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花毛茛盆栽

花毛茛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6-17 22:17:33

① 花毛茛,如何栽培

栽培花毛茛切花應選擇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疏鬆而排水良好的土壤,pH6.5~7.0。種植前,施足基肥,以腐熟堆肥為主。深翻後理墒,墒面寬1米,溝深0.3米、寬0.4米,澆透水,待用。

花毛茛種球為乾燥狀,將種球放入流動的清水中浸泡24小時。淘汰帶有明顯病斑的種球,切花種球圍徑要求6~9厘米。將篩選出的種球在百菌清葯液中浸泡20~30分鍾,適當淋水。以珍珠岩為催芽基質,濕度為25%~30%,將種球和珍珠岩混合裝箱,上面用紙板或報紙覆蓋,放入1~3℃冷庫中。2周後,取出種球,擺放在13~15℃環境中。6~8天後,種球萌芽1~2厘米時,進行種植,要求土壤濕潤。6~7厘米的種球,株行距30厘米×25厘米。種植後蓋細土,覆土厚度根據芽的長度適當調整,以芽露出土面為准,澆透水。種植避免在中午高溫強光時進行,防止根芽失水。前期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遮蔭;高溫季節少量多次澆水,一般在早晨澆水。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夜間5~10℃、白天15~25℃。植株長至5~6片真葉時,開始第一次施肥,氮∶磷∶鉀為15∶10∶30,復合肥10~12千克/畝,營養生長期每20天施肥一次;現蕾前期增加鉀肥的用量,營養生長旺盛期適當補充1~2次葉面肥;產花末期施肥1次,促進種球營養體生長。部分品種花枝較長,可採用20厘米×20厘米的花網防止花枝倒伏。

盆栽花毛茛應該如何施肥 有哪些方法

盆栽花卉施肥方法
新栽種、初上盆、剛換泥的盆樹、盆花,根系受到損傷,暫宜不施肥。回施肥時要施盆答邊。
一:春夏時盆花和盆樹生長旺季、必須多施肥。入秋後,盆花和盆樹生長緩慢,則要少施肥。冬季花樹進入休眠期停止施肥。施肥最好在陰天、傍晚或盆土稍乾燥時,先除雜草鬆土,有利肥水滲入土中,使肥料加速分解。但在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澆透水,俗稱「回水」,既有利於肥水的吸收又避免肥害。
二是薄肥勤施,每次施肥量要少,要稀。一般來講,立春到立秋,每隔15天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後30天追施一次,立冬後停止追肥。
三是要注意盆花、盆樹需要的養分主要是氮、磷、鉀。氮肥促進植株枝葉生長,如花生麩、豆餅、硫銨;磷肥促進花色艷麗,果實肥大,如過磷酸鈣、碎骨粉;鉀肥促進根系發育,植株堅挺,如硫酸鉀、草木灰。
四是盆景花卉最好用有機肥料,又叫農家肥,如人糞尿、家禽糞肥、骨粉、花生麩、豆餅和各種綠肥、草木灰等,這些肥含不同成分的氮、磷、鉀元素。盡可能不用化學肥料,因化肥會殘留酸根或鹽根,盆土會變成酸性或鹼性,妨礙植物的生長。

③ 盆栽花毛莨可以移植田裡嗎

可以。盆栽花毛莨移植到田裡,盡量選擇土壤肥沃、疏鬆、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介質,可以選擇將園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細沙,按照4:2:1比例搭配,同時,加入1份腐熟豆餅、骨粉後摻拌均勻。

④ 花毛茛盆常期浸在水裡好嗎

花毛茛盆長期浸在水裡,當然不好。

花毛茛喜冷涼環境,喜光,也耐蔭,忌酷熱,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生長適溫10℃至20℃;6月後塊根進入休眠期。喜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濕潤、生長環境疏蔭,不耐嚴寒冷凍,更怕酷暑烈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進入休眠狀態。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

