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適合盆栽
『壹』 盆栽刺梨換盆時應該怎麼施肥
盆栽刺梨宜選樹體矮小的披散型品種,在落葉後休眠期上盆,一般用直徑30~40厘米的圓盆,盆土用園土4份,腐葉土4份,堆廄肥2份配製而成,每盆加餅肥20~50克,栽時要將根系舒展,栽後澆透水,放在蔭涼處3~5天後轉入正常管理。刺梨一般用叢生灌木型,每株留主枝3~5個,冬季多留一二年健壯枝作結果母枝,對衰老的多年生枝進行短截更新,使萌發新的結果枝,並疏除密生枝、細弱枝及病蟲枝,從樹冠中下部抽生的枝條,要很好保留,作為主要的結果母枝,並使樹冠圓滿緊湊,不密擠。冬季落葉後結合換盆可施基肥,每盆施堆廄肥或餅肥1~2千克。在發芽前追施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20~30克,在開花後及果實生長期,追施磷鉀肥,一般可施餅肥水加1%磷酸二氫鉀,使果大色好。刺梨在果實形成後82天,果皮由綠轉淡黃時,維生素C含量最高,在早晚戴手套採收。
『貳』 刺梨有些什麼作用
刺梨
刺梨為灌木繅絲花的果實,是滋補健身的營養珍果,是一種稀有的果實。生於海拔500~2500米的向陽山坡、溝谷、路旁以及灌木叢中,是貴州地區的天然野果,口感酸澀甘甜而營養豐富。
在我國說刺梨,就不得不說龍里刺梨,一則是獲得過有機認證,二則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營養價值高的有機刺梨;每年9月份,果子成熟,碩大的果實呈金黃色,讓人食慾大增,只要稍微處理一下刺梨果表面的果刺,清洗後就可以吃,當然,刺梨汁的食用更為方便,建議選擇養生有維的刺梨汁,原產地是龍里的有機刺梨。
刺梨的營養成分及功效
刺梨果含有豐富的天然維生素,是「維C之王」、「三果之王」,維生素C是3730mg、維生素P是2100mg、SOD是32100U。
正因為這些豐富的維生素和些礦物質,刺梨擁有很強的功效;現已知刺梨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抗動脈粥樣硬化、解毒作用、抗腫瘤作用、健胃作用等。
刺梨屬於水果,長時間食用對人體有幫助,且無副作用,每天適量補充維生素,可以喝刺梨汁。
『叄』 刺梨栽培技術 刺梨適合什麼地方種植
刺梨具有喜溫喜濕的特點,要保證其正常發育,要使年平均溫度處於16 ℃左右,年有效積溫大於10 ℃,年降雨量處於1 400~1 600 mm。在選擇種植區域時,要選擇土壤肥料高、土層厚度大、土層保水能力強、帶微酸性的黃壤或者黃砂壤土。
3.2種植區域清理及整地
在開始種植刺梨之前,要砍光種植區域中其他的灌木雜草,整理種植區域的時間最好選擇在10—12月或1—2月這兩個時間段。在種植區域可以分成幾個塊狀小區域,栽植穴規格一般為60 cm×60 cm×40 cm。在挖穴時,注意要將表土和心土分開,撿出有礙刺梨生長的坑內樹根、雜草及石塊[4]。為了使種植的刺梨可以充分吸收地上和地下營養,設置的栽植穴呈現「品」字形。在完成整地之後,還要仔細檢查,尤其是要簡單測量挖穴深度,完成驗收之後,才能回填穴土。
3.3植苗與基肥
在植苗之前,要先回表土施基肥,基肥應在回填表土和1/2~2/3穴時放入,每個穴撒入0.5 kg磷肥和5 kg復合肥,並且使肥料和穴內的表土充分混合,再覆蓋心土回填地面,其回填土壤的高度要高過地面5~10 cm。在回填土壤時,要及時挑出大塊的石頭和其他植物的根部。在30 d之後可以正式種植刺梨幼苗,植苗時間最好選擇在12月至翌年2月上旬,這時水分揮發較少,有助於幼苗生長。在植苗之前要挖好定植穴,定植穴的直徑約為30 cm,而深度選擇的要依據苗木大小決定。在植苗時,要修剪幼苗的分支和樹葉,減去受損的枝條,使其定干高度保持在50 cm左右,並且保留3~5個分支。在將幼苗放進穴中時,使幼苗的根部充分舒展,再逐漸回填土壤,將表面壓實,回填的土壤到苗木根頸上部1~2 cm,覆土距離地面5~10 cm,外形呈現饅頭型,最後澆足定根水,讓幼苗的根系可以和土壤充分接觸。
