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盆景
Ⅰ 對節白蠟盆景的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
當春天發芽時,頂芽初期生長正常,待一個生長期結束後,往往頂部下面的一對枝條長勢和直徑是頂枝的2-3倍。養坯用不含雜菌的潔凈河沙、泥沙均可,選向陽、地勢較高的平整場地,用紅磚砌成長方形高30CM的砂床,下部填5CM左右的煤渣或瓦礫做排水層,四周挖5CM左右排水溝即可。
Ⅱ 白蠟盆景的介紹
白蠟盆景1,學名:FraxinushupehensisCh』u,ShangetSu,屬於落葉喬木,木犀科,中國特有種,僅分布於湖北鍾祥市、京山縣,生於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等地。
Ⅲ 荊門鍾祥有哪些名勝古跡
六合遺址
【六合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東2公里處九里回族鄉六合村,在一高出周圍10多米的崗地上,面積約6萬平方米。遺址涵蓋屈家嶺早期文化、屈家嶺晚期文化,還有石家河時期及西周時期文化。�
邊畈遺址
【邊畈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南11公里處九里回族鄉邊畈村余家山頭。系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00米,東西寬1000米,面積80萬平方米,高出四周40~80厘米。1983年3月發現。其中心位置的文化堆積層厚2.7米左右。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灰陶、黑陶次之,其器形多鼎、罐、盆,均為手制。紋飾多按窩紋。其邊緣地區文化堆積層厚0.5~1米左右,多泥質灰黑陶,白陶、夾砂紅陶少見。陶器多鬲、罐、碗等。飾紋有弦紋,以輪制為主。�
馬家寨遺址
【馬家寨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東21公里處東橋鎮金店村土房灣。系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遺址呈長方形,位於山崗上,與四周等高,南北長700米,東西寬600米,面積42萬平方米。1955年12月發現。文化堆積層厚2米左右,內含有陶片、石器等。器形有罐、缽、盆、圈足器和石斧等。一些遺物具備東周時期的特徵。�
崔家台遺址
【崔家台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東南39公里處長灘鎮先鋒村崔家台。1955年發現,系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呈橢圓形,東西長240米,南北寬140米,面積3.36萬平方米,高出四周1~2米。文化堆積層厚1.5~2米。採集陶片35片,其器形有扁形鼎足、圓柱形鼎足、圓錐形鼎足、罐、盆、平底器、鼎口沿和長方形石斧等。大都為輪制,少量為手制。分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黑陶兩種,夾砂紅陶形制與大溪文化相似,泥質灰陶、黑陶器與屈家嶺文化相似。�
找鷹台遺址
【找鷹台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東南48公里處長灘鎮大洪村雷家灣。系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1955年發現。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450米,東西寬4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高出東面平地4~4.5米。文化堆積層厚3~4米,內有石器、陶器等。石器有石斧、石鑿、石鏟、石箭頭等,陶器有鼎、碗、杯、紡輪、罐、盆等。手制和輪制相兼。上層採集到的器形與屈家嶺文化相近似,而下層採集到的器形具有大溪文化的特徵。�
李陳崗遺址
【李陳崗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北52公里處豐樂鎮邢台村西北。商周時期文化遺址。1983年4月發現。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7萬平方米,高出四周1.2米。文化堆積層厚2米左右,內含有紅燒土塊、陶片等。器物有豆、圈足器、壺形器、罐、缸、盆、鬲等,器物的特徵及製法、陶質、紋飾等,都與龍山文化時期的器物特徵近似。�
謝家灣遺址
【謝家灣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東21公里處東橋鎮金店村白果樹灣。商周時期文化遺址。1984年6月發現。遺址呈長方形,面積3.3萬平方米,與四周等高。文化堆積層厚2米左右,內含有大量的銅礦石和陶片等。有鬲、豆、罐、盆、筒、板瓦等殘片。遺址中的鼎足,其形制與特徵是典型的龍山文化遺物,而筒、板瓦片和豆柄則是東周時期的典型遺物。�
白乳高僧塔
【白乳高僧塔】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文風塔。位於鍾祥城內龍山上,西臨龜鶴池,北倚莫愁湖,高聳雲霄,巍峨挺拔。始建於唐代,原為土塔。重修年代待考。現為磚砌,圓形實心,高16米,從下而上由地宮、塔座、腹缽、塔剎頭四部分組成。腹缽,從下而上逐級遞縮呈21層圓環形。塔剎下部有3個銅質"元"字,象徵著鄉試、會試、殿試連中三元。每層檐下都有類似斗拱的建築裝飾。3個圓形銅制雕空寶蓋,四周系以銅鈴。塔頂似一支對天題書的鐵筆。相傳唐朝末年,黃巢率兵攻打郢州,結識了郢州彌勒院文風高僧,兩人一見如故。一天,黃巢得一寶刀,遂生祭刀出征之意,並把想法告訴了文風和尚。當夜,文風夢見黃巢舉著帶血的刀向他撲來。他左思右想,覺得應該避一避,次日清晨躲到山後的一棵已經空心的枯樹中。黃巢正好舞刀於此,刀法嫻熟,將士陣陣喝彩。突然,黃巢大吼一聲,寶刀向枯樹劈去,"刀方加,白乳流出"。黃巢大吃一驚,命士兵驗查,原來誤殺文風和尚,頓時悲傷萬分,親自和士兵一起於彌勒院之後壘土為塔,以作紀念。文風塔--白乳高僧塔因此得名。�
興王宮
【興王宮】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察院街34號。即明興獻王藩府。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坐北向南,地處佳境,風景秀麗。四周環以紅色圍牆,院內舊有卿雲宮、鳳翔宮、龍習殿、隆慶殿,均已毀。現留有嘉靖皇帝出生的後宮一座,單檐硬山頂,面闊6間22.4米,進深3間12.4米,磚木結構。宮前有三孔石橋一座,橋上有漢白玉雲龍御階一塊,荷花池一個,出水石雕龍頭六具。宮後有石門框一座。�
元佑宮
【元佑宮】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元佑宮路,佔地面積12公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御敕興建,三十七年(1558)建成。元佑宮與北京故宮結構類似。四周圍以牆,牆外環以水,堵水有堤,通水有橋,建造精緻,絢麗輝煌,規模宏偉,布置嚴整。"元佑宮門"四字為明代宰相、書法家嚴嵩所題。門前有瓊花照壁,前為元佑門,又前為儲祉門,照壁東西各有木質牌坊1座,書有"延禧"、"保祚"字樣。宮內左設鍾樓,右設鼓樓。主殿原名元佑殿,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為萬壽宮,位於建築群中央,單檐歇山頂,四周環以迴廊,殿下置漢白玉須彌座,殿前置雲龍丹墀。殿後東為宣法配殿,西為衍真配殿,各設階梯14級。兩殿之間舊有三洞閣,光緒十九年(1893)遭火災,化為灰燼。宮內西側尚存"敕諭碑"一座,龍首龜趺。西側存"御制承天府元佑宮紀成之碑"。元佑宮古建築群大部分毀於明末兵亂。1939年,日軍侵入縣城,毀壞慘重。十年動亂中再遭破壞。1979年以後,地方政府多次撥專款維修。現為市博物館所在地。�
顯陵
