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九龍樹盆景

九龍樹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8-27 03:41:21

『壹』 我這個叫什麼盆景

這棵盆景的樹叫福建茶,是種植盆景的樹種之一。

『貳』 買的盆栽-桂花樹如何對它進行栽培

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

我這邊 有全套的相關技術的 真的可以 好好幫助你的 哦 對於盆栽桂花,在晚秋到早春,等盆土稍干後或葉子有點萎蔫時才澆水,澆水時要一次性澆透。在晚春到早秋這段生長旺盛的季節,澆水要勤一些,如果沒有經驗,可在葉子萎蔫時把水一次性澆透,也可等到盆土表面發白稍有裂口時澆透,一般的在夏季高溫時,可一天澆兩次水,早晚各一次。要注意的是,如果水分供應太多,會造成落花。對於家庭養花,控制澆水很困難,最機械的辦法還是不幹(蔫)不澆,澆就澆透。水分過多時,葉片就會發黃。

『叄』 連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1、連州地下河AAAAA

推薦1

古樸深重的燕喜牌坊豎立在燕喜亭北側約二十米,它是原燕喜書院的大門(燕喜書院創辦於清朝的光緒年間,是燕喜中小學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學校後來並入了連州中學),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校長楊芝泉主持興建。牌坊中門頂上繪有原燕喜中小學校校徽。校徽為平頂三角形,里邊上部畫有巾峰山輪廓,下部有通心美術字「燕喜」二字。校徽為書畫家楊芝泉所設計。校徽右側有一「燕」,左側有一「喜」。牌坊右門的頂上有「戈飛」二字,左門的頂上有「鵬搏」二字。中門兩側對聯分別為,上聯「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聯「連州水石冠南陬」。上聯旁邊小注為「明進士福寧游太初燕喜亭詩刻亭右石上字小痕淺風雨剝蝕墨跡半湮今節錄於此」,下聯旁註為「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元旦邑人楊芝泉書」。牌坊背面門頂有「引人入勝」行書大字,中門二聯為「天澤湧泉流入與雙清尋活水,巾峰垂地脈境緣一覽小群山」。2011年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築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范圍: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

『肆』 桂花樹有幾種,好養嗎哪一種桂花適合盆栽

作為一名園林綠化工作人員,我可以很負責告訴你,常見桂花有以下這四個大品種: 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這四個大品種裡面又分很多小品種,什麼九龍桂,飄香桂,雪桂,狀元紅等等。

5、四季桂盆栽需要充足的光照。作為長日照的四季桂進行光合作用有助於葉片增綠,刺激生長。但同時也要避免強化直射以及適當遮蔭。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關於四季桂盆栽養護的心得與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更好的觀點或者養護疑問,可以一起交流,我們共同來探討。

『伍』 有關桂花樹的資料

園林桂花原產西南地方。中國西南部、四川、陝南、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於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等地。

生長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並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寧、湖南桃源、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湖北武漢、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幾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

桂花是木犀屬眾多樹木的習稱,代表物種木犀(學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我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我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

以桂花做原料製作的桂花茶是我國特產茶,它香氣柔和、味道可口,為大眾所喜愛。桂花在園林建設中有著廣泛的運用。

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因此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於生長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濕潤,切忌積水,但也有一定的耐乾旱能力。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於城市及工礦區。

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後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


桂花經過長期栽植、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產生了許多栽培品種。通過進一步調查清理,已初步確定各桂花品種32個。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以葉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黃、葵花葉、柴柄黃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在對全國各主要城市的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以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鑒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

四大品系



銀桂


銀桂品種群: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大枝開展,枝葉稠密,長勢良好。樹皮淺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顯。春梢平均長度為15.5cm,新梢褐紅色,十分醒目。葉片綠色或深綠色,厚革質,有光澤;長橢圓或橢圓形;葉片較寬闊且厚實;葉面較平展;葉緣淺波狀、反卷、全緣、偶先端有疏齒;開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圓形,花色乳黃至檸檬黃,香氣濃郁;花後不結實。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或淡黃色。品種有寬葉籽銀桂、柳葉銀桂、硬葉銀桂、「籽銀桂」、「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 「純白銀桂」、「青山銀桂」等品種。



