個側枝上均勻留下粗壯枝,枝條過密,光合作用受到影響,會導致生理失調,影響孕蕾開花。同時應把夏、秋長出的徒長枝剪去。第二次修剪在早春芽未萌發前進行,把過冬後的枯枝、細弱枝、病蟲枝全部剪去。如果植株過高而下部枝條少株形不美,可將主幹頂部修去,使下部發生不定芽而萌發新枝,此外,在生長期間應經常將萌櫱枝剪除,使養分集中,利於春捎生長及花朵著生。

桂花雖對光線要求不嚴,但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開花多,香氣濃。長期放在半陰場所,則開花少,香氣淡。盆栽桂不耐寒,冬季應放在室內向陽處,一般在4℃以上就能越冬。光線差,溫度低時易引起落葉。翌年3月下旬可將盆株搬到室外向陽處養護。

生長期要加強有肥水管理。盆栽桂花使用的盆較大,春秋季節一般4—5天澆水一次。桂花忌濕,特別是秋季開花時節,太濕會引起落花。平時保持盆土滋潤即可。夏季是植株生長旺季.氣溫高盆土易於,澆水要足.每天清晨澆水一次,傍晚視盆土干濕程度,干可再澆一次小水。梅雨季節及夏季陣雨要及時側盆倒水, 以免爛根。

桂花十分喜肥,春季發芽時每隔7—10天施一次30%餅肥水及人糞尿(必須是充分腐熟的)以促使萌芽發枝。7月以後,施以30%腐熟雞鴿糞水或魚雜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 5%一1%過磷酸鈣,以促進花芽生長,開出好花。盆土過干時不要立即施肥,澆水使盆土稍微潮濕後再施,以避免葉子燒焦卷縮。
有三個主要原因造成掛花不開花:
一是桂花還處於營養生長階段。如果種植的桂花樹系實生苗(種籽播種)培育而成,可能會長期處於營養生產階段,還未達到生理(生殖)年齡,因此它是不會開花的。所以,專家建議要選購那些用嫁接或扦插方法培育成的桂花樹,這樣可以縮短營養生長期,盡量提
前開花期。
二是光照量不足。桂花樹是喜光樹種,因此不能在缺少陽光或背陰面的地方種植;即便是嫁接或扦插而成的桂花樹,如種植後長期得不到充足的陽光照射,致使營養生長一再延期,也會影響其開花;如果是實生苗培育的桂花樹,就更難有開花的機會了。若桂花樹在買來前已經開過花,也會使生殖生長逆轉為營養生長,使原來曾開花的植株停止開花。
三是磷鉀肥施量不夠。如果單純或過多地施用氮肥,只能促使桂花樹的營養生長過盛,會推遲開花時間;施用磷鉀肥,就能促使其從營養生長期轉到生殖期,使其開花。所以,對剛種植的桂花樹,除適當施用氮肥外,應多施些含有氮磷鉀的復合肥料,當進入生殖階段時應多施些磷鉀肥。同時,也要注意病蟲害等日常管護工作。
如果按照上述方面進行養護,桂花樹一定會開得繁花滿樹。

❸ 盆栽各怎麼種植方法圖解

盆栽桔子樹的種植方法如下:

一、選擇容器

盆栽果樹的容器,以圓形為主,以利於根系向四周均勻舒展,同時,容器需滲水、透氣性良好,以保證根系生長對氧氣的需求,且防容器積水造成爛根。

在各種質地容器中,素燒盆最適宜栽種果樹。採用其它質地容器時,為了克服透氣性差的缺點,可在盆底鋪墊5厘米厚的粗沙,並沿內壁墊一層新瓦,然後填土栽樹。

二、土肥水管理

1、配製盆土

適宜果樹生長的盆土一般為中性(PH值在4.5—7.5),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或沙土。調制時,以熟化的田園土4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勻,碾細過篩。培養土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如蒸煮消毒、烘烤消毒或物(灑入1.5%福爾馬林)消毒。

