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無花果修剪圖解
㈠ 如何為盆栽無花果整形修剪
無花果為多年生喬木,由於無花果的果實香甜可口,並且營養豐富,所以被很多朋友熟知。或許你不知道,盆栽無花果不但有品嘗功能,還兼有觀賞功能,是非常有特色的。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關於無花果的整形修剪的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學習一下。
無花果盆栽
盆栽無花果的整形可採取以下兩種。一是開心形整枝修剪法,栽後在苗干基部留3至4芽剪截,當年選出不同方向的3個主枝。無花果是喜光樹種,主枝角度要開張,可用拉枝的方法將主枝拉至60度至70度,第二年各主枝上的混合芽即可抽梢結果。主枝長度應控制在40厘米左右,對過旺的主枝應在夏季及時摘心。冬季修剪時對結果枝要去弱留壯。對3個主枝延長枝應逐年回縮更新,以控制樹冠,使之大小適宜。
二是主幹水平環形整枝法,栽後第一年不定干,讓其自然生長。因其萌芽力強,當年從下往上可萌發形成多個枝條,冬季修剪時根據枝條分布狀況,由下往上環形交錯選留10條左右,枝條延長生長後,用細鐵絲將其順枝彎形綁扎呈水平狀,以利不斷結果。注意疏除過密的和重疊的枝條,向上生長的主幹延長枝應控制在1米至1。2米高,過旺時應及時摘心。第三年結果後,橫生的結果枝已圍繞主幹自下而上構成一個整環,每年可進行更新修剪,以保持結果能力,避免環形枝重疊,形成優美的樹形。
㈡ 盆栽無花果怎麼剪枝矮化
盆栽無花果的剪枝需要注意時間:早春時可進行修剪,部分寒冷地區需要進行夏季修剪。方法:剪掉凍傷枝條,每一主幹枝條上縮減2-3根枝條,保留一芽。如果是夏季修剪,留5-6張葉片摘心,剪去與保留枝條呈交叉狀的枝條。
時間
早春時,當所有的霜凍都過了之後,就可以修剪了,在一些冷涼的地方,也需要進行夏季修剪。
要點
將所有凍傷的枝條剪去,在每一主幹枝條上縮減2-3根枝條,保留一芽。夏季的話,留5-6張葉片摘心。另外,也要剪去那些與正常保留枝條呈交叉的枝條。
方法
開心形枝條修剪法
種植之後在無花果苗主幹的基部留3-4芽後再進行剪截,就在那一年,選出3個朝向不同方向生長的主枝,注意要有角度的分開。另外,要記得將主枝的長度控制在40cm左右哦,夏季的時候對於那些生長過盛的枝條,需要進行摘心,冬季的時候對結果實的枝條,需要進行去弱留壯的修剪。還有一點,至於這三個主枝的延長枝,最好每年都進行回縮,以保證樹冠大小適宜。
主幹水平環形整枝法
栽後第一年任由其自然生長,冬季時候從下往上環形交錯選留10左右進行修剪,枝條延長生長之後,再將其綁扎,使其呈水平狀。要記得將那些過密和重疊的枝條進行疏除,向上生長的主幹延長枝要控制在1-1.2cm高。第三年結果後,橫生的結果的枝條已經圍繞主幹從下到上構成了一個整環,每年的時候對其進行修剪以更新,保持住優美的樹形。
要掌握無花果的修剪,不僅要掌握這些方法,還要了解無花果掛果的習性,這樣修剪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㈢ 無花果樹的修剪方法是怎麼樣的
根據無花果發枝量較少、生長勢較強的特點,在幼樹整形期間,為迅速增加枝量,擴大樹冠,促進成花,及早結果,修剪量宜適當從輕;隨著樹齡的增大,枝梢數量逐漸增多,生長勢日漸減弱,繼續進行輕剪,則易影響光照而不利於結果母枝的生長發育,會減少結果部位,影響產量。完成整形以後,冬季修剪的主要工作是維持樹形。
對主、側枝的延長枝適度短截;為保持各主、側枝間的長勢平衡,弱枝宜適當輕剪常留;由根際、大枝基部或傷口附近萌發的徒長枝,缺枝或有較大空間時,可培養為結果母枝或用於更新,不能利用的應及早疏除。
