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盆景
㈠ 南平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哪條街最繁華
南平市好玩的地方如下:
1、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觀光園,佔地面積170畝,總建築面積6萬余平方米,涵蓋武夷茶文化博覽館、茶葉精加工自動生產流水線、名叢園、傳統手工制茶作坊、茗香湖中庭水景、茶人之家、曲韻廊、品茗閣、茗戰廳、茶館、產品展示廳等游覽參觀點。園區內茶園綠樹蔥郁,極具當地特色、富有茶文化氣息的建築錯落有致,輔以花廊、曲徑、池沼、水榭等,反映「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慾望,體現出綠色植物、藍色天空、清澈水景、獨特韻味的江南園林庭院式景觀,是集茶葉種植、自動化加工生產、檢測、茶產品展示、研發以及茶產業生態文化旅遊等為一體化的大型綜合茶文化體驗式休閑旅遊區。
武夷茶文化博覽館
通過名茶與名山、名茶與養生、名茶與名盞、名茶與名人、名茶與民俗等展廳的模型、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展示武夷岩茶悠久厚重的歷史,起到教育、宣傳、推廣和弘揚武夷茶文化的作用。
烏龍茶精加工自動生產流水線
烏龍茶精加工自動生產流水線是武夷山香江茶業有限公司根據烏龍茶的生產、製作工藝特別定製的一套生產設備,將中國傳統烏龍茶製作方法與現代化機械生產工藝相結合,按照國家標准設計、與國際接軌,採用全封閉不銹鋼製造,茶葉在加工過程中不落地,集全電節能、衛生環保於一體,實現計算機全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生產。每個產品均經嚴格的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准及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後出廠。所有工作只為一個目標:製作出讓消費者放心的產品。
名叢園
按照武夷山茶山種植與管理技術要求打造的階梯盆景式生態名叢品種園,作為茶葉科研培育基地,也是遊客體驗式茶園,可供遊人觀賞、拍照、寫生和採摘體驗。
傳統手工制茶技藝展示
制茶師傅現場專業化講解武夷岩茶基本的識別、採摘、製作知識,展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紅袍傳統手工製做技藝,遊人可參與互動,親自體驗制茶樂趣。
茗香湖中庭水景
自後山跌落而下的清澈泉水形成一條蜿蜒的小溪寫入中庭湖,象徵著茶文化的源遠流長,湖水與周邊景色交相輝映,形成倒影,一虛一實,虛實共生,營造出迷人的自然風光。
曲韻廊
園中連廊彎彎曲曲,如九曲蜿蜒,移步異景,湖光山色,別具一番韻味。
茗戰廳
茗戰廳的鬥茶桌直徑約10米,桌中間置有一個高大10米的茶灶大茶壺,可同時容納百人在此品茗,並可欣賞精彩的鬥茶表演,二樓茶館,為遊人提供一個靜謐、高品位的品茗場所,參與者亦可邊觀邊學邊做邊品,融入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
產品展示廳
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與研發,現今香江在原有名叢的基礎上開發出了眾多名優產品:純種大紅袍、內鬼洞鐵羅漢、鍾鼓岩肉桂、樓梯岩水仙、水簾洞雀舌、玉華洞百歲香、旗山雪梨等;海西一號、曦瓜壹號更是引領了武夷岩茶「一號」風潮,為武夷岩茶的發展史寫入新的篇章。