2、肥水管理

由於果樹的根系只能從盆中吸收營養,僅靠盆中的有機肥遠遠不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生長期必須注重肥水管理。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化肥,上盆時就拌入腐熟的有機肥;在萌芽前施一次速效氮肥,適量配合磷肥,每株澆肥水約1公斤,促萌芽開花整齊;在謝花後坐果期進行根外追肥,可用0.3%磷酸二氫鉀加0.3%的尿素,每隔15天噴一次,連噴2次,以促幼果膨大和新梢的生長。在果樹采前20—30天追施磷鉀肥,每盆施磷酸二氫鉀40—60克,然後澆透水,可增大果個、改進品質。果實採收後再追施一次三元復合肥,並澆水。秋季果樹落葉前施腐熟土雜肥作基肥。休眠期要嚴格控制澆水,以盆土不過干為度。

3、倒盆

由於盆土中的養分被果樹吸收或在頻繁的澆水中淋洗掉,每隔2—3年需及時倒盆,更換新營養土。土團倒扣出來後,削去盆土四周2—3厘米厚的老根,將有機肥與營養土拌勻填充底部,再帶土團上盆,周圍再加入肥土填充,澆一次透水。

三、控冠

1、樹形選擇 盆栽果樹的樹形,按果樹種類和品種的直立性、下垂性等不同要求,可塑造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樹形,如自然圓頭形、塔形、獨枝懸崖形,雙枝鹿角形、三枝杯狀形、垂柳形、龍曲形等。使其既要有利於結果,又應具有美學效果,提高其觀賞價值。

2、噴 應用化控技術,使樹體矮化。夏季,在盆栽果樹的旺盛生長期要進行葉面噴布植物生長延緩劑(如矮壯素、多效唑等)2—3次,可使枝條粗壯、節間變短、植株矮化。另外,促花致矮、以形修剪的措施主要有:抹芽、摘心、拿枝、曲枝、環割、回縮、更新、拉枝等。並通過開張枝條角度和疏剪徒長枝、密生枝和無效枝等方法增強光照,整出理想的樹形。

四、花果管理

在果樹花芽量大時,應在孕蕾期疏花,生理落果期過後進行疏果;如果花芽量少,可多留些花。同時要進行人工授粉。

❹ 怎麼學習花卉盆景的種植技術

盆景大都是通過把一些花卉苗木通過藝術加工,改制一些特殊的造型,種植在花版盆內,放在室內、庭院、陽權台等處,襯托處家庭的溫馨氣氛,同時在室內擺放一些花卉、盆景也有益於保證室內空氣的新鮮,對人體健康特別有益。種植技術如下:

1.花卉盆景無土栽培技術,是在花盆內放人珍珠岩、蛭石或其他輕質石子(不要用植物殘腐體,象鋸末、棉子殼之類有機腐殖質做栽培基質),再加入無機鹽營養液栽培花卉的一項新技術。

❺ 想學習種植、養植盆栽技術

想學習種植,養殖盆栽技術,想靠自己的勤奮努力養家糊口,基本上成為一部分男人和當家理專財的女性屬的一個責任。你非常喜歡盆栽植物,想在盆栽上發家致富,還望好心人指一條正道,心情非常迫切。我看你喜歡的盆栽可能搞頭不大,我建議你養黃粉蟲,黃粉蟲簡單易養成本不大,見效快,它的蛋白質含量近百分之60,做食品,動物飼料,雞,鴨,鵝,鴕鳥,鴿子,甲魚,魚類等都需要它,目前市場供不應求。黃粉蟲喜歡吃爛木頭樹枝,草,秸稈,鋸末,麩皮,玉米粉等,室內外都可以養殖,特別是在室內可以重疊式放大塑料盆養殖,只要人聰明,勤快,就會一批一批的出來,網路銷售和多種渠道銷售,保你富的快成大款。

❻ 怎麼學習花卉盆景的種植技術請高人回答

一、盆栽花卉與環境的關系

植物的生存環境是土、水、光、溫。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

土:土是每一種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礎,特別是盆栽的絕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土壤。

