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竹盆景
⑴ 水生植物盆景種類
水生植物種類一般分為四種,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艷專麗,絕大多數有莖、屬葉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於水中,根或地莖扎入泥中生長,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黃菖蒲、水蔥、再力花、梭魚草、花葉蘆竹、香蒲、澤瀉、旱傘草、蘆葦、茭白等。
浮水植物如細葉滿江紅或鳳眼蓮,也能通過纖細的根吸收水中溶解的養分。深水植物如萍蓬草屬和睡蓮屬植物,它們的根在池塘底部,花和葉飄浮在水面上,它們除了本身非常美麗外,還為池塘生物提供庇蔭,並限制水藻的生長。
沉水水生植物種類可以算水中陸生植物吧,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中,具發達的通氣組織,利於進行氣體交換。葉多為狹長或絲狀,能吸收水中部分養分,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
..............................
⑵ 我們學了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你能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嗎
依據各類植物與水的關系,把其分為陸生植物與水生植物,陸生植物又分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濕生植物.
可適應乾旱條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稱為旱生植物.旱生植物的葉具有保持水分和降低蒸騰作用,其通常向著兩個方向發展:
一類是減小蒸騰的適應:就外型而言,一般植株矮小,根系發達,葉小而厚,蠟被和表皮毛發達,有的植物形成復表皮.就結構而言,葉的表皮細胞壁厚,角質層發達.氣孔下陷或限定在氣孔窩內.柵欄組織細胞層數多,甚至上下表皮內方均有柵欄組織分布.海綿組織和細胞間隙不發達.葉脈發達,可提高輸水率和機械強度,如夾竹桃和松葉.這些形態上的結構特徵,或是減少了蒸騰面,或是盡量是蒸騰作用遲緩進行,再加上原生質體的少水性,以及一些細胞液的高滲透壓,使旱生植物具有了高度的抗旱性,來適應乾旱環境;
夾竹桃 黃花夾竹桃 黃花夾竹桃葉
夾竹桃葉切片圖
另一類為肉質葉片,葉片肥厚多汁,葉肉中有發達的儲水組織薄壁組職,保水力強.這些植物的細胞,能保持大量水份,水的消耗也少,因此可耐乾旱.如蘆薈,景天,龍舌蘭等.
蘆薈 白景天 翡翠景天 金邊龍舌蘭
水生植物的整個植株生在水中,因此,可以獲得充分的水分和溶於水中的營養物質,但它們的葉--尤其是沉水葉,不怕缺水,而因為水中溶解的空氣少,光線為散射光葉綠體,,如何解決獲得它所需要的氣體和陽光成為所要面對的問題.適應這種生態環境的水生植物,通常葉片較薄,葉面無氣孔和表皮毛(浮水葉僅在上表皮有氣孔),表皮細胞具葉綠體,可營吸收,光合作用和氣體交換的功能表皮細胞所含的葉綠體,對於光的吸收是極為有利的,因此,沉水葉的表皮不僅是保護組織,也是吸收組織和同化組織(光合組織).葉肉不發達,無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形成發達的通氣系統.機械組織和維管組織退化,導管不發達.胞間隙特別發達,形成通氣組織,即具大液泡間隙的薄壁組織.有些水生植物中具氣生葉或漂浮葉,後者僅上表皮有氣孔,葉肉中也句發達的通氣系統.如蘆竹,石菖蒲,蘆荻和水生美人蕉 等.
蘆竹 石菖蒲 蘆荻 水生美人蕉
水生植物在分類群上由多個植物門類組成,包括非維管束植物,如大型藻類和苔蘚類管束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占絕大多數,典型的水生植物多為被子植物中的單個葉綱.
水生植物有挺水,浮葉,沉水等生活型,以下將做詳細介紹:
濕地植物(包括挺水型,浮葉型)-- 生長在淺水濕地,其根系發達且深,下部淹沒水中或在陸地上全部暴露在空氣中均可生長,可形成凈化帶,對地表徑流流入湖中的水起過濾作用,阻攔,吸收,轉化可能進入水體的有機質及營養鹽,有利於水體自凈,防止水體的富營養化.
挺水型 :挺水植物指根生底質中,莖直立, 一般植株高大,根部生活在水中,植物大部分挺出水面.光合作用組織氣生的植物生活型,主要為單子葉植物.
