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雕塑

盆栽雕塑

發布時間: 2022-08-19 00:43:51

Ⅰ 我國盆景流派有哪些

我國的盆景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在我國唐代就已經有非常成型的盆專景了。盆景是栽培技術和造型屬藝術的有機結合,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人們譽之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有生命的雕塑品。我國盆景藝術,隨著我國文明歷史的長期發展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我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盆景流派較多,就傳統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為南、北兩大派,南派以廣州為代表的嶺南派,北派包括長江流域的川派、揚派、蘇派、海派等。其中後三派統稱江南派。

Ⅱ 盆景的造型、藝術表現指的是什麼盆景的造型有哪些基本原則舉例說明。

盆景(造型):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基本材料,經過藝術處理和園藝版
加工,種植或布置在權盆缽中,集中體現大自然優美景色的一
種藝術品。

盆景特點(藝術表現):(1)盆景藝術具有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特點。
(2)盆景是 立體的藝術 不像照片、繪畫是在平面
構圖。
(3)盆景是流動藝術,不像繪畫、雕塑那樣,創作
完成就不再變化,盆景的形態時刻在變。
(4)盆景藝術風格多樣,與園林、繪畫、雕塑等藝
術相關聯,還受地域、風土人情等許多方面影
想。

造型基本原則:師法自然,因才處理,主次分明。虛實相生,疏密得當。顧
盼呼應,露中有藏。比例恰當,情寓於景。

花卉組合盆栽的原則和製作方法有哪些

花卉組合盆栽的原抄則和制襲作方法有哪些
組合盆栽是指經花色搭配、構圖、造型和容器選擇等藝術手法將不同種類的花卉和觀葉植物組合種栽在一個容器內,構成觀賞性更高的花藝產品。組合盆栽在歐美、日本等國非常流行,被稱為「活的花藝、動的雕塑」。組合盆栽在我國也逐漸流行起來。蕨類植物因其葉態、葉形和葉色的獨特性,較強的抗逆性,在組合盆栽中理所當然成為重要的材料。盆栽蕨類植物能使其繁茂碧綠的枝葉,向四周充分舒展,是觀賞其柔軟幽雅體態最好的形式之一。在組合盆栽中,蕨類植物主要充分利用其「無花之美」作為配襯、填充、構圖和增加層次、色彩平衡等材料,與蘭花、觀賞鳳梨等具鮮艷花朵的花卉種類組合一起,更好烘托出鮮花的艷麗和高雅,增加盆栽的藝術構圖和層次。與其它幾種各有特點的觀葉植物搭配,在有限空間的容器內形成一個小小的庭院景緻。應用較多的蕨類植物有卷柏、翠雲草、鳳尾蕨、腎蕨、巣蕨、鐵線蕨等。蕨類的組合盆栽,現主要用於禮儀、公共空間、造景等。

