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荔枝盆栽的種植方法

荔枝盆栽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6-23 08:00:08

A. 怎麼用荔枝核種盆栽

以下是荔枝核的盆栽栽培方法:

1.要選擇種子飽滿的荔枝品種
2.吃完果肉後的樣子

3.將芽點處的殘留果肉處理干凈

4.浸泡種子!泡水期間每天至少換一次水,因為天熱能換多次水更好。如果要出門不能換水最好將種子泡在干凈水裡並放在冰箱里,否則等你回來後,水裡的種子可能因為沒換水而發臭。

5. 泡水幾天後,芽點處會裂開並露出白色,再多泡幾天就會出現 開裂,開裂後的種子更容易長出芽來。一般泡3-7天就可以

6.准備一個自己喜歡的花盆,因為荔枝屬於高個子植物,建議用淺盆就行,盆底最好有排水孔。有排水孔的好處是如果你澆水不當過多也不至於讓它淹死,也就是不容易爛根。但是你如果是個經驗豐富的綠植高手,可以控制好澆水的量,那麼使用無排水孔的盆會更好,水不易漏出比較干凈。
按4:1的比例混合出培養土,也就是沙和土混在一起就行,放在盆中約七八分滿

7.將浸泡好的種子由外圈往內圈排列整齊,注意芽點朝上

8.在種子上面薄薄地蓋上一層土,也可以在上面再鋪些小碎石(注意土或碎石都只要淺淺一層就可以,太厚的話芽會比較難長出)

9.如果是用盆底有排水孔的盆,澆水時澆到排水孔流出水就行。如果是無孔盆器,不建議直接澆水因為怕水過多至腐爛,最好用噴壺噴水。土壤濕潤的情況下,每天再用噴壺噴一次表面(注意:如果剛開始用的培養土很乾,用噴壺露噴水時就得噴多次,才能讓土壤完全濕潤。水一定要適中,不能過量也不能太少)

10.種子種下去約5-7天,芽點就會變綠並開始生長,在土壤下面看不到的部分,已經開始長根。

11.之後的每一天,都會看到荔枝種子生長的新變化。

B. 盆栽荔枝必須注意哪些關鍵技術

仲夏時節,我國閩南、嶺南一帶,鬱郁蔥蔥、亭亭如蓋的樹上,掛滿了象紅玉、似瑪瑙的荔枝,那種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重的絢麗景象,真叫人賞心悅目。近年來,廣東、福建將荔枝盆栽,樹形美觀,葉片碧綠發亮,小花芳香撲鼻,果實串串成珠,綠里透紅,既可觀葉,又可賞果,既飽眼福,又享口福。盆栽荔枝必須注意以下關鍵技術。1.品種選擇,作盆栽的荔枝應選葉片稍短、栽培較易、品質優良、抗病力強的品種,例如桂味、准枝、黑葉、三月紅等。還有些名奇品種,正在試栽,例如廣東的白花、白殼、白核、漿如血的水晶球;廣西黃花、黃殼、紫漿、青核的黃袍子;開並蒂花,結並頭果的「並頭觀」;開長如指的龍牙,果形如珠似球的七月熟及核小如錐、肉厚軟滑、多汁濃甜的五華蛀核荔等。大果形如廣東蟾蜍紅,四川楠木葉,重達53克和60克。

2.高壓育苗,選壯年樹陽面結過果的二三年健壯枝條,粗在1.5厘米以上,在距分枝點6~7厘米處用刀在上下各環割一圈,深達木質部,寬3~4厘米,把皮層剝去,用刀刮凈切口木質部上的形成層,剝後經2~3天,包紮泥團,外包塑料薄膜,保溫保濕。泥團用木屑、干雞糞和肥泥按2∶1∶7的比例混合揉勻,包紮袋寬為5~6厘米,6~8厘米長,包紮要緊,注意泥團保溫,亦有用水苔加入牛糞和過磷酸鈣,傷口塗20~4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經50~60天可長出新根,便可截離母體,離樹後,圈枝苗先解除薄膜,再將泥團浸入水中,讓其充分吸水,取出後蘸上泥漿便可上盆。

