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梨樹盆栽
⑴ 盆栽梨的品種有哪些
我國是梨屬植物種形成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梨屬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據調查現已定名的有13種,國外引入栽培的1種。
目前我國栽培的梨樹品種,主要分屬於秋子梨、白梨、砂梨和洋梨等4個系統。在其系統中有些品種是重要的水果,有些品種可供作繁殖果樹砧木。現將可做為盆栽養植的主要品種介紹如下:
1.鴨梨原產河北,屬白梨系統,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此品種樹勢強健,枝條開張,分枝力弱,較抗寒,適應性強。果實較大,單果重150~200克,多近似短葫蘆形,不整齊,連接果梗部一側常彎向一方隆起形似鴨頭,故名鴨梨,成熟時果皮綠黃,陽面有不甚明顯紅暈,肉質細嫩,汁液極多,具香氣,品質上等。
2.雪花梨原產河北,屬白梨系統,果實大,呈長卵圓或長橢圓形,單果重400克以上,成熟時果皮黃色,肉質細脆,汁甚多,甜味濃,品質最上。此品種樹勢強健,連續結果能力強,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盆栽時樹形圓滿緊湊,屬首選品種之一。
3.水晶梨原產日本,屬砂梨系統。果實中大,單果重150~180克,呈圓形,成熟時果皮黃綠色漸變淡黃色,美觀漂亮,肉質細脆,汁甚多,味極甜,品質極上。幼樹生長勢強,結果後長勢減弱,樹姿半開張,發枝力弱,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盆栽時應適度短截,促生分枝。
4.黃縣長把梨
原產山東黃縣,果實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70~210克。果實呈闊倒卵形,果皮綠黃色後漸黃色,品質上等。本品萌芽力、成枝力均屬中等,以短果枝及短果枝群結果為主,連續結果能力強。盆栽時掛果時間長,如在降霜前加以保護,掛果期能延至翌年3月,是盆栽的優良晚熟品種之一。
5.其他品種
在梨的繁多品種中,不論果實大小或成熟早晚,均能盆栽種植,但應選擇成枝力強、節間短、成花容易、坐果率高、連續結果能力強、果實外觀艷麗的品種,如近年育成的短枝型品種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紅色品種美又酥和紅酥脆等,均是盆栽的優良品種。
⑵ 盆栽的技術要點有什麼
盆栽的技術要點:
1.砧木的選擇
在進行梨樹盆內栽植時,應結合所栽植地區的土壤、溫度、濕度、pH等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砧木和接穗組合,才能達到成型快、結果早、生長健壯的理想效果,現將各砧木種介紹如下:
①杜梨
適應性強,直根發達,生長旺盛,耐鹽鹼,與砂梨、白梨、西洋梨、秋子梨等品種的親和力強,是盆栽的優良砧木之一。
②秋子梨
根系發達、適應性、耐寒性很強,不易染病,各品種間親和力強,是寒冷地區的良好砧木。
③豆梨
根系較淺,適應性強,耐熱抗澇,但耐寒力較差,與西洋梨及某些白梨品種嫁接表現良好,是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首選盆栽砧木。
④砂梨
本種抗澇耐熱,根系發達,對腐爛病抵抗力中等,是嫁接西洋梨品種的主要砧木。
⑤__
本種有A、B、C三種類型,A型和各品種的親和力較強,C型矮化效果最強,並且是西洋梨首選的矮化砧木。
2.整形修剪技術
修剪:梨的頂端優勢明顯,頂端第一枝的生長量顯著大於以下各枝,冬剪時短截後拉平。夏季為減緩其頂端優勢,應對生長勢較強的反復摘心,改善後部枝營養狀況,促生分枝和花芽形成。梨的短果枝群壽命長,結果能力強,留果過多易衰弱,更新困難。因此,應注意負載量和適當疏密。不同樹齡的盆樹的培養目的不同,修剪方法也不一樣,初上盆幼樹要多短截促分枝,形成緊湊矮小的樹形骨架。初結果盆樹,要注重培養中、下部的結果枝組和樹形。已成形並大量結果的樹,要保持樹勢生長健壯、連續結果能力強、生長結果均衡。
3.促花、保果技術
①促花