栽培珍品

常見的栽培品種有波葉金桂、硃砂丹桂、硬葉丹桂、早銀桂、杭州黃、四季桂、佛頂珠、日香桂等。

波葉金桂:葉橢圓形,邊緣波狀起伏,秋季可開花2-3次,著花緊密,有濃香,花冠金黃色,花瓣橢圓形。

硃砂丹桂:葉卵狀橢圓形,堅挺金緣,秋季開花2次,花淡香,花冠深紅色,花瓣圓形。

硬葉丹桂: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全緣或1/3或2/3有鋸齒,邊緣波狀花淡香,花冠橙黃色。

早銀桂:葉橢圓形、全緣、邊緣平直,花期較早,一年可開花3-4次,花濃香,花冠淡黃色,花瓣圓形。

晚銀桂:葉緣微波曲,基本全緣偶先端有粗尖鋸齒。葉面微凹,葉先端短尖,基部寬楔形。一年可開花2次,花期9月下旬與10月上旬,持續6天,每花序有花6-7朵,著花中等,香氣中等。花瓣圓形,四裂幾全裂,花冠近白色,平展,雄蕊2,子房退化。

小葉蘇桂:葉橢圓形,長7-9cm,寬2-4cm,厚革質,葉緣微波狀,全緣。一年可開花3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持續5-10 天,每花序有花5-9朵,著花繁密,香氣濃香,花梗長8-15mm,花常下垂或散亂,花瓣橢圓形,花冠檸檬黃色,雄蕊2,子房退化。

紫雲:葉橢圓形,中脈在上面凹下,葉緣微波曲,全緣。一年可開花2次,花期10月上旬與10月中旬,每花序有花5-8朵,著花中等,香氣濃,花瓣近圓形,花冠初始帶藍紫色,後為銀白色,盛開時淡黃色,雄蕊2,子房退化。

醉肌紅: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先端偶有細疏鋸齒。葉面微凹凸,葉先端長漸尖或漸尖。一年可開花1-2次,花期10月上旬與10月中旬,每花序有花5-9朵,著花繁密,香氣淡,花冠澄黃色,花瓣橢圓形,平展,雄蕊2,子房退化。

白潔:葉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全緣。葉面較平整,先端鈍尖或短漸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開花,每花序有花7-9朵,花乳白色或淺黃白色,花香極濃郁,花冠斜展,花瓣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

杭州黃:葉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或1/2以上有鋸齒,邊緣波狀起伏,秋季開花3-4次,著花緊密,有濃香,花冠金黃色,花瓣倒卵狀橢圓形。

柳葉桂:小喬木或灌木狀,樹冠長圓形、圓球形,分枝較多。葉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全緣。葉先端漸尖,稀先端有少數鋸齒。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開花,每芽有花5-7朵,花朵稀疏,花銀白色至黃白色、淡黃色,濃香。

玉簾銀絲桂:葉長橢圓形,較狹長,全緣,先端長漸尖,新枝紫色,新葉紫紅色。一年可開花2-3次,每次花期6-7天,著花繁密,香氣濃郁,花梗細長,達12-17mm,形似玉簾,花朵下垂,花瓣橢圓形,花冠平展,黃白色,雄蕊2,子房退化,不結實。

四季桂:葉二型,春葉大而寬園、寬卵狀橢圓形;秋葉較小,橢圓形、全緣、先端偶爾有齒,邊緣微波曲。四季開花,以春季和秋季為盛花期,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淡香,花冠黃白色,花瓣橢圓形。

佛頂珠:灌木,葉波斜形或橢圓狀波形,葉面明顯呈「Ⅴ」形,內折深墨綠色,葉緣基部以上或1/3以上有粗齒,總梗發達,花黃白色,有微香,花瓣倒卵形。

日香桂:灌木或小喬木,葉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全緣或1/3或2/3以上均有鋸齒,深綠色。花序有總梗,花近白色或淡黃色,有微香,花期9月至翌年4月。

