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鎮山盆景

鎮山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6-14 00:13:21

㈠ 有什麼和虎有關的地方

海南抱虎嶺
抱虎嶺主峰海撥220多米,是海南島民東北部的第二高峰(次於銅鼓嶺),自古譽為文昌名山之一。
抱虎嶺南北走向,山勢猙獰,整個形貌似巨人抱著一隻老虎,南為嶺頭似虎首,北為嶺尾似虎股,中間順勢弓形下彎中有小處隆起,狀似巨大騎虎腰抱虎頸。嶺岩臨海挺拔,氣勢磅礴,似斧削般俊奇,山上怪石嶙峋,懸石疊岩懾人膽魄。特別是那巨大的老鷹石,似墜似飛,而又穩伏於山嶺之東,呈現出捕虎壯士的堅毅和雄姿,充分展示了自然造物之偉大。

㈡ 遼寧錦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錦州古塔歷史文化公園(古塔公園)
小凌河水上公園
錦州動物園(原北湖公園)
錦州市兒童公園
花卉寶石廣場

錦州北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關東名剎-青岩寺
北寧旅遊-閭山 森林公園

市內:
北湖動物園。
水上公園:在南橋,有游樂設施,冬天還可以滑冰車。
游戲機,檯球,網吧,乒乓球可以去太陽廣場一部,在中百商廈附近。
遼沈戰役紀念館:可以去參觀歷史的遺跡,裡面有遼沈戰役全景畫。
古塔公園,依廣濟寺塔而建,是古跡。現在建成了公園,是參觀之處,內有錦州博物館。(我還沒去過博物館)

周邊的:
筆架山:冬天還是別去了,夏天是消暑好去處,有海濱浴場和室內海水游泳館。最著名的是天橋這個奇觀,在海水漲潮的時候回沒在海底,落潮的時候就顯現出來。
北普陀山:也叫觀音洞,是風景區,初春和夏天去比較好。里邊有些佛家的東西。主要是風景和觀光之處。
另外清岩寺,醫巫閭(LV2聲)山等在錦州的縣級市,可以做長客去。

㈢ 常州好玩嗎

常州主要景點及門票價格
文筆塔座落在常州市區延陵東路,建於南齊建元年間(公元480-482年),原為太平講寺塔。該塔高48.38
米,底層外徑為9.58米,塔身為磚木結構,七級八面,每層有拱門,中有旋梯環繞而上,登塔遠眺,全城景色盡收眼底。塔之北是筆架山,意即筆魂之架。山腳下有嘉賢坊,進賢坊,榮賜亭和狀元樓等景物,點出了延陵季子的賢德風范。
紅梅閣
座落常州市延陵東路,始建於唐昭宗年間(889-90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時紅梅閣,在紅梅盛開季節,絢麗清艷,宛如一片霓雲,堪稱「擬仙都之彷彿」。光緒二十六年《重建紅梅閣記》碑文雲:「閣高六丈有奇,……其上金碧交輝。巍然對峙者,天寧寺之九蓮閣也。北窗洞啟,碧梧翠竹間紅梅在焉。花如降雪,香沁心脾,耆奇者遐想仙蹤,往往低徊之不欲去。」真是綺麗仙境,令人情動神搖,流連忘返。現碑文尚在,風光依舊。
天寧寺
座落於常州市區的延陵東路, 始建於唐代,從明代宣德年間起(1426-1436)就被稱為「東南第一叢林」。乾隆皇帝題寫了「龍城象教」匾額和大雄寶殿上的楹聯:「合相證三摩光融西竺,眾香超萬有界現南蘭」。大雄寶殿是天寧寺的主體建築,高25米。大雄寶殿兩側有二十諸天佛像,近年來的擴建工程,使天寧寺更顯雄偉、庄嚴。

近園
近園,又名靜園、惲家花園。座落在常州市區長生巷現在的常州賓館內。建於清康熙十一年秋,是我市現存建造最早而保存較完整的園林。
近園雖建於清初,卻保持了晚明園林簡朴的風格。格局是以花廳為主體建築。近園佔地雖不廣,而曲盡畫理,集山水自然之幽美。觀之入畫,品之有詩,置身其中,使人有萬籟空寂,宇宙無窮之感。
天目湖