Ⅳ 我國古代盆景有哪幾個重大歷史飛躍

從我國盆景歷史流派試探中州盆景風格 正陽縣彭橋鄉鄉長 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國盆景發展的歷史和各流派成長的過程,探討並提出以詩、畫為輔助手段,充分表現情和意的原則,根據我省的歷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應具有古雅風格。在製作山水盆景時力爭表現秀、壯、險、疊、廣的山勢磅礴、平原廣闊、神韻豐富、氣象萬千的中原地理風貌特點;在製作樹樁盆景時,要充分利用我省豐富的樹種資源如檉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黃荊、女貞、雀梅等,凝煉出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製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珍品。
中國盆景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她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有機結合,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人們譽之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國盆景藝術,隨著我國文明歷史的長期發展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中國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是盆景藝術的創始國。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期,已有「囿」的營造。秦漢時期,中國園林形式出現了「苑」、「別墅」、「王室靈台」,展現出園林之美。東漢--隋朝時期,盆栽興起,採用「掇山理木」的技術方法,人工山水園應運而生,講求意境表現。唐宋時期,由盆栽藝術加工而成的盆景與山水畫互為影響。詩人王維、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十朋、陸游等有詠山石的詩篇及《宣和石譜》、《漁陽石譜》、《夢梁錄》等專著的相繼問世,繁榮和發展了盆景藝術。元、明、清時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現,使盆景另闢蹊徑。畫家饒自然所著《繪宗十二忌》從理論上闡述了製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豐富了盆景製作。《素園石譜》、《長物志》、《考槃余錄》、《廣群芳譜》、《花鏡》等專著的相繼出現,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學術空氣,對日本等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放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人們文化素養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喜愛盆景的人愈來愈多。於是,這一古老珍玩,又煥發出青春。同時,盆景藝術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倍受黨和政府的重視,各地盆景事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自1979年至今,先後舉辦了五屆全國盆景藝術展覽,隨之,全國很多地區也相繼舉辦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覽。盛況空前,通過展覽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們認識到盆景是我國傳統的優秀園林藝術珍品,從而形成了全國性的盆景熱。我國盆景作為東方藝術珍品,近年來曾多次到國外展覽,受到世界各國朋友的贊賞,並多次獲獎、為國爭譽。
中國盆景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流派。依歷史習俗來分。世人稱為「蘇、杭、滬、寧、徽、榕、穗、揚」八大家。綜觀我國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揚派、蘇派、川派、嶺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揚派:發源地揚州。常用樹種有松、柏、檜、榆、黃揚。歷史上揚派的盆松以「獅式盆景」最為著名。造型特點為「雲片」。葉葉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藍天中朵朵「雲片」。藝術風格上層次分明,嚴整平穩。
蘇派:即蘇南派,常用樹種有雀梅、楓、梅、石榴、黃荊、六月雪等。造型特點為圓片,典型造型特點為三托六台一頂,傳統技法為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藝術風格上老乾虯枝,清秀古雅。
川派:發源於四川成都。常用樹種有瓶蘭花、貼梗海棠、六月雪、羅漢松、銀杏、梅、垂絲海棠、紫薇、撲地柏、金彈子等。典型造型為「三台五齣」。這是一種對雲霧多、日照少、樹木徒長自然風貌的藝術再現,造型特點為懸根露爪、虯曲多姿、蒼古雄奇。
嶺南派:常用樹種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橫枝、滿天星等。由於嶺南地處華南,樹體高大,這就決定了其造型特點為大樹型,傳統技術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點,其藝術風格飄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樹種為五針松、羅漢松、黑松、真柏、胡頹子等,造型特點不拘一格,自然式為主。微型盆景傳統技法是金屬絲縛扎,逐年細剪。在藝術風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暢,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是充分發揮了當地特色的結果。各流派盆景藝術雖風格各異,但都強調意(境)、形(態)、精(神)三要素。在創作方法上都強調藝術誇張和強烈對比,構成虛實、動靜、肥瘦、疏密、顯隱等多種藝術變化,應物象形,形神兼備。雖一拳之谷,而能蘊千岩之秀,這就為我們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提供了構思基礎。
從盆景藝術的縱向發展和各流派的橫向發展看,都很著重表現詩情畫意。正象一位盆景專家所說的那樣:「盆景藝術不應該只是一種擺設,它也可以成為給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藝術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遠,格調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詩情立意,取畫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詩與畫的結晶,既飽含詩情,又極富畫意。而針對「詩情畫意」而言,「詩」、「畫」只是輔助手段,是為充分表現「情」和「意」服務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風格的還是「情」和「意」。因此,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應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特色上。
(一)歷史特色:中州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民族的搖籃。其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與之相伴隨,中州盆景藝術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從歷史特色上講,中州盆景應具有古老文雅的藝術風格,在製作盆景時應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處中原,北、西、南三面為山地環抱,東部平原遼闊。全省面積的56%為平原、河谷、盆地,26%為山地,其餘18%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可謂山清水秀,風光明媚。製作山水盆景時,應突出河南山川平原並舉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雋秀的山巒,又要有無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聯想到中州獨特的地理風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濕熱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據這一自然特色,可製作一種獨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現出中州大地上常見的那種旱地、水面、山石、樹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觀,自然氣息濃厚,表現內容豐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觀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壯、險、疊、廣。
秀:南部的雞公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山上有報曉峰,靈山寺等名勝,山下武勝關為古代中原南出湖廣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療養用地,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壯:中部的嵩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中的中嶽,其山勢峻拔,雄偉壯觀,山麓處多名勝古跡,有我國最早道教廟宇之一——中嶽廟,宋代八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外聞名的佛教古剎、中華武術史上少林派的發源地——少林寺。
險: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單面山形態,多懸崖峭壁,十分險要。
疊:南部大別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綿延數百里,山巒重疊,氣勢磅礴。
廣:中州大地位於華北平原,廣闊無垠,一瀉千里。此處,山區還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陽盆地、林縣盆地和沁陽盆地等。構成一幅寬廣美麗的畫面。
(三)資源特色:河南屬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多種植物生長,集亞熱帶植物和暖溫帶植物於中州之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這樣,以資源特色而論就構成了中州盆景豐富多彩的風格。例如:中州沙區平原的檉柳(三春柳)柔軟多嬌,俏麗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葉山楂)冠形優美,葉小枝密,分層排布,花果並茂;在山頂或絕壁上常有老乾虯枝,沉靜古雅的松、柏、榆、槐;由於風蝕或雨水沖刷,形成了懸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樹樁;更有一些飄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蒼勁挺拔的高大喬木;至於自然流暢、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屢見不鮮。
「取山川來掌上,攜天地入壺中」。將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則數尺、小則寸余的盆盎內,概括、凝煉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創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品,以此作為中州盆景的風格,豈不美哉!
遼闊之中原,豐富之資源,使中州盆景極為豐富多采,加之勤勞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革創新,使得盆景這一「高等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相信經過繼續加工提煉,盆景的製作將日臻完美,並逐漸形成中州盆景的獨特風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

