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松枝梅盆景

松枝梅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7-29 17:15:34

❶ 松樹放在家裡好不好

能種,也好種。用松樹做的盆景很有觀賞價值。在家裡好種的松樹種如「五針松」「黒松」「羅漢松」等...也都是做盆景的好才料。
下面以羅漢松為列給您介紹盆景製作技術,以供您參考。
1、取材
羅漢松盆景的取材通常以人工繁殖為主,可以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播種於8月下旬采種,除去種托,隨采隨播,或陰干後砂藏,於次年春季3月播種,條播行距15厘米,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3倍。播後蓋上稻草,出苗後及時揭草,搭棚遮陰。春播苗勤加管理,干時澆水,每15~20天施1次稀薄餅肥水,9月停止、施肥;秋播要注意人冬防寒,當年不施肥
。播種苗一年後移植,培育成大苗再供盆景造型之用。扦插繁殖分春插與秋插,春插於3月上、中旬進行,選擇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條,截成長8~12厘米的插穗,去掉中部以下葉片,插深1/2左右,為促進快速生根,可用500*10PP濃度的生長激素茶乙酸處理下部切口處。插後要搭棚遮陰,並常噴葉面水,保持土壤濕潤,約60~80天即可生根。秋插於8~
9月進行,取半木質化的嫩枝為插穗,方法同春插,入冬後需蓋塑料薄膜及草簾防寒。小苗宜在3月份帶土移植,培育大苗。山野有野生羅漢松分布,可選生於石縫中植株矮小、枝幹古雅、姿態優美者採掘,先露地栽培1~2年,再移植上盆,加工造型。
2、上盆
(1)選盆:羅漢松盆景姿態蒼古秀雅,常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形隨樹形而定,懸崖式用高深千筒盆,斜乾式、卧乾式用中深長方盆或橢圓盆,提根式、附石式用較淺盆缽。
(2)用土:盆土宜用肥沃濕潤、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質壤土。盆底填一層粗砂土,以利透水。
(3)栽植:移植上盆在春季發芽前為好,大苗宜帶宿土,並剪除枯根和過長根系,使須根在盆土中舒展開,將土揪實與根系密接,有利生長與成活。
3、造型
羅漢松上盆造型以攀扎為主,適當結合修剪。攀扎宜在休眠期進行,以棕絲扎,做到棕不露外,主幹蟋曲,枝條虯屈,姿態自然。小枝葉修剪成層片狀或半球狀,分層參差有致。羅漢松枝條柔軟,較易攀扎,且耐修剪,特別是小葉羅漢松枝密葉小 ,可加工成各種形式。現在為了造型方便,也可採用金屬絲攀扎,待成型後,應及時拆除金屬絲或棕絲,以免陷絲。羅漢松可塑性大,可加工成多種樹形,如曲乾式、斜乾式、卧 於式、懸崖式及提根式等。枝葉通過剪扎,可製成雲片式或饅頭式,姿態蒼古秀雅。
4、養護管理
(1)澆水
羅漢松耐陰濕,生長期要經常澆水,但不宜漬水。夏季要常噴葉面水,使葉色鮮綠,生長良好。
(2)施肥
成型的盆景不宜多施肥,春季適當施1~2次稀薄餅肥水,秋季停止施肥,以免萌發秋芽,對越冬不利。
(3)修剪
羅漢松可常年進行修剪,主要剪去徒長枝、病枯枝,以保持優美樹形。開花時最好及時將花蕾摘去,以免結果消耗養分,影響生長勢。
(4)翻盆
可2~3年翻盆一次,以春季3~4月進行為好。翻盆時換去1/2舊土,並結合剪去枯根,將須根舒展開,如植株增大可換以較大盆缽。此外,還可結合翻盆,逐步提根,附以山石,塑造提根式或附石式盆景。
(5)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煤污病、葉斑病,可用0.5%~1%波爾多液,在梅雨季節前一個月,每10天噴葯l次,連續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主要蟲害有大蓑蛾、紅蠟介殼蟲、紅蜘蛛等,可用敵敵畏1200~1500倍液噴殺之,也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❷ 養這個金錢樹,用松枝土行嗎