盆栽梨樹只有達到適量的花芽,才能正常結果並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筆者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出通過乾旱處理、環割、噴生長抑制劑等技術手段,對促進花芽形成具有明顯效果。
乾旱處理
對於枝條較多,冠形豐滿,生長勢較旺的未結果幼樹,於6月中、下旬開始減少澆水量,到葉片出現萎蔫後,先葉面噴水後再澆水,反復處理20~30天,能使80%以上的中短枝形成花芽。
環割
在2年生盆栽鴨梨樹上,6月9日在主幹光滑部位環割兩圈。中、短果枝占發枝量的70%以上,且花芽飽滿。
噴多效唑
於6月初對生長勢旺盛的盆栽梨幼樹噴300倍的多效唑溶液,連噴2~3次,間隔25~30天,成花數量明顯高於對照盆樹。
②保果技術
在生產盆栽梨樹時,為使其坐果率達到理想的觀賞效果,需採取以下措施:
授粉
梨樹的多數品種自花不結實或自花授粉坐果率偏低,需經人工輔助授粉才能提高坐果率。具體做法是:在盆樹的盛花期,選擇適宜的授粉品種,於上午10時以前,用毛筆相互點授,數量較少時,也可採用對花的方法授粉。
疏花
對於花芽量較多的盆樹,在花芽能完全識別時,有選擇地疏去整個花序,使所留花芽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留花量要依據預定留果量來確定,一般情況下,花序數為預留果量的1倍較適宜。
疏果
盆栽梨樹的疏果時間一般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間果,主要疏去中心果,留邊果,通常在落花後進行,每個花序留2~3個果。第二次是定果,多在6月落果後進行。根據冠徑大小、果型大小確定留果量,一般冠徑在80厘米左右時,大型果留10個以上,小型果留15個以上,其餘疏除。並且要盡量疏除中、長果枝上的果,保留短果枝或短果枝群上的果,以維護樹冠緊湊的效果。
花期噴硼
在盆樹花開到70%左右時,在傍晚噴0.2%~0.3%的硼砂加0.1%~0.2%的尿素溶液,連噴2次,間隔2~3天,能顯著提高坐果率。
⑶ 適合盆栽的梨樹品種
我國是梨屬植物種形成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梨屬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據調查現已定名的有13種,國外引入栽培的1種。目前我國栽培的梨樹品種,主要分屬於秋子梨、白梨、砂梨和洋梨等4個系統。在其系統中有些品種是重要的水果,有些品種可供作繁殖果樹砧木。現將可做為盆栽養植的主要品種介紹如下:
(1)鴨梨
原產河北,屬白梨系統,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此品種樹勢強健,枝條開張,分枝力弱,較抗寒,適應性強。
果實較大,單果重150~200克,多近似短葫蘆形,不整齊,連接果梗部一側常彎向一方隆起形似鴨頭,故名鴨梨,成熟時果皮綠黃,陽面有不甚明顯紅暈,肉質細嫩,汁液極多,具香氣,品質上等。
(2)雪花梨
原產河北,屬白梨系統,果實大,呈長卵圓或長橢圓形,單果重400克以上,成熟時果皮黃色,肉質細脆,汁甚多,甜味濃,品質最上。
此品種樹勢強健,連續結果能力強,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盆栽時樹形圓滿緊湊,屬首選品種之一。
(3)水晶梨
原產日本,屬砂梨系統。果實中大,單果重150~180克,呈圓形,成熟時果皮黃綠色漸變淡黃色,美觀漂亮,肉質細脆,汁甚多,味極甜,品質極上。
幼樹生長勢強,結果後長勢減弱,樹姿半開張,發枝力弱,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盆栽時應適度短截,促生分枝。
(4)黃縣長把梨
原產山東黃縣,果實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70~210克。果實呈闊倒卵形,果皮綠黃色後漸黃色,品質上等。本品萌芽力、成枝力均屬中等,以短果枝及短果枝群結果為主,連續結果能力強。盆栽時掛果時間長,如在降霜前加以保護,掛果期能延至翌年3月,是盆栽的優良晚熟品種之一。
(5)其他品種
