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花盆景
蠟梅花盆景的養護管理:蠟梅盆景的管理與盆栽蠟梅相似,但要注意對當專年新生嫩枝進行打頭,屬以促使多抽枝,並能改變樹枝的方向,使枝條生長粗壯,多育蕾、多開花。在生長季節對於一些當年生需要彎曲的新枝,可用麻繩或棕繩適當進行牽拉,並根據樹形及長勢進行必要的修剪。入秋以後,當花蕾長到麥粒大小時,進行一次修剪整形,以控制枝條徒長,使植株緊湊,樹形達到疏影橫斜的藝術效果,並便於植株積累養分,使其花大色艷。
2. 蠟梅花盆景的材料要怎麼選擇
蠟梅花盆景的材抄料選用:蠟梅對土襲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作培養土。
栽培要求:移栽蠟梅多在花早春進行,以3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前後為宜。一般宜斜栽,便於造型時取勢。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上盆時盆底可施足基肥。
3. 蠟梅花盆景要怎樣施肥
蠟梅花盆景的施肥要求:蠟梅喜肥,適時施肥能促進花芽分化,多開版花。地栽蠟梅可每權月開溝施一次薄肥,勿施濃肥,以免入秋後旺長,影響開花。盆栽要選用疏鬆、肥沃的培養土。蠟梅屬深根性樹種,叢生性又很強,宜用較大較深的花盆。春季施兩次展葉肥,6月底至入伏前每10~15天施一次復合肥,促使形成花芽。伏天是花芽分化期,也是新根生長旺盛期,可再施一兩次磷鉀肥,但此時施肥宜薄,否則容易爛根,引起葉片發黃脫落。秋涼後可施一次餅肥,以充實花芽。入冬前再施一次稀薄馬掌水,供給開花所需養分。蠟梅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適量,磷、鉀、氮大體比例為4:2:1,這樣,蠟梅開的花大而多,香味濃。
4. 蠟梅花盆景要怎樣澆水
蠟梅花來盆景的澆水注意:蠟梅耐旱源怕澇,花農有「旱不死的蠟梅之說」,但夏季不可缺水,以免葉片形成枯乾發白的塊斑,影響花芽形成。土壤保持半濕潤狀態為宜。如果澆水過多,植株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露地栽培要選向陽而高燥的地方,雨季要注意及時排水。花期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澆水量,水多易落花落蕾,水少則花開不整齊。
5.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造型:
1.刀切折枝。根據蠟梅枝脆創口癒合快、易折、不易蟠扎等習性而作的造型設計,一般在生長期都可進行,但最好是芽剛萌動而未展葉時。刀切下時與枝的縱軸呈45°角,深可達直徑的三分之二。一般根據折枝角度的大小,角度小者可淺,角度大者可深,以不將枝折斷又能達到需要形狀為度。折好後可用鐵絲固定,切口可用塑料帶包紮,切口癒合後才可拆除。
2.蟠扎。在生長期進行時可用刀切折枝後,也可在克水後蟠扎。一般用鐵絲蟠扎後,逐次達到要求。
3.修剪。一般在花尾期,結合整枝造型。將與主枝造形不配合的枝條剪除,在葉腋前0.5-1cm 斜 45°下剪。對葉腋的芽向,應予特別注意。
4.摘心。這是一種重要的造型方法,一般有2~3 對葉,即可摘心,必要時一對葉也可。一年可摘心2~4 次,使主枝快速成型。
枝乾的造型大約有4 種方式。
(1)上伸枝式,也稱鹿角式。主枝分枝及小枝主要是屈下向上,由少到多生長的,形式較自然,主要靠修剪和摘心成型。
(2) 橫枝式,主枝和分枝近水平生長,小枝可略向上,由蟠扎、修剪、摘心綜合成型。
(3)垂枝式,主枝曲,分枝、小枝均向下,主要用蟠扎、刀切折枝成型。
(4) 蟠曲式,主枝、分枝均有較大彎曲,小枝可彎可直。可有蟠扎、折枝成型,也可修剪、摘心成型,給人以古奇、優美之感。
6. 蠟花怎麼養家庭養法是什麼
1、提供土壤
家庭養殖蠟花的時候,要將其栽種到腐葉土、粗砂和豆餅肥混合調配的微酸性土壤中,栽種蠟花前,需要先向土壤內噴灑一次多菌靈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滅其中的細菌,避免植株產生病害。
2、生長環境
當種植完蠟花後,要將其放置在室內進行養護,當夏季溫度高於35度的時候,需要開啟風扇或空調,為植株降溫,而當冬季溫度低於10度的時候,則需要開啟暖氣或空調,為蠟花提供保暖措施,以防植株產生凍害。
(6)蠟花盆景擴展閱讀:
蠟花養殖注意事項
1、澆水
