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瓣兜蘭盆景
1. 兜蘭的地理分布
兜蘭屬植物是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林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約有65種,主要分布與亞洲熱帶地區至太平洋島嶼,在亞洲南部的印度、緬甸、印尼至幾內亞等國的熱帶地區。
中國兜蘭屬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18種,主產西南各省區,華南亦有少量種類分布,大部分種類分布范圍狹窄,具有一定區域性。分布雲南全境的有紫紋兜蘭、同色兜蘭、帶葉兜蘭;雲南東南部,共有兜蘭屬植物4種亨利兜蘭、麻栗坡兜蘭、巨瓣兜蘭、紫毛兜蘭。貴州省有7種,小葉兜蘭、同色兜蘭、帶葉兜蘭、長瓣兜蘭、硬葉兜蘭、白花兜蘭、麻栗坡兜蘭,這些種類主要分布在貴州的南部和西南部與雲南廣西相連地區;廣西省有9種,紫紋兜蘭、白花兜蘭、長瓣兜蘭、硬葉兜蘭、同色兜蘭、帶葉兜蘭、小葉兜蘭、紫毛兜蘭、卷萼兜蘭,這些種類主要分布於北回歸線兩側的南亞熱帶區域內;西藏廣東省和海南島分別各有1種,秀麗兜蘭、紫紋兜蘭、卷萼兜蘭。
兜蘭屬全世界約有66種,中國國兜蘭屬植物已知有18種,主要分布於西南和華南地區。
2. 怎樣鑒別兜蘭盆花質量的優劣
兜蘭的花朵多屬洋蘭的大花類型,不管是單花系或多花系,其花朵的形狀依種類和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多數原生種具有較為狹窄的花瓣,而大部分人工雜交品種則有較圓潤的花朵。因此,不同種類或品種在觀賞重點上應有所區別。一盆優質的兜蘭盆花,整體外觀要優美,多株叢生,葉片油潤亮綠,無黃葉或病葉,每盆最好有3枝花以上,花序長20厘米以上,單花系花朵直徑越大越好,通常應不少於5厘米,而多花系每枝花序應有3朵以上,2朵或僅有1朵則是質劣的表現,花朵直徑應在5~10厘米。不管單花系或多花系品種,花朵外觀越圓潤越好。至於花色方面,金黃、深紅、桃紅、紫紅應優於全白、褐紅或紫黑者。由於兜蘭從花蕾顯現到花朵開放需時約需1~2個月,因此要挑選花朵剛開者購買,不宜購入已開花1周以上或花蕾過小而尚未開放者,以利於有一個較長的賞花期。
3. 兜蘭屬的所有物種
兜蘭屬(全世界共有2屬19種)序號 中文名稱
拉丁二名法 特徵描述 一、寬瓣亞屬
(Paphiopedilum Subgen. Brachypetalum)(該屬共有6種) 1 麻栗坡兜蘭
Paphiopedilum malipoense 花葶通常長達30厘米以上;花黃綠色或淡綠色,略有紫栗色斑。 2 杏黃兜蘭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花黃色;葉片邊緣略有細齒。 3 硬葉兜蘭
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花非黃色;葉片邊緣不具細齒。 4 白花兜蘭
Paphiopedilum emersonii 葉片的上表面不具或至少無明顯的深淺綠色相間的網格斑。 5 同色兜蘭
Paphiopedilum concolor 花通常淡黃色,具紫色或紫褐色小斑點,斑點直徑約1毫米;花瓣橢圓形,寬1.8-2.7厘米,寬度不到唇瓣寬度的1倍。 6 巨瓣兜蘭
Paphiopedilum bellatulum 花通常白色,具紫紅色或紫褐色粗斑點,斑點直徑2-5毫米;花瓣寬橢圓形,寬3-4.5 厘米,寬度為唇瓣寬度的1倍或過之。 二、兜蘭亞屬
(Paphiopedilum Subgen. Paphiopedilum)(該屬共有13種) 7 飄帶兜蘭
Paphiopedilum parishii 花葶、花梗和子房均密被短柔毛。 8 長瓣兜蘭
Paphiopedilum dianthum 花葶無毛或略被短柔毛,花梗與子房無毛。 9 帶葉兜蘭
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花瓣長5.5-7.5厘米,從中部至基部呈強烈的皺波狀並常有黑色毛;唇瓣外表面略有細毛。 10 波瓣兜蘭
