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造藝

盆景造藝

發布時間: 2022-07-27 11:01:45

❶ 去西安玩那幾個景點


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藏品成為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其實這里名氣已經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來西安的遊客忽略這里,因為這里是免門票的。推薦歷史文化控、中老年人以及想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的文藝青年來這里。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位於陝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藏品成為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陝西歷史博物館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築群組成。館舍布局呈「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把唐代古典建築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築風格於一體。館區佔地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陝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陝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徵。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旅遊攻略

地址:陝西。西安小寨東路91號

交通:5路、19路、24路、26路、27路等到翠華路站的公交

高家大院

高家大院位於西安市繁華的商業街北院門清真小吃街上,此院屬三院四進式磚木結構四合院,其主體是明崇禎年間建築,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現存的三家最古老的劇院之一。推薦歷史文化控、建築愛好者、美術愛好者以及尋找穿越感覺的文藝青年來這里。

高家大院歷經百年滄桑,先後被批准為省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這種精妙的建築設計可謂獨具特色,包含著美學、民俗學、建築學、歷史學等種種漢族文化內涵。高家大院,在我國不止一處,多指歷史人物或名人故居等。在西安就有兩處高家大院:其中位於北院門144號的是高岳崧的故居,興隆巷42號高家大院則是高培支舊居。涿州城內鼓樓北大街362號也有高家大院,主人是高曉軒。

旅遊攻略

地址:西安城內鼓樓口進去向北500米

交通:乘車至鼓樓站下車

西安交通大學

這里推薦的是四五月櫻花開放的西安交通大學。四五月份櫻花開放的西安交通大學很美,每年來這里賞櫻花的人很多,同時西安交大近些年也在櫻花節的時候舉辦動漫節。春天的交大是開放的,歡迎所有人去遊玩,這個季節的交大很熱鬧也很美。推薦外出踏青、動漫愛好者、尋找浪漫的情侶以及對西安交大充滿憧憬的高中生來這里。

2014年6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共232處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群入選,成為陝西省近現代代表性建築之一,對於研究陝西省教育史、科技史有著重要意義。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群位於西安市碑林區西安交大興慶校區內,大部分建築建於1955至1958年。主樓群包括中心一樓、理科樓、東一樓、東三樓、東五號樓、逸夫科學館、中心三樓、北東二樓、南東二樓、南西二樓及其外延10米內的區域。學校十分重視對建校之初樓體建築的保護和維修工作,對其中部分樓體建築進行過抗震加固。主樓群內樓體建築保存完好,建築風格鮮明,成為眾多紀錄片、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

旅遊攻略

地址:西安市咸寧西路28號

電話:029-82668879

中國唐苑

中國唐苑以盆景藝術享譽海內外,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林帶路,坐落在古城西安東南處漢代苑林遺址――杜陵塬上。是「西安萬畝都市森林生態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唐苑以盆景藝術享譽海內外。盆景藝術起源於唐代,而且深受皇家的青睞。在隨後的-千五百多年中,經過無數藝人大師策劃和造藝,種類繁多,名聲漸鶴,而且也逐漸走向民間。為了弘揚祖國的盆景藝術,挖掘盆景文化內涵,完善和系統盆景知識,特起名為中國唐苑。

旅遊攻略

地址:雁翔路繞城高速南100米


交通:乘坐游6到唐苑

白鹿原

白鹿原,西安市境黃土台原,位於西安市東南部,地跨長安區(原長安縣)、灞橋區、藍田縣兩區一縣的灞河、滻河之間,東起點與簣山相接,西到西安和長安,南依秦嶺終南山,北臨灞河,居高臨下,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因傳說周平王遷都洛陽途中,曾見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漢文帝灞陵位於塬上,故亦稱灞陵原。又因居灞水(灞河)之上,故古代又稱灞上。這里拍攝過很多電視電影,喜歡電影劇集的朋友們可以來這里還原電影場景。
「白鹿原民俗風情旅遊區」地處西安市東南,白鹿原腹地,鯨魚溝中上游,距西安20公里。白鹿原自然環境獨特,東南依山,三面環水,風成黃土堆積台原面積263平方公里,海拔高於西安300米,虎視十三代古都,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王朝長治久安的天然屏障:土層厚達百米,土壤肥沃,農業發達;地下水蘊藏豐富,鯨魚溝水萬古長流,水質甘冽甜潤;空氣清新,天空湛藍,四季分明。白鹿原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是古代金、元、羌等少數民族雜居及其與漢文化融匯之所。民風淳厚,傳奇色彩濃烈。

