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玉蘭花畫圖片大全
A. 於非闇畫家簡介
於非闇畫家簡介:於非闇(àn)(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出生於北京,祖籍山東蓬萊,滿族,原名照,字非闇,又號閑人,中國近現代工筆畫家、書法家、篆刻家。
於非闇主要繪畫作品有《喜鵲柳樹》《玉蘭黃鸝》《紅杏山鷓》《牡丹鴿子》《山茶蝴蝶》《和平鴿》《丹柿圖》等,主要專著文集有《都門豢鴿記》《都門藝蘭記》《都門釣魚記》《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中國畫顏色的研究》《都門藝菊記》《於非闇工筆花鳥畫選》等。
於非闇於1926年任教於北京西單第二小學;1929年,正式拜師齊白石,向其求教山水、篆刻;1930年—1931年,任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教員;1933年,作品《秋花蜻蜓圖》在《藝林月刊》發表;1935年,創作作品《雙雀圖》,另在北平舉辦「張大千、方介堪、於非闇書畫篆刻聯展」。
1940年,創作作品《白荷蜻蜓》等;1943年,創作作品《墨葉牡丹》《綠牡丹》等;1949年,創作作品《牡丹圖》《粉紅牡丹》等;1952年,創作作品《白山茶》《硃砂牡丹》等;1955年,參加「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1957年,任北京畫院副院長。
創作特點
1、於非闇的繪畫從明末的陳洪綬入手,對北宋徽宗趙佶的花鳥畫最為推崇,且研究有素。加之他對寫生對象的朝夕觀察、深入體會,才使得自然界的生靈,在他筆下能夠栩栩如生,此外,還遠承五代、宋元諸家法乳。
其書法早年從晉唐楷帖入手,上溯秦漢篆隸,中年以後專攻虞、褚,晚年則以瘦金體著稱,可以說繪畫、書法都遙接宋徽宗一脈。除學習卷軸畫外,又學宋純絲古樸的裝飾手法,使得他的花鳥作品具有一定的裝飾性。
2、於非闇反對過於工巧細密而失掉筆墨高韻和整體精神,作畫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白描蘭竹水仙,生動傳神、秀雅清逸,所畫牡丹能將春之花、夏之葉、秋之干萃於一枝。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盡與自然相吻合。
3、於非闇的花鳥作品用筆剛柔相濟,著色艷而不俗,形象刻畫細致精微又極富生氣。線條挺秀工緻有力,設色強烈不失沉穩,典雅清麗不流於嬌媚,生動傳神又富於裝飾趣味。晚年作品在技法上更加多樣,或厚實豐艷而不刻不俗,或淡雅清勁卻不薄不冷,靈活的思維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充滿著健康飽滿樂觀向上的審美情趣。
B. 工筆畫線描百花畫譜的內容簡介
工筆花卉,是以花卉為題材的工筆國畫。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妙大自然的產物—花卉就產生了深厚的賞識興趣。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鮮花就是美的象徵。長久以來,它們那艷麗的色彩、優美的豐韻,深深的吸引著人們的視線。工筆花卉將人們喜愛的花卉形象再作品中,裝點著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和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情,促進了人類精神文明的進步。工筆畫在著色前,應該是一幅比較完美的白描畫。白描,是畫好工筆畫的一項基本功,每一位工筆畫愛好者,莫不把白描當作一項基本功來練習,每一位畫家,也都將白描發揮到了極至。
白描花卉,所表現的對象主要是花木芳草,勾勒好每一根線條,是畫好白描花卉的關鍵。花卉有水生和旱生兩種。早生花卉一般分為草木、土木和藤本三類。
一、草本:是指基本無木質化、低矮柔嫩的草類。草本又分:一、二年籽生植物,如牽牛花、雞冠花等;多年生宿根植物,如蘭花、水仙花、柱頂紅等,它們都有發達的球莖或肉質根須,其根莖也可入畫。
二、木本:指莖枝木質粗大,堅實硬挺的多年生樹木類。有明顯主幹和樹冠高大直立的為喬木,如玉蘭、木棉、松柏等。
三、藤本:主莖細長,柔韌曲折,不能直立類的。又分:
纏繞莖:靠莖的盤曲纏繞自身或其它物體生長的植物,如紫藤花、牽牛花等。
攀緣莖:靠莖節外的根須隨著附屬物攀緣生長,如葡萄、南瓜、黃瓜、凌霄花等。
常見的水生花卉多為草本。如荷花、水葫蘆及萍藻等。
C. 怎樣畫工筆白玉蘭
畫工筆白玉蘭步驟如下:
一、在稿子上用毛筆勾線。用淡墨採用虛入版虛出的方法勾權花瓣,用虛線勾花萼。用淡墨平塗雌蕊,勾皴結合法畫出枝幹。用虛入虛出的方法勾鳥,並注意墨色濃淡變化淺灰藍色(花青加墨平塗鳥爪。
D. 用白描手法寫景 50字
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徵,反映作者的感情。
我喜歡鄉村,更喜歡鄉村的四季。
在城市的生活中,你可能感覺不到四季的變化,可是鄉村就感覺不同了。當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鄉下田園,她用神奇的畫筆把鄉村畫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大山穿上了綠色的衣服,好像是一條綠色的長龍,大樹舉起了綠色的旗幟,看守著家園。大山上,小鳥唧唧喳喳地叫著,唱著一首又一首春天的歌兒。桃花和梨花,互不相讓,開得爭奇斗艷。田野里,農民們播下一粒粒種子,他們播種下了自己心中的希望。
夏季的鄉村最美了,到處能看到草兒和花兒,它們給大地穿上了美麗的新衣,那些花兒的芳香引來了蜜蜂來采蜜,草地上還有自由的牛兒、羊兒,在吃那新鮮嫩綠的青草。田野里,你能聽見青蛙的叫聲,站在田野里,聽著青蛙的叫聲,讓我想起了一首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到了晚上,螢火蟲就飛了出來,一隻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像一隻只小精靈一樣,美麗極了。農民們在夏天是最輕松的,他們聚集在一起,打牌、打麻將、下棋,非常悠閑。
秋天,農民們分享著豐收的喜悅,田野里,高粱、水稻、玉米都成熟了,農民們忙著收割莊稼,他們把糧食收回家,裝滿糧倉,就像一座座金山。山上的樹葉隨風飄落,大山變成了「五花山」。人們都上山采蘑菇,采野果。田園里的白菜、茄子成熟了,農民們把辣椒穿成串,掛在了屋檐下,多麼美好呀!
冬天的鄉村是安靜的。小河結了冰,山變成了長龍,農民不忙了,准備來年春天播種的事了,孩子們在堆雪人、打雪仗、在冰上滑冰車,鄉村變成了一副白描畫。
我喜歡鄉村的每一個季節,每一個季節都是一首動人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