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果樹造型
Ⅰ 盆栽如何培養出繁茂的花果
果樹盆景既能賞花又能賞果,冬季還能欣賞枝乾的古樸蒼勁,是難得的一年四季都可欣賞的盆景植物,因此深得廣大群眾的青睞。管理得當的果樹盆景,秋季到來,碩果累累,一片豐收的景象,令人陶醉其中!那麼,果樹盆景是如何養護管理的呢?重點要掌握以下幾點:
一、日常管理
植物生長三要素溫度、水分和光照,這是植物生長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果樹盆景在這幾方面更要引起重視。
1、光照
果樹盆景植物基本都屬陽性樹種,對光照的要求非常高,特別是花芽分化期,每天的自然光照時間越長,花芽分化就會越多,因此,花果類盆景應放置於長日照的地方養護。
2、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對花芽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實驗發現最適宜的溫度在25°c左右,有利於花芽的形成。
四、花果期管理
果樹開花至果實成熟這段時間的管理相對重要,初期以提高坐果率為主,後期以保果為主。
1、大部分果樹類植物自花授粉能力低,所以要對果樹盆景配置授粉樹,若是侍養的果樹盆景數量較少,可在同一棵樹上嫁接多個品種,以便授粉,也可以採取人工授粉的方法,用以提高坐果率,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認真對待,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放任不管。
2、開花後和幼果期要各噴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尿素+硼砂混合液,用以保花保果;果實成熟前的一個月噴施一次20-30mg/L的萘乙酸溶液,可延長掛果期
3、花謝後的幼果期,要根據盆景的造型、長勢及大小確定留果量,對果樹進行適當疏果,去除病弱果以及影響造型的多餘果,合理疏果既平衡了樹勢又使果實品質得到提高。
Ⅱ 盆景果樹的修剪有什麼意義
盆景果樹是盆栽果樹向藝術領域發展的一種高級形式,是生物與景物的專巧妙組合,是屬盆栽技術與造型藝術的共同結晶,是藝術美與自然美的集中表現。
從觀賞意義上說,盆景果樹能集景、形、花、果、葉為一體,充分表現藝術含量。真可說是「美中生奇富有詩情畫意,艷里帶香充滿生活情趣」。從藝術價值上說,盆景果樹的魅力重在樹體造型與花果分布,獨特而超高的整形修剪技術也正是集中體現在這兩個方面。
Ⅲ 如何將果樹矮化做成盆景
盆栽果樹由於受到栽培條件的限制,往往要採取一些措施進行矮化栽培,盆
果樹的矮化主要有以下方法:
(1)主幹環剝貼矮砧皮層法。將盆中生長1年的果樹主幹靠近基部環剝
厘米,剝同樣大小的矮砧皮層貼在上面,包紮即可。無矮化砧時可用矮化品.
代替。
(2)環剝倒貼皮法。在果樹盛花後,將主幹環剝4~5厘米,將剝下的樹皮·
貼在上面,包紮即可。
(3) -年多次環剝法。果樹盛花後,從主幹基部開始剝去寬為0.2厘米瓣。
層,然後包紮,傷口癒合後,在其上1厘米處繼續上述環剝,一直到7月上一
結束。
(4)扎鐵絲法。盛花後從主幹基部開始每隔3厘米扎1圉鐵,共扎3~4道,i
求鐵絲要用鉗子擰緊扎入皮層內,但不能傷及木質部。在8月中旬抽掉鐵絲。
(5)剝皮法。在5月份,自上而下剝去主幹的1/3皮層,留2/3作為養分和j
分的運輸通道,必要時可在主幹兩對面各剝去1/4的層,也可採用螺旋式剝皮注
剝後用塑料包紮。
(6)擰枝法。在5月中旬,一手將主幹基部固定,一手抓住主幹上端擰轉3t
度,然後松開手即可。
(7)多道刻傷法。用利刀在果樹主幹皮層上間隔0.3厘米縱刻幾道,也可j
用斜刻法。
(8)提根法。盆栽果樹時,可將果樹的主根剪掉,留4~5條側根,並使果樹I
