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頹子盆景圖
A. 春天結果子的胡頹子很好看,可以製作成盆景嗎養殖胡頹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B. 胡禿子別名叫什麼
胡禿子學名胡頹子,又叫蒲頹子、半含春、盧都子、雀兒酥、甜棒子、牛奶子根和石滾子。胡頹子科常綠直立灌木。具刺,葉革質,橢圓形或闊橢圓形,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果實橢圓形,成熟時紅色,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產於我國大部分地區。
胡禿子一種優良的盆景素材,深受人們的喜歡和欣賞。
胡禿子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壤或者微鹼性土壤都能生長良好。只要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它都可以適應。
胡頹子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耐半陰、耐旱。夏天注意遮陽,澆水保持不幹不澆即可,冬天可以適當減少一些澆水量,但是也要保證壤土不能太干。生長期十天左右施一次腐熟液肥就好啦。它不是特別的耐寒,冬季的話,可以把它放在室外放置在避風向陽的地方,也可放在室內養護。
C. 羊奶果(胡頹子)老樁怎樣栽培該注意什麼
羊奶果是胡頹子的一種地方叫法,在雲貴川一帶將大葉的胡頹子叫做“牛奶果”。將小葉的胡頹子叫做“羊奶果”。在全國的各種羊奶果的品種中,尤其以福建廈門安溪一代的“小圓葉金芽”的胡頹子(另有名叫“胡禿子”),更加適合做盆景。我就是其中一個胡頹子盆景愛好者。
羊奶果的老樁怎麼栽培?
1,第一波的芽長到大約2公分的時候,去掉套在主幹上的塑料袋。同時去掉遮蔭網。春季的氣溫比較平和,光照也不是很強烈。可以直接讓胡禿子以全日照的形式養護。
2,栽種好的胡頹子土壤“四分濕,六分干”。以手捏成團手放即可以松為准則。栽種好以後不澆定根水。每天噴霧打濕主幹2到3次,保持土壤微濕。在三天以後在進行一次透水。
3,後期澆水的時候,依據花土的干濕狀態,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每天可以持續給主幹葉片噴霧2到3次。大約1個月以後新芽無回芽乾枯。可以視為栽種胡頹子成活。
4,胡頹子的萌發力比較強,在主幹和基部位置,甚至是露出土壤的根部位置,都可能長出新芽。剛栽種好的胡頹子,先要依靠新芽的微弱的光合作用來輔助根部的生長。不要太著急抹芽。在胡頹子大約成活50天左右,再去抹除不定芽。
總結:胡頹子的栽種要注意,挖樁時間的掌握,注意河沙誘根,注意水分的補充,注意養護的環境。才能提高胡頹子的成活率。在胡頹子栽種大約50天左右,可以施用稀薄的有機肥水,以薄肥勤施的方式,每半個月一次。出現了芽點不到位的時候,可以在抹芽以後使用“赤霉酸”兌水1000倍左右,使用毛刷擦拭該出芽的皮層。
D. 胡禿子一般幾年能開花結果
胡頹子一般栽植後需要2-3年才能開花結果。
通常來說,胡頹子下山樁栽植後,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發根定植,而後需要正常養護才能結果。一般來說,胡頹子下山樁栽植後需要2-3年結果。
此外,胡頹子開花掛果,與盆景時間長短、品種有關,與養分和管理方法密切相關。盆內種植的泥土有限,必須經過幾年生長,根系發達後,才有可能在肥料充足、光照通風好的情況下,開花結果。胡頹子品種不同,結果也有差異。
(4)胡頹子盆景圖擴展閱讀:
胡頹子栽培技巧
1、胡頹子山地野生甚多,可選取根莖粗壯,形態古樸的老樁,於冬末初春之際掘取進行盆栽。也可選取生長健壯的一年生小苗進行栽培(下面主要介紹小苗的盆栽技術)
2、選擇中深的長方形、橢圓形釉陶盆或紫砂陶盆進行栽植,也可用木箱或泥瓦盆等透氣透水性好的容器。
3、胡頹子對土壤要求不嚴,盆栽營養土可用田園土、河塘土、沙土、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均勻即可。
4、於春季3~4月萌芽前上盆,栽前將其根系適當修剪,栽時將盆底清空,不必墊土,放入小苗保持根系舒展,之後填土壓實,澆透水,將其放置在陰涼處養護,半月後再逐漸移至光照處,同時要保持空氣流通環境。
E. 胡頹子下山樁地栽發芽後,什麼時候可以上盆
胡禿子是一種漂亮的盆景素材,備受大家青睞,它不但擁有蒼勁有力古樸典雅的枝條,更能夠看花看果,帶給我們產生許多樂趣和歡樂,要想胡禿子盆栽壯麗多彩多姿,大家時常挑選一些天然的的樁材,下邊簡短說說胡禿子下山樁的保養問題吧!