一般來講,土有三大類型:即酸性土(PH值小於7)、中性土(PH值等於7)、鹼性土(PH值大於7)。南方花卉多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鹼性土的花卉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間較適宜,花卉長勢好。

下面介紹幾種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鬆、透氣、保水、保肥、不積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發育的山砂質紅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幾種。其它兩種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質土和砂質紅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龜背竹、綠蘿、綠巨人、鵝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紅、綠寶石)等,稱為雙性土。又如:人工菌廢料(必須是玉米桿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紅、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鐵(香龍血樹),多種蘭花、天鵝絨、竹芋等。含有氮(N)磷(P)鉀(K)鈉(Na)鈣(Ca)等多種無機鹽、殺菌劑、植物纖維等多種花卉所需的養料,一次性栽培可長時間不需要施追肥換土,是理想的室內花卉栽培土。

(2)

溫度和光照:各種植物因海拔各異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種植物的適生區域(小區環境),小區環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時數也各異。從熱帶引至亞熱帶種的假檳榔、斑瑪、曼綠絨、發財樹等,在熱帶地區適於室內外栽培,移至亞熱帶,由於紫外錢的照射強烈,夏季易灼傷;冬季易被霜凍凍壞,無法在野外越冬,必須移入大棚或室內。
(3)

水:水是植物的命脈,每種植物對水需求各異。如:蘭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幾種植物需水相似,但從大科來講又各有不同。蘭科植物是陰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陰性,這兩個科的花卉對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絕大多數呈陽性花卉,科內不同品種的花卉植物對水份要求也不盡相同。

在滇中地區,花卉的水份供給,隨季節的變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這一段時間,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增,澆水應選擇早晚,避免灼傷。室內花卉由於這段時間空氣濕度大,室內葉面的蒸騰量較小,10天左右才需澆一次透水。從初霜冰到來之時至翌年春來(即倒春寒)這段時間,空氣乾燥,溫度低,水溫相對較低,澆水應盡量選擇晴天下午。室內觀葉植物的澆水要特別小心,澆室內花卉的水溫必須在25℃-38℃之間,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1)

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受精)過程得到種子,用於繁殖新個體。要得到優良種子必須有優良的雙親植株,並對優株採集到的種子進行合理的貯藏。有的必須隨采隨播。如:八角茴香、黃蘭、樹蕨雪松、臭椿等。貯藏的種子必須放在蔭涼、通風、乾燥的房內。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貯藏以一年為限。球根花卉的種球以半年為限,如香雪蘭、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2)

無性繁殖: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組培等,使其成為一個新植物。三角梅(葉子花),多種木瓜海棠、櫻桃、五色梅(3種)、夾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黃楊、薔薇、梔子花、竹類、紫薇等。無性繁殖花卉品種,會因季節變化而影響成活率。竹類、本報特約記者科、三角梅、夾竹桃、迎春花、紫騰、紫薇等春季成活離較高,秋後至立立前以薔薇科、楊柳科成活率較高,三角梅到秋後繁育成活率就很低。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長延緩劑等。

三、盆栽花卉的分類

現階段宜良的盆栽花卉,根據生物學特性和商品化生產的要求,大致分為三種:即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和中性花卉。

(1)

陽性花卉:一般在較強光照下能生長健壯,如:三角梅(即葉子花)10

余種、白蘭花(緬桂花)、桂花(3種)、令箭荷花(2種)、螃蟹蘭、仙人掌(3種)、仙人球、米蘭、香蕉含笑、南洋杉、黃楊(4種)、月季(10餘種)、玫瑰(4種)、五針松、龍柏、秋菊(105種)、紫騰(2種)、櫻花(3種)、冬櫻花(小楊春)、結香、虎刺梅、九里香、玉蘭(3種)德國蘭(2種)、南天竹、迎春化、一品紅、一串紅、柏(6種)、梔子花(2種)、天竹葵(5種)、天竹桂、百燕菊、中國石竹、香石竹、康乃馨(7種)、竹(5種)、波斯菊、黑心菊、萬壽菊(3種)、金盞菊、美人蕉、美洲石竹(5色)金於草、扶桑(3種)、香雪蘭、酢漿草(2種)、泡仗花、木本滿天星、絲蘭、山玉蘭、達木蘭、枇杷、薔薇(5種)、紅花木蓮、梅、盆桔、葡地柏、紅珊瑚、馨海棠、碧桃、救軍糧、金絲桃、石榴(5)種等。

