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在樹樁盆景中

在樹樁盆景中

發布時間: 2022-07-12 18:42:12

㈠ 什麼是樹樁盆景

樁景的製作方法,可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方法培育幼苗,隨著植株的生長,不斷進行修剪、吊扎、捏形等進行製作。因上述方法培養、製作的時間較長,一些盆景愛好者往往到荒山野外挖取老樹樁,經人為加工、處理,並經細心養護後製作成樹樁盆景。

㈡ 樹樁盆景中如何布石

在樹樁盆景里,石頭只能起到對比和襯托的作用,不能喧賓奪主。一般載好樹樁後,再根據造型的需要,在土面適當的位置布置石頭,與作水岸的山石呼應,形成一體。點石需注意高低、疏密等變化以及與其它景物的關系。點石的形狀不宜太奇特,下部需埋進土內,切忌山石無根。

㈢ 樹樁盆景怎麼才能養好

樹樁盆景是我們人為的讓盆栽具有造型養成的植物,所以這種盆景的種植專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屬它的造型獨特性而選擇種植方法。有的樹樁盆景需要健壯,粗實的枝幹,有的需要綠色茂密的枝葉,所以在施肥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根據需求而調整肥料中氮肥,磷肥,鉀肥的比例。

這三種肥料能夠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需求,他們也能對植物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比如氮肥能夠讓植物的葉片變得更加健康,嫩綠。同時在施肥的時候要控制量的多少,如果施肥太多的話,會讓樹樁盆景的長勢過於迅猛,會失去原有的造型,也有可能從根部吸取植株體內的水分,讓其生長受到抑制,葉片開始枯萎。

同時樹樁盆景的土壤要與盆景的根部能夠結合的很牢固,不然盆景也許會因為固定不牢固而倒下。再來就是陽光了,陽光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也能讓植物的生長方向受到影響,為了有一個好的造型,我們要時時曬曬太陽,並且要注意陽光的朝向。

㈣ 在樹樁盆景造型中,人們常說「三春截附枝 屈作回蟠勢」是什麼意思

樹樁盆景的材料很多都取自深山幽谷,利用野生數樁加工整形,「三春截附枝,屈作回蟠勢」,並將樹樁雕刻、烙燒成自然皺裂狀,以增強盆樹的老態。在修剪和蟠扎兩種盆景技藝方面,清代盆景都有所發展和完善。特別是蟠扎技法,更是形成了一整套技法與格律體系,通過世代盆景藝人的心傳口述而流傳於後世。到了清末,僅成都地區就有專門從事樹樁盆景蟠扎的藝匠六十餘人。清代盆景還有造型材料多種多樣的特點。對盆景植物的營養特點也有所認識,根據這些特點,還介紹了相應的制土、施肥、栽種、配景等技藝,這說明清代盆景的養護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㈤ 樹樁盆景的盆景管理

