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胭脂芸綠植

胭脂芸綠植

發布時間: 2022-08-08 14:25:11

『壹』 聊齋電視劇有幾個版本港台內都是誰主演的

1975年 香港無線《民間傳奇》
一部包羅中國古代民間故事的單元劇集,其中包括《聶小倩》、《畫皮》、《青鳳》3個「聊齋」單元(3集)
主演:溫柳媚、黃允材、夏雨、羅家英、呂有慧、汪明荃、譚炳文……

1981年 香港無線《無雙譜》
幾個民間故事融匯(20集),其中包括《陸判》一部分內容
主演:劉克宣、李琳琳、張國強、湯鎮業、黃允才、譚炳文、陳欣健、李司棋、姚瑋……

1984年 香港無線《聊齋夜話》(4集;包括《聶小倩》、《畫皮》、《陸判》等4篇)
主演:庄靜而、夏雨、黃允材、廖安麗、譚炳文……

1988年 香港亞視《聊齋志異》(5部,20集;原著同名)
(1)《畫皮》
(2)《花姑子》
(3)《三生》
(4)《姬生》
(5)《伍秋月》
主演:羅樂林、區靄玲、蔡倩儀、葉玉萍、苑瓊丹、劉少君、吳寧、金童、殷曉儀、李凌江、譚德誠、阮令濤、楊得時、李文彪、駱達華、蔣金……

1992年 香港無線《人鬼狐》(20集;《聶小倩》)
主演:吳岱融、鍾淑慧、歐瑞偉、吳詠紅、崔嘉寶、駱應鈞、黃鳳瓊

1994年 台灣中視《天師鍾馗》之《倩女情仇》(7集;《聶小倩》)
此劇改編數部民間傳奇、古典名著、武俠故事。
主演:金超群、范鴻軒、黃文豪、俞小凡、宋逸民、翁虹、傅娟、王思懿、施羽、劉雪華、林心如、賈靜雯、孫興、楊麗菁……

1995年 台灣台視《聊齋之倩女幽魂前傳》 (7部;51集;有的改編較大,無法具體到原著篇章)
(1)《牡丹燈籠》(《小謝》)
(2)《花妖》 (《香玉》)
(3)《火妖》 (《香玉》)
(4)《魯公女》(原著同名)
(5)《伍秋月》(原著同名)
(6)《狐媚》(《小翠》)
(7)《珊瑚女》
主演:張庭、俞小凡、翁家明、彭偉華、邱心志、陳孝萱、謝祖武、坣娜、胡錦、邵昕、馬維欣、何如芸、宋少卿……

1996年 香港無線《聊齋I》(6部,35集)
(1)《流光情劫》(《魯公女》)
(2)《俠女田郎》(《田七郎》)
(3)《翁婿鬥法》(《長亭》)
(4)《秋月還陽》(《伍秋月》)
(5)《狐仙報恩》(《小翠》)
(6)《古劍幽靈》(《金生色》)
主演:羅嘉良、錢小豪、俞小凡、翁家明、楊麗菁、李美鳳、李國麟、劉丹、陳嘉輝、陳佩珊、陳鴻烈、林其欣……

1990後-1998年 台灣《中國民間故事》之《畫皮》
一部包羅中國古近民間故事的單元劇集,其中包括《畫皮》、《仙狐》(《小翠》)、《人鬼狐》(《蓮香》、《小謝》)、《人狐情仇》(《鴉頭》)等「聊齋」單元(具體集數不詳)

1998年 香港無線《聊齋II》(8部,40集)
(1)《陸判奇談》(《陸判》)
(2)《綠野飛仙》(《阿英》)
(3)《鬼母痴兒》(《湘裙》)
(4)《陰差陽錯》(《王六郎》、《王蘭》)
(5)《花醉紅塵》(《辛十四娘》、《石清虛》)
(6)《隔世追情》(《錦瑟》)
(7)《魅影靈狐》(《蓮香》)
(8)《斬妖神劍》(《花姑子》、《嬌娜》)
主演:梁小冰、陳浩民、呂頌賢、譚耀文、麥長青、馬蹄露、郭少芸、駱應鈞、張慧儀、江欣燕、梁榮忠、蘇玉華、劉玉翠、吳美珩……

2003年 內地、香港、台灣合拍《倩女幽魂》(40集;《聶小倩》)
主演:徐熙媛、陳曉東、黃維德、羅嘉良、宣萱、吳京、聶遠、元華、恬妞、麥家琪、鄧萃雯、呂頌賢、陳紫函……

1998年後 香港版《聊齋艷譚五部曲》(10集;原著同名)
(1)《荷花三娘子》
(2)《畫皮》
(3)《蓮香》
(4)《連瑣》
(5)《嬰寧》
主演:夏俊豪、林偉健、鍾淑慧、江璐璐、齊麗麗、顏仟汶、徐寶麗、楊德、陳偉、高飛……