【顯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皇陵,四周建高牆,又稱皇城。位於鍾祥城東北7.5公里處的松林山(又稱純德山),佔地183.14公頃,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父親朱?、母親蔣妃的合葬墓。正德十四年(1519)動工興建,時修時輟,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成。陵分內外兩城。外城為橢圓形,城牆長3438米,高6.45米,厚1.95米,順著山勢自北向南蜿蜒一周,黃綠相間的琉璃瓦蓋頂,朱紅牆身。城門前豎著兩塊高約3.3米的漢白玉石"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進外城為3個圓拱門,中高旁低,稱新紅門,門頂琉璃生輝。進門後為青石、卵石鋪就的神道,宛如卧龍,直達塋城。九曲河始自塋城東側,蜿蜒而流,拐九道彎注入莫愁湖。河上相繼五道橋梁,每道並列三座橋,俱為漢白玉石刻雕花欄桿。過一道橋有舊紅門,過二道橋有碑亭,舊紅門、碑亭隔橋相映,造型鮮明美觀。過三道橋後,神道兩旁布置森嚴:高12米的石質華表一對、石雕雄獅、獬?�、麒麟、駱駝、大象、駿馬、武將、文臣共12對,或立或卧,栩栩如生,直連四橋後的六柱三門石坊,石坊上端坐六隻麒麟。過五道橋,為方磚圍砌的圓形內明塘,緊接著是內城長40米、寬80米的圍牆。院牆內原有�NB126�恩門、東西廡和?恩大殿,均已毀,?恩門前後兩側各有琉璃彩磚鑲嵌而成的雙龍壁和瓊花壁。內城為紫禁城,圍護前後陵塋,呈"8"字形。塋城門樓名明樓,高18米,面闊、進深皆為9.2米,樓上為聖號碑,上書"大明"和"恭睿獻皇帝之陵"等字。樓外碑亭兩座,左為"御賜祭文碑",右為"御賜謚志文碑";樓前有兩柱門、華表、供台等。明樓後為前後寶城,兩大墳塋,一南一北,北為正圓形,即興獻王與王妃蔣氏之合墓;南為橢圓形,即興獻王墓之舊室,兩墓前各有照壁一座,兩座寶城之間連以瑤台。內城林木茂盛,草豐枝密,人臨城上,如置仙境。顯陵是集中當時全國力量修建的,城磚上至今仍可辨全國各地地名和監修官名字。顯陵地面大部分建築,明末遭李自成農民軍損毀,抗日戰爭時期又遭日軍踐踏。1977年以後,由原鍾祥縣博物館負責保護,國家逐年撥款修繕,現維修已初具規模。�
范氏一品夫人墓
【范氏一品夫人墓】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小皇陵。位於鍾祥城東9公里處高廟村蔣家廟。四周丘陵環抱,封土高2.4米,周長19.2米。墓主范氏為明嘉靖年間太保兼少傅錦衣衛掌衛事後軍都督府左都督陸炳的母親,世宗初生時的奶媼。墓後為小山坡,前為小水塘。地面建築牌樓、華表、祭碑、石刻武士等均遭毀,尚有石馬、石駱駝、石羊保存完好。�
古戲樓
【古戲樓】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西南18公里處石牌鎮石牌中學校園內。佔地面積160平方米,建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樓高兩層9米,磚木結構為主,部分石質構件,木質樓板。戲樓大門前有15米高、5米寬的照壁。�
客店風景名勝區
【客店風景名勝區】位於鍾祥城東北49公里處大洪山南麓的客店鎮,是以自然景觀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為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主景區,面積104.7平方公里,佔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的1/3。各類景點達數十處,其中主要包括:(1)以娘娘寨為代表的崇山峻嶺組成的峰巒斧脊景觀。"娘娘寨"海拔953米,四季雲霧繚繞,日照充足,溫差較大,盛產茶葉。相傳黃花天子的娘娘到此居住,取名娘娘寨。"娘娘寨"牌雲霧茶為全國名茶。(2)以黃仙洞為代表的百十個溶洞組成的溶洞景觀。黃仙洞位於客店鎮趙泉河村。相傳黃石公在此修煉過,故名黃仙洞。洞面向西北,全長2000多米,洞口壁高100米,寬70米。洞內蜿蜒曲折,跌宕起伏,有極其奇特的洞天石林景觀和十分豐富的喀斯特地貌特徵,為中國溶洞之奇觀。