Ⅳ 榆樹盆景雕干技法在什麼時候雕

雕干是在樹樁造型基本完成後,也可供觀賞,但在樹 干表面局部姿態尚不理想,有損整樁形姿。為了彌補 這局部缺陷,增強樹樁、樹乾的老態,使更附有自然 野趣,可對枝幹表面局部進行人工雕飾處理,彌補整 樁造型中的不足。
常用的方法有雕刻、撬樹皮、朽蝕法、貼木、錘擊樹干、劈干、 撕樹皮等。
雕刻法:用刻刀、鑿子、鑽子等工具,在樹干表面仿自然形 態的溝、槽、孔、洞造型,雕刻形狀要自然,避免規則造作。 雕刻時,要照顧到木質紋理的特點。在定型修建中,留下的 較大鋸口或剪口,可用刻刀雕刻成自然狀疤痕,形態隨和。 雕刻後,用砂紙磨光,覆蓋苔蘚等方法,消滅斧鑿痕。 撬皮法:這是促進枝幹自然老化的方法。先用小刀插入樹干 皮層,輕輕撬動,使樹皮與木質部局部分離。然後在其分離 縫中塞入一些木屑、粗砂等雜物,一般經2-3年,枝幹表面 出現粗糙,顯現老化。
朽蝕法:常用方法有兩種。一是用刀剝去樹樁部分樹皮,並 切割木質部,然後在割口塗上飴糖,引誘螞蟻啃蝕作巢,久 之,能將樹樁造出許多洞孔,形態自然,狀如枯乾。二是用 硫酸等強腐蝕性葯劑處理傷口,利用葯物的腐蝕作用,作枝 干造型;待形態造型基本完成後,即用鹼水洗凈葯劑,控制 腐蝕作用的發展和蔓延。 貼木法:利用一棵枯死的樹樁或樹蔸,在背面適當部位豎刻 一條深溝,溝寬與嵌進去的樹干相吻合,然後將一棵樹干欠 佳或幼年樹苗的樹干嵌進溝中,用棕絲綁扎固定,外面塗以 濕泥、苔蘚。2-3年後,細小樹乾的生長,嵌緊枯樁的深溝, 兩者一體宛若天成。偽裝巧妙,則難以分辨。用這種方法制 作的盆景也稱「靠貼式」。

