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臼配老豬槽當盆景
1. 浙江寧波周邊哪裡有老石板,石臼賣啊,要正宗的老貨,不要仿舊的
我地方有。老舊石板、舊豬槽、大石臼這些都是從農村拆房子的地方收來的,絕對的老貨,也算小古董了。有興趣的話,請主動聯系。
下面的圖片,是我的堆場
實在太多 ,不做一一展示,估計你也用不了多少
2. 農村人點進來,看看你能說出幾個農村老物件
犁與牛在一起,就叫牛耕。牛耕從西漢開始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才從中國這片土地上慢慢消失,延續了2000多年的歷史。
耙,犁田是翻土,犁完田後就要碎土,碎土就要用到耙。
耙田的動力也是靠牛來拉的。
風車,搖動裡面的風葉去除穀物里的谷殼等灰塵雜物,如今的農村已經極難見到。
煤油燈,90年代末被電燈代替,自此煤油也就沒人賣了。
連枷,用來打穀物脫粒的農具。它比較耗體力,效率又低,更重要的是收割的機械化,讓它進了博物館。
用連枷脫粒很費力,即使是現在的強壯勞動力也很難吃得消。
磨。主要用來磨豆腐、磨糯米粉,過年時用的最多,現在在農村一些角落還能見到它,但是已經被荒廢沒人用了。
軲轆架子,西北農村乾旱缺水,井打的比較深,所以都要用這樣的軲轆卷繩打水。
風箱,農村人主要用它來給土灶催火;它也是農村鄉鎮上的鐵匠鋪不可缺的催火工具。現在農村人已經沒有人用它了,就連鐵匠鋪也消失了。
土灶,左邊是風箱。
西北農村人用的軲轆石碾,主要用來用來碾穀物,現在幾乎沒人用它了。
石臼又叫小對窩,主要用來將辣椒、蒜、花椒粒等調味品搗成細末,現在農村的老奶奶可能偶爾會用一下。
簸箕,農村人常用的老物件,做飯之前一定會用到它,用來簸米去除裡面的糠及其它灰塵雜質。
托盤,農村紅白喜事時,主要用它來端菜。
針線蒲籃,西北農村婦女、老人做針線活放在炕頭上盛針線的籃子。
木匠用的墨斗,斗盒裡填充有墨汁,由一根繩子沾墨汁拉出來,用來標直線鋸木頭。
鍘刀,農村用來鍘草喂牛。
納鞋底的錐子。90年代中期以後它就逐漸消失了,因為沒人做鞋了,農村人富裕了都去買鞋穿了。
頂針,農村人做針線活時,把它戴在手指上用來頂針穿線,現在農村很多老人做針線活還在用它。
媽媽腌鹹菜用的壇子,腰粗口小。
馬燈,有了電燈以後農村人也就不用馬燈了。
老式擺鍾,90年代,農村人家蓋新房,親戚朋友就會送這種擺鍾以示慶賀。
桿秤,已經被電子稱代替,但是偶爾在馬路邊的一些流動的老年菜販,他們還在用桿秤賣菜。
鐵皮暖壺,這種熱水壺在七八十年代最常見。
石磙,主要靠牛來拖拽在打穀場上脫粒的農具。
耬,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把扶,用來完成開溝和播種兩項工作,這種農具在東北使用比較普遍,它也是現代播種機的前身。
油吊子,糧油店打油的計量工具,還有右邊的油漏斗。
葫蘆水瓢,現在已經沒人用它了,被塑料水瓢代替。
扁擔和籮筐,這一套裝備農村人主要是用來挑穀物用的,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它了。
南方人用的竹箅子,主要用來蒸饅頭,蒸餃子,蒸菜。南方盛產竹子所以它的箅子是用竹子做的。北方盛產高粱所以它的箅子是用高粱桿做的。
篦子,80年代以前的農村衛生條件很差,頭發中容易生虱子,奇癢難忍,就用篦子梳虱子,現在徹底沒人用了。
糞箕子,80年代農村用它來撿拾豬糞、狗糞等牲畜糞便作為莊稼肥料。
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做的千層底布鞋,舒適耐穿。
七八十年代,農村都很窮買不起鞋,媽媽就給我們做鞋,做鞋就需要鞋樣,也就是鞋模,鞋樣一般都是用紙剪成的。
油布傘,是由桐油抹在雨布上,傘骨是用竹子做的。
搪瓷碗,相對純瓷碗來說結實、輕便、耐用。70、80年代它可是人們生活常用器具,90年代後它就被不銹鋼給代替了。
茓子,囤糧用的粗席子,通常是用高粱桿或蘆葦的篾兒編成的。現在農村已經很少用它了,都用塑料袋子直接裝糧食了。
這是農戶家米缸里用來瓦米的「升」,這種器具基本上在80年代就消失了。
農村人主要運輸工具架子車已經被手扶拖拉機代替了。
農村土灶木鍋蓋,現在土灶還在用,很多人家已經把木鍋蓋換成了輕便的鐵鍋蓋了。
對窩,舂米器具,有了機米機器以後,它也就被廢棄不用了。我們小時候,過年時,媽媽常用它來把糯米搗成粉做湯圓。
知道這是什麼嗎?它叫籮篩,用來篩粉狀物質,底部比篩子密,用絹做成。
對窩搗成的糯米粉就需要用籮篩把細粉過濾下來,粗粉繼續放在對窩里搗。
刨子,木匠工具,用來刨平木頭,出光的一種木工工具。刨子,宋朝時已經發明,現在還在用。
鑽子,木匠工具,用來給木頭鑽眼,現在已經被電鑽代替了。
嬰兒車,70後、80後應該都是從這里開始長大的。
水吊子,北方人叫燒水壺,這種燒水壺現在已經被淘汰了。
