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通州盆景

通州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8-07 02:07:44

❶ 改錯 南通位於長江入海口的北岸,古稱通州,。

是與上海。。。。
她依江傍海。。。
一座。。。盆景。。。
布置了南通城市。。。。
南通由此成為了第一座由國人自己規劃設計、實施建設的第一座充滿人文意蘊的新城,從而便有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美稱。

有爭議的地方:美輪美奐本用於形容建築物華麗,
但如今的漢語以擴充為形容其他事物精美。
我不知道現在的語文教材承不承認其引申含義。

另外文中的美輪美奐還寫錯別字了。

❷ 石港的石港古鎮

我師付周培 生老先生於王家手沒有任何關糸,文章寫錯了。周老先生從小學的外家拳,他不知道什麼是王家手。請寫文章的人糾正一下。

❸ 南通801路公交運行路線及發車時間

2014年
8月1日起,公交801路通州灣商務中心至盆景園公交線正式開通。沿途停靠「通州灣商務中心、通州灣商務大廈、政務服務分中心、海晏、三餘鎮、慶豐加油站、通州北站、勝利橋、崇川大橋北、友誼家園北、輕紡城、盆景園」。發車時間:
通州灣商務中心17:30;盆景園7:00。周日、節假日運休。票價:南通市區至通州城區及通州城區至濱海園區5元,南通市區至濱海園區10元。運營車輛1輛。

❹ 誰知道哪兒是教育之鄉,又是建築之鄉,同時又是風箏之鄉,兼有「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

南通古稱通州,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中國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國「綜合實力50強」和「投資環境40優」城市。位於江蘇省東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瀕黃海,南與上海及蘇南地區隔江相望,北依廣袤的蘇北大平原,素有「江海門戶 」之稱。

南通現轄四市、二縣、三區,轄區總面積 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萬。 南通依江傍海,氣候宜人,風景秀麗,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境內水網密布,無旱無澇,自古極少戰亂,被譽為「江海明珠,崇川福地」。

南通人傑地靈,是中國著名的長壽之鄉、教育之鄉、建築之鄉、輕紡之鄉、體育之鄉、盆景之鄉、風箏之鄉、安全之鄉、博物館之鄉。

南通經濟發達,以紡織服裝業、建築工程業、船舶修造業聞名於世。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1758億,進出口貿易突破了100億美元,財政收入217億,國稅地稅雙雙突破100億,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一億噸,成為中國沿海十個億噸大港之一。

南通是「中國近代第一城」,是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一個世紀前, 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清末狀元張謇先生於1895年規劃了南通城市建設的一城三鎮格局,使南通成為有別於上海、武漢、青島、大連等外國資本發展模式、官辦模式,由國人民族資本發展,自己全面規劃設計、實施建設的第一座充滿人文關懷和近代意蘊的新城,南通因此成為了近代中國本土化城市的典範,有「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美稱。

進入21世紀,南通提出了「依託江海、崛起蘇中、融入蘇南、接軌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 」的跨越發展新思路,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喜人局面。南通經濟發展速度已連續兩年在江蘇省和長三角16個城市中保持領先,今天的南通生機勃勃,充滿朝氣。

南通和上海僅一江之隔,有「上海後花園」之稱。2007 年12月蘇通大橋正式通車後,南通將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大有「一橋飛架南北,滬通共繁榮」之勢。百奧生物技術(南通)有限公司近鄰蘇通大橋,是南通轄區中距離上海最近的地點之一。

❺ 五一到哪兒玩最好呢南通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

觀光游覽
江風海韻,風光綺麗。市中心的濠河風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30華里的濠河環抱古城,被國內外遊人譽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項鏈",正在規劃、開發的沿濠河博物館群將賦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內涵。位於市區南郊的狼山風景區同樣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六大自然風景區之一,狼山列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擴建廣教寺以來,一直香火旺盛,聲名遠播。位於狼山兩側的劍山、軍山、馬鞍山、黃泥山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新添了不少景點。百里縣區不乏尋幽探勝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遺址,如皋的水繪園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歸渡海亭,如東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響樂"(海濱放風箏),啟東的圓陀角觀日亭等名聞遐邇。
清末狀元張謇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開風氣之先,創造性地開展城市建設,使南通成為中國人最早按照先進理念規劃和建設的城市典範,15個全國第一造就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美稱。南通一流品質和美觀形態的人居及旅遊環境,位於市中心的濠河獨具城抱水、水擁城的絢麗風貌,獲「2005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南通的海灘平展開闊,有旅遊項目海上迪斯科。
南通狼山則是由海溯江的第一座名山,被稱為江海第一山。山高100多米。狼山是佛教西方三聖之一的大勢至菩薩的道場,山上還供奉著惟一身披龍袍的大聖菩薩,狼山位列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南通的濠河是一條美麗、醉人的城中河。乘船游覽濠河,您可以領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意境。 南通是是中國長壽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歲老人的人口比例超過了國際標準的2倍多,全市共有百歲以上老人600多位,長壽現象受到世界關注。游覽東方大壽星園感悟健康的奧秘,定令您大德必壽。
300多年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與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在水繪園演繹了浪漫的愛情故事,到南通可別忘了去如皋觀賞徽派園林孤本——水繪園,品嘗董小宛親手創制的董糖。
此外,南通海底世界也於2007年與大眾見面,獨特的海底風光,見證了江蘇第三個擁有海底世界城市的誕生。