『陸』 媽媽帶著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北京旅遊四百字作文

北京旅遊

6月12日,我們去北京遊玩。一到北京,第一站就去了天壇。這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天壇北為圓形,南為方形,代表天圓地方。
一進大門,我看到了一排排古老的柏樹,那柏樹跟我以前看到的截然不同,每棵柏樹的樹干像巨大的麻花辮。其中有一棵最特別,它的樹干像九條龍,龍頭向下,龍尾向上,也被稱為「九龍樹」。傳說是一個大火球掉下來形成的。把手伸向九龍樹,會發覺手掌比較涼,導游告訴我們,這是磁場的關系。
接著,我們去了「祈年殿」。祈年殿雄偉壯觀。高18.5米,是圓形的,總共有三層,層層收縮。覆蓋著藍色的琉璃瓦。走近一看,裡面居然沒有一磚一石,全部採用木結構,殿內只見28根大柱支撐著整個殿頂的重量。
過了祈年殿,我們來到了地壇,地壇中間有一塊圓圓的石塊,據說這是皇帝祭天前跟上天對話的地方,所以有很多人站在上面許願呢,我和外婆也迫不及待地站在上面許了願。
走下地壇,我們看到了幾個大缸,那是放供品的,據說,祭天結束後,所有的供品全要燒掉,意思是說上天把所有的供品都打包走了。
在游覽天壇的過程中,我不僅欣賞了古代偉大的建築,也了解了明清皇帝祭天的過程,祭天是古代皇帝的一件大事,有很多講究,而且祭天那天四點多就得步行到天壇,看來,當皇帝也挺不容易的。

『柒』 寫景作文片段要寫出位置、名字的由來、形態

暑假裡,我和媽媽

去天壇玩,我高興極了,因為我可以親眼目睹這
600
多年的建
築。

走進天壇,道路

兩旁種滿了一排排松樹,像一個個戰士守護著這古老的文化、建
築。

首先是祈年殿。
祈年殿的殿頂像清朝皇帝戴的皇冠,
殿的門口有一棵榕樹,
號稱「樹
爺爺

」據導游

介紹

它已有800年了,是天壇里年齡最大的,因為他的樹身很像九條龍盤繞在一起,又稱「九龍樹」,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給我和樹樹爺爺留了念,踏入祈年殿,殿內很大,主殿是由一座鎏金保定的三重大殿,殿頂顏色深藍,是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因為天是藍色的,以此象徵天。每年皇帝都會在這兒舉行祭天儀式,祈禱自己的國家風調雨順。
大殿里正中有一個牌位是黃天上帝。桌子上放著祭品,大殿中央的四個紅柱子代表>四季;中層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時辰,里外相加24根柱子代表24節氣,我被這精妙的設計驚呆了。從祈年殿里出來對面就是迴音壁。我看著這又小又矮的壁面那麼不起眼能迴音嗎?
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把耳朵靠近牆,大聲喊「你好」。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果真
聽到了聲音。
媽媽又把我帶到三塊漢白玉石頭面前,站在第一塊石頭前擊一次掌能聽到
一次回聲,
站在第二塊石頭前擊一次掌能聽到二次回聲,
站在第三塊石頭前擊一次掌能
聽到三次回聲,我迫不及待的擠進去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用力擊掌,一點兒回聲也沒有,
周圍的一位大哥哥說:「今天人太多,噪雜聲已經超過回聲,再怎麼用力也沒有用。」
我只好悻悻不悅的離開迴音壁,纏著媽媽以後再來。
最後是圜丘,每年冬至的這一天,四點多鍾皇帝帶領文武百官向天帝做祈禱,把自
己的心願
寫成祭文,祭祀結束時把祭文燒毀,表示把皇帝的心願帶跟天帝。圓心石就
是祭文燒毀的位置,我站在圓心石上,眺望遠方方,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
夕陽西下,我不時的回頭,揮手告別這里的一切。

『捌』 葉子像粽葉的盆景樹葉子像粽葉的植物叫什麼

1、葉子像粽葉的盆景植物應該是一葉蘭。
2、一葉蘭(拉丁學名:AspidistraelatiorBlume.),又名蜘蛛抱蛋,別名大葉萬年青、竹葉盤、九龍盤、竹節伸筋等,為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蜘蛛抱蛋屬植物。
3、一葉蘭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各省區以及海南島、台灣島等。中醫以根狀莖成分入葯,是應用非常廣泛的葯材。四季可采,曬干或鮮用。能活血散瘀,補虛止咳。有助於治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痛,腰痛,肺虛咳嗽,咯血功效。