Paphiopedilum insigne 葉片寬2.5-3厘米;中萼片有紅褐色斑點;花瓣長5-6厘米,寬1.5-2厘米;花苞長3-4.5厘米;超過子房長度的一半。11 小葉兜蘭
Paphiopedilum barbigerum 葉片寬0.7-1.8厘米;中萼片無斑點;花瓣長3-4厘米,寬約1厘米;花苞片長1-2(-2.8)厘米,不及子房長度的一半。 12 亨利兜蘭
Paphiopedilum henryanum 中萼片與花瓣具紫褐色粗斑點,斑點直徑2-3毫米;唇瓣上下等寬。13 無斑兜蘭
Paphiopedilum henryanum var. christae 中萼片淡紅的綠色,基部有少數不規則的深紫堇色小斑點;合萼片與花瓣的色澤接近中萼片,但花瓣上深紫堇色小斑點較多;唇瓣淡紫堇色,有少數暗色斑點 14 紫毛兜蘭
Paphiopedilum villosum 中萼片與花瓣不具2-3條紫褐色粗縱條紋;花瓣中脈兩側的色澤明顯不一致。 15 虎斑兜蘭
Paphiopedilum markianum 中萼片與花瓣上具2-3條紫褐色粗縱條紋;花瓣無明顯中脈,兩側的色澤相似。16 卷萼兜蘭
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 葉片背面基部有紫暈;花瓣近匙形;唇瓣的長度為寬度的1倍。 17 紫紋兜蘭
Paphiopedilum purpuratum 葉片背面全部淡綠色,基部無紫暈;花瓣近長圓形;唇瓣長度不到寬度的1倍。 18 彩雲兜蘭
Paphiopedilum wardii 花瓣上密生暗栗色細斑點;唇瓣上無綠色粗脈紋,通常有栗色細斑點。 19 秀麗兜蘭
Paphiopedilum venustum 花瓣上無斑點或有稀疏的黑色粗斑點;唇瓣上有明顯的綠色粗脈紋,無栗色細斑點。
4. 長瓣兜蘭的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000-2250米的林緣或疏林中的樹幹上或岩石上。
兜蘭沒有貯藏養料的組織,需保證喜涼品種的休眠期。冬季大多數兜蘭都有要求比較乾燥、光線充足的生長環境。栽培兜蘭時花形大、著花多的植株比較喜溫,較適合把它們放在室內培植。用作插花的兜蘭花形宜大且圓,故不可一味追求花朵的數量而忽視其質量。
5. 紅心蓮的習性
1、喜光照,喜溫暖,乾燥和通風的環境中生長。
2、耐旱,耐寒及耐室內的氣悶環境回,不耐烈日暴曬,答沒有明顯休眠期。
3、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為植株的生長期。生長時綠色為主,紫色不明顯,入秋後日夜溫差拉大,葉片呈現紫色,秋冬季觀賞性佳。放置在陽光下的話,會長成玫瑰花瓣狀。
(5)長瓣兜蘭盆景擴展閱讀:
紅心蓮的養殖方法:
1、紅心蓮需要陽光充足和涼爽、乾燥的環境,耐半陰,怕水澇,忌悶熱潮濕。具有冷涼季節生長,夏季高溫休眠的習性。
2、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為植株的生長期(花友的環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若光照不足會使植株葉片徒長,葉片粉紅色也會慢慢褪去;而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矮壯,葉片排列會緊湊。
3、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土壤風箏就用了煤渣混合泥炭、少量珍珠岩,比例大概5:4:1,土表鋪設了大顆粒的河沙。也可用腐葉土3份、河沙3份、園土1份、爐渣1份混合配製。