根頸高出盆沿10厘米,然後將培土埋入全部根系,盆邊緣開灌水小溝灌水或朋
液器滴灌。養一年後將高出盆沿的土全部挖掉,使果樹部分根系暴露在空氣中.I
制根系的增粗,控制地上部分枝條的生長,達到矮化的目的,而且這種造型獨特.結果後觀賞價值極高。
Ⅳ 果樹樹樁盆景的製作方法
鄉野大媽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果樹盆栽的農業小知識!果樹盆景製作首先要選則好的果樹品種,果樹盆景以觀果為主,要選擇掛果率高,容易授粉,果形美觀,易於矮化的品種。為了提高盆景製作效率和質量,果樹盆景製作過程中還常用到嫁接,嫁接砧木常選擇根系發達,抗性良好,矮化性能強的樹種。接穗則選擇高產,果形漂亮的樹種。 果樹一般為較高大的喬木,因此製作果樹盆景時修剪矮化非常關鍵。選取結果良好的成熟接穗嫁接盆樹,不但易於早產,還可有效控制樹勢。嫁接成功和可直接結果,不會返回到旺盛的營養生長階段。果樹盆栽矮化要配合生長抑制劑進行,常用生長抑制劑有比久,多效唑,矮壯素,PBO等。生長抑制劑施用在果樹的幼嫩組織效果明顯。生長抑制劑噴施宜在晴朗天氣進行,噴施要均勻,以免影響樹勢。 土壤為果樹生長提供養分和生產空間,果樹盆景製作過程中常用較小花盆以制約果樹生長。果樹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長存在著動態平衡,對於生長旺盛品種,可使用較小,較淺花盆,以制約根系生長,地上部分也會相應的減緩生長。 修剪是盆栽矮化和造型的重要手段,不同果樹修剪時期也不一樣,總得來說剪掉過密枝,內堂枝,病弱枝等影響樹形的枝條,生長期還可進行摘心,抑制營養生長,促進開花結果。果實長成後,要疏去遮擋果實的葉片,利於果實著色均勻。冬季修剪要注意傷口防凍和抽風失水。蟠扎拉枝是果樹盆栽重要的造型手段,蟠扎可用棕法蟠扎,根據樹形合理運用,拉枝主要張開果樹角度,易於採光,新枝易於成型,有條件的話可從新枝開始蟠扎和拉枝造型除了這些還可適當提根,以顯古樸。 果樹盆栽花期果期都要精心管理,才能結果多,PBO對果樹開花結果有促進作用,有益於多開花,提高做果率,可在花前一至兩個星期噴施。此外還有環剝,折稍,扭稍等促花手段,環剝即在萌芽前用利刃在枝上橫刻一周,深達木質部,切斷韌皮部的疏導組織。需要注意的是,易於流膠的果樹不宜用環剝促花,新長的嫩枝可進行扭梢,折梢。花前控水控肥也是促花的重要手段,開花前一個月施一次磷鉀肥,然後進行控水控肥管理,可促發中短枝,利於花芽形成。為了提高座果率,開花後要進行人工授粉。當枝頭掛滿小果時,要注意適當疏果,才能使果實豐碩,果形漂亮。避免過多養分消耗,來年結果少或不結果出現大小年現象。 以上就是鄉野大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農業小知識!
Ⅳ 按照造型特點,果樹盆景分為哪些
1、形果兼備,光彩照人
果樹盆景等於造型加碩果,就是說,它既要具有根、樁、形、神等造型藝術,又必須兼有足夠數量的果實,二者缺一不可。在果樹盆景中,果是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果的多少、布局、大小、色彩是構成果樹盆景藝術的重要部分。尤其近年發展的大果型盆景,如蘋果、梨、桃、柿、山楂及地方果樹中的柑桔等,以型載果,以果成型,型果兼備,妙趣橫生。
2、富有生活情趣
果樹盆景的根、干、枝、葉、花、果、型組成了觀賞的整體。尤其近年發展起來的北方果樹盆景,它春花玲瓏,婀娜多姿;秋果累累,色彩斑斕;冬季則疏枝硬骨,挺秀蒼勁;而夏季恰值果實發育,枝繁葉茂的時期,青枝碧果旬日之間又換新顏,極富生活情趣和自然氣息。
Ⅵ 果樹盆景製作的要點
製作與養護管理:
選擇一株健康的果樹,留下幾根比較壯的樹枝。把那些比較細小的剪掉。再用鉛絲把它定型,做出自己想要的外觀,其實就這么簡單,以後注意管理就可以了!