旅遊攻略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

交通:由火車站乘240路(火車站狄寨經思學院)到汽車科技學院下車向西南方300米處。

小雁塔

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但因為西安地區有一個更出名的大雁塔,而讓它變的有些黯然失色,小雁塔規模雖不及大雁塔宏大,但環境清幽,風景優美,「雁塔晨鍾」是清代「關中八景」之一。現今小雁塔是西安市著名古跡,現位於西安博物院內。推薦歷史文化控、佛教愛好者以及文藝青年來這里。

小雁塔在唐、宋朝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至於「小雁塔」之名,則和「大雁塔」的名稱有關。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間),朝廷資助在長安大慈恩寺內西院建用於安置玄奘由印度帶回經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公元707年(唐代景龍年間),朝廷資助在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薦福寺塔。後來,因塔形似雁塔並且小於大雁塔,故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在漫長歷史歲月中,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歷史。公元1487年,陝西發生了6級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間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鶴的京官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段奇事後,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門楣上。在小雁塔門楣刻石上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樣,雖歷經數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令人嘆服我國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築技藝。

旅遊攻略

地址: 碑林區 友誼西路薦福寺內(近朱雀路)

交通:經過"小雁塔"站的公交線路:18 .203 .204 .218 .21 .224. 29. 32. 407
西安順城巷

西安的順城巷,巷若其名,是一段在城牆內側順牆而成的街巷,一側是巍巍古城牆,一側是秀麗端莊的明清古建,小巷雖沒有新建大道的寬闊華麗,卻因它的存在,使得原本因牆而隔斷的圍城內與外,城垛與飛檐不覺間渾然一體。城牆不再孤獨,院落不再斷續。在這青石小徑的巷子里,集中了風格迥異的青旅、食店、酒吧、咖啡屋,更有一些秦腔或相聲曲藝社,院門半掩靜待聽客到訪。看夠了大風景,在城市高樓的間隙里,沿著城牆根,深入到城市的小脈絡當中,或許更能了解西安這座城市。
來到西安的遊客們,對順城巷歷史文化散步道都非常喜歡,13.7公里長的順城巷仍然承載著實用功能的街巷,永遠難以抹去記憶中那一絲西安城氣息。如今的南順城巷不見了以往熙熙攘攘的菜市場,拓寬的順城巷帶給人們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與巍峨的城牆和周邊的仿古建築融為一體,漫步在順城巷,腳下寬闊的青石路面平坦如坻,翠綠的樹木在微風中搖曳著身姿,再看著旁邊古老的城牆,思緒不由得飄回到古老的西安。

旅遊攻略

地址:碑林區南門

交通:乘坐公交26、322路在南門站下。五星街教堂

五星街教堂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其天主教的建築風格也許會與西安古都格格不入,不過很多准備結婚的情侶都會來這里拍婚紗照。因位於西安五星街,地理位置讓很多一部分西安地區的人不為所知。推薦西方文化控、天主教信徒、美術愛好者以及尋找浪漫的情侶來這里。
南堂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是由義大利籍會士陝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蘭溪(山陝區分治前)於1716—1727年間,派義大利籍傳教士馬戴弟主持西安教務時,在城內土地廟什字購地築院建堂的,成後即為天主教陝西總堂。1765—1785年間,又由義大利籍方濟各會士天主教第三任主教方啟升,在原基礎上加以擴充和改建。

五星街教堂

清雍正年間全國禁教,南堂關閉。後由山陝區分治後,陝西第二任和第三任主教高一志、林奇愛從1862年起與清政府陝西當局經多年交涉,終於1884年索回教產,並再次擴建。建後的南堂為十間大堂,700平方米,堂面高17.45米,系古式磚木結構,內部採用拱形,體現出羅馬風格,使中西建築融為一體,院內附屬房屋158間,總面積20.16畝。1906—1908年,胡定幫出任陝西第五任主教,將南堂全部修葺一新。