還是用用黑土好,用松針土的只是表面文章,它們的底下全是其他的土質,只所以放鬆針土,是為了好看或澆水不濺泥。
你也可自製:用樹葉、草、鋸末等有機物+園土+河沙或爐渣灰+有機肥(動物的糞便、麻醬渣等摻和漚制,晾曬乾燥後使用。
生態習性: 金錢樹產於非洲東部雨量偏少的熱帶(草源)氣候區,性喜暖熱略干、半陰及年均溫度變化小的環境,比較耐乾旱,但畏寒冷,忌強光暴曬,怕土壤粘重和盆土內積水,如果盆土內通透不良易導致其塊莖腐爛。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呈酸性至微酸性。萌芽力強,剪去粗大的狀復葉後,其塊莖頂端要很快抽生出新葉。
土壤: 由於金錢樹原產地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其形成了較強的抗旱性,因此對栽培基質的基本要求是通透性良好。栽培基質的基本要求是通透性良好。栽培基質多用泥炭、粗沙或沖洗過的煤渣與少量園土混合,並將其PH值調整至6~6.5之間,呈微酸性狀態。因其塊莖碩大、根系發達、羽狀復葉較長,生長季節應及時觀察其生長情況來決定是否換盆換土。始終保持栽培基質通透良好,以利於為其營造一個透氣濾水良好的根部環境。梅雨季節要勤檢查,發現盆內有積水現象發生時,要及時給予翻盆換土。
肥料: 金錢樹比較喜肥,除栽培基質中應加入適量漚制過的餅肥或多元緩釋復合肥外,生長季節可每月澆施2~3次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也可澆施平衡肥20-10-20(20-20-20),濃度為200~250ppm結合硝酸鈣使用。中秋以後,為使其能平安過冬,應停施氮肥,連續追施2~3次0.3%的磷酸二氫鉀液,以促使其幼嫩葉軸和新抽葉片的硬化充實。當氣溫降到15℃以下後,應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以免造成低溫條件下的肥害傷根。