一、選擇最佳的嫁接時間
果樹盆景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樹盆景萌芽前進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後進行,秋接在夏末秋初進行。改良果樹盆景品種的嫁接,除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樹盆景必須選擇在夏季嫁接外,一般果樹都可選擇在早春嫁接;芽具有早熟性的果樹,即1年中有多次發枝特性的果樹可選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一般果樹盆景選擇早春嫁接改良,更有利於幼枝生長和樹冠的形成。
二、剪枝留砧
剪枝留砧是指對需要嫁接改良的果樹盆景進行剪伐,去掉果樹盆景原有的絕大部分枝條,留下適合嫁接的樹枝(也可稱之為砧枝),並剪成適當長度的短橛。操作中需注意如下幾點:
1、去上留下,減少創面 應盡量剪去上部或遠端樹枝,保留下部和近主幹部的樹枝做接砧,並要減少直接在主幹和砧橛上造成的創口,同時防止砧橛揭皮和開裂。
2、 注意留橛方位 做到因樹留橛,因環境條件而留橛,同時要便於操作。主枝方位不理想的可用側枝或強壯的輔枝代替留砧。總之要做到壓低高度,收縮樹冠。
3、留橛數量及長度視原有樹形和樹齡大小而定 一般情況應保留下部主枝留砧。較高大的樹形,宜留自下而上第一、二層主枝和經過回縮的主桿部分。留橛長度下部宜長,剪口端距主幹30——50厘米;上部宜短,距主幹25——35厘米。樹齡5年以內,留橛3——5個;樹齡10年上下,留橛10個左右。蔓生果樹每主蔓留1——2個砧橛。原有樹冠大則應多留橛,原有樹冠小則應少留橛。
三、品種選擇及接穗採集
1、品種選擇 果樹盆景嫁接改良宜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果品銷路好,與需改良的果樹盆景嫁接親合力強的品種並做到不同成熟期,不同風味,不同色澤,不同果型以及鮮食、貯藏、加工品種的合理搭配。
2、接穗採集 接穗應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可充分利用頂芽進行枝接,並要除去花芽。夏季和秋季嫁接改良,接穗的採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枝條顏色加深,葉色深綠肥大,表明腋芽熟化較好。
四、嫁接方法
1、劈接法 早春枝接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砧橛劈口長度3——5厘米。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兩斜面等長或略有差別。插接時要求接穗一側的皮層要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麵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准,接穗留芽2——3個。接插後綁縛要嚴緊,可先用塑料帶包閉,然後用細繩扎緊;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後塗上接蠟。
2、插皮接法 有插枝接和單芽插接兩種方法。其中插枝接法中接枝「楔頭」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處是「楔頭」短而陡,較長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時較長的斜面對著砧橛木質部。單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處斜向上削,連同木質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後在芽上方橫切1刀,取下單芽。