南通特產

·西亭脆餅
·狼山雞
·南通嵌桃麻糕
·白蒲黃酒
·石港乳腐
·鳳尾魚罐頭
·白蒲「三香齋」茶干
·海鮮珍品——文蛤
·薄荷腦
·藍印花布
·南通風箏
·南通刺綉
·勾針衣
·扎染
·季德勝蛇葯片
·王氏保赤丸
·董糖
·如皋蘿卜
·林梓潮糕
·如皋肉鬆、火腿、肉鬆
·盆景(如派和通派)
·文蛤

❻ 南通有什麼好玩的

南通(簡稱「通」),別稱:靜海,江蘇省地級市,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介紹下南通好玩的5大旅遊景點,看看你去過幾個呀。

1、濠河風景區

濠河風景區以千年古護城河——濠河為依託,綠樹如蔭,風光秀美,以其健康、自然、優美、舒適的生態特徵為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旅遊休閑目的地,是獨具「城包水、水包城、城水一體」格局,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的環城敞開式旅遊景區,包括以下好玩的景點:中國珠算博物館、中國審計博物館、怡園休閑半島、南通盆景園、南通佛教文化展覽、南通博物苑、南公園、環西文化廣場、濠西書苑、城隍廟等。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濠北路508號

2、狼山風景名勝區

狼山是南通好玩的自然風景區,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西臨長江、山水相依,通稱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米,最為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景點有張謇嗇園、駱賓王墓、金滄江墓、三仙祠、林溪精舍、天主教堂,有松巔閣、海月岩、鵓鴣岩、夕陽洞、仙人洞、寒玉泉等景跡,還建有游樂園。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臨港路2號

3、南通探險王國

南通探險王國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是由深圳華強集團精心打造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公園以科幻探險和驚險體驗為特色,採用當今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精心打造,可與西方的主題公園相媲美。南通探險王國由史前探險、3D巨幕、海螺灣、宇宙小勇士、童夢天地、摩天輪、大擺錘、旋轉木馬、颶風飛椅、高空飛翔、暴風眼、波浪翻滾、太空飛梭、海盜船、空中飛舞、轉轉杯等40餘個單體游樂項目組成,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遊玩需求。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北大街1號

4、黃金海灘景區

每逢旭日東升,霞光四射,瑰麗雄渾,整個海灘猶如鋪滿金沙般璀璨奪目,「黃金海灘」由此得名。景區是南通最好玩的10個地方之一,集生態濕地、濱海沙灘、科普教育、休閑度假於一身,設有鯨魚館、新能源科普館、濕地動植物教育基地、農耕文化區、濱海廣場等旅遊設施,可以開展科普教育、農耕文化展示、文蛤採摘、閑牛趕海、風箏沖浪等眾多旅遊活動。地址:江蘇南通市啟東市圓陀角旅遊度假區東部

5、小洋口風景區

小洋口風景區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宗教文化、海鮮餐飲、科普教育、鄉村休閑、濕地娛樂、生態野趣、拓展運動等於一體,現有海上迪斯科露天舞場、全國十大人造漁港之一的洋口國家中心漁港、海鮮美食一條街、海印寺、金蛤島溫泉度假村、風箏放飛基地——空中交響樂、江蘇沿海規模大功能全自動化程度高的海閘——洋口外閘、濱海公園——大愛無疆主題公園、觀海棧橋——九曲橋、海誓山盟景觀石、27洞標准英倫風格高爾夫球場和林克斯溫泉酒店,以及自駕游基地和南黃海大草原等眾多旅遊景點。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鎮跨港大橋西側

❼ 江蘇南通有什麼特產啊!

南通特產
[ 南 通 特 產 ]

※ 海鮮珍品-文蛤

南通東瀕黃海,在13萬公頃的灘塗上盛產數百種淺水貝類,尤以送文蛤最為豐富,佔中國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文蛤雅稱「天下第一鮮」,屬於腮綱兼蛤綱的海產貝類。明代李時珍雲:「還中諸蛤之利有餘人者,統稱蛤蜊,白殼紫唇,或殼上有花紋故稱文蛤或花蛤。」宋朝詩人梅堯臣也曾有過「車蝥與月蛤,寄自海陵郡」的詩句。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姑蘇吃到文蛤,便御封它為「天下第一鮮」。

文蛤,生活在淺海鹽度較低的沙灘上,雌雄異體,性腺成熟期在6月至7月,產出的精、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蛤經三周後進入沙底棲息。從幼蛤到長成采捕需二三年。幼蛤由海潮帶到十幾米深的灘塗地帶活動,最適宜的水溫為15-25度,以藻類、浮游生物為食,長大後逐漸向潮下帶遷移,平時常露出沙面,冬季潛入沙底的約二三十厘米處越冬,但留有氣孔可以通氣。

文蛤其殼如彩色扇狀,其肉鮮嫩無比,且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10%,脂肪11.2%、碳水化合物2.5%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磷、氨基酸、其味鮮而不俗,食而不厭。食用文蛤,能開胃、催乳、健身,且有清熱、化痰、利濕、散蛤等功能。色彩斑斕的貝克可以作蛤蜊油的精美包裝盒,也可製作成大雅之堂上的工藝品。

