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東方插花作品欣賞

東方插花作品欣賞

發布時間: 2025-07-17 06:56:23

『壹』 有沒有專業人士幫我下啊,我們要做東西方插花的鑒賞,自己選擇方式,還有圖片,急啊。。。

東方風格插花特點:
中國和日本等國的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其特點為:
1.使用的鮮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幾枝便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造型較多的使用青枝綠葉來勾線、襯托。常用的枝葉有銀柳、十大功勞、火棘、八國金盤、棕櫚和松樹等。
2.形式是追求線條、構圖的完美和變化,崇尚自然,簡潔清新。造型構圖講究麗姿佳態,達到雖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或似幽靜絕妙的風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圖。排列處置就像繪竹那樣:「只需三兩桿,清風自然足」,要求刪繁就簡,並確立了三大主枝構成不等邊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橫斜遵循一定規則,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花樸素大方,清雅絕俗,一般只用兩至三種花色,簡潔明。對色彩的處理,較多運用對比色,特別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調來反襯,同時也採用協調色。這兩種處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葉襯托。

. 西方風格插花特點:
西方風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強調裝飾得豐茂,布置形式多為各種幾何形體,表現為人工的藝術美和圖案美。它的特點有:
1.用花數量比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木花卉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蘭、菊花、馬蹄蓮和月季等。
2.形式注重幾何構圖,比較多的是講究對稱型的插法,有雍容華貴之態。常見形式有半球形、橢圓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頭形狀,亦有將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規則變形插法。
3.色彩力求濃重艷麗創造出熱烈的氣氛,具有豪華富貴之氣。花色相配,較多採用一件作品幾個顏色,每個顏色組合在一起,形成多個彩色的塊面,因此有人稱其為色塊的插花;亦有將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創造五彩繽紛的效果。

圖片的話網路一下就會有了。

『貳』 東西方插花的風格的區別與比較

東西方插花的風格的區別與比較

東西方插花的藝術風格是不同的,東方插花以中國、日本為例,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深刻。西方(歐美)插花,注重色彩,突出表現人工藝術美與圖案美,具體作一下比較。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東西方插花的風格的區別與比較,歡迎閱讀。

造型

東方以線條造型為主,利用枝葉形態的長短粗細,強弱剛柔,曲直頓錯,虛實疏密,勾畫出簡潔、飄逸、瘦硬、粗獷不羈的造型。單體表現力強,都具有構圖表現力和欣賞力。西方以幾何造型為主,注重色塊效果,其構圖有圓形、半圓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形等,注重群體表現力。有人稱其為色塊插花。

構圖

東方注重自然,採用對稱或不對稱的均衡,取材廣泛,花、葉、果、藤均用,盛開、半開、含苞同用。西方講究規則,採用對稱均衡,花材的姿態和規格統一做放射狀排列,構成幾何圖形。且花材多,色彩豐富。

內涵

東方講究意境,把主觀心意和客觀景物融合在一起,通過作者和觀者的聯想進行創作和欣賞。西方注重外觀視覺效果,強調外形和色彩的裝飾,使其作品熱烈奔放、雍容華貴。

器皿

東方把花材、器皿、道具、環境作為整體綜合表現,以優美的陶瓷、玻璃、金屬、漆木、竹編、草編各式盤盆及貝殼、樹段、石片、竹筒製作花器,它是藝術欣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配以宮燈、書畫、珠簾、窗景、魚缸、鳥籠,乃至焚香置硯。西方以茂密花材,掩蓋器皿、幾架;用以變化作品高低、前後,講究環境協調。

數量

東方用花不求多,一般用幾支畫龍點睛,多用青枝綠葉勾線襯托。西方用花量比較多,給人以花枝繁茂之感。一般以草本花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花、菊花、馬蹄蓮、月季等。

現在西方盛行的插花有3種方法:其一現代大堆頭插法。以一二種鮮艷奪目的大花朵為主題,小花朵作陪襯,呈現出和諧的對照。其二,現代線條美插法。以突出花朵的自然美和形態美為目的,分對稱和不對稱兩種形式。不對稱的可自由發揮,有獨特的創造性,受人喜愛。其三,現代線條大堆頭合並插法。是綜合大堆頭和線條的優點,即把西方插花藝術和東方插花藝術的傳統優點融合在一起,適用於國際花展和交際場合。

