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同安盆栽

同安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7-03 07:52:53

盆栽佛頂珠桂花的初花期有什麼特點

喜陽,喜微酸性土,冬天溫度不低於0度。佛頂珠桂花屬桂花中的極品,好好養護。

㈡ 能代表廈門的元素有哪些地標建築,傳統文化,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等等

遠古時,因為白鷺棲息之地,廈門島又故而稱「鷺島」。宋太平興國年間,因島上產稻「一莖數穗」,又名「嘉禾嶼」。明代,被稱中左所。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稱贊廈門為「東方夏威夷」。廈門著名景點有鼓浪嶼、集美歸來堂、萬石植物園、廈門大學、海滄大橋、同安影視城、廈門園博園、南普陀寺等。
佛教:南普陀、梵天寺、虎溪岩寺、萬石岩寺。 基督教:思明區:新街堂、竹樹堂、三一堂、廈港堂、霞溪堂、復興堂、洪山柄活動點、安海路活動點等; 湖裡區:新區堂、寨上堂、鍾宅活動點、南山路活動點等; 集美區:高浦堂、灌口堂、英埭頭堂、後溪堂、集美堂、錦園活動點等; 海滄區:海滄堂、東嶼堂、新垵堂、芸美活動點等; 同安區:後河堂、雙圳頭堂、後爐活動點、杜橋堂、塘邊堂、南山堂、潘塗堂、洪塘頭堂、湖井堂、官潯堂、埭頭堂等; 翔安區:馬巷堂、城場堂、蓮河堂、同美堂、劉五店堂、新圩堂、古宅活動點等。 天主教:鼓浪嶼天主教堂、廈門天主堂(鷺江道)。 伊斯蘭教: 廈門清真寺(中山公園南路)。
廈門傳統習俗中華民族崇尚紅色,廈門人也一樣以紅色象徵幸福、吉祥。門聯、請帖都用紅紙;饋贈禮品也要在包裝紙上放張紅紙條;迎娶的車輛,要掛紅綵帶;喜幛、壽屏要用紅綢緞製作。喪事人家和他人住一座樓房的,還要在大門口掛塊紅布。而黑、白、藍等色調,則被視作端重、衰思的象徵。 栽種花草,是廈門人的一種愛好。不但自家有盆栽,還喜歡到市面買各種鮮花用清水養起來擺放客廳卧室。人們還常用新鮮花卉編扎花籃、花屏和龍、鳳、燈等造型,用作喜慶場面的陳設。 民間的一些忌諱和應注意的禮節性習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用掃帚打人,挨打者被認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時掃地,被人認為是逐客,有失禮儀; 婚慶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湯匙等餐具最為犯忌,被視為不吉祥的徵兆; 與親友進餐時,筷子不要插在飯上,因祭祀時往往在飯上插香。這是對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時,最忌諱擺六盤菜,因為依清朝舊例,死囚臨刑前才食以六盤菜餚; 在嬰兒面前不要談猴,認為談猴會招致嬰兒多病難養;也不要誇嬰兒肥胖,要說「好看」、「好養」。