❸ 謝謝你,為我提供了這么好的黃山奇松介紹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黃山奇松則是「黃山四絕」之首,黃山「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松,以石為母,以雲為乳,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說那展翅欲飛的鳳凰松,玉麒騰躍的麒麟松;也不說那輕歌低吟的豎琴松,纏綿親妮的連理松。單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無名松,就足以把黃山裝點得妙不可言。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溝壑的黃山松,於是,黃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風動了,雲涌了,雨多了,泉響了……連山石也有了靈氣。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於松。」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黃山松針葉短硬,樹冠扁平,頸干粗韌,葉色濃綠,盤根於石,傲然挺拔,生態適應性極強,1961年,著名林學家鄭萬均等通過考察和鑒定發現黃山松與台灣松其實是同一樹種。
黃山松,是植物學上一個獨立的品種,是以黃山命名的兩針葉松樹,廣布於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諸省及河南南部、湖北東部,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山頂、陡坡、山脊、裸岩等地段。黃山松針葉短硬,樹冠扁平,頸干粗韌,葉色濃綠,盤根於石,傲然挺拔,生態適應性極強,在懸崖陡壁上形成樹冠平展的旗形樹,在平緩的山坡或山脊上形成不同年齡級的黃山松林,姿態各異,構成景區獨特的景色。黃山松的外形與華北、西北的油松極為相似,故過去很長時間里人們一直把黃山松當作油松。1936年,中國植物學家來黃山進行實地考察,經鑒定認為黃山松針葉短,微細,樹脂的數量、位置與油松截然不同,是一種新樹種,因為這一科學現象是在黃山首次發現,所以就以黃山來命名這一樹種。1961年,著名林學家鄭萬均等通過考察和鑒定又發現黃山松與台灣松其實是同一樹種,於是將黃山松與台灣樹合並為一種,改學名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黃山松」這一中文學名。
雙龍松
黃山松盤根於危岩峭壁之中,挺立於峰崖絕壑之上,或倚岸挺拔,或盤曲虯勁,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巨松高數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蒼勁挺拔。那姿態,美得讓人稱奇,奇得讓人叫絕。
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的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過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質和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被黃山松吸收,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由於大部分黃山松都有是依峭壁而生,植物天生的喜光性,向陽性和求取水份的本能,使得黃山松的枝枒都明顯地向一邊傾斜。正是因為地理環境和陽光、雲霧、風霜等氣候條件的影響,造化出黃山松千姿百態的奇狀。
連理松(冬)
黃山松是黃山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黃山列入《世界雙遺產名錄》,其中有54棵古樹名木被列入了《名錄》,這54棵古樹名木中有32棵就是黃山松。
黃山松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卻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於黃山松的根扎得很深,能夠汲取岩石深處的養份,黃山才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雪卻依然永葆青春。
龍爪松
黃山松是黃山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數出名字的松樹成百上千,每顆都獨具魅力。黃山園林部門從1982年3月開始,陸續為黃山古樹名木登記建檔,目前已完成110株古樹名木的登錄工作,其隸屬21科、32屬、36種。 黃山松的觀賞價值自然不用多說,黃山松同時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南唐李廷珪曾用黃山鬆鬆煙為原料,製作出豐肌膩理,光輝如漆,經久不褪,香味濃郁的佳墨,直到今天,李廷珪墨仍然是文房四寶之一徽墨中的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黃山松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雄渾浪漫的詩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誘發藝術家無限的遐想和創作激情,並且付之筆端,躍然紙上,攝入鏡頭。
豎琴松(冬)
黃山是「黃山文化」的發祥地,而黃山松則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雄渾浪漫的詩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誘發藝術家無限的遐想和創作激情,並且付之筆端,躍然紙上,攝入鏡頭。因此,以黃山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大量涌現,這些文藝作品不僅有鮮明的藝術特色,而且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藝寶庫。
明末清初,有一批畫家寄情黃山,描繪黃山的美景,如漸江、石濤、查士標、梅青、虛谷、雪庄,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石濤。現代名家有黃賓虹、汪采白、張大幹、傅抱石、劉海粟、李可染等,他們筆下的黃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中國山水畫寶庫中留下了珍貴的遺產,形成了黃山畫派。黃山松則是他們筆下最重要的創作對象之一。
探海松與石筍峰
古往今來,詠贊黃山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最早吟詠黃山的文學作品出現在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黃山,寫下了《送溫處士歸[白鵝峰舊居》和《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鷳(有序)》兩首,最早記述黃山的游記是宋代吳龍翰的《黃山記游》,作於宋咸淳戊辰(1268)年,明萬曆年間潘之恆編纂的《黃海》,就記載了宋代、元代、明代的一些名人游黃山所寫的游記。據不完全統計,從晚唐到清末,描寫黃山的詩詞歌賦就有近3萬首,後人寫黃山的詩文就更加不計其數了。
