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側倒盆景

側倒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6-16 02:24:31

盆栽里長太多了,該如何處理

盆栽的盆來里出現積水自,主要是平時澆水過多出現的盆中水分過溫的存積要盆土中,當盆土積水時可使用鬆土工具往盆四周插入,輕輕的抖動盆土使盆土疏鬆有利盆中的積水排出,減少積水對根系的危害,關少腐根的症狀。
盆中積水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盆底洞因澆水後的盆泥流到洞口處沉積後產生的堵塞現象,導致澆水後多餘的水分無法排出或較緩慢的排出,從而引起積水出現爛根,可側倒盆栽,用雙手拇指往底部的洞口的遮蓋物用力往上頂,使遮蓋物有松動有空隙有利水的排出。

Ⅱ 樹樁盆景的種類特性

樹樁盆景抄根據所用數目的種類和特性,以及設計製作的特點而分為直乾式、卧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乾式:主幹直立或基本直立,這類樹干讓其長到一定高度進行摘心,達到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單干、雙干、三乾和多干之分。
卧乾式:主幹橫卧,全株呈平睡之態,姿態獨特,具有古樸優雅的風度。
斜乾式:樹干傾斜,但又不卧倒,樹冠偏於一側,樹勢舒展。常見的入梅樁的疏影橫斜。
曲乾式:主幹屈曲,樹形富於變化,常見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懸崖式:主幹傾於盆外,樹冠下垂如懸狀,其中根據主幹倒懸的程度,又有大懸崖、小懸崖、半懸崖之分。
附石式:樹木種在石頭上,使其扎與石縫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適用與枝條多而長的樹種,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條適當進行加工。

Ⅲ 放倒的盆花會向上生長嗎

植物的向陽性,是受頂芽分泌的生長素控制的。盆花放倒後,頂芽分泌的生長素受地心引力的作用,集中到頂芽靠近的地方的一側,這一側的細胞在生長素的作用下生長較快。因此,倒了的盆花仍會抬起頭來,仍向上長。

Ⅳ 樹樁盆景造型有哪幾種形式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Ⅳ 盆景翻盆換土的操作程序如何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翻盆換土的操作程序及技術要求

(1) 脫盆:預備翻盆的盆景,應注意盆土不宜過濕或過干。盆土過濕, 不便將盆土與盆壁分離;過干則盆土收縮硬結,脫盆後剔土時易使根須斷在土中。盆土干濕適度,盆土與盆壁有少許間隙,此時翻盆最好。對於體量不大的淺型敞口盆,一般可直接將樹木連土從盆中取出。不能直接取出的,可將盆景倒置,將盆邊擱在工作台上,一手托住盆土,另一手以手指由排水孔向下撳壓,將盆土整體從盆中退出。若用此法仍難以退出,可將倒置盆景的盆邊在木質擱板上輕叩,一般即能退出。對於深筒盆或收口盆,則必須用竹簽剔除盆內壁四周的部分土壤,才能方便取出,大盆景在脫盆時可將盆橫置,先剔除部分盆土,然後將樹木連土取出。特大盆景就需要藉助吊裝工具來脫盆了。

(7)盆土的濕度

盆土過濕或過干都不利於換盆。過濕,容易和泥,不利於修根和去舊土;過干,換盆時易損傷根系。最好視情況在換盆之前先澆一次透水,待盆土干濕適度時再換盆。

(8)換盆後的管理

換盆後盡量不用移動樹樁,先放置適當遮陰環境下適應性生長約一周後,轉入正常養護管理。

Ⅵ 盆景有哪些造型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花卉盆栽的技術環節

花卉盆栽受到花盆的限制.微域小氣候特殊,要求的栽培技術較高,其要點如下。

(1)選盆 要根據不同花卉的生物學特性和植株生長狀況及用途來選盆。花盆按質地有瓦盆(素泥盆、素燒盆)、紫砂盆、彩陶盆、資盆、水泥盆、塑料盆、紙盆、木忿等。瓦盆質地租糙,欠美觀,但透氣排水性能好,適宜栽種各種花卉;紫砂盆精緻美觀,通氣透水件較強,適用於各種花卉栽培,特別用來栽培名貴花卉及樹樁盆景、植物盆景,可作室內擺設和展覽用;余陶盆為陶泥燒成,有一

定的通透性,但不如紫砂盆;彩陶盆是素陶盆L釉而成,比較美觀,伺通透性不良.只能用於觀賞期較短的花卉栽培;資盆的外表面有圖案、花紋、書法等,外觀精緻,但通透件差,多用作套盆.作臨時性裝飾或歲內短期觀賞和花展;水泥益多用作水盆養水生花卉,如水仙等,或作山石盆景,透氣性極差;紙盆、塑料盆保溫好,通透性也差;木盆、木柄、木相等,通透性好,但容易腐爛,壽命短,成本高。