(2)陰性花卉:一般在蔭蔽度50%以上的弱光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如:春芋、龜背竹、假檳榔(只限宜良)、香龍血樹(只限於宜良)、合果芋(紅、綠寶石)、綠蘿、綠絨、過山龍、富貴竹、豆瓣綠、鶴望蘭、仙客來(多種)、虎耳草、吊竹梅、報春花、瓜葉菊、七葉樹(只限宜良)、發財樹、棕竹(3種)、鵝掌柴、比利時杜鵑、馬蹄蓮、蕨類(多種)、秋海棠、旱高秋、茶花、海棠、刺葵(針葵)、蒲葵、海芋等。

(3)中性花卉與光線強弱關系不大,如:茶梅(2種)、六月雪、秀球、冬珊瑚、紫羅蘭、杜鵑(除比利時杜鵑外)、鐵樹(5種)、風仙花、天門冬、麥怎麼著草、蝴蝶藤、常青藤(3種)、羅漢松等,介於陽性花卉和陰性花卉之間的中性花卉,是相對而言,並不是與光無關。

四、盆栽花卉的整型


盆栽花卉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草本花卉的整型往往可以通過2-3次摘心,修剪即可。而木本花卉則要通過多次摘心。摘葉、摘花、摘果、剝芽、剝蕾、支縛、造型八個環節整形才能完成。盆栽木本花卉有觀花盆景、觀果盆景、山水盆景、山石盆景、觀樁盆景等。其中、觀花觀果盆景不需要較長時間,一般一至三年即可完成,山水、山石、觀樁三種盆景需要三年以上才能遠成,有的需幾十年才能完成全部造型過程。

五、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

盆栽花卉分為:露地花卉、溫室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無土栽培四種,一般常用的是前兩種。

(1)露地花卉栽培管理:包括整地作床、繁殖、間苗、移植、灌溉、施肥、中耕除草,整型修剪,防寒越冬、輪作。

一年生花卉:多為熱帶花卉或草本花卉。熱帶花卉耐寒力不強,遇凍即枯死。二年生花卉較一年生花卉耐寒,以春播為宜。一二年生花卉退化快,為防止品種的機構混雜和生物學混雜,播種後覆蓋松針或消毒草,適時澆水。等苗長至10cm時移栽,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摘心、葉、花,整型。

宿根花卉入土深,生長強健,適應性強,抵禦自然不利環境的能力強。一次栽植可多年開花結果。幼苗期喜腐殖質豐富疏鬆的土壤,第二年後喜酸性土壤,育苗期注意水、肥、中耕除草等養護措施。定植一年後,生長茂盛,花多且大,最好在春季新芽抽出時施追肥,開花前後各施一次追肥,秋後可在植株四周施腐熟廄肥或堆肥。

球根花卉的栽培多為地栽,要求選擇通風透風、排水良好的地塊定植。栽植深度因土壤土質、某植目的及種類不同而異,栽植深度一般比種球高3倍。

水生花卉多為分株繁殖,且大都不耐寒,於初夏分栽,方法與宿根花卉類似。


(2)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溫室花卉的換盆及中期管理和地栽花卉類似,施肥也如此,溫室花卉的澆水,因在溫室內小區環境與外界不一致,因而必須科學地確定澆水次數、澆水時間、澆水量。一般春夏委每3-4天澆一次,秋冬季每一1-2天澆水1次。每次澆透即可。