移盆時,最好是挑選透氣性能不錯的紫砂盆,色調較好以淺色調為最好,這樣可以突顯胡禿子蔥翠美麗動人的葉子,突顯胡禿子果子的艷麗和喜氣。盆景造型,是一種十分有意思的事,有時候盡管製做的不是很精,但是仍然令人雅趣無盡,回味無窮綿長,日常生活的閑暇之餘,玩下盆栽,還有什麼煩惱?也可以說玩盆也是一種健康養生。
F. 請問這棵樹的樹名叫什麼
這樹是胡頹子樹,又叫羊奶果,學名密花胡頹子,每年3、4月份,早熟的羊奶果匆匆地撲入人們的眼簾橢圓形,色紅如血,略大於鴿卵。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噴涌而出,但酸味過重,令人牙酥,如以糖水浸之則味甚佳美。胡頹子通常生長於山地雜木林內或向陽溝谷旁,有時生長在三角楓或麻櫟等樹上,形成樹上生樹的奇特景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胡頹子也經常被作為觀葉或觀果盆景請入大雅之堂。
G. 這是胡禿子嗎
胡禿子
胡禿子(拉丁學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常綠直立灌木。 它高3~4米,具刺,葉革質,橢圓形或闊橢圓形,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果實橢圓形,成熟時紅色;種子、葉和根可入葯,果實味甜,可生食,也可釀酒和熬搪,莖皮纖維可造紙和人造纖維板。其產於中國大部分地區,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陽山坡或路旁。
中文學名
胡頹子
目
薔薇目
拉丁學名
E.pungens
別稱
幽谷巨人、半春子、甜棒槌、雀兒酥、羊奶子、羊奶奶
科
胡頹子科
更多
形態特徵
常綠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頂生或腋生,長20-40毫米,有時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銹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黑色,具光澤。葉革質,橢圓形或闊橢圓形,稀矩圓形,長5-10厘米,寬1.8-5厘米,兩端鈍形或基部圓形,邊緣微反卷或皺波狀,上面幼時具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成熟後脫落,具光澤,乾燥後褐綠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側脈7-9對,與中脈開展成50-60度的角,近邊緣分叉而互相連接,上面顯著凸起,下面不甚明顯,網狀脈在上面明顯,下面不清晰;葉柄深褐色,長5-8毫米。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鱗片,1-3花生於葉腋銹色短小枝上;花梗長3-5毫米;萼筒圓筒形或漏斗狀圓筒形,長5-7毫米,在子房上驟收縮,裂片三角形或矩圓狀三角形,長3毫米,頂端漸尖,內面疏生白色星狀短柔毛;雄蕊的花絲極短,花葯矩圓形,長1.5毫米;花柱直立,無毛,上端微彎曲,超過雄蕊。果實橢圓形,長12-14毫米,幼時被褐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核內面具白色絲狀棉毛;果梗長4-6毫米。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1]
主要品種
卵葉胡頹子,灌木,無刺,幼枝銹色,成熟後銹灰色,光亮。葉脫落,近革質,卵形或近圓形,甚小,長2-2.5厘米,寬1.3-1.5厘米,邊緣彼狀,上面綠色,有時散生銀色鱗片,下面銀白色,散生紅色鱗片;葉柄有溝槽,銀白色。花單生,直立,白色,發亮,常1-3花生於極短枝上,萼筒近四角形,極短,長2.5毫米,裂片三角形,內面幾無毛,稀微被星狀柔毛,長2.5毫米;花柱略具毛,先端內彎,不貼生於花葯;花葯無毛,幾無花絲,與裂片平齊;花盤不明顯,果實未見。產上海。[1]
H. 胡禿子、金彈子、火棘做盆景哪個更好
這三種都是很不錯的盆景素材,不是以那個更好來比較的,下圖的金彈子和火棘盆景,你覺得那個好呢。