3.全理施肥上盆要用直徑25厘米以上的深盆,盆土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質壤土,pH為5~5.5為宜,可用肥沃園土或紫砂土拌適量干雞糞及餅肥,上盆後放在通風的蔭棚下,澆足水,以後保持盆土濕潤,7~10天後可放在陽台或庭院正常管理。荔枝幼樹根少,吸收力弱,枝梢發生次數多,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上盆後二三年可開花結果,冬季應施基肥,以餅肥或廄肥為主,每盆300~800克,花前肥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施,以磷鉀為主,配合施以氮肥,佔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壯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施,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還可噴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加0.1%硼酸,采果前施肥,這期施肥量佔全年的40%,是荔枝形成結果母枝的時期,氮、磷、鉀的比例為0.8∶0.4∶0.7。

4.溫光管理,荔枝生長適溫為24~29℃,低於15℃萌芽展葉停止,-2℃是發生凍害的臨界溫度。每年冬季要有一個相對的低溫時期,才能開花,花芽分化要求的低溫為1.5~2.7℃。開花適溫為16~24℃,低於10℃,高於35.5~36.5℃開花不好。荔枝是喜光果樹,長日照可以促進花芽分化,開花時光照過程對授粉不利,幼果期光照不足會引起落果。一般品種3月底至4月上旬開花,10~12月花芽分化,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果實採收。因此,盆栽荔枝在生長季節應放在通風良好的向陽處,10月上中旬,氣溫低於10℃要入室,在長江流域,要在室內開花,4月中下旬才能出室。

5.矮化促分枝,盆栽荔枝質量的好壞與矮化促分枝有關,截頂矮化應與圈枝同時進行,即在距圈枝處20厘米左右短截,可使圈枝苗離樹前抽生分枝,亦可在上盆後再整形修剪。第一年主幹上留二三個主枝,其餘抹除,第二年秋冬主側枝短截到15~20厘米,每個側枝留2~3個分枝,其餘除去,使樹高控制在50~60厘米左右,整成後樹形呈饅頭形。6.促花授粉,冬季要創造一個低溫乾燥的條件,促進花芽的形成,所以要控水控肥。如出現冬梢應全部抹除或保留基部2節,1月份側芽萌發,形成花穗,3~4月開花,花期25~30天,由於雌花與雄花不同時開放,故要人工授粉,即在雄花盛花期的上午9~12時,用攝子收集花粉與0.05%蜜糖混合成懸混液,用毛筆塗在柱頭上,可提高坐果率,6~7月果實成熟,可賞果15天左右。

C. 荔枝樹盆栽怎麼養

1. 選好園地。選擇來地勢開闊,源土質疏鬆肥沃,土層深厚,並且有水源的丘陵山坡作為荔枝種植園為好。
2. 選好苗木,下足基肥。選用新根多,枝桿光滑,無病蟲的健壯枝苗或嫁接苗。
3. 幼齡期管理。①勤施薄施追肥.為促多抽發新梢②抓好保梢壯梢。每次梢噴農葯兩次,在新芽嫩葉展開時和新梢轉綠前各噴一次,在葯液中加入新高脂膜,可促梢生長健壯。
4. 結果樹管理。①培養健壯結果母枝.看樹勢來確定攻放一次或兩次秋梢,每次梢噴防治病蟲農葯兩次,並加入葉面肥一起噴,保梢壯梢。②控冬梢促成花。為防止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抽發冬梢,影響花芽分化,一般在11月中旬開始即要進行控梢工作:塗抹促花王2號,控冬旺,代替激素殺梢,控夏梢。③加強保花保果。為提高坐果率,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提高營養輸送量。防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畸形果,使果實著色靚麗、果型美、品味佳