『玖』 桂花樹的資料

桂花樹,又名漢桂,漢中市市樹。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植物。原產我國西南、華南及華東地區,現四川、陝西、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資源。中國的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山海經·南山經》就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國桂花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之後便迅速擴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都普遍栽培,成為重要的香花植物。 桂花樹風姿飄逸,碧枝綠葉,四季常青,枝幹較細,飄香怡人。桂花樹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 桂花樹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淡。 桂花原產我國西南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國西南部、四川、陝西(南部)、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於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 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而不甚耐寒,為亞熱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我國桂花集中布和栽培的地區,主要是嶺南以北至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熱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大致相當於北緯24°~33°。該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並形成了湖北咸寧、湖南桃源、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幾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更加適宜。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可謂"獨佔三秋壓群芳"。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築物,山、石機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於亭、台、樓、閣附近。舊式庭園常用對植,古稱"雙桂當庭"或"雙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樹,能收到:"金風送香"的效果。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 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廣大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0℃,溫最適生長氣是15~29℃。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有的結果,有的不結果。一般第二年4—12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種,一般要5—15年才開花。無性繁殖用枝條扦插、嫁接、壓條可以當年開花。 宋代記載:「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指出其開花的基本規律:即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月圓時,桂花盛開,半個月後花凋榭了,月亮也虧缺了。 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因此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於生長和花芽的形成。 桂花性好濕潤,切忌積水,但也有一定的耐乾旱能力。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 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吸收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於城市及工礦區綠化。 桂花 桂花樹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生長和人工培育的干擾,現在已經演化出很多的桂花樹品種,經過我國植物學家的廣泛調查與研究,大致將桂花樹分為四個品種,即丹桂,金桂,銀桂和四季桂。其中丹桂,金桂和銀桂都是秋季開花又可以統稱為八月桂。 丹桂 丹桂花朵顏色橙黃,氣味濃郁,葉片厚,色深。一般秋季開花且花色很深,主要以橙黃、橙紅和朱紅色為主。丹桂分為滿條紅,堰紅桂,狀元紅,硃砂桂,敗育丹桂和硬葉丹桂。 金桂 金桂花朵為金黃色,且氣味較丹桂要淡一些,葉片較厚。金桂秋季開花,花色主要以黃色為主(檸檬黃與金黃色)。其中金桂又分為球桂,金球桂,狹葉金桂,柳葉蘇桂和金秋早桂等眾多品種。 銀桂 銀桂花朵顏色較白,稍帶微黃,葉片比其他桂樹較薄,花香與金桂差不多多不是很濃郁。銀桂開花與秋季,花色以白色為主,呈純白,乳白和黃白色,極個別特殊的會呈淡黃色。銀桂分為玉玲瓏,柳葉銀桂,長葉早銀桂,籽銀桂,白潔,早銀桂,晚銀桂和九龍桂等等。 四季桂 四季桂,也有很多人將四季桂稱為月月桂。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且葉片比較薄。與其他品種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四季都會開花,但是花香也是眾多桂花中最淡的,幾乎聞不到花香味。四季桂分為月月桂,四季桂,佛頂珠,日香桂和天香台桂。 桂花曬干後,可以沖茶。 桂花其本在9~10月份開花,呈淡黃色,濃香。 廣西省桂林市因桂花樹成林而得名。 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後、廣場、公園綠地的片片桂花盛開了,在空氣中浸潤著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發情思,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農歷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是賞桂的最佳時期, 桂花樹盆景照片集錦(2張)又是賞月的最佳月份。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系在一起。許多詩人吟詩填詞來描繪它、頌揚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月中的宮殿,宮中的仙境,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也正是桂花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桂樹竟成了「仙樹」。宋代韓子蒼詩:「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李清照稱桂花樹「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經群眾性評選,桂樹一躍登上10大名花的寶座。 桂花的名稱很多,因其葉脈形如圭而稱「圭」,因其材質緻密,紋理如犀而稱「木犀」,因其自然分布於叢生岩嶺間而稱「岩桂」,因開花時芬芳撲鼻,香飄數里,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 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植物。原產我國西南、華南及華東地區,現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資源,尤以蘇州市(桂花公園、市花)栽培最為集中。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區,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難,一般採用盆栽,冬季移入溫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長。 