插皮接砧木開口通用方式為「t」字形開口。插枝接的砧木開口方式還有「一點一橫」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縱劃1刀開口的方法。插接後綁縛同劈接法,單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3、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單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後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質部。揭芽時要防止「抽心」。對於桃、梨,蘋果樹的嫁接,削芽後可帶木質部嫁接。皮接法砧木開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時要注意做到芽片與砧木結合平整嚴實,防止芽片捲曲。綁縛方法同單芽插接。此外夏季還可採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 剪口護理 隨嫁接的先後順序對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帶包閉或塗上接 蠟,在遇乾旱時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桿和大枝,以保護樹體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
五、嫁接後的管理
1、及時檢查補接 早春嫁接後15——25天,夏季嫁接後7天,秋接後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 果樹盆景嫁接後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50——2.50千克。採取環狀或星形施肥法,開溝深度20——40厘米,可結合根剪疏除部分衰老的側根。施肥後澆足水,保持根盤濕潤。施肥也可以提前進行,即春季嫁接改良於上年秋施肥,夏接於初春施。
3、加強果樹盆景幼枝護理防止狂風吹折 嫁接後接枝開始生長時,要略松一下包紮物,但不要完全松開,等幼枝長到10厘米長時,取木棍或作物秸稈若干,一半固定在主幹或主枝上,一半圍攏住幼枝,並用細繩纏繞以保護幼枝。幼枝固定穩妥後,取小刀將嫁接時的包紮物一並割斷,以利其生長。
4、及時除去砧樹萌孽,減少對接枝的養分爭奪 但是面臨補接的果樹,應區別對待:一種情況是上一個季節嫁接不成功,需在下一個季節補接的果樹,應放任砧樹萌孽生長;另一種情況是夏季嫁接不成功,補接對果樹根系影響過大,應放棄補接,放任砧樹萌芽生長。
5、接枝修剪 對生長過旺的接枝在適當高度「摘頂」,可促進二次枝萌發和生長;對於 密集生長的旺長枝和競爭枝,採用拿枝、牽引補空等方法處理,不用或少用短截、疏除修剪方法.
果樹盆景之修剪技術
果樹盆景修剪應掌握「五看」和「三稀三密」的原則。「五看」。看樹齡大小:對於幼齡樹,為增加枝葉量,擴大樹冠,早日形成良好結構,應在11-12月份進行冬剪。對於適齡結果的旺樹,冬剪時間可適當推遲到早春萌芽進行。
盛果期的弱樹,為促其營養生長、迅速恢復健壯樹勢,應在12月底以前完成冬剪任務。
