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瓜果圖片
A. 9月份室外盆栽能種什麼水果
盆栽橘子樹,冬天看著喜慶。香蕉、榴槤、火龍果等水果都適合在9月份種植。另外,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
肥水管理
由於果樹的根系只能從盆中吸收營養,僅靠盆中的有機肥遠遠不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生長期必須注重肥水管理。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化肥,上盆時就拌入腐熟的有機肥;在萌芽前施一次氮肥,適量配合磷肥,每株澆肥水約1公斤,促萌芽開花整齊;在謝花後坐果期進行根外追肥,可用0.3%沃葉磷酸二氫鉀加0.3%的尿素,每隔15天噴一次,連噴2次,以促幼果膨大和新梢的生長。在果樹采前20—30天追施磷鉀肥,每盆施磷酸二氫鉀40—60克,然後澆透水,可增大果個、改進品質。果實採收後再追施一次三元復合肥,並澆水。秋季果樹落葉前施腐熟土雜肥作基肥。休眠期要嚴格控制澆水,以盆土不過干為度。
防寒越冬
在冬季不致發生凍害的情況下,一般不在室內越冬,讓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為防止凍害,可在土壤封凍前澆一次透水,然後用草袋將整個容器包裹防寒,也可挖溝埋藏。
病蟲害防治
盆土要求「松、輕、肥」,一般由園土、細砂、鋸末或粉碎稻草等按比例組成,再加入適量的雞糞、餅肥、復合肥及微量元素混合,經發酵腐熟處理,使盆土pH值為5·5~7(要根據不同樹種調整pH值)。加強管理
B. 黃色,苦味,有多個突出的角,表皮像橡膠,打開很多黒籽,這是什麼水果
按你說的應該是----五指茄
五指茄不過這個是用於觀賞的哦。
Solanummammosum
茄科宿根草本
別名:牛頭茄、牛角花、乳茄、五代同堂、黃金果
原產地:中美洲
植物形態:五指茄株高約1~2米,莖葉均有細茸毛,並著生銳刺。葉互生,圓形至廣橢圓形,葉緣淺缺裂。四季都能開花,花瓣紫色。幼果淡綠色,成熟呈金黃色,果實基部有5個極似乳頭或手指的突起,造型奇特可愛。成熟後可連枝條剪下,狀似塑膠製品,是高級的插花材料。果實擺設觀賞,經久不變色不幹縮,極為珍奇。適合庭園露地栽培或剪切果材作插花材料,盆栽必須使用直徑超過33cm的大花盆。
繁殖:用播種法,春、夏、秋3季或全年均能播種,發芽適溫20~30°C。將種子散播於砂質土壤中,保持適當的濕度,約經7~10天發芽,待苗高15cm以上在移植栽培。
栽培重點: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能力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施肥可使用有機肥料如腐熟雞糞、豆餅、油粕或氮、磷、鉀,每1~2個月施用一次,磷、鉀肥按比例增加,能促進開花結果。反之結果太多必須疏果,以使果形碩大。老株結果後,必須強剪使其復生,方法:自距地面約20~30cm處剪去上部枝條,並加強施肥,使其萌發新枝葉,如此壽命可延長1~3年。五指茄在高溫乾燥氣候下,常有開花不結果現象,是花粉囊不裂開,授粉不良所致,因此低溫期較容易結果。
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2~30℃。
C. 這是什麼水果
圖中植物是石榴,可盆栽種植,如下圖
(1)光照:要求全日照。
石榴樹喜歡向陽的環境,不喜歡蔭蔽的環境,生長期要求全日照,並且光照越充足越好,即使是夏季的烈日也不會對其造成曬傷;如果光照不足,會只長葉不開花。
(2)溫度:15-20℃之間。