3.4水肥管理
底肥:在種植刺梨之前,每個穴撒入0.5 kg磷肥和5 kg復合肥,在種植後的1~3 a,可以在10—12月向每穴中施入1 kg復合肥,在種植3 a後每穴當中施入5kg復合肥。追肥:在種植後的一兩年間,在2—3月向每穴中施入0.2 kg尿素,在種植的第3 a向每穴中施入0.3 kg氮磷鉀復合肥,在種植3 a後,每年的6—7月每穴施入0.5 kg左右的氮磷鉀復合肥。
『肆』 野刺梨怎麼種植
野刺梨是荒山自然生長的:
刺梨是薔薇科植物,喜愛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但鹼性土壤中也有些品種也長得好,在10度的氣溫以下就會處於休眠狀態,海拔400米至1500米的高山溫涼地區是它生長的范圍,最適合大西南雲、貴、川,也成為大西南的特色野生水果之一
『伍』 刺梨的栽培技術
苗木繁殖分為種子繁殖和營養繁殖兩種方式。
種子繁殖
分春播和秋播。刺梨種子無明顯的休眠期,秋季種子成熟後立即播種,其發芽率及出苗率可達90%以上。秋播,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後采種,立即播人苗床,10月中、下旬出苗。第二年3月移栽苗圃,年底可出圃。但在冬季嚴寒地區需要覆蓋塑料薄膜防凍。春播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宜,4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到苗圃。播種前一天將種子放人50℃-60℃的溫水中浸種12小時-24小時,取出後洗凈播種,可提早5天發芽,提高發芽率。
營養繁殖
刺梨的枝條易產生不定根,根易形成不定芽,可採用扦插、分株和壓條等繁殖育苗。
(1)扦插繁殖
刺梨扦插,春、夏、秋均可進行(以秋插為例)。
做床。選背風稍陰、土壤肥沃、有澆水條件的沙壤土做床,深翻,施底肥,耙干,做寬1米、長度不限的插床,澆足水後待扦插。
剪插條。從已經結果的優良母樹上剪取已木質化的當年生枝條,剪成長10厘米-15厘米的插條,下剪成馬耳形,扦插深度為插條的2/3,株行距10厘米×25厘米,斜插於苗床上,插完後在苗床上扣一方形塑料拱棚,並開通風口,上凍後及時將通風口封閉,待第二年春插穗萌芽時澆一次水,逐漸打開通風口,30天左右撤去薄膜,秋季即可成苗出圃。
(2)壓條繁殖
刺梨採用各種壓條方法都易獲得良好的效果,水平壓條成苗率高,除所壓枝條的先端數芽之外,壓入土中的每一節都能發根生枝成苗,如為了保持一定的母株數量可用株叢外圍枝水平壓條,春季壓條,秋季即可切離起苗,一母株可得20株左右的苗。
(3)組織培養
1982年高相福等開始對刺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進行了研究,並在當年培育出第一批刺梨組培苗。現將情況簡介如下。
選用優良單株上的莖尖進行培養。將採集來的莖尖,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去掉大葉片,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3分鍾—5分鍾;或用酒精浸泡半分鍾再用漂白粉飽和上清液浸泡6分鍾一10分鍾,用無菌水沖洗3次—5次,然後在無菌條件下,剪去葯液接觸過的傷口,保留莖尖0.5厘米—1厘米,插入裝在三角瓶內經高壓滅菌的MS培養基上培養。在溫度25±3℃、濕度60%一80%、光照強度2000勒克斯—3000勒克斯、光照時間10±2小時的培養室條件下培養。