(3)盆栽無花果修剪圖解擴展閱讀:
園地選擇
無花果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因其耐旱忌漬,故建立無花果果園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生長茅草的灘塗或海堤內側坡地建園。根據無花果的生態適應性和現有分布情況,長江以南地區應為常規栽培的適宜區,無論丘陵山地還是平原地帶,一般栽培品種均能正常生長發育,如採用灌越冬水、防風林帶、風障、樹體包草和樹干培土等綜合防護措施就能安全越冬。
黃河以北地區除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或保護地栽培外,一般須將樹體埋入土方能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長發育。江淮之間地區可視為常規栽培的次適宜區,須選用較抗寒的品種才能正常越冬。黃淮之間地區需實行冬季防寒保護,並選用抗寒品種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在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的膠東沿海地區和有特殊小氣候條件的地方栽培無花果,應根據冬季低溫情況,採取適當的越冬保護措施。
種植技術
混植於其他果樹園中的無花果常為灌木叢生型,栽植距離較小(1-3米)。在溫暖的亞熱帶和溫帶沿海地區,無花果多長成大喬木,栽植距離可加大到5-8米左右。隨著人們對無花果的不斷認識和有目的地開發,已發展了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縮小到2米×3米,每畝栽111株。
在鹽鹼地可挖溝作畦,挖穴栽植,畦寬3.5米,溝寬50厘米,深60厘米,栽植距離2-4米,每畝定植50-100株。在生產實踐中,還有採用計劃密植的,早期株行距為2米×3米,封行後間伐形成4米×3米和4米×6米的株行距,復合栽培制度下無花果的株行距4米×6米,行問合理間作蔬菜、草本葯材、花卉和瓜果等。選擇何種密度,應根據其立地條件、種苗價格、管理技術和水平等條件決定。一般鹽地和適宜地區,可選擇密植和計劃密植方式,而城郊地區和冬季需越冬保護地區,則可選擇復合栽培模式。
㈣ 盆栽無花果樹怎麼剪枝
1、盆栽容器和盆土
透氣性好的泥瓦盆、瓷盆、水泥盆、木箱、木桶均可用來栽培無花果,但大小要適宜,直徑以40~50cm為好,不能小於30cm,高度可與盆徑相仿,也可稍大於盆徑。
盆土要求疏鬆、富含
有機質、保肥、保水和透氣性能較好。以山地闊葉林下的腐殖土最理想。也可用壤土、沙和腐熟糞各1/3自行配製。
2、栽植方法
用1年生壯苗於落葉後或春季發芽前栽入盆內。栽前先在盆內填入大半盆營養土壓實,被移栽的苗木先澆透水,水滲後立即帶土移栽入盆,要盡量多帶根系,然後再填土使根部與土壤密接,土表與盆沿相平,澆水沉實後,土面距盆沿2~3cm即可。
2.2
盆內直插
於早春樹液流動前剪取粗壯充實的1年生枝做插條,剪成長20cm的枝段,直插入盆。因無花果枝條極易生根,生長期內綠枝帶葉扦插也容易成活。
2.3
壓條
發芽前至生長前期,將已有的盆栽無花果或大田栽植的無花果的1年生枝或多年生枝壓入另一盆、桶中,壓條要壓入盆土10cm左右。
3、盆栽無花果的整形修剪
3.1
開心形整枝修剪法
栽後在苗干基部留3~4芽剪截,當年選出不同方向的3個主枝。無花果是喜光樹種,主枝角度要開張,可用拉枝的方法將主枝拉至60~70°,第2年各主枝上的混合芽即可抽梢結果。主枝長度應控制在40cm左右,對過旺的主枝應在夏季及時摘心。冬季修剪時對結果枝要去弱留壯。對3個主枝延長枝應逐年回縮更新,以控制樹冠,使之大小適宜。
