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樹固定
① 怎樣固定樹庄盆景
為了增加樹樁盆景的藝術價值和欣賞情趣,對一般樹根都要進行提專根處理,使其基部顯露屬一部分造型有力、穩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給人以蒼古雄奇的審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沖法;桶、筐狀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樹樁栽植於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樹樁基部高於盆沿但不外露,待樹樁定植成活。後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廣露根部最後定型後再翻入淺盆中。深盆平栽水沖法,把樹樁深植於盆中,當其成活後,在每次沖水時,有意識讓水流稍強沖擊樹蔸部,使泥土脫落樹根逐漸顯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狀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則是用無底的木桶或無底筐將樹樁圍住,裝入河砂或砂夾小卵石並時常在桶、筐內注入水肥,待樹樁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時,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漸扒去砂石,每次間隔半年或一年,最後去掉桶筐後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內。另外也可直接將樹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漸露根部。
② 盆栽樹怎麼製作
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樹木,而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製作意圖的樹形。首先要懂得鑒別哪些是優良的樹形,哪些是不良的樹形。因為生長在荒山野嶺的各種樹木,由於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其形狀各異,姿態不一,對樹樁的頭、根、干、枝要全面鑒別,重點則是頭、根、乾的選擇。如樹形不好,即使花費很大的功夫,也難培養成為藝術精品。
製作樹樁盆景的過程中,須注意鑒別樹形、醞釀構圖、挑選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目的是將樹樁特有的妙處表達出來,使製作的盆景,氣韻生動,古雅如畫,不流於俗。
樹樁盆景製作過程
1.鑒別樹形優劣
(1)優良的樹形
①對樹乾的要求。樹木的各種形態都出於天然形狀,樹干應從基部一直往上節節收小,形似竹筍狀。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樹的比例,樹的基部、樹根與樹乾的造型等要配合得當。如樹干挺拔雄偉,是木棉形狀,樹頭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樹干是懸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長的偏根。除單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種樹形的干,要選擇圓渾而又迴旋曲彎,近頭部多坑槽的古樸老樹。
②對樹根的要求。樁景的樹木的基部應三邊或四邊長根,裸露土面生長,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徑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長,樹根的走向為向心輻射,成風車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這樣的樹根配合樹頭、樹干,便是上品的樹坯。
③對樹頭的要求。最好是相連頭,各自根,即每株樹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樹與樹之間又是同一母體相聯結的,這種樹頭叫叢林式樹頭,是十分難得的樹形。
(2)不良的樹形
①樹乾隆起、蛇行、死曲。對樹樁造型,不管選擇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懸崖乾等樹形,都以樹干為主。樹干有三忌:一忌樹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瘤一樣,使樹形變得臃腫不自然,破壞了整株樹乾的造型。二忌蛇形樹干。樹乾的姿態,貴在按照樹乾的不同形態勻稱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樹干,則是連續左右彎曲,而且彎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卻幼小。三忌死曲。樹乾的彎曲,要順勢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無長枝,俗稱死曲,這種樹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採用。