天目湖位於溧陽天目湖鎮,是由沙河和大溪兩個國家級大型水庫構成。湖區群山環抱,湖水清冽。區內奇花,色彩繽紛,野生動物,棲息繁衍。茶香、水甜、魚頭鮮構成天目湖三絕。湖區內杜絕任何污染,達到國家超二級飲用水水源標准。
天目湖旅遊度假區現分為旅遊中心區、度假休閑區、森林樂園內、農業歷史文化區、環境保護區和湖上娛樂區六功能區。歷史文化景觀有蔡邕讀書台、萬畝竹海、千畝茶園等。抽水蓄能電站也將建成,屆時將成為又一大景觀。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站專線車到達。
鄉村田園
鄉村田園位於溧陽天目湖鎮, 佔地400多畝,園內景點有歡樂世界、逍遙橋、江南田園、遠古磨坊等,自然景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其景點主要特點是參與性強,特別是其中的江南田園,體現出了十足的"水車小屋靜"的韻味,園內有多種野果樹,放養的猴子隨處可見。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站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7:30-18:00
門票:10元
狀元閣

狀元閣矗立於湖裡山公園內,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築物,佔地3000餘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以宣傳狀元文化為主題的建築。樓共有三層,裡面有溧陽籍清代全國狀元馬世俊的塑像,以及現代溧陽籍科學家的介紹。登樓環視四周,可以將整個天目湖全景一覽無余。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站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7:30-18:00
水族館

位於天目湖湖濱廣場底下,這是一幢位於地面以下的圓筒形建築,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典型的中小型水族館之一,魚類展示區是櫥窗式的,集中展示了熱帶淡水魚、熱帶海洋魚和海葵、珊瑚等,海洋軟體動物和天目湖盛產的魚類200多種近5000尾,魚種取自中、美、剛、印、日、意等五大洲數個國家,謂千姿百態,五彩繽紛。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站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7:30-18:00
門票:15元
湖裡山公園
湖裡山公園位於溧陽天目湖鎮,佔地160多畝,地形以山體為主,三面環水,園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花香四季,並有多種古樹名木,每年4月份-11月份,園內有精彩的蛇藝表演節目供遊客欣賞。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站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7:30-18:00
門票:10元
乾元觀
座落在金壇茅山郁崗峰西坡。初為秦時皇曾到此求取長生不老葯。南朝齊梁時陶弘景隱居於此,時稱為「山中宰相」。唐天寶時因李玄靜居此而敕建"棲真堂"。宋大中祥符間賜名"集虛庵",繼改名「乾元觀」。抗戰時期,陳毅率新四軍東進抗日,司令部曾駐於此。觀內及周圍多名勝古跡,主要有煉丹井、洗心池、雷接碑及明代石刻等。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7:30-17:30
門票:5元
九宵宮
位於金壇大茅峰之巔,始建於公元60年。系茅山久負盛名的「三宮五觀」之一。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宇,賜名九霄萬福宮(俗稱頂宮)。殿宇依山而築,氣勢雄偉,主要建築有:靈官殿、藏經樓、太元寶殿、二聖殿等。宮內有"豢龍池",大旱不涸,傳為「神龍所都」;殿後的飛升台,據傳是大茅君飛升之處。怡雲樓上陳列有茅山鎮四寶:玉印、玉圭、呵硯和玉符。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8:00-18:00
元符萬寧宮
元符萬寧宮位於茅山積金峰南腰,初名潛神庵,後曰元符觀,今稱元符宮,全稱元符萬寧宮,俗稱印宮。元符宮附近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密集,尤以林秀、洞幽、石怪、澗清、池聖、泉靈等美景著稱,主要有:華陽洞、仙人洞、楚王澗、常遇春影壁、丹井、喜客泉、龍池等。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8:00-18:00
門票:15元
狩獵場
狩獵場座落在茅山風景名勝區南山門對面、常溧公路南側,佔地100畝,有多味飛禽可供獵取。狩獵場內地形起伏,林木蔥郁,風景秀麗山頂的小木屋充滿山野情趣,可供獵手休憩。
消費標准:子彈-10元/發;野雞-60元/只 ;野兔-60元/只;鴿子-40元/只;珍珠雞-140元/只;麝香鴨-80元/只;野山羊-400元/只;獐子-600元/只。
交通路線
上海方向可沿滬寧高速至常州沿常溧公路經金壇直達狩獵場;南京方向可沿312國道或機場高速公路轉常溧公路經天王寺直達狩獵場;常州汽車站有專線直達。
金牛洞景區
位於金壇茅山主峰南坡,由風景區南山門沿公路行1.5公里至,面積約1平方公里。景區名勝古跡眾多,林木蔥郁,曲徑通幽,景色迷人。主要景點有:金牛洞、鎮山神牛、新四軍戰斗指揮所舊址、八仙聚、撐腰石、八卦台、南天門等。沿景區古道可直上茅山頂宮。
交通路線:乘常州汽車站專線車到達。
開放時間:08:00-18:00
門票:10元

