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盆栽
Ⅰ 盆栽要怎麼養
盆栽花卉主要有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兩大類。草本花卉有:一年生花卉、兩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多肉質花卉和水生花卉等,木本花卉有:灌木類、藤木類和喬木類。不同的花卉有不同的栽培管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採用同一種栽培管理方法,那是養不好花的。有人認為,只要盆中有泥土,花就能栽的活,這是不正確的。為什麼有人的花買回去後養植一、二年後就死亡了呢?原因就在於就是缺乏以下栽培方法的幾種管理要素。不同的花卉對盆的大小、盆質材料、土壤、水分、光照、溫度、營養等都有嚴格要求,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才能使花開的花盛葉茂。
一、盆質材料和盆口直徑的大小
(一)盆質材料主要有陶盆、瓷盆、釉盆(缸)三種。
一般木本花卉如:白蘭花、杜鵑、山茶花、扶桑、八仙花、一品紅、石榴、無花果、茉莉花、變葉木、夾竹桃、迎春、五色梅、米蘭等最適合用陶盆栽培。因為陶盆材質粗糙、價格便宜,還具有良好的通氣性,保水性能適合花卉根須生長。
瓷盆價格較貴,一般適合種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和經濟價值較高的花卉,擺設在客廳和卧室。如:君子蘭、萬壽菊、翠菊、半支蓮、香石竹、文竹、吊蘭、朱頂紅、四季海棠等等。
釉盆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體積也較大,它適合栽培植株較大的灌木類或喬木類花卉。如:鐵樹、紫薇、茶花、茶梅、虎刺梅、桂花等等。
(二)盆口直徑的大小
選擇盆的種類和盆的大小要根據你所栽花卉的價值和花卉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說,花卉植株較小的先栽在直徑10厘米左右的小盆,待一、二年後再移植到直徑18—20厘米的盆中。
二、土壤選擇
花卉種類繁多,對土壤的要求各自不同。一般露地生長的各種花卉,除砂土和極粘稠的土壤不適宜花卉生長外,其他各類型的土質均可適宜多數花卉的栽培。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宜栽植在排水和通氣性良好,同時又能保持一定水分和肥料的砂壤土中。對於栽植夏季開花的花卉,要經常澆水,保持盆內土壤濕潤,盆土要見干見濕,水不能澆的太多,使土壤長期處於泥濘狀態,以免爛根,引起植株死亡。
盆栽花卉的盆土因受花盆所限,容量不多,為滿足花卉生長和發育的需要,必須在有限的土量里飽含植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因此,盆栽花卉的用土必須選用特別配製的人工培養土。培養土裡主要含有大量的腐植質(多呈團粒狀組織),因而土質疏鬆,利於空氣流通,排水性好,富含養分。並能經常保持盆土的濕潤,這是養好盆花的首要因素。
培養土是人工調制的混合土壤,調配的材料很多,但要根據盆栽花卉對土壤要求的性質進行調配製作。一般多以腐葉(秋天落下的闊葉)、園土(或黃泥山土)、河砂三種土為主要材料。製作方法是:當年秋季樹木落葉時,可將落葉大量收集,選擇地勢高的乾燥處與園土分層堆積,堆好後澆適量的人糞尿,樹葉因有糞尿所含的有機物質和水分的濕潤,菌類便大量繁殖,加速了樹葉腐爛,經過3—4遍的翻倒,樹葉就基本上腐爛了,然後將其曬干後過篩備用。
花卉的生長各有對土壤的酸鹼度(PH值)范圍的要求。有的適應范圍大些,在土壤偏酸或偏鹼的范圍內都可適應,有的就小些如:杜鵑、梔子、山茶花等,除非在較強的酸性土壤中才能存活。所以我們要針對這類花卉做土壤的化驗,將土壤調配至適宜的酸鹼度(PH值)。
土壤是病蟲害的大本營,它裡面蘊藏著無數的病菌、蟲卵、雜草種子等,當選擇盆栽用土時要注意這個問題。尤其是對扦插和分栽小苗來說更為重要,小苗抵抗力弱易受感染,春季晝夜溫差過大,盛夏炎暑悶熱,小苗易得猝倒病、立枯病,扦插苗易得腐爛病等,嚴重時會使花卉全部死亡。所以說我們在選擇盆栽用土時最好選擇PH值適宜,經過配製腐爛發酵過的營養土再加以適量的河砂配製的混合土,這樣的土壤既含豐富的營養,又具有排水通氣的性能。