文蛤的食法頗多,可將其作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作為配菜,調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熗生吃;或斬成肉泥,煎成餅。特別是近年來,如東制葯廠將其開發成粉劑精品,冠名為「天下第一鮮」,蜚聲海內外。

生於海邊長於海邊的人們,習慣了現熗現吃,他們將文蛤肉洗凈後,用鹽腌制少時,在洗凈,佐以燒酒、麻油、醬油、醋、生薑、白糖、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可異鄉人看後無不瞠目結舌、唯恐避之不及,但來久了,也經不住誘惑,大有「唯有犧牲多戇直」的「英雄氣概」。在閉上眼睛吞上幾只後,頓覺眼界大開,相見恨晚。海邊人還有制文蛤醬的好手藝。把鮮文蛤裝進罐或瓶,放上鹽、姜、蔥、酒等佐料,在將口封上,置於陰涼通風處,過上一段時間,揭開蓋子,泌出的香味,使你垂涎三尺,食慾徒增。此醬可饋贈親友,或作為沿海人在內地工作期間早晚下飯的主菜。難怪沿海人的鄉情如此濃烈,從中可窺一斑。

在廣闊無垠的南黃海灘上,隨著潮水的落去,趕海人有的肩扛著鐵刨子,有的手拎著網兜,湧向這一天出一頭「金牛」的大海。他們有的用鐵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著後退,憑著沙中傳出的聲感,將一隻只文蛤又迅疾勾入網兜里。有的人只用雙腳踩文蛤,將海灘上的沙泥踩活後,文蛤就自然露出沙面,然後用手一隻只地拾進網兜。人們邊踩文蛤邊說著、。笑著、唱著、充滿著詩情畫意。改革開放為南黃海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南通人把文蛤打進了國際市場,使其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地「天下第一鮮」。僅以全國著名地文蛤產區如東為例,全縣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養殖面積達50多萬畝,年出口6000多萬噸,成為我國最大地文蛤生產基地。近年來,南通市旅遊部門將灘塗踩文蛤作為專項旅遊活動推出,美其名「海上迪斯科」,為國內外獨有,融觀賞、運動、風味平常於一體,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成為南黃海上一道亮麗地風景線。

※ 白蒲「三香齋」茶干

(簡稱白蒲茶干)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了,是南通地方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土特產。「白蒲茶干」選用優質大豆,多種香料精製而成。內含易於人體消化的優質蛋白質及人體所必須的維生素 B1、B2 和鈣、磷、鐵等,還含有動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彌補動物菜餚的缺陷,對增補人體和營養極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韌性,色澤美觀,形狀方且薄,別具一格,經濟實惠,弛名四方,極受群眾歡迎。

※ 南通嵌桃麻糕

選用芝麻粉、白糖、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精工細作而成。每斤兩條,每條五十片上下,片片色澤金黃,嵌桃均勻,香、甜、松、酥。干吃,酥而甜,有一股濃郁的芝麻清香,泡食,香味四溢,爽口而不膩,且芝麻,桃仁等原料中,含有17.7%蛋白質15.8%脂肪,百分之37.1%蔗糖,可謂之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嵌桃麻糕,相傳有百餘年歷史,當時,通州城內,有一姓許,名松甫者,於東門設一「鼎泰」號雜貨店,以產茶食糕點為主,在外埠亦有店鋪經營。後來,許氏於清朝府內捐得一官,常有上等茶點進貢。唯獨通幫老師傅所作之嵌桃麻糕,選料精細,加工講究,味美可口,頗有特色,最為著稱。從此,南通「鼎泰」麻糕被譽為「官禮茶點」,揚名於天下,脆餅問世後,麻糕、脆餅媲美,為南通兩大聞名特色產品,越來越引起中外人士、海外僑胞濃厚的興趣。

※ 西亭脆餅

原名復隆茂白脆,始產於清光緒年間,已有100多年歷史, 產地為通州市西亭鎮。曾獲95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這種脆餅選料講究、加工精細、形態別致、層次分明、香甜鬆脆、富有營養,是家庭食用、旅遊攜帶、饋贈親友的優質食品。

※ 石港乳腐

產品色澤黃亮,滋味鮮美,醇香爽口,外層皮面嚴實,肉質酥鬆細嫩,一向是傳統家常風味佐餐食品。

※ 盆景

南通盆景分為如派盆景和通派盆景.南通盆景的顯著特色,是選用尖短小葉羅漢松(俗稱雀舌羅漢松)為材料,攀紮成「二彎半」的格局,即主幹攀成二彎半,每個彎上有三個主枝,每枝又紮成扁平如雲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獅,端莊穩重,像是一幅立體的畫,深得人民喜愛。

※ 如皋火腿

如皋火腿的生產始於清咸豐初年,與浙江金華火腿、雲南宣威火腿齊名,為全國三大名腿之一。如皋火腿薄皮細爪,形如瑟瑟,色紅似火,風味獨特,以色、香、味、形、「四絕」聞名中外。可常年貯存,供四季食用。烹飪可蒸、煮、燉、煨、炒、燜、燒一般清燉和煮食為佳。

※ 如皋香腸

如式香腸是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如皋香腸,產品譽滿全國, 被評為商業部和江蘇省的優質名特產品。其特色是:條形整齊、肉質緊密、色澤鮮艷、咸甜適度、香味濃郁、營養豐富、精肉嚼而不老、肥肉油而不膩,深受群眾喜愛。