D. 荔枝種子怎麼種植圖解

1、荔枝盆栽

從超市裡買回成熟鮮美的荔枝,吃完後收集自己感覺夠的荔枝核。用手將荔版枝核芽點及周圍上附著的殘權留果肉和白色軟組織剔除,並且清洗干凈。

找一個碗裝面水淹沒荔枝核,之後天天換水,將荔枝核浸泡其中。大概三五天後荔枝核的外殼會微微開裂,就可以看到裡面的芽點淺綠色部分,就可以播種了。

倒入花市裡買的種花土或比較有營養的土也可以

再表面也覆蓋薄薄的一層土,再用准備好的一些小碎石頭填在種子上。完成後,用噴水壺再來噴水,把表面的土都噴濕,以後每天噴水一次。大概一周之後,小芽就冒出來了,雖然稚嫩卻很筆挺,看起來也很可愛。

大概要十天左右,新葉長出,葉子是淡淡的褐色。兩星期後,葉子就長越大了,顏色也跟著變成粉紅色了、淺咖啡色、淺黃色。半個月後,葉茂喜人,十分美觀。就可以把它放在陽台上,顯得格外的漂亮喲!

E. 發芽/荔枝盆栽/種子變盆栽/如何種荔枝/荔

荔枝種子盆栽種植方法
1.在六、七月盛產期時,從市場買回新鮮的荔枝,請家人一起吃,將吃剩的荔枝籽留下,收集足夠的種子。
2.將荔枝種子頂端的果肉及白色軟組織(芽點處)剔除,並清洗干凈。
3.將荔枝種子浸泡在水裡,水淹沒種子即可,每天要換水。浸泡3~6天後外殼就會微微裂開,可看到芽點(裂開後白色的部分),即可種植。外殼裂開後,再多泡2~3天,可加快冒出新芽。
4.選適合的無洞盆器,放入無菌的培養土,約九分滿,並噴灑一些水至表面上的土使有潮濕感,利用鉛筆或原子筆戳洞孔,裂口芽點朝上埋入洞孔,一顆接一顆,可不留間距,由外向內同心圓慢慢排列整齊。挑選裂開程度類似的種子種在同一盆中,這樣發芽的情形會比較一致。再用麥飯石或其它小碎石鋪滿表面空隙,噴水器來回灑水三圈,記得每一天噴水一次。
5.接下來就等待發芽,一周後新芽可以全部冒出來了,嫩嫩的紅里透點淡淡的綠,小小一株一株,很可愛。
6.第10天後,長出新葉子,葉子的顏色是淡褐色。
7.第13天後,葉子茂密了,葉子的顏色慢慢變成粉紅、淺咖啡、淺黃。
8.第15天後,葉子更茂密了,葉子的顏色有淺咖啡、淺黃、淺綠色,可以同時看到不同顏色的葉子在同一盆栽里,非常美觀。
9.第19天後,葉子的顏色會由淺綠色再轉變成深綠色,欣賞葉子的變化過程,是非常有趣的事。
荔枝介紹:
荔枝是無患子科亞熱帶常綠果樹。學名為Litchi chinensis Sonn.,別名有大荔、丹荔、荔支、麗支、勒荔等。樹可高達8~20公尺。莖上多分枝,灰色;小枝圓柱形,樹葉互生,復葉,連葉柄長10~25cm;小葉細長,上表面綠色有光澤,頂端成尖角突出。春季開綠白色或淡黃色小花,圓錐花序,花雜性。果實心臟形或圓形,果皮具有多數鱗斑狀突起,顏色鮮紅,紫紅、青綠或青白色,種子矩圓形,褐色至黑紅色,有光澤。果肉新鮮時,呈半透明的凝脂狀,細嫩多汁,味甜清香味美芳香。荔枝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水果。"荔枝"兩字出自西漢,而栽培時代始於秦漢、盛於唐宋,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歷史。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未經保存處理的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性。新鮮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六、七月為盛產期,其種類以黑葉荔枝為主,其他有糯米荔枝、玉荷苞等品種。