總之,土壤是花卉生長發育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我們要經常保證土壤里含有足夠的空氣,這也是花卉生長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注意花卉土壤的培養,給花卉生長創造一種良好的土壤環境。
三、水分
水分對花卉影響非常重要,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水量和空氣濕度。它們對花卉的生長發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植物體內的含水量約占總重量的80%以上。水是植物體內重要的組成部分,又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必須在水溶條件下才能進入植物體內,植物體內各種生理機能活動必須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植物依靠葉面的蒸騰作用而調節本身體溫,主要也是水的作用。水分是植物細胞進行正常代謝作用的保證。因此,沒有水,植物是根本不能生存的。
但花卉植物的種類繁多,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因氣候條件的不同,其生態習性也各自有異。因此,必須根據花卉的種類、生長習性,考慮各種花卉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都用一種方法管理肯定有的花卉是不能正常生長、開花,甚至還要造成死亡。
不同種類花卉對水的要求也不一樣,除水生花卉必須有大量水分存在外,陸生花卉根據需求水分的多少,大體分為旱生花卉、濕生花卉和中生花卉三大類。
旱生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曇花、石蓮花、虎刺梅等,它們在較乾旱的情況下仍能繼續生長,它們的特點是怕澇,不怕旱。濕生花卉:如蕨類、龜背竹、海芋等等,生長期間要求保持有水分的存在,它們的特點是耐澇,不耐旱。我們一般栽植的大部分盆栽花卉都是介於以上兩種之間的中生花卉。如白蘭花、杜鵑、山茶花、石榴、茉莉花、五色梅、迎春、文竹、君子蘭、香石竹、瓜葉菊、菜葉草等,它們的特點是既怕旱又怕澇。所以在平時的養護中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對於某些花卉來說,不知道需要水分多少時,可以通過花卉的外部形態來判定。凡葉片特大、質地薄嫩柔軟、光滑無毛的則需要水分較多,並要求空氣濕度大;凡葉片窄小、質地堅硬,表面披有蠟質或生有較多茸毛時,則需水分少。不僅不同種類的花卉對水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即便是同種花卉,在各個不同的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要量也不相同。幼苗、小苗、定植苗初期需水量都不是太大,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了,水澆多了,土壤長期處於泥濘狀態,土壤中空氣不流通,影響花卉生長,還易引起爛根,導致植株死亡。開花期需水量也較少,要適當控制。總之,澆花要掌握一個原則:「盆土要見干見濕,干不開裂,濕不泥濘。」花卉護養中水分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水分不足會引起植物枝葉萎蔫,對花卉生長發育也不利。因此,要採取小水勤澆得管理措施為好,同時,花盆裝土時要做好排水層。方法是:現在盆底放些碎瓦片或碎石子(2—3公分),再在上面放一層沙子(1—2公分),最後再裝滿營養土。這樣既利於排水,又能保水保肥。
四、光照
光照(陽光)是花卉植物製造營養物質的能源,沒有光的存在光合作用就不能進行,花卉的生長發育就要受到影響,一般說,光照充足的地方花卉的光合作用就旺盛,有機養分可以較多的積累,植株生長健壯,花形大。但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掌握好光照的強弱、長短,花也是養不好的。
1、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光照強弱的要求程度不同。