石榴樹喜歡溫暖的環境,但是也耐寒,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0℃之間,冬季溫度不能低於-18℃,否則會受到凍害。
(3)澆水:保持見干見濕。
石榴樹耐旱、不耐澇,澆水的時候保持見干見濕即可,澆水的時候要澆透,但不要有積水,如果澆水過多,可能會引起掉葉子或是停止生長的現象,在開花前和結果的時候也要注意控制澆水量,避免落蕾和落果。
(4)施肥:肥料要充足。
石榴樹耐瘠薄,但是肥料充足的話,石榴果才會又大又飽滿,如果是地栽,每年須重施一次有機肥料,如果是盆栽,1年至2年需換盆加肥;在生長季節還應追施「翠姆」特種肥3次至5次。
(5)病蟲害:噴葯防治。
石榴樹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蟲害主要有刺蛾、蚜蟲、蝽象、介殼蟲、斜紋夜蛾等,病害一般在坐果後發生,蟲害一般在坐果前發生,因此,坐果前期防蟲,後期防病害,可以噴葯防治。
D. 好種且容易活的盆栽水果有哪些
大櫻桃樹苗嫁接庭院地栽

水果
是不是打破了你對蘋果的認識?沒錯蘋果也可以這樣長,栽種在花盆裡,但是圖片中的蘋果盆栽可是養了好幾年了喲。
歡迎關注本百家號,每天將為您推送不同的最新優秀精品文章,歡迎廣大百家號粉絲們參與我們的討論,如果您對文章有什麼看法和意見,可以在文章的下面進行評論,歡迎大家盡情來吐槽,大可以在留言區暢所欲言,祝每位客官天天開心,錢包鼓鼓,健康生活每一天!看完記得關注哦!
E. 這是什麼水果
陽桃(學名:Averrhoa carambolaL.)是酢漿草科陽桃屬植物,喬木,高可達12米,分枝甚多;樹皮暗灰色,內皮淡黃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全緣,卵形或橢圓形。花小,微香,數朵至多朵組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自葉腋出或著生於枝幹上,花枝和花蕾深紅色。漿果肉質,下垂。種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廣泛種植於熱帶各地。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有栽培。生長於路旁、疏林或庭園中。
木材一般用於小農具方面,果生津止渴,亦入葯。根、皮、葉、止痛止血。實奇特,色澤美觀,園林中常用於路邊、牆垣邊或建築旁栽培觀賞,也可大型盆栽綠化陽台、天台。
喬木,高可達12米,分枝甚多;樹皮暗灰色,內皮淡黃色,干後茶褐色,味微甜而澀。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10-20厘米;小葉5-13片,全緣,卵形或橢圓形,長3-7厘米,寬2-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側歪斜,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疏被柔毛或無毛,小葉柄甚短。
花小,微香,數朵至多朵組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自葉腋出或著生於枝幹上,花枝和花蕾深紅色;萼片5,長約5毫米,覆瓦狀排列,基部合成細杯狀,花瓣略向背面彎卷,長8-10毫米,寬3-4毫米,背面淡紫紅色,邊緣色較淡,有時為粉紅色或白色;雄蕊5-10枚;子房5室,每室有多數胚珠,花柱5枚。漿果肉質,下垂,有5棱,很少6或3棱,橫切面呈星芒狀,長5-8厘米,淡綠色或蠟黃色,有時帶暗紅色。種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陽桃
F. 這是什麼水果啊