倒掛松
倒掛松在蓮花峰道中,舊志所列九大名松之八。奇松似蒼虯逆懸,根莖怒生。此松已枯死。如今在去玉屏樓道中的「一線天」左側峰壁下。也有倒掛松,其根在上,盤生於石隙中,主幹倒長約1米又折向上伸出枝葉,如龍戲水.倒掛高空,形態奇特,獨具一格。
望泉松
望泉松在盼客松附近,生於一懸崖峭壁上。古松巨大,斜向生長,樹冠伸向湯泉,似在探望湯泉之勝,故名「望泉松」。有詩詠曰:「大夫峰頂望溫泉,幾度滄桑已變遷。萬態風雲遮眼過,老松相伴有青煙。」
貼壁松
貼壁松在天都新道「試膽石」下。古松高大挺拔,緊貼岩壁,故名「貼壁松」。其枝幹傾斜,向一側伸展,形態奇特。有詩贊曰:「貼壁而生足底堅,人間遙隔幾重煙。天崩地裂身猶健,哪怕嚴寒酷暑煎。」
有兩株。一株位於黃山白雲新道,從天海至步仙橋段的懸崖峭壁上,海拔1450米處。紮根於岩隙,主幹緊貼岩壁,樹枝向兩側舒展,形如一幅美妙的鐵畫。樹齡200年,高7.5米,干圍0.65米,冠幅直徑4米。另一株位於黃山天都新道「試膽石」下,海拔1700米處。高大挺拔,主幹緊貼岩壁,枝梢向前斜傾,形態奇異。此樹樹齡400年,高11米,干圍1.5米。
黃山松,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黃山之巔,是植物學上一個獨立的品種,它盤根於危岩峭壁之中,挺立於峰崖絕壑之上,巨松高數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蒼勁挺拔,那姿態,美得讓人稱奇,奇得讓人叫絕。
黃山松千姿百態,或聳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雲;或虯根盤結,如蒼龍凌波;或矯健威武如猛虎歸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讓人倍感親切;豎琴松、連理松、探海松、讓人浮想聯翩……
黃山松的特點是針葉短而稠密,樹冠平整如蓋蒼翠欲滴,惹人喜愛。
且不說那展翅欲飛的鳳凰松,玉麒騰躍的麒麟松;也不說那輕歌低吟的豎琴松,纏綿親妮的連理松。單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無名松,就足以把黃山裝點得妙不可言。
而立於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則是千千萬萬黃山松中的至寶,她雍容端莊,儀態萬方,讓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迎客松是黃山的代表和象徵,更是黃山人的化身和驕傲,她不僅被黃山人視為珍寶,更被中國人視為國寶。於是她的倩影走進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如今,又伴隨著改革開放,和黃山旅遊事業的真正身為黃山人才惦量得出。發展而走出國,走向世界。可是,迎客松畢竟已是壽逾千年的古鬆了。黃山人極為重視迎客松的保護工作。黃山園林局自1983年起,就為迎客松配備了一位專職特護,對她實行全天候科學守護。十多年來,迎客松未出現過任何意外。
黃山松,熱情而又穩重,好客卻不謙卑,親切略帶矜持,迎賓絕無虛意,她不僅描繪了黃山人的性格,更體現了中國人的風采!
迎客松挺立於玉屏峰東側,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壽逾八百年。松名始見於民國《黃山指南》。樹高10米左右,胸徑64厘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樹千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此松被稱為黃山松的代表。姿態蒼勁,翠葉如蓋,剛毅挺拔,彬彬有禮,形象可愛。有詩贊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干年。」遊人到此,目睹此松,頓時游興倍增,紛紛攝景留念,引以為幸。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它的形象製作的。迎客松已蜚聲中外,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徵。迎客松作為國之瑰寶,是當之無愧的。
從天都新道「天地一線」回首,可見此松。它伸展巨臂,姿態很像玉屏峰前的迎客松,似在盼望遊客登臨,故名「盼客松」。但長期僻居深山,寂寞千百年,自天都新道開通後才展現風采。今人有詩贊曰:「古松曠劫守深山,盛世而今路始盤。盼到天明終有客,願將青翠獻人間。」
望客松
望客松在玉屏峰至蓮花溝的途中。松干粗矮,樹皮黝黑,樹冠密集而傾斜,姿態蒼勁優美,因其挺立高崖,似登高眺望遊客,故名「望客松」。有《相見歡•望客松》詞詠之:「千年久立高岩,笑顏堆。待客情深乍見,又分開。留難住,歡聲去,幾時回?望眼欲穿揮淚,盼重來。」
清康熙八年《黃山志》列為九大名松之五。在玉屏樓至蓮花溝道中,老鷹石下。樹身高3米,側枝密集在2米高度,盤曲於四周,然後平伸,向北面傾斜,針葉簇集頂部,樹冠鋪展平整,狀如用蒲草編成的供僧、道打坐、跪拜之用的蒲團,故名。冠幅直徑10米,投影面達78平方米。清人丁廷健有詩詠曰;「蒼松三尺曲如盤,鐵干橫披半畝寬。疑是浮丘錢坐處,至今留得一蒲團。」詩中將蒲團松的形狀與浮丘得道的傳說聯系在一起進行描述,使蒲團松顯得更加神奇而富有魁力。今人亦有詩曰:「松冠平扁似鋪棉,形若蒲團半畝圓。大廈千間張錦綉,何如頂上好安眠。」
探海松在天都峰頂,經過天橋,可望見一棵古松懸在危崖上,即為探海松。它有一側枝很長,傾伸前海,猶如蒼龍探取海中之物。故名。相傳,有位仙人應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橋上,只見雲海翻騰,浩氣臨空,於峰萬壑,倏忽變幻。他看得如醉如痴,將赴宴忘得一干二凈。另一位仙人東方朔見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猶似老松,不嘗他酒,獨飲海風,一醉千年,其樂無窮。」那仙翁一聽,覺得此話頗有道理,心想:這里比仙宮還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於是便搖身一變,化作一棵蒼勁的松樹,日夜飽飲海上的煙霞。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舊志將它列入黃山「十大名松」。有詩詠之:「天都絕壁一松奇,古干傾斜勢欲離。要與龍王爭海域,側身欲跳舞披靡。」
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迎客松:
迎客松在玉屏樓左側,倚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陪客松:
位於黃山玉屏峰前文殊台上,海拔1670米處。四棵古松,猶如仙女,亭亭玉立,姿態秀麗,常年累月在此陪伴遊人觀景,故名。樹齡均已500年,均高5米。東側兩棵,干圍1.15米;西面兩棵,干圍1米。冠幅直徑均為5米。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遊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送客松:
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於玉屏樓右側道旁,虯干蒼翠,側伸一枝,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 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頁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於要抗暴風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乾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於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
黃山松奇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黃山的松樹是從堅硬的黃崗岩石里長出來的。它們長在峰頂、長在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郁蔥蔥,生機勃勃。黃山松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朴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松等等。
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於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
玲瓏剔透的怪石,虯枝斜出的黃山松和浩瀚無邊的雲海堪稱黃山美景之「三絕」。而黃山的松樹更是以「奇」聞名於世。黃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樹那樣生長在泥土裡,而是靠著分泌一種酸性物質依山勢和風向紮根在高山峭壁夾縫中。它們不怕嚴寒,四季常青,形態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態,讓人眼花繚亂。玉屏樓上舉世聞名的迎客松,獨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氣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詢雲海的探海松——黃山之松不僅獨立生長,也有成林的樹木。當山風吹過,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為壯觀。
黃山之松,鬆鬆皆不相同,都獨具特色。而「黃山十大名松」更是這群「松家族」中的精品。
迎客松,黃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挺立在玉屏峰東側、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壽逾千年,姿態蒼勁,枝葉平展如蓋,兩大側枝橫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頷首向五湖四海的賓朋致意。地處海拔1680米,樹高10.1米,樹齡越800多年,是黃山松中的「元老」。
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玉屏峰至蓮花溝途中,立於石罅之中,枝葉蒼勁,姿態優美,俯望遊人,似在點頭致意。樹高5.6米,樹齡約450年。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立於玉屏樓右側道旁,虯干蒼翠,枝葉側伸,似作揖送客。樹高4.8米,樹齡約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立於卧雲峰陡腰,地處海拔1670米,樹高僅3.5米,枝葉茂盛,根扎懸崖,側枝傾伸前海,猶如蒼龍探海,戲攪浮雲。樹齡約500年。
蒲團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處海拔1610米,樹身不高,側枝密集盤曲,針葉簇集冠頂,鋪展平整,狀似蒲團。樹高2.9米,樹齡約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於白鵝嶺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處,傳說獅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時,見一黑虎卧於松頂,後尋黑虎不見,只見古松高大蒼勁,干枝氣勢雄偉,虎氣凜凜,故名為黑虎松。該松枝稠葉密,遮天閉日,覆蓋面積約百餘平方米。樹高8米,樹齡約450年。
卧龍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舊志列為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龍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飛去」。現指卧龍松,橫生於卧雲峰懸崖石壁中,樹干分兩叉盤麴生長,角嶄髯張,似蒼龍卧坡。樹高2米,樹齡約300年。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於北海至清涼台路邊海拔1470米處,樹干1.5米處分作兩枝斜展伸長,兩翼高低錯落,狀如送子麒麟。樹高4.6米,樹齡約500年。
團結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於打鼓峰海拔1520米處,鐵根盤結,側干眾多,6大主枝,團團簇簇,圍抱生長,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該松樹高17.4米,樹齡約400年。
連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處,拔地而起,一根兩干,並蒂齊肩,如情侶相依。樹高20.6米,樹齡約400年。
豎琴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卧雲峰側的北坡,地處海拔1660米,主幹挺直,頂狀如傘,側干伸出成倒「U」狀,形似豎琴,又如古時官署中的轅門。有游道從轅門中穿過。樹高8米,樹齡約550年。
黃山松精神
「頂風傲雪的自強精神,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眾木成林的團結精神,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廣迎四海的開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獻精神」,人們來到黃山,不僅能感受到黃山松的美麗和堅強,更能從中感受到一種精神——黃山松精神。黃山松精神正是一種民族精神,一種時代精神。我們應該學習黃山松精神,頌揚黃山松精神,讓黃山松精神代代相傳