2015年,武夷香江茗苑榮獲「福建省首批觀光工廠」資格。
2016年,武夷香江茗苑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武夷香江茗苑為AAAA級景點
㈡ 福建南平建歐有什麼好玩的
建甌生態優越,資源豐富。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 81.5% ,是閩江上游的綠色屏障。水資源總量 44.6 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 57.9 萬千瓦,實際可開發裝機容量 30 萬千瓦。地下已探明或開採的礦產有金、煤、磷、鐵、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等 22 種。建甌山川秀美,古跡繁多,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大小特異獨秀的山峰眾多 , 有聚武夷風光於一爐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歸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稱的閩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譽為中亞熱帶「森林博物館」的省級自然保護區萬木林,有堪稱「中華一絕」的媽祖木雕神像。建甌悠久的歷史,形成了豐富的歷史遺存。有福建歷史上年代最久、規模最大被譽為「南有開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禪寺,有閩國帝都標志性建築「五鳳樓」,有宋敕茶神張三公廟及北苑貢茶製造遺址,有全省現存規模最大、具有濃郁宋代建築風格的建寧府孔廟。還有東岳廟、艮泉井、威武門、臨江門、通濟門、通仙門等名勝古跡。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藝文化繁榮活躍,其中挑幡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民間雜技項目名錄。
記得採納啊
㈢ 急!!!誰有福建省莆田市埭頭鎮埭頭村坊仔57號一個2009年畢業於福建林職院名叫謝金城的詳細背景資料
2009年正式畢業於福建林業學院:院花卉盆景協會常務理事。
2006-2007學年協助福建林業學院國家生物技術實訓基地專家進行杉木、百合、蝴蝶蘭等組培培養基的研製開發及工廠化生產。
2007年7月參加由福建省林業廳造林處組織力量,委託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帶頭完成的「福建省主要能源樹種和珍貴用材樹種調查。
2007年10月拜師於福建省著名盆景藝術家應長茂先生。
2008年5月在學院第六屆科技文化藝術節園林假山(山水盆景)製作大賽上獲全院一等獎。
2008年6月參加南平市九峰山公園白蟻危害調查,並協助南平市延平區農業局檢測土壤養分。
2008年8月開始在莆田市花卉盆景實驗場工作。
他以前是我同事,現在辭職了。聽說他和原三明市沙縣副縣長、福建省森林公安局政委,現福建林業學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李寶銀及福建省林學會理事、南平市政協委員宋建英關系挺好的。
㈣ 南平適合養什麼花市花和市樹有什麼,你知道幾個