I. 請教「胡禿子」的種植方法
胡頹子(學名:Elaeagnus pungens)屬胡頹子科胡頹子屬的一種植物。也叫蒲頹子、半含春、盧都子,雀兒酥,甜棒子,牛奶子根、四棗、半春子,柿模、三月棗、羊奶子。分布於中國南部和日本。
移植以春季3月最適宜。不論地栽還是盆栽,都需帶有完好的土團。盆栽主要是供廳堂和室內陳設,用普通培養土上盆,可常年在室內陳設或放在室外的疏蔭下養護。2-3年翻盆換土1次,盛夏到來之前追施3-4次液肥,盆土應間干間濕。為了能大量結果,秋季應繼續追肥,冬季可放在居室內繼續觀賞。還可用來製作樹樁盆景,在中國南方常是進山挖掘野生的老樹樁,先在泥瓦盆中蟠扎造型,成形後再栽入盆景盆中。這種辦法會破壞原來的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盆栽胡頹子只開花不掛果,與盆栽時間長短、品種有關,與養分和管理方法密切相關。胡頹子在山上易結果,是因為生長時間長,根系發達,能從大量的泥土中吸收養分。而盆內種植的泥土有限,必須經過幾年生長,根系發達後,才有可能在肥料充足、光照通風好的情況下,開花結果。
胡頹子品種不同,結果也有差異,如小葉胡頹子與大葉胡頹子相比,小葉難開花結果,大葉可花簇布滿全樹。為了達到花後坐果率高,在生長期每隔10天需施腐熟的農家肥,這樣坐果可達到開花量的40%以上。初春便可看到滿樹的紅果。
種植方法
播種:每年5月中、下旬將果實採下後堆積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成熟自已腐爛,再將種子淘洗干凈立即播種。種子發芽率只有50%左右,因此應適當加大播種量,採用開溝條播法,行距15-20厘米,覆土厚1.5厘米,播後蓋草保墒。播種後已進入夏季,氣溫較高,一個多月即可全部出齊,應立即搭棚遮蔭,當年追肥2次,翌年早春分苗移栽,再培養1-2年即可出圃。
扦插:扦插多在4月上旬進行,剪充實的1-2年生枝條做插穗,截成12-15厘米長一段,保留l一2枚葉片,入土深5-7厘米。如在露地苗床扦插需搭棚遮蔭,盆插時應放在蔭棚下養護,2個月左右生根,可繼續在露地苗床培養大苗,也可上盆培養
J. 胡禿子怎樣種植
胡禿子在我國南方的不少地方都有分布,這種樹造型奇特,長相漂亮,製作成盆景不但可以欣賞古雅的根莖,而且美麗的小果子點綴在枝頭,更是靚麗的風景。
一些朋友想製作胡禿子盆景,就問胡禿子如何采樁?如何來種?下面簡單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要適時采樁,方法要對
我們知道胡禿子的采樁的最佳時間是春季發芽之前,這時候天氣比較溫和,樹本身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養分,稍加養護基本就可以發芽,不用擔心凍害的發生,所以採挖季節一定要選對。
再者,採挖樹樁時,要注意多帶根系,裸露地面以上的陽根要多帶,製作提根時可以淺植,營造懸根露爪之效;再者要多帶地面以下的陰根,這樣的根系萌發能力比較強大,可以有利於成活;當然側根絨根也要多帶,可以加快成活利於服盆。
采樁後,可以判斷造型,截掉過多的枝條,處理一下枝條傷口,避免感染,同時要濕布包裹枝乾和根系,減少水分的蒸發,這點對於老樁的成活意義重大。
二,栽培和養護方法
胡禿子到家後可以根部簡單進行消毒,然後封閉一下根部傷口,但是注意胡禿子下山樁和一般的樁材不同,它比較耐旱,根部極易腐爛,所以不宜長時間浸泡,要不然下山樁是很難成活的。
栽培時和普通樁材一樣,使用點沃葉根樂夫生根劑,使用消毒的濕潤河沙進行栽培,地栽或者大木箱栽培均可,但是栽培後不宜直接澆水,以免腐爛,可以等植料微干後,澆點多菌靈溶液。
要想維護方便,提高成活率,當然可以考慮套袋,我們可以使用塑料袋把下山樁圍住,保溫保濕,芽出來後塑料袋扎眼鍛煉芽頭,確實成活後再撤袋不遲。
三,小結
各種樁材有不一樣的處理方法,再次說明要點,多帶根系,處理傷口消毒,盡量不浸泡,套袋。這些要領只要能掌握住,胡禿子基本就可以成活。
胡禿子發芽時,可以抹掉自己不需要的芽頭,也可塗抹赤黴素刺激胡禿子,讓它在自己想要的部位發芽,這些做好了,製作盆景就簡單多了,現在春天已經到了,大家可以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