②樹頭偏長、過大或無樹頭。樹頭是指樹乾的基部。樹木產生偏頭現象,是因為樹頭在生長過程中,受岩石等擠壓,造成發育不全,偏斜在一邊,搖搖欲墜,很不穩重,這種樹頭,不能選用。一般的樹頭是比樹干稍大一些,但頭部如果過大,樹干幼小,比例失調,很不雅觀,也不能用。絕大多數樹木的頭部都長得快,較肥大。但有的卻長成樹幹上部粗大,頭部瘦小,形成頭重腳輕,豎立不穩,即使樹干姿態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樹根偏長、回根。樹根偏長是指樹根集中長在一邊,如果長在右邊,則右邊基部肥大,而左邊基部發育不平衡,這種形態的樹頭,只適宜懸崖形的樹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樹形不應選用。樹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長,是有規律、有秩序伸長的,故樹根有的長成「人」字形,有的長成「眾」字形,有的四邊露蔃。但有的樹根,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客觀原因的影響,造成根系回轉、亂翹、臃腫,完全不符合樹木自然形態,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樹枝偏長。樹枝聚長在樹乾的一邊,長枝一邊的樹干必然肥大、膨脹,而空白一面的樹干多變成狹窄、偏身,缺乏美感,這種樹枝不能採用。
2.構圖 是盆栽藝術處理開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關鍵,要因材料的實形構圖。樹樁各有不同的本質和形態,它們絕大部分是自然成長的,加工時也要順其自然,力求簡單,不能牽強改造。在製作時,根據樹形的特點,硬要將適合製作樹坯改造成大樹形、飄斜形、蟠曲形盆景,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也製作不出精品來。所以,對於製作樹樁盆景,首先要區別樹種、判別樹形、反復觀察、再三琢磨研究,並在畫紙上畫出藍圖,或在腦海中描繪出大體輪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構思,然後按構思進行裁剪。這樣既保持了樹的風格,又將特有的妙處表現出來。
3.選干 樹乾的大小、斜直、彎曲都各有其妙處,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發育健全,凡身有棱節、嶙峋、皺紋和蒼老奇特的都可入選。乾的高低粗細,應符合盆景的整體比例,力求自然和諧。樹干平滑,在長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鑿樹皮,人為地使樹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樹干應由基部起至頂端漸次細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曲干,曲節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選干時,不要忽視枝條在乾的位置,干中帶枝爪,並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後斜角對生的枝條,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為好,以縮短栽培枝爪時間。以後各枝層疊五至七層,裁剪則由長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為好。如果幹中所有的枝條過於粗大,與乾的比例失調,那就同其他繁雜枝一齊剪去,讓乾重新發芽後,再行定位。這是選干中不可忽視的。
4.整根 根是支撐樹體、吸取土壤養料的器官。修剪樹根時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須根,粗根必須裁短,樹樁成活後,很多須根都是從鋸截口處新長出來,根過長,就會影響成形的盆樹上盆。粗根鋸截長短,必須根據樹樁的形狀來決定。樹樁擬裝圓盆的,則四邊的粗根相應截短;擬裝長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長。根要露出泥面生長,顯示出盤根突出,蒼勁老辣。
5.整枝 枝條是構成盆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現盆樹主要的姿態。特別是從盆面算起位於樹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長出的枝條,起到左右整株樹的形態的作用,對這種枝條必須小心剪裁,不要破壞素材的自然美。總之,培養成形的盆樹,枝條的疏密、粗細、長短,枝條間的遠近距離必須勻稱。如果素材的枝條不符合這種要求,寧可把原有的枝條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樣樹干,使它重新發芽,長枝後才按造型需要剪裁。
③ 盆景如何固定盆和樹樁
單孔盆
▲大致估計一下固定鋁絲需要多長。以圓盆為例,一般需要的長度約等於盆口的周長。需要准備兩條固定鋁絲。
▲用較粗的鋁絲做成上圖中的形狀,作為插銷。
▲放在排水孔下作為固定鋁絲的錨點。
▲將准備好的兩條固定鋁絲纏繞在插銷上。
▲從排水孔中插入。
▲兩條鋁絲一共四個頭,各在一邊。
▲用布團代替根球來演示。
▲適當擰緊第一條鋁絲。
▲擰緊第二條鋁絲。
▲剪掉多餘的鋁絲。