花毛茛栽培技術

光照管理

花毛茛不耐強光,喜半蔭環境,冬季光照要充分,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強,應適度遮蔭並加強通風。花毛茛是相對長日照植物,所以長日照條件能促進花芽分化,花期提前,營養生長提早終止,提前開始形成球根。短日照條件下,花期推遲,但能促進多發側芽,增大冠幅,增多花量,進一步提高盆花品質。生產上要根據實際需求情況進行長、短日照調控以達到花期提前或推遲的目的。

水分管理

花毛茛喜濕怕澇,較耐旱,但不宜過度乾旱,特別是生長後期,過度乾旱花毛茛將進入被迫休眠狀態而導致球根質量變差。定植後第一次水要澆足,之後澆水要及時,並注意均衡,且不可過干過濕。澆水程度應以土壤表面乾燥,而葉片不出現萎蔫現象為宜。

肥料管理

花毛茛定植前應選用腐熟的餅肥或畜糞等有機肥作底肥,並撒施均勻。移植後待植株明顯生長或長出新葉時開始追肥,施肥濃度初期為0.1%,後期為0.15%至0.2%。以46%尿素、45%水溶性復合肥交替使用。前期以尿素為主,後期以復合肥為主,每7d施1次。冬季盡量使用含硝態氮的復合肥,含氯的復合肥不宜使用。花後追施1至2次以鉀為主的液肥,以促進球根增大。

溫度管理

花毛茛喜冷涼環境,白天最適生長溫度為15至20℃,夜間為7至8℃。溫度不可過高或過低,晝夜溫差也不可過大,否則花毛茛的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其花朵數和品質下降。在生產過程中,塑料大棚內的最高溫度不宜高於22℃,最低不宜低於0℃。一般冬季使用一層棚覆蓋生長較好,定植後待心葉明顯生長時可以進行正常溫度管理。

花期管理

在開花後要注意調節棚內溫度至15℃,以延長花期。殘花、病株要及時整理剔除。澆水要注意均衡,不使過干過濕。

⑤ 花毛茛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花毛茛怎麼養

一、花毛莨的養殖方法

花毛莨在養殖過程中,每隔2個月疏鬆一次土壤,改善土壤的透氣和排水性,確保植株根系擁有充足的生長空間,能夠舒展生長,不會發生纏繞錯亂的現象。每隔1年可以換一次盆,確保一半新土一半培養土,這樣有利於植株更快適應環境。

⑥ 花毛茛怎麼養

1.土壤:花毛茛喜排水良好、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偏鹼性土壤,栽植時施入充足的基肥。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可用園土2份、腐葉土與廄肥各1份作盆土。

2.光照:花毛茛不耐強光,喜半陰環境,冬季光照要充分,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強,應適度遮蔭並加強通風。另外,花毛茛是長日照植物,可根據其特性控制花期。

3.澆水:花毛茛喜濕怕澇,較耐旱,但不宜過度乾旱。定植後第一次水要澆足,之後澆水要及時並注意均衡,且不可過干過濕。澆水程度應以土壤表面乾燥,而葉片不出現萎蔫現象為宜。

6.蟲害:花毛茛生長期如果高溫高濕,容易引起植株徒長、黃葉和莖基病腐。主要蟲害有根蛆、潛葉蠅,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根腐病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7.修剪:花毛茛是一種株型秀美,花色鮮艷的花卉植物,生長較為迅速。現蕾初期每株選留3-5個健壯花蕾,減余摘去,這時盆土宜稍幹些。花後如果不需要留種,應及時剪除殘花。

