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曬對盆景
1. 新買的盆景榕樹,葉子都黃了,掉了很多,有高手幫助下嗎盆景放在西曬的陽台了。謝謝親們
從圖片看可能是盆土過硬產生的從下往上,從老葉到新葉黃葉脫葉現象。處理方法:一:清理較黃的葉片,清除盆面的落葉,減少疾病的感染。二:用鑼絲刀往盆四周插入輕輕抖動盆土,達到松盆土的目的,使盆土疏鬆透氣利排水,有利根系的正常生長。三:鬆土後的三天不宜曬太陽。鬆土後三個小時澆透水,放到陰暗通風處待干。四:如果繼續黃葉較嚴重,到花店買多茵靈或托布津按使用說明或老闆教你的用量進行治病防病。五:七天後可移到向陽通風處,增強葉面的光合作用。六:一個月後,可往盆四周埋入20粒復合肥和礦物質添加劑,補充盆中養分之缺。七:一個月後可移出室外曬2天1-2個小時的早晨或傍晚的太陽。
2. 陽台上養盆景要注意哪些問題
利用抄陽台養育盆景,要襲了解陽台的環境特點,如:
①陽台朝向和日照長短差異較大,一般朝南的陽台,陽光照射強烈,受光時間長。朝東或朝西的陽台只有上午或下午有直射光,一天中陽光多能照射3~4小時。但朝西的陽台夏季日光西曬強烈。朝北的陽台,整日無直射光。
②陽台周圍的溫度與地面的溫度有較大差別。由於陽台水泥地面和牆面容易吸收太陽的輻射熱,因此白天的溫度要比地面溫度高。夜間氣溫下降時,陽台水泥地面和牆面又容易散放熱量。
③陽台周圍的空氣乾燥程度較大。高空風大,空氣必然較地面乾燥。不同朝向的陽台其光照、溫度和濕度都不一樣,區別很大,尤其是光照長短差異很大,要根據自家陽台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盆景植物進行養育。
在陽台種一些能夠對房屋內的空氣起到凈化作用,吸收有害氣體的植物: 吊蘭、鐵樹、常春藤,綠蘿,仙人掌等,比較喜歡的是吊蘭和常春藤,也是家裡陽台上必備的。 觀賞性強的花卉: 四季桂、四季海棠、君子蘭、富貴菊、杜鵑等,這四種都是比較喜歡的。 有特殊用途的花卉植物: 如蘆薈,既可以觀賞又可以美容, 梔子花,好看,果實可以入葯 野生黃菊花,可以用來泡茶,加上冰糖是去火的良方。
3. 一年四季如何養護盆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案:春日澆水宜早上,加強光照防徒長。增施"磷鉀"有機肥;枝壯葉厚節徑短。
夏日最好避西曬。防止葉片早枯焦。氣溫下降及時肥。酷暑盆景分外妖。
秋季西風落葉黃,扣水減肥理應當,植物體內轉機制;勤查調整樹可安。
冬季防寒是主要。高處放置是首要。室內越冬見光照;充分休眠盆景好。
詳細解答:四季養護盆景的細節:
第四:冬季的盆景養護:
冬季的時候,盆景樹木的生長,要分清楚南北方樹種的耐寒性。很多盆景在冬季氣溫下降的時候,都會被凍死。依據氣溫變化,需要及時的給盆景植物進行入室管理,養護時注意下面幾點:
(1)無論任何的盆景樹種,氣溫下降到10攝氏度以下,就要停止給盆景植物施肥。施肥會促進隱芽的生長。嬌嫩的新芽新枝,耐寒性更差。容易凍傷。停止施肥是盆景自然越冬的關鍵,讓盆景在冬季有充分的休眠期,來年生長更好。
(2)冬季的時候,盆景最好不要讓花盆接觸地面,低溫時根系容易凍傷。下雪的時候,雪會阻礙花盆底透氣孔導致根系呼吸受阻。因此在冬季的時候將盆景放到隔離地溫的位置上更好。
(3)盆景越冬的時候,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要盡可能讓盆景在向陽的有充足的光照的位置上生長。尤其是耐寒性不好的樹種,入室以後,更要讓其有盡可能的光照時間。光合作用下輔助的室內過冬,能較大程度地避免入室的危害。
(4)在冬季盆景需要有一個充分的休眠時間,休眠時盆景會停止生長,對水肥的吸收能力降低。在通風不好,光照不足的時候,每一次澆水,花盆會長時間濕潤,導致捂根悶根,最後爛根死亡。冬季要注意扣水,還要注意澆水補充水分。
總結:春季的時候盆景植物要多施肥,多光照,還要注意避開雨期長期淋雨。夏季的時候盆景要注意適當遮陰,少施肥,多噴霧降溫補水。秋季的時候要及時地通過溫度的變化,及時施肥,並且做好水分補充。冬季的時候,要給植物充分的休眠時間,扣肥扣水,盡可能給予充足的光照並加強新鮮空氣的輸入。
4. 五針松盆景怎樣才能養得好,這幾個方面一定要注
五針松較耐寒,南方冬季放向陽背風處可露地過冬,北方需移入冷室內,室溫維持在~5℃為宜,但不要超過10℃,否則植株得不到充分休眠,影響來年生長。
五針松葉黃什麼原因呢?