洞內景點有40餘處,尤其是面積達2萬余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為世界罕見。黃仙洞是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有著極其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同時也具備了較高的地質科學考察價值。另有孟斯洞,洞深景多,探險者至今未達洞底,洞內景多,狀怪形異,美不勝收;羅漢洞其大無比,洞口寬闊處可容2萬餘人,為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當年開展游擊戰爭的出沒地。(3)以珍珠泉為代表無數冷暖泉水組成的泉溪瀑湖景觀。客店有溫泉40餘處,其中珍珠泉尤為遊客喜愛,泉水恆涌如珠,晶瑩如玉,珠浮於水,長聚不逝;若稍靜寂,珠落玉盤聲脆於耳,裊裊青煙徐徐升騰。遊人頓足擊掌,珠涌不竭,掌疾亦疾,掌徐亦徐,鼓之愈烈,涌之愈甚。(4)以古銀杏為代表的古樹名木群落組成的古樹名木景觀。坐落在客店鎮水沒坪處的古銀杏群落有5處,生長態勢良好,景色誘人,千年以上樹齡的有3株,氣勢偉岸,枝繁葉茂果豐,備受植物學家和生態環境學家青睞。(5)以李先念、陳少敏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過的遺址為代表的名勝古跡景觀,現存有抗日游擊司令部第四支隊遺址、解放軍戰地醫院遺址等。客店風景名勝區交通發達,通信便捷,旅遊服務設施完備,是旅遊、觀光、避暑、休假、療養的理想去處。�
雲台觀風景區
【雲台觀風景區】位於鍾祥城東南30公里處。以國家級大口森林公園為主體,包括西側石門水庫與羅漢寺萬畝草場,方圓135平方公里。雲台觀是中國明清時期的道教聖地之一,歷史上有名的"三教論衡"、"釋道之爭"就發生於此。風景游覽主要包括:以鷹子洞、柳門口為代表的瀑布景觀,以烏龍洞、白鹿池為代表的洞溪景觀,以金錢豹、水獺為代表的17種獸類組成的動物景觀,以水杉"一線天"、竹海為代表的森林植物景觀,以嵩門寺、雲台觀為代表的宗教聖地景觀和碑林石刻景觀,以楚王放鷹台、找鷹台為代表的古跡名勝景觀,以旭日金龜、長城崖、天星眼為代表的游樂、探險自然景觀,以牧羊山、月樂湖為代表的山水風光景觀。�
郢中名勝區
【郢中名勝區】位於市政府所在地郢中城區,是歷史文化的集中地。主要景觀除顯陵、元佑宮、興王宮之外,包括"三台十八景"、"二十四奇勝"。"三台"指蘭台、陽春台、子胥台。蘭台,相傳舜帝南巡駐帳城中,夯築高台,遍植蕙蘭,稱"天下第一台"。蘭台也是宋玉伴頃襄王游覽答問處。陽春台因此地盛唱陽春白雪而得名。子胥台是楚將伍子胥追擊昭王的屯兵之地。宋人梅堯臣曾有詩描寫"三台十八景"景色。"二十四奇勝"指陽春煙樹、白雪晴嵐、石城春雨、蘭台午風、莫愁古渡、漢皋別意、龍山曉鍾、仙橋夜月、胥台振彩、�NB127�木樵唱、白塔穿雲、章山映秀、孟亭梅雪、玄妙仙樂、利涉倒流、花港流香、蓮亭香泛、曲水依雲、漢城饒歌、涮馬鳴湍、崇岵懷眺、龍爬峭壁、城西飛閣、巷橋柳蔭等處。�
千年對節白臘
【千年對節白臘】俗名對節樹、思親樹。目前,野生分布僅見於湖北鍾祥、京山一帶,實為國家的珍稀樹種。坐落在鍾祥城東北46公里處客店鎮南庄台的古對節白臘群落早在宋代已負盛名,現存的古對節白臘有七株。最大的一株,高70米,胸徑1.96米,冠幅74米,樹齡1100多年。樹干內部早已腐空,僅剩樹乾的邊皮,古干虯枝,蒼勁有力,樹形古樸壯美,被稱為"對節王",已列為古樹名木掛牌保護。�
垂枝側柏
【垂枝側柏】位於鍾祥城北56公里處張集鎮建國村。高9米,冠幅8米×9米,胸徑28厘米,樹齡200餘年,主幹高2米,4主枝分生眾多小枝,小枝細柔,下垂1.5米。葉似側柏,小枝如垂柳。其形碧翠妖嬈,其態嬌柔婀娜。1978年10月,中國林業科學院院長鄭萬鈞教授鑒定為側柏的一個變種,在全國屬首次發現,國外文獻也沒有這個變種的報道。鄭萬鈞命名為垂枝側柏。�
橋檔園