如皋香腸歷史悠久,是聞名全國的品種之一。其生產始於清同冶年間, 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清末獲「南洋勸業會」二等獎。可與「廣式」香腸媲美, 被稱為「如式」香腸。如皋肉聯廠繼承和發揚了傳統工藝,精心研製新配方,產品質量享譽國內外。所產「如皋牌」香腸1982年起連續被評為商業部名特優質產品,1985年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 如皋肉鬆

如皋肉鬆的生產始建於1914年,建國後由如皋肉聯廠生產。原為「太倉式」肉鬆,由於不斷改進生產工藝,研製最佳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肉鬆自己特有的風味。1982年起「金梅牌」肉鬆連續被評為商業部名特優質產品;1985年在巴黎榮獲國際美食學會與旅遊觀光委員會授予的金質榮譽獎章,這是我國在國際上獲得第一枚肉食品金牌;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牌。

※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創於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為江蘇特產、蘇北名點,名傾大江南北,《江蘇名菜名點》一書曾作介紹。林梓潮糕選料講究,以當年產優質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各綿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紅綠瓜絲,用荷葉墊底,製成圓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剛出籠時不粘手,彈性如海綿,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濁,甜而不膩,柔潤爽口,風味純正。既是可口的點心,又是饋贈親友的上乘禮品。

※ 如皋蘿卜

如皋人種植的白蘿卜至少已有上千年歷史。相傳在唐太和年間(827- 836年),如皋定慧寺僧侶早有種植,將蘿卜作為供品,並饋贈施主,時稱菜菔,其種子叫菜菔子,供葯用。後逐漸流傳民間,廣為種植。清乾隆庚午年(1750年)編修的《如皋縣志》載:「蘿卜,一名菜菔,有紅白二種,四時皆可栽,唯末伏秋初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少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堅而辣」。如今紅蘿卜種植已很少,只在端陽節前後有少量上市,都以白蘿卜為主。

※ 董糖

董糖系明末如皋愛國名士冒辟疆的愛妾董小宛親制而成,故稱董糖。其特色是入口易化,酥鬆香甜,食之口齒留香,回味久長,營養豐富,老少咸宜,300 余年來譽滿大江南北。

※ 薄荷腦

以薄荷為原料的薄荷產品,是醫葯衛生、日用化工、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南通薄荷油廠生產的白熊牌薄荷腦,多年來一直以穩定的質量壓倒巴西、美國、日本等國的天然或合成薄荷腦,因而連續榮獲國家產品金質獎。

※ 王氏保赤丸

產品系南通名醫世家王氏祖傳兒科良葯,由南通制葯總廠精選地道葯材,並特邀秘方傳人王綿之教授監制而成,專治小兒乳滯疳積、感冒發熱、痰厥驚風、喘咳痰鳴、乳食減少、嘔吐腹瀉、大便秘結等症。1983年以來連續榮獲國家銀質獎。全市各葯店均有出售。

※ 季德勝蛇葯片

產品根據蛇醫專家季德勝的秘方製成,南通制葯總廠出品,為國家銀質獎產品。全市各葯店均有出售。該葯專治被蝮蛇、眼鏡蛇、五步蛇咬傷的中毒症,因蠍子、蜈蚣等毒蟲咬傷所引起的腫痛等。

※ 鳳尾魚罐頭

產品系南通罐頭廠生產的名牌產品,曾在全國質量評比中獲第一名,暢銷港、澳、美國等地。這種罐頭魚體帶子飽滿,大小均勻,排列整齊,色澤光亮,香氣撲鼻,營養豐富,為佐餐佳品。

※ 藍印花布

中國民間傳統的工藝印染品,宋代稱為葯斑布,明代稱為澆花布,傳說為嘉定一歸姓者發明。南通為中國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土布與天然蘭草為農家平常之物,故前庄後坊的藍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農村集鎮。藍印花布主要用來製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帳、枕套、包袱布等。藍印花布圖案樸素優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於飛禽走獸、花草樹木與神話傳說,如:五福(蝙蝠)捧壽、吉慶有餘(魚)、獅子滾綉球、鯉魚跳龍門等。如今藍印花布面料已由原來的單面印花發展成雙面印花,由單色發展成復色,由小布發展到寬幅布,由土布發展到精棉坯布和棉麻混紡布。花色品種也日益增多,出現了藍印門簾、壁掛、檯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種工藝品,尤其是藍印花布時裝,成為都市裡一道亮麗風景線。

※ 扎染

扎染古稱絞纈染,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初見於魏晉、南北朝,盛行於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裝奢侈費工,下令禁絕,使扎染工藝一度失傳。七十年代初,南通首先恢復扎染生產,並不斷創新,使扎染技藝更臻完善。扎染分扎絞和縫絞兩大類,扎絞又稱魚子纈,用線在米粒大的小點上順序環繞打四道線結,工藝要求高,產品富有立體感和彈性;縫絞是用針線按設計好的圖案造型穿行,抽緊而染,紋飾活潑大方,韻味生動自然。扎染產品豐富多樣,既有時裝、領帶、圍巾、拎包等日用品,也有和服、腰帶、壁掛等珍貴工藝品;既有絲綢產品,也有棉麻織物。