南平歸屬於亞熱帶氣候潤濕溫帶季風氣候,溫暖潮濕,降雨量充足,絕大多數常見植物都可栽培。比如龍船花,枙子,末莉,萬壽菊,香水百合,黑心菊,黃菊花,玫瑰花,桂花樹,月季,雞蛋花,三色堇,向日葵,三角梅,紫藤,紫荊花,喇叭花,金鈴花,木槿花,黃蟬花,向日葵花,蝦衣花,茶梅,山茶花,姜荷花,荷花,長壽花,紫羅蘭,虞美人,熏衣草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如您有其他意見或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後會一一回復,謝謝大家。
㈤ 福建南平松樹是什麼品種,能盆栽嗎
可以
五針松因五葉叢生而得名。五針松品種很多,其中以針葉最短(葉長2厘米左右)、枝條緊密的大板松最為名貴。目前,五針松盆景已在中國各地普遍栽種。五針松植株較矮,生長緩慢,葉短枝密,姿態高雅,樹形優美,是製作盆景的上乘樹種。
㈥ 南平市區有那些景區
茫盪山
茫盪山 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近郊,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青少年科考探險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北山(武夷山)、南水(延平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海拔70米一1363米,森林覆蓋率91.1%。國務院曾授予"綠色金庫"。風景區分為溪源峽谷、石佛山、天湖、古道三千八百坎、朦瞳洋和寶珠等景區。自古就有"山川清明偉麗,為東南最"之說。為著名的模式標本產地,天然的氧吧庫,養生長壽福地。有維管束植物1575種,動物和昆蟲2492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和國際性保護的累計246種,還現存1億3千萬年前的化石群。茫盪山下是福建的母親河,年徑流量為黃河1.29倍的閩江起點,還有以"理學名邦"和"東南鄒魯"著稱的南平(延平)城區。景區通訊發達、交通方便,山下有三條出省鐵路和兩條國道,在建兩條高速公路。距省城福州和"雙世遺"武夷山170公里。是生態旅遊、避暑療養、休閑度假、會議旅遊和科考求知的好去處。是全國離城市最近的自然保護區。規劃近期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溪源峽谷景區
距市中心3.3公里,這里"原始風物天然美,秀谷飛泉天下奇",為一級景點,以"十里畫廊、百疊飛瀑、千年吉剎"為著。峽谷全長12公里,其中上洋至下村的十里峽谷,谷底寬10-50米,谷深300-800米之問,有九曲、十八彎、十二窟、七十二景未加雕飾地布列在逸龍橋、卧龍橋、步雲橋景區。這里四季花木競秀,清泉相伴,兩岸怪石嶙峋,藤樹盤纏,峽谷幽野靈靜、雄奇秀絕。給人"峽急疑無路,峰迴卻有門"之感。下'村至溪源頭平疇寬谷、阡陌交錯、雞犬相聞,與峽谷狹逼段形成對比鮮明的桃源景觀。
衍仙山(石佛山)
衍仙山位於城北5公里,傳說晉代延平人衍客在此結伴煉丹成仙。峽谷岩壁上巍然屹立一尊高約15米的渾然天成的石佛,故又名石佛山。
石佛山峽谷和瀑布群已辟為森林公園,開發50多處景點。景區入口處,百畝田園,千頃毛竹,萬株野蕉,滿目蔥蘢,讓遊客頓覺"未到名山夢己新"。走近景區,如入仙境,只見峽谷縱橫幽深,溪流清澈歡暢,危岩聳立嶙峋,鳥蝶蝙躚花香,還有浪漫迷人的情人谷,可悠然劃舟的仙子潭,撲朔迷離的蝙蝠洞等。尤其是令人神往的七級瀑:仙女瀑、回龍瀑、壽星瀑、仙子瀑、雙龍瀑、卧龍瀑、飛龍瀑奔泄跌宕,娟秀奇巧,千姿百態,玩韻悠長,終年可觀瀑,且無人工之痕跡,足以讓您回歸自然,返樸歸真。
