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盆景展
㈠ 南京莫愁湖公園,上萬株海棠己漸次開放!你對這種花了解多少呢
陽春三月,正是海棠、雪柳、玉蘭花、迎春花開放的時候,南京的莫愁湖公司內朵朵鮮花競相開放,好不熱鬧,很多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最美好的時刻。一株海棠上,竟然出現紅、粉、白三種花色競相爭艷的景象,紅色的花瓣近看卻泛著淡藍的光澤……隨著氣溫逐漸攀升,莫愁湖公園的海棠花開始綻放。公園內園藝師指導市民製作海棠盆景。現場提供海棠花五彩繽紛、花盆以及石頭、草、青苔等配材,市民在園藝師的指導輔助下,完成盆景後可以在作品上插上自己的名牌,然後把盆景放在花卉館展出。
南京莫愁湖公園,上萬株海棠己漸次開放!你對這種花了解多少呢?我對種花還是了解挺多的,我家裡種有月季花、梔子花、綉球花、藍雪花等等。
還有就是我的花苗一般都是在網上或者花卉市場買的,要不就是下班路上看到路邊小販賣著好看的我順手就帶回家了。每次一回家看到陽台上的花就是滿滿的自豪感,不敢相信是自己種出來的。
㈡ 近日,南京玄武湖又開了一株並蒂蓮,這種植物有多罕見
並蒂蓮,隸屬於蓮花科。一根莖上結兩個花蒂,有並頭蓮、合歡蓮、同心芙蓉等稱呼。
並蒂蓮花語有夫妻恩愛、纏綿愛情和兄弟情深的意思,可以送給愛人,也可以送給兄弟。除此之外,並蒂蓮寓意吉祥、喜慶,在很多喜事中也會出現並蒂蓮圖案。
通過我的分享,大家了解到並蒂蓮多麼珍貴和罕見了吧?如果你身邊也發現了並蒂蓮的身影,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在網上曬一曬了,畢竟十萬分之一的幾率啊!
㈢ 十月中旬了,南京玄武湖《金陵盆景園》有盆景展嗎
盛世鑫毅 植 物 園。 58同城。淘寶店。。藝術欣賞收藏價值頗高,經營日本小葉迎春(不怕冷不怕熱耐寒耐熱),對節白臘,水臘,黃楊,六月雪等盆景,價格合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㈣ 首屆中國唐風盆景展
「首屆中國唐風盆景展」將在西安市南郊杜陵原上佔地兩千多畝的中國唐苑之內舉回辦。作為答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分會場之一,中國唐苑也將在9月30日掀開神秘面紗開園,「首屆中國唐風盆景展」則同時開展。
目前,中國唐苑內聚集了3萬盆不同風格、不同品種的盆景,植入了3萬余垂柳、古槐、黑松等百年樹齡的古樹,還擺放著大量被歷史遺棄的古民俗石器。
㈤ 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歷屆舉辦地及時間
城市背景: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對,共扼渤海灣,素有「京津門戶」 之稱;北面背依東北大陸,腹地遼闊,堪稱「東北之窗」。
時間: 1997年
舉辦地點:會展中心
展覽項目:微型園藝、插花、微縮景觀。 城市背景:江蘇省省會,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丘陵山區,十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綺麗,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譽。
時間:1998年09月26日至10月10日
舉辦地點:南京市,玄武湖公園,這里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主題:城市與花卉--人與自然的和諧。
展覽項目:園林景點、盆景、觀葉植物、插花、根藝、賞石、園林花卉及相關產品等。