㈢ 請問老師石蒜是我們吃的大蒜

您好:是一種花卉!
學名 Lycoris radiata 英名 Shorttube Lycoris 別名 蟑螂花、龍爪花、紅花石蒜 科名 石蒜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鱗莖。葉帶狀,深綠色。傘形花序,花鮮紅色或具白色邊緣,亦有白花品種。花鮮紅色或具白色邊緣,亦有白花品種。花期夏末秋初。原產中國,分布於長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喜陽,耐半陰,喜濕潤,耐乾旱,稍耐寒,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 繁栽要點 可在花後分球栽植。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栽植深度以土將球頂部蓋沒即可。接近休眠期時,應逐漸減少澆水。 應用價值 在中國有較長栽培歷史,《花鏡》中有記載。石蒜冬季葉色深綠,覆蓋庭院,打破了冬日的枯寂氣氛。夏末秋初葶葶花莖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麗,雄芯及花柱突出基長,非常美麗。可成片種植於庭院,也可盆栽。 石蒜是中國的珍貴花卉之一,品種眾多,有紅花、小紅花、黃花、淡紅紫色、百合型、白長筒型等,其葉期象蘭花,花型似金燈,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台灣省已把黃花石蒜出口日本。人工栽培的石蒜花在我市一面市,就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喜愛,是一極具市場潛力的花卉新品種。 石蒜(Lycoris radiata)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我國西南至東南部。該植物因生長於山坳的石頭旁,鱗莖外包暗褐色膜質鱗被,似大蒜而得名。長期以來,森林採伐,生態環境破壞,加上山區農民曾進行拉網式採集挖掘,現有的石蒜資源十分貧乏。為了保護、開發石蒜野生資源並使之產業化,開發廈門的花卉新品種以滿足人們對奇、特、美花卉的需求,廈門大學生物系與同安區農科所合作,開展石蒜的人工栽培研究,為發展廈門的花卉產業作出貢獻。 1 材料與方法 1.1 種子 紅花石蒜鱗莖,部分由永春、德化農民上山採集獲得,部分由本課題組前期自繁獲得,合計2 400粒。此外向有關植物園購買了百合型紫花石蒜、黃花石蒜、白花石蒜,小紅花石蒜鱗莖為種子。 1.2 栽培土壤 採用人工配製的營養土、田園土和荒地紅壤為栽培土壤。 營養土邊製作邊用農葯滅蟲,田園土和紅壤進盆前經農葯消毒、太陽下曝曬3天。土壤成分分析按中國農科院士肥所的方法進行。 1.3 種植時間 1997年10月5日~20日。 1.4 栽培方式 供研究鱗莖均用1‰多菌靈浸泡3min,濾干。挑選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種子種於花盆中,每盆3粒,共500盆,其中364盆為紅花石蒜, 其餘為從外地購買的其他石蒜品種。豎放,深度以土壤蓋沒種子為准。直徑小於3cm 的種子種於塑料網遮蔭棚的水泥槽中,株行距17~20cm, 也以土壤蓋沒種子為度,土層厚度為12~15cm。另外,於蔭棚內按上述規格種植50粒直徑3cm以上的種子作對照。 盆栽石蒜入土後,移至屋頂平台上管理。 1.5. 管理方式 種子下地後第一天澆重水以平衡土壤的水份,以後晴天每天澆水1次,陰天隔天澆水1次。整個栽培期定期用農葯對周邊環境進行殺蟲滅菌,並施有機肥及化肥多次。 2. 結果 2.1 石蒜的生長周期 2.1.1 不同石蒜品種生長周期的差異 以營養土分別盆栽紅花石蒜、黃花石蒜、百合型石蒜、紫色石蒜、小紅花石蒜和白長筒石蒜,於1997年10月9日~10日播種,結果表明,各種石蒜品種的生長周期基本一致,但採集於福建的紅花石蒜周期稍長,可能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所致。 2.1.2 不同石蒜的營養生長過程和長勢 由永春、德化採集到的大紅花石蒜於1997年10月8日下種後, 10月18日見葉片長出土面。該月底,每個葉芽抽出2~3片葉片,成叢狀,如韭菜,末端略帶紫色。1998年1月15日,主側芽皆可達4葉齡, 個別可達5葉齡,株最長葉片平均長度可達22~24cm,寬可達1.1~1.2cm,平衡脈,肉質墨綠。1998年3月5日,主芽平均達8~9葉齡,個別達10葉齡, 最長葉片平均長度為40.9cm,生長旺盛。以後最早抽出的葉片末端乾枯凋落,新葉片繼續長出,保持在每個葉芽9~10葉的水平,葉片略有增長。