Ⅵ 盆景的無土栽培

盆景,尤其是樹樁盆景,是有生命的雕塑藝術品。只有通過連年的養護管理才能達到葉色濃綠、花果滿枝、姿優韻美、生機盎然,才能實現和維持它們理想的觀賞裝飾效果。如果養護管理跟不上,搞不好,再好的樁景也會因養護管理失誤而造成枯萎死亡,其藝術生命也即終結。所以,養護管理是樁景創作和維持過程中的一項長期繁雜的工作。
盆景無土栽培即不用土壤而採用某些無機材料作基質澆灌營養液的栽培新技術。盆景無土栽培具有如下優點。
(1)生長快、周期短、質量高,盆景植物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無土栽培對盆景植物龍柏、雪松、紫杉、蜀檜、紫荊、雀梅、小葉榕、杜鵑、六月雪、火棘、小葉黃楊等有明顯得促進生長作用,而且能增強盆景植物的抗寒耐暑和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提高盆景的觀賞效果。
(2)無毒、無臭、無菌,清潔衛生。無土栽培盆景不用土壤和有機肥.不污染周圍環境,使其更適宜賓館、飯店、辦公室和居室的室內裝飾,有利於盆景的普及,使盆景能進入千家萬戶。盆景無土栽培能徹底根絕有害病菌和蟲卵,使植物處於無菌或少菌條件下進行栽培。無土栽培基質和營養液均無菌、無病蟲隱患。
(3)為盆景出口創匯創造了有利條件。盆景是中國花卉生產和出口的拳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是,有些國家如美國、日本、荷蘭、澳大利亞等都不允許帶土入境,限制了中國盆景的出口。無土栽培盆景則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為順利通過海關檢疫檢查提供了技術保證。另外,無土盆景的重量大大減輕,便於搬運,為盆景批量出口提供了有利條件。
(4)可以充分發揮盆景的淺奇風格。盆景植物生長不靠土壤而用營養液,因此,基質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盆缽可以更淺,從而更加突出景物的觀賞效果。由於基質的微孔性,盆缽可以用更精美的材料製作,使盆景變得更加美觀優雅。
(5)減輕勞動強度,節省勞力。無土栽培盆景簡化了栽培中的翻盆換土、除草等工序,而且搬運輕便,大大節省了勞力。
(6)為盆景工廠化規模生產和電腦的應用開拓了新的前景。

Ⅶ 花市裡引數人圍觀鑒賞的何首烏盆景,究竟是如何製作的

Ⅷ 模擬松樹盆景是如何製作的

模擬松樹盆景的製作工藝以及流程與模擬樹製作流程非常的相似,主要也是分為樹桿製作、樹枝製作、樹葉製作這三個部分來講。
樹桿製作一種是模具製作與其它模擬樹一樣通過原有模具進行合成樹桿。第二種是現場製作樹桿,是到現場根據造型設計進行雕塑方法製作。樹枝製作通常樹枝採用的材料是木材混合玻璃鋼材質方便製作樹枝造型。
樹葉製作樹葉是安裝在樹枝上的,製作完前兩步之後就可以對模擬松樹進行裝飾樹葉,樹葉安裝不易茂盛,也不易稀疏,太茂盛顯得整個樹太糟亂的感覺,太過於稀疏也會使得整個樹沒有「神色」,所以根據設計圖紙採用合適數量的模擬松枝即可。

Ⅸ 假山盆景製作方法 怎麼製作假山噴泉 廣東假山製作

以假山噴泉製作為例:

(1)建造水池:

噴水池一般要大於射流的高度,即成45°角,以防水濺。就是這樣,風大時還是會有水珠飄散。因此水池周圍地面要有坡度和粗糙度。特別是室外空曠的地方要注意。如果水質潔凈,也可理解為一種趣味參與性。

