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火棘盆景
『壹』 求教火棘球.火棘盆景.南天竹盆景的具體製作方法
盆栽火棘葉片常綠,春天白花點點,秋天紅果累累,熱鬧如火。火棘是觀葉觀果的優良盆栽植物,現介紹盆栽火棘的方法。
1、苗木繁殖。可用種子播種或用枝條扦插繁殖苗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出苗後加強肥水管理培育可以上盆的壯苗。硬枝扦插在3月份進行。軟枝扦插在6月份進行扦插後苗圃上方要遮蔭,新根長出後再去除遮蔭物體,扦插苗木要加強水管理,培育能上盆的壯苗。
2、盆與盆土。盆栽火棘的盆可用瓦盆、陶盆、塑料盆等。口徑、盆體大小適宜。盆體如較大,火棘植株生長量也大,花果就多。營養土可用1/2豆科植物秸稈堆肥土+1/4園土+1/4沙土配製,營養土中適當加一些25%氮磷鉀復合肥。
3、上盆。盆栽火棘的定植時間可在晚秋或早春。在選好的盆底部放幾塊碎瓦片,再在底部加一層粗沙,然後放入部分營養土,將苗木放在營養土上,根系展開後再放營養土,邊放邊輕拍盆邊,最後輕輕壓實營養土,盆口留3-5厘米深不填土作水口,上盆後澆1次透水。過一段時間盆土下沉後再適當補充一些營養土。
4、肥水管理。火棘萌芽後及時施肥,可用豆餅類有機肥漚製成腐熟液肥進行施肥。濃液肥要用十幾倍水稀釋後施入盆中。10天左右施1次肥。生長前期可隔2周左右根外噴施1次0.3%尿素液。春秋季節每1-2天澆1次水,夏天高溫炎熱天氣盆土易乾燥每天澆1-2次水。
5、修剪。火棘萌芽率高,枝繁葉茂,易密不通風,樹型混亂,1年之中需要進行多次修剪。盆栽火棘可整成單干圓頭形,干高30厘米左右,生長期隨時可以進行修剪,進行多次疏枝。對抽生的徒長枝,過密枝,枯枝應及時剪除,保持樹形優美,通風透光。冬季修剪時可對密生枝條進行疏枝,部分枝條可進行短截,既促進發枝又控制植株高度與保持美觀的樹形。
6、病蟲防治。火棘病蟲害較少,但也有一些害蟲危害植株,影響生長結果。春季常有蚜蟲危害,危害嚴重時影響生長與結果。可用3000倍敵殺死液噴霧殺滅蚜蟲。另外也可捕捉一些瓢蟲用針劃破翅後放在蚜蟲較多的部位捕食蚜蟲。對於外來的草蛉等蚜蟲天敵要保護利用。秋季常有梨網蝽若蟲危害,嚴重時也可用3000倍敵殺死液噴霧防治。
7、越冬管理。為避免嚴寒凍害,冬季可將盆栽火棘移到避風向陽的地方或移到室內越冬。越冬期間經常檢查盆土,如盆土過分乾旱或寒流來臨前盆土乾旱時要澆1次透水防凍。
南天竹為常綠灌木。多生於濕潤的溝谷旁、疏林下或灌叢中,為鈣質土壤指示植物。喜溫暖多濕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較耐寒。能耐微鹼性土壤。花期五到七月。野生於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於庭園。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早在明清時期,南天竹就被列為古典庭園的造園植物,後又引檀於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愛。但是,這種常綠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長勢極猛,外形難以控制,給盆景造型帶來很大的不利。一、短截。冬末春初,將採掘來的坯樁,按設計要求,選取高度適中的潛伏芽點,進行短截。第一年任其生長,第二年同期可剪去上年生的大部分枝梢,僅留最低處的一至二個枝條,以便新芽從枝腋處萌出。以後每年照此效法,避免主幹逐年增高。這種做法對天竹結果也有益處。二、針刺。春季萌芽期,待新芽長至二厘米長時,用針刺穿芽莖部,新芽每長一厘米,針刺一次。隨著芽徑的變粗,針刺次數增至二到四次。這樣,可阻止新芽生長,促使干身或頂部再次萌芽。連續循環使用此法,新芽不斷萌發,便可解決干少分枝的問題,縮短枝條長度,達到造型和控形要求。直至六月天竹開花前停止。這期間對叢生的天竹小苗要及時去除。三、養護。為了確保整姿措施有效,天竹的養護管理必須得法。春季,天竹萌發需足夠的光照和濕潤的環境,因此不必遮蔭;至七月後,需放置在涼爽庇蔭之處,立秋後復出;入冬移入室內,盆土稍偏干,以便越冬。在施肥方面,從二月起,每月一至二次,至七月停止;餅肥和骨粉肥輪換使用,不可太多太濃。五月底可噴磷酸二氫鉀一次。上述方法的實施,需全盤考慮。此法實用於長江中下游地域。.火棘球小苗隨他長,每年修一下頂梢,控制高度,保持球形。
『貳』 火棘有什麼功效盆栽火棘樹和野生長的有同樣的功效嗎
火棘有什麼功效?盆栽火棘樹和野生長的有同樣的功效嗎?
