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石藝術

盆景石藝術

發布時間: 2022-06-22 23:16:29

A. 盆景藝術的歷史及現狀

盆景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

盆景是由栽培觀賞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園發展演變逐漸形成的。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距今7000餘年)遺址中發現繪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證據。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距今1700餘年)有盆栽花卉的畫面,畫面是一個圓盆,盆中栽著6支紅花,盆下配有方板幾架,形成植物盆缽幾架三位一體的藝術造型,與現代的盆景極為相似,有人認為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於盆景起源的確切時間,有待今後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證實。

對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認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證據就是在陝西省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武則天之子)墓的甬道東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畫。所繪這一盆景和現代盆景非常近似。可見當時盆景已成為觀賞珍品,作宮苑御用。同時受到魏、晉、南北朝山水畫興起的影響,應用寫意山水畫理的「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手法,使用山石與植物相互組「景」,則簡單的「盆栽」而發展成具有意境的「盆景」。另外,在故宮博物館內保存一幅唐代畫家閻立本繪的《職貢》圖,圖中有這樣一個畫面:在進貢的行列中,有一個手托淺盆,盆中立著造型優美的山石,這和現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進貢的行列中,還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這些畫面足以證實在唐代盆景已經形成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B.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是什麼

1、嶺南派盆景

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廣東盆景,因地處五嶺之南面稱為嶺南派。嶺南派盆景形成過程中,受嶺南畫派的影響,旁及王山谷、王時敏的樹法及宋元花鳥畫的技法,創造了以「截干蓄枝」為主的獨特的折枝法構圖,形成「挺茂自然,飄逸豪放」特色。

2、川派盆景

有著極強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點。其樹木盆景,以展示虯曲多姿、蒼古雄奇特色,同時體現懸根露爪、狀若大樹的精神內涵,講求造型和製作上的節奏和韻律感。

3、蘇派盆景

以樹木盆景為主,古雅質朴,老而彌健,氣韻生動,情景相融,耐人尋味。蘇派盆景擺脫傳統的造型手法,採用「粗扎細剪」的技法。

4、揚派盆景

受高山峻嶺蒼松翠柏經歷風濤「加工」形成蒼勁英姿的啟示,依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畫理,創造應用11種棕法組合而成的扎片藝術手法。

5、海派盆景

以造型形式比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而聞名於世。其造型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直於式、斜乾式、曲千式、臨水式、懸崖式、枯乾式、連根式、附石式,還有多於式、雙乾式、合栽式、叢林式,觀花與觀果盆景。

C. 盆景的藝術表現

盆景的藝術表現是具有一定講究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他的藝術美感和價值。
盆景的構圖與布局,是對景物的具體安排,是處理盆景畫面和立體形式結構的一種藝術創作手法。
盆景的物境與意境都是通過構圖和布局來實現的。
盆景構圖應具有造型生動、形象和諧的完美結構,在對立統一的原則下處理好盆景中景物之間的各種關系
,運用辯證手法,結合思想情感,使作品達到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
1主次分明
一個盆景創作,首先要確立主體。主體是作品的中心,起著統領全局的作用。在對樹木盆景造型時,雙干合栽時要使樹干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以分清主次。
獨乾式的樹木盆景也有主次之分,主幹是樹的主體,側枝為客體,起陪襯主體、完善樁景構圖的作用。
山水盆景也有主峰、次峰之分,以主峰為主題,主峰在體量、形態、安放位置上 要 與 次 峰 有 明 顯 的 對 比,同 時 二 者 還 要 呼應、統一,表現出完美的藝術形式。
2虛實相應
在盆景藝術創作中,虛與實這對矛盾處理,對盆景構圖和意境塑造是至關重要的。實是指有形實物;虛是指空白、虛無。
就盆景來說樹木、山石、配件為實,實物之間的空白空間為虛。景物之間的安排只有做到虛實相應、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
3疏密合理
疏與密的合理處理,是表現盆景造型布局的重要手法。
盆景造型對景物的安排要疏密有致、布局自然。
疏不等於無物,密不等於雜亂,疏密安排不能等量平衡,要從視覺效果、藝術效果、審美效果等方面綜合考慮,使盆景景物之間疏密自然、和諧、遙相呼應。
4動靜相依
在一件盆景中要動、靜相依相附,通過適當的對比,突出其動勢或靜勢的塑造,使其形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達到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效果。
盆景造型講究動勢的營造,「險絕取勢」是常用的方法,但險奇中要求平穩。
例如懸崖式盆景的樹干向縱深處傾斜是突出其動勢,但其根部應粗重,裸露似鷹爪,加配石等技術手法,
巧妙增加其整體的穩定性,所以動靜相依是盆景構圖的又一重要手法。

