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果嶺草盆栽

果嶺草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8-03 04:19:15

『壹』 南京中國綠化博覽園的地理環境

南京綠博園,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河西新城濱江風光帶內。綠博園基地位於緯七路與緯八路之間,西臨夾江,與江心洲隔岸相望,東靠濱江大道,佔了整個濱江風光帶的近一半。綠博園南、北兩側均為風光帶綠地,東部為居住、商業、文化娛樂用地。通過城市道路可與新城中心區及老城區便捷聯系。
在綠博園的中部建有綠博園的標志性建築──主展館。主展館總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採用鋼結構,主體2層,局部5層,高28米。建築造型採用不同規則的長條折線形,象一條昂首騰飛的龍,又象一個浮落江畔的綠色飄帶,又具有抽象簡潔的時代感,主展館臨水而建,建築中部通空,透過玻璃幕牆可直接看到浩瀚的長江。
與主展館遙相呼應的是一座巨大的展覽溫室,總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結構採用玻璃幕牆,在細部設計上強調植物葉脈的概念,與主展館相互協調。溫室內展示國內外各地各優新植物品種,是集觀賞、科普、園藝為一體的園地,是青少年科普社會實踐的教育中心。

溫室根據功能要求共劃分為四個展區,考慮到景觀、地形、入口及分散口,各展區設有次一級的游步道,游覽順序為:盆栽植物區──沙生植物區──熱帶植物區──插花館。
盆栽植物區的入口處有一棵古樹,樹下置石,簇以梅花樁景和名品盆栽,該區又稱「梅都新韻」,隱意有「梅都」之稱的南京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錦綉的現代城市景觀,同時以草坪、地形、石頭、木製平台造景,將各地送展的近1000盆盆栽展品融入自然景觀中,其中包括各地區原生特有的植物品種、造型獨特稀有的植物品種和採用新技術繁育的植物品種;
沙生植物區展區匯集了吹雪柱、霸王鞭、五倫柱、量天尺,將軍等鮮見的熱帶沙生植物,還有主沙丘附近的馬骨和其他大型動物的骨頭,讓人恍若置生於荒無人煙的熱帶沙漠,所以該區又被命名為「沙漠之旅」。
繼續往展廳深處步行,便可到達一片熱帶雨林,桫欏、椰子、蒲葵、魚尾葵、洋紫荊、菩提樹等植物構成了熱帶植物區,水池內一座巨蟒的石雕像營造出神秘的氣氛;最後進入的是面積約500平方米的插花館。
溫室設計通過小品、坡地、水池、溪流等造景手法營造出四幅各具特色的景觀畫面,既注重了各展區間視覺效果的過渡,又賦予了各展區相對獨立成景又相互聯系和映襯的景觀效果。
南京的氣候條件決定了這里是南北植物的過渡帶,而南、北方植物品種在綠博園種植成活,將對解決目前大型綠化景觀工程樹種單一的問題有借鑒意義。此外,依託濱江外江灘還坐落著三座特色室外景觀園,他們是江灘濕地園、旱溪園和綠色家園,總面積59000平方米。 景點名稱景點介紹圖片兒童沙趣游樂區兒童沙趣游樂區位於綠博園內,於2013年綠博園景觀提升一期工程中基於原旱溪園改造建成,總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景區以黃沙厚鋪而形成的人工沙灘為景觀主體基調,配以攀岩、嬉水、沙灘運動等活動區塊,是集沙灘運動、親子活動等於一體的綜合性遊客聚集區 。 荷蘭友誼園 荷蘭友誼公園位於綠博園西南角,由荷蘭埃因霍溫市政府投資增建,是埃因霍溫市和南京友好交往的象徵。荷蘭園佔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建有著小教堂、風車房、農舍、水車房等建築。景觀參照荷蘭園林造景形式,結合南京當地植物情況,並在建築周邊種植了荷蘭國花—鬱金香、風信子等歐洲花卉。是欣賞異域美景、了解荷蘭風情的絕佳去處 。 左岸花海景區 「左岸花海」景區位於濱江公園B區西側,毗鄰夾江,與江心洲生態科技島隔江而望,總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景區整體設計立意來自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一詩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句之意境,左岸花海栽植有宿根/一年生花卉20餘種,品種有天藍鼠尾草、柳葉馬鞭草、金雞菊、叢生福碌考、綉線菊、紅葉酢漿草、茶梅、繁星花、香彩雀、藍花鼠尾草、紫鴨跖草、皇帝菊、百日草、大馬齒莧、長春花、夏堇、孔雀草、波斯菊、彩葉草等,花卉根據季節進行更換 。 