蛇皮果,東南亞水果 拉丁名:Salacca Reinw,印尼(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名: Salak。棕櫚科,蛇皮果屬,非喬木。其植株與東南亞草本油棕櫚類似,葉自根部叢生,高3~ 4米,果實叢生於根部葉腋處。葉柄密生尖刺。果皮外密生毛刺。
蛇皮果樹
植株叢生,短莖或幾無莖,有刺;雌雄異株。葉羽狀全裂,羽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呈S字形或鐮刀狀漸尖。花序生於葉間。雌雄花序異型。雄花序具分枝,著生幾個柔荑狀圓柱形的分枝花序;總花序梗及分枝被包於宿存的佛焰苞內;雄花成對著生於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隨著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狀,3裂;雄蕊6,著生於花冠管口,花絲短,基部變寬;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較大;雌花成對著生或單生,比雄花大;苞片2;中性花伴隨著雌花,只有1個苞片;花萼基部管狀,上部3裂;花冠約與花萼等長或稍長,上部3裂;退化雄蕊6;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光滑或直立的帶刺狀尖的鱗片,花柱短,柱頭3。果實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頂端具殘留柱頭,外果皮薄,被以覆瓦狀反折的鱗片,鱗片頂尖光滑或呈刺狀尖,中果皮薄,內果皮不明顯,種子1—3,長圓形、球形或鈍三棱形,肉質種皮厚,酸或甜,胚乳均勻,堅硬,帶有從頂端孔穴。深侵入的種皮,胚基生。
蛇皮果上尖下圓,高5厘米左右,下部直徑5厘米左右。果皮極像蛇皮,紅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鱗片。在印尼市場上銷售的蛇皮果,其外殼上的毛刺已被除去,顯得光滑。有人形容為雞蛋大小,有的形狀大小更像毛桃,或者大蒜頭。呈褐色,由小鱗片構成。每一個小鱗片的上部似乎能與果皮分離,但其下部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果皮很薄,較硬,能將手指皮膚劃破,如果不小心的話。很多人看了都會害怕而不敢吃這種果實。把皮剝開,那剝皮的聲音,真的好像蛇皮一樣,然後把一層薄薄的皮撕掉,就會見到果肉了。
剝開果皮後,也類似大蒜頭,呈瓣狀。一般3~ 4瓣,其中有一兩瓣較小。果肉白色,有時略帶黃色。肉質板實,似椰肉,咬起來很爽脆。大的瓣中有硬核,剝開後大小和形狀極像剝了皮的板栗,有兩面是平的,另一面近似圓面,深棕色。氣味微帶酸臭,入口以甜味為主,略帶酸味。不過在不同的地方,所產的品種略有差異,有些較差的會有臭的氣味,而肉質很乾硬,非常的酸澀。印尼峇里島產的蛇皮果是最好,肉質甜中帶酸,不會苦澀,也不會很乾硬的感覺,果肉飽滿像蘋果一樣的爽脆,果核也比較小,帶有點點淡淡的香氣。據說蛇皮果還有美容的效果,所以最近也有用蛇皮果做的保養品。 在印尼,以巴厘島和爪哇島的日惹、萬隆等地出產的蛇皮果品質較優。在互聯網上有介紹說有的蛇皮果果肉較澀,當屬較差品質。
還有一種是泰國的蛇皮果,是比較長身一點,果肉外表有點像榴連,核比較大一點,但味道也很不錯,偶然可以在生果店看到,但價錢並不便宜。
注意:蛇皮果外殼很堅硬但是很薄,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很容易劃破手指頭的噢!蛇皮果果肉脆,成熟的比較甜,果肉黃色和榴槤類似,沒有成熟的果肉比較白,酸甜適口。具體的味道買家要自己嘗試了,可以說難以形容比較特別!一斤數量在8個左右!