※ 勾針衣

南通的傳統手工產品之一,有東方珍品之譽。勾結技藝源於古時沿海婦女的漁網勾結,後來勾結童襪、發罩、煙袋套一類簡易日用品,如今融勾、綉、鑲、嵌、補、綴等各種技法於一體,人物、山水、花卉、翎毛,各種花紋圖飾,均可勾結。勾針及花型清秀,立體感強,既有傳統工藝的莊重、典雅,又有現代藝術的華麗和飄逸。現海安、如東一帶有幾萬婦女從事針編織,海安美樂牌勾針衣有省、部優質產品證書,暢銷日、美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 刺綉

1914年,著名刺綉藝術家沈壽來通舉辦女紅傳習所,為南通培養了一大批刺綉藝人。南通刺綉繼承了沈壽模擬綉的優秀傳統,以肖像刺綉聞名,具有形神兼備、膚色逼真、運針勻齊細密、綉面光亮平整等特點。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還在古代民間點彩和納錦針法的基礎上,創制了刺綉新品新錦綉,它與現代畫稿相結合,更具裝飾性和實用性。該所為北京長城飯店製作的《長城萬里圖》彩錦大型壁掛,成為飯店重要一景。

※ 白蒲黃酒

白蒲黃酒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素有「液體麵包」美稱。白蒲黃酒採用純稻米釀造,工藝獨特,取千年釀造之精髓,其中富含二十餘種人體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人體所必需的職能從事物中攝取的8中氨基酸黃酒中就高達2550毫克,其酒精度低,常飲能壯神醒氣,有舒筋活血,保脾強身之效。「水明樓」牌白蒲黃酒為江蘇省優質產品,重點保護產品、出口免檢產品。曾獲1993年東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北京國際食品及加工技術博覽會金獎,「如通」牌白蒲黃酒為南通市名牌產品、重點保護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用戶滿意產品。白蒲黃酒現暢銷國內10多個省市,部分出口,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其他:如皋絲毯,紅木雕刻,頤生酒,海安糯米陳酒,文峰雙竹,白汁鮰魚,清燉狼山,烹籽魚,烤鰻,海門提湯羊肉,香芋燒竹雞,糖醋黃魚,紫菜,長江四鮮,文蛤.

❽ 南通在哪

南通概述

面積 8544平方千米
人口 771萬人(2006年底)
郵編 226001
代碼 320600
機動車牌號 蘇F
區號 0513
拼音 Nantong Shi
駐地 崇川區
區劃 轄2個市轄區以及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
市樹:廣玉蘭
市花:菊花
經緯度:北緯31°41』-32°43』、東經120°12』-121°55』
註:南通啟東的圓陀角是江蘇最早升起太陽的地方
南通,因漲沙沖積成洲,成陸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簡稱「通」,別稱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辛亥革命後為與河北通州相區別始稱南通。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地理位置
南通,地處我國黃海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南與蘇州、上海兩市隔江相望,西與泰州市接壤,北與鹽城市接壤,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為四米左右。
在中國的版圖上,處於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T型結構交匯點和長江三角洲洲頭的城市只有兩個,一個是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另一個就是與其一衣帶水、處於長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南地區相依,被譽為「北上海」;北接廣袤的蘇北大平原,通過鐵路與歐亞大陸橋相連;從長江口出海可通達中國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蘇、皖、贛、鄂、湘、川六省及雲、貴、陝、豫等地。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成以後,將使南通進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南通面臨海外和內陸兩大經濟輻射扇面,與上海有著相似的地理區位優勢。素有「江海明珠」、「揚子第一窗口」之美譽。