綠博園觀江親水平台景區 綠博園觀江親水平台位於綠色家園西側長江邊,景區依勢而築,臨江而建,縱貫南北,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沿江而建的綠道、觀景台階、全民健身設施、張拉膜廣場點綴著長江水岸線 。 濱江親水棧道景區 濱江親水棧道景區位於綠博園區西側夾江江畔,緣江岸而起,南北向而建,棧道臨江親水,總長度約250米。景區以木棧道橋為主要游賞連接方式,沿線節點輔以各類休憩座椅、懸挑式觀江平台及木質觀景亭 。 藝術噴泉廣場 藝術噴泉廣場位於濱江公園(D區)文體主軸線,揚子江大道與古太陽宮之間,是集噴泉、表演、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景觀區域,是濱江公園、文體軸線的重要節點。景區以現代、生態、休閑為特色,以人文、自然、藝術為主題,採用現代科技,創造集聲、光、電為一體的觀演、休閑、娛樂空間 。 古太陽宮景區 古太陽宮景區位於濱江公園B區,南鄰濱江公園主要軸線西端廣場,西接地勢較高的濱江大道,自北向東為濱江景區各道路,總建築面積為1460平方米,其中保留建築為180平方米,新建建築為1280平方米 。 參考資料: 省市園展示
景點名稱介紹圖片安徽園安徽園以典型的樘越牌坊和青磚小瓦馬頭牆作為景點的代表。入口的「徽州人家」就是樘越牌坊,這里的牌坊只是真正牌坊的一部分。牌坊後面就是徽派民居的典型代表「青磚小瓦馬頭牆」,古徽州,民居建築藝術相當發達,建房有別具一格的傳統舊俗。因為以前的建築多以木材為結構,一失火怕殃及到鄰居,故民居的四周均用高牆圍起,謂之「封火牆」,遠遠望去像是古城堡。園中布局以水面為中心,左為細流沼澤,瀑布,右為松崗林帶,園路環繞其中。 永寧園永寧園的面積1800平米,以獨特的創意和理念進行設計,以體現南京市和南寧市作為友好城市情節為主線,通過雙泉合一,風雨橋,鴛鴦亭等主景展現,全園景觀突出綠色、生態以及濃郁的壯鄉少數民族特色。其中配件造型、鋪裝圖案均以壯族特色的綉球、銅鼓及壯錦圖案等為主,主景風雨橋、鴛鴦亭搭建不費一丁一鉚,全部通過木頭鑿榫銜接而成,體現廣西古老而又高超的木結構建築工藝水平。 貴州屯堡景點面積:1500平方米,六百年前,明王朝派出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成功清除了元朝殘余勢力。為確保政權的穩定,大批軍隊駐扎在黔中安順一帶並屯田自給。歷經六百年,這些江南文化和軍旅文化已經有機地融入當地自然環境、歷史人文,形成了具有濃郁特色的屯堡文化。本展點以屯堡為主體,通過射孔、石牆、茶驛等元素,展現了當年屯堡軍旅與民居和諧相融的景象,運用現代園林設計手法,配以杉木、杜仲、高山杜鵑等具有貴州高原特色的植物。 韓國園景點面積:1400平方米。古時先祖們的傳統庭院是源於在風景秀麗的地方建亭子,是吟詩風流的地方。在便於耕農的地方形成了村莊,國王為了表彰忠臣、孝子、烈女在其房前或村口建立紅箭門以示其功勞。進入紅箭門後是小橋流水,跨過烏鵲橋有供農家休息的茅草亭子,水車是做動力來磨米的,同時也是年輕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通過草地和花園後可以領略有別於韓國本土家居和風景美麗的濟州島風情。出口處的大門有三個定木也有特別的含義。 湖北—楚苑楚苑」總面積約三千平方米,由三組景點組成。「極木楚天」、「虎座立鳳」、高3米,青銅鑄造,烤漆彩繪,造型由虎、鳳、鹿組成,昂首振翅,欲飛欲鳴,原形出土於湖北江陵李家台四號墓。景點展示了楚漆繪、雕塑等藝術特色。「唯楚有才」用陶瓷燒制的竹簡上纂書屈原的《離騷》,卷前安放出土楚鼎青銅復製品。景點寓意楚才輩出。「九歌遺韻」。以彩葉植物構成飄逸綢帶狀圖案,呈翩翩起舞之勢,寓意楚樂舞長袖細腰的獨特藝術魅力。全園布置六十多種植物品種,其中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湖北獨有的對節白蠟、中國桂花之鄉的桂花均具湖北特色。 