㈣ 岱廟漢柏院的碑刻

那啥,這也是我查的哦~
--------------------------

漢柏① 張鵬翮

古柏千年倚碧巒②, 太平頂上覺天寬③。 晴空白鶴時來舞, 雲外逍遙得靜觀④。

【作者】張鵬翮,清四川遂寧人,康熙進士,曾任河道總督,後擢為刑部尚書,雍正時,累官武英殿大學士。有《張文端公全集》。

【說明】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寫於康熙四十九年,現鐫在岱廟漢柏院石碑上。這首詩寫的是漢柏,而與泰山、鶴舞聯系起來,顯得詩品高曠,並且有哲理味道。

【注釋】①漢柏,在泰安岱廟漢柏院內,傳為漢武帝封泰山時手植。清乾隆時有六株,現存五株,有一株已枯死,其餘四株仍虯干蒼古,猶帶青蔥枝葉,為泰山八景之一。解放後在根部植欄保護,供遊人觀賞。

②漢武帝第一次封泰山為公元前一百一十年元封元年,至作者寫此詩時已有一千八百二十年,說漢柏千年是約數。碧巒,指泰山。

③太平頂,亦名玉皇頂,泰山最高處。覺天寬,在太平頂上一望無際,覺天地寬了。

④靜觀,靜心觀看,洞察仔細。

統觀全詩,頗有哲理味道。言漢相雖然生長高大,在樹下觀望,是看不到它的全貌的,只有象白鶴那樣,飛舞在晴空,逍遙於雲外,如同站在太平頂上,才能無阻攔地洞察一切,把漢柏看得真實全面。

文物薈萃的岱廟漢柏院

漢柏院位於岱廟東側,一處雅緻的小院,後因院中有古柏五株,據記載為漢武帝登封泰山時所植,而名「漢柏院」。這個院落,既有古建築,也匯集了大量的碑刻和古樹名木,成為文物較為集中的院落,同時漢柏院環境清幽,古柏、古碑、綠草、池苑構成了漢柏院獨有的景緻,是游覽小憩的理想之所。

漢柏院在古代主要為祭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的場所。漢柏院原名「炳靈宮」,或「炳靈殿院」。北宋王溥修撰《唐會要》:「泰山有五子,其三曰至炳靈王,配永泰夫人。」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炳靈公廟在泰山下,後唐長興三年(923年)詔以泰山三郎為威雄將軍,宋祥符元年十月封禪畢,親幸加封,令兗州增葺祠宇,王欽若自言:嘗夢睹神,又於廟北堧建亭,名曰靈感。」《泰山志》載:「(漢柏)院北部原有炳靈殿,內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岱覽》記載:「靈侯殿東為炳靈宮,是祭祀炳靈太子之所」。可惜炳靈殿毀於 1929年,1959年在炳靈殿舊址建起漢柏亭。漢柏院南側舊有北宋名儒孫明復與石介講學的學館,金大定初年創建,祀魯二先賢祠於此,後因拓建岱廟而遷至凌漢峰下成立了泰山書院,1965年在此舊址上建茶室,供遊人休憩。今院內除炳靈門為清代舊物,尚保留古樸風貌外,院中其餘原有建築已經全無。