盛果期旺樹,為削弱其樹勢、多形成花芽,可在1~2月份進行冬剪;看樹勢強弱:要從整體和局部上去把握修剪度,整體上要維持樹勢均衡。樹冠圓滿緊湊、主從分明、平面密、上層骨幹枝明顯短於下層骨幹枝,從屬枝條為主導枝條讓路,同層骨幹枝的生長勢近似一致。只要能達到間架果牢固、緊湊,通風透光,早果高產的目的,便可隨其原有的樹形、樹勢進行整理、疏導,一定不要過分強調整形,尤其對於幼樹,往往導致其不能早果早產; 看枝條長相: ① 上強下弱果樹盆景:上強枝齊花回剪、換弱頭,甚至把上強部分鋸除,下部弱枝對主枝頭從基部飽滿芽處重短截。 ② 基部主枝生長勢不一致的果樹盆景:強主枝齊花剪,細弱主枝從頂部飽滿芽處重短截。 ③ 無側枝和內膛枝可言的果樹盆景:選擇最佳直立枝用繩拉到合理位置,過密的疏除。 ④ 無樹形可言的果樹盆景:鋸除一些明顯多餘的大枝,打開層間距離,選出骨幹枝重 點培養,長遠規劃,採用「拉、撐、壓」等手段使樹形結構盡量趨向合理,若花芽極少或沒有,應多甩放、多疏間、少短截; 看修剪反應: 若3年生枝段上的1年生枝,中、短枝量大且粗壯、芽體飽滿、生長長度顯著小於延長枝頭,並分生有部分葉叢枝,說明前幾年修剪量適宜,當年可繼續延用。若3年生枝段上的1年生枝長度與延長枝相近或超過延長枝,說明前幾年的修剪量過大,當年應適當輕剪。若3年生枝段上不發中短枝,只著生一些葉片很小的葉叢枝,說明前幾年修剪量過輕,當年應適當重剪;看花芽多少:要在局部上下細功夫,使花芽枝和葉芽枝有適宜比例,一般為1∶2~3。
「三稀三密」即為:大枝稀,小枝密;外圍枝稀,內膛枝密;上部枝稀,下部枝密。 「一大一小」即為:下部大,上部小。 果樹盆景的枝組及小枝的處理。結果枝組要及時回縮、復壯、更新,以保持健壯的結果勢。對於其他的枝條通過處理後組建新的枝組。旺樹、旺枝應多緩放少截,結果變弱後回縮。對於長放過頭的枝條,要及時回縮復壯,培養成結果枝組。對於背上枝,不可全部疏除,也要視情況加以利用。幼樹樹勢強,背上枝易旺長,可用夏剪中的多次摘心、拉枝、拿枝等方法加以控制,變無用為有用;結果盛期的樹勢已穩定,背上枝不易旺長,可視空間、位置情況進行取捨;對於盛果期後的老樹,背上枝應全部利用,以便更新樹勢,延長結果年限。
果樹盆景疏枝的方法: 第一不可去小不去大。即在疏枝時應首先考慮去大枝,然後再考慮去小枝,以防出現整株「光棒」現象。 第二對於大枝過多的樹不可一次疏除太多,可逐年進行,分批去除,一次不可多於兩個。 第三不可同時疏除兩個對生大枝,造成對口傷,以免削弱上部樹勢。 第四傷口要進行消毒保護。可用2%硫酸銅溶液或石硫合劑原液消毒,並塗以石蠟或防銹漆,以防病菌的侵入及樹體水分的蒸發。 修剪工具消毒。工具常常因不慎而接觸病疤,這時就要及時用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50 率。 3. 桃盆景(李、杏可參照桃):桃時有觀花、觀果兩類,觀花桃類,花瓣艷麗、多力重瓣、不掛果或果小不堪食用,觀果類桃花色淡、單瓣、觀賞、食用性強,本基地皆為觀果類果樹。桃的花量很大,大量的側芽成串生長,冬剪時要剪去1/2-1/3,並將過長壯枝剪掉,在冠下部分選3-5枝,去掉花芽,備作下年預備枝結果,上部果枝果後剪除、使樹型緊湊。桃具有自花結實性、如搭配不同品種桃間相互授粉,可會使其座果率更高。
4. 葡萄盆景
1) 修剪:葡萄修剪應在落葉後進行,以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間為宜,一年生健壯枝中基部芽大多皆為花芽,留下部4個芽剪截,可視其壯若而定,比較弱枝,可留基部2-3芽剪截,葡萄必須冬剪,否則花芽得不到萌發或養分不能集中供應於花芽,就不會結好果,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沒有合理修剪或沒修剪,二是養分供應不足,植株太弱。庭院葡萄也基本相同於此。
2) 抹芽:春天在芽萌動後即可進行,結果母枝上萌出的雙芽或叄芽中的弱芽,即每節選1壯芽,其餘抹去。
3) 摘心:通過摘心可使營養生長的養分轉向生殖生長,有利於養分集中供應於果實,一般在開花前,在花序以上留4片葉摘心,摘心後會繼續萌發,可反復摘心其卷須應盡早摘除,以免消耗養分。
4) 疏果穗:每個結果枝只能保留1個果穗,多餘的應及早疏去,開花前還應把花穗掐去一部分,使其養分集中供應,這樣才能為結好果打下基礎。 5. 柿子盆景:自花結實,柿當年常發生1-2個強壯發育枝,冬剪時可將其剪短,保持樹型緊湊,柿花芽著生在柿樹冠中部,壯枝頂部1-3個側生芽位上,可不動剪,待春天長出結果枝後,大果型品種每枝留一個果,小果型每枝留2-3個果,其餘應提早疏除。
