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綠植
❶ 北極&南極上長有什麽植物
南極最高等的植物就是地衣和苔蘚了。那是因為南極大陸與世隔絕,而且陸地常年被冰雪覆蓋,即是在短暫的南極夏季,也僅有5%的無冰雪覆蓋地區,稱為無冰區或白色沙漠的綠洲,主要分布在大陸邊緣的沿海地區。也由於南極的氣候酷寒、乾燥、風大、日照量極少、營養缺乏和生長季節很短等因素嚴重的制約了陸地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致使南極沒有花草樹木和高等植物,而且較北極的植物種類和數量都少的多。所以,南極洲是地球上植物最稀少的地區。在南極大陸的沿海地帶及其附近的島嶼上,最常見到的、且數量最多、分布也最廣的植物就是地衣和苔蘚了。據南極生物學家長期研究統計,南極的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種地衣、370多種苔蘚和130多種藻類。
北極的植物請看:
http://www.playchild.com.cn/Article/WTZB/zw/200612/1359.html
❷ 什麼是極地植物
極低植物是指生長在高於森林界限的高緯度地帶的植物,這些植物同寒帶植物一樣,生長周期短,這主要是受到溫度的影響。因為這里常年低溫,有低矮的草本植物、灌木與苔蘚植物、地衣植物在這里共同生長著。這樣的植物一般都是屬於葉小型植物,花多數呈紅色,緯度越高,一年生植物越少,多年生植物越多。
北極和北半球亞寒帶的植物一般多為灌木,草本除苔草屬和禾本科之外,大部分是雙瓶梅、草莓、日本葶藶等屬。而南極的植物,除亞寒帶的植物外,還有薔薇科、傘形科、十字花科、石竹科等屬。所以說極低植物還是很稀少的。
據植物學家考察發現,南極洲僅有的850種植物中只有3種開花植物屬於高等植物,其他的植物都屬於低等植物。
❸ 北極有植物嗎
北極有植物。
北極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楊柳科、莎科、禾本科、毛莨科、十字花科和薔薇科。
而多數植物都是常綠植物,如小灌木和石南科的植物,還有喇叭花、岩高蘭以及越橘和酸果蔓等。
冬季大地封凍,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夏天積雪融化,表層土解凍,植物生長開花,為馴鹿和麝牛等動物提供了食物。同時,狼和北極熊等食肉動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動物得以存活。北極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千百年以來,因紐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在這里世代繁衍。
(3)北極綠植擴展閱讀
北極有無邊的冰雪、漫長的冬季。北極與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北極的冬天是漫長、寒冷而黑暗的從每年的11月23日開始,有接近半年時間將是完全看不見太陽的日子。溫度最低會降到零下50℃。此時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為海岸已冰封只有風裹著雪四處掃盪。
到了四月份天氣才慢慢暖和起來,冰雪逐漸消融,大塊的冰開始融化、碎裂、碰撞發出巨響;小溪出現潺潺的流水;天空變得明亮起來太陽普照大地。五、六月份,植物披上了生命的綠色,動物開始活躍,並忙著繁殖後代。在這個季節,動物們可獲得充足的食物,積累足夠的營養和脂肪,以度過漫長的冬季。
北極的秋季非常短暫,在九月初第一場暴風雪就會降臨。北極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北極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在格陵蘭海域可達500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陸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
❹ 極地植物有哪些種類