五星街教堂

從20世紀起,這里曾先後創辦玫瑰女子中小學、若瑟男子小學、安多尼醫院和瑪利診所。多年來南堂不但在榮主益人、教會事業發展等工作上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績,同時在為社會公益和國家教育事業方面,也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五星街教堂

旅遊攻略

地址:蓮湖區五星街17號

交通:乘坐公交251、407、713、501路在甜水井站下。

❷ 西安中國唐苑老闆是誰

張小斌。西安中國唐苑老闆是張小斌,中國唐苑以盆景藝術享譽海內外,盆景藝術起源於唐代,而且深受皇家的青睞。在隨後的-千五百多年中,經過無數藝人大師策劃和造藝,種類繁多,而且也逐漸走向民間。為了弘揚祖國的盆景藝術,挖掘盆景文化內涵,完善和系統盆景知識,特起名為中國唐苑。

❸ 碭山到西安途中有什麼景點

陝西西安著名景點
兵馬俑、鍾鼓樓、大雁塔、小雁塔、秦嶺、大明宮、未央宮等。
可以手機安裝騰訊地圖。導航--選擇起點您的位置到終點站--到的景點!!直接搜索就可以選擇路線就可以了,非常簡單的!

❹ 客家土樓的故事或歷史

客家土樓的故事或歷史:

土樓居民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飢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近千年,輾轉萬里,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客家民系。在他們被迫離鄉背井,流離他鄉的過程中,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都有深切的體會,不論是長途跋涉的流離失所,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

許多困難都得依靠自己人團結互助、同心協力去解決,共度難關。因此,他們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

由於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大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蕢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

土樓很注重防禦要求。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早先是一片莽荒,遲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處原始森林,蟲蛇出沒,野獸甚多。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就連福州、廣州、南昌這3省都城,也因相處極端、隘堅路險而奈何不得。

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風強悍的土著襲擊外,先後遷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間也不斷發生殊死的械鬥。 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家客家人極其重視防禦,他們將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設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樓內水井、糧倉、畜圈等生活初級火器時代,土樓使客家人獲得了足夠的安全保障。

在客家人中間,流傳著很多在敵人久攻不下,「大樓安然無恙」的故事。

(4)盆景造藝擴展閱讀:

客家土樓的結構分類:

客家土樓主要有3種典型,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

1、五鳳樓,從整體看,以三堂屋為中心的五鳳樓含有明確的主次卑意識,可以肯定,它是客家文化發源地的黃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續發展,在其群體組合中,只有軸線末端的上堂屋(主廳)採用了堅厚的夯土承重牆。

2、方樓:方樓的布局同五鳳樓相近,但其堅厚土牆從上堂屋擴大到整體外圍,十分明顯的是,防禦性大大加強。

3、圓寨,在圓形建築物中,三堂屋已經隱藏,尊卑主次嚴重削弱;寨是堡壘,防禦功能上升到首位,儼然成為極有效的准軍事工程。

4、圓樓是當地土樓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一般以一個圓心出發,依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非常壯觀。其最中心處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為祖堂,圍廊,最外一環住人。整個土樓房間大小一致,面積約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樓梯,各家幾乎無秘密可言。

土樓結構有許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內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軸線縱深排列的三堂制,在這樣的土樓內,一般下堂為出入口,放在最前邊;中堂居於中心,是家族聚會、迎賓待客的地方;上堂居於最里邊,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結構上的獨特外,土樓內部窗檯、門廊、檐角等也極盡華麗精巧,實為中國民居建築中的奇葩。

❺ 如何將植物長成字型

要想造藝一個字,首先要有字型,讓樹木慢慢盤旋,藤條好容易造,不過要一定的時間,要修剪

❻ 哪種盆景放家裡,寓意好又易成活

寓意好且好養活的盆景,我給您推薦以下幾種:

松樹盆景,真柏盆景,黃楊盆景,羅漢松盆景,石榴盆景,梔子盆景,朴樹盆景,對節白蠟盆景,榕樹盆景,杜鵑盆景。

松樹盆景

從古至今,人們對松樹的贊美很多,例如長壽,因為它可以多年保持著綠色,且長年沒有任何凋零,這也有萬古長青的意思,所以用來寓意長壽,是非常適合的;還有它的生活特性,不怕寒風凜凜、不是嬌艷烈日,無論是什麼環境中都可以保持著原樣,所以人們也用它象徵著頑強、正直等精神;歲寒三友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其中松樹代表的是堅貞不屈。種一盆松樹在家中,除了有不錯的裝點作用,同時還可以彰顯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氣象,更是寓意著長壽,除了祝福老人長壽外,還象徵著企業的長久發展等

羅漢松盆景


羅漢松的寓意很好,預示著萬年長青,事業順利,平安吉祥等等,這無疑是人們最渴望擁有的。在廣東地區民間流傳「家有羅漢松,世世不受窮」的說法。所以喜歡羅漢松的朋友們可以選擇一盆羅漢松盆景至於自己的書房之中,或陽台之上,給自己帶來靈動的氣息和不倦的鬥志。

石榴盆景


石榴被人們列為盆景「十八學士」之一。石榴花果並麗,火紅可愛,又甘甜可口,被人們喻為繁榮、昌盛、和睦、團結、吉慶、團圓的佳兆,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吉祥之果。 石榴籽粒豐滿,也象徵多子多孫,謂之「榴開百子」 。宋代人還用石榴果裂開時內部的種子數量,來占卜預知科考上榜的人數,久而久之,「榴實登科」一詞流傳開來,寓意金榜題名。

梔子盆景


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被譽為盆景「十八學士」之一。其花語是「永恆的愛一生守侯和喜悅」。杜甫的詩歌《梔子》中描述:「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這首詩以梔子擬人,贊美了梔子高貴的品格。在古代梔子花是真誠清白高潔的象徵。其寓意的永恆之愛也感染家人和睦、相親相愛。

朴樹盆景


朴樹又名相思樹,是嶺南盆景常見的一種雜木樹種,它的特性生長速度快、發芽率強、成型時間相對短、耐修剪、造型較易,樹皮嶙峋古樸……綜合種種優點,吸引到很多盆景玩家都喜愛這一樹種。

對節白蠟盆景

對節白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木樨白蠟名貴樹種,是世界景點、盆景、根雕家族的極品,被譽為「活化石」或「盆景之王」。寓意「莊重肅穆,剛勁堅毅」,對節白蠟盆景寓意吉祥。對節白蠟向來有「風水神樹」之稱,將由對節白蠟造藝而成的盆景放置在家裡,可以給家人帶來好運,讓家人平平安安。

榕樹盆景

榕樹被視為長壽、吉祥的象徵。寓意榮華富貴之意。因而是祝壽的最佳禮品。同時:榕樹是純潔愛情的象徵,記載了人間的情感歷程。古時人們喜歡綁紅絲帶在枝條上寄託對遠方愛人思念。

杜鵑盆景


杜鵑花在春、夏開花,花朵繁密,花色豐富。花期長,開放時節熱烈奔放,鮮艷奪目,如火如荼,是深受中國人民熱愛的名花之一。

❼ 中國唐苑董事長是誰

張小斌。
中國唐苑以盆景藝術享譽海內外。
盆景藝術起源於唐代,而且深受皇家的青睞。在隨後的-千五百多年中,經過無數藝人大師策劃和造藝,種類繁多,而且也逐漸走向民間。為了弘揚祖國的盆景藝術,挖掘盆景文化內涵,完善和系統盆景知識,特起名為中國唐苑。

❽ 傣家竹樓和客家民居的優點缺點

一、客家民居的特點

2、傣家竹樓結構

竹樓造型:傣家竹樓的造型屬干欄式建築,它的房頂呈「人」字型,西雙版納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頂易於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一般傣家竹樓為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高腳是為了防止地面的潮氣,竹樓底層一般不住人,是飼養家禽的地方。

上層為人們居住的地方.這一層是整個竹樓的中心,室內的布局很簡單,一般分為堂屋和卧室兩部分,堂屋設在木梯進門的地方,比較開闊,在正中央鋪著大的竹席,是招待來客、商談事宜的地方。

從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圍子或木板隔出來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鋪上竹席,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外人不得入內。整個竹樓非常寬敞,空間很大,也少遮擋物,通風條件極好,非常適宜於版納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整個竹樓的所有梁、柱、牆及附件都是用竹子製成的。