2009年 香港無線《蒲松齡》(巡禮名《寫我仙凡間》;25集)
主演:馬浚偉、陳錦鴻、鍾嘉欣、陳法拉、姚子羚、高鈞賢、岳華、陳秀珠、陳展鵬、龔嘉欣、李天翔、劉江……

『貳』 黃岡本地人的習俗有哪些

一、通行禮節
1、串親訪友:「親戚六眷,往來相見」;「三朋四友,不時走走」。傳統的串親接請禮俗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定期包括「送三節(春節、端午、中秋)」、「辭年」、「拜年」,接初嫁女回娘家吃「餿飯」、「過六月」,已嫁女給父母送冬鞋等等。不定期包括探病、問安、辭行、賀謝、請召、拜訪、看女兒、回娘家。規矩是,探病,去早不去晚。最好在中午十二時前。問安,主要對老人和長輩。晚輩遠行之前,到親戚家走走,叫做「辭行」。歸來帶上接禮再去問候,親戚家或備酒菜「餞行」,或送盤纏,歸來再備酒菜「洗塵」。親友家有婚嫁、造屋、科考事,須攜禮物去祝賀。被賀者日後以禮回謝。
2、待客作客:迎接友人看情況而定。如相見時稀,從遠道而來,並有預約時間,或恭候在家,或迎候門外。如友人已至家,應聞聲而起。春節時來訪,放爆竹迎接(送友亦然)。出迎中態度熱情、誠懇。客至,主人看坐,坐定奉茶、遞煙,雙手送之。紅安特敬待茶,客人每巡喝乾,主人則斟茶不止。生客至,一一介紹,客人剛到,主人有急事辦,須表歉意,避免客人感到冷淡。客人攜帶之物,勿翻動;所送禮品,不當客人面拿家人吃。客人在坐,家人不得爭吵或變臉色,不呵斥雞狗,盡力不讓小伢啼哭。待客酒飯要謙席。坐席有以北方為上,有以橫木為上,有以左方、或靠牆一方為上。斟酒端飯,客人為先。客未食,主人不端飯碗;客未止箸,主人不終席。春節期間,各地都有「把湯」習慣。主家用糕粑、掛面、荷包蛋、雞肉等招待來客。客稍吃或呷口湯就放回,叫作「回碗」。作客,則衣著整潔大方,赴宴准時。忌窺主人內室,忌豪飲暴食,不翻菜碗,不坐主人座位。
3、禮品示意:俗以紅色表示喜,黑白表示哀。賀禮忌白,喪禮忌紅,但對高齡喪者例外,(俗曰老者喪禮為白喜事)。舊時壽禮不送錢(錢與祭鬼神的紙錢同義)、不送鍾(鍾與「終」同音),今已破規。一般男女間不互送內衣。除人參、燕窩和其他高級補品外,一般不送葯物。饋送豬肉時,不送公、母種豬肉。水產類不送鱅魚(俗稱「胖頭」)、鱔魚、鯰魚、烏龜、甲魚、烏魚、芡實(俗稱「雞頭」),皆因不美。今城鎮興送水果、煙酒、飲料,亦興送衣被及工藝品。
4、通行稱謂:家人稱謂有通稱、反稱、代稱、愛稱、貶稱、親昵稱和忌稱。父、媽、伯、叔、嬸、哥、嫂、弟、姐、妹是通稱;稱「父」曰「媽」、稱「媽」曰「父」、稱「父」曰「伯」「叔」,稱「伯」「叔」曰「父」是反稱;稱丈夫為「外頭人」「門外的」,稱妻子為「屋裡人」「門內的」,稱長子次子曰「老大」「老二」等是代稱;稱小兒曰「毛毛」「寶寶」「乖乖」「姐兒」「心肝肉兒」等是愛稱;貶稱有「多伢」、「恨伢」、「忍娣」、「貓兒」、「狗屎砣兒」等;昵稱曰「死鬼」、「我的個」、「伢他父」、「伢他媽」、「老頭子」、「婆婆」等。一般地,大部地域都忌諱稱「大娘」、「婆娘」。有些地方稱呼特別,如武穴把妻子叫「媽媽」(màmà)、紅安把母親叫「大」。還有,大部地方給祖父叫爹、給父親叫爺,唯黃梅反之。黃州、團風等地把姑姑也稱叫爺。親戚稱謂同外地差不多。只是北部山區將外祖父叫「家(gà)公」,將外祖母叫「家(gà)婆」,將「親家」叫qìng gā。
