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歸盆景
Ⅰ 蘭花送春是什麼品種
送春,又名春綠蘭、綠蘭、送春歸、巴茅蘭,送春因花期在3-4月而得名。由版於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權雲貴川地區,又在少有人去的高大岩山的箐林裡面,所以長期以來沒有被認識,隨著近幾年來蘭花熱潮的推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送春也被帶出大山,成為蘭界新寵。
Ⅱ 月夜動春心是什麼生肖
花朝節乃是百花生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記得紅樓里的林妹妹就是在百花生日那天出生的,傳說中香香公主身上的奇香也是因為她幼時嗜食芳香的花瓣而致,花也同女子一般,是美麗和聰慧的象徵。
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游賞。」而常州、武進等地則以農歷二月十二為「花朝節」。我國南北各地許多民族都有花節,只不過是時間不同、風情有別罷了……
花朝節的盛行據傳要歸功於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帝王嗜花成癖,每到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歷史告訴我們,名人總是有效應的,慢慢的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了花朝節活動
花朝的節物風俗 1 祝神廟會傳說花神專管植物的春長夏養,所以,祀奉她的就不僅僅限於花農了,還包括耕種莊稼果蔬的農人。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家還常供奉著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許多地方,不少農人都要聚集於花神廟內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饌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十二伶優分扮每年十二越的各月花神故事。由朱熹的詩,也可以看出人們對花神的感情。人們紛至沓來,就此形成廟會。這天夜裡,要提舉各種形狀的「花神燈」,在花神廟附近巡遊,以延伸娛神活動。 2.游春捕蝶古時,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賞花之餘,飲酒作樂,互相唱和,高吟竟日。縱觀二三月間的傳統佳節會發現,這一時期會有一系列游春的節日——春節拉開了迎春的序幕,花朝節前後構成游春的高潮。撰有名劇《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寫有竹枝詞形容花朝踏青歸來的盛況:「千里仙鄉變醉鄉,參差城闕掩斜陽。雕鞍綉轡爭門入,帶得紅塵撲鼻香。」 宋時開封一帶的花朝曾流行「撲蝶會」,是當時民間頗有趣味的游藝活動。
圖:宋 李安忠《晴春蝶戲圖》
3 種花挑菜
這一天,各地還有栽花種樹的習俗,有點今天植樹節的味道了;挑菜,就是挖野菜——白蒿、薺菜正是鮮嫩的時候。「採薇採薇,薇亦柔止……」 4 曬種祈豐 花朝吉日,正值芳菲醞釀之際,家家攤曬各類種子,據說要湊其「百樣種子」,以祈豐收。預卜的方法很簡單:是日忌雨,晴則帶來百物豐熟的吉兆。 5 製作花糕 唐代的節日文化與飲食文化都十分發達。據傳武則天嗜花,每到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這種糕有著花瓣的馥郁和穀物的芬芳,很快就上行下效,宮廷坊上一時分外流行。
熱愛花的民族多是熱愛美和生活的民族。作為農耕民族,我們歷來對大地上生長的植物有著深厚的感情,自《詩經》《楚辭》起,後世詩文便與花草有著不解之緣。陸毛著有《花經》,而他本人也因此位列花仙——正如陸羽因《茶經》被奉為茶聖。我們自小就開始吟誦「一樹梨花落晚風」「一枝紅艷露凝香」……正是這些彩英,中華文化氤氳出淡淡的幽香。