(4)培養基成分
培養基的基本成分是(每升含量):硝酸鉀1250毫克,硫酸銨67毫克,硫酸鎂125毫克,磷酸二氫鉀75毫克,氯化鈣44毫克,硫酸鋅86毫克,硫酸錳22.3毫克,硼酸6.2毫克,氯化鉀0.83毫克,氧化鉬酸鈉0.25毫克,硫酸銅0.025毫克,氯化鈷0.025毫克,硫酸鐵13.9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8.65毫克,鹽酸硫胺素10毫克,鹽酸吡哆素1毫克,煙酸1毫克,肌醇25毫克,另加適量的萘乙酸或吲哚乙酸,將pH調至5.8,用0.9%的瓊脂固化,裝入1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培養液35毫升左右,用0.8千克/平方厘米高壓滅菌20分鍾待用。 莖尖插到培養基中培養18±4天開始生根,試管苗的根為1條—14條,成放射狀分布,開始為白色,後逐漸老化變黃,變褐,最後變為灰褐色。生根後的莖尖,成為一株完整的試管苗。當試管苗高1.5厘米—3厘米,根長至1.5厘米以上,尚未老化變色前需進行第一次移栽。此次移栽是把適合移栽的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岩粉的小缽內,立即澆水後把小缽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假植5天—6天。然後再把珍珠岩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裝有腐植土的小缽內,澆透水,置於塑料小拱棚內,此為第二次移栽。
經過二次移栽的苗,在小拱棚內培育10天左右,即可去掉小拱棚,處於露地條件,此時要注意小缽的水分管理,上午要澆水,晴天陽光過強要用遮陽網。去掉小拱棚後經1個月左右,組培苗就可以移栽到苗圃中去。在貴州,以3月—6月和9月一11月移栽到露地苗圃最好,移栽成活率高。 定植前適宜期為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
1.定植前土壤准備
定植前土壤要進行深翻熟化、改良和挖好定植溝或穴。
山地建園,土壤耕層薄,有機質少,肥力低,需要進行土壤改良,定植前一般要挖深40厘米、寬或直徑60厘米的溝或穴,將表土與農家肥等充分混合回填並用水沉實或邊境邊踏實。
2.定植密度
對立地條件差或管理粗放的地塊,可採用2米×1米或2米×1.5米的行株距;對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塊,行株距可適當大些,以2.5米×1.5米或2.0米×1.5米較適宜。
3.定植時期
因刺梨喜濕不耐乾旱,保護組織又不發達,易蒸騰失水,所以在貴州地區一般於11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刺梨落葉後的休眠期內定植,其他地區可依實際情況酌情而定。
4.定植技術
定植時,先在定植穴上挖大小適宜的坑,將刺梨苗放入坑內,確定好苗木的位置和深度,將根系疏展,填入細土,再將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開,然後將士填回,踏實。定植的深度以苗木出圃時的埋土深度為准,在定植穴周圍或溝的兩側築上小土埂,澆透定植水,加強管理,以保成活。