漢柏院因院內保存有五棵漢柏而得名。這幾棵古柏枝身扭結上聳,若虯龍蟠旋,雖然膚剝心枯,卻又繼生新枝,蒼古蔥郁。它以古雅的身姿、赫赫的高齡博得歷代文人的高度贊賞,為泰安八景之一。

漢柏院也是古今碑刻集中的場所。院內現存歷代碑碣90餘塊,其中漢柏亭台基四周嵌 23塊,1965年移置到院內東城牆內側和漢柏亭東側院牆上的歷代名人詩文碑刻53塊,院中立14塊。

在這些著名碑刻中,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乾隆皇帝登泰山詩碑26塊,詩30首,是古代帝王祭祀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東城牆內側鑲嵌較為著名的碑刻有張衡《四思篇》,曹植《飛龍篇》等。漢柏亭東南院牆內鑲嵌有著名的西晉文學家陸機和南朝詩人謝靈運所賦《泰山吟》。漢柏院中立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書《漢柏詩碑》、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四川巡撫張欽書「觀海」大字碑、明崇禎年間陳昌言繪制、左佩玹題篆的《漢柏圖贊》、乾隆皇帝御制的《漢柏圖》等,院內還有後晉經幢及當代眾多名人留下的墨跡。置身於碑林之中就象讀了一部中國的歷史,給每一個遊客的觀賞都留下不盡的思索。

-------------

漢柏院院中——朱德題詩碑、陳毅題詩碑

朱德題詩碑

泰山不算高,一千五百八。 飛過二千一,他把頭低下。 朱德。一九六0年六月二十八日,合肥起飛回京。

【說明】

此碑在岱廟漢柏院東側。碑高153厘米,寬70厘米。詩文4行,滿行10字,字徑10厘米,行書,朱德作詩。

陳毅題詩碑

萊蕪淄博戰血紅,我軍又獵齊魯東。 百千萬眾捉狼虎,七十二崮志偉功。

泰山雪霽照旌旗,渤海波翻唱大風。堪笑豪帥面縛日,叩頭請罪罵蔣凶。 豪帥指李仙州等。仲弘記。

【說明】

此碑在岱廟漢柏院東側。碑高153厘米,寬70厘米。詩文6行,滿行12字,字徑9厘米,行書。陳毅作詩,作於1947年2月。
摩崖石刻--------泰山石刻三大類:碑碣、摩崖、楹聯。 中國歷代摩崖刻石藝術博物館:又稱「歷史書法展「,全國名山之最,泰山石刻現存2516處,其中碑碣1239塊,摩崖石刻1277處。 31塊名碑名刻:由國務院批準的《泰山總體規劃》中規定,全部碑刻中其中有31塊是名碑名刻。 即1.秦泰山刻石;2.無字碑;3.衡方碑;4.張遷碑;
5.孫夫人碑;6.經石峪摩崖石刻;7.紀泰山銘摩崖石刻;
8.唐雙束碑;9.唐神寶寺碑;10.宋封祀壇頌碑;
11.宋天貺殿碑銘;12.宋東岳天齊仁聖帝碑;
13.宣和重修東岳廟碑;14.宋大觀聖作碑;15.金重修東岳廟碑;16.金大定重修宣聖廟碑;17.金重修天封寺碑;
18.元重修嵩里山神祠碑;19.元博羅歡神道神碑; 泰山旅遊網 20.元創建藏峰寺碑;21.元創建七十字記碑; 22.明洪武去封號碑;23.明洪武祭祀碑;
24.明重修泰山之山神廟碑; 25. 明重開山記碑;
26.明高山流水亭記;27.題曬經石水簾詩刻石;28.於慎行詩刻;29.康熙重修岱廟碑;30. 乾隆重修岱廟碑; 三大摩崖:即唐摩崖、宋摩崖、清摩崖。 泰山旅遊網 | ia9Xh fs
清摩崖:俗稱「萬丈碑」,是泰山最大摩崖石刻,也是泰山最長的碑。高30米,寬12米,每字1米見方。
曝經石:在經石峪,三字是泰山最大石刻字,每字1.85米x1.5米,約1.2平方米
經石峪: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刻於1400餘年前,2964平方米石坪上由東至西刻有《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原經上下兩卷三十二篇,5198字)上卷十六篇,44行,2799字,每字 50厘米見方,現存41行,1069字。1961年5月郭沫若斷定是「北齊人所書」。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第一」。
經石峪五最: 一、疑問最多;二、真跡最古;三、選刻最精;四、工程最大;五、價值最高。 泰山旅遊網 唐摩崖:高13、20米,寬5、30米的岱頂大觀峰石壁上刻有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文書寫的《紀泰山銘》,現存字1008個,下部因受損剝落有明朝人葉彬補書108字。1959年重新貼金。1982年再次重新貼金。
杜甫《望岳》詩刻:泰山有5處古今名人完整書寫杜甫《望岳》的刻碑。另還有多處摘自《望岳》詩詞句的石刻。其中四塊詩刻不知是心靈默契,還是無意巧合,古今四人詩刻地點恰合杜甫詩意,又是真草隸篆各用一書體。岱廟東碑廊內清乾隆年間泰安知縣何人麟草書詩刻,在這里遙望泰山,正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初步印象。過萬仙樓在路西巨石上清光緒年間朝臣、金石學家吳大徵篆書詩刻,剛好品味「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的意境。剛進入十八盤,在對松山東崖,清嘉慶年間山東巡撫、兩江總督、書法家鐵保真書詩刻,此時登者進入「盪胸生層雲,決訾入歸鳥」的最佳處。岱頂仙人橋南邊巨石上,當代學者李一氓隸書詩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地均好,恰如其分。相隔二百年,古今文人神交物合,堪稱絕唱。
另一處是詩刻是1963年的郭沫若行草《望岳》詩碑,現在岱廟東御座南牆。