黃鳶尾 水竹
浮葉型 :根生浮葉植物是一面葉氣生的水生植物活型.一般莖細弱不能直立,根狀莖發達,有根在水下泥中,不會隨風漂移.
萍蓮草 荇菜
沉水植物--生長在湖底,整個植物浸沒水下,多為觀葉植物,能防止底泥的再懸浮而影響水體的透明度,保持湖水清澈.同時能吸收,轉化沉積的底泥及湖水中有機質和營養鹽,降低水中營養鹽的濃度,抑制浮游藻類的生產.其在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根生底質中的植物生活型.主要為單子葉植物.
金魚藻 伊樂藻
水生植物分布示意圖
陽地植物與陰地植物
陽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但是由於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不同的植物需要光的強度是不同的.根據植物對光照強弱不同的要求,可把它們分為陽地植物(喜光植物,或"習光植物"),和陰地植物(喜陰植物,或"習陰植物")兩大類.
陽地植物在較強的光照下才生長健壯,不耐蔭蔽.在弱光條件下,植物生長發育不良,如松樹,桉樹,楊樹等一些樹木,栽培的落葉果樹,農作物多屬於此類,草原和沙漠植物以及先葉開花的植物均屬陽地植物.
陰地植物不能忍受強光照射,適宜生長在陰蔽的環境中,即蔭蔽環境下生長良好的植物.如雲杉,冷杉和一些森林中的草本植物.但並不是說陰地植物要求的光照越弱越好,因為當光照強度過弱達不到陰地植物的光補償點時,它們也不能生長.
冷杉生長環境 雲杉生長環境
12
銀皇萬年青 冷杉 雲杉
正因為如此,這兩類植物利用強光的最大能力--光飽和點就有很大差別.如萬年青等陰地植物在海平面全光照的1/10或更低時,就達到了光飽和,超過光飽和點的光雖然也能被葉子吸收,但不能提高光合強度,而是以熱能的方式釋放出來.而松,楊,柳等陽生植物,則需要很強的光,才能達到光飽和.
陽地植物與陰生植物是生長在不同光照強度環境中的植物,由於葉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因此,受光照強度的影響,也就容易反映在它們的形態和結構上.又因為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植物若長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會出現結構和生理的趨異性;而不同基因型的植物生活在同一環境中,又會出現趨同性,
所以,即使是同一植物,因葉所處位置的光照不同,也會有陰生與陽生的差異.一般來說樹冠上部和向陽一面的葉,具陽生葉特徵;而樹冠下部和陰面的葉則具陰生葉的特點,如糖槭.由此也可以看出葉是最具變化的器官.
糖槭 糖槭生長環境
即大又薄葉的特點
被子植物葉較大,如芭蕉(Musa basjoo)的葉片長達一二米;王蓮(Victoria regia)的葉片直徑可達1.8-2.5米,葉面能負荷重量40-70千克,小孩坐在上面像乘小船一樣;而亞馬遜酒椰(Raphia taedigera)的葉片長可達22米,寬達12米.因而其具有較大的受光面積,有利於光合作用,同時也使蒸騰作用加強.通過葉片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由根部吸收,並通過根,莖木質部運輸至葉.葉片具很強的蒸騰作用,木質部的運輸能力也相應很強.因為被子植物木質部中運輸水分的結構主要是導管.導管由導管分子組成.管胞是大多數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輸水分子,管胞之間通過紋孔傳遞水分,且管徑較小,輸水效率較低.而導管分子之間靠穿孔直接溝通,管徑一般較管胞粗大,所以具較高的輸水效率.導管高效率的輸導能力與葉片很強的蒸騰作用相適應,所以被子植物莖內有導管與其具較大的葉之間有密切的關系.