古人對桂花開花的天氣條件,有大量記載。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無聲濕桂花」,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將秋氣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黃」,宋代陸游:「重露濕香幽徑曉,斜陽烘蕊小窗妍」。詩中「冷露」、「露密」說明開花天氣要早晚冷涼;「烘與蒸」說明天氣還會一度出現較高的溫度。這種早晚冷涼、白天燠熱的天氣既有利於桂樹的營養積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樹開花隨之加速,蘇州人稱之為「木犀蒸」。中秋前後天氣突然熱起來,竟像夏季一樣,桂花一經蒸郁,就爛爛漫漫地盛開了。桂花開花既需要一定的濕度,還要有一定的溫差。 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盛贊:「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就受人喜愛。 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並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看來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南京為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葯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為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厘米,樹冠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 唐代文人引種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柳宗元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為杭州、蘇州刺史,他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紅桂,鍾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紅桂,先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此時園苑寺院種植桂花,已較普遍。 桂花的神話傳說不斷出現,尤其是唐代小說中的吳剛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毛主席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於這一典故。 唐宋以後,桂花已被廣泛用於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為「天香」。李白在《詠桂》詩中則有「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植君園」。表明詩人要植桂園中,既可時時觀賞,又可時時自勉。這種需要,導致園中栽培桂花日漸普遍。如宋朝梅堯臣《臨軒桂》:「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歐陽修《謝人寄雙桂樹子》中「曉露秋暉浮,清陰葯欄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詩人庭院中的芍葯欄桿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階桂影秋綽約」說明在玉色的台階前植桂。元代倪瓚《桂花》詩中「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周《客座新聞》中記載:「衡神詞其徑,綿亘四十餘里,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雲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其數竟達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見當時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樹。在現代園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等優點,用作綠化樹種。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對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傳統配置中自古就有「兩桂當庭」、「雙桂留芳」的稱謂,也常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四種傳統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貴之諧音,喻吉祥之意。 在眾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種長壽植物,據全國15個省市調查資料表明:現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餘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約佔0.5%,這些古桂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為我們挖掘桂花文化,開展科技研究,開發旅遊資源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有人對桂花開花習性作過專題研究,桂花開花以一年生新梢為主,其花量多少與桂花的發枝力、腋芽數、百朵花重等有密切關系。 人們喜歡桂花,目前全國有16個省(區)市、縣將桂花作為市花、省花、縣花。歷史上五大桂花老產區:湖北咸寧、蘇州吳縣、廣西桂林、杭州滿覺隴、四川新都。 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月宮仙桂」的神話給世人以無窮的遐想。四季桂花(又叫日本桂花),四季開花,四季飄香。夏秋兩季芳香濃郁,春冬兩季微有香氣。四季栽培,即可美化環境,又可入葯。其根燉肉服,治虛火牙痛、喉痛。無論是陽台、庭院均可栽培。其栽培技術是: 陽台栽培 陽台栽培選用幼株最為適宜。高30~50厘米的幼株先將放花盆處鋪放一層4厘米厚的碎石子,又將花盆底部鑽幾個小孔(以便利水),再將花盆放在碎石上面。然後將花盆裡裝入細泥土,即栽培桂花苗株,栽苗後用細泥土覆蓋苗株樹根4~5厘米厚,又將泥土拍緊。最後(用清水)淋定根水將花盆泥土浸透。待苗株成活露出新芽時,撬開根部處的泥土,按每株施發酵後的油餅100克。3個月後,可按每株用碳銨100克對糞水500克淋一次,以後做到少施、勤施為宜。 庭院栽培 ①50~100厘米高的小苗株,打窩栽培。窩深40厘米、窩寬50厘米。打窩後將窩內泥土欠細。然後栽培,栽苗後覆蓋細泥7~10厘米厚。然後將泥土拍緊,最後(用清水)淋定根水將窩內泥土浸透。②大株為 100厘米以上的,打窩栽培。窩深60厘米、窩寬80厘米。打窩後仍將窩內泥土欠細,然後栽培樹苗,栽苗後覆蓋泥土10~15厘米,再將泥土拍緊後,仍然(用清水)淋定根水將窩內泥土浸透。待大、小苗株成活露出新芽時按每株施人畜糞尿1千克淋一次。3個月後,又按每株用碳銨150克對糞水1~2千克淋施一次。以後做到勤施、少施為宜。 整形 ①陽台栽培的桂花樹,應修剪整理為球形,其形秀麗可觀。②庭院栽培的桂花樹應剪整理為傘形其形增添樂趣美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熱點內容
櫻桃能不能盆栽 發布:2025-07-04 23:55:17 瀏覽:721
玫瑰苗怎麼養 發布:2025-07-04 23:37:26 瀏覽:585
七夕男友鞋 發布:2025-07-04 23:35:56 瀏覽:580
水晶玫瑰花的折法 發布:2025-07-04 23:35:18 瀏覽:42
工筆畫梅花樹 發布:2025-07-04 23:30:44 瀏覽:930
大同荷花節 發布:2025-07-04 23:16:13 瀏覽:313
玫瑰xo 發布:2025-07-04 23:14:06 瀏覽:477
雨潤蘭花香 發布:2025-07-04 23:13:15 瀏覽:88
四瓣梅花結怎麼編 發布:2025-07-04 23:08:40 瀏覽:501
牡丹毒性 發布:2025-07-04 23:07:26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