前些年,爬泰山經常出事,特別是逢節日時,曾幾次出現過踩死人情況,主要在台階較陡的地方如十八盤,人密密麻麻的。無論是上還是下,只要一人倒下後面就是一片。有一次,從十八盤下時我就遇到過一次,將膝蓋鐵破了,最後下到中天門,害怕了從西路走下山去。
山水說得那地方是叫捨身崖,那腳下用萬丈深淵來形容不過分。
言規正傳。泰山的碑刻藝術是一大特點。在國內名山中應當是首屈一指。
在泰山頂上玉皇廟門前立了一塊無字碑傳說是始皇封禪時所立,是功勞無法用語言形容呢,還是讓後人去評說?
最古老的當屬藏於岱廟里的泰二世的殘碑,這塊碑經過二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幾經磨難周折保存下來僅九個半字。按理說進岱廟的話,不進東御座看看這塊碑真是一大遺憾事。東御座是歷代皇帝登山時在岱廟里的行宮,一般皇帝登山時必從遙參坊進岱廟,然後出後門從岱宗坊開始登。
和孔廟一樣,岱廟里的古碑在文革中破壞了不少,其中不少是漢唐以來的名碑,在前半部有幾座新房子,牆基中會發現有用斷碑徹堆的痕跡,是在文革中拆除了幾座老宮殿,而建了幾間屋子用來做階級教育展覽館用,現在看來有些碑純粹是國寶了。 在泰山上最洋洋灑灑的莫過於唐玄宗李隆基的<紀泰山銘>了,洋洋灑灑的一千零幾十個字,經歷一千多年的風雨,雖個別字有所損壞外,保存完好。那位於泰山西側的丈人峰名字的來歷也與大唐天子有關了。
「禹二」,石刻的來歷具說是泰安城裡的一個店鋪的小伙計的傑作,當然這種說法只是我聽說的,沒有細細考究,破解這一字謎是郭老,郭老是詩人,又是書法家,在祖國的名山大山川中,基本是走到哪裡題到哪裡了。
在雲步橋上面的遠處的山崖上,遊人登山時總是看到白亮亮的一方,那是乾隆皇帝的萬丈碑。
在經石峪的石堋上傳說北齊人所書的字如斗大的隸書字,經過溪水的沖刷好多已模糊不清了。不知現在保護的怎樣了。在旁邊的石壁上有「高山流水」幾個大字,傳說伯牙曾在此彈琴,子期在此聽琴,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的故事,自然由此而來。高山依舊,流水長逝,茫茫人海,知音難覓。站在這塊碑刻面前,睹物思情。也許,我們今生可能無法再有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千古絕唱了。 在黑龍潭長壽橋的的光滑的大石堋上,有「洗我國恥」四個大字,這一看就是近代石刻,這是二三十年代愛國人士所為。 在泰山西路的扇子崖處堆著一堆殘碑,都是白色大理石的,這些碑不知什麼年月破壞的,真可惜,莫非又是破四舊,立四新時砸的。