蛇皮果,又名沙叻,是棕櫚科(Palmae或Arecae)蛇皮果屬(Sa- lacca)植物,英文名為「salak」或「snake fruit」,拉丁學名為"Salacca zalacca(Gaertner)Voss」,又名「Salacca elis Reinw",是東南亞著名水果。據文獻資料,每100 g蛇皮果含熱量321.86 J、蛋白質0.5 g、碳水化合物20.9 g、鈣28 mg、脂肪18 mg、鐵4.2 mg、維生素(B1)0.04 mg和維生素(C2)mgL。
蛇皮果-分布
全球約14種,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至馬來群島等亞洲熱帶地區。我國1種,分布於雲南西部。
G. 請問這是什麼水果
通過果型以及和人手的對比可以確定這是新型水果「布福娜」
布福娜,學名黑老虎,屬於五味子科或木蘭科植物厚葉五味子的果,是一種木質常綠藤本植物。
五、適應性強
布福娜植株喜光而又耐陰,好溫暖而又耐寒,除嚴寒的北方以外,均可露地越冬。更適宜套栽於果林、經濟林或其它樹林之下,既可藉助果樹枝幹作纏附的棚架,又不影響果樹的產量,是實現 「雙季果園」的首選配栽品種。
六、葯用價值高
據苗族葯醫介紹,布福娜果實具有祛風活絡、調氣止痛、清肝明目、益腎固精、補血養顏等功能。集食用、葯用、綠化、觀賞於一體的布福娜,是一個急待開發而又極具開發潛力的多用途珍稀植物。布福娜走出深山,必將給人們帶來一個新的驚喜。
H. 這是什麼植物(圖)
這是蛇瓜。我吃過的。第一回見到它,我嚇了一大跳。我說蛇啊。朋友告訴我這是蛇瓜。後來網路搜索了才知道有這瓜。雖然挺嚇人的,但營養很豐富的。
蛇瓜,別名蛇豆、蛇絲瓜、大豆角等,葫蘆科栝樓屬中的一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國和澳大利亞,在西非、美洲熱帶和加勒比海等地也有栽培,中國只有零星栽培,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地區種植較多。
學名 : Trichosanthes anguiua
名稱 : 蛇瓜 別稱 : 蛇王瓜
分布 : 原產於熱帶亞洲,廣泛分布於印度及東南亞,印度栽培已有2000年歷史,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有零星栽培。
品種 : 依果體分為短果型、長果型。依皮色分為灰白色系、綠色系、青黑色系。 在廣東地區,有些蛇瓜初成熟的時候為綠色;漸漸變老為黃色;有些留種的外皮可變成紅色。
型態 : 莖蔓纖細,莖橫切面5角形,葉密生絨毛,掌狀3~7裂,同株雌雄異花,花瓣白色,5裂或6裂,雌花之花托肥大,酷似一條扭曲的小蛇瓜,果實兩端漸尖細,長30~160公分。
用途 : 觀賞兼食用,一舉兩得
花期 : 5~10月為產期
管理 : 生性強健,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生育適溫25~30度,忌低溫霜害 蛇瓜
施肥 : 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之土壤或砂質土壤為佳、日照要充足
種植 : 種植採用播種法
食用方法:嫩蛇瓜可切片素炒,也可與肉炒或作湯。生吃時皮有特殊臭味,肉無臭味,但煮熟後臭味消失,清香可口,,別具風味。
蛇瓜以嫩果實為蔬,但嫩葉和嫩莖也可食。嫩瓜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肉質松軟,有一種輕微的臭味,但是煮熟以後則變為香味,微甘甜。蛇瓜性涼,入肺、胃、大腸經,能清熱化痰,潤肺滑腸,蛇瓜的嫩果和嫩莖葉可炒食、作湯,別具風味。蛇瓜少有病蟲危害,可成為無公害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沒有嘗食過的人會覺其有一股腥味,不敢購買,但一經嘗食後就會認可,所以需要進行宣傳。