火棘又叫火把果,救軍糧,紅子刺,吉祥果等,關鍵遍布在中國黃河南面及廣大西南地域。由於火棘的果子一般為擁簇生長發育十分聚集,因而火棘也是又叫火把果。而下邊我們為各位講解的則是有關火棘的葯用價值有關使用價值,它的果子,根,葉均可當葯,在清熱去火上有著不錯的實際效果。
火棘和沙棘的屬種不一樣,火棘是一種薔薇科火棘屬植物,而沙棘是一種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火棘的果子是扁圓形的,果子色調是橘黃,而後面一種果子是鮮紅色橢圓形的;火棘的幼葉不大,且有軟毛遮蓋,後面一種葉片上邊是綠,反面為銀白色,沒有毛遮蓋。屬種不一樣,火棘是一種薔薇科火棘屬植物,沙棘是一種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由此可見二者隸屬類型不一樣,當然外觀設計等特點也有區別。
『叄』 這樹叫什麼名
飛龍掌血,來源為芸香科植物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的根,主要有散瘀止血,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回
名稱:答飛龍掌血(植物名實圖考)黃肉樹(台灣),三百棒(湖南、貴州),大救駕、三文藤、牛麻簕、雞爪簕、黃大金根、簕鉤(廣東),入山虎、小金藤、爬山虎、抽皮簕、油婆簕、畫眉跳、散血飛,散血丹、燒酒鉤、貓爪簕(廣西〕,溫答(廣西壯族語音),亦雷 (廣西瑤族語音),八大王(貴州),見血飛、黃椒根、溪椒(四川),刺米通(雲南)牛丹子(海南特色野生果樹、葯材和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及利用)[1]生於山坡、路旁、灌叢中或疏林中。分布於我國華南、華東等地。
中文學名
飛龍掌血
『肆』 火棘屬於常綠喬木,是良好的盆景植物對嗎
火棘屬於常綠灌木,是良好的盆景植物,枝條柔軟,耐修剪,很容易造型,開白花,結紅果,非常適合做盆景。
『伍』 野外挖哪種植物當盆栽
野外有很多樹都可以作為盆景的,比較普遍的就是火棘、紫藤、三角楓、回榆樹、金彈子、黃楊等。它答們的樹形都很美觀,並且生長力和適應能力都是不錯的,作為盆景養護是非常適合的。
火棘盆景養殖方法
一、基質選擇
對於盆栽的火棘來講,選用適宜生長的基質很關鍵的。建議大家用深厚、松軟、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養殖,最好是含有豐富的腐殖質。使用的土壤為微酸性的最佳,有利於植株後期生長。
二、保證光照
它適合在光照足夠好的環境下生長,所以盆栽養殖時要保證它能見到陽光,要讓植株每天接受一定的光照,更有利於其生長結果。
三、澆水施肥
火棘根系發達,喜大肥大水,但要保持水肥適當。盆土要間干間濕,忌積水。在火棘開花期間,為保證授粉應避免雨水澆在花上。 火棘因生長期長,長勢旺盛,花繁果多,所以需要大量的肥料。一般在夏季施用以磷鉀肥為主的碧卡水溶肥料。秋季繼續用磷鉀肥,以促進果實成熟和著色。
四、適當修剪
養護期間合理的進行修剪是必須的,不然植株就會長得十分雜亂,還有可能影響它結果。因此,在花期前要將有較多花苞的枝條剪掉。平時要對徒長枝、密集枝、交叉枝都剪除。
『陸』 火棘(薔薇科 火棘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