(3)促成和抑制栽培:此法可催、延花期,為花卉的四季均衡生產和節日花卉供應提供保證。

(4)無土栽培:包括水培法、基質培法,其他無土栽培方法。

(5)花卉的施肥:花卉從栽培土中吸取大量的養料,滿足自身的需求。主要的有氮(N)、磷(P)、鉀(K)、碳(C)、氫(H)、氧(O)、鎂(Mg)、硫(S)、鐵(Fe)、銅(Cu)、硼(B)、猛(Mn)、鉻(Cl)等,碳、氫、氧(C、H、O)組成花卉的主要元素,占干物質重的90%以上,它們能從空氣和土壤中獲得。氮、磷、鉀(N、P、K)在土壤中的含量遠不能滿足花木的需求,故必須經常施肥來加以補充;南方地區雨水多,鈣鎂(Ca、Mg)容易流失,還需要適當增加補充。施肥要適時、適量、少施勤施。蘭料植物一般不需要施肥。擺放於室內的盆花花卉放肥量(滇中地區狗頭盆中盆兩缸)每盆每次10-30粒復合肥,施肥時化肥不宜放於根基部,以免燒根,且不利於吸收,應把肥料施於盆子的邊緣,也盡量不要溶解於水,施肥避免撒落於葉面而燒葉。春夏每月施1-2次,秋冬季每月施1次或不施均可。露地花卉因室外溫差大,春夏熱量充足,水份供給也充足,長勢猛,雨水淋失肥力和礦物質損失較多,必須不斷給予補充肥料和礦物質。一般春夏每周施一次,依據盆的規格和植株的大小,七寸以上盆子每次按10粒復合肥,四尺以上規格盆栽花卉,每盆施肥量可增至10-20粒;兩尺以下規格的盆栽的花卉施肥量適當減少,每盆4-5粒。

六、盆栽花卉的病蟲害防治

花卉病蟲害防治的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要做到: 1、加強檢疫:引種花卉時,注意不要把有害生物和病源體帶回,這是目前花卉生產中的一大問題,必須引起業務部門、花農、花卉愛好者的足夠重視。 2、保護天敵:如瓢蟲、蚜姬峰、蚜螄、大赤滿等,還有地面和植株上的各種蜘蛛及蟾蜍、蛙類、益鳥等,都在保護之列。 3、光色誘集:可用24對黑光燈誘殺一些有趨光性的害蟲。 4、熱力處理:如有危害水仙、鬱金香、唐菖薄等球莖的刺足根蟎,可將球莖進行熱水處理,在44℃水中浸4小時或在45℃熱水中浸3小時,即可殺死所有的根蟎。 5、人工捕捉:家庭花卉可採用此辦法。 6、葯物防治:常見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白土蠶);防治方法:①用50%辛硫磷乳油100-1500倍液潑澆根際,死亡率可達100%;用2000倍液也可達98.3%。②用50%磷胺乳油1500-2000倍液潑澆根際,死亡率可達100%;2500倍液也可達92. 5%。

螞蟻防治方法:用70%的滅蟻靈粉,直接撒於有蟻群的根際土面,或蟻巢、蟻道周圍,或攔成餌料撒施。此外用林丹、氯丹、七氯等粉劑,噴施在蟻群活動土面,也有良好效果。

蝸牛和蛞蝓防治方法:①在受害花卉根際周圍潑澆茶子餅水(水泡:1∶15)或撒施經水泡過的茶子餅屑;②撒施8%滅蝸靈顆粒於根際周圍土面,滅蝸靈的有效蚯蚓防治方法:用氯丹、或七氯、西維因粉劑(每平方公尺用1-1.5克)或用茶子餅水(水泡1∶15)潑澆。

馬陸(山蛩蟲)防治方法:用25%西維因或25%二嗪農,加水500倍液施盆內外土面。

食葉害蟲的主要種類及防治:刺蛾防治方法:①用寄生蜂保護器保護天敵。在刺蛾羽化期(5月下旬-6月中旬)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②幼齡期或幼蟲群集未分散前噴施50%殺螟硫或50%辛硫磷各800-1000倍液:或10-20%菊酯類1000-2000倍液;③用含100億/噸孢子的Br乳劑加水500倍液噴施也有限好的效果。 成分多聚乙醛,有良好效果。