樹樁盆景生長一段時期以後,根系布滿盆土,縱橫交錯,以致吸收肥水能力減弱,同時盆土中的營養元素愈來愈少,對樹樁生長不利,必須進行翻盆換土。
翻盆一般在秋天9月份或早春至清明這段時間進行。根系生長迅速的樹種,如石榴、三角楓等,每隔1一2年翻盆I次;生長較慢的樹種,如松柏類,可隔3一4年翻盆1次。
盆土的原料,一般用腐葉土,可由山泥、園土與落葉堆制。具體做法是:在深秋樹木落葉後,在空曠方便處挖I米深的坑,把落葉與山泥或園土層層堆積,並澆上一些人糞尿。堆高20厘米,四周用泥封住,使其發酵。1個月左右翻堆I次,3個月後葉子腐爛,即可過篩用作盆土。
翻盆一般只換盆土不換盆。把樁景自盆中脫出,除去土球四周的宿土,發根容易的樹種如荊條、榆樹等,宿土可以去掉50%左右;難發根的松柏類,只去掉宿土20 %一30%。如根系不發達,新根發育不良,須根未布滿土塊底面,要少除或不除宿土,並剪掉一部分老根、腐根,剪口要平滑。
翻盆後上盆,要用「深盆淺栽法」(若淺盆,用此 法更能縮短恢復期)。即在盆口加一層4一6厘米 高的硬塑料圈。這樣,在盆底可多加碎瓦片和粗粒 培養土,抬高盆底,促使定位的樹根提高。再用常規, 的上盆方法填人新的培養土至離塑料圈口的1 }2 厘米處,等長出新根,恢復長勢後再除去塑料圈。以後通過澆水、雨水沖刷,高於盆面的泥土逐漸脫落, 達到自然提根的目的。
翻盆結束後即可澆水。因新翻盆的土比較疏鬆,可用噴壺噴澆,但第一次水一定要澆足、澆透(家庭養花可用「座盆法」澆水),置於半陰處,以後不幹不澆。因此時盆樹吸水力微弱,澆水過多,容易引起爛根。常綠樹種可多向葉子噴水,以增加空氣相對濕度和減少葉面水分的蒸發。待盆樹萌出新根,生長勢恢復後(20天左右),可轉人正常澆水。 樹樁盆景管理除了澆水、施肥、修剪、防病蟲害外,經常性的管理還有較多工作,如清潔工作、遮陽、防風、防寒等。
(1)清潔工作不但可使樁景保持整潔美觀,而且可以減少病蟲害的滋生。要經常清除盆口枯枝、落葉、雜草,洗滌盤壁污物,放置盆景的場地也要保持清潔
(2)遮陽根據不同樁景樹種對光照條件的不同要求,可分為陽性和陰性樹種,陽性樹種,如偷樹、二角楓、石榴、紫薇、五針松、黑松、檜柏等,只要水分供應適當,雖整天受陽光直射,對其生長也無影響。陰性樹種,如杜鵑花、南天竹、佛肚竹、羅漢松、六月雪等以及小樁景和淺口盆景,要放在樹下及蔭棚下,夏季避免陽光直射。
(3)防風放在露天的一些古老、高大及懸崖式的樁景,容易遭受熱帶風暴等大風的危害,發生盆架、花盆倒地,樹枝折斷等,損失嚴重。因此,要做好防風工作,可將樁景移到平地上,或傾倒盆口;對於一些搬動不便的大型盆景,可立1一2根支柱,把樹桿及粗枝縛在支柱上,以防大風將其吹倒。
(4)防寒耐寒力較差的樹種,如九里香、福建茶、杜鵑花、佛肚竹等,要放進溫室過冬;耐寒力中等的,如羅漢松、五針松、雀梅、錦松等,可在背風向陽處搭架防寒,並將花盆埋人土中;耐寒力強的樹種,可置於背風向陽處,同時將盆埋人土中。

㈥ 樹樁盆景該怎麼種植求高手。

樹樁盆景如果都從小苗搞起,那就太晚啦!最好是購買剛剛下山的樁頭,或者自己專尋找可造之材,挖掘可屬以分幾年完成:第一年先在樹左右50厘米左右開溝斷根,第二年在樹的前後50厘米處斷根,第三年挖回來栽植。首先,找一個大一點深一些的花盆,底孔蓋泥陶片,上撒粗砂滲水。再填3——5厘米園土,然後將樁頭按造型放入,慢慢填入園土,千萬不能施肥。壓實後澆足水。然後再把樁頭培土保濕。這叫「養樁」。一至兩年年後生長旺盛才可以上盆景盆,期間,可以蟠扎,扭曲,剪枝,造型,慢慢轉入正常養護。樹干可以人為的破壞樹干或是皮,長好後傷痕累累,蒼老古樸。 至於小苗如何培育,那就再提問吧。

㈦ 樹樁盆景應該怎樣養護

(1)處理枝叢

樹樁盆景的樹冠,應少留些枝叢,以便盡量顯露主幹的風姿,並對保留版的枝叢進行權適當剪短,使之與主幹比例適當。

(2)防止葉片變黃脫落

樹樁盆景由於盆小土少,在夏季水分往往供不應求,因而易出現葉片焦黃脫落現象。要避免葉黃脫落,除上盆時留出盆沿,炎夏經常注意澆水和噴水外,可以在大小盆或淺水池中放塊磚,加水至剛剛淹沒磚面,再把盆景放在磚上培養。

(3)及時防治病蟲害

發現各種葉斑病、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為害時,應立即人工清除或噴葯防治。

(4)給予適當光照

樹樁盆景常在室內擺設,長期見不到陽光,易導致生長發育不良。因此春夏生長季節,在室內外放置時間一般不要超過一周,其他時間宜放在室外半陰的環境條件下養護。

(5)肥水要適量

樹樁盆景缺水易造成葉片焦黃,但澆水過多又易爛根,所以澆水要適量。若施肥過量會造成小枝徒長,樹形被破壞,但嚴重缺肥,則葉片貧瘠,色淡無光,因此須薄肥勤施,注意適量。