(2)配製培養土 按各種花卉對土壤的要求制好培養土。

(3)上盆利轉盆 新盆要先用水泡「退火」,長期用過的舊花盆食用水將堅外洗刷干凈,並把排水扎鑽通。有些花卉要求通透性奸的,需迅速排水、擴大排水孔,有的甚至擴人到盆底的1/2。

用碎盆片或瓦片3—4塊旱覆瓦狀蓋住排水7L,凹面向孔.然後將配製好的培養十填入盆中。對需肥量大的還可再加放蹄殼片、干糞等有機肥作底肥,上面再填土至盆的1/2處。將花卉根系長的剪短一部分,注意保護須根,同時將地上部的枝葉也剪去部分後放下花盆,一手握茁扶正舒展根系,一手用移植鏟填土。小盆填土至離盆口1.5。2.5cm,大盆填至離盆U 3—5cm處。館土時,邊

填土邊搖動花盆,最後用於指輕輕壓緊盆土,隨後用細眼壺澆透定根水。如澆水後盆土下沉離盆口太遠,須補填培養土。

剛上好盆的花卉,先放到背陰處養護3天左右,再擺放到各種花卉應放的地方去,切忌暴曬。在露地擺放,為了避免6E則從排水孔鑽入塞孔,先在地上鋪地膜,再擺花盆。

花盆擺放後,每陰半個月左右轉盆均勻,植株生長端正,不偏於一邊生長排水孔伸入土中。—次,使花卉受光

還可防止根系從

(4)換盆和翻盆 盆栽2—3年後,由廣植株長大、根系增多、根的分泌物積累等和營養缺乏,需進行翻盆,即用新的培養土換下原來的盆土。由於植株及根系不斷生長發旨,原盆已不利於花卉的生長,則需把小盆換成大盆栽植。

換盆和翻盆的時間多在休眠期或立夏前,不宜在花朵形成期和盛花期進行。

換盆和翻盆時的倒盆方法是:用一隻手托住盆子中央,另一隻手用兩指夾住植株使盆翻倒過來,再用托盆的一隻手從下往上拍打花盆,使土團離開盆壁自行脫出。如果盆大,uJ將盆側倒在地上,並輕敞花盆邊沿或滾動敲打,當t:團松動後再用手托住土團和用兩手指夾住植株脫出。更大的盆、缸需用兩人配合操作。

長期未換盆的要用鋒利的刀具削去土團周圍的土和部分根系,需注意不宜過多傷大根。有的只留「護心土」。如果核株枝q十茂盛,換盆時只去擰「肩土」,即土團上面盆口寬處的部分土。某些珍貴的肉質根或球根花卉,如蘭花、牡抖、芍葯、君子蘭等,倒盆後,應先將根用水洗凈陰干後再上盆。

Ⅷ 川派盆景的三彎九倒拐法是怎樣做的

三彎九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莖基部(足)起向上,如對拐法一樣,蟠扎九個彎子至頂回端。再在與九拐垂直的立面上答蟠曲三個大彎子,三個大彎子形成正面,九個小彎子是側面。故稱三彎九倒拐。樹種有羅漢松、垂絲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於川西重慶、大邑、溫江、灌縣等地。

Ⅸ 自然型盆景主要有哪些形態

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其造型可概括為以下形式。

直乾式:樹干直立,枝條分生橫出,疏密有致,層次分明。此式能表現出雄偉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參天的樹姿神韻。我國嶺南盆景的大樹型和浙派盆景的風格形式多屬此種。

斜乾式:樹干向一側傾斜,一般略彎曲,枝條平展於盆外,樹姿舒展,疏影橫斜,飄逸瀟灑,頗具畫意。所用樹材,有來自山野老樁,也有以老樹加工製作而成。一般樁景多採用斜乾式。

卧乾式:樹干橫卧於盆面,如卧龍之勢,樹冠枝條則昂然向上,生機勃勃,樹姿蒼老古雅,有似風倒之木,富於野趣。配盆多用長方形盆,可配山石加以陪襯,以求均衡美觀。

曲乾式:樹干彎曲向上,猶如游龍。常見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枝葉層次分明,樹勢分布有序。川派、徽派、揚派、蘇派盆景常用此種形式。

懸崖式:樹干彎曲下垂於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懸崖,模仿野外懸崖峭壁蒼松深海之勢,呈現頑強剛勁的性格。用盆多取高筒式,適於幾案陳設,因樹冠懸垂程度不同而分為下列三種情況:一是小懸崖:冠頂懸垂程度不超過用盆高度之一半者;二是中懸崖:冠頂下垂不超過盆底部為中懸崖;三大懸崖:冠頂下垂至盆底以下為大懸崖。