這個節日寄予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對春日、生命、綠色的親近和渴望。作家劉心武這樣倡議:「我建議北京人恢復這艷麗芬芳的『花朝節』,這應該是一個老少咸宜的節日。花王誕辰,多麼浪漫的想像!曹雪芹在《紅樓夢》里,給賈寶玉起過『絳洞花王』的綽號,他還寫到,在芒種節那天,恰逢一個『餞花節』,春來是『花朝』,春去要餞行,熱愛春天,珍惜春天,送春歸待春回,這裡面有多麼豐富的內涵,多麼濃釅的詩意!」 而在傳統佳節普遍式微的今天,花朝節在本土已經退化縮水,僅僅保留在港澳台地區和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例如,大理白族在花朝節會擺出各種盆景,以茶花為多,是古時受到中原風俗影響的孑遺。
Ⅲ 比較冷門的水果名字
比較冷門的水果名字
比較冷門的水果名字,水果大家都很喜歡的一種食物,而且大部分的水果營養成分都是不一樣的,含有的很多營養成分也是我們身體所需的,水果的種類也有很多,以下了解比較冷門的水果名字。
比較冷門的水果名字1
1、木通
這應該是本回答下顏值擔當,木通是一味中葯,果實八月成熟,所以又名「八月瓜」,成熟的果實呈紅紫色的不規則形狀,可以直接食用。
口感體驗:木通本來味道苦而且澀,作為水果流向市場主要是日本率先馴化培育出來的,我國目前農科院也在做類似的嘗試,浙江、江蘇、廣東等地也有人知道它能夠食用。能被吃的主要是三葉木通。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毛茛目木通科木通屬植物
分布區域:長江流域各省區,日本,朝鮮
別名:通草、附支、丁翁、八月瓜藤(廣東)、 三葉拿藤(浙江)、八月楂(江蘇)
它的花也非常好看
口感體驗:吃木通可以剝開木通果的果皮後,用勺子挖果肉吃,當然拌上蜂蜜一塊煮吃,效果會更佳,也可以混合冰糖同煮食用。苦澀味道也在減去。
2、黑老虎
黑老虎同樣也具有一定顏值,原生於原始森林中,湖南貴州的苗族侗族人會吃它。苗族人稱其為「布福娜」。
口感體驗:黑老虎的果實鮮艷美麗,外表看起來像個球。黑老虎是聚合型的水果,打開以後每一粒的果肉呈心形或者卵狀心形,裡面有很多果肉,咬一口,吸一下果肉,有點像荔枝的味道,也有點像山竹的味道。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毛茛目木蘭科五味子族南五味子屬離蕊南五味子亞屬
分布區域:江西、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
別名:冷飯團、過山風、布福娜、風沙藤、透地連珠、三百兩銀、紅鑽、十八症
近年來也開始進行人工種植與培育,也開始發展成一種新型水果栽培,在華南市場少量銷售。
3、蓮霧
與上面兩種果果相比,蓮霧的市場認知度就要高很多了
口感體驗:蓮霧原產自馬來西亞,在當地又被稱作是「水翁」,含水量高達90%,也就足以想見它的汁水豐富了。「咬上一大口,豐富的果汁瞬間溢滿口腔,味道清甜爽口,好似蘋果卻又比它清淡些許,甜度適中,吃完後唇齒間都彌漫著清新的香氣。
蓮霧好吃就在於水分多,糖分足,且吃著舒服,不同吐什麼核。宛若小時候看豬八戒吃人參果: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桃金娘目桃金娘科桃金娘亞科蒲桃族蒲桃屬種洋蒲桃種
別名:天桃、璉霧、楊蒲桃、爪哇蒲桃
分布區域:馬來西亞、印度、中國廣東、福建、台灣、廣西、雲南、海南
在台灣,洋蒲桃被譽為「水果皇帝」,暢銷於水果市場,深受消費者的親睞。
4、刺梨
刺梨這種植物,是薔薇科植物繅絲花的果實
口感體驗:刺梨的吃法流行於我國西部,比不得諸多碩果累累,汁飽水厚的水果,味道在酸、甜、澀之間。而刺梨的一股子清香是他別有風味的一種吃頭。一般賣刺梨的會把外面表皮的刺刮干凈,裡面的東西掏出來,洗干凈一口咬下去就可以吃。
許多地方都有吃刺梨的習慣,而尤以貴州為甚,筆者常在貴陽街頭又看到賣刺梨的小攤點:
沿街賣刺梨也是對貴陽的一番別樣記憶!