3.2
主幹水平環形整枝法
栽後第1年不定干,讓其自然生長。因其萌芽力強,當年從下往上可萌發形成多個枝條,冬季修剪時根據枝條分布狀況,由下往上環形交錯選留10左右、枝條延長生長後,用細鐵絲將其順枝彎形綁扎呈水平狀,以利不斷結果。注意疏除過密的和重疊的枝條,向上生長的主幹延長枝應控制在1~1.2cm高,過旺時應及時摘心。第3年結果後,橫生的結果枝已圍繞主幹自下而上構成一個整環,每年可進行更新修剪,以防止結果部位外移,保持結果能力,避免環形枝重疊,形成優美的樹形。
4、管理
盆栽無花果應控制旺長,使其抽生中庸枝。因此澆水不宜過勤,只要葉片不出現萎蔫現象,就不必澆水。其次要合理追肥,防止施肥過量,造成肥害,氮、磷、鉀肥要適當配合,肥料濃度要小。一般生長季節每隔半月施1經浸泡發酵好的豆餅水、獸蹄角水或尿素稀釋液。秋季8月下旬可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或過碗酸鈣、骨粉和草木灰等。無花果的病蟲害極少,基本上不用噴葯。5年生以前的枝條易遭凍害,入冬前需把盆移入室內或對枝幹包草防寒越冬。
㈤ 無花果要怎樣修剪
無花果修剪的方法是:當幼苗長到約40厘米高時,留30厘米截頂定干。待下部腋芽長到3厘米時僅留頂端3~5個芽,作為主枝,其餘剪去。當年7月下旬再進行1次摘心,防止枝條徒長,促使基部芽體充實。第二年春季在主枝12~15厘米處剪短。當新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每個主枝留2~3個芽,其餘的芽除去。在二伏末摘心,以防枝條徒長,並使枝條橫展。經過如此修剪就能培養成側枝結果的美觀樹形。以後每年年初結合換盆在一年生枝條基部10~12厘米處截頂並剪去細弱枝、病枯枝、過密枝、交叉枝以及徒長枝,使所留的枝條均勻分布於樹冠四周,修剪成圓頭形。對衰老枝條可重剪更新。
修剪時間宜在樹液流動之前(北方約在3月上、中旬)進行。若在樹液流動萌芽時修剪,則容易造成傷流,樹液白汁流失過多就會影響植株生長。
盆栽無花果多採用主幹開心形,修剪時每株留3~5個主幹,從接近地面的地方分開,使其呈30~50度角,向外斜伸,形成的樹冠較為美觀,早春樹液流動前,剪除枯枝,病蟲枝,徒長枝。
無花果有新枝結果的特點,新枝條一鑽出表土就開始結果,長一個葉坐一個果,直至頂端。所以當年新枝一般都應保留,對不需要的枝條也應在結果以後再剪除,對衰老枝5年更新一次,每次更新宜在晚秋或早春發芽前進行。
㈥ 想要無花果天甜又大,需要怎麼剪枝呢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同時也就意味著春天快到了,但是今年立春這個節氣在日歷上是找不到的,因為立春那一天是2月4日,正好和除夕是同一天。
立春是一年24個節氣中的第一個,意味著冬季結束,春季開始,也是萬物復甦開始的象徵,那麼現在距離立春還有十來天的時間了,所以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花友們家裡的愛花進行要最後的修剪了,之前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月季的修剪,最遲也要趕在立春之前完成。
其次,當年才剛剛扦插或是嫁接的幼苗本身植株就比較嬌小,修剪就要從輕。 最後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傷口感染,在每次修剪完成後,可使用愈傷防腐膜塗擦傷口一次,就可保護傷口癒合組織生長,預防腐爛病毒侵染,防凍以及傷口乾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