五針松常易出現針葉發黃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澆水和光照不當造成的。因為五針松嫁接所用的黑松等松樹,根系怕積水,若平日澆水過多,使盆土長期處於過濕狀態,就會引起土中缺氧,導致根系腐爛,針葉變黃、脫落。為此盆栽五針松的土壤濕度宜保持在15%~30%。少於10%則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枯萎;高於35%,根系易於死亡。故給五針松澆水一定要掌握適量,不可澆大水,但需經常噴灑葉面,夏季起降溫、增濕作用,秋、冬季節起除塵保潔作用。
五針松雖喜陽光,但針葉表面受強光直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則局部葉尖也易灼傷枯黃。尤其是在炎熱高溫季節突然受到暴雨侵襲,致使盆土驟然降溫,根系吸水減慢,轉睛後又受到強光直射,水分供求失調,往往會發生生理乾旱,造成枯萎;雨後盆內積水,又受到烈日曝曬,則根系易受燙傷,更易造成針葉葉尖枯焦。
五針松平時該怎麼養護呢?
五針松性喜陽光也能耐陰,在光線充足或半光地方都能生長,但在光線充足處養護,針葉短而健壯,葉色翠綠。如將其放在光線不足的陰濕炎熱場所,針葉便會生長瘦弱,並易枯黃。為此在生長季節應將其放在朝南陽台或庭院向陽處培養。春、秋季節任其充分接受陽光照射,夏季將花盆移入室內通風良好的半光處。切忌炎夏中午陽光直曬,否則易引起焦葉,影響觀賞價值。夏季要切忌西曬,以免日灼針葉。
五針松的習性是喜乾燥不耐濕,因此生長期間盆土可略幹些,但好,不能斷水,否則針葉泛黃。春季一般2~3天澆1次水。夏季五針松進入休眠期,生長緩慢,但氣溫高,水分蒸發快,盆土易干,需每天清晨澆1次水,傍晚向葉面上噴1次水。冬季要控制澆水,一般每周澆1次水即可。平時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夏季有利降溫增濕,冬季可以防塵,又能達到保綠保秀的作用。
施肥是否得當是養好五針松的關鍵。施肥可與澆水結合進行,一般於春季發芽前和展葉後各施1次10%~15%的稀薄餅肥水,夏季天氣炎熱,暫停施肥或只施1次5%左右的極稀薄肥水。秋季是增粗生長較快的階段,應從9月開始施20%肥水2次,促使其生長。北方10月中、下旬以後停止施肥。
5. 紅楓盆景為什麼怕西曬
多澆水,置於陰涼處。
紅楓性喜陽光,怕烈日和西曬,喜溫暖專濕潤氣候,較耐寒,稍屬耐早;不耐水澇,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
紅楓為名貴的觀葉樹木,故常作盆栽欣賞。盆栽時可用園土、腐葉土各2份,加1份砂配置成培養土。紅楓宜在2-3月移栽,生長季節移栽要摘葉並帶土球。日常澆水要做到間干問濕,防止過干或過濕,夏季雨水多須防止盆中漬水。生長期可酌情施肥,盆栽一般每年施肥2-3次,若施肥過多,則發枝多生長快,易使樹盆比例失調。春秋可接受全日照,入夏後要移至半陰處,避免中午烈日直射,乾燥高溫時要適當噴水降溫增濕。紅楓在高溫、乾燥、烈日照射、盆土過干 、積水、空氣污染等環境中都會造成葉尖焦枯或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