池底和池壁的顏色,過去常用淺色,白、淺藍等,以顯水清。現在有用深色,甚至全黑的設計。選用深色,噴泉宜用泡沫型噴頭,對比之下,更為分明。同樣道理,不噴射也要有某項對比色如雕塑、花缽等,以免過於沉悶。 復雜的噴水池,池內各種管線錯綜復雜。這種狀況,噴射時並不為人注意,停噴時就會反映出來,如果水池維修斷水,冬季放空,頓殺風景。因此有的噴水池在池中散鋪卵石,但此對清潔打掃不利。必要時可於水面下鋪放一層卡普隆、玻璃板,只留出燈光和噴嘴地位,或者在池底做凹槽。實在無法解決,就做旱噴泉。

池壁池底宜易於清潔。池底要做出≥0.005坡度向清污口。在北方池壁,最好有一點向外傾角度。池口最好有反邊,一是可以防風吹灰塵雜物和雨水倒灌,二是減少噴射的波涌。

土建池體設計

一般常見的景觀水池深度均為0.6~0.8m,這樣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證吸水口的淹沒深度,並且池底為一整體的平面,也便於池內管路設備的安裝施工和維護。

只有在為體現親水特點的淺蝶形池體設計時,才採用吸水坑或泵坑。0.6~0.8m的水深實際上存在著較大的不安全性。同樣,在兒童戲水池設計中,一般採用的深度為0.3~0.6m左右,一旦幼兒落入景觀池中的將是十分危險的。我們認為較為適宜的水深以0.2~0.4m為宜。這樣做的另一優點是,當水質濁度略高的,給人的感覺仍然清澈見底。池壁頂面應可供遊人坐下休息,池壁頂面距地面高度一般為0.30~0.45m,除人工湖外,水面以高於地面為宜。若水面水位較低,便會有如臨深潭的感覺。從親水的角度出發,較為合適的尺度是水面距池壁頂面為0.2m較為合理。潛水泵坑或水泵吸水口則只需局部加深以滿足吸水條件,泵坑表面可設置篦子,即可遮蔽設備又可作為格柵以阻止大顆粒雜質吸入。從美觀的角度出發,池表面應盡量減少外露的管道設備,尤其是垂直設置的溢流管口,它會在水面上升時產生很大的排水吸氣聲。

(2)建造假山:

假山噴泉根據假山的製作材料不同,分為真石假山噴泉和塑石假山噴泉,一般情況下,真石假山噴泉主要用於製作室內、庭院、花園等地的小型假山噴泉。而塑石假山噴泉主要用於製作廣場、景區、公園等地的大型假山噴泉。以下是兩種假山的簡單製作步驟:

1、真石假山製作:

(1)選擇石材:建造假山不必過分追求山石造型,太講究瘦、漏、透,這樣選石的難度比較大。所以應改變原有的看法,樹立新的選石觀念,按奇、怪、丑的標准選山石。

(2)山石布局:通常有太湖石、靈璧石、斑馬紋石、泰山石、石筍、卵石等。對石的形狀、色澤、紋理、體量要求較高。常安放於樹下、水邊、寬闊的場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為特置、散置。

(3)石料加工:石材天然未經加工的佔多數,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連接和粘合,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

(4)假山粘接:現代掇山,廣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漿,勾縫用「柳葉抹」,有勾明縫和暗縫兩種做法。

2、塑石假山製作:

(1)製作骨架:製作塑石假山骨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磚或建築廢渣造型,根據模型,砌築出假山形狀即可,稱為磚骨架。

(2)鋪設鋼網:磚基架可設或者不設鋼絲網,一般形體大者都必須設鋼絲網。鋼絲網要選易於掛泥的材料。

(3)打底抹面:這是假山造型成型的最後和最終要得環節骨架完成後,對於骨架,常採用M7.5混合沙漿打底

(4)假山上色:石色材料,石色水泥漿進行面層抹平,抹光裝飾成型。

三、安裝噴泉:

1、選擇噴泉噴頭:

在實際使用中,應注意各種噴頭的特性。一般水膜噴頭的抗風性較差,不宜在室外有風的場合使用;而射吸式噴頭如雪松或湧泉對水位變化較為敏感,使用時不但要注意水位變化,還要在池體設計上有相應的抑制波浪的措施。如設置較長的溢流堰或水下擋浪牆。但是,也有利於波浪共振這一水力現象建成脈動噴泉的,由規律的波浪涌動使水流噴射有規律地跳躍、高低變化。

目前也有許多高技術噴泉設備,也可以用於水藝景觀中。光亮泉和跳泉的射流非常光滑穩定,外觀如同玻璃棒一樣,可以准確落在受水孔中;跳泉可以計算機控制下,生成可變化長度的水射流;跳球噴泉可以噴出大小可控的光滑水球。它們都極具趣味性,令人過目難忘。大型音樂假山噴泉中所使用的各種高技術噴頭和水下運型音樂噴泉中所使用的各種高技術噴頭和水下運動機械及控制部件,也是種類繁多,可供廣泛選擇。

2、安裝水泵:

(1)泵的出口連接採用硬管連接形式;

(2)小型潛水電泵隨機電纜長度一般不夠,有的噴泉工程上泵的連接電纜長度需200 m以上:

(3)為實現噴泉造型的多樣性、變幻性,小型潛水電泵並聯安裝的方式常見;

(4)小型潛水電泵安裝完成後,除檢修外,一般常年潛在水下。

從運行特點看:

(1)在程式控制運行方式下,泵的運行過程為:啟動一運行一停機一啟動。在噴泉系統運行期間,泵每分鍾啟動數次,處於頻繁啟動狀態;

(2)在音控運行方式下,泵的任一時刻的轉速由當時的音樂頻率決定,電機變載荷運行。普通泵在程式控制和音控運行方式下,電機的平均電流通常高於額定電流。

3、水位控制

對於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時是極為重要的。例如,採用雪松噴頭,湧泉等射吸式噴頭,均對水位的變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噴泉高度及水形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為此,應有可靠的自動補水裝置和溢流管路,較好的作法是採用獨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壓式水位控制閥,並採用足夠直徑的聯通管與水景水池連接。若放在室外,應對水位平衡井進行偽裝,如外形做成大樹根或假石山等,北方地區還應充分考慮防凍問題。溢流管路應設置在水位平衡井中,由於平衡井一般加頂蓋,也可屏蔽溢流和補水噪音。

4、水質控制

景觀水質首先要求清澈無色無異味。水景觀如果沒有良好的水質作保證,就談不上美感。為此,在夏季日照正常的地區,一般7~15天需換水清理一次。其原因一是塵土飄落導致濁度升高,更重要的是因為藻類滋生使濁度與色度影響觀感,以至達到感官難以接受的程度。

當水中總磷濃度超過0.015mg/l,氮濃度超過0.3mg/l,藻類便會大量繁殖,從而成為水質惡化的首要原因。抑制藻類有效的方法一般是向水中投加硫酸銅,但效果並不顯著。就問題的根本解決,仍是如何去除N和P。筆者認為,以優質雜排水為水源,在經過比較完善的中水處理之後,應再增加處理流程,以降低水中N、P濃度,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熱點內容
山茶花開景德鎮 發布:2025-07-08 23:23:12 瀏覽:878
劉濤梅花 發布:2025-07-08 23:18:45 瀏覽:386
盆景用品 發布:2025-07-08 23:14:20 瀏覽:880
小盆模擬盆景 發布:2025-07-08 22:55:05 瀏覽:251
東北庭院室外耐寒花卉 發布:2025-07-08 22:53:52 瀏覽:319
我願化作一朵蓮廣場舞 發布:2025-07-08 22:46:15 瀏覽:467
天刀2016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7-08 22:46:14 瀏覽:127
男裝插花扣眼 發布:2025-07-08 22:35:41 瀏覽:124
盆栽立體 發布:2025-07-08 22:34:57 瀏覽:742
情人節泡妞買車的段子 發布:2025-07-08 22:30:44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