⑦ 花毛茛的栽培技術

花毛茛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球根分株繁殖、種子繁殖及組織培養繁殖。
球根分株繁殖具有生育周期短、開花早、株型大、開花多及栽培較容易等特點,但是其分株繁殖系數低,繁殖速度慢,遠遠滿足不了規模化生產的需求。種子繁殖的倍數高,色艷,但開花少、生育期較長,如果不採取降溫措施提前播種,要到3、4月份才能開花,而且對栽培水平的要求較高。組織培養繁殖花毛茛塊根雖然繁殖系數高、速度快,但對接種時期和外植體的選擇要求較為嚴格,繁殖技術較難且成本較高,實際生產中有一定難度。所以用播種法生產花毛茛商品球根,然後用球根生產成品花毛茛以提高花毛莨盆花栽培效益。
分株繁殖
分株在9-10月進行,將塊根帶根莖掰開栽植。
盆栽花毛茛以分株繁殖為主,通常在秋季9~10月進行。留盆休眠度夏的塊根挖出後,抖去泥土,用手順其自然長勢掰開。每個分離部分必須帶有一段根頸,且有1~2個新芽,3~4個小塊根。隨後放入1%KMnO4溶液中浸泡3~5min消毒滅茵,稍晾乾後栽植。離盆休眠度夏的塊根,為防止塊根腐爛、出芽整齊,消毒後要進行催芽處理。選蔭涼、通風、避雨處,鋪一層5cm厚的干凈濕河沙,將塊根倒插在濕沙中,只埋入萌芽部位,其餘部分露出。經常噴冷水,保持河沙不幹燥不積水;同時每周噴灑一次50%多茵靈可濕性粉刺800倍液進行消毒,防止塊根腐爛。塊根在低溫下緩慢吸水膨大後,約20d,芽萌動如米粒且生出新根時栽植。栽植不宜過深,埋住根頸部位即可。過深不利於出葉;過淺不利於發根。出苗前控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齊苗後再逐漸增加澆水量。
但由於塊根短小密聚,分株不易,且倍數太低,因此生產上常用種子繁殖。
播種後球根繁殖
1、育苗
花毛莨具有多種花色,要根據各花色的市場銷售比例確定種植比例,正常播種期為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將花毛茛種子放入水中24h後撈出,放在紗布上包好,然後置於恆溫箱中催芽,適溫15℃左右,每天早晚取出用清水各漂洗1次,然後滴干水分,使種子保持濕潤狀態。催芽後7d左右,部分種子開始發芽,此時立即播種。待發芽的種子適當乾燥後放入適量黃沙拌勻,然後撒播均勻,播量2~3g·m-2。蓋土用泥炭和珍珠岩按1:1拌勻,厚度以0.2~0.3cm為宜。苗床要排水良好,通常選擇通風透光良好、空氣相對濕度較高的保護地。苗床用國產泥炭(東北草炭)與珍珠岩按3:1拌勻、鋪平,然後澆足水,在上面鋪一層基質(進口泥炭:珍珠岩=1:1)。基質pH6.0~7.5,EC值(含鹽量)為0.5~0.7。苗床常會受到風、雨等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等因素的侵擾,所以要加強對苗床的保護力度。使用一些輔助保護材料,如防蟲網、遮陽網及塑料薄膜等,加強管理,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加強檢查預防,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播種後約5~7d出苗,注意保持基質濕度,及時補水,保證順利出苗。
2、定植
待花毛茛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定植,時間約在12月中旬至1月中旬。根據生產計劃和茬口安排選擇合理的定植地點,同時要符合集中育苗和就近栽培的原則。花毛茛苗不宜帶土,起苗時去除生病和長勢較弱的幼苗,放棄葉柄極短、葉片較厚、葉柄較長及葉片特小的幼苗,前者植株矮小,後者莖高花小,分櫱少,重瓣率低。花毛茛喜微酸性環境,宜選擇疏鬆、肥沃的沙壤土。通常用園土、沙土、腐熟餅肥(雞糞)按5:3:1的比例配製,或用同土、腐葉土、腐熟有機肥按4:2:1的比例配製定植的株行距為10cm左右,深度以不埋心為宜。
播種繁殖