1998年4月6日~5月15日為葉片凋零期,之前整個營養生長周期結束,類似於同科的中國水仙。黃花石蒜和小紅花石蒜的生長過程類似於大紅花石蒜,區別僅在於黃花石蒜葉長可達80~90cm,寬3.5~4.5cm。小紅花石蒜葉長25~30cm,葉寬0.7~0.8cm。上述3種石蒜在廈門地區適應性較強,長勢佳,優於其它品種。以下研究皆以大紅花石蒜為對象。 2.2 石蒜對栽培環境的要求 2.2.1 不同土壤的盆栽石蒜比較 分別使用田園土、紅壤和人工合成的營養土盆栽石蒜。栽培結果表明, 種植於營養土的石蒜葉長、成熟鱗莖圍長,直徑等主要指標分別是田園土的1.3、1.14和1.14倍, 是紅壤栽培石蒜的1.5、1.30和1.29倍,成熟石蒜主鱗莖直徑大小是播種時的1.38倍。栽培於紅壤的產量增加只表現在側芽鱗莖的增多、增大方面,而主鱗莖大小與播種時比較,其直徑只大了0.24cm, 可見人工營養土較適宜於石蒜的人工栽培。 2.2.2 石蒜對土壤pH的要求 分別以pH5.8和7.8的營養土栽培,每盆種植種球8粒。營養期觀察結果表明,偏鹼性土壤不適合石蒜生長,每長出1片葉子不久,其末端就出現枯萎現象;葉片長度明顯短於酸性組,成熟鱗莖小,不飽滿;經葉芽分化期後,進入揚花期,栽培於偏鹼性土壤的石蒜基本不開花,而栽培於偏酸性土壤的鱗莖主莖,基本上都能分化出花芽,順利地揚花。 2.2.3 石蒜對生長環境溫度的要求 營養生長期石蒜10月上旬播種,此時最高氣溫不超過30℃,旬平均氣溫24℃,適宜石蒜生長,播種10天,根系生長旺盛,葉片先後長出地面。冬季日平均氣溫8℃以上,最低氣溫達1℃,不影響石蒜生長。至來年4月,由於長期陰雨天氣,光照不足,生長較弱,出現早衰現象,1998年4月6日起出現第一片葉子枯萎,至1998年5月15日前後全部葉片萎縮、乾枯,此時旬平均溫度已達24℃。說明石蒜生長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 2.3 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較 2.3.1 盆栽與水泥槽栽培結果的比較 以偏酸性營養土盆栽石蒜,下種後置屋頂平台上,不遮蔭;水泥槽栽培石蒜,下種後用孔徑2cm2的黑塑料網遮蔭,網的四周用防蚊紗網隔離, 網棚之上種有西蕃蓮, 以保濕及減少光照。栽培結果表明,遮蔭有利於石蒜的成長。 2.3.2 種子閹割與否的生長情況比較 分別以偏酸性營養土盆栽經閹割和未經閹割的石蒜種子,比較其生長情況。結果表明,閹割不利於石蒜的生長,但對鱗莖肉的葉芽損傷不大。這可能是由於石蒜鱗莖太小,閹割造成養分供應減少所致。 2.4 栽培後的花枝數比較 分別以不同栽培條件(遮蔭網、田園土、紅壤土、土壤pH5.8和pH7.8)網栽石蒜,結果表明,栽培於偏酸營養土的石蒜出花率最高;採用遮蔭網栽於水泥槽的石蒜與之相近,出花率達73%~80%。採用田園土栽培的出花率只是營養土的1/4;紅壤土的出花率最差,僅為3.3%。說明花枝數與鱗莖的營養積累有關,也與栽培土壤的肥力、酸鹼度有關。 3. 討論 野生石蒜生長於蔭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人工栽培石蒜應考慮石蒜生長的自然生態環境。本研究在栽培土壤酸鹼性方面(如土壤pH5.8)已基本達到野生自然條件。經過近10年的盆栽觀察,發現只要增加土壤的水份,提高土壤的肥力,適當調整有機肥與無機肥的比例,調整氮、磷、鉀的比例,就可以彌補野生石蒜生態環境的不足。在此基礎上進行較大規模的人工栽培石蒜研究,掌握了適合廈門地區人工栽培的品種。 種植時間以10月上、中旬為宜,來年5月中旬 營養生長期結束。整個營養生長周期150~160天, 與野生石蒜營養生長期一致。 氣溫對石蒜生長發育有重大影響, 日平均氣溫超過24℃, 將抑制其葉芽生長, 零上低溫不影響石蒜生長。 晴天要求重水噴淋。雨天應注意排水以防止爛根,不能用無漏底花盆栽培石蒜。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期皆要求高腐殖質、高土壤肥力的偏酸性土壤。沒有經增效的田園土、紅壤土不適合用於人工栽培野生石蒜。 營養生長後期應適當提高所施肥料中的磷肥比例。 盆栽石蒜應注意控制水份、土壤酸鹼性、肥水等因素,可以克服野生生態環境的不足,正常旺盛生長。 網棚遮蔭栽培是另一條較為合適的人工栽培途徑。 閹割對於提高鱗莖的質量沒有意義。 人工栽培石蒜的側芽可以進一步繁殖,解決種球自繁問題。 應去除帶花葉病株,並用常規方法解決蚜蟲危害問題。 綜上所述,本課題已掌握了石蒜人工栽培的主要條件,克服了野生石蒜生態條件的差異,解決了大量栽培的種子問題,摸清了病蟲害發生和防治規律,為石蒜花卉的產業化提供了前期理論基礎。
http://www.foodmate.net/ddimg/uploadimg/20050531/162631972.jpg