葉的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而葉的結構非常適應於它的功能.因此,應從結構和功能統一的觀點,來理解葉的結構.例如表皮的細胞扁平,緊密相連,沒有間隙,細胞無色透明,這是表皮的結構特點,既能起到保護作用,又能讓光線進入葉肉細胞.表皮細胞外壁具有角質層,並多有表皮毛,可防止葉內水分的散失.表皮上(主要是下表皮上)有著大量的氣孔,是為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汽進出的門戶,從而有效地控制蒸騰作用的進行.再如葉肉,在兩面葉類型中,柵欄組織位於上面,細胞排列緊密,細胞內的葉綠體多,能有效地接受直射光,進行光合作用;海綿組織位於下面,排列疏鬆,細胞中葉綠體少,用於接受直射光,進行光合作用.海綿組織排列疏鬆,形成了許多細胞間隙,下表皮的氣孔處的間隙較大,這樣就更方便了氣體通過氣孔進出葉片.葉脈的結構也和葉的功能相適應,它的機械組織,用於支持整個葉片,而它的輸導組織則用於輸導光合作用,蒸騰作用所需要的水分及運出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機物.所以哪怕是最小的葉脈,也有管胞和篩管.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看出陰生植物即大又薄的葉,既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
其優點為:陰生植物多生於陰暗光照不足的地方,寬大可接收更多光照,因光照不足合成有機物少,薄可節省有機物用於長寬長高(高過別人就有光了).葉子一般大而薄主要有利於蒸騰作用散失水分,耐陰,且因其葉子大而薄,葉面常與光線垂直,故能在適當的光照下吸收較多的光線,產生較高的光合效能.抗高溫,抗乾旱的能力較弱.
其缺點為:因其葉子既大又薄,其葉片很容易受損,不利於其生長發育.且其生長空間和環境的要求也很大,不利於其大量繁殖.
⑶ 濕地植物的簡介
英文名稱:Wetland plant
定義:泛指生長在濕地環境中的植物,廣義的濕地植物是指生長在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者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中的植物。狹義的濕地植物是指生長在水陸交匯處,土壤潮濕或者有淺層積水環境中的植物。
分類:從生長環境看,可以分為水生、沼生、濕生三類;從植物生活類型看,可以分為挺水型、浮葉型、沉水型和漂浮型;從植物生長類型看,可以分為草本類、灌木類、喬木類。
功能:濕地植物除了能夠直接給人類提供工業原料、食物、觀賞花卉、葯材等,還在濕地生態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常見濕地植物: 品種名 應用類型 高度(cm) 數量(萬株) 特點 花葉蘆竹 觀葉 30-50;100-200 3;2 花葉蘆竹又名斑葉蘆竹,禾本科蘆竹屬植物。葉層具有美麗的條紋,富於變化。初春乳白色間碧綠色,仲春至夏秋金黃色間碧綠色。植株高1.5米左右。宜在濕地或淺水中栽培。用分株法繁殖。 花葉水蔥 觀葉 100-150 5 花葉水蔥水蔥的變種。莖桿黃綠相間,非常獨特,美麗。此水蔥更具觀賞價值。對土壤、氣候的適應性很強。可分株繁殖。 花葉香蒲 觀葉 30-60 3 花葉香蒲:香蒲科 香蒲屬多年生草本,株高100-120厘米,葉劍狀、直立、墨綠、花黃色,花期5-6年。喜生於淺水中。特點:花美,劍狀葉更美,是水生花卉中的嬌子。 黃菖蒲 觀花 50-100 10 菖蒲 天南星科 菖蒲屬 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厘米,葉基生,劍狀條形,無柄,綠色。稍耐寒,華東地區可露地越冬。可栽於淺水中,或作濕地植物。是水景園中主要的觀葉植物。 再力花 觀花、觀葉 80-150 1 再力花 大型直立性水生植物,株高1-2米,地下根莖發達,根出葉。葉長卵形,先端突出。葉柄極長,夏至秋季開花,小花紫色,苞片狀形飛鳥,甚優美。適於水池濕地種植美化。原產北美洲、墨西哥。為珍貴水生花卉。 水生美人蕉 觀花 100-150 10 水生美人蕉 美人蕉科 美人蕉科系南美引進品種,原生長於天然池塘濕地中,葉片大,闊橢圓形,葉色為黃綠相間的花葉及紫色葉。