1、留種采種
為採集優良種子,要根據選種目標的要求,確定采種母株,標明記號,加強管理。花開時,再進行花朵間或植株間的人工輔助授粉。在雄蕊花粉散開時,用毛筆蘸花粉向其他花朵的雌蕊柱頭上塗抹,當授粉花花瓣脫落,結成由種子緊密排列而成的青色聚合果時,摘去其餘花朵和花蕾,使營養集中供應種子生長發育。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使花毛茛健壯生長,製造更多的營養輸送給果穗,長出充實飽滿的種子。6月花毛茛地上部分枝葉枯黃,聚合果由青變黃,種子發育成熟時,採摘下聚合果,曬干後裝入紙袋,置於通風乾燥處貯藏到秋季播種。
2、低溫催芽
花毛茛正常播種期為秋季,宜在溫度降到20℃以下的10月播種。但不同年份溫度相差較大,發芽時間長短不一。如能控制種子發芽適溫在10℃至15℃,約20天發芽。早播,溫度高於20℃不發芽,直至下降到發芽溫度,播後發芽所需時間長;晚播,越冬前營養生長量不足,翌春開花小;播種太晚,溫度低於5℃也不能發芽,直至翌年2月份,溫度升高後發芽。生產中為了延長營養生長期,培育優質的花毛茛,可提前到8月中、下旬播種。此時氣溫高,不利於種子發芽,需經低溫催芽處理。即將種子用紗布包好,放入冷水中浸種24小時後,置於8℃至10℃的恆溫箱或冰箱保鮮櫃內,每天早晚取出,用冷水沖洗後,甩干余水,保持種子濕潤。約10天,種子萌動露白後,立即播種。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高山育苗。 光照管理
花毛茛不耐強光,喜半蔭環境,冬季光照要充分,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強,應適度遮蔭並加強通風。花毛茛是相對長日照植物,所以長日照條件能促進花芽分化,花期提前,營養生長提早終止,提前開始形成球根。短日照條件下,花期推遲,但能促進多發側芽,增大冠幅,增多花量,進一步提高盆花品質。生產上要根據實際需求情況進行長、短日照調控以達到花期提前或推遲的目的。
水分管理
花毛茛喜濕怕澇,較耐旱,但不宜過度乾旱,特別是生長後期,過度乾旱花毛莨將進入被迫休眠狀態而導致球根質量變差。定植後第一次水要澆足,之後澆水要及時,並注意均衡,且不可過干過濕。澆水程度應以土壤表面乾燥,而葉片不出現萎蔫現象為宜。
肥料管理
花毛茛定植前應選用腐熟的餅肥或畜糞等有機肥作底肥,並撒施均勻。移植後待植株明顯生長或長出新葉時開始追肥,施肥濃度初期為0.1%,後期為0.15%~0.2%。以46%尿素、45%水溶性復合肥交替使用。前期以尿素為主,後期以復合肥為主,每7d施1次。冬季盡量使用含硝態氮的復合肥,含氯的復合肥不宜使用。花後追施1~2次以鉀為主的液肥,以促進球根增大。
溫度管理
花毛莨喜冷涼環境,白天最適生長溫度為15~20℃,夜間為7~8℃。溫度不可過高或過低,晝夜溫差也不可過大,否則花毛茛的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其花朵數和品質下降。在生產過程中,塑料大棚內的最高溫度不宜高於22℃,最低不宜低於0℃。一般冬季使用一層棚覆蓋生長較好,定植後待心葉明顯生長時可以進行正常溫度管理。
花期管理
在開花後要注意調節棚內溫度至15℃,以延長花期。殘花、病株要及時整理剔除。澆水要注意均衡,不使過干過濕。
塊根採收
1、采前管理
花毛茛塊根在花芽分化前後已成雛形,但生長增大在開花後。此時如不留花種,應剪掉殘花摘去花蕾。適時澆水,追施1至2次以磷、鉀為主的液肥,使花毛茛生長健壯,製造更多的營養輸送給地下塊根,促進其增大,發育充實。及時噴灑葯劑,預防斑潛蠅的危害。
2、及時採收
當花毛茛莖葉完全枯黃,營養全部積聚到塊根時,及時進行採收,切忌過早或過晚。採收過早,塊根營養不足,發育不夠充實,貯藏時,抗病能力弱,易被細菌感染而腐爛;採收過晚,正值高溫多雨的夏季,空氣濕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塊根在土壤中易腐爛。最好選擇能夠持續2至3天的乾燥晴天採挖。為避免碰傷塊根,要小心細致逐個挖取。
