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盆景觀
A. 微型盆景要怎樣修剪
微型盆復景的樹冠,應少制留些枝叢,以便盡量顯露主幹的風姿,並對保留的枝叢進行適當剪短,使之與主幹比例適當。
新發的長枝也要及時剪短,以保持與主幹的適當比例。當樹樁形成一定的層次或某種造型,要注意修剪枝條。這樣既可保持樹樁的基本形態,不致破壞觀賞效果,同時也可防止枝葉徒長,以減輕樹樁負荷,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
B. 如何才能製作出好看的微型盆景,製作微型盆景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1)選擇一個微型盆景盆(其口徑約手心大小),將山茶彎曲根按不同角度植於盆中,用劈接的方法嫁接之,在保濕和適當遮蔭的條件下養護。當嫁接苗成活並抽梢後,適時修剪和定型,經1~2年便形成風格特異的微型山茶盆景,每株可開幾朵花,欣賞性極高。每2~3年換盆一次。
(2)製作微型盆景,應選擇生長力強、花小、葉小的山茶品種來培育小苗或作接穗,如珍珠茶、茶梅等。定植微型盆景的盆選用要恰當,要根據樹勢的形式配上相宜的盆。一般情況下,高腳簽筒盆適合於懸崖或半懸崖式,腰圓或淺長形可植直干或斜干,圓形或多角形盆宜配置低矮盤曲的植株。盆徑應在10厘米以下,玲瓏可愛,精巧耐看。
(3)微型山茶盆景放置的幾座也得講究。要根據微型盆景的景與盆的特點,精心選配相應特色的幾座。微型山茶盆景,一般宜選書卷幾、扁幾、矮幾、竹幾、竹節幾等。這些幾架常用紅木、黃楊、紫檀或其他硬性雜木製成。盆與幾座的相配大致規則是方對方、長對長、圓對圓,力求對稱的統一。務必幾座稍大於盆,不可盆大於幾座。因景配盆,因盆配座,達到了和諧的美,即是上品。
(4)微型盆景由於盆小土少,養護管理要特別精細。可將小盆置於沙台上,把盆淺埋其中,噴水後,讓濕沙中的水分潤濕盆面。由於植物的向水性,常常會使山茶的根從盆底漏水孔中滲到濕沙中去生長。因此,還可以用另一種辦法,即用淺水盤灌上水,盤里放一排磚,把小盆排放在磚上,讓水從磚中潤濕到盆土。不論用哪種辦法,微型盆景應置在東南面為最好,但必須遮蔭,也可置於窗檯一角的陰涼處。當氣溫漸高時,早上太陽一出就要放簾,下午太陽一落就可收簾。否則,氣溫高,日照強,很容易灼傷葉面造成脫葉。冬天另有簡易的塑料棚,將小盆放進棚內保溫保濕,安全越冬。當然,還要按小苗管理的方法,經常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
C. 家養的一些微型盆景,日常有哪些養護的小方法
很多人都會在家裡養微型盆景,因為它不佔地方,但養護時也要格外注意。
很多人喜歡微型盆景,也是因為它不佔地方,而且看上去比較可愛,但因為它長期放在室內很少受到陽光照射,基本上都會出現發育不好的情況。所以大家家裡有微型盆景的話,一定要給他們做好養護工作,比如說平時的通風以及光照工作。我們可以將微型盆景放在陽台或者通風的地方,當然如果是在冬季的話,也要將盆景及時搬回室內。
大家在養護微型盆景的時候,一定要付出更多耐心以及細心。
D. 由於微型盆景市場前景可觀,所以本人想了解一下進行微型盆景栽培需要多久時間,以方便投資,望有關專家指教
沒有一定的時間,各個盆景要求的時間不同,並不是盆景小栽培的的時間就短,你所說的投資是什麼意思,自己種么?
