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野薄荷
Ⅰ 野薄荷盆栽第二年繼續生長嗎
網友,你好!野薄荷是一種草本多年生的植物,冬天它會枯萎,春天來了它又會長出新的芽,很好種的,養死它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
Ⅱ 薄荷是什麼
薄荷又名蘇薄荷,為常用中葯,其提取劑薄荷醇為清涼油的主要成分。民間也有用薄荷葉外敷或煮成糊狀外用治療某些疾病。中毒常因過量服用所致。
毒性:薄荷含揮發油1~3%,油中含薄荷醇(薄荷腦)80%左右,其次為薄荷酮、異薄荷醇、蒎烯等。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對延髓中樞及心臟有抑製作用。服薄荷腦20毫升可致嚴重中毒。
中毒表現:多在進食後10餘分鍾至數小時發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頭昏、手足麻木、步態不穩、昏睡、昏迷等。部分患者可出現喉頭痙攣、呼吸慢、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壓下降等。可發生過敏性皮膚改變。
緊急處理:立即手法或葯物催吐,催吐後給患者口服活性炭50克。中毒後24小時內禁食牛奶及油膩食物。出現中毒症狀者要盡快到醫院就診。
中毒預防:避免小兒採食薄荷。不要聽信偏方,大量食用薄荷。治療要在中醫大夫的指導下進行。
Ⅲ 薄荷盆栽快要死了,誰知道要怎麼救活
把盆栽薄荷葉子枝條全部剪掉,根部上面只有桿子是綠色的部分,澆透水,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如果盆栽根系沒爛或都沒乾枯,幾天就會長出新枝葉,然後正常管理就行了。如果根系已經乾死了就沒救了,重新買盆新的吧。
薄荷,土名叫「銀丹草」,俗名:香薷草、魚香草、土薄荷、水薄荷、接骨草、水益母、見腫消、野仁丹草、夜息香、南薄荷、野薄荷[1]。為唇形科植物,即同屬其他乾燥全草。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多生於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長,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
全株青氣芳香。葉對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後結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葯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葯,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光棚溫室採摘的薄荷又是春節餐桌上的鮮菜。清爽可口。
Ⅳ 關於薄荷
我也有一些美國薄荷種子,剛剛撒下去的,很好養
薄荷喜溫和濕潤環境,地上部能耐30℃以上溫度,~20℃地上部即枯萎,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根比較耐寒,-30℃仍能越冬,生長初期和中期需要雨量充沛,現蕾期、花期需要陽光充足,乾旱的天氣,日照時間長對薄荷油、薄荷腦的形成積累含量高。
定植後要澆足定植水,使土壤保持濕潤,也喜陽光,每次最好多交點水,不怕淹死。
對土壤要求不嚴,除了重鹼地和重粘土地.砂地外,都可種植,但以肥沃的壤土和砂質壤土為好。太陽光對提高薄荷腦和薄荷油的含量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孕蕾開花期,要有充足的陽光,因此薄荷不宜種在蔭蔽的地方。
總之很好養活,對自己有信心點。
Ⅳ 薄荷這種植物怎麼養有什麼好處和功效
種植方法 薄荷生於河溝邊或山野潮濕地,現多為葯農在面積種植。家庭盆栽薄荷也極簡便。可3-4月間挖取粗壯、白色的根狀莖,剪成長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經20天左右就能長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莖頭遮蔭扦插。薄荷屬多年生植物,根系發達,每年春季翻盆換土時,可分離出大量的植株。平時保持盆土偏濕。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為輔,薄肥勤施。醫葯用草常在生長期採收兩次。第一次(頭刀)是在小暑節前5-6天,葉正茂盛,花還未開放時,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間,花朵盛開,葉未凋落時。葯用以第二次採收的為最好。兩次採收的莖葉可洗凈、切斷、曬干,放甏中防失香氣或被霉蛀,供全年葯用。 除了少數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產地是美國,最好的薄荷產自英國。莖長約90厘米,毛茸茸的葉片呈鋸齒狀,花頂生,開紫色、白色和粉紅色的花穗。薄荷喜歡在潮濕的氣候下生長。 薄荷的品種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共同特性皆是適應性強,耐寒且好種植,非常適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歡光線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陽光之處,同時要有豐潤的水分。因此,澆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乾燥之時進行。薄荷生長極快,隨時可採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話說,千萬不要怕將香草摘下來,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會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種。 薄荷極適合香草栽植的入門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長季節(春至夏季為佳)中利用切成一節節的莖繁殖,非常容易發根。 薄荷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根莖在5-6℃就可萌發出苗,其植株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質土為好。 水分對薄荷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植株生長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較多。 現蕾開花期需要晴天和乾燥的天氣,要求水分較少。 1.治蜂叮腫脹 薄荷鮮葉貼患處,立即見效。 2.治水入耳作痛 薄荷汁滴入,即愈。 草葯葯用: 草葯名:薄荷 內容介紹:薄荷 (《雷公炮炙論》) 異名: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藺、吳菝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義》),貓兒薄苛(《履巉岩本草》), 升陽菜(《滇南本草》),薄苛(《品匯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匯》)。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葉。 採集:大部分產區每年收割2次,第1次(頭刀)在小暑至大暑間。 第2次(二刀)於寒露至霜降間,割取全草,曬干。 廣東,廣西溫暖地區1年可收割3次。 葯材:乾燥全草,莖方柱形,長15~35厘米,直徑2~4毫米,黃褐色帶紫,或綠色,有節,節間長3~7厘米,上部有對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絨毛,角棱處較密,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中空。 葉對生,葉片捲曲面皺縮,多破碎。 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 具有白色絨毛;質脆。 枝頂常有輪傘花序,黃棕色,花冠多數存在。 氣香,味辛涼。 以身干、無根、葉多、色綠、氣味濃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江蘇、浙江、江西。 葯理作用;薄荷醇局部應用可治頭痛、神經痛、瘙癢等。 應用於皮膚,首先有涼感,以後有輕微刺灼感。 此種涼感並非皮膚溫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經末梢之冷覺感受器所引起。 