http://chinadxs.com/courseware/00_01qiugenhuahui/hh/3ss/ssj/hdxiao1.jpg

㈣ 廈門哪裡有盆栽買

在廈禾路上好象有,金榜公園往中山醫院方向的那邊也有幾家。
不過不曉得合不合你的意就是了。

㈤ 同安花店 花露詩語花店 便宜

同安一中
旁加油站正對面,
東橋
往小西門未到一中紅綠燈前20米。主營:節日花束、
開業花籃
、婚禮
彩車
、綠化盆栽、花盆花瓶、
模擬花
等。

㈥ 廈門的民俗有哪些

傳統習俗

中華民族崇尚紅色,廈門人也一樣以紅色象徵幸福、吉祥。門聯、請帖都用紅紙;饋贈禮品也要在包裝紙上放張紅紙條;迎娶的車輛,要掛紅綵帶;喜幛、壽屏要用紅綢緞製作。喪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樓房的,還要在大門口掛塊紅布。而黑、白、藍等色調,則被視作端重、衰思的象徵。

栽種花草,是廈門人的一種愛好。不但自家有盆栽,還喜歡到市面買各種鮮花用清水養起來擺放客廳、卧室。人們還常用新鮮花卉編扎花籃、花屏和龍、鳳、燈等造型,用作喜慶場面的陳設。

民間的一些忌諱和應注意的禮節性習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用掃帚打人,挨打者被認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掃地,被人認為是逐客,有失禮儀;
婚慶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湯匙等餐具最為犯忌,被視為不吉祥的徵兆;
與親友進餐時,筷子不要插在飯上,因祭祀時往往在飯上插香。這是對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時,最忌諱擺六盤菜,因為依清朝舊例,死囚臨刑前才食以六盤菜餚;
在嬰兒面前不要談猴,認為談猴會招致嬰兒多病難養;也不要誇嬰兒肥胖,要說「好看」、「好養」。
以上忌諱,有些至今還在沿用,但多數已不再拘泥了。

節慶活動

廈門同全國各漢族地區一樣,很注重民間傳統節慶。

春節 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節前,家家戶戶貼春聯。除夕夜,合家圍爐(火鍋)吃年飯。有的通宵不眠,名為「守歲」。長輩把紅包賞給未成年的孩童,名為「壓歲錢」。初一凌晨,點燃爆竹「開正」。人們換上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客人來家,應款待甜茶、糖果、蜜餞;來客帶有孩童,則送給禮柑、瓜果。初三這天,被作為新喪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門和外出賀年。

元霄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廈門稱為「上元」或「燈節」。當天夜裡,父母往往帶著孩子提燈上街觀景。近年來在中山公園舉行「鷺島燈會」已成慣例,民間還經常有耍龍燈、舞獅等活動。