E. 微型盆景有哪些造型方法
造型要高度概括,按照樹乾的特徵和構思進行必要的修剪整枝,使之簡約明快,疏回密有致,層次分明,樹答形美觀。痛常採用以下兩種方法:(1)大改小:把要製作微型盆景的植株大刀闊斧地縮剪,有時僅截取植株其中的很小部分,去粗存精。造型採用蟠扎、修剪、提根等方法,操作時要求認真仔細、精巧細膩,力求功力、運力的得法,表現在枝條、主幹上,使原本為小樹、嫩枝呈現虯曲蒼勁、氣質沉著的「古老大樹」之貌,使外表形式與內在氣質結合好。
(2)繁改簡:對根盤裸露,主幹蒼勁,但株形太高或上部枝節、枝形不理想的植株進行短截、矮化處理。造型宜簡不宜繁,要用大寫意的手法,注重其神態的表現,要求超脫俗套,會捕捉形態,達到神形交匯,但不失藝術的完整性。
經過上述修剪後,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銅(鋁)絲緊貼樹皮,與枝幹成45°角纏繞。在枝幹易折斷部位可先裹上膠布,然後彎曲樹枝,調整樹枝位置、空間和形態,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蟠扎纏繞的嫩枝經3~6個月,老枝1年後基本定型,要及時把金屬絲拆掉,以免給枝幹留下壓痕,影響美觀。
F. 家養微型盆景,日常應該如何養護
微型盆景,空間佔用小,素材比較容易得到,越來越多的盆景愛好者喜歡製作微型盆景。但是微型盆景的養護較為不易,「製作容易,養護難」。養護微型盆景最主要的是環境,水分,施肥等不好把握。養護微型盆景是有技巧的。
條件允許下的微型盆養護。溫室大棚,溫室大棚可以控溫,控濕度。所以大棚才是微型盆的最好養護場所。沙床,或者是大盆套小盆的方式。讓微型盆的植物根系生長於沙床或者是大花盆的盆土裡。
這是提供保證濕度的一個條件,也是讓微型盆根系吸收微盆外養份的條件。微型盆景上面擺放一塊狀的腐爛的木頭,插進土裡。澆水前,觀察土壤以爛木頭連接位置有無濕潤的痕跡,若無立即澆透水。
G. 微型盆景要怎樣施肥
由於來微型盆景中的盆土所含的自養分有限,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補肥,會引起樹勢早衰或枝葉枯萎,因此須「薄肥勤施」,注意適量。
施肥應根據樹種類別不同分別對待。一般樹種均在萌芽前用浸盆法施稀薄液肥1次,霉雨季節如氣候條件適宜,植株生長旺盛時也應及時補肥一般每10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蹄片水等。
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而對常綠針葉樹類施肥量要控制,否則將會造成徒長。如是觀花、觀果類應在花前增施磷鉀肥,以促使孕蕾多,開花艷麗。對觀果樹種開花後還應追施l~2次薄肥,以利果實的生長。
H. 怎樣抑制微型盆景生長 就是不讓它長大,而且保持美觀。
剪枝,摘芽
I. 微型盆景要怎樣擺放
微型盆來景在室內長期不見自陽光,會影響樹樁正常生長,甚至會造成死亡,因此盆景在室內陳設時一般不要超過四天,然後將其搬到室外向陽處養護三四天。這樣室內室外輪換養護,即可使盆景保持正常生長,久觀不衰。
冬季,如果盆土結冰,就會凍壞樹樁根部而引起植株的死亡。因此,北方冬季應將盆景放在室內有陽光的地方,春秋時節放在室外時,也要注意防止霜凍。
J. 微型盆景樁有多少種
微型盆景是一種以花草為主,綴以山石等小件配置而成,在園林設計、園林造景和家庭觀賞中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它多採用石籬蒲、文竹、虎耳草、吊蘭、蘭花、萬年青、水仙、菊花、芭蕉、蘆葦以及其他的閑花野草。微型盆景著重於形態小巧,造型玲瓏別致,更注重整體藝術美的內涵。 每一小組盆景的各種擺件需表現出各異的形態,並注意整體的布局。聚散的致,主題突出,最後達到製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這就是微型盆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微型盆景的製作主要有四步:
取材。製作微型盆景,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干奇特、 花果艷麗、易造型的質料。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黑松、瓜子黃楊、鳳尾竹、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 天竹等。以上樹種可用扦插、播種和分株等法得到植物。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錦雞兒、金豆、紫藤、鋪地蜈蚣、火棘等樹樁,挖出經藝術造型後即可栽入盆中。
造型。 要「意在筆先」,胸中備古木之形。造型要高度概括,常用方法有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枝法、攀扎法及倒懸法等等,其中採用鉛絲纏繞法整形較為簡便。一般樹木整形以在早晨進行為宜。具體操作要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纏繞枝幹,再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成45。為宜。經過1~2年後樹干基本定型,才可去掉鉛絲。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