6. 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保護區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邊緣,是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山原地帶,也是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地區,屬重要的生態系統交錯地帶。保護區主要是中山和低山地貌,山脈走向大致呈北西一南東,保護區以花坪谷地為中線,南北部較高,中間較低,區域溝谷縱橫,疊峰連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9座,最高的盤古王海拔1971米,最低處一溝口的海拔400米,相對高差達1571米。 雅長自然保護區蘭科植物種類繁多,已知保護區共有野生蘭科植物44屬113種,分別佔世界蘭科植物屬數(735屬)和種數(17000種)的5.99%及0.66% ,佔中國蘭科植物屬數和種數的24.86% 及9.04%,而占廣西蘭科植物屬數和種數的達51.16%及36.69%。
該保護區內就有帶葉兜蘭、長瓣兜蘭、硬葉兜蘭3種,分別佔全國種數的16.7%,占廣西種數的33.3%。
蘭科植物種數多於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坡縣,是廣西蘭科植物種類豐富的保護區。莎葉蘭分布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有2-3個基株。越南香莢蘭分布面積近5000平方米,有約2000個基株。此外,還有較多的實生幼苗,雖然密度很高,但長勢良好,處於穩定發展期。 西藏虎頭蘭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用蕨根、苔蘚、樹皮塊等盆栽。要求根際透氣和排水特別好,秋季形成花芽後需有一段冷涼時期,春季才能開花;花期結束後可進行分株和換盆。適合虎頭蘭生長的溫度為10℃-25℃冬季夜間溫度10℃左右。種子、假鱗莖入葯,用於肺結核、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
流蘇貝母蘭
流蘇貝母蘭,根狀莖較細長,匍匐,假鱗莖在根狀莖上相 距2––4.5(––8)厘米,狹卵形至近圓柱形,葉長圓形 或長圓狀披針形,紙質,花葶從已長成的假鱗莖頂端發出,長5—10厘米,基部套疊有數枚圓筒形的鞘; 鞘緊密圍抱花葶;總狀花序通常具1––2朵花,但同一時間只有1朵開放,花淡黃色或近白色, 僅唇瓣上有紅色斑紋,蒴果倒卵形,花期8—10月,果期次年4—8月,產江西南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藏東南部,生於溪旁岩石上或林中、林 緣樹幹上,海拔500––1200米。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東北部也 有分布。
黃花鶴頂蘭
黃花鶴頂蘭,假鱗莖卵狀圓錐形,葉4— 6枚,緊密互生於假鱗莖上部,通常具黃色斑塊,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或基部上方的 節上發出,1––2個,直立,粗壯,圓柱形或多少扁圓柱形,不高出葉層之外,不分枝或偶爾基部具分枝,無毛,疏生數枚長約3厘米的膜質鞘;總狀花序長達 20厘米,具數朵至20朵花,花期4—10月,產福建、台灣、湖南北部、廣東、廣西、香港、海南、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林下陰濕處。
中國特有的兜蘭屬植物保護區內就有3種,此外,滇黔桂地區特有的滇金石斛、雲南石仙桃、紅頭金石斛、邱北冬蕙蘭等在保護區內也有分布。
7. 兜蘭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嗎
,全部兜蘭屬和所有蘭科植物分別被列入CITES(華盛頓公約,正式名稱是瀕危野生動回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答的附錄I和附錄II,兜蘭屬各種植物被禁止出現在國際貿易的行列;在第二批公布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中,兜蘭屬各種也被列入I級保護物種的行列
8. 怎樣製作兜蘭的盆栽材料