清明節 人們要依俗掃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掃墓都是獻冥紙,現在逐漸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節前後十日,公墓、骨灰室都開放供民眾祭奠。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日,廈門俗稱「五日節」。以往家家門口要插艾蒲、家中灑雄黃酒、給小孩佩帶香袋,用以驅邪,現已少見。但人們還習慣在這一天翻曬衣物、做大掃除,並保留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集美龍舟是歷年組織龍舟競賽的場所,屆時熱鬧非凡。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人們合家團聚或倍加思念遠方親友的日子。在中秋節,廈門人除了賞月、吃中秋月餅外,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時候流傳下 來的「玩會餅搏狀元」的民俗活動,極具特色,充滿樂趣。中秋會餅每盒63塊餅,大小不同,共分為6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在「搏狀元」活動中俗稱狀元、對堂、三紅、四進、二舉、一秀)。每人輪流將6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里的骰子的點數領餅,以最終奪得「狀元」為幸運。三百多年來,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也有人邀集親友到虎溪岩一帶賞月吃餅。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民間喜登山郊遊。

冬至節 家家戶戶祭祖吃湯圓。

民情風俗

在廈門,結婚、壽辰、生兒育女等喜慶,統稱「紅事」;而喪葬則稱為「白事」。

結婚 成年男女結婚,以往禮節甚繁,現已大為簡化。一般市民仍照舊俗擇定佳期,由雙方長輩主辦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將「嫁妝」送達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當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設宴請客。席散以後,賓客朋友不論輩份大小,都可前往「鬧洞房」。婚後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則備酒筵接待,女方親友應邀作陪,以示慶賀。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結婚已不按這一套,而時興旅遊結婚或新婚舞會。

生日壽辰 廈門人做生日以少年16歲和老人50歲、60歲大壽為重。少年男女,年滿16歲,被看作長大成人。族人親戚要送活雞、線面、衣料等禮物去慶賀。當事人父母則設筵回禮。老人壽辰,尢其父親60花甲、母親50壽辰,已成家的兒女要備好豬腿、壽面、美酒、雞蛋等四色禮物奉獻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的人家還設筵款待親友。

生兒育女 民間視為一大喜事。兒女出生滿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備好「油飯」派人送到娘家報喜。滿一個月,再以「油飯」分送親友和鄰居,稱為「彌月」。隨後4個月、周歲,也要熱鬧一番。

喪葬 以往也講排場,現在廢土葬為火葬,諸事皆由殯葬管理所料理,喪家稱便。

文化藝術

廈門有歌仔戲、高甲戲、南樂、歌舞等四個專業文藝團體,還有星海合唱團、少年兒童藝術劇團、台灣同胞文藝隊等許多業余文藝組織。

歌仔戲 (又名鄉劇)是閩南地方代表性劇種。1662年大批閩南人隨同民族英雄鄭成功移居台灣,帶去了「龍溪錦歌」、「安溪採茶」和「同安車鼓」等民間音樂藝術,出現了「歌仔館」。明末清初,受梨園戲、高甲戲和京劇等劇種影響,逐漸形成獨特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先在台灣流行,1928年後傳回閩南,經民間藝人的改革創新,再取名「鄉劇」。這種戲曲唱詞通俗朴實,唱腔活潑動聽,深受群眾喜愛。廈門歌仔戲劇團的名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被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曾由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影片發行東南亞,其它劇目如《火燒樓》、《五女拜壽》、《殺豬狀元》、《啞女告狀》、《白蛇傳》、《真假太子》等也已製成電視戲曲片。

高甲戲 源於泉州農村一帶。相傳在明末清初,泉州府沿海漁村,每逢迎神賽會,人們以舞獅隊的武打為基礎,配以「水滸」故事,,表演「宋江戲」。接著吸收了梨園戲、傀儡戲、布袋戲的唱、做等表演手段,發展成文武合演的「合興戲」。清代末期,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陽腔和京劇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廈門市高甲戲劇團在閩南城鄉享有盛譽。1960年曾參加全國巡迴演出,並到北京參加國慶獻演。傳統劇目有《審陳三》、《挑花搭渡》及現代戲《竹杠》,有的已拍成電視戲曲片。