朝暉園朝暉園面積為1681平方米,朝暉園秉承了傳統的造園手法築山、疊石、建亭,組合了山、石、土、木、花、草、樹等園林造景要素,構建體現湖南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觀。全園用毛竹、竹籬笆和白色木槿籬笆圍合,配以湖南鄉土氣息的湘西吊腳樓為主景,園中水池種植荷花(芙蓉)及豐富的水生植物,水中芙蓉與岸上芙蓉交相輝映,自然坡地以湖南特色植物四季杜鵑、木槿等時令花灌木和桂花、杜英、合歡等喬木,與水景融為一體。 贛之韻「贛之韻」是江西省綠化委員會圍繞「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這個綠博會主題,以二山(井崗山、廬山),一江(贛江),一湖(鄱陽湖)為主要構架,通過園林小品、喬木、灌木、花草、水生植物的有機組合而構建的一個特色園區。本園區佔地1200平米,通過藝術體現江西的紅色文化、陶瓷文化,及山水交融的優美生態體系,用大寫意、小具象,先抑後揚的園林手法,使遊人步入園區曲徑通幽,移步異景,充分領略綠色江西的山水特色,更加熱愛珍惜自然。主要植物配置:桂花、杜英、柿樹、香樟、銀杏等鄉土樹種,再力花、菖蒲、睡蓮等水生植物,蘭花三七、闊葉麥冬等地被植物為主。 綠色家園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綠色家園展示區是由風車碧林、果嶺草地、觀江平台和三幢木結構綠色節能房屋組成,是綠博園全面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人居新概念的園區。園區內建築材料是採用木材、石材等自然環保材料,配備了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太陽能、風能互補供電系統,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節能、可循環利用的現代技術。 寧波園寧波園總面積1658平方米,以「走進寧波、綠色寧波、生態寧波」為主題,通過園林藝術手法、現代造園工藝,把抽象的歷史、文化轉化為具體的景點造型,增強景物的可讀性、展示性,達到情景交融、雅俗共賞的造園目的。景點的布置按時間順序串聯,分別用雕塑語言介紹河姆渡、天一閣、海上絲綢之路、北侖港、森林公園等內容。 親水平台景區親水平台景區位於綠博園綠色家園景區西側長江邊,規劃縱貫園區南北,依勢而築,臨江而建。現已建成區域為示範段(面積約4000M2)。由張拉膜廣場、步道、觀景台階、棧道、木亭等組成,漫步平台棧道之上,既可沉醉於綠博園四季不同的美景之中,又能零距離欣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壯闊景色,是欣賞江景,暢想古今的好去處。 山西園山西園總面積1300平方米,以黃河根祖文化為脈絡,充分展示山西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體現「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家園理念。以開放的自然空間容納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源—「黃河根祖文化」。分別布置根照壁,六角亭,來體現中華民族祖先的風采。「根」照壁「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洪洞大槐樹是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是海內外數以億計大槐樹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 深圳園景點面積:2050平方米,深圳地處南海之濱,珠江東岸,毗鄰香港,氣候濕潤,歷史上以漁農為業,近現代以海防為要,1979年建市,與經濟特區一起成長,目前已形成1000多萬居住人口的現代化大都市。深圳又名鵬城,因史上海防前哨「大鵬所城」故址而得。全市面積1900多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區,綠化覆蓋率47.6%,是全國首批綠化模範城市,並獲「全球環境500佳」、「中國人居範例獎」和「世界花園城市」等諸多殊榮。 沈陽園景點面積:1386平方米,設計主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攜手共建綠色家園。
