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樹盆景
1. 楷樹的介紹
楷樹又稱黃連樹,樹干疏而不屈,剛直挺拔,自古是尊師重教的象徵。相傳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子貢在墓旁「結廬」守墓六年,又把從衛國移來的楷木苗植於墓前。後來人們常把楷木和模木合稱為楷模,用來稱那些品德高尚、受人歡迎、可謂師表的榜樣人物。黃連木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葯樹、葯木、黃華、石連、黃木連、木蓼樹、雞冠木、洋楊、爛心木、黃連茶等,為漆樹科落葉木本油料及用材樹種,冬芽紅色。各部分都有特殊氣味。其樹冠開闊,葉繁茂而秀麗,入秋變鮮紅色或橙紅色,又是「四旁」綠化樹種。
2. 裸根黃連木樹能栽活嗎
摘要 您好,現在春天應該可以存活的!裸根黃連樹木栽培要點:
3. 黃連樹和流蘇樹是同一種樹么
它們不是同一品種樹
流蘇樹屬木犀科流蘇屬喬木。其樹形整齊端莊秀美,是園林綠化樹種。流蘇樹干灰色,大枝平展,樹皮剝裂。葉卵形。長5厘米至10厘米,全緣或有時有小齒,葉柄基部帶紫色。花白色,4裂片狹長,花期4月至5月。
流蘇樹產於中國甘肅、陝西、山西、山東、河北以及南至雲南、廣東、福建、台灣等省;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在我國河南、陝西、山東及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它喜光,耐寒較耐陰,適應性強。 喜溫暖氣候,也頗耐寒。喜中性及微酸性土壤,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澇。
流蘇樹壽命長,培育3年至4年即可用於園林綠化。成年樹植株高大整齊優美、枝葉繁茂,樹冠呈扁球形。花序大而美麗,花開時節,如雪壓樹,白花細小繁密,秀麗可愛,氣味芳香,花期長達1個月左右,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不論點綴、群植、列植均具很好的觀賞效果。宜作庭院種植,植於水旁或公園中。既可於草坪中數株叢植;也宜於路旁、林緣、水畔、建築物周圍散植。流蘇樹生長緩慢,尺度宜人,培養成單干苗,作小路的行道樹,效果也不錯;適合以常綠樹作背景襯托,效果更好。盆景愛好者還可以進行盆栽,製作盆景。
黃連樹
味連 多集聚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單枝根莖長3~6cm,直徑 0.3~0.8cm 。表麵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須根及須根殘基,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余的莖或葉柄。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氣微,味極苦。
4. 樹干,近看花,遠看枝和花,不知道是什麼樹
黃連木(學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是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0餘米;樹干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5-6對,葉軸具條紋,被微柔毛,葉柄上面平,被微柔毛。花單性異株,先花後葉,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緊密,長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鬆;花小,花梗長約1毫米。核果倒卵狀球形,略壓扁,徑約5毫米,成熟時紫紅色,干後具縱向細條紋,先端細尖。
分布於菲律賓亦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及華北、西北。生於海拔140-3550米的石山林中。
木材鮮黃色,可提黃色染料,材質堅硬緻密,可供傢具和細工用材。種子榨油可作潤滑油或制皂。幼葉可充蔬菜,並可代茶。也具有觀賞價值。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1])
中文名
黃連木
拉丁學名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別名
楷木、黃連茶、岩拐角、涼茶樹、茶樹、葯樹、葯木、黃連樹、雞冠果、爛心木、雞冠木、黃兒茶、田苗樹、木蓼樹、黃連芽、木黃連、葯子樹
界
植物界
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族
屬
種
黃連木
命名者及年代
Bunge,1833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5. 東北可以種黃連木嗎
黃連木
[漆樹科] [黃連木屬] [落葉喬木]
因其木材色黃而味苦,故名「黃連木」或「黃連樹」。
拉丁名:Pistacia chinensis
產地分布:
原產中國,分布很廣,北自黃河流域,南至兩廣及西南各省均有;常散生於低山丘陵及平原,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省最多.
別 名:
楷木,辭海記載:「相傳楷樹支幹疏而不曲,因以形容剛直。」「楷模」一詞據說由此而出。
因起分布很廣,另有許多別稱。
在湖南、山東被稱為「惜木」、「孔木」,清代 《廣群芳譜》載:「孔木生孔子啄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質得其直故也」;因其果紅如雞冠,又名「雞冠果」;因其幼葉可作菜蔬或茶,根皮入葯可治痢疾、霍亂,故又名「黃連茶」、「茶樹」、「葯樹」。 《植物名實圖考》雲:「黃連木,江西、湖廣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數丈,葉似椿而小,春時新芽微紅黃色,人競采其腌食,曝以為飲,味苦回甘如橄欖,暑天可清熱生津。」
形態特徵:
雌雄異株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2m,樹冠近圓球形;樹皮薄片狀剝落。通常為偶數羽狀復葉,小葉10~14,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9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雄花序淡綠色,雌花序紫紅色。核果徑約6mm,初為黃白色,後變紅色至藍紫色,若紅而不紫多為空粒。花期3~4月,先葉開放;果9~11月成熟。
生長習性:
喜光,幼時稍耐蔭;喜溫暖,畏嚴寒;耐乾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中性和微鹼性的沙質、粘質土均能適應,而以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長最好。深根性,主根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強。生長較慢,壽命可長達300年以上。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和煤煙的抗性較強。
畏嚴寒 注意了 怕冷 現在你知道了吧?
6. 黃連是什麼樣子的我種了一棵黃連樹。它會結果嗎
你所說的黃連,可能是小檗科的十大功勞和刺黃連,小灌木,樹莖桿木質黃色,是嗎?如果是這一種,它會結果。民間,黃連有草黃連和木黃連之分,草黃連是毛茛科的,在人跡罕至的潮濕的石壁上分布有,也會結果,其葯用價值比木黃連要高。木黃連種類較多,有小檗科的,有芸香科的,有苦木科的,都會結果,葯用價值不一。小檗科的黃連種類也很多,如華南十大功勞、狹葉十大功勞、刺黃連、三顆針、藍果小檗等,民間把它們統稱為刺黃連,或者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