在地球上,南緯66.5度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北緯66.5度以北的地區稱為北極。南極是一大片陸地,人們稱為南極洲,它的表面被厚厚的冰雪覆蓋著;北極中央是一片冰地,實際上它是海洋上漂浮著的一大塊厚厚的冰層,人們稱這個海洋為北冰洋。北冰洋四周屬於北極地區的陸地有: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部、加拿大北部、芬蘭和挪威的北部以及阿拉斯加北部等,還有許多大小島嶼,如著名的格陵蘭島和新地島等。
在極地中央,整年被冰雪覆蓋著,那裡夏天很短,嚴寒的冬天長達8個月以上。那裡的植物主要是地衣和苔蘚,如新地島已發現500種以上的地衣,格陵蘭島發現300種地衣和600種苔蘚。1954年,人們在北冰洋底3400米深處發現有細菌和真菌的孢子。
在極地邊緣地區就有許多高等植物了。這些植物的莖和葉都緊緊地貼在地面上,能很好地承受積雪的壓力,只要每年有一小段溫暖的天氣,植物就立即發芽,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生長、開花、結實的過程。所以,到了夏天這些地方百花怒放,大勿忘草、仙女木、罌粟花等開著白色和黃色的美麗花朵,迎風招展。那裡的懸鉤子果實特別多,它是一種多汁的漿果,成熟時黃色的果實鋪滿地上,多得使人們不是摘漿果,而是用一種特殊長柄勺狀的「梳子」來「梳」漿果,一「梳」,就能「梳」下很多漿果來。此外,還有不少很有價值的植物,如辣根,可作為抗壞血病的葯,沼澤烏飯樹的果實可供食用,禾本科、莎草科的植物可作飼料等等。
可見,南北極地區的植物還是很豐富的。
❺ 北極植物高度大幅增加,會造成什麼後果
雖然北極圈內的植物變高看起來不算什麼滅頂之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30-50%的土壤碳被儲存在北半球的永久凍土中。如果這些植被的變化真的影響到土壤中碳的釋放,那有可能會引發想像不到的後果。土壤有機質是全球碳平衡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庫,土壤有機物質生物分解都會釋放大量的碳到大氣中,是全球每年因化石燃料的焚燒而釋放到大氣的碳的十倍。如果被儲存在北極圈的凍土中的碳一旦被“解封”,這將對全球碳平衡造成極大的影響。
❻ 北極有那些植物
北極柳 ,北極菊,黑果岩高蘭,石竹埃若禾(禾本科),御膳桔,葶藶,仙女木等。
❼ 生長在北極的植物有哪些
北極並不單是苔蘚的天下,而是長滿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植物。
在苔原上分布最廣的植物並非苔蘚,而是韌革,有點像溫熱帶的茅草,但卻矮小纖細。它們大量地生長在沼澤地區,並不開花結果,而是利用根莖往外擴展,盤根錯節,在凍土之上形成一層薄薄的草皮,踏上去鬆鬆軟軟,就像是走在地毯上似的。有些地方葉子蔥綠,有些地方葉子緋紅,放眼望去,一片斑斑駁駁,形成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
北極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楊柳科、莎科、禾本科、毛莨科、十字花科和薔薇科,主要靠根莖擴展進行無性繁殖。因為生長期很短,所以來不及按部就班地完成發芽、開花、結果、成熟這樣一個復雜的周期。例如,蒲公英的花蕊,來不及受精便可發育為成活的種子。
❽ 北極柳長得矮小,最高也不過25cm,最主要的內在因素是什麼
北極柳長得矮小,最高也不過25cm,最主要的內在因素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生長激素、性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最主要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是導致身高不長的主要原因,需上醫院檢測生素的值是否正常。
性激素過早分泌也會影響最終身高,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不僅身材矮小,同時會影響智力發育。人在運動後,生長激素分泌量達到高峰,就會促進長骨骨骺端的軟骨細胞增殖分化,使人長高,有助於長個的運動。
影響判斷