天湖景區
天湖位於茂地,是一九八0年新建的有508萬立方米庫容的里村水庫,為福建省最高人工湖之一。湖面碧盪漾、魚群競游,在此泛舟垂釣別有情趣。景區初顯規模,有高、中、低檔床位600多個,還有跳水台、游泳池,山莊、別墅群、森林浴和各類水上娛樂設施。茂地村有大片的古樹名木,茂地溪穿村而過,風景優美。這里最高氣溫28~C,是福建著名的避暑勝地、體閑度假、養生長壽福地。天湖邊有龍井瀑布,天湖發源於此,飛瀑如銀龍奔騰麗下,落A深潭。湖邊的茂地村有一古老廊橋,名"瑞龍"。橋北有一供奉真武祖師的道教小廟,傳說,從前有個村民叫葉孔明的被抓夫去南京,後逃至真武祖廟始脫險,後葉孔明回村後,遂建小廟謝神,並種下從南京帶來的江南油杉敬名''南京樹",該樹樹齡己達930年。廊橋旁的千年紅豆杉,400多年的桂花樹等依然蔥蘢。廊橋下西行300米,可攬"茫茫雲中海,盪盪谷生風"之奇,附近還有獅子岩、火焰山、延福橋、大坪紅豆杉群等景點。
古道三千八百坎景點
閩贛古道三千八百坎,為國家一級景點.因昔日從坎腳至坎頂要登三千八百級而得名,是我國現存最好的古道之一,拍過同名電視劇,並以"三千八百坎,坎坎出黃金"傳說稱著於世。後經屢次重修,現為五千五百餘級,每級都用一至二塊石板鋪砌而成,將近坎頂,有1923年福建省長薩鎮冰為表彰王堂選十載募捐修路的功績而立的"義聲載道"石碑。相傳這里曾是一條羊腸小路,當年楊八妹帶兵入閩,因山路崎嶇,運糧不便,下令修此古道。這里的許多美麗傳說,使它富有神秘的色彩。
朦瞳洋景區
位於茫盪山頂,地勢平緩廣闊,峰與峰之間連綿不斷,草甸帶方三十餘里,綜合景觀為一級,可辟為歡樂園和體育訓練基地等。景點有:楊八妹點將台、練兵場、金交椅,石鼓、金放斗、仙人群、老虎洞、貓兒洞、狐狸隴、雞冠山、蝦蟆石、鯉魚山、筆架石、雙門石、玉馬槽、七星斗、萬畝竹林等,尤以鴛鴦石為天下一絕。還有奇妙的墨硯窟,清泉一泓,涓涓而流,四季不涸,千人不竭。 "冷水浸牛皮",一片茸茸綠草,如茵如毯,腳踏之如海綿。還有孔雀坑,水清見底,鋪滿卵石,有娃娃魚嬉遊期間。這里的松樹奇異,無論是馬尾松,還是台灣松,樹干低矮,但樹齡都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上,千形百態,枝葉茂密,頂端呈傘狀,猶如盆景。艨瞳洋野花艷麗,品種甚多。如杜鵑花,有紅的、紫的、白的和粉色的,令人賞心悅目。朦瞳洋雲霧變幻多端,時而濃霧層層,如煙如海;時而雲花朵朵,似山似島。晴日俯視東南,可見"三江捧出延平城,茫盪綉成園林景"。
寶珠景區
寶珠橋,建於明初,為閩北現存歷史最久最長廊屋拱橋之一。這里的越王亭王審知在此下過棋,寶珠還是百合王國,培植百合花42種,加上滿山遍野的野百合,衣裳連袂,馥郁飄香。登上寶珠山頂和"天外天"景點,百里山光水色無限,落日景觀令君陶醉忘返,古詩曰:"寶華勝景無雙地,珠樹盈庭第一山",寶珠周圍有連片原始森林4萬多畝,仍有華南虎等珍稀動物存在的可能,寶珠景區的依朝村,有雪山寺遺址。明宣德六年(1 431),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為祈求神明保佑鑄銅鍾一口,原存茫盪山雪山寺三寶殿,該銅鍾已做為國寶收存。寶珠附近還有神秘的涵源庵、北山景點,有翡翠谷、相思溪、情侶樹、試心石、貓兒洞、瀑布群、觀音頂、百丈崖等奇特景觀,可辟觀光一日游,探險二日游。
延平湖風景旅遊區