還有......泰山的古碑真是太多了,很難想像如果缺少了這些古碑,泰山的文化將要打多少折扣。但改革開放以後,一些所謂的名人的字跡也上了泰山,不知是在為泰山增色,還是在抹黑,估計與「到此一游」之類的行為強不多少,用「佛頭著糞」來形容不算過分。

八. 古代建築 --------- 古建築群:29處,總建築面積十四萬平方米。 五寺:靈岩寺、普照寺、玉泉寺、神通寺、光華寺。
 九廟:岱廟、王母廟、關帝廟、孔子廟、玉皇廟、後石塢廟、無極廟、元始天尊廟、天齊廟。 五宮:靈應宮、紅門宮、斗母宮、青帝宮、神憩宮。
三祠:碧霞詞、五賢祠、張良祠。
三觀:三陽觀、隱仙觀、蓬萊觀。
十九亭:遙參亭、御碑亭(兩處四座,均是乾隆詩碑)、五松亭(憩客亭)、
金星亭(葯王殿)、倚山亭、對松亭、香亭、悅仙亭、更衣亭、且止亭、茶亭、篩月亭、西溪石亭、長壽橋石亭、洗心亭、高山流水亭、酌泉亭(觀瀑亭)、望月亭、壽星亭。 十四坊:岱廟坊、岱宗坊、一天門坊、孔子登臨處坊、天階坊、紅門宮坊、玉皇閣坊、回馬嶺坊、中天門坊、五大夫松坊、升仙坊、大眾橋坊、靈岩勝景坊、蓮台勝景坊。 二樓:摩松樓、萬仙樓(望仙樓)。 五閣:摩空閣、蓬萊閣、壺天閣、御書閣、夢仙閣。
七塔(塔林):四門塔、龍虎塔、九頂塔、辟支塔、慧崇塔、靈岩寺墓塔林、 四門塔墓塔林。 十橋:八仙橋、高老橋、過仙橋(登仙橋、東西橋子)、步天橋、雲步橋、通靈橋(崇興橋、大石橋)、明空橋(小石橋)、新石橋、大眾橋、長壽橋。
一百二十八處古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新泰智人化石遺址、小王莊周代遺址等。
六天門:一天門、中天門、南天門、西天門、東天門、北天門。
三天勝跡:一天門、中天門(二天門)、南天門(三天門)。泰山自古即被視作「天」的象徵,走進一天門就意味著進入了天界,開始登天了。 坊群:紅門宮前列的「一天門坊,孔子登臨處坊,天階坊,」三坊列隊,得此稱號。
齊長城: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沿泰沂山脈蜿蜒凡五百餘公里,從今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鄉廣里村附近的黃河東岸開始修築,至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東徐山之北的於家河庄入海,歷經13個縣、市、區。「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源於此。
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塔:座落泰山北麓的四門塔,創建於隋煬帝大業七年(公元611年),距今1300多年。
我國最高的文廟:又稱「孔子廟」,是明萬曆年間建於山頂的孔子廟,民國時被毀。1996年重新修復。 中國最大仿唐建築群:是位於泰山西溪長壽橋以北盤山公路東側的「竹林寺」。佔地面積47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
古代修建佛寺寶剎三個重要條件:一是「必去人境遠為勝」;二是「必依山之名而尊者勝」;三是「然山作面南觀,雖拔地依天,其氛翠變態,終不至奇邃,必之於其陰又絕勝也」。「泰山玉泉寺」是範例。
泰城廟宇知多少:據史料記載原有五十多座,現僅存五座,1、岱廟、2、火神廟(位於泰城南關)、3、觀音堂(位於青年路南即「萬字會館」)、4、靈應宮(位於泰城西南)、5、關帝廟(位於盤道起始處西側)。
泰山現有保存完好道觀:14處。
泰山現有保存完好寺院:5處。
東岳神府