果樹盆景換盆換盆可每3年進行一次,可用原盆或稍大些盆,果樹在盆內生長數十年後,在貼近盆底和盆壁處會形成厚厚的根墊,換盆時將網狀根墊去除,這樣根部向樹體輸送養分的距離縮短了,如果生長期倒盆就不能傷根太多了,可整坨置於新盆中即可。 四、 果樹盆景越冬:去特性一般皆為春季開花、夏季果實漸大,秋季成熟,蘋果、梨、柿等晚熟品種,秋季成熟後,果實可在樹上長至第二年2月份左右:如冬季和春節期間放在室內觀賞,應注意其擺放環境溫度不宜過高,蘋果、梨、山楂可抗-20℃低溫不會受凍,最好為其創造在-10℃―10℃環境中越冬即可,桃、葡萄、柿、棗等以-5℃―10℃為好;如置室外越冬,可用報紙、塑料袋將盆裹住,置背風向陽處,並每月查一次盆土干濕即可。五、果樹盆景 病蟲害:由於盆景培育基地對果樹病蟲害控制嚴格,分散到城市用戶後,其周圍無傳染所以病蟲害發生可能性極小,如果發生可用洗衣粉水噴刷。
Ⅶ 怎樣製作果樹盆景
果樹盆景製作過程很復雜,一般需要3——5年才能成型,成為較好的樁景。舉個例子回吧:製作西府海棠樁景。首答先選擇大樹根部生長的根苗,(如果沒有,可以故意在離樹20——40厘米處,將半露出地面的根砍傷,當年就可以長成小樹,從小造型培養),比較矮,不怕傷痕累累,稀奇古怪,在春天將小苗連大樹根塊一起刨出,先栽到大而深的盆內養樁,別施肥,成活後第二年仔細整形,如果生長旺盛,第三年可以放到盆景盆內定植,加強管理,就可以開花結果了。造型主要靠修剪,綁扎,破傷,扭曲,可以參考大師作品,圖片等等,結合實踐,就可以製作處你喜歡的盆景。一定要等小苗根系長好才可以上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Ⅷ 盆栽果樹盆景都有哪些
果樹分類有幾種,那麼果樹盆景就分幾種,
觀果盆景一般有:金彈子、海棠、火棘、富貴籽、石榴、桑葚、紫珠、棠梨、枸杞、佛手、老鴨柿,鐵冬青,還有常見的蘋果、柑橘盆景等看你喜歡什麼?
盆景分類有: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Ⅸ 果樹盆景修剪的方法有哪些
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方法
落葉果樹盆景可從晚秋落葉開始到春季萌芽前進行;常綠果樹盆景可從晚秋枝條停止生長到春梢萌發前進行。
短截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程度不同,翌年其生長、發育的差別很大。
輕短截是指只剪去枝條先端的一兩個芽,此法對枝條刺激作用少,有利於促生短枝,提早結果。但是,由於所留枝條太長,易造成樹形過散,且先端成花後,後部易呈過長的禿裸帶,從而破壞盆樹造型,因此在果樹盆景中極少採用。
中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中部飽滿芽處短截,此法壯芽當頭,長勢旺壯,適用於生長勢較弱或受病蟲危害較重的弱樹。對以中、短枝結果的樹種,此法延遲結果,並且形成過旺枝條,往往擾亂樹形,應慎重使用。新上盆的幼樹為增加枝量和整形,可用此法,其截留長度常根據造型需要而定,此後需配合促花措施或整形進行。
重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下部不甚飽滿芽處短截。剪口芽發枝較弱,停長較早,有利縮小樹體和形成花芽。由於此法能有效控制樹冠,促生中、短壯枝,蘋果盆景、梨樹盆景等中、短枝結果為主的樹種多用此法修剪。
極重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基部留一兩個癟芽處短截,甚至僅保留基部休眠芽(潛伏芽)剪截。翌年可發出弱枝。此法可降低發枝部位,明顯縮小樹體,促生結果枝和樹體內膛結果,但過多使用易造成樹勢衰弱,適用於以中、短枝結果樹種的成形樹或個別過旺枝的處理。