F. 荔枝種植技術

荔枝大部分是種在丘陵、坡地,這些土壤通常有機質含量較少,土層較淺,保水保肥能力差,如不注意土壤管理,荔枝的生長發育將受到嚴重影響。

荔枝菌根好氣,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發育。幼齡果園一般每年鬆土除草5-6次。夏、秋季高溫多濕,雜草生長迅速,鬆土除草次數宜多,春季地溫較低,冬季地表乾燥,雨量少,雜草生長較緩,耕作次數較少。

荔枝園的土壤改良主要內容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增加有機質。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力,為根群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6)荔枝盆栽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荔枝的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通常不超過10米,有時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灰黑色;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

葉連柄長10-25厘米或過之;小葉2或3對,較少4對,薄革質或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頂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常纖細,在腹面不很明顯,在背面明顯或稍凸起;小葉柄長7-8毫米。

G. 在北京,想在家裡種點荔枝,怎麼種需要注意點什麼

荔枝是熱帶植物,並且不宜盆栽,你最好將其種植在地上,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最好盆栽時用個大盆。
荔枝最低耐受低溫為0℃左右,極限為-2℃。所以盆栽時要保持溫度為2℃以上。夏秋季時可以自然溫度養護。
光是荔枝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必需的能源。荔枝是陽生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才有利於它的生長發育。日照可促進同化作用,並有促使花芽分化和增加果實色澤、風味之功能。但花期日照過強,則蒸發量大,致使花絲凋萎,柱頭乾燥,授粉困難,故花期日照宜長不宜過強。幼果發育期,天氣宜晴,否則日照不足,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造成營養不良而引起落果。果實成熟期,更需要晴朗天氣,否則果實色澤不鮮,香味淡,糖分少,品質劣。俗活說:「向南荔枝,向北龍眼」,這是果農多年的經驗總結。向南、東南、西南日照較多,有利花芽分化,果實品質也較好。
萌春梢或抽花穗需在土壤濕潤狀態下才能收得較好的效果。開花期多雨則爛花,結果少,甚至無果。開花期特別是雌花開放時,晴天有利於授粉受情。入冬後,荔枝進入花芽分化,此時土壤和空氣濕度低時,可提高樹液濃度,有利花芽分化。
病蟲害防治應及時,一般噴施廣譜性殺菌劑與殺蟲劑即可。如多菌靈、甲托、代森鋅等殺菌;功夫、氯氰菊酯、樂果等殺蟲
首頁->荔枝種植技術