就這樣,整個過程就完成了。單孔盆固定效果不如多孔盆固定效果好,因為畢竟只有一個著力點。不過這已經是固定效果最好的方法了。
雙孔盆
▲一般較長的盆都會有兩個排水孔。
▲同樣准備兩條固定鋁絲,以方盆為例,長度約等於盆口的三邊長之和。
▲按照排水孔的距離提前做彎。
▲插入排水孔中。
▲鋁絲要卡在盆邊以防其向下滑動。
▲同樣以布團代替根球。
▲先擰緊一條鋁絲。
▲擰緊第二條鋁絲。
▲剪去多餘鋁絲。
完成後的效果圖和單孔盆類似。不過由於有兩個著力點,雙孔盆的固定效果要比單孔盆好許多。
三孔盆
▲三孔盆。當然此處的三個小孔其實主要用於固定,排水是其次的。
▲同樣需要兩條固定鋁絲。由於是圓盆,長度同樣為盆口的周長。
▲兩條固定鋁絲已經准備好。
▲對比兩孔之間的距離提前做彎。
▲將兩條鋁絲插入孔中。
▲盆面的鋁絲固定在盆口防止其移動。
▲放入根球。
▲固定第一條鋁絲。
▲固定第二條。
▲然後再將兩條鋁絲的尾巴擰在一起,更加穩妥。
這種方法由於有三個著力點,固定效果非常好。此方法也常常用於懸崖式盆景的固定。懸崖式樹樁的重心往往在盆外,單個或者兩個固定點往往會導致其歪向一邊生長。三個固定點會使其更加穩固。
④ 盆栽發財樹什麼時候換盆比較好,應該怎麼換盆
⑤ 用什麼固定假樹盆栽
竹條
⑥ 金屬絲蟠扎樹樁盆景時,需要固定金屬絲,金屬絲的固定有幾種方法具體每種方
摘要 蟠扎技術源於古老的園林藝術,後應用於樹樁盆栽植物的造型,其主要分為棕絲蟠扎和金屬絲蟠扎。
⑦ 干樹枝做盆景用什麼方法固定
可以用木頭,綁在干樹枝上!
還可以用剪刀修剪修剪!
弄成什麼樣子,就根據個人愛好吧!
希望你喜歡謝謝!
⑧ 樹石盆景的樹木要怎樣造型
樹石盆景的樹木造型:樹與石比例要協調,統一和諧。石剛樹柔。剛柔相濟。盤石樹根,有粗有細,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懸崖樹景與絕壁石景,一奇一險,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異,樹木玲瓏屈體石上。形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在春天樹木萌動前,將用於製作盆景的樹樁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種前先把主根剪除,並把側根向四周分開,在幾條側根之間放一塊石頭,為以後樹根的附石做准備,若一時無合適的石頭也可用磚塊代替。第二年春天換盆時,去掉樹根上的土和石頭或磚塊。根據樹根生長的形狀進行構思,選擇形狀相適宜的石頭,並在上面雕出溝槽,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金屬絲纏繞固定好,最後將樹木和山石一齊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為宜。第三年春天換盆時,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屬絲,並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將妨礙造型的根去掉,過長的根適當截短,然後用金屬絲把樹根、山石1/3以下處重新纏繞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同時對樹木的枝幹進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換盆時,解除纏繞在根部的金屬絲,把山石2/3以上處樹根上的須根剪除,只留下幾條較粗的側根,栽種時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時對枝幹進一步修剪、蟠扎造型。
到了第五年,樹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樹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觀賞了。這種造型方法所需時間長,但可欣賞到虯曲蒼勁的樹根。適合於旱式與水旱式兩種樹石盆景。
第二種: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鑿洞穴,在洞穴內盛土,把造型好的樹木栽入其內。這種方法成型較快,但因山洞體積不大,盛土不多,難以栽種較大的樹木,多用於水旱式樹石盆景的製作。
第三種:是將顏色、紋理相近,而形狀、大小各異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個中空的圓筒狀或其它不規則形狀,其內盛土,然後把樹木栽入。此外,也可將大小、形狀適宜的山石旁堆土,將樹木栽入土中,經裝飾後使山石、樹木成為一體。此法製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於各種形式的樹石盆景。
製作好的樹石盆景要對盆面進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點綴配件、擺放配石,盡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養護中,可根據所栽種樹種的不同進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長,並經常修剪。總之,樹石盆景中的樹木因生存環境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謹慎,以使山石上的樹木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