5、對親屬、親戚之外的人稱謂有:對老人稱「老人家」、「您老」、「您郎家」;對讀書人稱「先生」、「老師」、「相公」;對幹部稱「某同志」、「做公的」,亦稱官職;對匠人稱「師傅」、「老師傅」、「大師傅」;對生意人稱「老闆」、「大老闆」、「少老闆」、「掌櫃的」,今稱「經理」、「服務員」等。對對方之父母稱「令尊」、「令堂」;對對方之妹稱「令妹」;對對方之女稱「令愛」;對老師之子、女稱「世兄」、「世妹」;另有「師母」、「師父」、「師兄(妹)」、「師姐(妹)」之稱。
二、生育壽誕
1、祈子鄉俗:按舊俗,境內婦女常用「摸秋」「送龍珠」「送麒麟」等方式祈子祝福。其中摸秋最具風俗特徵:婚後多年不孕婦女中秋節夜,潔衣空腹,悄悄進入鄰家瓜菜園里,將事先看好的對象——冬瓜摸回家,抹凈茸毛,抱瓜而睡,伺瓜偎熱,起身入廚,治理煮食。次日向鄰里暗示,挑起鄰里叫罵,越罵越高興。失竅者心中明白,罵而不傷。若碰巧得子,婦家必辦酒酬謝之。此俗舊時行於英山、麻城、羅田一些鄉村。
2、生育別稱:民間俗稱婦女妊娠曰「有喜」;嗜酸曰「害兒」;腹部隆起曰「出懷」;產前腹痛曰「發生」;臨產曰「臨盆」;產罷曰「落月」;一月不出庭戶曰「蓄月里」、「坐月子」;生頭胎曰「解懷」;稱產婦曰「月里大姐」;手先出曰「討鹽生」;腳先出名「踩花生」;臂部先出曰「坐花生」;落地不啼曰「悶地生」。讀書人生男名「弄璋」,生女名「弄瓦」(或曰「得相公」、「得千金」)。農家得子曰「放牛的」;得女曰「賠錢的」。賀富家生子曰「嵩岳降神」;其自生女曰「緩急非益」。晚年得子曰「老蚌生珠」。「洗三朝」曰「湯餅之會」(或曰「吃紅蛋」)。今統稱「懷孕」、「生產」。
3、生育禮式:舊時鄉村中,嬰兒出生,後有諸多禮式。一是報喜。新生兒問世,其父抱公雞一隻到岳父母家報喜。岳母贈母雞,連舊公雞一起帶回(此俗行於與安徽、河南交界地)。二是送喜餅。沿江一帶興送喜餅,生男送單、生女送雙。親戚鄰里收了喜餅得送賀禮,岳父母尤其豐厚。大至搖窩、童車,小至衣帽、掛面、雞蛋、豬肉、紅糖、糯米。三是洗三朝。出生第三日「洗三朝」。步驟先用煎泡的艾水洗過,再有熟雞蛋滾兒全身。四是剃「毛頭」。男孩一月,女孩十八天前接來理發師傅「剃毛頭」。兒頂部留頭發一撮,叫「性命褡(dǎ)」,亦稱「百歲毛」。剃下的毛發捏成團,交母親保留。五是做月子。及一月,燒香供祖,殷實人家辦酒請客。有的還興「做九朝」、「做百日」。六是制「百衲衣」、「長命圈」。兒在襁褓中,其母便走親串友,向每家乞一塊布片,一個雞蛋。用布片縫「百衲衣」,以雞蛋換銀圈,制「長命項圈」,寓意於祝福。
4、少時賀生:境內習俗,一般慶老、慶小,一歲、六十歲壽慶最為隆重。
①小孩周歲時行「抓周」。主家擺酒請客,堂屋中聯桌結壇,鋪錦列席。壇席上陳列衣帽鞋襪、馬鞭弓箭、文房四寶、琴棋書畫、算盤刀尺、寶器玩具、胭脂水粉、蔥芸(諧音聰明)果餅雜什。其母將孩子打扮後扶坐於放滿物什的簸箕之中,觀他先抓何件物什推斷其嗜好前程。最希望他先抓書、稱,主人常把書、稱置於孩子手邊。但無論抓到什麼,觀者一律喝彩。「抓周」後喝周歲酒。
②孩子十歲時興「做十歲」。沿江幾縣及紅安、麻城特重,但無特定儀式,一般也請酒收議定書,家長、親友的贈品較豐。今有僅點播電視歌曲為慶的。對孩子平時的生日,父母也有表示。通常是割點肉,殺只雞,辦兩個菜,或給孩子煮雞蛋掛面。孩子過生日犯規,可免於打罵。
5、老年壽慶:人滿五十歲始行做壽俗稱「做生」。做第一個壽後,每逢「五」做「小壽」,逢十做「大壽」。父母健在,即逢「花甲」、「古稀」亦不做壽。有夫妻同年同月滿六十,由長輩做主,破例做「雙壽」,此種禮儀尤為隆重。有些人怕親友破費,事先提出不做壽,乃於前一天到親友家躲避,叫「避壽」。