根據花卉對光照強弱的需求,分為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兩大類。陽性花卉植物必須在完全光照下生長,需要直射陽光,否則生長不良,影響開花。如仙人掌、松葉菊、天竺葵、瓜葉菊、太陽花等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露地花卉。若果盆栽就要考慮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陰性花卉要求的環境條件是適度遮陰的光照,它們的葉子薄而較大,角質層極薄,不具有光澤和表皮毛,葉柄長短不一。如蘭花、秋海棠、龜背竹、山茶花、茶梅、杜鵑及蕨類植物。這類花卉不能擺在強光的直射下生長,特別是盛夏要把它們擺放在陰涼通風處,防止太陽直射,造成焦葉、萎蔫、死亡。
由於對盆栽花卉觀賞目的不同,有的以觀葉為主,有的則以觀花、觀果為主。由於觀賞目的不同,對光照強弱的掌握也不同。
觀葉植物光照強度應該較低,原因是在強烈光照作用下,葉面的邊的粗糙、蒼老,葉片顏色變深,因而失去青翠碧綠的色澤,影響了觀賞價值。
觀花植物則要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因在充足的光照下,才能開出較多且較大的花朵,且植物粗壯,分櫱多,花色及香氣濃厚,病蟲害也較少。如光照不足,則光合作用減弱,植株徒長,節間延長,花色及花的香氣不濃。
2、日照的長短對花卉發育階段的作用。
花卉植物經春化階段以後,便進入光照階段,光照階段完成後,花卉才能開花。不同種類的花卉有不同的光照階段,我們只要掌握了它們各自所需的光照時間,就能按照需要培育出我們所需的花卉。花卉對光照的要求,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即長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
①長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14—16小時的條件下才能加快它的發育提前開花,如報春答案補充 花、紫羅蘭等。
②中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10—16小時之內都能孕蕾開花,如茉莉花、天竺葵等。
③短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8—12小時之內就能孕蕾開花,如菊花、一品紅、波斯菊等。
3、日照對枝條、花色、開花的影響。
五、溫度
溫度對於花卉的生長發育、生理機能、開花結果,均有密切關系。根據花卉植物對溫度的反應,大致可分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三種。
六、營養
花卉必須有適量的營養才能生長良好,發育正常。尤其是盆栽花卉,用土量少,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在不停地吸收各種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要適時適量的供給,這就是合理的施肥。
以上幾點是養好盆栽花卉的關鍵,僅供喜愛養花的朋友們參考。
Ⅱ 盆栽植物如何養護
盆栽植物怎麼換盆?養護工作好難啊,我們不怕,教大家一個方法,只需學會這版幾點!
換盆時要根據權花卉根幅大小來選擇花盆,更換使用新盆,應在栽花前先放在清水中浸一晝夜,刷洗、晾乾後再使用,以去其燥性。將植物脫盆,用手輕輕按壓根部的土團將土壤壓松,然後把土裡面的根整理出來。按照植株的大小確定保留根部的長短,多餘的修剪掉即可。
可以用蛭石、珍珠石、培養土混合作為新盆土壤,將混合好的土壤加入新盆中,用手稍微壓實,放入植物,這樣子就可以啦,是不是很簡單呢?
換盆後的植株要防日曬。換盆10天後再進行施肥,只要在土壤的表面撒上一點就可以了。
不知道網友們學會了嗎?學會的寶寶們可以看一看自己家的盆景需不要換盆,需要的話趕緊試一試吧!
Ⅲ 怎麼養盆栽
普通盆栽如你這盆綠蘿,可按以下方法進行養殖。
1、澆水
綠蘿比較喜濕,內一周大概澆兩次容水,但每次澆水不要積水。
2、施肥
平時施肥以氮肥為主,可以用淘米水暴曬後來代替日常澆水。
3、光照
綠蘿對光線要求不高,一般放在自然散光壞境即可。
Ⅳ 小型盆栽怎麼養呢
小型盆栽的養護:
1、保證植物的根部埋在土裡,但是也不能埋的太深,影響了小盆栽版植物的美觀。權
2、將小盆栽移入花盆基本上一個小盆栽已經做成了,但是為了更加的美觀,這時我們可以對盆栽做些小小的修剪以及裝飾,在泥土表面鋪上一層在市場買來的彩色細沙,使小盆栽更加的精緻可愛。
3、小盆栽的種類很多,而不同種類因其植物習性不同,養殖和擺放方法也不一定相同:
1、極耐陰室內觀葉植物適宜放置在離窗檯較遠的區域擺放。
2、耐半陰室內觀葉植物適宜放置在北向窗檯或離有直射光的窗戶較 遠的區域擺放。
3、中性室內觀葉植物要求室內光線明亮,每天有部分直射光線。
4、陽性室內觀葉植物要求室內光線充足,在室內短期擺放因選擇擺放在窗戶等能被陽光照射的地方。
Ⅳ 盆栽如何養護
葉子花上盆以後,來每周可讓植物濕源透一次。待根發育之後,植物只需日常澆水。注意日常檢查植物,在植物即將萎蔫時,即澆水至盆栽土濕透。
盆栽葉子花只能從有限的盆栽土來吸收其生長所需之礦質營養。如果植物生長活躍,盆里的營養很快就會耗盡。因此,必須定期補充營養。最簡易的解決辦法是在澆水時加入可容性肥料。通常每隔一個星期施肥一次。
大多數葉子花栽培品種都不易長側枝,在生長初期就應經常修剪,以形成茂密的大植株,然後再修剪造型。一般在開花停止後,可沿盆緣對植物進行修剪,以保持株型緊湊和再次開花時的壯麗景象。
Ⅵ 室內盆栽植物怎麼養
盆栽植物不宜澆水過多:由於室內擺放盆栽植物就處於陰涼或略帶陽光的位置,盆栽植物澆水過多,會使盆土濕澇並致使盆栽植物根部窒息而腐爛、葉黃又脫落。因此,室內擺放盆栽植物的澆水應堅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切勿零星澆水或澆水過多。
盆栽植物不宜施肥過多或不足:盆栽植物長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會引起葉黃的現象;施肥過多,盆栽植物吸收不了把根系燒傷,不能吸收水份也會導致葉黃凋落。通常室內盆栽植物施肥選擇在春季末施一次稀薄肥,夏季、秋季每隔周施一次稀薄肥,切勿多施濃肥。若是施肥過多,可通過多澆水稀釋並沖去土壤中的一些肥份。缺肥時可導致盆土板結,盆栽植物葉黃、枝條細長黃嫩。此時應立即施肥,一周內可見效。
盆栽植物光照不宜過多或光照不足:要視盆栽植物的生長特性而定光照不宜過多或光照不足。一些性喜陽光的盆栽植物,如石榴、杜鵑花、月季等長期將其擺放在光照過弱的地方,會致使植物逐漸衰弱,葉薄而黃,不開花或少開花。
盆栽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室內盆栽植物通常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和受真菌等病毒侵染而引起的葉斑病。其危害性在於易使盆栽植物的葉片局部壞死或葉面枯萎,甚至全棵植物萎黃。因此,室內盆栽植物只有在水、肥養護,以及光照等管理方面多作文章,要保持室內通風透氣,要及時噴葯預防。
Ⅶ 盆栽花怎麼養
盆栽是溫室花卉生產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溫室花卉都採用盆栽方式,有些露地花卉也採用盆栽的方式,下面簡述一下盆栽花卉的養護管理。
合理澆水
水分是花卉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條件,合理澆水是養花成功的關鍵,花卉的種類、環境及氣候的不同,需水情況有很大差異,家庭養花,尤其是客廳中室內花卉,由於沒有陽光直射,花卉蒸騰作用較弱,不能澆水過勤,否則,土壤經常處於漬水狀態,根系會窒室而死,澆水過多過勤是許多家庭養花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置陽台的花卉多澆,室內的花卉少澆;氣溫炎熱時多澆,氣溫涼爽時少澆,草本多澆,木本少澆,並按照干濕交替進行,即在土壤相對較干時才澆水,每次澆水要澆至盆底有水滲出為止。
適時施肥
家庭花卉一般不需要太多肥料,尤其是目前較受歡迎的觀葉花卉為巴西鐵柱、發財樹等,由於要保持原有株形,防止徒長老化,一般在春秋雨季各施肥12次,其它生勢較為旺盛的花卉,一般每月施肥一次即可,肥料可選用氮磷鉀復合肥500-800倍淋施,亦可自製有機肥,如將淘米水、洗奶瓶水,加入桔皮、蛋殼密封浸泡半個月後,就成為無臭味優質有機復合肥料。
無污染治蟲方法
家庭養花,主要害蟲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和土壤中的螞蟻、蠐螬等,因一般化學農葯毒性較高,容易污染環境,對人體造成傷害,最好以人工捕捉為主,也可自製無公害花葯噴殺,如將大蒜搗汁加入少量洗衣粉,稀釋50倍;或將煙絲加水25倍,浸泡48小時,取其濾液加適量洗衣粉,或用風油精加水500倍等,對一般害蟲均有明顯的毒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