H. 荔枝的栽培技術

階段管理:
一、幼齡樹的管理
荔枝從定植到進入經濟結果期,管理粗放者可拖至5~7年,如加強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則可在定植後第三年就進入有經濟效益的開花結果期。
這時期的特點是生長旺盛,枝梢發生次數多,根系分布淺,抗逆能力弱。開始具有開花結果能力,但座果率低。這時期的管理任務是,擴大根系生長范圍,植株旺盛地進行營養生長,大量抽生健壯、分布均勻的枝梢,形成良好的樹冠骨架,為早結豐產打好基礎。
(一)土壤管理
荔枝大部分是種在丘陵、坡地,這些土壤通常有機質含量較少,土層較淺,保水保肥能力差,如不注意土壤管理,荔枝的生長發育將受到嚴重影響。
1、樹冠下的土壤管理
荔枝幼齡樹的根系較少,生長弱,而且具有與某種真菌共生的菌根,菌根的生長要求具有比較通氣的土壤環境。因此,荔枝樹冠下樹干周圍土壤必須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
才有利於菌根的形成和根系的迅速發育。所以,樹冠下的土壤要及時鬆土,多施有機肥,地面復蓋,防止板結。
2、樹盤外的土壤管理
幼齡期的荔枝園,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行間應間作短期作物(蔬菜、豆科綠肥等矮生作物),結合間作進行多次的施肥、灌溉、鬆土,並將間作物收獲後莖桿和綠肥翻入土中,增加有機質、改良土壤。植後第二、三年,必須有計劃的把樹盤外圍的土壤進行改良。具體做法,秋冬季時,在原植穴外挖50厘米深,40~50厘米寬的溝,每株每年壓入100
公斤左右的雜草、樹葉或綠肥,加1.5公斤過磷酸鈣,上面再蓋土。挖壓青施肥溝,第一次在苗木的東西側挖,第二次在苗木的南北側挖,或者沿樹冠外圍挖一圓圈。
3、肥水管理
施肥:定植後一個月即可開始施肥。二、三年內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掌握「一梢兩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頂芽萌動時施入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和長葉;當新梢生長基本停止,葉色由紅轉綠時,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轉綠,增粗枝幹。新梢轉綠之後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後第一年根少樹小,每株每次用復合肥25克,尿素約15克,氯化鉀10克,過磷酸鈣50克混合施用。幼樹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噴施葉面肥5-6次。
定植後1~2年生幼樹的肥水管理,能促發根群和枝梢總葉面積。定植成活後的荔枝幼樹根系少而弱,吸收力也弱,因此不宜大肥大水。施肥以腐熟優質、以氮為主配合少量磷、鉀肥、少而精、勤施薄施為原則。定植當年的幼樹可以每月施稀薄的肥水1~2次。第二、三年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每次枝梢頂芽萌動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葉片由紅轉綠時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轉綠,提高光合效能,積累營養物質。也可在新梢轉綠之後再施一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縮短梢期。
施肥量,第一年每株每次可施尿素20克左右,或施復合肥30克左右,或稀薄的人糞尿中每擔加入尿素200~250克或磷鉀肥,每年每株1~2公斤。第二年起,施肥量應逐步提高,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加50~60%。施肥的方法,第一年幼樹最好將化肥溶於水中,在樹盤內潑施,第二年以後可在樹冠外圍土壤上開淺溝施,施後蓋土,乾旱時要及時灌水。
葉片對肥料的吸收快,吸收率高,因此,可在新梢轉綠後進行根外施肥,以0.2%尿素,0.3~0.5%的磷酸二氫鉀噴灑葉片,能促使枝梢迅速老熟。但使用濃度應特別注意,濃度過高易灼傷葉片。高溫乾旱時應適當降低濃度。幼齡荔枝樹根系弱,分布淺,易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在高溫乾旱的情況下,如土壤水分過少,將抑制枝梢的萌發生長,甚至植株枯死。因此,旱季應注意灌溉保濕。雨季則要注意排除積水。
灌水、排水:水分是荔枝樹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年荔枝樹根少且淺,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大,在土壤乾旱,大氣乾燥的條件下,應注意淋水保濕。雨季防止植穴積水,下沉植株宜適當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長。
荔枝菌根好氣,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發育。幼齡果園一般每年鬆土除草5-6次。夏、秋季高溫多濕,雜草生長迅速,鬆土除草次數宜多,春季地溫較低,冬季地表乾燥,雨量少,雜草生長較緩,耕作次數較少。荔枝園的土壤改良主要內容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增加有機質。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力,為根群生長創造良好條件。改土方法是原植穴外圍開環狀溝或2條平形施肥溝。每條溝施入農家肥8-10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復合肥0.5公斤,然後蓋土高出地面25-30厘米。