D. 製作盆景藝術品應注意哪些基本原則

盆景製作應主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師法自然,因材處理
盆景表現的是大自然的景象,因此一定要順應自然,符合自然規律。而且,盆景所用的材料,如植物、山、石、水、土等,都應具有一定的自然形態和色彩。特別是植物,還具有生命的特徵。因此,製作盆景時要按照不同材料的不同屬性,因材處理。如松柏類宜表現古樸蒼勁的風格,若用它表現婀娜的風韻則要失敗。
(2)主次分明
任何一件藝術品,各部分之間都不可能是同等的。必然有主有次。在進行盆景創作時,必須要採取一定的手段突出主體,以增強感染力。
突出主體,首先要確定主體的體量、位置和形狀,再考慮配體該如何配置。這樣,才更能取得整體的和諧統一。另外,主體的位置也很重要。一般來說,主體不宜放於盆的正中,也不宜放在盆的邊緣,而應稍偏向一側,放在視覺的重心處。
還可以通過體量、色彩、質地等方面的對比來突出主體。如一棵不太高的小樹,可通過安置一匹小馬作配件,突出樹體的高大來。在顏色上,主體用純度高一些、顏色鮮明一些的色彩,配體用稍灰一點的顏色來襯托主體,可對主體起烘托的作用。另外,還可以利用透視關系中的近大遠小、近清晰遠模糊的原理來突出主體。
(3)虛實相生,疏密得當
在盆景的創作中,虛與實是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實,給人以依託;虛,給人以想像。虛和實在盆景中應用非常普遍。比如,在山水盆景中,山為實,水為虛,通過山和水的結合,如水岸線的變化等,達到虛實相生的目的。就山石本身來說,山為實體,為使其虛化,我們在山上鑿洞引瀑,種植樹木。就水體而言,水為虛體,為使其實,可在水中放置小石或舟筏等。
在盆景創作中,虛實結合還指盆景各要素不能平均分配。要有節奏、有韻律地進行安排。用疏與密的變化來表現虛和實。
(4)顧盼呼應
盆景中各元素,如樹木、山石、水面和旱地,無論是主是次,是虛是實,是聚是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進行創作時,各個組成部分必須要有一定的呼應,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顧盼呼應體現在盆景的許多方面。如在景物的動勢方向上,在種類、形體、線條、色彩、質地、虛實、疏密和輕重等各個方面,均要取得顧盼呼應的整體一致感。如在製作山水盆景時,主峰應以剛直線條為主,則配峰也應有剛直的線條與之相呼應。又如,在主景中以某種色彩為主,那配景中也需要有這種色彩,這樣才能取得整體一致的感覺。
(5)露中有藏
古人說「景愈藏則境界愈大,景愈露則境界愈小。」所以,在盆景的創作中,適當地藏起一部分,可以在很小的范圍內表現出很大的境界,並能引起人們無窮的想像,以達到創作的深意。對於山水盆景來說,露中有藏就是使山峰之間互相遮掩,以豐富層次,增加景深。如要表現林木的幽深,則要注意樹木之間,前後樹干互相穿插遮擋,有露有藏。有露有藏是表現盆景意境的重要手法,要注意應用。
(6)巧拙互用
巧,即靈巧;拙,指樸拙,雅拙。巧和拙同樣能給人以美感。在樹木盆景中,往往樹木姿態愈古拙,愈能給人以美感。比如說梅花,花本身靈活飄逸,所以其主幹一定要蒼勁、古樸。才能體現其豐韻。在山水盆景中,山如果雄偉深厚,則山上之樹一定要精巧,與山形成古拙之對比方可。
(7)「三遠」法
「三遠」法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基本理論。按照人的視點高低,可分為仰視高遠,俯視深遠,中視平遠。在盆景製作中,要力求表現「三遠」。
(8)比例恰當
中國畫論中有「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理論,反應了盆景製作中各景物之間的比例關系。合理地處理景物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在小小盆缽中表現廣闊的景緻,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例如,用一拳頭大小的小石表現山峰,如單獨設景,則顯得過於矮小,如能在旁邊襯一黃豆大小的人物塑像,則會感覺石高如山,挺拔蒼峻。
(9)情寓於景
盆景是一門借景抒情的藝術。優秀的盆景不但能再現自然美景,更能引發觀賞者感情上的共鳴。所以在製作盆景時,一山一水,一木一草,都應滲入作者的情思,凝聚作者的情感,使觀賞者不但能看到盆中之景,更能體會到景中之情