拜壽儀式是在堂屋裡鋪氈條(無氈條以稿薦代之),擺香案。「壽星」率領家小拜祭列祖列宗後,高坐中堂,接受晚輩之拜。拜畢,分發壽餅、壽面與家人、親友。
三、婚嫁喪葬
1、舊式婚嫁:境內解放以前,農村男女定親早、結婚早,擇配講究門當戶對。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確定,放婚姻形成多為包辦婚姻,童養媳、血緣婚(表兄妹聯姻)、買賣婚姻也較常見,共和國成立後,實行《婚姻法》,推行移風易俗,非法婚姻被禁止,舊式婚姻形式得到改變。舊時婚嫁禮儀繁瑣,俗套很多。在訂婚上,先是央媒說合。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問名」,徵得女方家長同意結親。繼而「換庚貼」。將男女方出生年月報與算命先生「合八字」後送與女家,男方攜禮到女家「過路」上門,女方備酒席「打發」女婿。一些地方有姑嫂村婦「盤女婿」之風。最後選擇迎娶日期,將「日子」裝入柬盒,帶上錢物,送與女家。在婚娶上,俗套較多,一是哭嫁。嫁女自收下「日子」起開始哭嫁,有憐己憐親、以及討嫁妝之意。臨嫁前半日對親人、親友大哭一番。受哭者常送「紅包」明表情意。二是搬嫁妝。結婚之日,男家請人搬運,新郎前往,搬運工具一一掛紅。女家置酒款待,並封「利市」(小費)。一般人家嫁妝多為家用器具和衣被之類。富家女辦「全福嫁妝」乃金銀、寶器、山場、田宅、店鋪應有盡有。搬時女婿向岳母跪討鑰匙。至男家。打開箱櫃「揀箱」,亮出新人針線工藝,任人品評。三是迎娶。民國之前以彩轎迎娶新娘,轎分小轎、彩(大)轎兩種。小轎兩人抬,四角掛燈籠,周圍罩帷簾,轎眉懸鏡子、貼「喜」字,意在避邪。彩轎四人抬。帷蓋裝飾華麗,周圍飾龍鳳呈祥圖案。前列儀仗,後擁絲弦鑼鼓,喇叭、嗩吶引之。轎至,女家關閉大門,雙方隔門放鞭,男方送足「求門禮」,散足「彩錢」,女方甚為滿意才開門接轎。女子經過「開臉」(拔去臉上汗毛)、化妝、「辭祖」、「辭親」後被扶登轎,一路上鼓樂齊奏,伴娘隨之。男家以燈籠、爆竹迎候村頭。及至門口,舉行「回車馬」儀式,新郎開轎鎖,由「牽娘」(二女子)攙新娘出轎。拜堂,喝圓房酒。前來祝賀婚禮的親朋鄉鄰喝「喜酒」。多數地方酒後有「鬧新房」之俗。
次日上午舉行「堂見」禮。堂屋鋪紅氈、稿薦。新娘出場參拜親友。受拜者一一賜「喜錢」。第三天早晨,新郎上廚房摸摸瓢勺碗蓋,到親房伯叔家灶房看看,是日「參廚」。上午,由丈夫陪同「回門」(看望娘家父母)。當日返回。俗以為新房不能空人。至滿月,帶禮物再回女家看望父母。
2、新式婚禮: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貫徹後,婚俗多有改易和簡化,一般由介紹人牽線,約期見面、相親,雙方同意就去照相留念,互贈禮品。然後分別上門,會見雙方父母,男給女「見面禮」。婚期由男女雙方約定,佳期不行舊套,嘗定在進行結婚登記後以元旦、三八、五一、五四、國慶節和選擇的其他日期(俗稱「老日子」)。迎娶時租用汽車、拖拉機,坐轎絕少。婚禮不拜堂,而行主婚人(領導幹部)講勉勵的話,新人介紹戀愛經過,然後散煙、散糖果。鬧新房、盤新娘亦有之,但不過分。城鎮有由共青團、婦聯主持的集體婚禮。旅行結婚風氣一度盛行,筵宴多到賓館包席。「嫁妝」男女兩家都辦,七十年代興「四十九條腿」,八十年代興「電器四化」及組合傢具。合八字、送庚貼、喝准盅、哭嫁、哭轎、回車馬、參廚等禮儀消失。認親、過路、送節、問安、備嫁、送彩禮、辦喜酒、堂見更講實惠。