西方對中國插花已由認同到喜歡,特別是中國插花的'別具一格、古樸典雅、清秀自然的藝術風格,博得外國朋友的青睞。稱之「中國插花看上去是活的」。對中國園林藝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正如明代插花先輩袁道宏論之的插花「雖小道,實藝術之一種,有學問焉。"這一傳統藝術:需要在全國普及,以豐富祖國的藝術寶庫,豐富人民精神生活。

;

『叄』 從各個方面詳細闡述東方傳統插花藝術與西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區別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一、自然之「真」
東方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在選材上,重視花材的自然屬性和生長狀態,力求展現花材的自然美。
二、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影響,東方插花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通過象徵、寓意、諧音等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抒懷,寓教於花。
三、藝術之「美」
東方插花藝術追求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在素材選擇上,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在布局上,講究畫理書法,如「畫苑布置為妙」。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艷而不俗、雅而不淡。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
四、「聖」潔之尊
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態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二、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
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攏,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
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
二、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
1.重視線條的應用: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2.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
3.虛實結合,剛柔相濟:疏密有致,濃淡適宜,留空白,使作品有觀賞和想像的空間。
4.呼應關系: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
5.對比關系: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
6.賓主關系:插花時要確立賓主關系,可使主題更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三、講求意境,寓意於花,更賦命題
1.意境: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內涵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思,表現詩情畫意,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見長,這是西方插花乃至於其他插花中所沒有的。
2.寓意於花:人們賦予花木象徵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懷知發情懷,寓教於花。
3.作品的命名與意境的表達:命名對插花作品的意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引導欣賞者對作品的聯想,與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鳴。
三、東方傳統插花基本花型
1.基本花型的結構:東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三個主枝構成骨架,然後再在各主枝的周圍,插些長度不同的輔助枝條以填補空間,使花型豐滿並有層次感。
2.東方式常見基本花型:如直立型、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合並花型(組景式插花)和寫景式插花等。
西方傳統插花藝術的特點
西方式插花具有西方藝術的特色。它的造型較整齊,多以幾何圖形構圖,講究對稱與平衡,色彩濃烈,用材較多,插作繁密。所選花材有一定禮儀含義。西洋式插花的花色通常艷麗明快,花型規整。
西方插花的原則和藝術特點
西方插花講究幾何造型,下面就均衡、調和、韻律和意境四個方面探討它的原則和藝術特點:
1.均衡:作品的穩定感,有對稱均衡和不對稱均衡之分。因為西方插花是規則的幾何構圖,所以均衡問題很容易解決。
2.調和:既有對比又有變化,給人以和諧統一感。插花的調和包括花材之間、花材與花器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等。
3.韻律:有組織有節奏的變化,主要是形和色的變化。西方插花(尤其是大堆頭式插花)作品無論在形狀和色彩上都要有一批主花(焦點花),然後再配2、3級花(線條花)及配料(補花)。
4.意境:西方插花直接熱烈地表達人們的感情世界。如母親節用香石竹,復活節用百合花,表達愛情用紅玫瑰,月桂枝代表勝利,橄欖枝代表和平等。聖誕節人們都喜歡用一品紅為主花、配以綠色的松枝、冬青葉,白色的香石竹和紅色的果實,體現出聖誕節火熱歡快的氣氛。

『肆』 什麼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國藝術插花的意境 

插花藝術從其特點和藝術形式上通常分為東方插花藝術和西方插花藝術兩種。西方插花側重於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裝飾效果好的圖案式,突出人為的理性的整齊的造型。

東方插花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其風格主要以體現花材的自然美、線條美和意境美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創作是中國插花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於中國古老的文化藝術,體現了中國哲學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國詩、畫的文化內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國插花藝術對世界插花藝術的貢獻,也是中國插花設計創作中的難點。意境的深淺又是衡量中國插花藝術水平的最重要的標准。   