黃山四絕--奇松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它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販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頁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於要抗暴風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乾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於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於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
黃山四絕--怪石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
黃山千岩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故,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彷彿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俄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葯、蘇武牧羊等,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的就達1200多塊,我們無法為大家一一道盡。它們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像,從人的心理移情於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創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
黃山四絕--雲海
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雲為衣,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則可盡收諸海於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境地。
大梵谷山,可以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邊,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雲濤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遼浩瀚雲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雲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雲散落在諸峰之間,雲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雲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彷彿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雲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雲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盪盪,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席捲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雲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雲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宕稍縱即逝。雲海日出,日落雲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黃山四絕--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炭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我們的祖先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黃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飛瀑、2湖、1池。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初,與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經游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黃山之水,除了溫泉之外,尚有飛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後,到處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響似奔雷,泉水鳴如琴弦,一派鼓樂之聲。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並稱為黃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飛雨泉,在紫石、硃砂兩峰之間流出,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九龍瀑是黃山最壯麗的瀑布,源於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形如九龍飛降。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

❹ 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全詩

這段話出自清代文學家張潮《幽夢影》,全詩為: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譯文:

能稱之為美人的人,容貌像花般嬌嫩,聲如鳥鳴般清澈悅耳,神態像月亮那樣清冷寧靜,一動一佇都楊柳般地搖曳生姿,玉骨不染世俗的瑕疵,肌膚像那冰雪般潔白,如秋水一般的姿態,心中蘊有豐富的詩詞,如果具備這些品質,我就沒什麼可挑剔的了。

(4)松枝梅盆景擴展閱讀:

《幽夢影》中的這段話說的是美女的天然麗質。在張潮看來,這樣品性的女子有著吸引人心的獨特魅力和風韻,有這種別有深度的美的女子,才是非一般的美人。

張潮的《幽夢影》主要著眼於以優雅的心胸、眼光去發現美的事物,可以說是求美的著作。書中沒有強烈的、尖銳的批評,只有不失風度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平、諷刺,其表現形式也都是溫和的。

《幽夢影》體現的是張潮以經史子集為底,浸透了傳統中國文人教養的生活觀。它展示了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品味,中國文人的生活態度。