是大型的水生花卉,花期6-10月。 香蒲 觀葉 100-150 10 香 蒲(水燭)――香蒲科香蒲屬植物。高1.5-2.5米。地下莖直立粗狀,葉片條形,長1米左右,寬0.8-1米,光滑無毛。蒲棒(雌花序)長約20cm,香蒲葉片挺拔,花序粗壯可觀,常用於水面綠化。 千屈菜 觀花 各種規格 40 千屈菜 千屈菜科 千屈菜屬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0厘米左右,莖四棱,多分枝。無柄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多數密集,紫紅色,花期5-9月。喜光,淺水中生長適宜。特點:成片栽於池邊,夏秋季成片紫紅色花序,好不熱鬧。深秋時葉色轉紅,霜重色濃。 石菖蒲 觀葉 2 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有香氣。葉劍狀線形,長30~50cm,寬2~6cm,無中脈。佛焰苞葉狀,長7~20cm,肉穗花序狹圓柱形,長5~12;花兩性,淡黃綠色;花被片6;雄蕊6。漿果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生於山溝、溪澗潮濕流水的岩石間,或泉水附近。 傘草 觀葉 50-100 3 旱傘草 莎草科 莎草屬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莖叢生,無分枝,高80-120厘米,葉聚生於莖頂,擴散成傘狀,喜水濕環境,適合種在溪流濕地上。獨特的傘狀葉形為水景園帶來特別的意境。 歐慈姑 觀葉、觀花 30-50 5 歐洲大慈菇――澤瀉科慈菇屬植物。株高達1米,根狀莖圓形,葉基生,為三角形箭狀。花白色,花期6-9月份。用球莖或頂芽繁殖。在湖邊、池塘中的淺水中生長良好,宜與其它植物搭配作水面或池邊的綠化材料。 澤瀉 觀葉 30-60 10 澤瀉,又名水車前,水白菜,澤瀉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葉橢圓形。大型圓花序,小花白色,徑約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可用於公園淺水邊的綠化。 紅蓮子草 地被 1萬平方米 歐洲蘆荻 觀葉 40-60 10 水生草皮 草皮 1萬平方米 海壽 觀葉 100-200 直立性水生植物。葉具長柄,槍矛狀三角形至卵形,基部心形。5月至10月開花,穗關花序,花莖頂端著生上百朵紫色小花,甚為優美。適於水池、濕地及河塘美化。 睡菜 20-30 多年生挺水草本。葉基生,三出復葉。總狀花序,小花白色,徑約0.8cm。花期6月。果期7-8月。用分株、播種繁殖。可用於公園里淺水邊的綠化,亦可做鮮切花。 長瓣金蓮花 觀花 60-140 多年生濕生草本。花單生,金黃色,徑約3-5cm。花期6-8月。果期8-9月。用分株、播種繁殖。可用於湖畔、河邊、池岸的綠化。 茶菱 觀花 40-60 多年生浮水草本,浮水葉腎關卵形或心形。花白色或藍色,長2-2.5cm。花期7月。果期8-9月。用分株、播種繁殖。可用於池塘、湖面綠化,亦可用用於缸栽觀賞。 一支箭 10-16 多年生濕生蕨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營養葉倒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孢子囊穗狹條形,長2-3cm。用分株、孢子繁殖。可用於點綴 盆景或做濕地的地被植物。
⑷ 怎樣製作水生植物盆景
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內沉水植物和漂浮容植物以及濕生植物挺水植物:荷花、蘆葦、香蒲、菰、水蔥、蘆竹、菖蒲、蒲葦、黑三棱、水燭、澤瀉、慈姑等等。浮葉植物:泉生眼子菜、竹葉眼子菜、睡蓮、萍蓬草、荇菜、菱角、芡實、王蓮等。濕生植物:美人蕉、梭魚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鳶尾、紅蓼、狼尾草、蒲草等等適於水邊生長的植物。沉水植物:絲葉眼子菜、穿葉眼子菜、水菜花、海菜花、海菖蒲、苦草、金魚藻、水車前、穗花狐尾藻、黑藻等。漂浮植物:浮萍、紫背浮萍、鳳眼藍、大薸等植物。
⑸ 怎樣製作水生植物盆景