薄荷醇、薄荷酮對離體兔腸有收縮作用,後者的作用較強。 用小鼠作試驗,對離體小腸,薄荷精油有解痙(抗乙醯膽鹼)作用;但對整體小鼠的小腸內容物之推進速度並無顯著影響,甚至有抑制傾向,故推測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於其嗅、味感覺續發性引起的。 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 它對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療作用,可能是由於其促進了分泌而去除了附著於粘膜上的粘液所致。 薄荷酮之刺激性強於薄荷醇。 同屬植物歐薄荷中的總黃酮類具有利膽作用。 炮製:揀凈雜質,除去殘根,先將葉抖下另放,然後將莖噴灑清水,潤透後切段,曬干,再與葉和勻。 性味:辛,涼。 ①《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性涼,辛。 ②《醫林纂要》:辛,寒。 歸經:入肺、肝經。 ①《湯液本草》:手大陰、厥陰經葯。 ②《綱目》:入手少、太陰,足厥陰。 ③《本草新編》:入肺與包絡二經,亦能入肝、膽。 功用主治:疏風,散熱,辟穢,解毒。 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 1)《葯性論》: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 2)《千金·食治》:卻腎氣,令人口氣香潔。 主辟邪毒,除勞弊。 3)孫思邀:煎湯洗漆瘡。 4)《唐本草》:主賊風,發汗。 (治)惡氣腹脹滿。 霍亂。 宿食不消,下氣。 5)《食療本草》:杵汁服,去心臟風熱。 6)《食性本草》:能引諸葯入營衛。 療陰陽毒、傷寒頭痛。 7)《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吐痰。 除賊風。 療心腹脹。 下氣、消宿食及頭風等。 )《本草圖經》: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小兒風涎。 )《本草衍義》:小兒驚風,壯熱,須此引葯;治骨蒸勞熱,用其汁與眾葯為膏。 ⑽李杲:主清利頭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氣。 又主肺盛有餘,肩背痛及風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傷寒頭疼,霍亂吐瀉,癰、疽、疥、癲諸瘡。 又:野薄荷上清頭
滿意請採納
Ⅵ 蟑螂怕什麼植物盆栽
我覺得是九月草,簿荷草。
薄荷,土名叫「銀丹草」,俗名:香薷草、魚香草、土薄荷、水薄荷、接骨草、水益母、見腫消、野仁丹草、夜息香、南薄荷、野薄荷[1]。為唇形科植物,即同屬其他乾燥全草。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多生於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長,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
全株青氣芳香。葉對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後結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葯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葯,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光棚溫室採摘的薄荷又是春節餐桌上的鮮菜。清爽可口。
在中國,薄荷主要以江蘇、安徽兩省產量最大。
薄荷栽種方式有根莖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種。
中文名
薄荷
別名
野薄荷、夜息香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分布情況生長環境品種類型栽培技術主要價值注意事項植物文化食物營養成分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數節具纖細的須根及水平匍匐根狀莖,銳四稜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僅沿稜上被微柔毛,多分枝。
共4張
薄荷
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稀長圓形,長3-5(7)厘米,寬0.8-3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側脈約5-6對,與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顯著,上面綠色;沿脈上密生余部疏生微柔毛,或除脈外余部近於無毛,上面淡綠色,通常沿脈上密生微柔毛;葉柄長2-10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輪傘花序腋生,輪廓球形,花時徑約18毫米,具梗或無梗,具梗時梗可長達3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纖細,長2.5毫米,被微柔毛或近於無毛。花萼管狀鍾形,長約2.5毫米,外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10脈,不明顯,萼齒5,狹三角狀鑽形,先端長銳尖,長1毫米。花冠淡紫,長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喉部以下被微柔毛,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較大,其餘3裂片近等大,長圓形,先端鈍。雄蕊4,前對較長,長約5毫米,均伸出於花冠之外,花絲絲狀,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
小堅果卵珠形,黃褐色,被窪點,[1]具小腺窩。花期7-9月,果期10月。
Ⅶ 深藍鼠尾草和薄荷的區別
—— 深藍鼠尾草【別名】尼加拉瓜鼠尾草,多年生草本,盆栽30~50厘米; 葉對生,卵圓形,全緣或具鈍鋸齒,色灰綠,葉表有凹凸狀織紋,具芳香; 花腋生,深藍色,花期4~12月。—— 薄荷【別名】野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葉對生,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稀長圓形,腹凹背凸,綠色或淡綠色; 花絲絲狀,花期7~9月,果期10月。
薄荷花
Ⅷ 野薄荷可不可以種在花盆裡,可不可以放在房間里,有什麼好處呢
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質土為好。
水分對薄荷的生長發育有內較大的影響,植容株生長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較多。
現蕾開花期需要晴天和乾燥的天氣,要求水分較少。薄荷的品種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共同特性皆是適應性強,耐寒且好種植,非常適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歡光線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陽光之處,同時要有豐潤的水分。因此,澆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乾燥之時進行。薄荷生長極快,隨時可採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話說,千萬不要怕將香草摘下來,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會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種。
薄荷極適合香草栽植的入門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長季節(春至夏季為佳)中利用切成一節節的莖繁殖,非常容易發根。
薄荷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根莖在5-6℃就可萌發出苗,其植株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好處辛溫,氣香。能解表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