縮剪又稱回縮修剪,是指從枝條多年生部位剪去一部分,此法對整個樹體具有削弱作用,可有效抑制樹冠擴大。輕度縮剪指剪除多年生枝長度的1/4至1/5,且留壯枝、壯芽帶頭,可促進樹體生長。重縮剪指剪除多年生枝長度的1/2至1/3,保留弱枝帶頭,抑制樹體生長。
蘋果盆景等以中、短枝結果為主的樹種在幼樹時期常採用先放後縮的促果、整形方法,即先輕、中短截,待基部分枝成花後再回縮至成花部位進而整形,從而達到早結果、早成型的目的。
疏剪是指從枝條(一年生或多年生枝)基部剪除。疏剪可減少樹體枝量和分枝,縮小樹體和削減生長勢,有利於盆樹內部的通風透光和花芽分化。由於疏剪所造成的剪口使上下營養運輸受阻,造成剪口以上生長受抑制而易於成花,而剪口以下對生長有促進作用。疏剪多用於成型樹的中長枝、過密枝、冠內細弱枝、過直過旺枝和影響樹形而難以改造利用的枝條。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樹種疏枝的對象也不同,以中庸、短枝結果的樹種應疏除過強枝,反之宜疏弱留強。局部枝多時,可先拉枝後疏枝,防止疏枝過多,造成盆樹整體的空、散、弱。
「戴帽」修剪指在一二年生枝的春梢與秋梢交界處剪截。在交界處正中剪截,俗稱「戴死帽」,翌年可在剪口下生發中、短枝條。在交界處以上保留秋梢的幾個癟芽剪截,稱「戴活帽」,翌年前部發中枝,後部發短枝。運用「戴帽」修剪,可使蘋果盆景、梨盆景等樹種提早成花結果,但結果部位往往在該枝的上端,應注意培養後部枝條,並及時回縮,防止樹形過散。
拉枝是將旺長和不易成花的枝條拉大開張角度,改變其極性位置和先端優勢,控制旺長、促進成花。
注意事項:修剪時期,寒冷地區家庭養殖或生產量較小的果樹盆景企業,最適修剪時期是初春解除休眠後至發芽前進行。因為冬季防寒過程中時有枝、芽被碰傷的情形,多餘的枝條可起到保護作用。精細地修剪之後,枝、芽均已確定,一旦受損,就難以彌補。由於早春盆土溫度上升較快,盆樹發根較早,如修剪過晚,易產生傷流。
各種修剪方法要合理應用。修剪時,要認准花芽、花枝以及預計的成花部分,盡量使結果部位緊靠主幹和主枝,使全樹豐滿緊湊。初結果的樹往往花芽數量較少,應盡量保留利用。經一年結果之後,樹勢即可緩和,成花量亦即增多。花量較大時,可疏除部分花芽,使之按造型的需要合理地分布。
修剪應與造型、整形緊密配合,修剪時每一剪均應考慮其開花結果和造型形態。需要指出的是,果樹盆景的形態每年甚至每季均發生較大變化,包括果實、當年生枝、每年的結果部位等,而其基本造型一旦確定,就應逐年延續、完善發展。為避免出現不合理的修剪與造型相違,修剪時可先根據造型的需要對整體進行做彎、拉枝等處理,確定骨幹枝或必留枝,去掉擾亂枝,最後處理其他枝條。「先整體,後局部;先定型,後定果」應是果樹盆景修剪(包括夏季修剪)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休眠期修剪常與換盆相結合。由於在換盆過程中對根系進行修剪時傷根較多,地上部修剪亦需相應加重,即適當減少生長點(翌年萌發枝條數量)和掛果量。操作的時期不宜過晚,最好在秋季落葉後進行,以提早恢復根系,待春季萌芽時已發生大量新根,當年的生長發育完全正常。
生長季修剪(夏季修剪)方法
生長季修剪去掉了部分枝條和葉片,便減少了有機營養的合成。同時,由於修剪刺激造成再度萌發,加大了養分的消耗,因而對樹體和枝梢生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此時修剪量宜少,且針對旺樹、旺枝,難以成花及一年內發生多次生長的樹種進行。運用得當,可調節生長結果間的矛盾,有利於正常生長發育,提早成花。
摘心即對尚未停止生長的當年生新梢摘去嫩尖。摘心具有控制枝條生長、增加分枝、有利成花的作用。摘心不宜太早,否則所留葉片過少,嚴重削弱樹勢和枝勢,如桃於5月中上旬,蘋果、梨於5月中下旬連續摘心兩三次,對促進成花有利。果台副梢摘心,可提高坐果率。