根據抄水生植物的生活襲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濕生植物挺水植物:荷花、蘆葦、香蒲、菰、水蔥、蘆竹、菖蒲、蒲葦、黑三棱、水燭、澤瀉、慈姑等等。浮葉植物:泉生眼子菜、竹葉眼子菜、睡蓮、萍蓬草、荇菜、菱角、芡實、王蓮等。濕生植物:美人蕉、梭魚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鳶尾、紅蓼、狼尾草、蒲草等等適於水邊生長的植物。沉水植物:絲葉眼子菜、穿葉眼子菜、水菜花、海菜花、海菖蒲、苦草、金魚藻、水車前、穗花狐尾藻、黑藻等。漂浮植物:浮萍、紫背浮萍、鳳眼藍、大薸等植物。
⑹ 怎麼給中了水生植物同時又養了金魚的盆景消毒
怎麼給中了抄水生植物同時又襲養了金魚的盆景消毒
水生植物種類一般分為四種,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於水中,根或地莖扎入泥中生長,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黃菖蒲、水蔥、再力花、梭魚草、花葉蘆竹、香蒲、澤瀉、旱傘草、蘆葦、茭白等。
浮水植物如細葉滿江紅或鳳眼蓮,也能通過纖細的根吸收水中溶解的養分。深水植物如萍蓬草屬和睡蓮屬植物,它們的根在池塘底部,花和葉飄浮在水面上,它們除了本身非常美麗外,還為池塘生物提供庇蔭,並限制水藻的生長。
沉水水生植物種類可以算水中陸生植物吧,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中,具發達的通氣組織,利於進行氣體交換。葉多為狹長或絲狀,能吸收水中部分養分,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
⑺ 這是什麼植物
這是富貴竹。
⑻ 百花公園的景區介紹
百花泉景區位於百花公園西部,由噴泉、壁泉、水池、建築小品、雕塑和樹木花卉組成,突出噴泉景觀。草坪景區正對東門,是以雪松為主構成的草坪空間,高低錯落,鬱郁蔥蔥。山水國坐落在百花泉和草坪景區之問,建有15帆米2的自然觀賞水面,臨水建有水謝、亭、廊、堆壘山石,形成山水與園林建築相映成趣的景觀。
園東部是疏林草地和竹園,大片疏密相間的樹群、樹叢、草坪形成了清新幽靜的疏林草地,竹林、水池和自然形成的小廣場構成了竹園,整個景區以秋實秋葉植物為主,以秋景為特色。金魚盆 景區、牡丹園位於公北部,以園林建築為主體,配以供遊人觀賞的花卉、盆景、金魚。公園的西北端是蘆花區,以蘆灣水面為主景,池畔建有蘆花亭,池岸遍植蘆竹,寓意「鞭打蘆花」的故事。公園的東北角是游樂場,設有碰碰車、宇宙飛船了激光打靶、金魚戲水等游樂設施,並設有茶社、飯店等配套服務設施。百花公園的建成開放,改變了濟南市東部沒有公園的歷史,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娛樂場所。
百花泉景區:由噴泉、壁泉、水池、建築小品、雕塑和樹木花卉組成,突出噴泉景觀。
雪松草坪景區:以雪松為主構成的草坪空間,高低錯落,鬱郁蔥蔥。
山水園:建有自然觀賞水面,臨水建有水榭、亭、廊,堆壘山石,形成山水與園林建築相映成趣的景觀。
盆景園、牡丹園:位於公園北部,以園林建築為主體,配以供遊人觀賞的花卉、盆景、金魚。
牡丹山:山上山下遍植牡丹、芍葯,春日花兒盛開,滿山紅透。另外,還植有黃櫨、月季、丁香、木槿、薔薇、迎春等花木。
蘆花區:位於公園西北端。此處西臨孔子弟子閔子騫墓地,因寓意「鞭打蘆花」的傳說而得名,以蘆灣水面為主景,岸邊植蘆竹,池內栽荷花,有唐朝杜牧「多少綠荷相倚恨, 一時回首皆西風」的詩境。百花泉景區:在公園西部。由3組泉池組成,東高西底,層次分明。池內裝有蒲公英、牽牛花和旋轉、直射式噴泉30多個。 噴水時,形態各異,如百花盛開。周圍配植石榴、牡丹、月季、臘梅、松柏等花木。山水園:位於公園中部。有面積為1500平方米的自然觀賞水面,南側堆山壘石。北面臨水建有水榭,西為亭廊,岸邊植柳和花灌木,形成山水、花木與園林建築相映成趣的景觀。牡丹園:位於公園北部,佔地約4000平方米。園路兩側種植各種牡丹、芍葯5000多株。花季絢麗多彩,蔚為壯觀。疏林、草坪、竹園區:座落在公園東南部,由大片疏密相間的樹群、花叢、草坪和竹林組成,地勢起伏,錯落有致,一片蔥蘢。竹園內設水池,植有剛竹、茶桿竹等,水清竹翠,曲徑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