在梨的繁多品種中,不論果實大小或成熟早晚,均能盆栽種植,但應選擇成枝力強、節間短、成花容易、坐果率高、連續結果能力強、果實外觀艷麗的品種,如近年育成的短枝型品種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紅色品種美又酥和紅酥脆等,均是盆栽的優良品種。
⑷ 盆栽梨樹栽培技術及方法 梨樹盆景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盆栽品種的選擇以成枝力強、節間短、果可食且艷麗、成花結果早、坐果率高、抗病能力強和適應盆栽環境的品種為佳。目前,較為適宜的盆栽品種有興矮2號、興矮3號、興矮4號、興矮5號、矮香梨、紅茄梨、紅安久等。
2、花盆的選擇與營養土配製:
(1)花盆的選擇:瓦盆通氣性好,利於根系生長,且物美價廉,最常用;也可選用瓷盆,美觀漂亮,但通透性差。盆的大小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若在室內或陽台擺放,宜選用內口徑25-45厘米,高20-35厘米左右的;如在道旁、花壇或大會廳擺放,需選用更大的盆。
(2)營養土的配製:營養土的配製要依據梨樹本身對土壤的要求進行。梨喜肥沃的砂壤土和中性土壤,一般在pH5.8-8.5的土壤中均可生長良好,但要考慮所用的砧木類型,如山梨不耐鹽鹼,豆梨耐酸性好,杜梨耐鹽鹼。先用農村廢棄的豆科作物秸稈與田土混合堆積,經1年左右堆成顆粒狀肥土,然後用1/2堆肥+1/4園土+1/4砂土(或煤渣)配成盆土,每立方米盆土中加入1公斤氮磷鉀復合肥拌勻,即成為盆栽用的營養土。
3、上盆與換盆:
(1)上盆:一般在休眠期上盆,以早春未萌芽時為好。苗木可用成苗,也可用半成苗,或直接栽植砧木苗。選擇根系發達,須根多,粗壯的苗上盆,用1-2片碎瓦片或小石片將盆底的小孔蓋上,盆底放一層粗砂,填入部分盆土;將苗木的根系剪出新茬,根系舒展開,再填滿盆土。填土時不斷輕提枝條,使盆土緊實。盆土不宜裝的太滿,以便於澆水。苗木要位於盆的中央,根頸與土平或略向下一些。若栽得過深,植株生長緩慢;過淺,影響成活。栽後應及時澆透水。
(2)換盆:一般間隔2-3年換盆1次。宜在梨樹休眠期進行。換盆前2天,要先澆透水,待換盆時再輕輕震動,使盆土與盆壁分離。然後將盆扣向下面,連土同植株一齊托出,再把土慢慢剔除,保留原盆20%-40%的土。此時,要對長根、衰老根以及多餘的根進行修剪,然後換上新的培養土,將植株栽植於原盆或較大的盆中,灌足水。
4、整形修剪:盆栽梨以觀賞為目的,常用自然圓頭形、彎曲圓頭形、披散形、鳳尾形等。若品種本身就是自然圓頭形,如興矮2號、3號等,則不用強硬整形,如分枝較多,注意適當疏除,保持通風透光;如個別枝條伸展過長,宜用拉枝、回縮等辦法調節。為減緩梨的頂端優勢,應在生長季反復摘心,以改善後部枝、芽的營養狀況,促進發枝和成花。另外,應注意合理留果,若超過負載量時,往往導致營養不足,坐果少或果實發育小,使樹體生長衰弱,更新困難。每個短果枝群保留2-3個結果枝為宜。
5、肥水管理:由於盆內空間有限,要保證梨樹正常生長、開花和結果,必須保證有充足的肥水供應。盆內梨樹萌芽後開始施肥。用發酵後的有機液肥,加入10倍以上的水,7-10天施1次。也可採用葉面噴施,生長前期以0.2%-0.3%的尿素液較好,可噴3-4次。開花盛期噴施0.1%硼砂,提高坐果率。花後果實膨大期也正是新梢旺盛生長期,需要磷鉀肥較多,可噴施3-4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液,以促進果實成熟、枝條充實和花芽分化。盆栽梨的施肥原則是要少施勤施,既防燒根,又便於充分吸收,減少肥分流失。梨的葉片對水分供應敏感,易出現乾旱萎蔫。梨果的含水量達85%以上,如供水不足將直接影響果實的增大。在春秋兩季應看盆土和樹葉狀況決定澆水次數,一般每隔1-2天澆一次透水。在氣候炎熱的夏季,宜在每天上午8時前和下午5時後各澆一次透水,葉面也要噴灑,沖掉葉麵灰塵,促進光合作用。冬季視盆土墒情也要適當澆水。