❺ 有沒有描寫松,竹,梅的成語

餐松啖柏 餐松飲澗 蒼松翠柏 鶴發松姿 鶴骨松筋
鶴骨松姿 刻不容松 喬松之壽 松柏寒盟 松柏後凋
松柏之茂 松柏之壽 松柏之志 松筠之節 松蘿共倚
松茂竹苞 松喬之壽 松形鶴骨 松枝掛劍 歲寒松柏
歲寒知松柏 衣寬頻松 玉潔松貞 貞松勁柏 竹苞松茂
摽梅之年 鶴子梅妻 梅妻鶴子 妻梅子鶴 青梅竹馬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望梅止渴 香葯脆梅
雪胎梅骨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哀絲豪竹 成竹在胸 尺竹伍符 吹竹彈絲 垂名竹帛
翠竹黃花 彈絲品竹 刀過竹解 調絲品竹 調弦品竹
東南竹箭 豪竹哀絲 急竹繁絲 金石絲竹 鳩車竹馬
柳門竹巷 芒鞋竹笠 茂林修竹 名垂竹帛 鯰魚上竹
鯰魚上竹竿 鯰魚緣竹竿 弄竹彈絲 品竹彈絲 品竹調絲
品竹調弦 破竹建瓴 破竹之勢 曝書見竹 敲竹杠
青梅竹馬 青竹丹楓 磬竹難書 罄竹難書 勢如劈竹
勢如破竹 絲竹管弦 松茂竹苞 武昌剩竹 胸無成竹
胸有成竹 朽竹篙舟 易如破竹 永垂竹帛 竹柏異心
竹苞松茂 竹報平安 竹徑通幽 竹籃打水 竹籬茅舍
竹馬之交 竹馬之友 竹頭木屑 著於竹帛
滿意就採納吧,謝謝

❻ 松樹簡介

松樹的簡介:

松樹,(學名:Pinus)世界上的松樹種類將近八十餘種,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廣,如分布於華北、西北幾省區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華中幾省的馬尾松、黃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區的巴山松,以及台灣松和北美短葉松,多數是我國荒山造林的主要樹種。

❼ 松樹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松樹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葉成球果狀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單個或2一4個著生於新枝頂端,雄球花多數聚集於新枝下部。松樹較幼時的樹冠呈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後,子葉展開,初生葉初生,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具齒緣。

針葉只在初生葉功能1-3年後才發生,通常為2、3、5叢,長在短枝頂端。每束針在底部都有一個鞘,早期脫落或持續存在。成年植物葉肉組織中樹脂通道的位置相對恆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3種類型。


(7)松枝梅盆景擴展閱讀:

松樹的主要價值:

松幾乎都是高大的喬木,其中絕大多數是森林樹種和木材樹種。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南等高山地區形成了廣闊的森林,是森林更新造林的重要樹種。有些種類可供采脂、提煉松節油等多種化工原料,有些品種可以用作食用或葯用,部分樹種可作為園林綠化樹種。

❽ 松枝松子代表什麼

松樹的特點:筆直,不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聳立地生長著。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 松樹比喻有內在品質堅強的人。我們要學習松樹的正直、樸素、堅強的許多內在品質,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與梅花、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松子諧音送子

熱點內容
荷花窯門票 發布:2025-07-22 22:26:36 瀏覽:269
攀枝花陽光水藝消費 發布:2025-07-22 22:22:16 瀏覽:694
盆栽桔子樹掉葉 發布:2025-07-22 22:20:35 瀏覽:278
自然堂玫瑰果系列圖片 發布:2025-07-22 22:19:47 瀏覽:623
七夕去看看 發布:2025-07-22 22:19:46 瀏覽:746
關於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7-22 22:13:47 瀏覽:853
荷花顏值 發布:2025-07-22 22:13:07 瀏覽:432
蓮子玫瑰糖 發布:2025-07-22 22:13:05 瀏覽:574
雄雞花卉圖軸 發布:2025-07-22 22:06:08 瀏覽:350
情人節52朵玫瑰 發布:2025-07-22 21:58:04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