【橋檔園】位於鍾祥城西北48公里處胡集鎮橋檔村,緊傍焦枝鐵路和207國道。是鍾祥市橋檔集團公司投資250萬元興建的仿古式農民樂園。被譽為"荊楚農民第一園"。佔地面積6800平方米。1992年5月動工,1993年10月竣工。園內設九曲迴廊108米,沁芳殿、同雨殿、飛鴻殿、退思亭等7座建築,假山芳草,石板小徑,名花奇樹,匠心獨運,收藏有海內外書法、攝影、美術作品200多幅,山水盆景、樹樁盆景、花卉盆景近1000件,其中在全國、全省參展獲獎作品10餘件,園內建築飛虹流丹,山石樹木自成一色,是陶冶村民情操的樂園,是展示橋檔"兩個文明"建設的"窗口",反映了富裕後的鍾祥農民高雅的文化追求。
Ⅳ 白蠟盆景養護
(1)澆水
對節喜濕潤,澆水應適量。澆水過多,造成積水,會使對節爛根而死。但不及時補充水分,也會因缺水而暫停生長或枯死,尤其是夏季盆土更不能過於。夏季高溫時,盆株蒸發水分快,宜在傍晚澆足水,若是淺盆可早晚各澆一次水,以滿足白天生長的需要。春秋可隔日澆水一次。冬季應保持盆土濕潤,數日澆一次水即可,且以中午氣溫較高時進行。對節盆景喜光,一般將它放人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生長。對節秋後應施一次稍濃的有機肥作基肥,但總的來說,紫薇樁不宜施重肥,以防枝條徒長。施肥應注意氮磷肥的配合施用。在生長期每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肥料。每次修枝後應施一次以氮為主的肥料,肥液中可加入0.3%的尿素液,促進萌發新芽和新枝的生長,以後再施人以磷鉀為主的肥料,及時提供開花所需的養分。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次日早晨澆一次水。雨天和盆土潮濕時不宜施肥。
(2)翻盆
每2~3年應翻盆換土一次,宜在春季發芽前進行。樁頭從盆內脫出後,去掉周圍的泥土和部分朽根、粗根、長根、過密根,將植株植人盆中,加上培養土壓實,澆足水。培養土必須富含有機質,排水透氣性能好,肥力足,以保證它花繁葉茂。
(3)病蟲害防治
對節病蟲害較少,基本上無需防治。若在枝幹葉上出現斑點,用家用殺蟲劑就好消滅害蟲。
武漢綠林園藝是中國首家最大的對節白蠟生產種植基地,是中國第一個開發對節白蠟的首家園林公司,生產經營對節白蠟二十餘載,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擁有兩個大型對節白蠟培育基地,栽種對節白蠟數千顆,全部都經過高級園藝師十多年嚴格精心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較好的園林景觀效果,適用於園林綠化工程立地成景、效果突出的景觀要求。
辦公地址: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路172號領秀城1棟A單元2901
Ⅳ 鍾祥市精華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鍾祥市精華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是2001-09-0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版地址位於鍾祥市磷礦鎮朱堡權(原阮坪園藝場)。
鍾祥市精華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881773929815G,企業法人黃建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鍾祥市精華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綠化苗木、經濟林苗木、花卉盆景和園藝工具的生產與購銷,園林規劃設計與施工,園林土石方工程施工(經營范圍中涉及前置審批的從屬其規定)。
通過愛企查查看鍾祥市精華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Ⅵ 十大好養盆景樹種
好養,顧名思義就是容易成活,打理容易。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容易照顧和成活的樹種吧。排名不分先後喲。
一、黃荊
黃荊素有【養不死的黃荊】之稱,其生命力頑強,抗病能力強,蟲害少,生長速度也頗為快速,成型時間短,分布廣泛,獲得素材容易。