蓑蛾(又名袋蛾)防治方法:①保護利用優勢天敵傘裙追寄蠅,②用黑光燈誘殺雄成蟲,用Br乳劑或Br乳劑或Br-NPV微生物混合劑,使BBt孢子第ml含5-10.7NPV顆粒每含1×10.6有良好的效果。③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噴施有高效。

毒蛾防治方法:①在成蟲羽化期用黑光燈誘殺,越冬期前在木本花卉主幹束草把誘集老熟幼蟲,然後將其處死;②用50%殺蟣殺螟硫磷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合成菌酯類1000-2000倍液噴施。

刺吸式口器害蟲的主要種類及防治:

桃蚜棉蚜的防治方法:①在田間用黃色塑料板塗重油區誘粉。②保護天敵,除寄生性蚜姬蜂,捕食性的蚜螄,瓢蟲外,還有致病的蚜黴菌等微生物。③葯物防治:a、植物性葯劑:3%天然除蟲菊酯,25%魚藤精,40%硫酸煙精,均可釋為800-1200倍液,效果好又安全;b、合成除蟲菊酯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殺滅菊酯等,其有效含量多數為20%,可加水2000-3000倍,有快速擊倒作用,但易產生抗性;c、40%乙醯甲胺磷乳油(高滅磷)1000倍液,40%氧化樂果,內吸內導性好,有2000倍液噴施,50-100倍液塗莖。

紅蠟蚧的防治方法:①在孵化期噴施40%氧化樂果或50%殺螟硫磷,50%久效磷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1500-2000倍液,從6月上旬,起晴天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3次,可獲得理想效果。②保護天敵紅點唇瓢蟲和蒙古光瓢蟲(粉蚧的葯物,防治法也參照實施)。

鑽柱害蟲的主要種類及其防治: 天牛的防治方法:①成蟲在晴天中午常從樹冠爬到樹干其部交配產卵,很易捕捉。②因其蛀道不深一般都在皮層和嫩枝,發現有蛀屑排出時即可用小刀將其挑死。③釋放優勢天敵腫眼峰。④樹干基部塗刷白(配比:石灰硫碘10∶1食鹽、水適量)。

木蠹蛾的防治方法:①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②剪除並收集被風折枝條及時燒毀。③用殺螟硫磷和氧化樂果混合滴注蛀孔。

植物的侵染性病的主要類型有:

1、猝倒病:又叫立枯病,主要危害各種植物的幼苗,防治方法:①種子消毒用0.3%福美雙拌種。②在發病初期試噴50%克菌丹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1-2次,或60%多菌靈500倍液每周噴兩次,每次隔3-4天,以抑制其蔓延。

2、白絹病(苗木菌核性基病):防治方法:①用70%的五氯硝基苯拌土。②換土。③輪作4年以上。④培養土50千克加入0.7千克哈茨混合作盆栽用。⑤適當通風避免栽培過密。

3、百粉病防治方法:①增施磷鉀肥用抗病品種。②發病初期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劑4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敵克松1000倍液。

4、霜霉病:防治方法,發病初,噴50%代森鋅600倍液,20%甲霜靈(瑞毒霉)400倍液,50%疫凈4000倍液均有效果。

5、銹病防治方法:①母本植株的選擇;②噴灑40%粉銹寧4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用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用20%嗪氨靈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6、灰霉病防治方法:3-4月內用80%代森鋅500倍液,1%波爾多液,50%氯硝胺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任選一種間隔10天噴一次,噴2-3次。

7、炭疽病防治方法:①加強環境衛生及養護管理;②發病時可剪除病枝並燒毀病蟲,然後噴1∶1∶100波爾多液保護,並防蔓延,或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手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4次,每隔10-14天噴1次。