火棘又名小紅果、火把果,秋果紅艷,猶如珊瑚,燦爛奪目,是常見栽培的觀花、觀果樹種。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枝拱形下垂,短側枝常成刺狀,單葉互生,葉倒卵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或微凹,緣具圓鈍齒,花白色,徑約1厘米,成復傘房花序。梨果,近球形,紅色,經久不落。花期5月,果期9~11月(見彩圖71)。
同屬觀賞樹種有:
狹葉火棘P.angustifolia葉狹長圓形至披針狀長圓形,邊緣幾無鋸齒,微向下卷,表面暗綠色,背面及花序密生灰白色茸毛,果橙紅色。
[分布]
火棘產陝西、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野生於海拔500~2800米的山地灌叢中或河溝旁。
[習性]
火棘系亞熱帶樹種,性喜光,稍耐陰,耐旱力強,山地、平原均能適應。對土壤要求不嚴,而以濕潤的疏鬆酸性土、中性土中生長快速。萌芽力強,耐修剪造型。
[繁殖與栽培養護]
繁殖用播種和扦插。播種在11月上、中旬采種,堆放後熟,搗爛漂洗,陰干冬播或沙藏至翌年2月闊幅條播,4月上、中旬發芽,出苗整齊,見真葉時間苗,及時鬆土、除草、施肥。入秋苗高約20厘米,翌年春再分栽培大。火棘主根長而粗,側根稀少,分栽以芽萌動前數天進行為宜,起苗時要深挖,多留須根,隨挖隨栽,及時修剪,當天栽不完須打泥漿假植。休眠枝扦插在2~3月,半熟枝扦插行於6月,插穗長8~10厘米,帶踵或掰枝,留葉數片,插後及時遮蔭。移植在3月進行,須帶泥球。移栽時枝梢宜重剪,成樹後易抽生強生長枝,需要疏剪或短截。因火棘萌芽力強,枝密生,生長快,可強修剪。
主要病蟲害有:火棘褐斑病、瘡痂病、枝枯病、火疫病、舟形毛蟲、梨網蝽、黑翅土白蟻等。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葉,燒毀。發病期噴灑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等葯劑。②剪除火疫病病枝,並噴塗鏈黴素消毒。③害蟲若蟲或幼蟲期噴灑氧化樂果或敵百蟲等葯劑。④找到蟻巢主道後,用殺蟲煙霧劑管插入主道,並用泥封洞,然後點燃。
[觀賞與應用]
火棘又叫火把果,其枝葉繁茂,初夏白花滿樹,入秋果紅如火,留存枝頭甚久,美麗可愛。宜作綠籬或成叢栽植,草坪、路隅、岩坡、池畔點綴數叢,也很別致。其姿態叢出披散,配植在岩坡、山石之間,既能達到隱蔽的效果,又起到相互映襯之作用,山石小品中,以其作為背景,秋末冬初,蕭氣分減。火棘製作為盆景,甚可賞玩,老樁古雅多姿。小苗經過加工,紮成微型盆景,也很別致。果枝插瓶,經久不落,獨具特色。
『柒』 求教火棘球.火棘盆景.南天竹盆景的具體製作方法
盆栽火棘葉片常綠,春天白花點點,秋天紅果累累,熱鬧如火。火棘是觀葉觀果的優良盆栽植物,現介紹盆栽火棘的方法。
1、苗木繁殖。可用種子播種或用枝條扦插繁殖苗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出苗後加強肥水管理培育可以上盆的壯苗。硬枝扦插在3月份進行。軟枝扦插在6月份進行扦插後苗圃上方要遮蔭,新根長出後再去除遮蔭物體,扦插苗木要加強水管理,培育能上盆的壯苗。
2、盆與盆土。盆栽火棘的盆可用瓦盆、陶盆、塑料盆等。口徑、盆體大小適宜。盆體如較大,火棘植株生長量也大,花果就多。營養土可用1/2豆科植物秸稈堆肥土+1/4園土+1/4沙土配製,營養土中適當加一些25%氮磷鉀復合肥。