野刺梨100克果肉中含維生素C含量極高,達到2054~2725毫克,是我們熟知的柑橘與奇異果維C含量的100倍和9倍。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薔薇目薔薇亞目薔薇科薔薇亞科屬薔薇屬薔薇亞屬繅絲花種
主要分布地區:刺梨廣泛分布於我國亞熱帶的陝西、甘肅、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也見於日本。
別名:繅絲花、刺蘑、山刺梨、賽哇(西藏)、刺石榴、野石榴(陝西)、刺梨子、木梨子、刺梨薔薇、茨梨、送春歸、文光果。
5、杈杷果
杈杷果外形萌萌噠,就像一顆鮮紅的愛心,顏色嬌艷鮮紅,像寶石一樣漂亮,有時候也會長得有點猥瑣
口感體驗:其與蓮霧類似,果核細小食用起來基本感覺不出有果核。口感有點類似櫻桃,水分更加充足,口感更加甜美,肉質偏軟,堪稱是「無核的櫻桃」
植物學分類: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茜草目忍冬科忍冬族忍冬屬苦糖果組囊管組郁香亞組
別名:健身果、相思果
主要產地:產陝西和甘肅的南部,山東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定海、杭州、天目山),江西(修水),河南,湖北西部和東南部、湖南(慈利)、四川西部、東北部和東南部及貴州北部和西部(威寧)。生於向陽山坡林中、灌叢中或溪澗旁,海拔100-2000米(四川西部達2700 米)。上海、杭州、武漢、旅大等地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從我國上海引種於英國的栽培植物。
6、沙棘果
沙棘果多產於西藏、新疆等地,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為,與刺梨有一定相似性,口感需要榨汁更好喝
口感體驗:與刺梨相類似,沙棘果篇藏區、北疆產的沙棘果也屬於過於酸甜相間,而維C含量豐富,適合喝果汁的。其有淡橘香味,香味獨特,也值得品嘗。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瑤瑤沙棘綱雙葉子植物亞綱桃金娘目胡頹子科沙棘果屬
別名:醋柳、黑刺、酸刺
主要產地: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北疆阿勒泰地區為最多。
7、桑椹
在這些水果中,桑椹算是比較常見的了,但是就目前產能而言,桑椹還缺乏一些存在感,其實這種水果很好摘哦。
口感體驗:熟透的桑葚味道極為甜美,清新爽口,透著桑樹的清香,汁水極多,未熟透的會有酸味。
桑椹現在還可以榨成汁來吃,桑椹果汁,清甜爽口,酸甜始終,更有清熱解暑,補充活力,美容養顏的功效。
植物學分類: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蕁麻目桑科桑種
別名:桑葚、桑椹子、桑蔗、桑棗、桑果、桑泡兒,烏椹等
分布地區: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省區,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鮮、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8、姑娘
又是一樣大家市場能看得見的水果,有些人可能還是沒有吃到過,他的名字如何得來,只能是自己想像吧!