南曲 又稱南音、南樂、南管、弦管,是閩南最流行的一種地方曲藝。據考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記載,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慶祝60壽辰,全國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獻藝,南曲也進京演奏,受到賞識,被授予「御前清聽」的鄉匾和彩傘、宮燈,並賜給了演奏二胡的藝人以腳踏金獅的龍遇。這種古老樂曲用琵琶、洞蕭、二胡、三弦等樂器吹奏,樂曲優美抒情,富於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駿馬》、《三更人》、《感謝公主》等,均灌成唱片,發行於海內外。

廈門民間的表演藝術,還有舞獅、踩高蹺、蜈蚣閣、車鼓弄、錦歌、答嘴鼓等,生動活潑,多彩多姿。

㈦ 軍營村在哪,都有什麼好玩的

軍營村在廈門同安蓮花鎮,在軍營村可看日出日落、觀夜空星月、賞雲蒸霞蔚,聽山語鳥鳴,更有採茶制茶、竹器製作、高山盆栽、抓魚摸蝦、果蔬採摘、美食體驗等。。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㈧ 都說三角梅不耐寒,有沒有耐寒一點的三角梅

三角梅是一種很受歡迎,很普及的一種花卉,南北地區都有種植,給人的印象就是好養,耐活,花期長,花量大,非常的漂亮,但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不耐寒,南方還好說,在北方,三角梅越冬就成了大問題。而已經進入了10月份,溫度下降的速度會加快,還沒有給三角梅找好新家的,得抓緊時間了。

總結:

三角梅的品種很多,但耐寒品種也不是很多的,像重瓣橙、重瓣粉、檸檬黃、怡景、暗斑五寶、金心雙色、綠葉櫻花、桑巴等等基本上在環境溫度低於10℃時,就需要注意了。而三角梅耐寒能力的好壞,除了品種之外,還和自身的抗性和平時的養護條件,環境等息息相關。一些耐寒的品種,如果你養護不當,照樣受凍而死。而對於地栽來說,不管什麼品種,請北方的花友不要輕易地嘗試,除非你能搭起一個溫房或者是環境極佳的地方。

㈨ 同安紅三角梅特點是什麼

同安紅三角梅最大的特點是花色美艷,花朵大,花量豐富,花期能從3月一直開到10月份,長達280天左右,花開似火,紅艷艷的大花簇很是喜人,非常壯觀,可以說是三角梅品種中最勤花的品種,也是深受花友們的喜愛。

同安紅三角梅與其他品種相比,栽植條件寬泛,花期長達280多天,栽植地區一年四季可開花,觀賞價值高,綠化價值明顯,如今該品種已經是地理標志性花卉品種。

同安紅三角梅產地介紹:

同安紅三角梅的原本產地在廈門同安區隨著品種的優良性愈加凸顯,栽植地區已經遍布廈門、福建、廣東、廣西、雲南以及海南等地,南方三角梅種植區皆可栽植。

同安紅三角梅植株高可達2米,栽植非常廣泛,無論是學校、公園還是主幹道路等都能看到絢麗多姿的三角梅,甚至家庭盆栽種植也適合,盆栽觀賞可以選擇較大一些的花盆,定期修剪來保持整體美觀,同安紅三角梅開花非常勤,只要保證陽光充足和溫度適宜,就能輕松花開滿盆。

熱點內容
一朵荷花符號 發布:2025-08-17 16:47:07 瀏覽:811
水梅花怎麼繁殖 發布:2025-08-17 16:42:24 瀏覽:17
荷花魚蓉 發布:2025-08-17 16:38:12 瀏覽:495
每月七夕節 發布:2025-08-17 16:31:40 瀏覽:712
寫茶花的五絕 發布:2025-08-17 16:30:54 瀏覽:523
春節花藝 發布:2025-08-17 16:30:40 瀏覽:233
如有梅花什麼 發布:2025-08-17 16:29:11 瀏覽:638
牡丹江全景 發布:2025-08-17 16:28:27 瀏覽:231
七夕老年 發布:2025-08-17 16:28:23 瀏覽:25
樂山梅花城 發布:2025-08-17 16:27:34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