(6)及時修剪和換盆

新發的長枝要及時剪短,保持與主幹的適當比例。每1~2年換盆一次,落葉類在早春發芽前進行,常青類在春季發芽後或秋季涼爽時進行。

㈧ 樹樁盆景的養護管理

如今,很多花友在已經不滿足只種植一些草本和小木本盆栽了,慢慢的開始嘗試在陽台、庭院種植木本樹樁盆栽,並大有向樹樁盆景方向發展的趨勢。樹樁盆景是以木本植物為主的有生命的藝術品,盆小樁大,養護管理措施遠遠大幹普通的草花和一般的小灌木。
一盆樁景從育苗、整型到成型觀賞,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澆水、施肥、換土、修剪、防寒、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如果管理措施不當,不僅不能培育成具有藝術價值的樁景,而且還會使本來已培養成功的藝術精品毀於一旦,前功盡棄。
一、合理配土。不同的樁景植物由其習性不同,對盆土的要求也有差異,有的喜肥或宜瘠:有的喜酸或耐鹼。
一般說來,樁景植物生長的好壞主要取決於盆土養分、水分及空氣狀況,這三者之間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制約。由野外或異地運來的樹樁首先要把根部所帶的原土消除干凈,再根據樹材的不同選擇疏鬆、肥沃、酸鹼適度的土壤,如松柏類植物盆土配製比例為:沙10%、泥炭土40~50%、園土30-40%、腐葉土10%、草木灰適量:雜類植物盆土配製比例為沙5%、泥炭土30~40%、園土20~30%、腐葉土30%、草木灰適量。配製好的土壤要進行進一步的消毒、殺菌、滅蟲處理,一般可把土放入鐵鍋內用火烘烤,待加熱到80℃左右時,進行翻動,使其受熱均勻,經30分鍾即可。
二、注意澆水。科學地澆水是盆景養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樁景是野外自然植株在盆景中的再現,它需要體現大自然的千古奇態,但又局限於盆域內生長,盆小土也就少,保持的水量也有限,因此怎樣澆水,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是很重要的問題。樁景用水以雨水為最好,其它如井水、河水、塘水和自來水也可用,但不宜用含鹽質的水,樁景澆水常採用噴灑法和根部澆水法相結合進行。噴灑是用噴壺將水從上往下噴灑,這種方法適合原生高山雲霧中生長的植物,如松、柏、杉、杜鵑等樹種。噴水不僅可以沖洗掉葉面的塵土保持葉色鮮亮美觀,而且還可以使葉面氣孔通暢,促進植物新陳代謝利於生長,但是當植物大量缺水時就必須用根部澆水法。樹樁盆景澆水要嚴格遵守「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此外還要考慮水溫,不同季節對澆水的要求也不同,春夏兩季應多澆水,秋冬應少澆水。一旦發生樁景樹木生長太過旺盛,定要控制澆水,這點對已經成型觀賞的樹木尤為重要。
三、適當施肥。施肥是樹樁盆景養護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盆景植物由於盆土較少,所含營養物質有限,因此必須及時通過施肥適當補充植物所需要的營養。氮肥可使樁景植物干相、枝繁、葉茂,磷肥主要促進樁景植物花朵的生長發育,可促進花蕾形成,果實早熟,具有促進多花、多結果的作用;鉀肥主要促進樁景植物根系的生長,可增強植物抗寒、抗病蟲害的能力,並促使干枝強健,果實膨大,色澤美觀。施肥方式主要有澆肥法、埋肥法、底肥法。水肥一般都採用澆肥法,一般是傍晚澆水肥後,到第二天清晨再澆透水一次,這樣既有利於植物根系的吸收,又可防止肥害,埋肥法是一種乾肥的施肥方式,即將乾肥的粉末灌顆粒鋪放在盆土表層,通過澆水,使肥糞滲入土中使根系吸收利用。底肥法是在翻盆、上盆時將乾肥填於盆底做基肥,施肥季節一般指春、夏、秋三季,冬季一般不施肥。
四、翻盆。翻盆是指樁景植物在盆中生長一定年限之後,將其倒出,剔除陳土,剪除部分舊根,並換入肥沃的新土重新栽植。翻盆是保證樁景植物在盆小土地少,養分有限的特定條件下生長良好的重要措施,也是樁景養護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五、防治病蟲害。樹樁盆景生長在狹小的盆域中,由於根系的生長、擴展對水肥的吸收相對減弱,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和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就相對降低,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及早防治病蟲害是很重要的。要掌握「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首先加強養護,增強抵抗力,經常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消毒隔離,斷絕病源。用鍋炒、氣蒸或葯物滅蟲菌。噴葯預防防患於未然,早春噴葯和生長期噴葯,防治病蟲害常用葯物有:敵敵畏、樂果、波爾多液、石硫合劑。來源:花木盆景·花卉園藝