一、意境的詮釋 

中國藝術插花的重點就是意境的創作,按照現代《辭海》的解釋,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因此,可以將藝術插花中的意境理解為:插花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與按照主題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構成藝術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為,而作品的效果卻千差萬別。在我們所能欣賞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讓人看了印象深刻,流連忘返;而有的作品卻不能給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實,簡單、素雅,卻能讓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雖然五彩繽紛,卻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也即意境的差別所為。

一件優秀的插花作品,必須有創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藝術家鍾玉冰所說的插一盆好看的花並不難,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將一些沒有艷麗色彩或特殊形態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則須花更多心思。

做到這一點還只能算插花造型的優秀設計,更深層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題引導下讓人產生與作者思想感情共鳴的東西,甚至受到啟迪,產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兩者有機地結合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

正如《瓶史》中論及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劃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對藝術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詮釋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愛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國藝術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須了解其誕生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插花較早的國家之一,六朝時的史書已有關於佛前供花的記載,也是中國最早的插花記錄,在隨後的歷史長河中,插花隨著時代的變遷形成了不同的類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間插花,之後的宮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義,結合清雅優美的線條造型,確立了它在中國插花藝術中的主導地位,並成為東方插花藝術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單把花材看成是表現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讓花成為表達情感意趣的傳遞者。插花作品也不僅是一件裝飾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觸時突然的領悟。 

中國歷史上許多的詩人、畫家都涉獵過插花領域,如南齊的畫家謝赫、唐代詩人李白,宋代詩人楊萬里、陸游,明代造園家計成等都留下有關的詩句、繪畫及理論著作。

對東方插花形成作出傑出貢獻的、有名的插花專著《瓶花三說》《瓶花譜》《瓶史》則分別由明代的戲曲家高濂、畫家張謙德和文學家袁宏道完成,書中對花的含義、花的養護、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詳細的說明,並由此奠定了中國插花早期較系統的理論基礎。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的介入,中國插花一開始即按詩、書、畫的創作原則行事,並刻意追求詩情畫意般的藝術境界。   

三、意境的創作 

意境,是藝術家審美的再現,是與生活形象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達無限而深遠的內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創作被稱之為藝術創作,就是因為作品內涵之深遠,意境之深邃。

中國的藝術插花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並高於自然,善於利用自然花材的美來娛人、感人。不僅重視花材的形態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耐人尋味和遐想。 

中國文學中直接與花有關的內容很豐富,古人常賦予花一定的精神含義。如用菊花臨秋獨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徵著毫無畏懼的品格;蘭花高潔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徵名士的高風亮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純潔無邪;松柏挺拔堅強,代表一種堅貞不屈、頑強向上的精神;報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滿園,春光明媚;君子蘭代表君子之交,友誼萬古長青等等。

如將梅、竹、菊、蘭組合用到插花中藉以表達內心不畏嚴寒、高風亮節、潔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現代人賦予花的一定的語言,通過合理組合或諧音表達意境,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中國民俗常喜歡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萬事如意;水仙為水中仙子,神聖高潔;桃花預示好運將至,有大展宏圖之意;大麗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義;萬壽菊象徵健康長壽;常春藤寓意白頭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種;萬年青比擬青春常駐;富貴竹為大富大、貴好運不斷等等。 

藝術的境界在於美,所以中國藝術插花創作時,在確定了創作方向後,插出美的造型才能體現出美,表達出完美的意境。

創作者在確定了創作方向後基本上應對將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雛形在頭腦中有個初步的形象,此時可再經過細致的形象思維,運用繪畫原理在大腦中構圖,調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後定形整個作品的細部,然後可將具體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畫到紙上,也可直接插做。 

藝術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藝術修養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創作的內容方向,不需要過多考慮環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現什麼,能夠表現什麼,能夠表現得多深,從而決定所能創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淺。

所以對於有一定插花技藝的創作者而言,創作方向的准確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終決定作者是否能創作出意境奇、高、遠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據中國藝術插花意境的內涵,創作方向的確定可以主要從文學所包含的內容里、現實中的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里及構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慮,通過對它們的運用或從中得到的啟發激發創作的靈感。

(4)東方插花作品欣賞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插花

『伍』 東方插花技巧之瓶花固定方法:一字撒

東方插花技巧之瓶花固定方法:一字撒

瓶花是東方插花里的經典插花,但是瓶花是很不好插作的。因為插瓶花是不用劍山的,那怎麼固定花枝呢?