上盆。整形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 釉盆中。盆的形狀、巨細、光彩須和樹體相配。一般情況下,高妙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乾式;圓形盆可設置裝備擺設低矮盤曲植物;多角形淺盆,宜栽高乾式。此 外,盆架也應與花盆形態色彩協調,交融成完備的藝術結構。 古人鑒賞盆栽藝術有「一樹二盆三花架」的名言。
養護。微 型盆景的養護尤其必要周到細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一零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細致事詩句項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
接穗採集、運輸和貯藏。采穗時要選擇葉芽飽滿,無病蟲危害,生寫人的作文長良好的枝條。若長途運輸,可在箱底鋪上脫脂棉,用水淋濕,運至育苗地點後,將其插在陰涼處的沙床上或地窯中,保持濕度,可使用五-七天。
盆景技藝要領:
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一枝見波折,二枝分長短,三枝講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長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寧折勿彎、寧斜勿直。
盆景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活的凋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錯枝,就怕立錯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山無樹,近大遠小。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龍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
清座使人無俗氣,閑來當署起清風。
諸山落水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去強留弱;去粗留細。
審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顧右盼兩彎半,雲頭雨腳美人腰。
不幹不澆,澆則必透。
見干見濕;薄肥勤施;
景樹無根似插木亭子觀尖,盆景觀腳。
春抹異位芽,
夏剪強弱枝;
秋天應追肥,
冬剪所以枝。
微型盆景是當今盛行的盆景流派之一。它用盆小巧,構想精緻,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
微型盆景是採用微型盆栽植微型樁或布局微型山石加工製作成的一種特色盆景,小可置於掌上,故又稱為掌上盆景。這利,盆景體態微小,玲瓏精妙,活潑多變,布置隨意性強,可配以微小的幾座置於案頭,也可群休組合在博古架內,逼真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神采風姿,深受海內外盆景界的贊賞,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盆景中崛起的佼佼者。
一、微型盆景的用材
1、微型植物盆景的植株不超過10厘米(以植物出土部分計算),選擇的植物材料,應具有葉小、干粗矮,適應性強,耐修剪,易造型,易栽培成活,如六月雪、榔榆、雀梅、福建茶、雀舌梔子、小葉羅漢松、虎刺、瓜子黃楊、雀舌黃楊、珍珠黃楊、金雀、小石榴、小檗、小蘇鐵、小榕樹、小鳳尾竹、小菊、金彈子、平枝枸子、黑松、映山紅、觀音竹、矮干文竹、水楊梅等等。
2、微型山水盆景的山石,以紋理優美、形態自然、顏色潤澤、呈長條狀有稜角的為佳,如山石上有洞穴,就更好。常用的石種有木化石、英德石、斧劈石、海母石、浮石、蘆管石、鍾乳石等等。
二、微型盆景的用盆
微型盆景用盆較小,簽筒盆口徑一般應為4—5厘米,圓形盆或方形盆口徑5厘米左右,淺口長方形成橢圓形盆口徑一般在10厘米左右。
微型植物盆景,多採用古雅的紫砂盆或釉陶盆,盆的形狀、深淺和色澤,應與栽種的植物材料在葉形、葉色以及花果的色彩相協調,要與樹木樁景的姿態密切配合。也可用生活器皿作盆,如煙灰缸、茶杯、小碗、鳥食罐等,但底部需鑽孔,以利排水,否則易爛根。
微型的山水盆景,多採用淺口長形盆或橢圓形盆,以漢白玉、大理石、白礬石的質地較
多。
三、微型盆景的製作
微型植物盆景的樁材來源,主要靠嫁接、扦插、分株、實生苗培育、野生小樹樁的挖掘而獲得,造型採用蟠扎、修剪、提根等方法,操作時要求認真仔細、精巧細膩,力求功力、運力的得法,表現在枝條、主幹上,使原本為小樹、嫩枝呈現虯曲蒼勁、氣質沉著的「古老大樹」之貌,使外表形式與內在氣質結合好。造型宜簡不宜繁,要用大寫意的手法,注重其神態的表現,要求超脫俗套,會捕捉形態,達到神形交匯,但不失藝術的完整性。經過加工造型的樁材,宜先移栽於稍大的泥盆中培養,1—2年後再移栽於形狀、大小、深淺和色澤適合的古雅小盆中定植,可提高成活率。
微型山水盆景的製作,應認真選料、加工、布局、點綴等,一般採用偏重式中的近中景款式,應注意盆與山峰的比例及其意境美,微型山水盆景因用石較小,搬動時丟失不好找,造型完成後,最好用耐水膠把山石粘在盆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