人口概況
南通是一個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總人口769.35萬,人口密度為96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為5.4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7‰。人口密度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南通是我國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最早、人口數量增長控制效果最為顯著的城市。解放初期南通的人口基數就很大,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南通人口總量就達507.32萬人,居江蘇省首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4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67人。在全國公開批判馬寅初《新人口論》和「文化大革命」中「人多力量大」等「左」的思潮影響下,南通的人口經歷了兩個出生高峰,第一個出生高峰發生在1954年-1958年,第二個出生高峰發生在1962年-1969年,兩次高峰期間年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這兩個生育高峰分別使人口凈增55萬人和116萬人。人口警鍾的敲響,引起了各級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七十年代初,南通恢復和重建了計劃生育組織領導機構和基層工作網路,通過制訂、下達人口計劃,宣傳、落實「晚、稀、少」婚育政策,1972年南通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到15.62‰,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8.68‰,提前8年在全國第一個實現國務院規劃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10‰的目標,較全國實現這一目標提前26年(註:全國為1998年)。八十年代初,南通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入一個重要轉折期,尤其是中央《公開信》發表後,大力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進一步下降,雖然受到前兩次生育高峰周期性影響,從1986年起出現了持續時間長達8年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但在從嚴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大氛圍下,通過各級政府和廣大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這次生育高峰峰值遠低於前兩次生育高峰,凈增人口僅36.5萬人。1997年南通市實現人口零增長,1998年起連續10年出現人口負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以來,全市已累積少生350萬人。人口的有效控制,為南通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通是一個人口環境相對優良的城市。南通是我國最早列入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是人居環境最佳的城市之一,是我國著名的「教育之鄉」、「建築之鄉」、「體育之鄉」和「長壽之鄉」。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為南通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提供了巨大動力;發達的醫療保健制度,為南通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累計一孩率高達90%、出生人口性別比連續三十多年保持正常范圍,孕產婦死亡、嬰兒死亡率提前6年實現國務院婦兒委規劃的2010年控制目標;2007年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高達77.6歲。
南通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最快的地區之一。南通人口年齡結構由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始於20世紀60年代,到1982年剛剛成為穩定的成年型人口就開始老齡化。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南通65歲以上老人就有529395人,總人口的7.2%,與全國宣布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相比提前了18年。此後,南通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快,2001年,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943453人,占同期總人口的12.03%,明顯高於同期江蘇的9.1%與全國的7.9%水平,與同期美國的13%接近,也與世界發達國家的14%相差不遠。隨著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長壽老人日漸增多。據「五普」資料顯示,全市80歲以上高齡老人17.1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3%,至2003年1月,全市共有100周歲以上老人449人,折算計達每百萬人中有57個百歲以上老人。其中如皋市比例最高,每百萬人中有83人,超過聯合國每百萬人中有75個百歲以上老人可界定為長壽之鄉的標准8個百萬分點。全市156個鄉(鎮、街道)中有138個鄉(鎮、街道)有長壽老人,分布面為88.5%,其中最年長的男性105歲,女性106歲。
自然資源
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其中可建萬噸級深水泊位的岸線30多公里;擁有海岸線210公里,其中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線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帶面積1.3萬平方公里,沿海灘塗21萬公頃,是我國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石油、天然氣、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總面積700萬畝,土壤肥沃,適種范圍廣,盛產水稻、蠶繭、棉花、油料等作物。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文蛤、紫菜、河鰻、沙蠶、對蝦的出口創匯基地。呂四漁場是全國四大漁場、世界九大漁場之一。
歷史文化
【歷史背景】
南通是由長江北岸古沙嘴不斷發育、合並而成,屬長江下游沖積平原。6000多年前,長江水從上游夾帶大量泥沙不斷沉積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陸,並逐漸自西向東、向南延伸擴展。全境地域輪廓東西向長於南北向,三面環水,一面造陸,似不規則的菱形狀。分別由狼山殘丘區、海安里下河區、北岸古沙嘴區、通呂水脊平原區、南通古河汊平原區、南部平原和洲地、三餘海積平原區、沿海新墾區等組成

【文化特色】
我國遠古傳說中的五帝時代,蘇北境內的部落經常與中原各部落爭戰,世居淮、沂地區的東夷部落曾為中原部落所敗,為避戰亂,東夷部落不得不進行遷移,古青墩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他們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也是最早的移民,他們在南通這塊大地最早播下了北方文化的種子,並烙下了北方文化的印記。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滅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當年屬邢國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間」。公元前506年,吳楚交戰,吳破鄭城(湖北江陵縣東北),鄖國遺民在吳國發動下參加了復國斗爭。不久楚敗吳,鄖民隨吳軍東撤,後安置於海安縣立發鄉一帶。公元前473年,越滅吳,都城北遷琅琊(今山東膠南縣境),大舉向北移民。漢初,東甌王舉國徙江淮間。幾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時稱海陽今天泰州市)一帶,他們將吳越文化帶到了這里,形成了一種南方文化北上的趨勢。
晉時戰亂,北方人口大舉南遷,至東晉,南朝三百年間陸續遷至長江下游,其時海陵一帶移民人口猛增幾十倍,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這里相遇。
約六朝梁元帝時(公元552年),長江口出現的壺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鹽為業,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無業遊民,主要來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進、宜興、無錫、錫山、江陰一帶),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吳越文化的特性。隋時胡逗洲屬海陵,唐玄宗時因軍事上的需要,狼山成為浙江西道節度使管轄下的一個軍事據點,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轄地。唐末軍閥割據,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彥洪)統治胡逗洲(其時稱靜海)、東布州達半個世紀之久,其軍隊和家屬有萬人之多,多為吳興人,其時南方文化佔了統治地位。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周師克淮南,取南唐長江以北地區,升靜海都鎮為靜海軍,屬揚州,不久改為通州,設靜海、海門二縣,由於靜海島與大陸漲接並改屬海陵郡管轄,靜海人與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漸頻繁,同時又有大量的海陵人來往於兩地之間或定居。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響似乎逐漸減弱。但元末張士誠起兵江南,明永樂初燕兵之亂,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時期,不少江南商賈和手工業者紛紛來如皋安家落戶。如皋在1724年便是通州的一個下轄縣了。
由東布洲形成的海門島,當初亦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來自常州一帶,由於隔了130多年才與靜海縣漲接而造成的文化隔離,使海門人始終保持了吳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擁戴過張士誠的江南士民,被懲罰性地強迫遷移到呂四港一帶,他們於常熟白茹港集結,渡江來到呂四,這就是民間所說的「白茹抽丁」。他們同樣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風土人情。至18世紀初,崇明人陳朝玉(1688一1761)率妻來到海門,沿江岸墾殖,並帶動了大批崇明人遷來江北,他們辛勤墾殖,使沿江新墾地漸成村落,其時海門境內一萬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後200年間不斷有崇明人遷至海門。至近代紡織工業的形成和興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鎮江等地工商戶和其他人至南通定居、經商和進行文化交流。南方文化的影響幾乎一直延續著。
南方文化對南通的影響較大,南通方言中,說吳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劇屬於南派京劇,老百姓普遍供奉「觀世音菩薩」。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則常常把南通人視為北方人(蘇北人),這一錯位恰恰顯示了南通作為南北過渡地帶的文化特徵,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風北韻。
地方文化
通劇:通劇是南通地方戲曲劇種。原為僮子戲,它源於上僮子。所謂「僮子」即民間職業巫師,發源於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覡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漸形成了有鮮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覡的另一個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鄉間從事迷信活動上僮子的過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說唱神鬼詞句及七字調、古兒書唱本加工後,化妝登台,串演戲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鑼鼓伴奏的演唱、粗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詞,為農民群眾喜聞樂見。僮子的做「勸」(勸世文)演戲,盡管純朴得過於簡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卻千真萬確是典型的民間戲劇,並擁有數十萬計的觀眾,長演長盛,歷久不衰,象南通這樣地處沿海地區,經濟和文化發達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較完整地保留著原始、古樸的風貌,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建國後,僮子摒棄其祭神驅鬼的迷信內容,利用其說唱形式,演現代劇,推陳出新,逐步改造成為通劇在編導、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來,南通僮子不僅被列為專門課題重點研究,而且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注重和興趣。
南通侗子會:從前,南通郊鄉每年秋熟登場之後,總要舉行「侗子會」,又叫「圩塘會」,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選定在月中望日,邀請侗子演戲,藉助「天燈」,尋求歡愉。
「侗子會」開始,高豎黃龍旗,由主持者點香開壇,請來侗子圍場做雜技表演:「攻火圈」、「鑽火刀」、「劃虎跳」……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圩塘中若有此技藝者,也可獻藝湊趣。下午由主持者率領,舉行一種叫「收災」的活動來慶祝豐收。夜晚以皓月當燈,還掛荷花宮燈助明,由侗子演戲。戲目大多取材民間口頭說唱,或七字唱本,以制惡揚善的勸世劇居多。
據說,清嘉慶年間,通州一侗子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和一副響亮的嗓子,抓住患者心理說唱「包公賑糧」,「治癒」了縣官老母的憂鬱症。老母拉著兒子一起聽唱本,兒子如夢初醒,減免了百姓賦稅。從此,侗子身價隨之而高。侗子會也隨之出現,圩塘與葦塘之間還進行會演。建國後,「侗子會」風俗不復存在,侗子也轉為通劇藝人。