扭梢當年生直立枝在長到10厘米左右、下半部半木質化時,用手扭彎180度,使其先端垂下或垂斜。由於枝條木質部及皮部受傷和生長極性的改變,有利緩和生長勢而促進植株形成花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蘋果盆景上應用,效果較好。
環割(環刻)生長季在枝、乾的中下部用刀環狀割一圈或數圈,深達木質部,但不剝皮。由於傷口阻礙了養分的上下運輸,可起到緩和樹體生長、促進成花的作用。多刀環割的間距一般在10厘米左右。為了促進植株形成花芽,成好花,常用三次環割法,即果農常說的「5月一刀樹不閑,6月一刀收效全,7月一刀花滿園」秘訣。每次環割只能割一兩道,不能割多道,並且不能在上次傷口上重復環割。
疏枝和抹芽生長季疏枝對整個樹體生長具有較大的削弱作用,僅在過密的旺樹上施用。桃、葡萄等部分果樹的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很高,且一年內多次生長,修剪管理不當易造成盆樹枝條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故應疏除部分過密枝。為避免過多浪費養分、削弱樹勢,疏枝宜早進行,也可提早進行抹芽和除萌。
花期修剪休眠期修剪時,常因花芽不能確認,或為防止因凍傷、機械傷害花芽而影響結果數量,所以多留一些花芽,留待春季花前或花期復剪。此次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定花、定果。如花枝過多,可部分疏除或基部留葉芽剪除。對「短果枝叢」或「串花芽」(腋花芽),可剪除先端並適當疏除部分花芽,使其結果緊湊。每個枝條所留花芽的數量,大果型的不超過3個,小果型的可視其強弱程度、著生部位及整體造型適當多留。
出圃前修剪生長季需保留較多的枝條和葉片以滿足果實發育的營養需要。秋季果樹盆景碩果滿樹,但有些枝條的方向、長度、位置均不太適宜,進而影響盆樹的整體造型。因此,在作為商品或展品出圃之前,應對上述枝條予以短截或拉枝改變方向,以提高觀賞效果。此外,由於盆樹較小、結果較集中,有些果實被葉片遮掩時,可適當摘除部分葉片,以前部果實充分暴露、後部果實顯露一半為宜,摘葉過多,反失自然。
注意事項在操作時期,樹種不同,修剪的時期也不相同。如桃、葡萄等果樹自萌芽開始一年內需要多次進行,每次目的不完全相同,處理方法也有所偏重。又如蘋果、梨等樹種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但摘心、環割等可多次進行。
因樹而異,目的明確。夏季修剪的目的重在調節盆樹生長與結果的關系,要恰到好處,防止過重造成生長衰弱。在實際運用中要因樹而異,多用於未結果的強旺樹,慎用於病弱樹。必須根據盆樹的生長表現和促控的需要,採用一種或幾種、一次或多次的修剪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Ⅹ 如何把果樹搞成矮化盆景,其實很簡單
(1)軀干環剝附於矮砧皮層法。將果樹的主莖在基部附近剝離1年,將其束腰2~回5厘米,剝答離短砧皮層的大小,並將其附著於其上。矮稈砧可以用矮稈產品代替。
(2)剝皮待皮法。果樹繁茂後,樹干環剝4~5厘米,剝皮樹皮貼在樹梢上。
(3)一年多次。果樹繁盛後,從主幹的基部剝離0.2厘米寬的層,然後包紮傷口。傷口癒合後,環剝持續1厘米,直到七月初結束。
(4)扎線法。在花被放置之後,從主底座,每3厘米放置1厘米的鐵,並且將3~4塊鐵放在一起。導線必須用鑷子擰緊到皮質,而不是木質部。電線在八月中旬被拆除了。
(5)剝離法。在5月,主1/3皮層從上到下被剝去,2/3被用作營養物質的運輸通道。必要時,1/4層可從主幹兩側剝離,也可採用螺旋剝離剝皮。
(6)捻枝。在5月中旬,主幹固定在一隻手上,軀幹上部用一隻手擰緊360度,然後放開手。
(7)多徑損傷方法。用鋒利的刀在果樹主莖上切0.3厘米,也可以用斜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