SnakeSquash蛇瓜,別名蛇豆、蛇絲瓜、大豆角等,葫蘆科栝樓屬中的一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國和澳大利亞,在西非、美洲熱帶和加勒比海等地也有栽培,中國只有零星栽培,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地區種植較多。蛇瓜以嫩果實為蔬,但嫩葉和嫩莖也可食。
品種及特徵
北京郊區栽培的品種是早年從南方引進,豐台區花鄉有零星栽培。蛇瓜的根系發達,側根多,易生不定 蛇瓜
根,莖蔓細長,長可達5~8米,莖五棱、綠色,分枝能力強,葉片綠色,掌狀深裂,裂口較圓,葉面有細絨毛,花冠白色,花單性,雌雄同樣異化,雄花多為總狀花序,蕾期為青綠色,將開時淺黃綠色,雄花的發生早於雌花,一般雌花於主蔓20~25節處開始著生,以後主蔓、側蔓均能連續著生雌花。嫩瓜細長,瓜身圓筒形或彎曲,瓜先端及基部漸細瘦,形似蛇,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條綠色的條紋,肉白色,質松軟,成熟瓜淺紅褐色,肉質疏鬆。種子近長方形,上有兩條平行小溝,表面粗糙,淺褐色,千粒重200~250克。 蛇瓜喜溫、耐濕熱,肉質根,根系發達,在15一40℃的溫度條件下均能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0-35℃,各種類型土壤均可栽培。蛇瓜的全生育期約180-200天。蔓性草本,生長勢旺盛。葉色深綠,兩面密生絨毛,掌狀,葉脈放射狀。雌花單生,雄花總狀或復總狀,花瓣須狀條裂,有分叉且彎曲。果實長條形,兩端尖細,尾端常彎曲,橫徑4-5cm,長2.5m。嫩果有茸毛,果肉厚3-4mm,肉質松軟,有魚腥味,成熟果轉為橙紅色,種子為土褐色,表面粗糙,具2條平行小溝,千粒重200~250克。蔓生攀緣,分枝性強,一般主蔓長3米左右;於第11葉位前後開花結果,花白色;果實如蛇形,單瓜果450-600克,單株平均結瓜24條,嫩瓜肉呈淡青色,皮呈淡綠色,成熟瓜皮由青變紅,採摘期為6月一9月底;平均畝產量1560公斤。
種植技術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種子發芽適溫30℃左右,植株生長適溫20~35℃,高於35℃也能正常開花結果,但低於20℃生長緩慢,15℃時停止生長。喜溫耐熱不耐寒。 蛇瓜
2.水分蛇瓜喜濕潤的環境,但由於根系發達也較耐旱。在水分供給充足、空氣濕度高的環境中結瓜多,果實發育良好。 3.光照蛇瓜喜光,結瓜期要求較強的光照,花期如陰雨天多、低溫會造成落花和化瓜。? 4.土壤喜肥耐肥也較耐貧瘠,對土壤適應性廣,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在貧瘠地種植及盆栽時,結瓜小、產量低。要獲得優質高產,要在肥沃的地方種植,或多施基肥。?
栽培技術
1.栽培方式:蛇瓜可在大田成片種植,也可與春大棚西紅柿和大棚結球生菜套種,或零星種植於屋前後棚架。由於蛇瓜生長採收期長,一年只種一茬。春季3~4月在陽畦育苗,4月下旬至5月定植,6月始收至10月。 2.播種育苗:蛇瓜可以在露地直播,但為提早收獲,宜採取育苗移栽的方法。 1)種子處理蛇瓜的種皮厚,播種前應將種子晾曬1~2天,然後用55℃的熱水燙種3分鍾,燙種時要不斷攪拌,至水溫下降後換清水浸種2~3天,其間要擦洗去種皮上的粘質物,並換清潔水再浸種,待種子略軟時用紗布包裹保濕,置於30℃恆溫箱或暖炕邊催芽後播種。 2)苗床或營養土缽育苗營養土可用園土5份、草炭2份、腐熟有機肥3份混勻,如無草炭可用廢菇料或肥沃園土也可以。裝缽後碼好澆透水,每缽平放1粒已萌芽的種子,蓋細土1厘米厚。苗床覆蓋塑料膜保溫保濕,出苗前溫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出苗後看氣溫情況揭去薄膜,溫度白天25~30℃,夜間16~18℃。出苗後如氣溫仍低,應換透光性好的新膜,白天溫度達到要求時,揭去薄膜見光,或揭兩頭通風,夜間氣溫低時要蓋上。有2片真葉後可去掉覆蓋物。幼苗3葉1心時可定植。露地直播可催芽後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足墒播種。 蛇瓜