3、采後處理
採收的塊根應去掉泥土等雜物,剪去地上部分枯死莖葉,剔除病傷殘塊根。按大小分級後,用水沖洗干凈,放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溶液中浸泡2至3分鍾,消毒滅菌。隨後撈出,攤晾在通風良好無陽光直射的場所。攤層宜薄,便於散熱和水分蒸發,防止塊根發熱升溫,傷害芽眼或霉變。
塊根貯藏
采後經處理晾乾水分的塊根,要及時貯藏。如隨便堆放,不加任何保護措施,處於休眠狀態的塊根易遭受病蟲侵害或高溫高濕等不利條件的傷害而發霉腐爛變質,常用的貯藏方法有:
1、通風干藏法
將花毛茛塊根裝入竹簍、有孔紙箱、木箱等容器中,內附防水紙或襯墊物,厚度不超過20厘米,放在通風乾燥陰涼避雨處貯藏.或將塊根裝入布袋、紙袋、塑料編織袋中,在常溫條件下,掛在室內通風乾燥處貯藏。
2、層積沙藏法
選擇室內通風乾燥處,用經消毒無雜質的干細沙先鋪10厘米厚的墊層,上鋪一層塊根,再鋪一層5厘米厚的干細沙。如此一層沙一層塊根,反復堆積3至5層,堆成錐體狀,使花毛茛塊根均勻埋在細沙中貯藏。
3、盆栽土藏法
盆栽時可將塊根保留在原盆土壤中越夏,剪去地上部枯死的莖葉,淋澆一遍0.3%高錳酸鉀水溶液後,不再澆水與施肥,讓盆土始終保持乾燥狀態。將花盆放在通風陰涼避雨處,直至秋季磕出塊根,重新栽植。
貯藏花毛茛塊根,工具、場所都要消毒,貯藏環境應乾燥涼爽。陰雨天,更要加強通風透氣,使水分散發。貯藏過程中,應定期檢查,隨時剔除感染病菌霉變或腐爛的個體。其相鄰受污染的塊根,也應取出,用殺菌劑消毒晾乾後重新貯藏,以防傳染。
白絹病
白絹病是由一種小菌核的真菌侵染引起的,主要侵害植株的莖基部。發病初期,在莖基部產生水漬狀淡褐色不規則的病斑,隨後在病部產生白色絹狀菌絲,逐漸纏繞成菜籽狀菌核。初為白色,後為黃褐色至褐色。發病嚴重時,莖基部腐爛壞死,地上部與地下部分離,水分無法上升,枝葉枯萎,植株死亡。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數年,條件適宜菌核萌發成菌絲,在土中從病株向健株蔓延。同時子囊孢子成熟後,借風雨傳播,接觸到寄主後侵入危害。20℃左右的溫度、85%以上的空氣相對濕度有利於病菌蔓延。種植過密、通風透光條件差、連作、黏性土壤或排水不良等情況下,病情將加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注意通風透光,適當控制澆水,避免土壤過濕。生產場地或種植土壤應輪作、消毒。
2、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毀。同時挖除病株周圍的土壤,在病穴四周撒40%五氯硝基苯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和澆灌根際土壤,以控制病情發展。
3、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井岡黴素1000倍液噴霧澆灌植株的莖基部及周圍土壤,可以減輕病情。
青黴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塊根貯藏期,生長期也時有發生。染病塊根呈暗褐色或黑色。發病嚴重時,貯藏塊根表面覆蓋大量青黴菌的分生孢子,易感染健康塊根。帶病塊根栽植後,濕度大時腐爛加快,並在栽種塊根的土壤表面生有大量菌絲,土壤內塊根組織呈腐爛狀。若塊根採收時受到損傷或在通風不良、空氣濕度大的地方貯存塊根容易發生青黴病,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
1、在採收、貯藏、分株繁殖等過程中,盡量減少損傷,保護塊根完好,貯藏前塊根要徹底消毒。
2、貯藏過程中,注意調節貯藏場所的溫度,加強通風,降低濕度。經常檢查,發現被青黴菌感染的塊根,及時挑除燒毀或深埋。另外,還須取出相鄰的塊根,消毒晾乾後再貯藏,以防青黴菌傳染健康塊根。