2006年,南通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2007年,南通被國家評為「國家衛生城市」,與此同時,南通還被評為「中國最佳休閑旅遊城市」稱號;2008年,南通被國家評為「國家園林城市」。
產業與交通
南通基礎教育、素質教育全國領先。南通目前已有15位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共為祖國奪得50枚金牌,居全國地級市之首,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南通建築行業共獲得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38項,居全國地級市之首。這里有中國第一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環濠河博物館群。
【交通】
公路:
境內現有寧通、通啟、通鹽和沿海四條高速公路.以及一座世界級的大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
此外,正在建設的崇啟長江大橋以及崇海長江大橋將為南通拉近與上海的距離
通過境內的204和328國道,使得南通的公路網日益成型,趨於成熟。
航空:
南通興東機場位於市區東北18公里的通州市興東鎮,佔地面積1700多畝,於1992年底竣工,次年投入使用。
南通興東機場候機樓建築面積近6000平方米,可滿足年24萬人次、高峰小時250人次的客流量。候機樓採用前列式、一層式流程的現代建築手法,同時吸收了南通鄉村青瓦坡屋面的特點,頗有地方風格。
南通興東機場按照國家二級機場標准設計,飛行區凈空條件良好,設有先進的無線電通信導航系統、進近儀表著落系統、助航燈光系統、自動氣象站。另外,還配有齊全的有線通信系統、供電系統、供水供暖供冷系統和飛機供油系統,可供MD-82及波音737、A320等大部分D類機型飛機起降。
鐵路:
新長鐵路,寧啟鐵路穿境而過,境內主要的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縣站。南通站現已融入國家鐵路網,從南通可以到達全國各地。另外滬通鐵路大橋正在規劃建設中,建成之後南通站將成為華東地區的樞紐站。
水路:
南通港是我國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長江水系江河運輸直達中轉的樞紐。南通與上海每天有兩班快艇往返。上海--漢口、上海--重慶的江輪均停靠南通。從市區、長途汽車站到南通港可乘4路車直達。
汽渡:
沿江有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張汽渡與長江南岸相來往,交通十分便捷。
「十一五」期間,交通將堅持以「樞紐南通」為定位,完成基礎建設投資210億元,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結構完善、銜接緊密的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全面融入長三角。全面形成「內聯外射、快速溝通」的路網結構,實現市域30分鍾上高速,區域內一小時交通圈,進入上海一小時交通圈,長三角三小時交通圈。實現縣城到鄉鎮30分鍾,鄉鎮間40分鍾,行政村節點15分鍾上縣道。同時,加快過江通道建設,蘇通大橋建成通車,開工建設崇啟大橋、崇海大橋,全方位構建南通與上海的快速通道。開工建設揚啟高速公路,形成全市「一橫一縱一環」的高速公路網路,與蘇南有效銜接
觀光游覽
江風海韻,風光綺麗。市中心的濠河風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30華里的濠河環抱古城,被國內外遊人譽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項鏈",正在規劃、開發的沿濠河博物館群將賦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內涵。位於市區南郊的狼山風景區同樣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六大自然風景區之一,狼山列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擴建廣教寺以來,一直香火旺盛,聲名遠播。位於狼山兩側的劍山、軍山、馬鞍山、黃泥山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新添了不少景點。百里縣區不乏尋幽探勝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遺址,如皋的水繪園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歸渡海亭,如東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響樂"(海濱放風箏),啟東的圓陀角觀日亭等名聞遐邇。
清末狀元張謇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開風氣之先,創造性地開展城市建設,使南通成為中國人最早按照先進理念規劃和建設的城市典範,15個全國第一造就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美稱。南通一流品質和美觀形態的人居及旅遊環境,位於市中心的濠河獨具城抱水、水擁城的絢麗風貌,獲「2005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南通的海灘平展開闊,有旅遊項目海上迪斯科。
南通狼山則是由海溯江的第一座名山,被稱為江海第一山。山高106.94米。狼山是佛教西方三聖之一的大勢至菩薩的道場,山上還供奉著惟一身披龍袍的大聖菩薩,狼山位列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南通的濠河是一條美麗、醉人的城中河。乘船游覽濠河,您可以領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意境。 南通是是中國長壽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歲老人的人口比例超過了國際標準的2倍多,全市共有百歲以上老人600多位,長壽現象受到世界關注。游覽東方大壽星園感悟健康的奧秘,定令您大德必壽。
300多年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與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在水繪園演繹了浪漫的愛情故事,到南通可別忘了去如皋觀賞徽派園林孤本——水繪園,品嘗董小宛親手創制的董糖。
此外,南通海底世界也於2007年與大眾見面,獨特的海底風光,見證了江蘇第三個擁有海底世界城市的誕生。