兜蘭又稱拖鞋蘭,為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多數種類為地生種,少數附生。莖極短,葉片革質,近基生,不同種類葉片形態和顏色有較大變化。花葶從葉叢中抽出,花形奇特,唇瓣呈兜(口袋、拖鞋)狀。萼片也很特別,背萼極發達,呈扁圓形或倒心形,有些種背萼上有色彩鮮艷的花紋,更是欣賞的重點;兩片側萼完全合生在一起,通常較背萼小,著生在唇瓣的後面,稱為腹萼,多不顯著。蕊柱的形狀也與一般蘭花不同,兩枚花葯分別著生在蕊柱的兩側。兜蘭沒有貯藏養料和水分的假鱗莖,與有假鱗莖的蘭花比較,它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稍差。
栽培的兜蘭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生種,一類是雜交種。一般說來,雜交種花大,色澤鮮艷,此原生種容易培養,生長強健。國際上大量的商品兜蘭均為雜交種。我國兜蘭栽培比較晚,目前主要是少量栽培部分國產原生種。沿海地區也有少量進口的雜交種。
已知兜蘭野生種約70個,我國產的有10餘種。常見栽培的有:卷萼兜蘭杏黃兜蘭、黃花兜蘭、長瓣兜蘭、白花兜蘭、亨利豆蘭、美麗兜蘭、硬葉兜蘭、飄帶兜蘭、帶葉兜蘭、彩雲兜蘭、紫毛兜蘭、狹葉紫毛兜蘭等。
常用分株法繁殖。在初春或開花後短暫的相對休眠期內,將生長旺盛、栽培3年左右、長滿盆的兜蘭分盆。先將植株從盆內磕出,用鑷子或竹簽輕輕將根部附著的盆土或其他栽培材料去掉,雙手各執一部分植株用力拉開,或用刀將連接處切斷後再拉開。1盆可分為2盆或數盆。每叢應有3個以上的蘭苗。用新培養土栽植,澆透水後放在溫度稍高、光線較暗的地方。兩周後可按一般兜蘭管理。兜蘭經人工輔助授粉結實後,也可以通過無菌播種法繁殖。
兜蘭可用腐葉土、泥炭土、苔蘚、蕨根或樹皮塊等作盆栽材料。北方家庭中用腐葉土、泥炭土較適宜。盆底部1/4應填充碎瓦片、磚塊等粒狀物以利排水、透氣。在華南等多雨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應當用蕨根、苔蘚、樹皮塊等。兜蘭比較喜陰,家庭中可常年放在明亮的室內。避免直射陽光照射,否則可引起嚴重的日灼病。溫室栽培,春、夏、秋三季應遮去70%以上的陽光,冬季遮去光50%左右。兜蘭抗乾旱的能力不如傳統栽培的春蘭、蕙蘭、建蘭,盆土需保持濕潤。乾旱季節經常向花盆周圍灑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開花後,可稍幹些。生長季節,新芽萌發以後,可2~3周施一次稀薄的液體肥料。有機肥不可灑到葉面上,否則易引起葉面腐爛。多數種類的兜蘭不耐寒,冬季室溫夜間應在10℃以上,白天應再高5~10℃。一般來說,葉的正面和反面有各種紫紅色的種類需要較高的溫度。通常全年室內栽培,不出房。在高溫多濕的夏季,注意通風。
許多產於低緯度高海拔的種類,十分怕熱。高溫潮濕易引起軟腐病,幼葉和嫩芽逐漸變黑而枯死,嚴重時全株死亡。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向葉面噴水,加強通風,降低溫度,噴灑抗菌劑。
兜蘭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和最普及的洋蘭之一。在許多家庭栽培的盆花中,常見有兜蘭花開放。在世界范圍內有大量的愛好者和專業經營家,在商業栽培中以盆花為主。兜蘭花期長,每朵開放時間,短的3~4周,長的5~8周。種類不同,開放時間不同,多數種冬春季開花,也有夏秋開花的種類。如選擇適當,一年四季均有花看。兜蘭植株多較矮小,又耐陰,通常以中小盆栽植,是極好的高檔室內盆栽觀花植物。適於放在客廳、書房及卧室中長期欣賞。
圖6-70 兜蘭
9. 世界上有哪些綠色的花名字叫什麼長得是什麼樣子的
綠色的花並不很少見,有綠色洋桔梗;菊花、蘭花;綠色鬱金香;木綉球;月季;康乃馨;雛菊;綠牡丹、石蓮花、垂盆草、火炬樹的花、人工培養的綠色的玫瑰等。
1、洋桔梗。多年生植物,株高30-100厘米。葉對生,闊橢圓形至披針形,花色豐富,有單色及復色,花瓣單瓣與雙瓣之分。洋桔梗株態典雅,色調清新淡雅。盆栽用於點綴居室、陽台或窗檯,呈現出清新高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