『叄』 胭脂是什麼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統稱,是和妝粉配套的主要化妝品。古時胭脂又稱作燕脂、焉支或燕支,關於胭脂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胭脂起於自商紂時期,是燕地婦女採用紅藍花葉汁凝結為脂而成,因為是燕國所產得名。

《中華古今注》中記載:「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粉。」還有一種說法是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此行不但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而且帶回了大量的異域文化和民族風物,其中就有胭脂。由這兩種說法看來,胭脂應該始自匈奴,後來又傳到漢地的。東漢時班固出使西域回來說過:「匈奴名妻曰閼支,言可愛如燕支。」現在甘肅永昌縣與山丹縣之間,還有叫燕支山或焉支山的,不知是不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名字?

胭脂的做法是把紅藍花在花開之時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紅藍花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淘去黃色後,即成鮮艷的胭脂。此外我國古醫書中記載可用於製作胭脂的原料,還有蜀葵花、重絳,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蘇方木等,從這些中葯可以提取天然的紅色素來制胭脂,當然這時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義上的胭脂了,已經是一切紅妝的指代。

《紅樓夢》有一段寫到: 「寶玉笑道:『鋪子里賣的胭脂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挑上一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裡,就夠拍臉的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可見胭脂的做法如同其他化妝品一樣是不斷在改進的。《御香飄渺錄》中說慈禧用的胭脂,是採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凈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漿後,用細紗過濾取汁,再把當年新繅就的蠶絲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曬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美人妝,面既施粉,復以燕支暈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從《妝台論》中對女子曉妝的描述,可見胭脂對女性紅妝是何等重要。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七》中寫魏文帝美人薛靈芸拜別父母後入宮,一路上淚下不止,用玉唾壺承淚,到京師時,壺中淚凝如血,這紅淚一定是因為沾染了臉上的胭脂。胭脂在唐代時尤為盛行,如唐詩有「三千宮女胭脂面」句,王建《宮詞》:「歸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裡潑紅泥。」說的是一個宮女在盥洗完畢後,臉盆中有如沉澱了一層紅色的泥漿。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楊貴妃紅妝之重,連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紅色。雖然在說法上誇張,但多少反映了當時的濃妝之風,近代出土唐代彩俑和壁畫也印證了這一點。

以上說的是面脂,口脂也是素來被看重的,戰國宋玉《神女賦》寫「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娥揚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參《醉戲竇美人詩》中 「朱唇一點桃花殷。」說的都是女性紅唇之美。《唐書》中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說用來盛口脂的容器是雕花象牙筒,可見口脂在諸多化妝品中是多麼被重視和喜愛。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稱為點唇,僖宗年間,口脂的種類計有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洛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媚花奴共十六種,並稱為胭脂暈品。

唐代以後,女性的妝飾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塗抹胭脂的習俗始終不衰。直到明清時亦然,只是不再象隋唐五代時期那樣誇張了。崇禎皇帝曾賦詩「露宿風餐誓不辭,忍將鮮血代胭脂。」以旌表為國抗敵的女英雄秦良玉,試想若在安穩的盛世,又有多少女子真的去做紅妝季布?
參考資料:http://bbs.eladies.sina.com.cn/

『肆』 古代人胭脂水粉都是用什麼做的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統稱,是和妝粉配套的主要化妝品。古時胭脂又稱作燕脂、焉支或燕支,關於胭脂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胭脂起於自商紂時期,是燕地婦女採用紅藍花葉汁凝結為脂而成,因為是燕國所產得名。

《中華古今注》中記載:「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粉。」還有一種說法是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此行不但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而且帶回了大量的異域文化和民族風物,其中就有胭脂。由這兩種說法看來,胭脂應該始自匈奴,後來又傳到漢地的。東漢時班固出使西域回來說過:「匈奴名妻曰閼支,言可愛如燕支。」現在甘肅永昌縣與山丹縣之間,還有叫燕支山或焉支山的,不知是不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名字?

胭脂的做法是把紅藍花在花開之時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紅藍花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淘去黃色後,即成鮮艷的胭脂。此外我國古醫書中記載可用於製作胭脂的原料,還有蜀葵花、重絳,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蘇方木等,從這些中葯可以提取天然的紅色素來制胭脂,當然這時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義上的胭脂了,已經是一切紅妝的指代。