延平區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山城,建縣1800多年。1995年撤原南平市改延平區,是地級南平市所在地。延平區位於福建省中北部,面積2653平方公里,人口49.5萬,是閩北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聞名全國的"綠色金庫"、"理學名邦"。延平區還是勝跡煊赫的文化名城,歷史上黃巢、韓世宗、梁紅玉、朱熹、辛棄疾、文天祥、海瑞、徐霞客、鄭成功、石達開、郭沫若等著名人物都曾在延平留下詩文和蹤跡。延平"山圍八面綠,水繞兩江青",景中即城,城中即景,是一座風景秀美的山城。延平湖風景旅遊區是由三江堤旅遊區,百里閩江風景帶和位於城郊的茫盪山生態旅遊區三個部分組成,都屬閩北"北山南水"大武夷旅遊格局"南水"部分。延平湖(百里閩江風景區),延平湖是水口庫區形成的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全長70餘公里,有庫灣66個,湖面寬闊,水平如鏡。湖上還點綴著不少島嶼,構成了秀麗的湖光山色。
大洲
太陽島—— 大洲。位於閩江上游與夏道鎮隔水相望,島長1950米,寬約300米總面積38.46公頃,江岸線 5.16公里分內港外港,外港面寬約700米,內港寬300 -400米,河床深直,水流平緩,是開展水上游樂的理想基地,距離南平市區僅15公里,現已開發了跑馬、射擊、跳傘、快艇、卡丁車、燒烤等20餘個游樂項目。
杉湖島
原為延平區太平鎮政府所在地,水口庫區蓄水後才形成島嶼,因島上矗立著高大的千年柳杉而得名。於1998年投資開發,現服務項目有度假公寓、酒樓、商務會議培訓中心、遊艇俱樂部、水上降落傘、游泳池、燒烤。
土目洲(寶龍洲)
寶龍洲島,位於閩江上游,佔地621畝。該島形如一條急急飲水的大蟒蛇,又似一條入水啜飲的蟠龍。南平市區乘船約30分鍾路程。島上空氣清新,環島碧波盪漾。春則鶯歌燕舞,百花齊放;夏則江風拂面,如臨太虛;秋則碩果累累,香氣撲鼻;冬則煙波浩渺,疑為仙境。該島已投資入2300萬元,今後將陸續投入1.2億元,開發包括星級賓館、寶龍錢庄、中華通寶、水上運動場,兒童游樂場等設施,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集休閑度假、生態景觀欣賞、農業科普為一體的「閩江第一島」生態休閑度假區。
九峰山
九峰山 位於延平城西溪右岸,因其九峰重疊得名。有延平八景中的「九峰月朗」、「猿洞秋風」、「三寺雲深」景。唐代以來,相繼建有寺院、書院、草堂、亭閣、祠堂等,吸引眾多文人墨客聚會論學。特別是 」 延平四賢 」 等大儒賢哲在此求學、講道、遊憩。宋、明兩代所建的著名的「延平書院」與「萬福精舍」,更使九峰山成為儒、釋 .道合一的文化名山和具有閩學淵源的勝跡。九峰山公園入口處刻有大文豪郭沫若途經南平題寫的《詠南平》詩。彭沖題寫的 」 雄關虎踞 」 ,九峰山地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文天祥在延平設都督府,督軍抗元,扼守九峰,屏障福州。明末清初,隆武帝移蹕延平時,鄭成功也為軍事要寨.十九路軍「福建政變 ' ,時,亦把九峰山作為屏障省城的第一防線,國民黨宋希廉將軍在此山督戰過.至今峰高之處戰壕尤存。九峰山現有動物園,有華南虎、金錢豹、獼猴、大象、河馬等珍稀動物,並設有水族館、孔雀園等。
九峰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佔地 6100餘平方米,由紀念碑主體、廣場、仿古牌坊、陳列室等組成。碑體為三棱形,象徵著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時期及南平的三江匯合。碑體高19餘米,牌匾「革命烈士紀念碑」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丕顯題寫。