規模:國內50-100個城市或單位,國外相關國家及廠商。室內展館面積5000-8000平方米。室外景點50-70個,景區總面積 30000-40000平方米。 城市背景: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正當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時間: 2000年09月20日至10月20日
舉辦地點:上海浦東中央公園
主題:綠都花海——人 城市 自然。
展覽項目:景點布置以植物造成景為主,體現各地園林特色,展示各類園林藝術精品。 城市背景:花城,歷史文化名城,東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時間:2001年09月28日至11月28日
舉辦地點:廣州市珠江新城,是廣州市未來的商業經貿中心。
主題:生態人居環境-青山 碧水 藍天 花城
展覽項目:花博會共設中國、國際、廣州、游覽、商貿、美食等6個展區。中國、廣州和國際展區分別由中國各大城市、廣州市、各友好國家及城市的園林單位,對室內外園林花卉景點進行設計、布置,展現中國園林和東西方園林藝術精華;作為游覽區的珠江公園,設有風景林區、蔭生植物區、湖濱區、桂花園、木蘭園、棕櫚園等多個景區、景點,是中國嶺南園林的精品之一。
規模:佔地23公頃。 城市背景:經濟特區,新興重要中心城市。
時間:2004年09月至2005年03月
舉辦地點:位於華僑城以東,緊鄰深南大道的深圳市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
主題:自然 家園 美好未來
展覽項目:本次園博會將設立「兩館、三區、四園」,即綜合展示館與園林花卉專業展示館,國外園林景區、國內園林景區、廣東園林景區,蔭生植物園、瓜果園、濕地生態園和岩生植物園。展館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左右。全園設立園林景點120個,其中國外景點30個,國內景點90個,景點面積約20萬平方米。
規模:會展面積達66公頃。
總之,前五屆的園博園都是一種園中園乃至盆景園的微縮景觀模式,難以真正做到與自然的融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時間:2007年09月23日至2008年04月16日
舉辦地點:廈門
主題:和諧共存·傳承發展
辦會目標:打造一個集園林展示、休閑度假、文化娛樂和教育生活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她的建設目標是「展園精緻、景觀優美、自然和諧、海峽兩岸風情濃郁、可持續發展的水上園博園」。
規模:佔地面積達6.7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就達3.03公里。由九座島和兩座半島組成。九島中五座為展園島,小的四座為生態景觀島嶼。15座各具特色、風格各異的景觀大橋,園區各島還建有30多座星羅棋布的園林景觀小橋。整個園區水系縱橫,溪流蜿蜒,環閣繞亭,將我國各流派的樓閣串連,移步換景,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園在水上,水在園中,藍天映碧海,碧海襯藍天,氣魄宏大,絕無僅有。 主題:文化傳承·科學發展
時間:2009年09月26日至2010年05月
地點: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濟南市長清區)
簡介:濟南園林花卉博覽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容最豐富的風景園林與花卉盆景行業綜合性盛會。從今年9月22日至2010年5月,承辦第七屆園博會園址選定於山水兼備、周邊環境良好的濟南長清大學科技園核心區域的長清湖及周邊區域。園區規劃面積5176畝,其中水面1440畝,土地3736畝,總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概算投資20.6億元。 主題:園林,讓城市更加美好