《紅樓夢》有一段寫到: 「寶玉笑道:『鋪子里賣的胭脂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挑上一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裡,就夠拍臉的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可見胭脂的做法如同其他化妝品一樣是不斷在改進的。《御香飄渺錄》中說慈禧用的胭脂,是採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凈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漿後,用細紗過濾取汁,再把當年新繅就的蠶絲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曬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美人妝,面既施粉,復以燕支暈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從《妝台論》中對女子曉妝的描述,可見胭脂對女性紅妝是何等重要。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七》中寫魏文帝美人薛靈芸拜別父母後入宮,一路上淚下不止,用玉唾壺承淚,到京師時,壺中淚凝如血,這紅淚一定是因為沾染了臉上的胭脂。胭脂在唐代時尤為盛行,如唐詩有「三千宮女胭脂面」句,王建《宮詞》:「歸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裡潑紅泥。」說的是一個宮女在盥洗完畢後,臉盆中有如沉澱了一層紅色的泥漿。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楊貴妃紅妝之重,連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紅色。雖然在說法上誇張,但多少反映了當時的濃妝之風,近代出土唐代彩俑和壁畫也印證了這一點。

以上說的是面脂,口脂也是素來被看重的,戰國宋玉《神女賦》寫「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娥揚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參《醉戲竇美人詩》中 「朱唇一點桃花殷。」說的都是女性紅唇之美。《唐書》中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說用來盛口脂的容器是雕花象牙筒,可見口脂在諸多化妝品中是多麼被重視和喜愛。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稱為點唇,僖宗年間,口脂的種類計有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洛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媚花奴共十六種,並稱為胭脂暈品。

唐代以後,女性的妝飾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塗抹胭脂的習俗始終不衰。直到明清時亦然,只是不再象隋唐五代時期那樣誇張了。崇禎皇帝曾賦詩「露宿風餐誓不辭,忍將鮮血代胭脂。」以旌表為國抗敵的女英雄秦良玉,試想若在安穩的盛世,又有多少女子真的去做紅妝季布?

『伍』 兩篇800字作文

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正是如此,沒有自信就沒有成功,想要成功就必須先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自信就是要心裡有底,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走向成功。倘若心裡沒有底就盲目地幹事,就會像懸空寺那樣,虛飄飄的,搖搖晃晃,那樣做起事來指不定哪天就一敗塗地了。

自信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礎。美國的一個舞蹈家年輕時多次考舞蹈學院都沒有考上,十分沮喪。一次一個老太太把她帶到一個大花園中,告訴她只要她能找到傳說中的六重花瓣的胭脂蘭,上帝就會幫助她。然而胭脂蘭從來都是五重花瓣的,因此女孩找了一天也沒找到。這時老太太叫住女孩,然後隨手掐下一個胭脂蘭的花骨朵,說:「憑我多年經驗,這一定是你要找的六重花瓣的胭脂蘭,現在我把她送給你,也把好運送給你。」女孩信以為真,頓時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於是,在後一次的選拔中,她脫穎而出,終於被錄取了。

其實,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六重花瓣的胭脂蘭,那麼為什麼女孩前幾次都沒有被錄取,而得到胭脂蘭後就被錄取了呢?答案是:自信。女孩相信胭脂蘭真的會給她帶來好運,所以有了自信,把自信化作力量,融在信念中、氣質中、舞姿中┈┈從而實現夢想。

倘若人沒有自信,相對的就會自卑或是自大。自卑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成,這樣做起事來就會放不開,總覺得自己水平達不到某一程度,因而無法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自大的人往往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很多,做起事來難免會粗心大意,這樣做出的事怎麼會好呢?

如果說自卑、自信、自大是橫坐標,成功是縱坐標,那麼自信介於自卑與自大之間,正好是原點的位置,在橫軸與縱軸的交點處。可見自信是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到達成功最短、最有效的途徑。讓我們沿著自信之路走向成功吧!
在一次報告會上,一位學者提出一個問題:四個圖形,找出一個與其他不同的。由於標准和角度的不同,答案也各不相同,這就能告訴我們生活中答案不一樣的事很多,要從多方面去考慮。

近期,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學生,由於學習負擔重,各方面的壓力很大等原因而自殺。其實,我們不能死鑽牛角尖,我們初中時學過《范進中舉》,范進好不容易成了舉人,可是由於高興過度,反而瘋了。作為社會,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而我們學生也要把壓力變為動力,好好學習,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

中國有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確,各行各業都有好的,在公共汽車上售票的李素麗,也可以成為勞模。他們乾的是一般人不願乾的工作,但她卻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地工作,終於成為受人尊重的勞動模範。

前些天,故意開槍傷人的派出所所長被判死刑,他就是不嚴格要求自己,手裡拿著槍,以為可以隨意開槍。其實槍是人民給的,不是想開就開的,他敢胡作非為,終於被依法判刑,對這種人就應從重處理,決不手軟。