玉屏山
玉屏山 位於建溪和閩江匯合處 ,風光秀麗,有天後宮、玉春閣、藏春峽文化遺跡和玉 屏 山公園等。玉屏橋。 位於雙溪樓右邊 ,連接市區和玉屏山。該橋造型獨特,小巧玲瓏、夜晚彩燈高照,煞是迷人。
㈦ 南平有什麼公園
江濱公園
南平市江濱公園位於市中心江濱路中段,東臨建溪、沙溪交匯的延平湖是閩江的起點。公園現有面積1.67公頃,是一塊狹長的綠地。它與九峰山公園、玉屏山公園隔江相望,景色優美,是南平市最重要的景觀節點。公園主要景點有九峰索橋、城市防洪紀念碑、鼓勝等;設施有休息長廊、攝影小賣部等;小品有「手拉手」和「四鶴呈祥」雕塑、造林紀念石。植物有榕、樟、洋蹄甲、桂花、羅漢松、華盛頓棕櫚、柳等。在設計上充分利用現有地形,結合水利防洪要求,成功地建造了一個功能多樣、親切、舒適、宜人的活動空間,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既清新質朴又有現代感的休閑場所,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讓人們在輕松的環境空間中,得到無限的景觀享受和心理按摩,較好地實現了景觀、功能、生態三者的和諧統一。它已成為南平市濱江風景帶上的亮麗風光,成為市民最喜愛和受到廣泛贊譽的休閑﹑遊憩場所。
站前公園
南平市站前公園位於南平火車站對面,地處南平水南片區繁華地段,交通方便,用地平坦,平日遊人特別多,是水南片區最受歡迎的公園,肩負南平火車站乘客臨時集散功能,是南平市重要的景觀節點和主要窗口之一。2006年南平市站前公園改建投資180萬元,於2007年2月完成改建。公園以植物造景為主,結合硬地鋪裝、園林小品,並充分利用地形、地勢的變化,巧借水景,通過半自然式園路將各景點有機結合為一體;園內喬、灌、花、草錯落有致,做到四季常青,色彩豐富,滿足各種層次遊人休閑、遊憩活動的需要。
楊真公園
南平市楊真公園位於楊真社區,總面積0.93公頃,綠地率75.3%,是深受楊真社區及周邊居民喜愛的主要休閑、遊憩活動場所,院另設盆景園、「園中園」,建有長廊、亭等設施,園內喬灌木以雪松、香樟、紫薇、杜鵑為主等,春季園內大面積片埴的各色杜鵑競相綻放,滿園生機勃勃,是楊真公園的景觀特色。
三元公園
南平市三元公園地處三元路中段,與南平市第一醫院緊鄰,屬於山地公園,總面積3.02公頃,綠地率88.8%,園內建有亭、廊、閣、花架等設施,公園喬、灌、花、草錯落有致,綠樹成蔭、環境幽雅。
體育公園
南平市體育公園地處市區繁華地段,位於八一路與文體路交接處以北地段。公園總面積4868M2,其中廣場道路面積1210M2;體育、文化用地1752M2;綠地面積1908M2。公園既有娛樂、休閑的綠化廣場又有強身健體的體育設施。體育公園為豐富市民的文體生活提供了一個優美的場所,是南平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玉屏山公園
一、文化資源