走進竹樓就好像走進傣家的歷史和文化,竹樓的頂梁大柱被稱為「墜落之柱」,這是竹樓里最神聖的柱子,不能隨意倚靠和堆放東西,有時它上面會裹上紅綢子。

❾ 深圳市2010菊花展還是在東湖公園嗎什麼時候開始呢

深圳市第二十七屆菊花展將於11月27日至12月14日在東湖公園杜鵑園舉辦,為期18天。歡迎市民朋友前來觀賞!(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從1984年開始舉辦菊花展,至今已連續舉辦了二十六屆。與往年相比,本屆花展以精品展示為特色,菊花的造型、品種更多。
本屆菊花展以「喜迎大運」為主題布展,設計了「喜迎大運」、「大運主場館」、「品種鑒賞」、「菊韻飛瀑」四個主要景點。共展出園藝工人精心培育的各類菊花共3萬多盆,其中大立菊120多盆、樹菊200盆、柱菊60盆、懸崖菊300盆、品種菊400盆,盆菊2萬多盆,大型菊花造型製作2組。本屆菊展以自然流暢的線條風格,鑲嵌以菊花藝術作品,旨在充分展示菊花造藝的變化多彩與迷人韻味,欣賞多姿多彩的菊藝作品。4萬株向日葵同時展出助興,定能給廣大市民遊客帶來美的享受。
本屆菊展主要展出菊花類別有大立菊、樹菊、柱菊、懸崖菊、品種菊、地被菊。今年經過園藝工人的努力,大立菊的造藝又上了一個台階,擺放於杜鵑園門前的一盆品種為「火舞」的南方傳統大立菊王,單株開花5678朵,共43圈,是由8名園藝工人花了3天時間親手扎制而成。品種區琳琅滿目的200個品種、400多盆品種菊也將擺放在具有中國傳統之美的博古架上,供廣大遊客欣賞。飛鳥美人、鳳凰振羽、桃花漂月、綠牡丹等一些富有詩意的名字讓人在賞菊時產生無限的遐想。兩者交相印襯,以古典之優雅烘托菊花之艷,趣味無窮,使人流連忘返。
造型各異的盆景菊、高大挺拔的樹菊,行列整齊的柱菊、姿態優美的懸崖菊、用菊花扎制的大運場館、運動員舉重、帆船、武術、足球、自行車運動剪影等造型點綴在杜鵑園里,形成了一個菊花的海洋,使整個園區顯得意趣盎然。
公園還在園內長廊布置了精美的畫板,介紹了菊花的類型、習性、形態特徵、栽培技術及其葯用食療價值,以便讓廣大市民遊客更好地觀賞菊花,認識菊花。
東湖公園除舉辦一年一度的菊花展,還從2001年開始參加中國菊花品種展覽會,已經連續四屆參展,既展示了公園菊花生產的實力,又加強了與全國菊花生產同行的交流學習,並取得優秀的參展成績。2007年加入中國菊花協會,成為中國菊花協會會員單位。
為營造花展氣氛,公園還在公園西大門等主要門區、景區擺放了菊花等各類花卉,把公園裝扮得靚麗多彩。
因園內停車場缺乏,請到公園觀賞花展的遊人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乘坐1、3、17、23、29、52、64、211、306、308、320、351、372、376、386、M207路車,在水庫站下。網路地圖

熱點內容
跳舞蘭花 發布:2025-07-25 22:00:43 瀏覽:571
荷花的外貿 發布:2025-07-25 22:00:43 瀏覽:987
紫色櫻花戀 發布:2025-07-25 21:21:18 瀏覽:107
孕婦可以喝玫瑰花茶么 發布:2025-07-25 21:19:07 瀏覽:318
蘭花老蘆頭發芽條件 發布:2025-07-25 21:18:13 瀏覽:453
鐵林動盆栽 發布:2025-07-25 21:17:57 瀏覽:316
忠縣有櫻花 發布:2025-07-25 21:15:41 瀏覽:639
天然氧吧盆栽 發布:2025-07-25 20:52:06 瀏覽:643
西芹炒百合竅門 發布:2025-07-25 20:37:49 瀏覽:72
情人節劉詩詩口紅 發布:2025-07-25 20:18:22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