口感體驗:表面一般會覆蓋一沉跟燈籠一樣的皮,裡面的果實是金黃色的。帶有一種獨特的奶香醇,口感極為香甜,也有比較淡的,不覺酸味,同樣子幾乎吃不到。
植物學分類: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管狀花目茄科酸漿屬種燈籠果種
別名:燈籠果、菇蔦、小果酸漿、金燈果、戈力、菇娘、洋菇娘、金姑娘、毛漿果、滿洲乳果、含羞果、香馬騮、香姑娘、毛酸漿
原產南美洲;中國廣東、雲南、新疆有栽培,或成野生而生長於海拔1200-2100米的路旁或河谷。
9、牛奶果
其實叫牛奶果的植物有多種,台灣榕、買麻藤屬植物大子買麻藤的別稱都叫牛奶果。這里主要指的是星蘋果。
口感體驗:在以上推薦的水果中,僅有兩種水果極酸,但牛奶果的甜數一數二,答題人在越南吃到時,便著迷於其甜味和桃子一邊的肉質。
科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柿目科山欖科屬金葉樹屬星蘋果種
別名:星蘋果、金星果、牛奶果、星蘋果
分布范圍:長在溫暖向陽的山地、路旁、庭院、村旁處。人工栽培。也有逸為野生。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台灣等大部分熱帶地區均有廣泛分布。
10、羊奶果
這種水果不大常見,長得像羊奶頭,故而得此名聲。由於他很適合觀賞樹枝與果實,也有做盆景的。
口感體驗:它的外形跟乳頭的形狀很像,又很小,所以就叫做羊奶【子】。汁多肉厚,口感酸甜,更勝枸杞。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桃金娘目胡頹子科胡頹子屬
別名:半春子,甜棒槌,雀兒酥,胡頹子
分布地區: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日本
比較冷門的水果名字2
幾種比較「冷門」的南方水果,你可能沒吃過,但最後一種肯定認識。
蓮霧
蓮霧這個名字可能挺熟悉的,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放到市場上也未必能認得出來。
整體來說,蓮霧長得像個紅色的小燈泡,不過頂端並不是圓圓的,而是凹進去一塊,也有點像一隻比較矮胖的梨子。
蓮霧適宜的生長溫度高達25到30攝氏度,原產自馬來西亞,在我國基本只有廣東和台灣可以種。
黃皮
這種水果的栽培范圍就要更廣一些了,華南地區和西南地區基本上都能種,但對於北方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的。
黃皮是原產自我國南方地區的水果,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味道清香酸甜,是潮汕人經常吃的美食。
不同於很多像荔枝一樣容易上火的嶺南水果,黃皮的性質非常溫和,即便在夏天也是可以隨便吃的,一點都不會上火哦。
番荔枝
番荔枝還有一個特別「佛系」的名字,叫做「釋迦果」。
之所以叫做番荔枝,是因為它和荔枝外表長得很像,不過卻是荔枝的綠色plus版本,一個成熟番荔枝的大小,大概和石榴差不多。
番荔枝味道香甜,纖維素含量很高,在海南吃的人比較多,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也有栽培,是一種非常純粹的熱帶水果。
刺角瓜
刺角瓜的外表,長得就像一個和榴槤雜交了的'芒果,外皮金黃色,還渾身都是堅硬的刺。
切開刺角瓜,裡面又有點像百香果,很多籽在裡面擁擠著,吃起來像在吸果凍一樣,味道也是甜甜的,很好吃。
刺角瓜原產自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大沙漠,目前我國南方也有種植,其中江西的種植面積是最大的。
楊桃
你可能沒吃過楊桃,甚至沒見過真的楊桃,但你應該還記得語文課本上那個「五角星」的故事。
把一顆楊桃「攔腰斬斷」,呈現出的橫截面就是一顆漂亮的星形,精緻程度可以和秋葵相媲美。
楊桃吃起來脆脆嫩嫩,鮮美多汁,又不會甜到特別過分,而是帶有一種獨特的青草香氣,讓人感覺特別的清新自然。
Ⅳ 描寫水的詩
水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酈道元《三峽》)
6、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江移林岸微,岩深煙岫復」(《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遠重疊,竹樹近蒙籠。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游沈道士館》)
「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雲天里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 (清·查慎行)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 (清·查慎行)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後赤壁賦》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 李白 《將進酒》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李白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陽樓》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亭亭畫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愁滿眼,水連天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後赤壁賦》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 李白 《將進酒》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李白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陽樓》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亭亭畫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愁滿眼,水連天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願此作流水,潛浮蕊中塵。