玉屏山公園矗立於兩溪交匯處,山勢平緩,可登可游。古時有著名的藏春峽,古木叢生,流水潺潺,雲霧藹藹,滿谷鳥語花香,峽內有精美的建築群藏春峽書院,有詠歸堂、聚賢廳、清逸屋、陶然亭等建築,還有朵岩苑、容照岩、清寧閣、隱鱗洞、市隱樓、老圃亭、暗香亭、虛心亭、百花岩、畫屏軒等景點。玉屏山在北宋末年,就有兩位高人隱士吳儀、吳熙,他們在玉屏山一帶尋幽仿古、吟詩作賦,創辦了藏春峽書院,定期舉辦文藝沙龍,開創民間講學的先河,影響後世八百年的朱子理學。二、景點1、藝術之路:即北入口大門(工業路大門)入園後的大路,與百花湖、山崗形成軸線對景。道路兩側各有7個花壇,花壇四周鑲嵌石雕,其上種植高大的銀杏。道路兩邊為起伏的草坪。2、百花湖:北大門入口經過藝術之路,就到達百花湖。湖邊建有長廊、水榭,主題建築名畫屏軒(宋蔡鑲舟宿延津詩:畫屏曾倚孤舟看,今日孤舟看畫屏),種植各季節開花喬木和水生花卉,湖中養有錦鯉供遊客觀賞。3、疏影橫斜:位於百花湖邊的一處山崗,坡上種植梅花,形成梅坡。在山崗最高點設置一重檐亭,名暗香亭。4、望山坪:百花湖南側為連綿的緩坡延續到玉屏山腳下,名為望山坪,為眺望玉屏山的佳處。望山坪形成大面積緩坡草地,邊緣種植假檳榔、華棕、蒲葵等棕櫚科植物,營造熱帶植物景觀。5、竹徑通幽:位於百花湖北側與鋁廠交界處。種植大面積的毛竹,內通小徑,形成曲徑通幽景觀。6、百花岩:位於小溪源頭,擬恢復舊有百花岩景觀。在山谷盡頭石壁峭立,大小山石,形成天然跌瀑景觀。7、百花競研:位於溪流及其兩側,匯聚四種不同的水的形態:山澗、溪流、瀑布、跌水。石壁及溪流兩側種植大量花灌木,以木棧道穿梭其間,形成人在花中游的效果。8、延平茶苑(或名為玉屏茶苑):位於中部山谷。該處松林成片,環境清幽雅緻。古南平有茶苑,為宋吳儀游息品茗之處,現建一茶苑,可成為民眾品茶、交流茶藝、了解茶文化的平台。建築外觀古樸,以吊腳樓為特徵,山石為基,隱逸於山林泉池之間,曲廊連入山凹之中,以山水匯成一池,水邊植幾叢蘭花,名蘭池,山腳下種計壟茶地,營造出禪茶一味的意境。9、山水清音:在南大門入口處,以山石壘疊成假山,配以花木形成入口障景,石壁上流水淙淙,以水流清音吸引遊人進入。10、逍遙坡:山水清音假山後的平地堆疊成起伏的緩坡,形成玉屏山向東過度的余脈,與山體連綿一體,即形成悠遠壯闊的綠色。自在邊緣種植遮陰大喬木,留出大片草坪供人活動。坡頂置逍遙亭,可供遊人休息。11、桂雨天地(兒童游戲及健身場地):位於公園和電纜廠交界處。適合各年齡段的市民在此健身。12、榕樹廣場:位於公園中部。以榕樹為頂,石板為底,自然山石形成樹池,配以古樸的石桌椅,作為遊人休息之處。大榕樹下刻有古南平地圖,四周有石燈籠,形成歷史文化的展示點。- 九峰山公園
九峰山,因連續九座山峰而得名,自下而上,一峰高於一峰,其橫斷面亦顯九個山峰,實為天然巧合。「占溪山之雄,當水陸之會」是九峰山的生動寫照。
自宋、明、清以來,九峰山就已成為久負盛名的游覽之地。早在明朝時期,南平有古八景「九峰月朗」、「三寺雲深」、「龍津春浪」、「猿洞秋風」、「中岩瀑布」、「黯淡洪濤」、「梅山朝旭」、「衍麓晴霞」、其中「九峰月朗」、「三寺雲深」、「猿洞秋風」三景都在九峰山,歷代名流詩人對九峰山有很多的描繪,稱其「九朵芙蓉」、「九疊翠屏」,說「一帶高峰九疊青」、「風景撩人不易裁」並不誇張。
九峰山公園於1978年重新興建,初期面積為43公頃,現公園佔地面積為107.44公頃,規劃面積將達260公頃。峰頂海拔386.4米(黃海標高)峰巒九疊,旋繞縈迥,為縣治群峰之冠。西溪富屯溪、沙溪與建溪匯集山下,延平湖水微波盪漾,山水交相輝映,景色宜人。入夜登山賞景,更富詩情畫意,萬家燈火,倒映水中,山城勝概,令人嘆為觀止。
八景之一的「三寺雲深」是以寺院為中心,始建於唐代龍紀元年(公元889年),原為南峰普濟院,元代改為「三寺」後又改為寶雲寺。當時寺廟建築宏偉,景色壯觀,綠樹成蔭,古木參天,因此有「諸天深隱萬山重,處處間雲晝日封,上界煙消時見塔,下方風靜只聞鍾」的佳句。