二、紫薇
紫薇也是非常棒的盆景植物,它的主要特點是分支非常多,美麗的粉色花兒也是非常艷麗的,也有白色和紫色的品種呢! 注意春季花開現蕾之後要搬到室內溫涼通風的地方,延長花期,養護得當,花期長達3-4個月。
三、平枝栒子
它往往是生長在岩石懸崖的縫中,它也是一種半落葉的灌木,非常適合作為盆景,屬於新手盆景植物,它可以保持長久的綠色,喜歡陽光,也比較耐陰。
四、石榴
石榴是我非常喜歡的品種之一,我也是喜歡看的,它有著迷人的樹干,還有艷麗的花朵和果子,都是非常美麗的。
五、福建茶
很多花友都喜歡,適合製作大小的盆景,它有著亮澤的葉子,如果溫度適宜,它那白色的小花能夠全年開花呢!當然也有小小的紅色小漿果可以欣賞!它喜歡陽光,溫度不高不低最好,不耐寒。
六、三角梅
三角梅也是最好的盆景植物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豐富多彩,漂亮,美麗的花兒彷彿飄飛在樹上的彩蝶。它的生長比較快,能夠製作成各種風格,喜歡呆在每天有6個小時的環境,不耐寒。
七、火棘
非常棒的觀花觀果樹種,非常適合做小盆景。幾乎沒有什麼病蟲害。養護難度小。
八、榔榆
榔榆樹是我國比較常見的盆景植物了,是理想的盆景植物,因為它耐修剪,很容易做造型。比較好養,能夠適應大部分的溫度,耐寒性一般。
九、三角楓
最容易成活,養護的樹種之一,生長速度快,容易造型,成型快。
十、對節白蠟
有【盆景之王】的美譽,生長速度快,耐修剪,抗病能力強,傷口癒合能力強。適應性非常好。
Ⅶ 對節白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對節白蠟盆景基本檔案:學名:FraxinushupehensisChu;
別名:湖北白蠟、對節樹、望鄉樹、欠親樹。
科屬:木樨科、白臘屬。
原產與分布:對節白蠟是白蠟樹屬的一個新品種,主要分布在湖北鍾祥、京山等地。
形態特徵:為落葉喬木,高達30餘米。幼、壯齡樹皮光滑,淺灰綠色,中、老齡樹皮有縱向深灰色皴紋。
Ⅷ 對節白蠟盆景的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19m,胸徑1.5m。羽狀復葉,小葉7-9(11),革質,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雜性,密集簇生於甚短的聚傘花序中。翅果匙形。中國特有種。僅分布於湖北鍾祥市、京山縣,生於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
Ⅸ 在現在的流行盆景中,有哪幾個樹種值得養殖能保值和升值的
在現在的流行盆景中,有哪幾個樹種值得養殖?能保值和升值的?
羅漢松盆景,別名小葉羅漢松,又稱雀舌羅漢松、雀舌松、短葉土杉,呈灌木狀,葉短而密生,多著生於小枝頂端,背面有白粉。呈小喬木或灌木狀,葉短而密生,枝葉婆娑,蒼古嬌健,姿態動人。
生長季節萌發新梢,其嫩綠新葉點綴於濃綠葉叢之間。頗為美觀,是一種上等的盆景製作材料,尤其對製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選對象。 短葉羅漢松別名小羅漢松、土杉,常呈灌木狀。
白蠟樹,木犀科白蠟屬,也稱於"梣屬"。 白蠟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頗耐寒,喜濕耐澇,也耐乾旱。白蠟樹形體端正,樹干通直,枝葉繁茂而鮮綠,秋葉橙黃,是優良的行道樹和遮蔭樹;可用於綠化。同時也有葯用價值,治瘧疾,月經不調,小兒頭瘡。
榆樹,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冠圓球形。樹皮灰黑色,縱裂而粗糙。小枝灰色,常排列成二列狀。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濕。能適應干涼氣候;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乾旱、瘠薄和輕鹽鹼土也能生長,生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