獨輪車,現在極難見到,應該成為古董級別了。
牛骨搓麻繩,70後、80後的媽媽們就是用這搓麻繩的,然後用搓好的麻繩納鞋底。
木製搓衣板,現在都用塑料的了。
笸籃,用柳條或竹篾編制而成用來晾曬穀物、食物的日常工具。現在農民用它已經很少了。
揚杴,農民在打穀場上揚場用的工具。
豬槽,青石鑿成的豬槽,現在的豬槽都是用水泥做成的。
鹽壇子,這是七八十年代農村廚房用來裝鹽的罐子,那時的鹽都是顆粒比較大的粗鹽,成塊狀,比較適合裝在這樣壇子里。
竹篾涼席,天冷不用就把它捲起掛在牆上。
織布機,70年代就在農村慢慢的消失,現在已經成為古董了,在博物館可以看得到。
這是咱們農村人80-90年代的土坯廚房。
這就是咱們農村人80-90年代的家,我們就是在這里長大。
3. 農村的石臼,石磨以及石頭豬槽等,突然都不見了,原因是什麼
在大部分情況下,農村的石臼,石磨以及石頭豬槽消失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這些東西已經逐漸被村民給淘汰了,二是這些東西被村民給賣掉了。也就是說,這些東西的消失與社會發展的必要性存在一定關系。
綜上所述,石臼,石磨以及石頭豬槽在農村消失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這些東西已經逐漸被村民給淘汰,二是這些東西被村民給賣掉了。
4. 在農村,當年很流行,現在已經成為老古董的東西有哪些
第一個就是石槽了,這種把石頭挖個槽來給牲畜做飯碗的東西非常的流行,但是現在卻蹤跡難尋了。由於以前人們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所以很多的農村人都是依靠飼養牲畜來為自己種地和賣錢的。由於豬、牛這些動物的力氣非常的大,經常會一不小心就把石槽給弄翻了,所以後來就流行起了石槽。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石槽被鋼鐵、塑料製品取代了,而且喂豬養牛的農民也是越來越少了。
第四個就是鐮刀了,這個在農村流行了幾千年的農具也因為機械化的普及而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成為了老古董一樣的物件。以前在農村,每到農忙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會把鐮刀拿出來磨一磨,然後去收割莊稼。而現在隨著大型聯合收割機越來越多,農民已經不需要拿著鐮刀去收割莊稼了,所以現在鐮刀也成為了很稀罕的老古董。
5. 農村老房子里的老物件到底要不要扔掉
小時候,我仍然住在房子的舊院子里。房子里有很多舊東西。什麼雕花的八仙桌、太師椅、老茶壺、石碾子、喂豬的石槽、馬燈等等,但是在搬到新家的時候,這些舊物件太舊了,與新房子不匹配。它會扔一些舊物件,有的燒掉它們,還有一些捨不得將它們扔到舊房子里。在前幾年中,他們去老房子里找東西。它上面覆蓋著厚厚的灰,看上去更舊了。實際上,許多這些舊物品的價值已經翻了一番。
木門和木窗:以前在農村雕刻的木門和木窗太普遍了。在這幾年中,您必須找到一些木門和木窗。您突然發現很難找到嗎?如果您家中有這樣的木門和木窗,不要將它們弄碎然後扔掉。當木柴燃燒時,現在是最普通的木頭和木門,它由木頭和手工藝品製成。它也可以賣幾百元。木材和手工藝品的價值更難說。
紅色收藏品:就像毛主席的徽章,紅色的小本子,紅色的年代用品以及現在的家人一樣,我聽說這是值得的!但是,通常會有更多的軍事房屋,這些人的保留地很簡單。
6. 哪裡有老豬槽、水缸
我家有,四個老爺們抬一個空水水缸,走兩里路的話,內褲都要遭汗濕,就有那麼沉。
7. 你好,你家的老牛槽和豬槽多少錢怎麼賣你是哪裡的
石家莊行唐縣吳磁溝村成一畜牧設備廠,主營:水泥漏糞板(型號150×60×2.3/150×60×1.6/105×60×2.3/105×60×1.1)、復合漏糞板(110×45小豬復合板、110×50小豬復合板、110×60母豬復合板全漏、110×60母豬復合板半漏、110×70母豬復合板全漏、110×70母豬復合板半漏)電熱板、大三孔、大兩孔干吃料槽、自動料槽、不銹鋼料槽、鐵料槽、仔豬料槽、母豬槽、母豬產床(型號360×220/380×220/400×220)、定位欄(型號220×65/220×70)、保育欄、塑料保溫箱、玻璃鋼保溫箱、U型卡、十字卡、大虎口等。本廠口碑良好,本著質量為本、誠信第一的理念經營20餘年,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
電話:13932124490/15613379035
地址:石家莊市行唐縣南翟營鄉吳磁溝養豬設備(行唐縣成一養豬設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