4、除草、鬆土
荔枝菌根好氣,除草、鬆土有助於土壤疏鬆通氣,能促進根系的發育。幼齡樹可結合間作物的管理進行除草鬆土。夏秋季高溫多雨,雜草生長快,土壤也易板結,除草鬆土次數宜多;冬春氣溫低,乾旱,雜草生長慢,除草鬆土次數較少。
幼樹根淺,因此,根據范圍內鬆土應淺,8~10厘米為宜,根際范圍以外可深至15厘米左右。
5、間作
荔枝幼齡果園有較大的空間和地面,充分利用土地間種、套種,有利於達到以園養園、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增加收益的目的。並可通過對間種物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抑制雜草,防熱保濕,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良。荔枝幼齡期行間間種短期矮生作物,可充分利用土地,以短養長,增加收益,並可抑制雜草,防止水土流失,間作物的莖葉可作施肥和蓋草材料,改良土壤。但切忌種植高桿作物、攀緣作物和吸肥力很強的作物,以免爭奪荔枝的養分水分和陽光。間作應加強施肥、灌溉,提高地力。
6、覆蓋
荔枝園的土壤覆蓋可減少陽光強烈直射地面,夏降土溫,冬能保暖,防旱保濕,減少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通常用田間雜草、作物莖稈等蓋於『樹盤』,作業時忌將覆蓋物緊靠樹干,以防白蟻等危害。 覆蓋可以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濕潤,調節土溫,夏季降溫,冬季保暖,有利根系的生長;可抑制雜草生長,減少除草用工;蓋草腐爛後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
(1)死覆蓋:一般用雜草、樹葉、間作物莖桿等覆蓋樹盤(離開荔枝苗樹桿15厘米,以防白蟻),或使用黑色農用塑料薄膜覆蓋。
(2)活覆蓋:在行間間種綠肥,旱季時割下作死覆蓋。
(二)樹冠管理
幼年荔枝樹冠管理的目的:根據荔枝的生長特性和當地的外界環境條件,通過各種各樣的農業技術措施,控制和促進樹冠的迅速擴大,分枝數增多,枝梢生長健壯,主枝和側枝分布均勻,骨架結構堅固,矮生而又密集的樹冠,為早結、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整形
樹冠表面結果是荔枝結果的主要特性,豐產型的樹冠多為半圓球形或圓錐形。從種植當年起,就要注意培養矮干,3~4條主枝的半圓球形樹冠。主幹的高度30~60厘米(分枝短的品種30厘米,分枝下垂的品種60厘米,密植園可矮些,疏植園可高些)。當主桿高30~60厘米時即摘(截)頂,促使分3~4條方位分布均勻的一級分枝(主枝);一級分枝長40~50厘米時再摘(截)頂,促使分生2~3條二級分枝(副主枝),其中前端一條不截頂,使其向外延伸,其下2條再摘(截),形成三級分枝(側枝);主枝和許多大側枝構成樹冠的骨架,故稱為骨幹枝。三級分枝再摘(截)頂,分生四級分枝。如此再進行2~3次,形成緊湊的樹形,增加結果母枝的數量。主枝與副主枝的分枝角度如果過小(小於45度),可用拉繩或吊石的辦法調整。通過人工控制,使荔枝樹形成為開張的半圓球形樹冠。
骨幹枝的培養,必須從幼苗期開始做起,否則對樹體的結構,樹勢的發育和結果都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枝條疏而長的品種,如三月紅、妃子笑等品種,必須在幼齡期做好樹形的培養。
2、修剪
幼年荔枝樹整形修剪要求幼樹能培養出30-40厘米高的主幹,3-4條分布均勻的主枝,使其著生角度合適,因此修剪的對象是:交叉枝、過密枝、弱小枝,以及不讓其結果的花穗。修剪可用修枝、摘心、拉枝、吊枝、撐開等方法,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
過去對幼年荔枝樹很少進行修剪,因此樹冠凌亂,枝條過多過細,病蟲害嚴重,生勢衰弱。應在每年的冬季進行一次修剪,將過密的陰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弱枝、枯枝剪掉,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並使樹冠內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每次新梢老熟後而下一次新梢未萌發之前,把生長過旺的徒長枝、直立枝留20~30厘米進行短截。
幼樹的修剪要注意樹冠均衡,不要一邊高一邊低,或一邊寬一邊窄。若骨幹枝間強弱差異較大的,可抑強扶弱。
幼樹修剪的原則:宜輕不宜重,宜少不宜多,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注意多剪上少剪下,多剪下少剪內,避免把內膛枝和下垂枝剪光,而形成表面結果的殼形樹冠。修剪時期應在新梢萌發前進行。
二、結果樹的管理
荔枝長期存在結果不穩定的現象,隔年結果甚至隔幾年結果的很普遍。其原因除氣候條件的影響外,主要還是管理不善的問題。