白蠟樹一般是要掌握好的,再澆水的時候要注意點,不幹的時候不能澆,澆的話就要把它澆透了。其實它一般都是少澆水的,平時只要保持它的盆土有一點濕潤就行了,但是在夏天的時候一定是要適當的多澆一點水。一般澆水的時間最好選在早晨或者上午,還有平時澆水的時候最好不要在晚上澆。
2、光照
在養它的時候一般光照對它也是很重要的,在春天夏天和秋天的時候,白蠟樹盆景一般都是必須放在陽光比較多一點的地方,另外在夏天的時候也不能讓它受到陽光的直射。
如果是放在房間內的盆景一般最少要三天曬一次。冬天的時候,如果是在室內的話一定要保持它受到充足陽光,這樣子才能夠讓它進行正常的光的作用。
7. 蠟梅花盆景的造型要怎樣設計
蠟梅花盆景的造型設計:蠟梅與梅花雖不屬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氣亦相似。蠟梅色嬌香郁,不減紅梅,故可借鑒梅花的造型原則: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等。故主幹宜斜橫,枝葉宜疏展,樁老顯遒勁。傳統的蠟梅盆景形式有獨身梅、龍梅、疙瘩梅、單懸枝梅、雙懸枝梅、圓懸枝梅、屏扇梅等。其製作方法既可用幼樹蟠扎造型,也可用蒼老古樸的狗牙蠟梅古樁做砧木,嫁接素心蠟梅、罄口蠟梅等優良品種。
蠟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為主,攀扎為輔。時間宜在3~4月期間,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芽剛萌動時於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幹直徑2/3。小心彎折,使裂開的木質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幹,用繩縛好。再把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個月內要塗泥,並保持不掉,隨掉隨補。基本骨架形成以後要注意修剪,及時摘心,以維持屏扇造型。
8. 蠟梅花盆景的形態有哪些特徵
蠟梅花盆景的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達3米。枝、莖方形,棕紅色,有橢圓形突出專的皮孔。芽有屬多數復瓦狀的鱗片。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7~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上面深綠,下面淡綠色。花芳香,先葉開放,直徑約2.5厘米,外部花被片卵狀橢圓形,黃色,內部的較短,有紫色條紋;花托橢圓形,長約4厘米;雄蕊5~6;心皮多數,分離,著生於壺狀花托內。瘦果多數,包於膨大肉質的花托內。花期11月~次年3月,果期次年8~9月。
9.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臘梅生長力強,抄易發枝,襲耐修剪,適合製作樁景。
常見的懸枝梅的造型法如下:早春將根莖部長有「疙瘩」的老齡狗牙臘梅栽入盆中,栽時注意使「疙瘩」的一部分露出盆口以上。栽後將植株上面的枝條全部剪掉,然後再用混有草的稀泥包好,以保持濕潤,促使萌發新枝。待新枝長出後留粗壯枝條4~5個,其餘均剪去。到了夏季新枝木質化之後再與臘梅進行靠接。靠接時取一盆經過捏彎的臘梅,選一較好的枝條置於「疙瘩」的上方,然後把狗牙臘梅的4~5個枝條分別靠接在這一根臘梅枝條上,癒合後與母株分離。靠接成活後幾根細的狗牙臘梅枝條托著一條較粗老的臘梅枝條,即構成一盆造型奇特的懸枝梅樁景。
10. 蠟梅花盆景要怎樣修剪整形
蠟梅花盆景的修剪整形:蠟梅發枝力強,修剪可使其萌發更多的粗壯花枝,開花更多內。一般宜在花謝後容發葉前進行修剪,剪去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將一年生枝條留基部兩三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發分枝。以後新枝每長出兩三對葉片後就要摘心一次,促使萌發短壯花枝,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6月進行,7月以後停止修剪。如果不適時修剪,則易生長很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使花芽分化不良,影響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