時間:2011年11月至2012年05月
地點:重慶園博園(北部新區龍景路1號)
簡介:突出特點,匯集精品;參與度高,引領園林發展;勤儉辦會,優質高效;廣泛宣傳,擴大影響。促進全國城市園林綠化質量的提升和園藝的發展,推動新材料、新工藝、新理念在園林綠化中的運用,探索並實踐市場化辦會的新途徑,引導社會對未來和諧人居環境的關注與追求。 主題:綠色交響·盛世園林
時間:2013.05.18日至2013.11.18日
地點:北京永定河畔
乘車方式:2013.05.05日可以乘坐北京地鐵14號線至園博園站,05.16日起可以乘坐園博會專線1路至4路公交車。
簡介:此次園博會選址坐落於北京永定河畔,秉承永定河、盧溝橋、宛平城等歷史文脈。本屆園博會以「綠色交響·盛世園林」為主題,以「園林城市·美好家園」為口號,體現「和諧、創新、生態」理念,將為北京建設宜居城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帶來新的機遇。而台灣在園林業、文創業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產業發展經驗,擁有多元精緻的創意背景和發展潛力。9月6日 風靡全球的大黃鴨來到北京園博園 和中國大陸粉絲見面。 主題:生態園博,綠色生活
時間:2015年09月至2016年05月09日
地點:金銀湖(張公堤西段)
口號:綠色連接你我,園林融入生活。
簡介:此次園博會選址位於城郊結合部百年老堤——張公堤西段,佔地面積155公頃,是正在建設的張公堤公園核心區域。規劃為一帶一湖,一台一塔,兩橋三區。在原金山垃圾填埋場上堆造山體地形,建造一台、一塔兩個制高點,以兩橋相連接;以原有水體為基礎,建造長豐湖濕地,與一台一塔交相呼應,彰顯出大武漢的大美神韻和豐厚的歷史底蘊。 主題:暫未確定
時間:2017年09月至2018年05月
地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南水北調東南區域
簡介: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將於2017年9月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開幕。鄭州園博園將分為A、B兩個區域規劃建設,採取差異化定位,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開園。 博園內將建設一個主展館和120多個國內外參展城市室外展園,以及基礎園林綠化及配套設施。屆時還將邀請120個以上國內外城市、機構參加並建設室外展園,邀請150個以上城市、機構、單位參加室內園林專題展,並藉助園博會這一平台開展經濟、技術交流等。
㈥ 古林公園的盆景園作文
杜鵑坡
古林公園(6張)
由正門入,眼前即是杜鵑坡。坡上有數十年生的參天大樹板栗和麻櫟。其西北又有天然植被為之屏障,構成蔭濕溫暖的小氣候環境,宜於杜鵑花的生長發育。陽春三月,各種杜鵑花開斑斕,紅花似火,黃花如金,白花玉潔,在碧綠嫩葉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遊人領略春天的來臨。
遠香榭
由杜鵑坡向南沿塊石砌成的石級繞至後山,滿園蒼松翠柏,綠竹黃楊,遠香榭立在其間。遠香榭建築面積6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無雕龍畫鳳,卻也玲瓏美觀,典雅樸素,四圍走廊,室內常有花、畫、盆景展覽,亦可在榭內品茗休憩。水榭東、西、北三面地帶開闊,栽有濃郁芬芳的臘梅、玉蘭、芙蓉、綉球、桂花等花灌木,因而常年花期不斷,四季飄香。配以清澈的水池,遊人常駐足留戀不願離去。
牡丹園
古林公園風景 圖集(2)(11張)