6、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該病為害葉片、新稍和果實。葉片受害初期在葉背面的主、支脈之間呈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的淡黃色圓形斑點。逐漸擴大,病部稍下陷,其上長黑霉。防止這種病害的常用葯劑有5%的安福1500倍液、10%世高4000-6000倍液、40%福星8000倍液等。梨木虱是危害梨的主要蟲害,防治方法是在越冬成蟲出蟄盛期至產卵前噴2.5%功夫乳油、20%滅掃利乳油、2.5%保得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5%敵殺死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在落花後(露地栽培)第一代幼蟲集中期噴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30%百磷號1500倍液、30%氰·馬乳油1500-2000倍液。
7、越冬管理:盆栽梨樹越冬時應放在溫、濕度較穩定的地方,如走廊或無取暖條件的空屋中。若放在陽台上,要作好防寒工作,可用舊棉套、濕麻袋裹上,外用塑料膜包紮起來。有小庭院時,也可連盆埋入地中,覆土25-30厘米厚。有條件的最好放在地窖中。
⑸ 家裡養盆栽梨樹好嗎
可以養,放陽台上明亮處通風處才可以,,喜光耐旱植物,粗放管理就可以,追肥磷鉀肥比較好,可以促進植物開花結果
⑹ 盆栽觀賞梨樹怎樣進行施肥
盆栽觀賞梨樹的吸肥特點是以短枝結果為主,短枝生長期極短,需肥比較集中,梨果實大,果實中鉀的含量比較高,根系分布均勻而廣,需肥的高峰與各器官的生長高峰是一致的。每生產100千克梨果,需純氮0.5~0.6千克,純鉀0.25~0.3千克,純磷0.5~0.6千克。氮、磷、鉀的比例為1∶0.5∶1。提倡基肥秋施,一般在採收前後的8月末至9月末施入,這時施肥正遇根系的秋根生長高峰,這些新生吸收根,可促進根的吸收和秋葉光合作用,增加貯藏營養水平,對明年短枝早期葉片的展開和光合作用效果更佳,秋施的肥料經過分解,正在來春養分最緊張的養分臨界期的需要。盆栽梨時,施肥不要深,但要充分腐熟,可在盆的四周挖淺溝(穴)施入,如在換盆時,可施在底部。梨的追肥一般3次,第一次萌芽前2周施入,因為梨樹萌芽、展葉、開花非常集中,必須有氮肥與冬貯的糖類結合成蛋白質,為細胞分裂與幼器官展開所急用,這次以速效氮磷肥為主。第2次為亮葉肥,即幼葉初展開是淡黃綠色,進入5月中下旬至6月初,葉色轉深綠色,亦是中短梢頂芽形成封頂期和花芽開始分化期,這次以氮、磷、鉀復合肥為好,為花芽分化和幼果的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這次肥料不會使頂芽沖破再次徒長,因為梨與蘋果不同,其梢葉形成節奏明顯而穩定。第三次為果實膨大期,7~8月果實進入生長高峰,是決定果個大小的關鍵,亦是枝葉豐滿,全年光合作用最高峰期,以鉀為主,少量施磷、氮肥。
全年總施肥量分配是:氮肥:基肥佔50%,3次追肥為20%、20%、10%,磷肥春秋施入,鉀肥第2、3次分別施入60%、40%。根外追肥一年5次以上,在盛花期、亮葉期、花芽分化期和採收前後,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3%~0.5%,硫酸鋅在5~6月間噴0.5%濃度,黃葉病噴0.3%~0.5%硫酸亞鐵。梨果實含水85%~90%,枝葉含水50%~80%,一年中,在萌芽前,新梢旺長時及果實迅速膨大時需水較多,5月末至6月上旬花芽分化始期是控水期,秋施基肥後灌水促進肥料分解,促秋根生長和秋葉光合作用,增加貯藏營養水平,提高越冬能力。雖然杜梨砧比較抗澇,但積水時間太長,亦會造成死根、爛根,必須注意雨季的排水防漬。
⑺ 盆栽梨樹能開花結果嗎
若管理得當,盆栽梨樹能開花結果。一般情況下,盆栽的梨樹在第3-4年開始結果。
要加強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確保秋季正常落葉,冬季合理整形修剪,生長季節要搞好夏季修剪,秋季拉開枝條的角度,改善樹冠內堂光照。
⑻ 盆栽梨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是什麼
盆栽梨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是:
1、溫度
盆栽梨樹的抗寒性較強,可耐-20~-30℃的低溫回。在華北地區冬季稍加保答護即可安全越冬。盆樹的開花溫度需在10℃以上,14℃時開花較快,24℃時花粉管伸長最快,花期遇4~5℃的低溫時,花粉管即受凍害,早春盆栽梨開花季節,氣溫變化較大,應注意防止低溫和晚霜的危害。