方法是氏物:“做撒”。這個“撒”也有各種不同的做法,現在先介紹最簡單的吧。

這個作品因為是個小茶花,需要插的花材不多,所以只需要做一個“一字撒”。用一根枝條橫在瓶口,以便春搭固定花材。這樣花枝都插在一邊,互相交叉就容易固定多了。另一邊瓶口留出來,整個作品也清朗起來。

不過,就是這一根小枝要固定好,也不是十分簡單的.事。除了選好枝條外,剪枝的長度也要恰倒好處。如果這個“撒”沒做好,那麼後面插起花來是十分的麻煩,而這就真是需要大家練習一下咯!

對了,做“殲森液撒”最好用有點柔韌度的木本枝條。這樣比較有張力,容易固定得穩。我這里的這根不是木本的,做起來難度更大了,還好,只是一個小瓶花,所插的花少。 ;

『陸』 茶席生命的豐盈16款茶席插花欣賞

?
插花是一門藝術,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和藝術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
古樸典雅:

花材:天珠、小菊、深山櫻、小林投、茉莉
花器:香爐(冰裂)哥釉
仿官窯哥釉香爐,器型古樸典雅,插以天珠、小菊、小林投、茉莉等花卉於茶藝館柔和溫暖的燈下,自顯風采。此時,適合清飲,茶有真香,茶中不宜再「雜珍果香」。
餘味悅神:

花材:春蘭葉、薔薇
花器:刻花天青雙耳扁壺
齋室插茶花常在遣寂除煩、清心悅神,花器造型常用典雅高古者,仿官窯刻花天青雙耳扁壺中,插以春蘭葉,清標風神,葉不重迭,主花薔薇以單數為之,令人有餘味之感。亦宜擺置重視品茶環境的清茶肆。
超凡脫俗:

花材:蘭花、春蘭葉
花器:白釉瓶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盧仝),花人卻可仿古文人雅士吟詠茶詩,取蘭花,在白釉梅瓶里插出「純真」,品茶鑒水,精研茶藝,插四時花。
我形我素:

花材:粉石竹、福祿桐、海芙蓉、靈芝
花器:蓮花碗(白)、茶杯
「簡單而完整的形色透過創作者的意象擴散作用,以觸發美的意識…。」粉石竹、海芙蓉在白釉蓮花碗中呈現無拘無束的形色變化。泡一壺茶,不到「茶花坊」,就在清茶肆,賞花與器。
夜香客:

花材:蔓梅擬、茉莉、狗尾草、海芙蓉
花器:石榴瓶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豆青石榴瓶與綠葉、茉莉花,融成一片淡雅,茶香、花韻在「四宜軒」茶肆中散開來,彈詞說書人獻藝表演,聽書者,圍坐長凳。
日月精華:

花材:星點木、海芋、石竹、小林投、柏
花器:金蓮花碗
茶被稱為「日月之精華」,而花為「天地慧黠」之氣所凝成。士大夫飲茶,重在品,玩味茗、水、器、境、人所構成的意境,金蓮花碗插花,海芋、石竹點色,使茶肆生香並放光輝。
千年之愛:

花材:藝葉蘭、洋桔梗、臘梅、茉莉葉
花器:玉壺春(紫釉)
官窯瓷器在工藝上精益求精,是千中選一,百中選一的成品。以仿古官窯紫釉玉壺春插作茶花,透過花的真味與器的玩賞,用心體會千年前藝術之魅力。
暗花流年:

花材:鬱金香、小菠蘿花、提琴葉、小菊、茉莉葉
花器:綠色小缸
清茶肆中,人聲如雷,不能一刻安寧,「比戶茶寮認市招,晝長人語自喧囂。夕陽未下朝曦上,顧客多於早晚潮。」找一處靜靜角落,看花喝茶趣。
水墨丹青:

花材:藝葉蘭、春蘭葉、福祿桐葉、千日紅
花器:青花渣斗(量米的器物)
官窯非屬商品,僅供宮廷使用,嚴禁流傳民間,故產品稀有,成熟的青花瓷瓶出現後,更為珍貴。青花渣斗釉彩鮮明,造型精美,用為花器插以千日紅及蘭葉,簡約花型得插花之趣,如簡便異常之沸水澆茶,而盡茶之真味。
法華雅韻:

花材:小石觚蘭、茉莉、海芙蓉
花器:黃地綠花法華彩膽瓶
黃底綠花法華彩膽瓶華麗奪目,取它插作茶花,與古之應用造型簡約、紋飾朴實之器有別,用以推敲嘗試、捕捉古代聖人仍不廢五色,「聊以寓意焉爾!」的全性之道。
神清目新:

花材:松、小菊、臘梅、小林投葉、深山櫻、圓荷葉、茉莉葉
花器:葵花碗(哥釉)
專門為宮廷燒造的官窯瓷,在現代取用為插花花器,是傳統藝術的相乘,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哥釉葵花碗中,松枝揚出風雅韻致,小菊、茉莉散發淡淡幽香,令人神目清新。適宜擺置放於有詩情畫意的蕙芳軒。
茶花對話:

花材:小月桃子、菊花、臘梅、春蘭葉、福祿桐葉
花器:冰裂貫耳瓶
在台灣,茶藝文化內涵儒、釋、道思想,因茶藝的發展,使早期崇尚西方文化的社會,逐漸回歸到東方文化的情調,冰裂貫耳瓶插花,大白菊搭配漸漸紅熟的小月桃子,營造「茶與花對話」的氛圍傳開來,讓文化交流在茶館中。
惺惺相惜:

花材:雪柳、石竹、小菊、春蘭葉、黃金葛葉
花器:霽紅玉壺春
配件:念珠
插花得「趣」者在於自然與人之會心處,霽紅玉壺春中插雪柳、小菊與春蘭葉,置於陳設簡朴的寺院茶堂中,是眾僧討論佛理,或招待施主賓客飲茶品茗最適宜的作品。
寄情靜軒:

花材:蔓梅擬、千日紅、柏、綠心中白菊、春蘭葉
花器:綠釉玉壺春
宋明時期文人盛行博古風氣,銅、陶、瓷、玉等名品,常使用於插花,成為插花之風格。仿官窯綠釉玉壺春瓶,皚皚含光,有靜秘之氛圍。蔓梅擬、千日紅、柏、菊等,常用花卉擺飾,如在仿宋時茶肆內設花架,安排奇松異卉之優雅環境,可取名「賞花軒」。
應情適意:

花材:蔓梅擬、石竹、星點木、小菊
花器:粉彩胭脂地爬花高腳碗
粉彩胭脂地爬花高腳碗,它的爬花技巧是用竹刀在胎面上刻劃魚絞草,為官窯所特有的工藝技巧,用於茶肆插花,以平實的技法,取蔓梅擬、小菊、石竹插作,使花草活躍於花器上,主花與器之彩相呼應,達到花與器應情適意的目的。
清寂月夜:

花材:千日紅、金花石蒜、柏、裂葉蔓綠絨
花器:藍釉扁肚瓶
古董文玩或官窯瓷等可資盛水之器,常被用為插花之器,藍釉扁肚瓶釉質溫潤,器型典雅,插以金花石蒜、蔓綠絨葉,純真不矯飾的風格,最宜擺置於精心布置的茶肆中,「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嘗茶看花亦不惡。
來源:網路
小編:炎楓

熱點內容
純沙子里種什麼綠植 發布:2025-07-17 12:18:55 瀏覽:310
蘭花小神童 發布:2025-07-17 12:13:44 瀏覽:430
情人節強吻 發布:2025-07-17 12:05:49 瀏覽:341
2017情人節的花 發布:2025-07-17 12:04:30 瀏覽:688
櫻花山本 發布:2025-07-17 11:58:53 瀏覽:498
梅花鎮房價 發布:2025-07-17 11:52:47 瀏覽:685
櫻花花芯結構 發布:2025-07-17 11:26:56 瀏覽:878
吃了一朵曼陀羅花 發布:2025-07-17 11:03:47 瀏覽:805
夢枯樹梅花開 發布:2025-07-17 11:02:12 瀏覽:600
情人節意境詩 發布:2025-07-17 11:01:24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