3.定植:定植前整好地,施足基肥,基肥溝施,每畝可用腐熟禽畜糞肥3000公斤,加過磷酸鈣75公斤、硫酸鉀20公斤。零星種植宜挖大植穴,施基肥後定植,成片種植的密度為行距80~200厘米、株距50~80厘米,每畝用苗600~1000株,根據地力而定,瘦地多種,肥地少種。定植後澆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
(1)肥水的管理定植緩苗後施一次促苗肥,可用腐熟糞稀或餅肥適量。第一瓜座瓜後要追復合肥,每畝用25~30公斤,施肥後澆水,以後看生長勢適當追肥。座果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尤其在高溫乾旱天要早晚澆水。 (2)中耕除草搭架前在行間進行一次深中耕,清除雜草,疏通排灌溝,搭架後視土壤及雜草發生情況進行中耕除草,中耕後培土,以免根群外露。? (3)搭架蛇瓜若採用爬地種植,瓜形彎曲率高,不方便採收,要高產優質需搭架栽種。在植株開始抽薹生長時及時搭架,搭「人」字二層架或2米高的平棚,以平棚產量高,果形好。零星種植以平棚好,種植時要注意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座果率。? (4)引蔓縛蔓瓜蔓有1米長時讓其爬地生長並進行壓蔓,壓蔓前把1米以下長出的側蔓摘去,然後引蔓上架。主蔓不摘心,側蔓可根據生長勢留1~2瓜後,再瓜前留3~4片葉摘心。綁蔓時要注意將蔓葉理均勻,使瓜自然下垂。結過瓜的側蔓適當剪除,以利通風透氣。? 蛇瓜
(5)病蟲害防治蛇瓜很少受病蟲害危害,偶爾有潛葉蠅或蚜蟲發生時,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2.5%敵殺死3000倍液在產卵期或初發期噴霧防治,噴葯應與採收期錯開。?
採收及留種
(1)採收以採收嫩瓜為主,一般定植後30天開始採收,從開花至商品成熟約10天左右,此時瓜果表皮顯奶白的淺綠色,有光澤,若採收過遲影響品質及繼續座果。盛收期1~2天採收1次。畝產約4000~5000公斤。單株種植的最多能結瓜40~60個。 (2)留種蛇瓜留種以留主蔓第二節瓜為宜。一般雌花開放授粉後30天以上種子成熟,種果下端開始轉橙紅色時即可摘下,後熟1~2天,把種子掏出清洗晾乾備用。
營養分析
蛇瓜每100g嫩果含水分94~95g、蛋白質0.5~0.9g、脂肪0.1g、粗纖維0.8g、碳水比合物3~4g,還含有礦 蛇瓜
物鹽類等多種營養物質。蛇瓜清暑解熱,利尿降壓,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嫩瓜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肉質松軟,有一種輕微的臭味,但是煮熟以後則變為香味,微甘甜。 蛇瓜以嫩果實為蔬,但嫩葉和嫩莖也可食。蛇瓜每千克嫩果中含蛋白質5~9克、碳水化合物30~40克,以及其他營養物質。肉質松軟,微甘甜。蛇瓜性涼,入肺、胃、大腸經,能清熱化痰,潤肺滑腸,蛇瓜的嫩果和嫩莖葉可炒食、作湯,別具風味。蛇瓜少有病蟲危害,可成為無公害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
葯用價值
【葯 名】:蛇瓜 【拼 音】:SHEGUA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葫蘆科植物蛇瓜 的果、根、種子。 蛇瓜
【功 效】:清熱生津、清濕熱、殺蟲。 【主 治】:治熱病熱邪傷津、口乾舌燥、煩渴、多飲、多尿、消渴、黃疸。 【性味歸經】:甘、苦,寒。肺、胃、肝、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蛇豆、豆角黃瓜(《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南部、廣東,海南島有野生,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拉丁名】:蛇瓜 Trichosanthes anguina L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葯化學成分】:果含糖蛋白。花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天冬醯胺、賴氨酸、丙氨酸等。種於含油29.1%、油含石榴酸42.8%。