遺傳因素:70%由遺傳決定。遺傳雖占身高70%的比例,但並不是說就是不可改變的,後天營養、運動、睡眠等對增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營養因素:偏食影響身高 食物的供給不均衡、偏食,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較正常同齡兒童身高偏低時,不要忽略了營養因素,平時應多吃一些含鈣的食物,如每天應保證1-2袋牛奶、雞蛋等。
❾ 北極會有植物嗎
有
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北極的生命與南極的生命一樣學會了與白色環境協調適應的本領。麝牛在-40°C氣溫下悠然自得地尋找埋在薄雪下的植物殘莖。北美馴鹿群則在泰加林帶北側躲過嚴冬,春天再重返苔原。苔原夏季的融冰土層不足50厘米,落葉松和針木卻可順利生長,因其根可深深扎入永凍層,為抵禦狂風,都很矮小,有些甚至完全匍伏生長,如爬地柳(北極柳樹)、黑魚鱗松等。寒冷北極的樹木生長得很慢,在泰加林與苔原交接地帶,2米高的樹木可能已超過300歲。苔原的許多地衣、苔蘚,甚至顯花植物在0°C以下的環境中照樣可以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干物質積累)。科學家發現某些地衣在-20°C時仍可生長,一些苔蘚在-10°C時還能繼續生長,甚至連山酸模、爬地杜鵑、冰川笆莨等顯花植物亦能在-5°C時保持生長勢頭。
❿ 北極有什麼植物只要植物名
如果你逐漸走向北極,就會發現樹木愈來愈小,愈來愈稀,最後竟完全消失。這時,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蘚則轉為優勢,極地的這種植物群落,便被稱之為苔原。苔原是寒帶植物的代表,它分布於北冰洋周圍沿岸,在歐亞大陸北部和美洲北部佔了很大的面積,形成一個環繞北極大致連續的地帶。 %D%A苔原植被處於極不利的生態條件下,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低溫,最暖月平均溫度只有10℃或略高,最低溫度則達-55℃。植物生長期每年只有2~4個月。在生長季節里,根只能在地表大約僅30厘米的深度內自主伸展,30厘米以下,則是堅如磐石的永久性凍土層。年降水量200~300毫米,且大約60%分布在夏季。由於蒸發量極低,故氣候是濕潤的。苔原地區風速很大,冬季的風速可達15~30米/秒。苔原的光照極特殊,夏季白晝很長,有好幾個月太陽不落,冬季則是漫漫的極夜,幾個月見不到陽光。 %D%A苔原多數的種類為常綠植物。包括可貼地的針葉灌木,如矮檜;堅硬扁平的小灌木和灌木,如越桔、酸果蔓;石南型葉、葉緣捲曲的灌木,如喇叭花、岩高蘭以及緊貼地面的墊形小灌木。這些常綠植物在春季可以很快地進行光合作用,不必耗時形成新葉。 %D%A多數植物矮小,許多植物緊貼地面匍匐生長,這是抗風、保溫及減少植物蒸騰的適當手段。例如極柳、彎樺為匍匐地型,高山葶藶為墊狀植物。 %D%A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鮮艷的花和花序,如勿忘草、罌粟、蠅子草的花色便鮮艷欲滴,而且北極植物花的特點是大部分花向著太陽開放,並呈杯型,這可能與盡可能多地採集太陽光有關,這對於開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有些植物則能在開花期忍受冬季的寒冷,如北極辣根菜的花和幼小的果實在冬季有時被凍結了,但到春季解凍後則繼續發育。 %D%A對北極植物而言,能在低溫下保持生長是最重要的適應。由於地下形成永久凍土,僅在夏季,上面淺淺的土壤層才融化,植物的根便只好在此紮根。而且由於土壤的垂直排水能力很低,所以植物的根幾乎淹在其中,缺乏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致使其生長極其緩慢。如極柳一年中枝條僅增長1~5毫米;地衣在-20℃時仍能生長;一些苔蘚在-10℃時也可繼續生長;甚至連山酸模、爬地杜鵑、冰川毛茛顯花植物在-5℃時也仍然能生長不止。 %D%A當你漫步在夏天的北極草原上,到處鮮花盛開、清香撲鼻,你自然會感到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但你可曾想到,它們是生長在一層薄薄的泥土之上,而且在短短幾十天之內必須完成生長、開花、結實,這樣一個生命周期。當你想到這一點時,你自然會對它們的頑強更增添一層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