由遠香榭南去,即為牡丹園。牡丹園位於公園西南隅。該園依山鑿石而建,兩米多高的牡丹仙子塑像立於園中。牡丹素以花大形美,被譽為「國色天香」,有花中之王的美稱。園內共收集、栽培250多個品種,3000多株,多引自牡丹之鄉河南洛陽、山東荷澤兩地。園中還配以芍葯。「穀雨看牡丹」,牡丹、芍葯相繼盛開時,滿園奼紫嫣紅,富麗堂皇。遊人置身園中,心曠神怡,樂而忘返。園中建有牡丹亭,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面積約150平方米。沿亭側曲廊可至天香閣。牡丹亭建築因地制宜,因山而建,建築別致。人在亭中品茗賞花,情趣怡然。
茶花塢
在牡丹園北,塢因山而造,低窪處人工築水塘三處並使之相通,又堆砌土丘三個組成半島。島上廣植多品種茶花,並配置多種花灌木。漫遊於山茶間,令人興趣盎然。距茶花塢不遠,是一片翠竹,竹林旁有兩株12米高的槐樹,古拙健壯,根部相距尺許,而上部樹身纏繞相連,自然形成「連理枝」。有的青年男女,雙雙對對在兩槐結合處攝影留念。
梅花嶺
位於公園東邊山嶺脊部,瀕臨虎踞北路。嶺上栽有百餘株蒼勁挺拔的高大雪松,數百株各類春梅。沿嶺西向,遍植黑松、毛竹、臘梅。臘月隆冬,組成一幅自然松、竹、梅歲寒三友畫卷,堪稱一絕佳景。嶺巔建有晴雲亭,面積3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砼結構,兩邊建有石座,供遊客休息。
每到梅花節,南京古林公園就會舉辦「梅展」。 該公園通過引種栽培,有小綠萼、桃紅硃砂、殘雪、大羽、佐橋紅等60個優良 品種,近3000株梅花對外展出,該公園還在大門假山中設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覽,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藝術盆桶百餘盆,讓人們在欣賞之餘,感受到梅花藝術的深刻內涵。
月季園
從虎踞北路南大門入,沿園路向南是月季園。園中栽有數百株月季。春到人間,月季盛開,滿園五彩繽紛,蔚為壯觀。
盆景園
在月季園西北隅,是「金陵盆景」的生產基地之一,佔地200平方米,並配有600平方米玻璃溫室。園內常年培育和展出的盆景,品種花色齊全。大小規格配套的各式樹樁和水石盆景及觀葉植物,供遊客觀賞和購買,又提供外貿出口。沿盆景園拾級而上,左側有一開闊坡地,廣植茶樹、梅花。據傳,大醫學家、文學家陶弘景(452~536)曾在此隱居過。園內正在興建球宿根花卉園,並將1978年日本友人贈送鄧穎超的150株櫻花定植園內。
四方八景閣
在公園中心最高處。新建的四方八景閣,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面興建的303米高的電視發射塔,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㈦ 論插花藝術與盆景藝術是否有相通之處
插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
㈧ 三八節南京旅遊推薦
(一)節慶活動
時 間:2009年2月20日—3月20日
主 題:賞萬株梅花 傳博愛精神——相聚在天下第一梅山
節慶內容:
1、』2009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開幕式(2月20日上午10:00 梅花谷廣場)
2、「天使之旅.春到梅花山」大型系列活動(梅花節期間)
△第三屆「梅花小天使」評選(元月啟動)
內容:在省內及南京都市圈等9個城市(南京、鎮江、揚州、常州、南通、泰州、宿遷、鹽城、馬鞍山),每個城市評選出10名「梅花小天使」。
△「天使世界」少兒書畫徵集展覽(梅花節期間 梅花山壽星宮、梅花谷梅花研究中心)
△「天使花語」愛心卡專欄(梅花山大草坪、梅花谷梅花研究中心)
內容:梅花節期間每個雙休日,開展「獻給媽媽的愛」愛心小卡片活動,同步延伸開展宣傳播報系列活動。
△「天使之旅」春到梅花山(梅花節期間梅花山、梅花谷)
內容:(1)發放少兒游園優惠券;(2)開展兒童游樂嘉年華活動;(3)開展「景區義工」活動。
3、「梅飛色舞」廣場歌舞表演
△廣西桂劇團演出劉三姐故鄉的少數民族歌舞(梅花節期間每天上下午 梅花山廣場)