刺梨是一種叢生性強的灌木,層性弱,成株叢狀生長結果。刺梨的芽具有早熟性,當年形成後立即萌發生長。芽有主芽和副芽之分,一般由主芽萌發抽枝,枝條生長無明顯頂端優勢,一般枝條中部的生長勢較強,生長量較大,枝條有自剪現象,合軸生長。刺梨的結果母枝多為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較少抽生果枝。結果母枝一般除基部和頂部幾節外,下部至上部都易形成混合芽抽生結果枝,結果枝有單花結果枝和花序結果枝兩種。一般多為單花結果枝,生長健壯的結果母枝,可抽生花序結果枝。花序結果枝,一般具有3朵—4朵花,多的可達7朵花,形成不規則的傘房花序結果。
根據楊勝學進行的刺梨整形與產量關系試驗研究表明,人工栽培刺梨,整形應以不控制主枝數目、保持自然多乾的樹形為主。因為刺梨是叢生性強的灌木,人為強行單干、雙干以及三干自然型,必然造成修剪過重,這樣會大大降低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不利於早結果早豐產。
研究還表明,輕度修剪能提高刺梨的光合效率,從而提高坐率,由於刺梨是叢生灌木,層性弱,枝條易密集,形成較多下部和內膛枝,這些枝常因通風透光不好,造成生長不良以至枯死。
輕度修剪可改善下部和內膛枝條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合效率,達到主體結果的目的。刺梨的修剪,在冬季只宜剪除枯枝、病蟲枝、衰老枝。在修剪老枝時,應考慮有利於促發粗壯枝條,一般對衰老枝不採取徹底剪除的辦法。夏季修剪只對強枝作摘心處理。 自8月~9月底均有果實陸續成熟,應以果實深黃色,並有果香味散發時分批採摘為好。採摘時應輕放防壓,采後立即出售。乾果加工簡便,將果實曬干、烘乾即可。
干製品存放時間約為1年,應在入庫前將每噸干製品用硫磺粉2千克熏2小時,然後用麻袋包裝,外套薄膜袋貯藏,1年後維生素C僅損失2.85%。如不經熏硫處理,1年後維生素C損失會高達 80.1%。 刺梨常見病蟲害有白粉病、蚜蟲、刺蛾、避債蛾、黑刺粉虱及食心蟲等。白粉病春秋皆有發生,應於6月上旬發病初期及時噴粉銹寧,防效可達74%-88%。蚜蟲主要危害新梢,宜用80%敵敵畏2000倍液噴灑,防效較好,此外,對葉蟬、刺蛾、卷葉蛾、小猿葉蟲等也有效。黑刺粉虱寄生於葉背面,在5~8月發生蟲害時,可用2000倍水胺硫磷防治。用2.5%敵殺死6000倍液噴灑,在7月上旬至8月連噴2次可防治食心蟲。
『陸』 刺梨樹樁怎麼盆栽春天管理
盆栽刺梨科學養護方法:
1、選盆:刺梨根系深,直根發達,宜用口徑30~40厘米、高40~50厘米的瓦盆、木盆或塑料盆。
2、盆土:刺梨耐瘠薄,適應性強,一般栽培兩年後便可開花結果。盆土最好用疏鬆、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以微酸性為好)。
3、上盆:宜在13月上盆,這時刺梨的地上部分處於休眠狀態,一旦溫度回升,根系開始活動,有利於先生根後發芽,提高成活率。換盆宜在休眠期進行。
4、施肥:重施底肥,追肥要薄肥勤施,生長期每隔10~15天需追施復合肥1次。同時可在花前、生長後期用尿素、過磷酸鈣等進行根外追肥。
5、修剪:盆栽刺梨的造型以多分枝的自然半圓形為佳。修剪應在冬季進行,每株保留5~7個主枝,株高控制在50厘米左右,剪除過密枝、枯死枝、病蟲害枝、干梢,回縮弱枝及結果2~3年以上的枝條,剪除萌櫱,保留基部抽生的嫩枝,使之形成結果枝。
『柒』 刺梨盆景干葉了怎麼辦
盒景刺梨乾葉了可能是缺水了,拿水瓢澆一下就好啦。
『捌』 請問下刺梨樹苗在東北遼寧省這能種嗎我是要種盆栽的
刺梨樹苗在東北遼寧。是否能夠盆栽你試一試。就知道了,另外上網上可以搜一下。正常情況下,是不可以盆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