對荔枝結果樹的科學管理,首先要重視土壤管理,創造一個有利於荔枝根系生長發育所要求的土壤生態環境,使根系發育旺盛,吸收能力強,保證結果樹地上部能正常開花結果。其次是要合理地進行樹冠管理,根據荔枝生長發育的規律,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使結果樹在入冬後具有健壯而成熟的枝梢,積累充足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形成花芽開花結果。
三、套袋護果
有條件的果園,可在荔枝果實約五成熟時(果實基部開始轉紅),進行果穗套袋,既可防蟲、防病,又可防蝙蝠;保濕降溫,防日暴曬傷果;減少蒸發,增加(袋內)溫度,促進果實成熟。可用專制的果實袋或透明塑料薄膜袋或半透明的硫酸紙袋,袋園筒形,長約30~40厘米,寬20~25厘米(長寬按果穗長短、大小而定),其上打一些直徑0.5厘米的小孔,套上果穗,上部束綁,下部略打開。套袋前先噴霧防蟲防病農葯。采果時果穗和果實袋一起摘下。
保存方法:
未經保存處理的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傳聞唐代唐明皇為博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蔡襄的《荔枝譜》與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說是洛州(今重慶涪陵),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記》則認為貴妃所食的荔枝來自嘉州(樂山),今人藺同在《涪州文史資料選輯》肯定楊貴妃吃的是洛州荔枝),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以快騎驛送。杜牧有〈過華清宮〉詩:「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甫有《病橘》詩曰:「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枝,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楊貴妃外傳》談到楊貴妃在馬嵬驛被賜縊死,恰好廣州進貢的荔枝到,玄宗用它來祭奠貴妃。
現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選易於保存的品種,以低溫高濕(攝氏二至四度,濕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氣調,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或配合葯物來殺菌防腐。亦有一些不法商販用稀硫酸噴灑在荔枝以防腐,但對人體有害。
新鮮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當造的時節。產地附近的城市經常可以買到剛剛摘下來的新鮮荔枝。至於離產地較遠的地方,便只可以買到冰凍過的。荔枝罐頭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殼去核,泡在淡糖水裡。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經常用來作冷飲或甜點。 農業防治
1、重施功梢肥,適施保花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逆性。
2、適時采果,采後做好冬季清園工作,及時修剪,抑制冬梢,減少越冬病蟲源。
化學防治
1、春梢期(花蕾期)和開花期,抓好荔枝椿象、霜疫霉病的防治。
①防治荔枝椿象、癭蚊、葉癭蚊,用4.5%綠福乳油1500倍加24%萬靈水劑1000倍混合噴施,或選擇20%滅蟲蟎乳油1500-2000倍、480克/升稻諾乳油500-800倍交替使用。
②如開花前陰雨天多,霜疫霉病、炭疽病常發生,可用64%田亮WP600倍防治霜疫霉病、70%紅日WP800倍防治炭疽病。
2、果期:抓好荔枝霜疫霉病、荔枝蒂蛀蟲的防治,兼治荔枝椿象等其它害蟲。防治時期在荔枝蒂蛀蟲羽化率30%左右噴第一次葯,5-7天後重復噴1次。防治荔枝蒂蛀蟲可用4.5%綠福乳油1000倍(或4.5%綠綠福水乳劑1500倍),或480克/升稻諾乳油500-800倍、30%農爾旺乳油500-800倍,交替使用或混合噴施。
3、培養健壯秋梢。可在秋梢剛抽出5厘米左右時噴第一次葯,10-15天後再防治1次。可用4.5%綠福乳油1000倍(或4.5%綠綠福水乳劑1500倍),或30%農爾旺乳油500-800倍、24%萬靈水劑1000倍,或480克/升稻諾乳油20%滅蟲蟎乳油1500倍交替使用或混合噴施。
4、做好保花、保果工作。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實發育期各噴施一次0.01%天豐素乳油(稀3000-4000倍),可以促進花芽分化、達到保花、保果、提高果實品質的作用。
盛花一個月後至採收前的落果,主要由蟲害造成。
荔枝可可細蛾
用50%芬殺松乳劑或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於落花後20天左右,每隔10天施1次,連續3-4次,但採收前10天一定要停止。荔枝膠蟲
用35%滅加松乳劑1000倍,或75%可濕性硫磺粉劑300倍,於嫩梢抽出時開始施葯,7-10天後再施一次。
荔枝氈蟎
在早春有病微症狀出現時,以40.64%加保扶水懸粉,33%滅加松乳劑或75%中濕性硫黃粉劑等噴灑防治。同時剪除病枝,進行燒毀,以減少來年蟲源。荔枝露疫病
1、清除病果,並在整枝修剪時,將下垂近地面60厘米內的樹枝剪除,以避免土中的病菌隨雨水濺至樹上,對發病嚴重的果園,可用塑料布或稻草覆蓋地面。
2、雨水來臨前,可使用33.5%快得寧水懸粉混合展著劑,對果樹進行全面噴施,以防初期感染源的產生。