E. 誰能告訴我什麼叫盆景藝術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
盆景是從盆栽(盆植)進一不提高發展起來的。盆景與盆栽有根本的區別;盆栽只是將植物種於盆央之中,以供四時觀賞,其審美的對象,僅枝葉、花朵、果實等艷色形狀而已。而盆景除達到盆栽的觀賞目的外,還必須通過精心的藝術造型,表現出無窮的詩情畫意,表現出令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的自然美,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愛戀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藝術情感的寄託與抒發,是主觀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緻與情感的交融體,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自然神韻的凝聚,形神共現。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所謂美學,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所謂文學,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所謂科學,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
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參考資料:http://www.sgyl.cn/shownews.asp?id=171

盆景是我國古老、獨特的傳統造型藝術。是以植物、山石及其他構件等為素材,經過藝術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藝術品。
運用咫尺千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繁中求簡,對比誇張等藝術手法和特殊的園藝栽培藝術,把大自然的優美風姿,集中而典型地再現在小小盆缽中。是大自然美與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植物栽培技術和綜合造型藝術有機結合的結晶。它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它順乎自然之理,又能巧奪自然之功。
盆景是大自然美的縮影。是經藝術加工而成的自然美景的片斷,姿態優美生動。在創作過程中,常賦予一定的思想內容,並與中國詩畫、陶瓷、雕刻等藝術結合在一起,使優美的盆景富有詩情畫意,令人心馳神往。
同時盆景又是具有生命的藝雕,它隨季節的變化,給人們顯示出不同色調和藝術景觀,充滿著生機的美。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也有人喻之為「是有思想內容的無聲的詩,是有生命的立體畫」。
盆景經過藝術加工,既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又要有一定的形態,有一定的景觀。同時,盆景中的樹石必須和盆缽、幾架相配合,互相協調,互相襯托,才能構成完美的藝術形象,更充分地發揮盆景的藝術效果。
盆景不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可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綠化、美化、凈化生活環境,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目前雅俗共賞的盆景藝術已成為國內外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珍品。

參考資料:http://www.nmagri.gov.cn/news/about.asp?id=28070

F. 中國盆景的盆景藝術造型的要領

發布日期:2014-05-17 瀏覽次數:320
盆景造型耍遵循「從有法到無法」、「從無我到有我」的認識過程和實踐過程;提倡「有法無式」,不作繁瑣規定。因材因勢制宜,交叉綜合運用。
1,樹木盆景(1)樹干取勢布局法。「樹分四歧,有短有長;勢取向背,亦馳亦張」。主幹勢取向背:向勢舒展,背勢縮斂。分枝布於四方:收尖結頂,注意穿插。向勢力求長枝:強化動勢,協調輕重。背勢蓄枝轉向:欲進先退,欲縮先伸。前枝用於遮掩:豐富層次、斜曲有向。後枝陪襯得體:多位造型,四面景觀。分枝布局有序;弛張互用,疏密相間。切忌左右開弓,平板單調,虛實不分。(2)蓄枝造型法。「一枝見波折,兩枝分短長,三枝講聚散,有露也有藏」。各部蓄枝,見機取勢,一至三枝,使用不一。結頂為三(一長兩短),向勢長枝,一短一長。其餘為一,亦可為二。層次活潑,過渡自然,枝幹造型,可波可折,粗扎細剪,逆扎順剪;兩枝造型、宜分短長(上短下長,外短內長,背短向長,逆短順長),三枝共存,聚散有序(背勢枝短,向勢校長;二短枝聚,一長枝散;聚枝偏高,長枝梢低)。分枝布局,有露有藏,露透虛靈,藏顯幽探。(3)整體造型法。「主幹蒼勁,根理健壯,分枝平垂,幾見波折。收尖漸變,結頂自然。層次活潑,動勢飛揚,以形寫意,神采天然」。枝幹造型,壯美為佳,不求枯古,但求蒼勁;收尖漸變,不落錐形模式;結頂自然,不結成「大屋頂」而富於變化;層次活潑多變,過渡自然,既有節奏,更富韻律;動勢飛揚在於表達主題,形隨意定,不拘一格,以達到「自然的神韻,活潑的節奏,飛揚的動勢,寫意的效果。」(4)各式造型法。①直干高聳,分枝平垂,力求俯枝,平中求奇;②斜曲多姿,幾見波折,動勢飛揚,力求均衡。③懸崖險峻,掛而不卧,三曲有法,險穩結合。④叢林多景,虛實相宜,爭讓顧盼,協調統一。2、山石盆景(1)整體造型法。因材制宜,按形分類,石質相同,石色相近。石紋相似,脈理相通:加工自然,坡腳完整,布局合理,組合多變,寓意深刻;動勢飛揚,樹石並茂,神韻天成;(2)各式造型法。①峰狀石:高聳雄勁,山勢環抱,參差錯落,平中求奇;②岩狀石:險峻幽深,鍾乳懸垂,藏露有法,動靜結合;③嶺狀石:平遠清逸,去來自然,賓士有勢,聚散合理;④石狀石:體態玲瓏,瘦、漏、透、皺,奇而不陋,險穩相依;⑤組合石:多景廣設,多式組合,三景一體,三遠並用,以峰為主,「十味調和」,亂中求整,組合多變。我認為盆景造型要過好三關:一為栽培關,一為造型關,一為意境關。