3、種植前嚴格剔除帶有病菌孢子、機械損傷和蟲咬傷的塊根,再用75%甲托布津800或1000倍液浸泡10至15分鍾,晾乾後再種,減少病害發生的可能性。
病毒病
病原為毛茛斑駁病毒或黃瓜花葉病毒。受害症狀表現為葉片皺縮不平,呈現花葉、褪綠斑狀或葉片萎縮變小、變厚。葉緣向葉面或葉背翻卷,葉柄變短,呈叢生狀。受害花朵扭曲畸形,變小不能開花。危害嚴重時,病株明顯矮化、萎縮死亡。病毒常寄生在塊根或種子上,生產中用帶毒種子播種或塊根栽植,長出的幼苗發病率較高。另外,病毒也可能是生長期由蚜蟲、斑潛蠅、潛葉蠅傳播到花毛茛上,引發病毒病。苗床播種過密或盆花生長期盆距過小,植株間也會相互傳染病害。
防治方法:
1、加強植物檢疫,防止帶毒種子、塊根、植株傳入無病區。
2、及時拔除病毒株,集中燒毀,減少傳播。
3、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澆水,注意通風透光,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性。
4、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殺滅蚜蟲、潛葉蠅、斑潛蠅等傳毒昆蟲。
5、發病初期,用68%病毒可濕性粉劑800或10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7.5%克毒靈水劑800倍液噴灑防治。
根腐病
植株生長期間,如果土壤黏重、鹼性大,或者遇有低溫,土壤內水分過多且持續時間過長等不良條件,易引發病菌,植株感染根腐病,導致根系腐爛,變成黑褐色或黑色,地上莖葉逐漸萎蔫變黃,植株枯死。另外,在塊根收獲時土壤濕度過大或土壤板結、採挖時造成機械損傷、貯藏的塊根表面水分未乾、堆放過厚、通風不良以及塊根種植消毒不徹底等情況,也易使塊根發病。發病部位內部組織由白色變為灰色,外表皮布滿菌絲層,塊根逐漸腐爛。
防治方法:
1、貯藏時,為防止塊根腐爛,嚴格剔除帶病塊根後,再放入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5分鍾至30分鍾後撈出,待塊根晾乾後貯藏,並注意貯藏場所的通風降濕。
2、種植前培養土和塊根要徹底消毒,並適當淺栽。生長期間加強養護管理,注意排水,增加光照,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
3、發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盆栽花毛茛可立即換盆,更換基質,控制病害擴展。
花葉病
症狀:葉上產生褪綠斑症狀,嚴重時,植株生長發育不良。
防治方法:
1、使用健康苗,不從病株分株繁殖。
2、及時噴灑殺蟲劑治蚜。
3、剪花刃物熱消毒或用洗劑洗凈。
斑潛蠅
發生較為普遍,主要危害時期為2~4月。幼蟲蛀食葉內組織,形成蛇形白色潛道,其排泄物為黑色連續線狀產於游道中,成蟲產卵取食造成圓形傷斑。使植物組織的葉綠體遭到破壞,降低光合作用,也為病茼入侵和孽生提供途徑和場所,蟲體的活動還傳播多種病毒病害,給花毛茛的栽培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防治方法:必須採取綜合防治,以防為主,全面監控蟲害的發生。防治時可採用黃板粘滅和葯劑殺滅,在初發期或羽化雌蠅高發期後20d左右,及時交替輪換用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50%樂斯本2000倍液、25%斑潛凈乳油1500倍液,每隔10d噴葯1次,連噴3次。
蚜蟲和白粉虱
發生初期用1.8%阿雛菌素乳油3500倍液、或50%抗蚜威、20%滅掃利乳油、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⑧ 盆栽花毛茛要怎麼施肥的方法和花期