「沈陽園」象徵「渾河」的水系貫穿全園,用「曲、折、開、合、收、放」手法表現沈陽母親河的柔情豪放,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沈城人。紫氣東來:是乾隆皇帝在沈陽故宮親筆題詞,同時也是沈陽近年取得優異成績和人文環境的真實寫照。故都風韻:以沈陽故宮的代表建築作為水系的源頭,意在使人們了解沈陽的歷史發展。淺灘飛渡:運用拱橋的形式表現讓人一步跨越的歡快感覺。同時,通過拱橋將渾河兩岸聯系在一起,體現沈陽人的團結、協作精神。厚積勃發:它代表著現代工業的文明,同時與代表文化文脈的亭子遙遙相望。林溪避暑:由花架與矮牆組合,介紹沈陽的城鄉建設、規劃、2006年的「世園會」等。渾河晚渡:象徵著沈陽是一個老工業基地。 姑蘇園姑蘇園佔地1567平方米。運用蘇州古典私家園林的傳統造園理念,以植物造景為主,綴山理水,蒔花植木,創造出亦動亦靜、環翠相擁的綠色家園,意在表現含蓄、溫雅、生態和諧的蘇州園林景觀。全園以水池為中心,在水池周邊以江南特色繁花草木布置親水空間,池周綴以亭榭,小橋流水。園周因地就勢,植以豐茂林木,形成植被豐富的生態群落。全園景觀布局主次分明、富於變化,綠蔭掩映、輕靈有致。 蕪湖園景點面積:1400平方米,蕪湖園的設計主題是突出皖南山水的景觀效果,並在此基礎上展現蕪湖的地方特色。本景區的核心立面景觀建築為長約12米的大型浮雕牆,上雕有皖南的古民居,突出了經久不衰的徽派建築風格。與其對應的是西側的屏風,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上面鑲嵌著具有300年歷史的蕪湖鐵畫,其畫面為梅、蘭、竹、菊,展示了鐵畫的剛勁挺秀、朴實雅健、黑白相間、虛實相間、神似國畫的風格。在園區布局上,採用了自然式的造園手法。在古典的小石橋下,以色葉小植物替代流動的水,展現出現代和古典、人工與自然的完美的結合。 西藏園景點面積:1400平方米,西藏園名「藏鄉情」,展區的設計圍繞「以人為本,攜手共建綠化家園」的主題,以藏族文化為底蘊,展示西藏特色及其生態地位,民俗民情,比較全面的展示西藏造林綠化成就。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成就,特有珍惜植物資源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宣傳西藏綠化文化和歷史特色文化,使遊客進一步了解和認識西藏,同時體現中央、全國支援的感激之情。 徐州園景點面積:1200平方米,徐州園的設計主要突出徐州「兩漢古韻」的文化內涵,融藝術、園林、歷史為一體,以漢文化的悠久歷史為主導思想,以園路作為視線的主導,使各個景點連接成一個相互呼應的統一畫面。園區的入口,均設有漢畫像石展區,畫像石採用徐州漢畫像石素材,充分體現了徐州源遠流長的歷史,尤其是博大精深、氣勢恢弘的漢文化精髓。植物配置以合歡、桂花為主,並配有一棵樹齡較高的銀杏寓意「以和為貴」。 憶園景點面積:2600平方米,金陵廢興 觀其園林,憶園興建 有賴眾城,設計施工 日夜兼行,各級領導 傾注真情,追憶歷史 激勵當今,經濟騰飛 看我南京 南京本土植物園位於綠博園西南,佔地約2000平方米。將六朝煙雨的江南田園景觀濃縮於中。邁步青竹製作的「三山」門樓,經青磚席紋鋪地,竹籬園牆,「兩水」環繞,茅屋草堂於落英繽紛間隱現,一派金陵古城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般夢境。園中多植以南京椴、秤錘樹、黃連木、榔榆、朴樹、中山杉、椿、松等金陵本土植物,棲霞、六合特色景石散置其間。 河南—綠色中原景點面積:2066平方米,河南園景點以「建綠色中原,樹河南形象」為主體,突出以文化特點為中心,體現園林藝術,運用牡丹等河南具有代表性的物種,並配以開封鐵塔等園藝小品,使文化風貌、自然風貌和諧搭配,更突出了河南的文化風情。 山東—海岱園景點面積:1800平方米,海岱園內以整形植物色塊作水紋狀圖案,象徵大海,塑「五嶽獨尊」巨石象徵五嶽之首泰山,整個園區人工造型為緩丘狀地形,「五嶽獨尊」巨石置於其最高處,以突出其主景地位,表現泰山之偉岸。「五嶽獨尊」雕塑採用樹脂材料仿石製作,高3.5米、寬2.6米、厚1.8米。