2、水分盆栽梨的需水量較其他果樹為多,但品種之間也有差別,如砂梨系統的需水量最大,秋子梨系統最耐旱,而白梨、西洋梨居中。盆栽生產時應視不同品種的需水量差別靈活掌握澆水數量。一般以保持盆土最大持水量的70%~80%為宜。
3、盆土
盆栽梨對盆土要求不嚴格,但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和通透性強的培養土為宜。盆樹對土壤酸鹼性的適應范圍較廣,一般pH在5、5~8、5范圍內均能正常生長,但以中性土壤最為適宜。梨樹對盆土的含鹽量適應范圍較大,在日常養護時,不易造成肥害。
4、光照盆栽梨屬於喜光樹種,光照不足,枝條生長不充實,花芽分化不良,除影響當年的果實大小、果實色澤和品質外,翌年的生長結果也受連帶影響。因此,在進行盆栽梨樹的養護過程中給予充足的光照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⑼ 梨花可以盆栽的嗎
梨樹可以盆栽抄。可以襲到集市或花卉市場購買已經嫁接好的梨樹苗(根系一定要好),栽到直徑大於40厘米的花盆裡,定干高度在嫁介面以上20厘米左右,澆足水,一周後再澆一次水,可保成活。待新稍長到30厘米左右進行摘心,加速成形。夏季要一天澆一次水,薄肥勤施,注意防治病蟲害,第三年有望開花結果。
⑽ 盆栽觀賞梨樹的枝條適宜怎樣修整
盆栽觀賞梨樹幼樹生長旺盛,發枝比較少,因此可整成直干、斜干、彎干及垂枝等形狀。主幹高度10~30厘米,直干形可整成小紡錘形,主幹高10~20厘米,在中央幹上著生5~7個小枝組,枝組的腰角70~90度,枝組的延長枝不短截,其上的枝條亦不修剪,枝組的粗度不超過中央干粗度的1/2,如枝組太旺、可疏去部分分枝,來削弱生長勢。對於枝組上的直立枝,內膛徒長枝、密生枝、重疊枝要及時疏除,以保持通風通光。在樹形穩定後,注意枝組的更新。
斜干可整成斜式倒人字形,干高20~30厘米,上有兩個分別伸向東南或西北方向的呈斜式倒人字形的主枝。主枝腰角70度,大量結果時達80度。這種樹形定植時直立栽植,不定干,待苗木發芽後按腰角70度拉向東南方向,並在彎曲處選一個好芽,距地面30厘米,在好芽上方刻傷,促進發出直立枝。第二年冬將第一枝上培養出直立枝拉向西北方向。為了培養好二大主枝,需對主枝上的直立枝加以控制。對二大主枝上的背上直立枝,一般在萌芽後抹除,有空間的部位夏季將直立新梢拉成水平枝。主枝延長枝不短截,如樹勢較弱,可對延長枝輕度短截。二大主枝上著生小型枝組,採用先放後縮的辦法培養,使枝組多而不擠,疏密適當,上下左右,枝枝見果。要注意枝組的調整,當側生枝組少時,可將直立枝組下壓;下垂枝組少時,可用側生枝組下壓,要保持幼樹枝組不動,老樹枝組不衰。枝組常採用回縮的方法更新,使抽枝多而短,壯而不徒長,大量結果後,枝組內採用三套枝修剪法,即當年結果枝,形成花芽枝、生長枝各佔1/3,使結果、成花、生長三不誤。
彎干可仿照折疊式扇形,樹冠呈扁平形,樹干彎曲成4個水平的主枝。苗木不定干,成活後拉成水平,在彎曲處選一好芽,在芽的上方刻傷,促進抽生第二主枝,使其直立旺盛生長。第二年冬將第二主枝向第一主枝向反方向拉成水平,在第二主枝彎曲處選一好芽,在其芽上刻傷,同樣方法培養第三、四主枝。各主枝上配置小枝組,在主枝上萌生的新梢,直立枝要拉成水平或下垂狀態,培養成小的結果枝組,今後主要是對小結果枝組的修剪。
彎乾式亦可以不用拉枝的辦法,因為梨的枝條木質部鬆脆,極易斷裂,可以用金屬絲蟠扎,使主幹成2~3個彎,並在每個彎曲處分布一個主枝,每一主枝亦用金屬絲蟠扎,使成彎曲形,在上著生中小型結果枝組,各枝組亦要進行蟠扎,使成水平狀彎曲。彎乾式亦可以不用拉枝的辦法,因為梨的枝條木質部鬆脆,極易斷裂,可以用金屬絲蟠扎,使主幹成2~3個彎,並在每個彎曲處分布一個主枝,每一主枝亦用金屬絲蟠扎,使成彎曲形,在上著生中小型結果枝組,各枝組亦要進行蟠扎,使成水平狀彎曲。盆栽梨樹進入結果期後,要保持矮小、圓滿、緊湊的樹形,對主幹較高又細的(直徑2厘米內)的盆樹,可直接用彎干處理,主幹較粗(直徑在2厘米以上)時,可扭干彎曲或多鋸口強行拉干,來降低主幹高度。對於適宜作懸崖式樹樁盆景的梨樹樁,可以從距盆面10~20厘米處向下彎曲,順盆沿下蟠扎整形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