華夏名山第一廟 : 是岱廟,舊稱東岳廟、泰山行宮,俗稱泰廟。全國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式古建築群。 岱宗之宗 :指岱廟。
中國十大古廟 :岱廟是之一。「秦既作疇,漢亦起宮」。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總面積9、6萬平方米。古建築160餘楹。鼎盛時,宋宣和碑記載:「凡為殿、寢、堂、闔、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合八百一十有三楹」。公元1101年重修一次,竟歷時21年。
岱廟城牆 :周長1300米,八個門,南面五個門,由東至西依次是「仰高」、「東掖」、「正陽」、西掖「、「見大」。東西北各一個門,東面是「東華」,又稱「青陽」。西面是「西華」,又稱「素景」。北面是「厚載」,又稱「魯瞻」。四個角樓按八卦方位分為,西北為乾樓、西南為坤樓、東北為艮樓、東南為巽樓。
 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 :岱廟天貺殿是我國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另兩處是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
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北京故宮,「有山(景山)無林」。曲阜孔廟,「有林(孔林)無山」。泰山岱廟,「山林俱全,山還是五嶽之首」。
宋天貺殿 :九五之制,重檐廡殿頂九脊,東西長48.7米,南北寬19.8米,高22.3米。殿前八根大紅木柱,殿身由60根大木圓柱組成柱網。中國最高級別宮殿,與「北京太和殿」相同,只是規模小,民間傳說比太和殿矮三磚,排第二位。「曲阜大成殿」低一個級別,重檐歇山頂,又比天貺殿矮三磚。 《泰山神啟蹕回鑾圖》 :岱廟天貺殿巨型壁畫,長62米,高3、3米,計繪有人物697位。畫分兩部分,東為「啟蹕圖」,西為「回鑾圖」。
三大銅亭 :岱廟銅亭是我國僅存三大銅亭之一,另兩處是北京萬壽山西山坡銅亭、昆明北郊鳳鳴山頂銅亭。另說「四大銅亭」,還有湖北武當山銅亭。
三大碑林 :岱廟有譽「古碑如林,石刻成群」,是目前我國三大碑林之一,有碑刻300餘塊。另兩處在西安,曲阜。 天下第一名刻 :也稱「天下第一碑」,《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現存最早的石刻,史稱《泰山秦碑》,俗稱《李斯碑》。距今兩千二百多年。原有222個字,現僅存7個整字,3個殘字。有譽「零星兩片石,卓越兩千年」。另還有一通《仿秦刻石29字碑》。是清泰安知縣徐宗干根據梁章鉅所存明代「《秦泰山刻石》殘存二十九字拓片」復制的,現藏於東碑廊。 泰山旅遊網G0IzXr/M*c
兩大豐碑 :宋《宣和重修泰岳廟記碑》,碑陰明人鐫刻「萬代瞻仰」;宋《大宋東岳天齊仁聖帝碑》,碑陰明人鐫刻「五嶽獨宗」。 山東第一大龜 :宋《宣和重修泰岳廟記碑》下,龜座高1.85米,寬3米,長5米, 石龜昂首俯卧,重達4萬余斤,龜身兩側各雕龍紋,俱呈欲騰之姿。
三美碑 :又稱「三美薈一碑」,《大金重修東岳廟之碑》,因是當時三位名人共創,黨懷英篆額,楊伯仁撰文,黃久約楷書,故名。 三體一碑 :《大唐齊州神寶寺碣》,碑額為篆書,碑文為隸書,碑東側佛經文為行書,一碑三體,書體典雅超逸,為碑中少見,故名。 七大漢碑 :岱廟所藏《衡方碑》、《張遷碑》是其中兩通。另五通均在山東其他地市,具體是《乙瑛碑》、《孔宙碑》、《禮器碑》、《史晨碑》、《魯峻碑》。 漢碑雙璧 :指《衡方碑》和《張遷碑》。《衡方碑》是泰山保存最早的漢碑,有譽「開顏真卿正書之漸」,「北魏洛陽書風之源」。《張遷碑》有譽「用筆己開魏晉風氣」。 中國古代三大長碑 :因碑文較長得名,《衡方碑》是其中之一。另兩通是《曹全碑》、《華岳碑》。 晉代三大豐碑 :《孫夫人碑》是之一。另兩通是歷城的《郛休碑》、河南的《太公望表碑》。