3、上盆。盆栽火棘的定植時間可在晚秋或早春。在選好的盆底部放幾塊碎瓦片,再在底部加一層粗沙,然後放入部分營養土,將苗木放在營養土上,根系展開後再放營養土,邊放邊輕拍盆邊,最後輕輕壓實營養土,盆口留3-5厘米深不填土作水口,上盆後澆1次透水。過一段時間盆土下沉後再適當補充一些營養土。
4、肥水管理。火棘萌芽後及時施肥,可用豆餅類有機肥漚製成腐熟液肥進行施肥。濃液肥要用十幾倍水稀釋後施入盆中。10天左右施1次肥。生長前期可隔2周左右根外噴施1次0.3%尿素液。春秋季節每1-2天澆1次水,夏天高溫炎熱天氣盆土易乾燥每天澆1-2次水。
5、修剪。火棘萌芽率高,枝繁葉茂,易密不通風,樹型混亂,1年之中需要進行多次修剪。盆栽火棘可整成單干圓頭形,干高30厘米左右,生長期隨時可以進行修剪,進行多次疏枝。對抽生的徒長枝,過密枝,枯枝應及時剪除,保持樹形優美,通風透光。冬季修剪時可對密生枝條進行疏枝,部分枝條可進行短截,既促進發枝又控制植株高度與保持美觀的樹形。
6、病蟲防治。火棘病蟲害較少,但也有一些害蟲危害植株,影響生長結果。春季常有蚜蟲危害,危害嚴重時影響生長與結果。可用3000倍敵殺死液噴霧殺滅蚜蟲。另外也可捕捉一些瓢蟲用針劃破翅後放在蚜蟲較多的部位捕食蚜蟲。對於外來的草蛉等蚜蟲天敵要保護利用。秋季常有梨網蝽若蟲危害,嚴重時也可用3000倍敵殺死液噴霧防治。
7、越冬管理。為避免嚴寒凍害,冬季可將盆栽火棘移到避風向陽的地方或移到室內越冬。越冬期間經常檢查盆土,如盆土過分乾旱或寒流來臨前盆土乾旱時要澆1次透水防凍。
南天竹為常綠灌木。多生於濕潤的溝谷旁、疏林下或灌叢中,為鈣質土壤指示植物。喜溫暖多濕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較耐寒。能耐微鹼性土壤。花期五到七月。野生於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於庭園。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早在明清時期,南天竹就被列為古典庭園的造園植物,後又引檀於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愛。但是,這種常綠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長勢極猛,外形難以控制,給盆景造型帶來很大的不利。一、短截。冬末春初,將採掘來的坯樁,按設計要求,選取高度適中的潛伏芽點,進行短截。第一年任其生長,第二年同期可剪去上年生的大部分枝梢,僅留最低處的一至二個枝條,以便新芽從枝腋處萌出。以後每年照此效法,避免主幹逐年增高。這種做法對天竹結果也有益處。二、針刺。春季萌芽期,待新芽長至二厘米長時,用針刺穿芽莖部,新芽每長一厘米,針刺一次。隨著芽徑的變粗,針刺次數增至二到四次。這樣,可阻止新芽生長,促使干身或頂部再次萌芽。連續循環使用此法,新芽不斷萌發,便可解決干少分枝的問題,縮短枝條長度,達到造型和控形要求。直至六月天竹開花前停止。這期間對叢生的天竹小苗要及時去除。三、養護。為了確保整姿措施有效,天竹的養護管理必須得法。春季,天竹萌發需足夠的光照和濕潤的環境,因此不必遮蔭;至七月後,需放置在涼爽庇蔭之處,立秋後復出;入冬移入室內,盆土稍偏干,以便越冬。在施肥方面,從二月起,每月一至二次,至七月停止;餅肥和骨粉肥輪換使用,不可太多太濃。五月底可噴磷酸二氫鉀一次。上述方法的實施,需全盤考慮。此法實用於長江中下游地域。.火棘球小苗隨他長,每年修一下頂梢,控制高度,保持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