底肥:在栽種植物之前就可進行底肥的施放,但要注意肥料的搭配。可以內選用骨粉或者是豆餅容,或者花燦爛有機肥或長效肥,底肥不要過多。
追肥:剛栽種的不要進行施肥,等到定植後發芽時在以淡肥施入,花期前後都要進行施肥。
定植前:在這之前植株對養料的需求並不高,所以可以不用施肥,以免造成肥害,傷害到植物。此時的植物非常的脆弱。
定植後:定植後,植物便會開始生長,此時對養料的需求也在逐漸的增大。此時要保證充足的養分才可以讓它更好的生長。可以每個星期進行一次施肥,肥料的濃度宜淡忌濃。
花期前:在花朵盛開前,除了要供足水分外,還要適當的施肥。每個星期進行一次花燦爛有機肥施肥,同時要每3天至5天進行一次花雨露噴施肥,一直持續到花蕾出現為止。
現蕾期:花蕾期間的養分也不能缺少,同樣是每個星期進行一次施肥。
花謝後:花謝後為了採收植物的根塊繁殖,讓其根塊生長的更加飽滿、壯大,可以進行1次至2次花燦爛速效營養肥施肥施肥。

⑨ 花毛茛進行盆栽要注意哪些問題

當花毛茛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移栽於直徑16~18厘米的花盆中,每盆栽花苗3~5株。專栽後澆透水置於半陰的環境下,屬緩苗後移到南陽台或窗檯上。春季花毛茛生長旺盛,開始抽生直立莖,應保持土壤濕潤,每周施1次稀薄液肥,適當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直至現蕾。如果栽培的多,隨著植株的長大,調大盆距,避免徒長和通風不良。及時摘除黃葉和病殘葉。在花莖抽發初期至花蕾長出葉叢前,噴施0.3%的比久葯液,每隔10天1次,共噴2~3次,可迫使植株矮化。現蕾初期每株選留3~5個健壯花蕾,其餘全部摘除,以使營養集中。開花時遇高溫強光的天氣,及時遮陰,通風降溫。花期1~2個月。花後繼續加強管理,不留種的及時剪掉殘花,摘去幼果,適時澆水,追施1~2次以磷、鉀為主的液肥。入夏後溫度升高,停止施肥和減少澆水,當枝葉完全枯黃時,選擇連續2~3天的晴天採收塊根,塊根采後經沖洗、殺菌消毒、晾乾後,再貯藏至秋季栽種。家庭盆栽數量少的,塊根在原盆不動休眠,秋季分株。

熱點內容
荷花小玲 發布:2025-08-27 00:47:30 瀏覽:608
梅花碾多少噸 發布:2025-08-27 00:47:28 瀏覽:30
無雙品梅花秘 發布:2025-08-27 00:45:07 瀏覽:891
一朵雲推動雲 發布:2025-08-27 00:27:32 瀏覽:556
特工A盆栽 發布:2025-08-27 00:23:08 瀏覽:490
蘭花指3 發布:2025-08-27 00:18:41 瀏覽:369
櫻花型女生 發布:2025-08-27 00:17:53 瀏覽:361
kiko情人節限定05 發布:2025-08-27 00:12:22 瀏覽:47
大連綠植網店 發布:2025-08-27 00:06:41 瀏覽:946
辦公室方綠植 發布:2025-08-27 00:05:39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