△「南京郊區縣風情周」主題活動(梅花節期間雙休日 梅花谷廣場)
4、梅盆景精品藝術展(梅花節期間 梅花品種園、梅花研究中心)
5、兩岸四地著名攝影家梅攝影精品展 (梅花節期間 暗香閣)
6、梅花國際登陸品種圖片展 (梅花節期間 梅花研究中心)
7、梅花節美食展銷一條街(梅花節期間 梅花山景區)
8、「我選梅花當國花」網路評選活動(2月上旬啟動)
9、《大明孝陵》360°環幕電影展映(梅花節期間 明孝陵博物館新館)
10、「梅花小天使」評選揭曉頒獎活動(3月7日下午 梅花山廣場)
(二)門票價格
1、賞梅期間梅花山門票
自2009年2月20日起至3月20日期間,梅花山賞梅票價為40元/人次(游覽區域包括:梅花山、梅花谷、石象路神道、翁仲路神道、紅樓藝文苑以及明孝陵文武方門以北(包含明孝陵陵宮、東陵太子墓、紫霞湖、六朝祭壇)。遊客持2009年中山陵年票、軍人、離休幹部、殘疾人、持本市老年證的老人憑有效證件免費進園。
2、散客游覽中山陵、靈谷景區門票80元/人次、明孝陵景區門票40元/人次、景區套票(中山陵、靈谷景區、明孝陵景區)115元/人次。
3、兒童賞梅優惠券說明
①兒童賞梅優惠券,僅限身高1.5米(含1.5米)以下兒童使用;
②兒童游覽梅花山景區,憑所持賞梅優惠券,可購買價值10元的兒童賞梅游園票;
③兒童遊玩梅花山景區游樂項目,憑所持賞梅優惠券可享受8折優惠;
④兒童賞梅優惠券自2月20日至3月20日有效。
(三)交通管理
1、公交車輛運行線路及時間:
游1線 南京火車站 7:00-17:00—中山陵7:50-18:30
游2線 雨花台南大門 7:30-16:50—靈谷寺公園 8:10-18:30
游3線 邁皋橋(廣場)8:00-16:00—靈谷寺公園 8:50-16:50
9路 寧工新寓 6:15-18:10—中山陵 7:05-19:00
20路 莫愁新寓6:00-20:15—海底世界 7:30-18:00
315路 白馬公園 6:00-19:00—建南村富民廣場7:00-19:30
2、進出明孝陵景區車輛:
進出明孝陵景區的送貨、服務及工作等車輛一律憑中山陵園管理局保衛處發放的車輛通行證通行(特種車輛除外),盡量避開客流高峰期(送貨車輛運行時間:限於每日16時後至次日7時前,雙休日、三八婦女節則限於當日17時後至次日7時前)。
3、車輛疏導應急預案
節日高峰期間,根據遊客流量情況,臨時對觀光小火車、電瓶車實施管制,以緩解景區交通壓力,上述車輛駕駛人員必須服從執法隊員管理。
梅花節期間,車流量較大時,取消公交車在石柱子大門前逆向行駛。
當明孝陵西停車場、海底世界停車場出現飽和時,太平門方向、衛橋方向的旅遊車輛可停放在梅花谷停車場,盡可能停放中、小車輛,不停大客。
(四)賞梅最佳路線推薦
(1)一號路線:(明孝陵石柱子大門)→石象路→大象→草坪旁小徑→孫權墓→梅花山東坡→博愛閣(山頂)→北側山路下山→金水橋世界文化遺產碑
特點:此路線沿途可欣賞盛開的梅景,路過梅花山大草坪,可以欣賞草坪上豐富精彩的文藝演出,最後到達明孝陵景區入口金水橋,方便市民和遊客整體游覽明孝陵景區。
(2)二號路線:(明孝陵石柱子大門)→石象路→大象→梅花山南坡→博愛閣(山頂)→梅花山東坡下山→孫權墓→梅花山大草坪→新梅園、品種園。
特點:此路線主要著重沿途梅景的觀光,且既可觀賞大草坪的精彩演出,又可欣賞新梅園與品種園里的梅盆景展,下山之後也方便到達景區內的美食一條街品嘗美食。
(3)三號路線:(明孝陵梅花谷西門)→梅花妝韻→惟秀亭→梅花研究中心→石象路→梅花山→重復以上路線游覽。
特點:此路線由梅花谷公園進入賞梅,沿途可欣賞梅花妝韻、台想昭明等景點,也可以欣賞梅花研究中心內的梅盆景展。
㈨ 南京玄武湖的雙色睡蓮盛開,這一幕有多美
6月1日,雙色睡蓮“夾克豐”在南京玄武湖公園綻放。據工作人員介紹,睡蓮“夾克豐”一花雙色的原因並非基因突變,但多數是紅色花瓣上點狀分布著白色,著實有趣。你知道睡蓮開花有多美麗嘛。下面我們來看下睡蓮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