㈨ 如何養護樹樁盆景

一、水分:需要充足的水分管理,所用之水以河水、塘水、雨水等天然水為好。如用自來水需貯存一兩天,使其中氯氣跑掉再用,比較妥當。含有肥皂的洗衣水,以及有油污和鹽質的水決不能用。

二、施肥:要講究肥施得過多,枝葉徒長,缺肥則枝條細弱,葉色變黃,易受病蟲害。所以施肥要有原則:新栽種、初上盆、剛換盆的、根系受到損傷的一個月內不能施肥。春夏時,盆樹生長旺季,必須多施肥。入秋後,盆樹生長緩慢則要少施。冬季,盆樹進入休眠可停止施肥。雨天或盛夏的中午前後不宜施肥。施用肥液最好在陰天或傍晚,盆土稍乾燥時要鬆土,以利於肥水滲入土中。為使肥料加速分解,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淋水。

三、盆土:要好雀梅樹樁原來生長在野生地帶,根系發達,耐旱耐澇,一旦被人們採挖,栽在咫尺淺盆中,生長條件受到限制,如養護不當容易死亡,所以要特別細心照料。要選擇排水良好的花泥,在養護期間,盆土最好放厚些。每隔兩年換新土,施放些基肥,保護土壤肥沃,才能使樁景正常生長。

四、修剪:要適時一般修剪時間,在春末和秋初為宜,這兩個季節雀梅樹樁萌發力最強,長勢最旺的。對徒長枝、重疊枝、交叉枝、輻射枝、枯枝、病蟲害枝要隨時剪去。但要注意,在天氣炎熱時,容易灼傷新芽,以致卷葉,因此,修剪後,最好放在陰涼處待發芽正常後才見強光。

五、病蟲害防治:雀梅樹樁病蟲害常見的有天牛,俗稱「鑽心蟲」。天牛雌蟲咬破樹皮產卵於枝幹上,初孵幼蟲在樹皮下蛀食,長大蛀入樹干、根內,被危害的植株往往被蛀空而枯死。防治時,可根據排泄物判斷蟲害所在部位,用適度鐵絲插入蟲孔刺死幼蟲,也可用敵敵畏200倍液浸濕棉花球塞蛀孔,用葯毒殺幼蟲,然後用濕泥密封。紅蜘蛛,又稱火蜘蛛,也是雀梅樁景常見蟲害,它體小不足1毫米,呈橙紅或紅褐色卵圓形。紅蜘蛛在植株葉上結網,以其口器刺入枝葉吸取汁液,受害葉片的葉綠素受破壞,色澤變黃淡,葉面呈現細密灰黃斑點,葉片逐漸枯黃敗落,有的甚至全株葉片脫光枯死。可噴灑敵敵畏或樂果1000-1500倍液,消滅之。

熱點內容
昆明玫瑰餅 發布:2025-08-08 09:36:18 瀏覽:756
蘭花白幽靈 發布:2025-08-08 09:20:15 瀏覽:987
綠仙女蘭花 發布:2025-08-08 09:12:22 瀏覽:816
自製玫瑰凍膜 發布:2025-08-08 09:03:50 瀏覽:439
山茶花心得 發布:2025-08-08 08:54:33 瀏覽:609
什麼叫沖壓鐵藝花百度 發布:2025-08-08 08:49:36 瀏覽:852
jk櫻花家族是山的嗎 發布:2025-08-08 08:38:18 瀏覽:268
玉樹臨風賽潘安一朵梨花壓海棠 發布:2025-08-08 08:35:41 瀏覽:532
玫瑰苑社區 發布:2025-08-08 08:19:35 瀏覽:108
七夕的情頭 發布:2025-08-08 08:15:19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