我們在高中時學習了許多學習和做題的方法,有時一道題可以多解,但我們往往學得很死,有時一看到題知道怎麼做,但算了很久才能算出,有時還不一定對。但當老師講出很簡單的方法時,我們才明白,如果我們每次都試著換幾種思路,我們會做得更好。

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的生活會更精彩
綻放生命的光芒
一棵蘆葦會思考嗎?會的,只要賦予它生命!
——題記
雖然現在只是一棵幼苗,只要不怕風雨,終會長成參天大樹的;雖然現在只是涓涓細流,只要永不懈怠,終會擁抱大海的;雖然現在只是一隻雛鷹,只要跌幾個跟頭,終會佔有藍天的……
是的,生命是有價值的,要實現其價值,就要讓它閃熠光輝,綻放光芒,演繹人生的精彩!
天地萬物,大自然賦予了生命,它們各自以其生命的姿態,裝點著這個美麗的世界,詮釋著自己,用獨特的方式熱愛著大自然,熱愛著自己的生命。
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一步步地往上爬……無論有多遠,無論有多高,她都不會甩棄自己的家,永遠都拉著它向前邁步,向上攀登……生命對於這個小動物來說,也許只有不斷地前進,才是她綻放生命之光的方式,用這種生命的姿態來詮釋。
如果有人問我:「你希望你下輩子成為什麼?」我或許看著遠處的那片綠,告訴她:「我願意成為一棵樹。」綠是生命的顏色,我愛它的奮發向上,充滿蓬勃的生機,也愛它綠得可愛!在我印象中,樹永遠都是長著繁茂的葉子,撐開那翠綠的大傘,為人們提供一片蔭涼。樹愛的是綠,綠也愛的是樹,所以,當葉子逐漸變黃,樹就會毫不留情地讓它飄走,從不挽留……也許,只有綠才是詮釋樹的生命的一種表達,也只有這樣,樹才能綻放它的生命之光……
風告訴我:「其實我是有生命的。」哦!我知道了,我見到你在向葉兒招手,向花兒微笑!雨也告訴我:「我也是有生命的。」哦!我也看到了,你在向草兒彎腰、點頭!我感覺到你們的存在,你們都傳遞著生命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來輕輕地告訴我,春天到了,生命綻放的季節來到了!
原來,生命是如此的微妙,它的光芒是如此的閃亮、耀眼!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生命的偉大和質朴,體會在荒涼生命中的溫情,一起來敬畏生命!你生命長河裡有多少顆閃亮的珍珠?也許,它還在等待我們去發現,期待著我們去尋覓。
生命的光芒,應該是五彩繽紛的,閃亮奪目的!在我們的心靈里,有多少顆令人痛苦的沙子?請把它們一一挑揀出來,讓陽光射進潮濕的心扉,讓心靈再次看到陽光——生命的陽光!
如果人生是一次採集,那我就會把最美,最甜的果子採下,釀成一壺醇醇的酒;如果人生是一次釀造,那我就會去尋找最鮮,最美的蜂蜜,去釀出生命中最好、最甜的蜜糖;如果人生是一串珍珠,那我就會小心翼翼地將每一顆珍珠都擦得晶瑩透亮,因為它們是我的生命之珠。我要讓自己的生命綻放七彩的光芒!
生命,原來是需要這樣……
3 篇

『陸』 相同部首的詞語有哪些

抵抗、伉儷、詞語、拍打、坎坷、
打扮、嗚呼、污泥、齷齪、犧牲、
蜥蜴、明晰、呼吸、唏噓、糠粞、
輻輳、蜉蝣、彷彿、茯苓、欄桿、
燦爛、滾燙、冰凌、冰冷、惆悵、
狸貓、眼睛、沙漠、葡萄、核桃、
撫摸、縹緲、拖拉、胳膊、鳳凰、
鎖鏈、游泳、懼怕、陷阱、洗漱、
娉婷、場地、相框、做作、苜蓿、
遙遠、疾病、疼痛、說話、揶揄、
襯衫、玫瑰、芬芳、冶煉、燃燒、
蘆薈、咽喉、哽咽、啷蹌、玻璃、
珍珠、爆炸、飢餓、嘮叨、糟糠、
槐樹、慚愧、假使、譏諷、嘀咕、
抵抗、尷尬、洗滌、命令、想念、
籬笆、盪漾、躊躇、憧憬、松柏、
猿猴、懵懂、螞蟻、芍葯、情愫、
懶惰、相機、繽紛、迅速、訴說、
姑娘、彷徨、浪漫、璀璨、精粹、
樹木、森林、蝗蟲、蹉跎、