最奇特的碑 :唐雙束碑,又叫「鴛鴦碑」。有「四奇」:一奇兩塊相同的石條並立,寓意唐高宗與武則天共同治理天下,空前絕後。二奇碑上有武則天自創的12個新字,武則天當政44年,共創新字20個。三奇自立碑後的137年間歷經六位皇帝,不斷向上增加內容,成為一塊記事碑。四奇是武則天之後的唐朝皇帝,並未因武則天改朝換代而毀掉她的碑文。
一銘三頌 :「一銘」既唐玄宗李隆基御撰御書《紀泰山銘》;「三頌」是中書令張說撰《封祀壇頌》;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壇頌》;禮部尚書蘇撰《朝覲壇頌》。
三頌碑 :即《大宋封祀壇頌碑》,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東封泰山時仿效唐玄宗而立。
百碑牆:位於唐槐院北頭東牆壁上。1999年岱廟唐槐院復建時,從地下發掘出殘碑斷碣130餘塊,乃是「文革」中被砸毀的大量古碑殘骸。壁嵌於此警醒後人,莫忘前事。
漢畫像石 :岱廟有62塊,是山東四大畫像石集中區域之一。 古樹名木 :岱廟有212株。 岱廟兩大勝景 :漢柏,唐槐。 古柏六景 :掛印封侯、百鳥朝岱、麒麟望日、孤柏披衷、灰鶴展翅、雲列三台。
岱廟八景(版本一):漢柏凌寒、唐槐抱子、百鳥朝岱、龍升鳳落、麒麟望日、掛印封侯、灰鶴展翅、雲列三台。
岱廟八景(版本二):漢柏凌寒、唐槐抱子、麒麟望日、寧死不屈、孤柏披忠、掛印封侯、灰鶴展翅、雲列三台。
岱廟八景(版本三):漢柏凌寒、赤眉斧痕、群鷹爭食、龍升鳳落、麒麟望日、掛印封侯、灰鶴展翅、雲列三台。
小六朝松 :位於岱廟後花園。泰山樹樁盆景之最,相傳為明朝洪武年間遺物,至今巳600餘年。它是模擬普照寺那株1600多年的六朝古松,多次參展獲獎,譽稱「國寶」。
泰山文物 :1984年在原藏經樓舊址建仿古文物庫房樓48間,780平方米,內藏文物12000餘件,分為17類。古籍1000餘種,計30000餘冊。,其中一級文物137件,二級文物254件,三級文物2809件。
鎮山三寶 :沉香獅子,溫涼玉圭,黃釉藍花瓷葫蘆
七珍八寶 :清乾隆皇帝第四次登泰山,帶來的皇太後賜給泰山的十五件器物。「七珍」,又名「七政寶」、「七珍寶」,即金輪寶、女寶、馬寶、象寶、珠寶、主兵臣寶、主藏臣寶、。「八寶」,又稱「八吉祥」,即金輪、右旋白螺、寶傘、勝利幢、妙蓮、寶瓶、金魚、吉祥結。 泰山旅遊網

熱點內容
櫻花紅碧璽 發布:2025-08-27 18:43:54 瀏覽:359
斑馬綠植的好處 發布:2025-08-27 18:43:08 瀏覽:97
荷花明朗 發布:2025-08-27 18:40:51 瀏覽:270
再過情人節 發布:2025-08-27 18:32:05 瀏覽:743
盆栽軟文 發布:2025-08-27 18:22:35 瀏覽:8
夢見家裡開一朵大黃花 發布:2025-08-27 18:21:02 瀏覽:497
玫瑰碧琳 發布:2025-08-27 18:18:37 瀏覽:245
百合蓮葉羹 發布:2025-08-27 18:11:59 瀏覽:958
去煙味花卉 發布:2025-08-27 17:52:26 瀏覽:951
托卡七夕 發布:2025-08-27 17:52:09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