觀賞價值
蛇瓜自瓜柄開始有數條綠色線紋,瓜體有的垂直,有的弓身,有的彎曲,有的卷尾,酷似—條條長蛇在棚 蛇瓜
架下展姿。在嫩瓜期,瓜體表面有白綠色相間的條紋似白花蛇,老熟後的瓜體表面又呈現紅綠色相間的條紋似紅花蛇,體態各異,栩栩如生,稀奇而美觀。如果栽培得當,每株可結0多條瓜,舉目望去,一條條蛇狀長瓜從棚架上垂落下來,極具南國情趣,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發展觀光農業難得的好品種。
美味菜餚
蜜蛇瓜
材料:蛇瓜300克,紅蔥頭15克。青辣椒5克,紅辣椒5克,大蒜5克, 蛇瓜
調料:白醋150毫升,糖180克,鹽10克。 製法: 1.蛇瓜切15度略斜刀紋至蛇瓜的2/3厚深,反面同樣再切15度備用。 2.調料煮沸待涼,將所有材料2)切片,加入調料中拌勻,即為醋蜜汁。 3.將做法1)的蛇瓜泡入醋蜜汁中,置於冰箱中冰透入味即可享用。
尖椒肉絲炒蛇豆
材料:蛇豆(即蛇瓜),紅綠尖椒,瘦肉,生抽,蚝油,澱粉,鹽,料酒,雞精,糖等。 做法:
1.蛇豆洗凈切斷,把瓤和子掏干凈後切絲。
2.紅綠尖椒切絲
3.瘦肉切絲,用生抽和蚝油、澱粉拌好
4.鍋里放油燒熱放花椒爆香後炒肉絲
5.最後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炒
6.放鹽,料酒、雞精、糖拌勻,可以嘗嘗豆角熟透,放蒜瓣;滴香油出鍋盛盤即可。 蛇瓜
蛇豆洋蔥餡餅
材料:蛇豆、洋蔥、肉餡,用自發粉和的面 做法: 1.把蛇豆切細絲,再切小細丁放盆內 2.把洋蔥切絲也切成小碎丁和蛇豆丁放在一起。 3.1、2都用鹽殺殺水 4.肉餡拌好待用 5.把1、2擠水和拌好的肉餡放在一起,放香油、鹽拌勻成餡 6.面和好要放20分種才能用 7.面分成劑子,桿皮包餡做成餡餅坯子放在電餅鐺里,蓋上蓋子,3-4分鍾就可出一鍋了
I. 天台也可以種植,那有哪些蔬菜水果適合種在天台上呢
首先給大家講一下維系一個陽台果園,需要哪些「基建」。頂樓自有其特殊氣象條件,南北方不同,樓高樓底又不同。總體來說,所有樓頂花園,五行「偏火」、「缺水」。意思是陽台開放性空間,每日烈日暴曬,「火」很足,然後澆水並不是特別方便,「缺水」,如果頂樓沒有安裝水龍頭、不能扯水管澆水,僅指望人力澆水,是很難維系運轉的。「木生火」,如果再種植高大果樹,那麼大植株植物每日劇烈的蒸騰作用,會加劇水的消耗、讓「火」更旺,五行失衡,導致種植大業慘敗收場!如果在南方,夏季普遍氣溫較高,特別是在夏季,烈日炎炎,只要水分供給不足,種植極為困難。如果是在北方,冬日寒風吹動,而冬季植物容易凍死,除了絕對溫度太低之外,大部分其實是因為寒風吹動、對流加劇。也就是說,在北方頂樓種植,不耐寒到當地最低氣溫再低十度的水平,基本無法越冬。
J. 請問這是什麼水果,怎麼吃
陽桃(學名:Averrhoa carambolaL.)是酢漿草科陽桃屬植物,喬木,高可達12米,分枝甚多;樹皮暗灰色,內皮淡黃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全緣,卵形或橢圓形。花小,微香,數朵至多朵組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自葉腋出或著生於枝幹上,花枝和花蕾深紅色。漿果肉質,下垂。種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廣泛種植於熱帶各地。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有栽培。生長於路旁、疏林或庭園中。
木材一般用於小農具方面,果生津止渴,亦入葯。根、皮、葉、止痛止血。實奇特,色澤美觀,園林中常用於路邊、牆垣邊或建築旁栽培觀賞,也可大型盆栽綠化陽台、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