「猿洞秋風」在九峰山的腹地,「聞猿洞」現為「白猿洞」,據記載:「明代方士袁深煉丹其中,兩白猿往來相狎,風晨月夕,時間清嘯」。明朝工部尚書劉章詩曰:「石洞月華冷,元猿啼聲,秋風起天末,宋玉不勝情。」洞旁有「盤陀石」,據縣志記載:「方廣丈余,四山環峙,清泉湧出,佳木陰森,景絕幽雅」。宋朝羅從彥、李延平(李侗)、朱熹等人常游息其上。石旁泉水,四時不枯,甘甜異常,羅、李、朱三人常飲此水,取蒙卦象詞名之為「育德泉」。李侗(系朱熹的先生)曾在育德泉下方建延平書院,廣收弟子傳播理學,李侗的先生羅從彥與李侗、朱熹三人常在此講學。
「金交椅」面江背山,「椅」內有一座園通寺,據說這里風水佳地「日受千人拜,夜觀萬盞燈」。元朝陳友定祖墓葬此後,官運亨通,由巡檢、汀洲總管,直升為福建省參知政事。
第五峰的「天慶閣」(原在第三峰,後復建)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提點陳本潤閉關五十年。
「雙石塔」也是現為南平山城最早的標志,西塔位於九峰山的東側,為實心塔,建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605年),塔高15米,塔的四周懸浮56尊佛像和圖案,並刻有「明財永阜、文運遐昌」八個大字,十分壯觀。
九峰山,不僅景色秀麗,而且也有它的光榮歷史,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幾次妄圖攻佔南平,英勇的第十九路軍,利用九峰山的自然屏障和有利地形,奮起英勇抗擊。解放戰爭我人民解放軍,在追殲殘匪、解放南平中,九峰山均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至今山上戰壕猶存。
「山圍八面綠,水繞二江清」,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現在的九峰山已是樹木蔥郁,四時飄香,潔凈的園路「曲徑通幽」,各式園林建築幽香苑、冷風閣、一覽江天、度假村、兒童樂園、動物園等錯落掩映在綠樹紅花的環抱之中,時隱時現,景中有景。今天和今後的九峰山,將逐步建成以自然山水,植物景觀為基礎,科普民俗與歷史文化為特色,以風景觀賞,遊憩娛樂為主要功能的市級綜合性公園作為閩北的一大奇葩展示在廣大遊人面前。
㈧ 怎麼寫游南平菊展 快……
入秋了,秋風送來一片豐收的喜悅,菊花在秋風中鮮艷的開著,散發著自己獨有的魅力與色彩
——題記
江濱公園舉辦了一次菊花展,我好早以前就聽說了,卻一直忙於學習沒空去觀賞。星期六,我乘6路車經過江濱路的時候,隨意像窗外望去,眼前一片的色彩吸引了我,我忙下車。
每年,南平都會舉辦獨有魅力的菊花展,可今年的菊花卻和往年的大不相同:今年有些花不知為何,沒有往年的鮮艷,花瓣上隱隱透著些令人心酸的「黑絲」,可是,菊花卻依然傲立枝頭,絲毫不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失去信心,她如初夏的迎春花,開放的時節雖已過去,卻依然綻放她黃色的笑臉;她如初秋的殘荷,「缺胳膊少腿」卻依然不敗;她如寒冬的梅花,即使冰天雪地,卻依然開的鮮艷美麗,菊的堅持讓我感動。
自古以來,菊就一直是「隱逸者」的代名詞,「晉陶淵明獨愛菊」的詩篇依然飄在我心。菊花特有的向外翻卷的金色的花瓣,更是顯露出菊的清廉堅貞,菊的情節給我震撼。
南平的菊不止只有單調的黃色,今年的花還有粉紅的,白的(還有一些沒看全),她雖有動人的堅持,清高的氣節,美麗 的外表卻也依然讓人心動,菊的美麗令我心動。
停留了一會,我眷戀的離開了江濱公園,今年的菊,我沒敢看的太仔細,因為,今年的菊,令我感動,令我震撼,令我心動……
希望可以幫到你把,我自己寫的,文筆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