南通特產
·西亭脆餅
·狼山雞
·南通嵌桃麻糕
·白蒲黃酒
·石港乳腐
·鳳尾魚罐頭
·白蒲「三香齋」茶干
·海鮮珍品——文蛤
·薄荷腦
·藍印花布
·南通風箏
·南通刺綉
·勾針衣
·扎染
·季德勝蛇葯片
·王氏保赤丸
·董糖
·如皋蘿卜
·林梓潮糕
·如皋肉鬆、火腿、肉鬆
·盆景(如派和通派)
·文蛤

著名人物
南通歷代人文薈萃,名賢輩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文學家在南通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和軼聞逸事。近代蘇綉大師沈壽也與南通有著諸多淵源。 三國名臣呂岱、明代名醫陳實功、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狀元張謇等歷史名人均為南通籍人士。 當代表演藝術家趙丹、國畫大師王個簃、蛇葯專家季德勝,以及數學家楊樂等20多位兩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體育事業備受矚目,先後為國家輸送了林莉、葛菲、黃旭、李菊、陳玘、陳若琳、仲滿7位奧運會冠軍和張潔雲、吳健秋、殷勤、趙劍華、季磊、胡欣、陸斌、趙婷婷等一批體育名將,被前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譽為"世界冠軍搖籃"。

經濟發展
1984年,南通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沿海開發城市。2003年。南通全市GDP達到1006.71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16.99億元,實現了GDP超千億元 財政收入超百億元的「雙超」歷史性突破。2005年全市實現GDP1472.08億元,財政收入達171.19億元。2008年超過常熟。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分城鄉看,城鎮(市區和縣城關鎮)消費品零售額417.03億元,增長20.0%;農村(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19.51億元,增長16.5%。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65.72億元,增長17.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8.94億元,增長27.4%;其他行業零售額1.88億元,增長19.7%。
據海關統計,2007年進出口總值127.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4%。其中,出口90.23億美元,增長25.7%;進口37.53億美元,增長31.9%(主要分類情況見下表)。在全市進出口總額中,外商投資企業為91.10億美元,增長28.3%。其中,出口61.35億美元,增長25.1%;進口29.75億美元,增長35.4%。
全年新簽外資協議項目744個,其中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246個;新批協議注冊外資額77.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5%;實際到帳注冊外資額31.17億美元,增長21.1%。
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8.0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4%;承包勞務完成營業額8.49億美元,增長40.3%;新派勞務人員1.54萬人次,增長5.3%;年末在外勞務人員3.7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1.5%。
2007年,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3億元,增長34.9%。全區形成產值超5000萬元的企業108家,其中超億元企業55家。全年在建項目110個,其中超千萬元項目100個。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31個,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8個。全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6.35億美元(含出口加工區),增長14.6%。其中,進口額11.30億美元,增長23.9%,出口額15.04億美元,增長8.5%。

熱點內容
刺綉梅花的針法 發布:2025-07-18 18:01:17 瀏覽:842
玫瑰的象徵意義 發布:2025-07-18 17:50:57 瀏覽:261
沸石在盆栽 發布:2025-07-18 17:49:33 瀏覽:968
對乾枯盆栽 發布:2025-07-18 17:35:37 瀏覽:987
金針百合 發布:2025-07-18 17:30:30 瀏覽:311
小地方花卉 發布:2025-07-18 17:30:26 瀏覽:681
宣紙盆景畫 發布:2025-07-18 17:28:25 瀏覽:865
花之鄉盆景 發布:2025-07-18 17:27:18 瀏覽:495
孫其峰畫梅花 發布:2025-07-18 17:15:11 瀏覽:12
興義蘭花基地 發布:2025-07-18 17:03:32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