泰山位於華北大平原的東側,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海拔1545米,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因此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突顯「一覽眾山小」的氣勢,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嶽之首。代表泰山的「五嶽獨尊」石、泰山松、棗庄石榴、蝴蝶槐、紅葉臭椿等突出地域特色的植物與象徵大海的浪花型植物模紋圖案相襯,充分展示海岱與共的齊魯文化和園藝風采。 江蘇園景點面積:12000平方米,江蘇園將蘇州、無錫、揚州等地著名園林的精華整合在一起,分為古典園林、古鎮水街、自然山水景區,設立水街茶坊、雅竹秀苑、明清柱礎、柳浪觀魚、群芳園等景點,充分體現「水韻、翠竹、秀苑」的主題,用「小橋流水」將庭院、亭廊、民居、假山及植物等園林構築物融合成統一的整體,營造出「人在園中走,疑在水中游」的意境。依託水鄉風貌,匯集江蘇各市的市樹市花,充分展示了江蘇園林文化的璀璨。 參考資料:

『貳』 水草怎麼種

水草的栽種步驟如F:
(1)鋪放基肥底砂 長效基肥應該在水族箱放水前鋪在水族箱的底層,然後再鋪一層干凈的砂子,厚度控制在5~8厘米。砂層太薄,水草容易浮起來,而且對水草的生長也不利;砂層太厚,水草不能很好吸收到基肥營養,而且雜質沉澱過多易導致底砂發黑,破壞水質和水草生長。
(2)滅害 去掉用來包裝水草的塑料籃、鉛條以及含有暫時提供養分的泡棉。不要先急於種植,此時可將水草浸泡在稀釋硫酸銅溶液中10~20分鍾,可殺滅水草上夾帶的寄生蟲、螺類以及水螅等外來生物,防止對魚類產生危害。
(3)挺枝 水草經過長時間的包裝運輸,往往會扭曲變形,造景前先將水草整束沉水插在砂中1天,讓其自然伸展挺直。
(4)修剪 種植水草之前,先將部分水草過長的根須、發黃殘破的葉子以及長有青苔的枝葉簡單修理掉,使造景美觀的同時也有利於水草以後的生長。對於蔓生水草,可以用鋒利的剪刀將根部至少修剪掉1/3,同時去除腐爛、發黃或者已經枯萎的葉子,甚至也可以去掉一些過多的水上葉型的葉子。而有莖水草,通常出售時還沒有長出根須或根須很短,只要去掉腐爛、發黃或者已經枯鴦的葉子就可以了。
(5)種植 種植時,有莖水草只要小心地將根部插人底砂中就可以了,蔓生水草則先將根部深深壓入底砂中,然後再小心地拔高一些,略微露出一點根基為佳。
(6)注水 種水草前,應把水族箱注水至正常狀態的70%~80,有助於水草挺直在水中,且造景時比較容易抓角度。注水時要緩緩注入,不要讓大水流沖擊底砂。
(7)栽種水草 一般可直接用手將水草根部直接埋入砂中即可,也可用水草夾或鑷子,使操作更加順手。水草的栽種一般有盆栽法、缸栽法和壓根法。
種植水草前,應先設計好數量及栽種范圍,要強調美觀大方,使水族箱中的景觀錯落有致,產生層次感、立體感。種植水草時,要按水草類型的大小或從高到低的順序,先將高的水草種植在水族箱後部作為襯景(即後景草),再將葉片寬闊且高大的水草種植在水族箱的中部(即中景草),最後將矮小的水草種植在水族箱的前部(即前景草),這樣不會凌亂。水草的株行距一般以5~10厘米為宜。生長緩慢的水草株行距宜窄些。水族箱中的水草按這種布局種植,可使光線從前部射入,既有利於水草的光合作用,又可增強觀賞效果,觀賞魚可在水族箱前部寬闊水域中游動,也可在後部水草問穿行,別具一番情趣。

熱點內容
盆栽茶花花期 發布:2025-07-20 06:56:52 瀏覽:551
宜春綠植 發布:2025-07-20 06:47:02 瀏覽:394
暴風城情人節運箱子任務在哪 發布:2025-07-20 06:46:25 瀏覽:961
收不到海棠 發布:2025-07-20 06:37:14 瀏覽:155
祝願的花語 發布:2025-07-20 06:32:11 瀏覽:417
荷花酒52度 發布:2025-07-20 06:32:06 瀏覽:267
木莓花花語 發布:2025-07-20 06:20:58 瀏覽:306
玫瑰純露價位 發布:2025-07-20 06:10:44 瀏覽:25
我們生活中的情人節 發布:2025-07-20 06:09:27 瀏覽:37
用藤心插花 發布:2025-07-20 06:03:41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