I. 荔枝種子盆栽種植方法 荔枝種子怎麼種

北方地區盆栽荔枝,只要冬季室溫不低於0℃,可以安全過冬。可以作為觀葉植物栽專培,荔屬枝對生的羽狀復葉嫩綠油亮,非常漂亮,但不容易掛果。因為種子苗在5~7年內不能開花,另外荔枝存在雌雄花同株異熟,沒有花粉來源,除非給予人工輔助授粉,但不易做到。即使是在南方地區大面積用嫁接苗或壓條苗栽培,在主栽品種中,也必須配置5~10%的花期相近的授粉樹,方可提高坐果率。北方地區家庭盆栽荔枝,一般只能一飽眼福。

J. 盆栽荔枝樹怎麼養

. 選好園復地。選擇地勢開闊,制土質疏鬆肥沃,土層深厚,並且有水源的丘陵山坡作為荔枝種植園為好。
2. 選好苗木,下足基肥。選用新根多,枝桿光滑,無病蟲的健壯枝苗或嫁接苗。
3. 幼齡期管理。①勤施薄施追肥.為促多抽發新梢②抓好保梢壯梢。每次梢噴農葯兩次,在新芽嫩葉展開時和新梢轉綠前各噴一次,在葯液中加入新高脂膜,可促梢生長健壯。
4. 結果樹管理。①培養健壯結果母枝.看樹勢來確定攻放一次或兩次秋梢,每次梢噴防治病蟲農葯兩次,並加入葉面肥一起噴,保梢壯梢。②控冬梢促成花。為防止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抽發冬梢,影響花芽分化,一般在11月中旬開始即要進行控梢工作:塗抹促花王2號,控冬旺,代替激素殺梢,控夏梢。③加強保花保果。為提高坐果率,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提高營養輸送量。防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畸形果,使果實著色靚麗、果型美、品味佳

熱點內容
朱果盆栽 發布:2025-08-24 23:19:32 瀏覽:606
滇霞蘭花 發布:2025-08-24 23:15:34 瀏覽:480
名篇海棠花 發布:2025-08-24 23:07:24 瀏覽:428
老太婆七夕 發布:2025-08-24 22:55:55 瀏覽:503
畫梅花的意境 發布:2025-08-24 22:36:21 瀏覽:8
創意花卉攝影 發布:2025-08-24 22:19:08 瀏覽:15
花卉綠植店鋪名字大全 發布:2025-08-24 22:15:49 瀏覽:293
台州百合公寓 發布:2025-08-24 21:59:21 瀏覽:265
水影型盆景 發布:2025-08-24 21:44:11 瀏覽:661
海櫻花落 發布:2025-08-24 21:42:10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