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的本質
① 山茶花的資料
山茶花,又名:山茶、茶花,拉丁文名:Camellia japonica L. 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分布於重慶、浙江、四川、江西及山東;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灌木或小喬木,高9米,嫩枝無毛。葉革質,橢圓形,長5-10厘米
,寬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鈍尖頭,基部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干後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7-8對,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相隔2-3.5厘米的細鋸齒。葉柄長8-15毫米,無毛。花頂生,紅色,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組成長約2.5-3厘米的杯狀苞被,半圓形至圓形,長4-20毫米,外面有絹毛,脫落;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幾離生,長2厘米,外面有毛,內側5片基部連生約8毫米,倒卵圓形,長3-4.5厘米,無毛;雄蕊3輪,長約2.5-3厘米,外輪花絲基部連生,花絲管長1.5厘米,無毛;內輪雄蕊離生,稍短,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
蒴果圓球形,直徑2.5-3厘米,2-3室,每室有種子1-2個,3爿裂開,果爿厚木質。花期1-4月。[1]
山茶是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黃褐色,小枝呈綠色或綠紫色至紫褐色。葉片革質,互生,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至倒卵形,長4~10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圓形,邊緣有鋸齒,葉片正面為深綠色,多數有光澤,背面較淡,葉片光滑無毛,葉柄粗短,有柔毛或無毛。花兩性,常單生或2~3朵著生於枝梢頂端或葉腋間。花梗極短或不明顯,苞萼9~10片,覆瓦狀排列,被茸毛。花單瓣,花瓣5~7片,呈1~2輪覆瓦狀排列,花朵直徑5~6cm,色大紅,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連生成一體而呈簡狀;雄蕊發達,多達100餘枚,花絲白色或有紅暈,基部連生成筒狀,集聚花心,花葯金黃色;雌蕊發育正常,子房光滑無毛,3~4室,花柱單一,柱頭3~5裂,結實率高。蔭果圓形,外殼本質化,成熟茹果能自然從背縫開裂,散出種子。
雲南山茶葉片較山茶為大,長6~14cm,寬3~7cm,葉緣具銳鋸齒。
花比山茶更大,徑8~16cm,亦有達22cm者;子房3~5室,密被絲狀絨毛。茹果扁球狀,表面有毛。金花茶為小喬木,高2~6m,葉薄革質,葉長圓形,緣具骨質小鋸齒或紉鋸齒,兩面光滑,有時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達17枚,金黃色至淡黃色,具蠟質光澤,花徑3~5.5cm; 子房多3室,無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形。
山茶花系半陰性樹種,深根性,主根發達,常生於松櫟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次生灌叢中,在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的疏陰濕潤地或溝谷兩側生長良好。雲南山茶花的花期12月至翌年2~3月,每朵花自始花至終花延續約15天,果熟期9-10月。
產於中國,重慶、浙江、江西、四川及山東;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為常灌木或小喬木。喜半陰、忌烈日。
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始花溫度為2℃。略耐寒,一般品種能耐-10℃的低溫耐暑熱,但超過36℃生長受抑制。[2]喜空氣濕度大,忌乾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區生長。喜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為春梢,於3~4月開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長,多數品種為1~2個月,單朵花期一般為7~15天。花期2~3月。別名:山茶、茶花、曼佗羅樹、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
山茶科、山茶屬山茶屬植物約220餘種,其中山茶花、雲南山茶、茶梅以及中國新發現的金花茶,都是重要的觀賞花木。
山茶花為常綠花木,開花於冬春之際,花姿綽約,花色鮮艷,郭沫若同志盛贊曰:「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對雲南山茶郭老也曾賦詩贊美:「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成年苗木,山茶花從3月開始萌動,到立春梢已長成,夏梢腋芽放苞,繼而迅速生長,夏梢開始伸長。在不同地區、不同年度、不同品種。其抽梢早晚不同。一年抽梢1~2次。幼年苗木的抽梢次數可達3~4次,山茶葉片的壽命較長,一般呵達4年。
②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花
山茶花
更多義項
山茶科常綠灌木
茶花,又名山茶花,山茶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分布於重慶、浙江、四川、江西及山東;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中文學名:山茶花
拉丁學名:Camelliajapomica
別稱:曼佗羅樹、藪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杜鵑花目
科:山茶科
屬:山茶屬
分布區域:喜瑪拉雅山、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後傳遍歐美。
快速導航
精彩圖冊
植物屬性
形態特徵
山茶是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黃褐色,小枝呈綠色或綠紫色至紫褐色。葉片革質,互生,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至倒卵形,長4~10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圓形,邊緣有鋸齒,葉片正面為深綠
山茶花
色,多數有光澤,背面較淡,葉片光滑無毛,葉柄粗短,有柔毛或無毛。花兩性,常單生或2~3朵著生於枝梢頂端或葉腋間。花梗極短或不明顯,苞萼9~10片,覆瓦狀排列,被茸毛。花單瓣,花瓣5~7片,呈1~2輪覆瓦狀排列,花朵直徑5~6cm,色大紅,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連生成一體而呈簡狀;雄蕊發達,多達100餘枚,花絲白色或有紅暈,基部連生成筒狀,集聚花心,花葯金黃色;雌蕊發育正常,子房光滑無毛,3~4室,花柱單一,柱頭3~5裂,結實率高。蔭果圓形,外殼本質化,成熟茹果能自然從背縫開裂,散出種子。種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擠壓成多邊形,有平面和稜角,種皮角質堅硬,種子富含油質,子葉肥厚,可用來榨取食用油。
③ 山茶花和茶梅的區別
山茶花和茶梅不屬於同種植物,它們主要的本質區別在於高度不同、葉片不同、花朵不同、花期不同,山茶花的株高有9~10米左右,葉片為橢圓形,花朵和葉片都很大,而茶梅的株高有3~13米左右,葉片為長橢圓形,屬於小型樹種。
山茶花與茶梅的區別
1、高度不同
山茶花
同時兩者的花期也是不同的,山茶花一般從10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都有開放,但盛花期是在1~3月份,花期很長,果實為圓球形,而茶梅的主要在冬春季節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開花,樹型嬌小,果實為球形。
④ 山茶花和茶花有啥區別
山茶花和茶花沒有本質區別,它們實為同種植物的不同稱呼或用途的區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同種植物:山茶花和茶花指的是同一種植物,只是在不同場合或基於不同用途,人們給予了它們不同的稱呼。
用途差異:
- 茶花:通常指的是茶葉樹上開的花。這種茶樹被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採集其嫩葉和嫩芽,用於製作飲用的茶葉。雖然茶樹也開花,但這些花一般被稱為茶樹花,其觀賞性相對較差,且並不用於觀賞目的。
- 山茶花:則更多是指那些被專門栽培來觀賞花朵的山茶樹上開的花。這些山茶花觀賞性極佳,花朵尺寸通常大於茶樹花,但它們的嫩葉和嫩芽並不適合用來製作茶葉。
外觀差異:從花朵尺寸上看,山茶花的花朵一般大於茶花(茶樹花)。但這一差異並不是絕對的,因為花朵的大小也會受到栽培品種、生長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山茶花和茶花本質上是同一種植物,只是基於用途和觀賞性的不同,人們給予了它們不同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