8、葉班病防治方法:①選擇抗病品種;②可用75%百菌清,50%托森鋅,50%敵克丹,任選一種濃渡均為500倍液,10天左右噴1次。

9、枯萎病的防治方法:①輪作;②晴天挖掘選擇土壤疏鬆的砂質土;③種植前球莖浸在50%多菌靈500倍液中半小時,再以50%福美雙拌粉後種植。

❼ 盆栽金鈴子的種植技術

金鈴子種植方法如下:

栽培。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
金鈴子種植內11-12月採摘淺黃色成熟果實作種,容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乾,用濕沙貯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金鈴子種植可以條播,按行距30cm開橫溝,深約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隨即施人稀糞水,覆土8-10cm。
播後1個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金鈴子種植苗高10-15cm時中耕除草1次,施人糞尿;苗高18-20cm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
金鈴子種植培育1年,於冬季或第2年春季發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2.5-3.5)cm開穴,每穴栽苗1株,填上壓實,澆足水。

田間管理。幼樹要加強管理,以利成活。金鈴子種植成年樹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結合追肥;冬季進行修枝。金鈴子種植遇旱及時灌水。中國有機農業網

❽ 盆栽葫蘆的種植方法

1、工具准備

首先你需要准備一些葫蘆種子,最好是那種比較小個頭的品種,因為長出來會更加美觀,其次還要准備一個中型的花盆以及土壤,最後就是鏟子之類的工具了。

(8)盆栽種植技術擴展閱讀:

葫蘆的價值

在古人看來,葫蘆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內的上佳氣場,而對於不好的氣場則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阻遏,從而營造一個適宜的家居環境。因此,古時候的豪門大族多在家中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於中堂之上,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凶之妙用。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於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萬代盤長」等。

有些民家在屋樑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床頭放葫蘆促進夫妻感情。

人們喜愛葫蘆,因為它愛生長,能蔓延,多果實,這一特色,恰恰與人類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孫繁衍的願望相結合。借物抒情,於是產生了人們對葫蘆的鍾愛和崇拜。從而也衍生出許多相應的神話和吉祥福瑞故事。代代相傳,葫蘆就成了人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增壽、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孫的吉祥物。

❾ 盆栽柑橘種植技術有哪些

1 選擇容器
盆栽柑桔的容器以圓形為主, 通常圓盆的直徑為25cm,有利於根系向四周均勻舒展。容器需滲水、透氣性良好,以保證根系生長的需求,還能防止容器積水造成爛根。如果透氣性差的容器,可在盆底鋪墊5cm 左右的粗沙,並沿內壁墊一層碎瓦片,然後再填土移栽。

2 培養土的准備和移栽
盆栽柑桔宜在春季移栽。栽前培養土的配製,可按40%的園土、20%的礱糠灰或黃泥砂、40%的含腐植質高的廄肥混合壓實, 培養土應低於缽沿2~3cm,以便澆水免於溢出,然後移栽桔苗。栽植時應將柑桔根系理順舒展, 若骨幹根或側根過長,要酌情剪除一段,有利促發新根。栽定後要隨即澆透水,放於室內,以後注意適時澆水,勿使缽土乾燥而保持一定濕度即可。待新芽萌發後再搬出外,最好置於蔭棚下養護,過1 個月左右可折去蔭棚全日照射,並進行日常管理。

3 肥水管理
桔苗生長期間,要追施速效肥,如經發酵兌水後的枯餅水、人畜糞水、魚腥水等,濃度宜先稀,後逐步加濃。5 月中旬至6 月中旬應施2 次肥;7~9月生長季節, 宜薄肥勤施, 結合抗旱灌水同時進行,有利桔苗成長,到10 月初就應停止施肥,以防抽發晚秋梢。
花果期水肥管理:柑桔類耐肥喜水,然而開花產果期的水肥管理具特別性, 有「 乾花濕果」 之說。所謂「 干」 ,就是當表土干至泛白時澆水,使盆土保持半濕潤狀態。水分過多或缺乏都能導致植株落花。所謂「 濕」 ,就是產果期間水分供給要及時,務必澆透,盆土需保持濕潤些,否則會致使植株落果。花期一般不宜施肥,尤其是根外追肥,易影響授粉及落花。花謝後,及時追施腐熟液肥,輔以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或0.5%的尿素,特別是5 月下旬及6 月初,應做到薄肥勤施,否則會出現第2 次大量的生理落果,甚者會導致全部落果。