『柒』 在哪裡可以找到短篇小說

耽美 行嗎 ,《老師,請讓我愛你》。 和《faint》沸騰的銀(虐心 HE).txt‖推薦】《八年抗戰》by 花輕雨細(師生文 年下 情有獨鍾).txt‖推薦】《吶,老師》by 白芸(師生年下,典型的浪子回頭 HE).txt‖推薦】《困在網中央》BY狂上加狂[師生 年下 大叔受].txt‖推薦】《情人慕斯》(《紫藤花開》續)by 胭脂蟲.txt‖推薦】《紫藤花開》by 胭脂蟲(現代師生 HE).txt‖推薦】《逆風而行》BY藍淋 (現代渣攻X懦弱受師生年下HE).txt‖推薦】《醉花蔭》作者:流水無情.txt《夢想嘗試》BY午夜報社 (全息網游 師生年下 肉量足 HE).txt《洛陽子》BY步鈴(古代 師生 年下).txt《溺愛成癮》by 玉師師(溫柔忠犬攻X傲嬌女王受,師生年下 新番外).txt《玻璃心》BY鏡水(HE).txt《石南》作者:viburnum(師生,年下).txt《窗外有晴天》by風過無痕(校園文,年下,師生,改過自新).txt《老師,別哭》作者:殷子期.txt《莫言賞歡》BY慘了慘了 (現代 惡魔年下攻X悲劇大叔受 師生 強強) .txt《言猶在耳》BY古鏡(年下,師生,叔侄,恩怨).txt《誓言》BY爆琦(現代玄幻 花心沒節操濫情攻變受X冷漠溫柔攻 師生年下 HE).txt《誘拐情人》作者:藍之樹(年下).txt

『捌』 形容桃花的好詞好句

【好詞】

簇擁、綻開、嬌嫩、稚氣、嫵媚

紅彤彤、紅艷艷、羞答答、一簇簇、一朵朵、抿嘴含笑、羞羞答答、膽怯羞澀、蓓蕾初綻、含苞欲放、爭先恐後、玲瓏剔透、艷麗豐姿、紅斑粉蕊、噴焰吐火、端莊典雅

【好句】

1.桃樹上的小骨朵兒一天天鼓起來,露著紅嘴圈,像抿嘴含笑的小姑娘。

2.桃樹上掛滿了花骨朵兒,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擁著,彷彿是一群膽怯羞澀的小姑娘,誰也不肯第一個綻開笑臉。

3.粉紅色的花蕊,金黃色的花蕊,綠色的5片小花萼,湊成了玲瓏剔透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擠滿枝頭。

4.雨中的桃花,那麼嬌嫩,那麼可愛,彷彿剛剛從睡夢中醒過來的小女孩,稚氣地望著你,那些濕潤的小花蕾,好像嬰兒們的小嘴唇,紅艷艷地咧開著……

5.桃花在含苞欲放,一點一點的紅,淺淺的、淡淡的,抹在那裊裊娜娜的枝條上。

6.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姿。

7.桃林蓓蕾初綻,密密的枝丫上好像掛滿了銀色的微型燈泡,串串潔白的花苞珍珠似的閃耀。

8.盛開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又像是一團團雲霞。

9.猩紅的熱情,粉紅的嫵媚,那白瓣上灑著點點紅斑,則顯得端莊典雅。

【好段】

10.【桃花含羞】桃花像姑娘們粉紅色的臉,有的迎著輕輕春風最先開放了,像那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一樣,嬉戲玩耍著,發出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有些尚未開放,看到美好的春光,看到天真無邪的小姑娘那股調皮勁兒,躍躍欲試,想笑,又緊緊地咬著嘴唇,羞答答地不敢笑。

11.【桃花嬌模樣】桃花是花兒中最受寵的,模樣也嬌,花瓣薄薄的,讓人瞧著不敢出大氣;花蕊細細長長的往上挑,像小姑娘的長睫毛;最讓人嫉妒的是,桃花開的時候,桃枝上一片葉子也沒有,就它們「目中無人」,熱熱鬧鬧地開個「滿世界」。

熱點內容
七夕要發什麼朋友圈 發布:2025-07-18 04:47:19 瀏覽:717
綠植爬山虎圖片 發布:2025-07-18 04:26:40 瀏覽:169
杓蘭的花語 發布:2025-07-18 04:16:13 瀏覽:917
瓜葉牡丹圖 發布:2025-07-18 04:07:38 瀏覽:45
海綿紙做玫瑰花視頻 發布:2025-07-18 04:07:36 瀏覽:426
青錢柳盆景 發布:2025-07-18 03:46:59 瀏覽:731
胥口櫻花院 發布:2025-07-18 03:44:36 瀏覽:86
荷花帶回家 發布:2025-07-18 03:43:56 瀏覽:66
曾泰梅花 發布:2025-07-18 03:36:47 瀏覽:790
燈心草盆栽 發布:2025-07-18 03:22:38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