枯乾式:樹干呈枯木狀,樹皮斑剝,多有孔洞,木質部裸露在外,尚有部分韌皮部上下相連,冠部發出青枝綠葉,枯木逢春,返老還童又不失古雅情趣。日本常用人工造成枯乾式。

劈乾式:主幹劈成兩半,或劈去一邊,使樹干呈枯皮狀態,然後讓這一劈干長出新枝葉,再進行藝術加工,使其古拙、奇特。

附石式:這種形式還是以突出樹樁為主,山石為配景(有時也以山石為主),樹根附在石頭上長,再沿石縫深入土層,或整個根部生長在石洞中,好像山石上生長的老樹有「龍爪抓石」之勢,古雅如畫。樹樁主幹有直干、斜干、曲干、枯乾等多種形式。如附在一塊枯木上生長,稱之為木附式或叫貼木式。

單乾式:每盆只種樹一株,一個主幹。主側枝分布均勻,構圖簡潔,挺秀莊重,這是盆景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可以是直干。斜干、曲乾等形式。

雙子式:樹二株或樹一株,干為二,而造型可以多樣化,分主次、高低、正斜,生動幽雅,富於畫意。

三乾式:樹一株(或三株),干為三。要有主次之分,忌雷同,應做不等邊三角形構圖,有高有低,有直有斜,使其具活潑古雅之趣。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連根式:連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叢林,根部裸露相連,這種形式多選用植株根部易萌發不定芽的樹種,如福建茶、火棘等。另有兩種根枝相連的「過橋式」、「提籃式」。

垂枝式:利用某些樹種或品種枝條下垂的生長習性稍微加工而成,如垂柳姿態。常用樹種有迎春、檉柳、垂枝梅、垂枝碧桃、龍爪槐等。

枯梢式:模擬自然界老樹枯枝或受雷擊的現象,樹木顯得老態龍鍾,奇特古雅。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Ⅹ 盆栽花卉怎樣倒盆和換盆

盆栽花卉可以視庭院綠化和室內需要而隨意移動。但因生長受到花盆的制約,需要比較精細的養護管理,定期換盆顯得尤為重要。(一)時間露地盆花多於植株休眠期換盆;溫室盆花多於農歷穀雨前後,出房前換盆;幼小的盆播苗,一般在出現1片真葉或子葉展開後移植換盆,苗間距離1~2公分。(二)方法1. 墊盆。對盆栽商品苗先墊新盆,把碎盆片(至少3片)覆蓋在排水孔上,凹面向下。在墊好瓦片的盆中,加入粗粒基質。2. 倒盆。倒盆是把花由原來花盆中倒出來。倒盆之前不要澆水,使盆土適當乾燥,這樣土球容易完整倒出。倒時,一手托盆,一手握拳,輕敲盆邊,使土球自行脫出,如系大盆,可將盆側倒放在木塊上,輕敲花盆邊部,使土球松動後,用手托住植株和土球,再行脫出。3. 清理植株根部。將植株土球剝去一些表面老土老根,去掉盆底的墊孔片,剪去過長的及傷病的根。如果盆邊充滿新生的白根,可以完整地換入大花盆。多年盆栽的大苗,根系錯綜盤結,常需用竹簽將根系間的泥土剔除,然後換土上盆。某些珍貴的具有肉質根的種類,如蘭花、牡丹、君子蘭等,倒盆後應先將根清洗,陰干,再行上盆。4. 上盆。上盆時一手持苗,扶正立於盆的中央並掌握種植深度,另一手加培養基質,填滿根周圍的空隙,直至滿盆。種植的深度應適合花苗的大小。然後振動花盆,並用手指壓緊基質,使基質面低於盆邊1~2公分。 上盆後,要立即澆足水,使達到水從底孔流出的程度,待水被吸干後,再澆一次。初上盆的苗要遮蔭一周,方可恢復正常生長。

熱點內容
黃揚盆景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27 07:20:33 瀏覽:575
梅花帶人 發布:2025-08-27 07:18:24 瀏覽:781
阿里郎的蘭花指 發布:2025-08-27 07:13:17 瀏覽:864
梅花車輪 發布:2025-08-27 07:13:08 瀏覽:883
七夕節素描 發布:2025-08-27 07:13:06 瀏覽:769
牡丹花期短 發布:2025-08-27 07:05:44 瀏覽:173
李鴻章和丁香 發布:2025-08-27 07:05:41 瀏覽:288
上海花藝大賽 發布:2025-08-27 06:50:04 瀏覽:831
古人吃荷花 發布:2025-08-27 06:49:57 瀏覽:951
白描玉蘭花畫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27 06:49:56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