4 換盆
盆栽柑桔一般2~3 年換盆1 次。將原來直徑為25cm 的盆換成30~35cm。操作方法:將原盆翻轉,用手扶著桔苗倒出原土,再移入新盆或缸中,壓實澆透水,此後進行常規管理。

5 控冠整形
盆栽柑桔的特點是要求樹體矮小, 樹冠緊湊,枝密果多,增強觀賞價值。因此,在整形修剪上要特別重視培養樹體骨架結構,造就結構緊湊樹形。一般選用有3 個主枝的桔苗移植於盆中。若是一年生苗,在移栽後當年要適當短截,促發主幹中下部萌發新梢, 再選留分配部位恰當的3個新梢,作為主枝培養。對其他部位抽發的春梢,要酌情疏芽或摘心;隨時抹除夏梢,以免擾亂樹形。
為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提高盆栽柑桔樹的坐果率,對已進入開花結果的盆栽桔樹,應從5 月份開始抹芽,每周抹2 次。對叢生或並生芽,應選留位置合適的1 個芽,其餘均抹去,同時要抹去橫生枝或芽, 凡有5 片葉而無花的芽也要抹掉,以促進枝條充實健壯。這樣既可提高結實率,又有利於培養樹形。

6 疏花疏果
盆栽類柑桔養分有限,務必疏花刪果。如一些無葉枝和內膛枝、叢生密弱枝不能結果,應摘除花朵,刪除枝條;還有成團的族生花,只有少數發育充實的壯花能結果,故須及時疏花。同時,對於那些發育不充實,個體不飽滿圓實,色澤不鮮嫩亮綠,以及擁擠累贅的幼果,當它們長到黃豆大時,須及早摘除,否則不僅影響當年產果,還將影響翌年的生長發育。所以果斷疏花疏果,就是為了達到保花保果的目的。況且盆栽果樹,更注意的是觀賞價值,要求個大、勻稱。

7 冬季防寒
通常立冬後將盆桔移入室內, 室溫保持在5~10℃為宜,進室時要酌情澆水。冬季盆土水分不宜過多,以保持適當乾爽度為好,土不泛白則不澆水。在冬季不致發生凍害的地區,也可讓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為保證果樹盆景安全越冬,可在土壤封凍前澆一次透水, 然後用草袋將整個容器包裹住防寒,也可挖溝將盆埋入土中防寒。冬季風大的地區,還應注意防風,可在苗圃越冬區迎風面搭建風障。

8 防治病蟲害
要堅持「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的原則。特別是在生長季節,每隔20~30 天需噴施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防病。或葉面噴施氨基鈣寶1000~1500 倍液,以提高柑桔苗的抵抗能力。防治盆景果樹的蚜蟲、紅蜘蛛等害蟲,可用1.8%阿維菌素3000~4000 倍液、蟎危4000~6000 倍液

熱點內容
庭院風水梅花 發布:2025-05-22 00:57:19 瀏覽:765
拍荷花妝容 發布:2025-05-22 00:57:16 瀏覽:208
同事盆栽 發布:2025-05-22 00:52:55 瀏覽:745
如何養好盆栽月季 發布:2025-05-22 00:32:15 瀏覽:831
成都世紀櫻花 發布:2025-05-21 23:39:44 瀏覽:602
過七夕周記 發布:2025-05-21 23:31:50 瀏覽:957
462花語 發布:2025-05-21 23:02:57 瀏覽:530
玄關松盆景 發布:2025-05-21 23:01:10 瀏覽:635
七夕活動企劃 發布:2025-05-21 22:49:45 瀏覽:421
精品大阪松盆景 發布:2025-05-21 22:44:31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