G. 什麼是盆景石

盆景石用石也是觀賞石,它不同於雨花石,因為它通過人的加工、組合,使之更適於觀賞。山水盆景主要由石組成,根據石的不同性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質地堅硬、不易吸水、難生青苔的硬石,如英石、木變石、千層石、太湖石等;一類是質地較松軟、易吸水分並能生長苔蘚的軟石,如砂石、蘆管石、水浮石、雞骨石等。

盆景一般是在盆內栽上幾株小植株,經過修剪、整形、縛扎、布局,造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樹形,再點綴幾塊石料,使盆內植株抽枝發葉,開花結果。盆景一般分為植物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植物盆景又有古樹粧、小苗之分,還有觀果、觀葉、觀干、觀根等。種栽的形式有單乾式、雙乾式、叢林式、卧乾式、懸崖式、恆水式、露根式等;以植物大小而言,可分為巨型大盆景、中型盆景和微型盆景三種。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由於各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氣候差異很大,各地的植物生長各有特點,各地區用以製作樹樁盆景的樹種不一,因而創作的題材和技法也就各不相同。盆景創作的題材和手法也不盡相同。而且盆景藝術是反映作者的主觀意趣、思想和文化傾向的,於是自然會形成多種不同的藝術風格。 所謂風格,就是藝術的個性。也就是成熟的藝術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獨特追求。任何的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風格,才會有生命。風格越鮮明,藝術生命則越強。所以,只有提倡風格,才能使自身的藝術有歷久不衰的生命力並不斷發展。 在一個地區中風格相似的藝術家,自覺與不自覺地組成群體進行活動,互相影響,推動藝術發展,並受到當地的群眾所認可,他們相互推廣,久而久之就自然會形成一個藝術流派。這個流派的風格既有藝術家自身的個性,又與整個地區的藝術追求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又具有區別於其他流派藝術風格的鮮明特徵,從而奠定了這個地區流派的藝術風格,並得到其他流派的承認。這就是流派風格。

H.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我是@花房姑娘娟子,點贊,關注,最好是一鍵三連哦!

I. 太行石盆景如何欣賞

太行石盆景如何欣賞?我們要從藝術審美3個方面來分析,才能欣賞太行石盆景的藝術之美。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三,太行石和盆景藝術的結合之美

太行石和盆景結合,做成太行石盆景,是藝術的結合,使它們的觀賞價值更高,石頭與樹木的巧妙完美結合,使其文化內涵豐富,意境更加深遠,通常太行石盆景構思精巧,形式多樣,枝幹飄逸,姿態優美,是2者完美的結合。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感謝大家的閱讀。

熱點內容
七夕的禮遇 發布:2025-08-25 05:59:27 瀏覽:635
賣盆栽土 發布:2025-08-25 05:58:47 瀏覽:546
錦鯉品種櫻花 發布:2025-08-25 05:56:48 瀏覽:566
粉色玫瑰花的圖片唯美 發布:2025-08-25 05:48:36 瀏覽:796
夢見荷花漂 發布:2025-08-25 05:37:40 瀏覽:530
碧桃嫁接盆景 發布:2025-08-25 05:28:38 瀏覽:996
情人節虐狗情侶圖片 發布:2025-08-25 05:28:37 瀏覽:825
梅花鹿茸肽 發布:2025-08-25 05:23:36 瀏覽:911
玫瑰7塗層 發布:2025-08-25 05:22:22 瀏覽:961
櫻花樹長白斑 發布:2025-08-25 04:55:08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