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水光瀲灧晴方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月光如水水如天。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3.梨花似雪春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
4.十年楚水楓林下,今日乍聞長樂鍾
5.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6.山桃紅花滿,蜀江春水拍山流
7.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8.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Ⅳ 刺梨子為什麼又叫送春歸
刺梨,薔薇科灌木植物刺梨的果實。又稱茨梨、文先果。刺梨又稱送春歸、繅絲花。我國西南和湖南、湖北、江蘇、廣東等地均有分布。秋季採收成熟果實,去刺,洗凈除去種子,鮮用或曬干用。 [性能]味甘、酸微澀,性涼。能健胃消食,清熱生津,解暑。 [參考]含豐富的維生素B、C,胡蘿卜素、蘋果酸、檸檬酸等成分。 [用途]用於胃陰不足,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或飲食積滯,飽脹滿悶,腹瀉便溏;熱病或暑熱傷津,口乾口渴,心煩發熱,小便短赤。
Ⅵ 什麼送春歸,什麼迎春來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Ⅶ 送春歸,送君回去的下一句是什麼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下一句是「」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出自出自《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是北宋詞人王觀創作的詞。題目一作《別意》。
原文如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如下: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裡?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詞句注釋如下:
①卜運算元:詞牌名。北宋時盛行此曲。
②鮑浩然:生平不詳,詞人的朋友,家住浙江東路,簡稱浙東。
③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動的水波。
Ⅷ 送春蘭是什麼蘭花
送春,又名春綠蘭、綠蘭、送春歸、巴茅蘭,吳應樣在《中國蘭花》一書中歸類干蕙花變種,陳心啟、吉占和的《中國蘭花全書》也將之歸類干蕙花變種,吳應樣與陳心啟首先發現於四川。也有學者認為送春是一個獨立的原生種群,不應歸類於蕙花變種。
送春葉片較多,一般為8—16片,叢生,近二列,葉基部呈一字排列,薄革質,葉姿多彎垂,葉緣有細齒,葉面有溝,葉端較平坦。送春植株一般要經歷兩個生長周期才能完成生長。送春因花期在3-4月而得名。其花莛稍彎曲,高30-50厘米,有花5-9朵,因花數之別而有五子送春、七子送春、九子送春之別。花徑約為6厘米,花色黃綠,有清香,苞片幾與子房連梗等長,萼片多呈披針形,花瓣較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唇瓣不明顯三裂,中裂片上有綠色乳突狀絨毛,上有紫紅色斑點。送春殼色多顯白綠,但許多白亮綠筋或綠殼綠筋的並不是素心品種(由此可見要尋一株送春素也不是那麼容易),初學者很容易認錯,頂花買是最保險的做法。由於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雲貴川地區,又在少有人去的高大岩山的箐林裡面,所以長期以來沒有被認識,多數蘭友對送春不夠了解,而且有很多人認為送春花品不如蕙花,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因為對送春缺乏了解而產生的偏見。隨著近幾年來蘭花熱潮的推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送春也被帶出大山,成為蘭界新寵。
Ⅸ 送春蘭的介紹
送春,又名春綠蘭、綠蘭、送春歸、巴茅蘭,吳應樣在《中國蘭花》一書中歸版類干蕙花變種,陳心啟、吉權占和的《中國蘭花全書》也將之歸類干蕙花變種,吳應樣與陳心啟首先發現於四川。也有學者認為送春是一個獨立的原生種群,不應歸類於蕙花變種。
Ⅹ 送春為什麼很少出去素花
因為送春出素花的幾率很低的,種40棵左右吧,有10多棵沒開,只出了兩棵素花。就按30棵出兩棵素花來看,出花率僅為6.67%,甚至更低。
送春又名春綠蘭,綠蘭,送春歸,八毛蘭,因花期3-4月而得名。吳英桑和陳新奇最早是在四川發現送春的。也有學者認為,送春是一個獨立的本土種群,不應歸入大花蕙蘭品種。因為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的雲貴川地區,以及人跡罕至的高大落基山脈的青林,所以早已不為人知。蘭花的價值是講究品種的,同一品種也會因漲勢和品相的不同價格相差巨大,送春中的「九子送春素」算是稀世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