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盆景
A. 桂林好象沒有我想到的那麼的好,為什麼說是「甲天下」呢
我贊同「lxl711」的看法: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非「桂林城甲天下」,這點我們不應混淆等同。到桂林應是看山水,而不是購物逛街,那樣子你不如去香港,或者說廣西區內的南寧。而且我想如果說桂林真的建成一座現代氣息十足的城市,可能很多人也反而覺得桂林離我們想像中的桂林更遠了。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桂林破破爛爛才是它的本色,而是人們看到了桂林山水,第一反應應該說是中國山水畫,所以古色古香更符合人們的主觀要求。
-----------------------------------------------
我覺得以下資料能回答你為什麼大家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
「桂林山水甲天下」詩句被查證出自宋人王正功
記者 陳天湖
新華網桂林11月20日電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800年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但此語出自何人之口卻懸而未決。在今天舉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詩作研討會上,中國詩詞、文博專家一致認定:此句出自南宋王正功的詩作。
據桂林博物館有關人士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從清末到20世紀80年代,在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它最早起源於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詩句的一音之轉,也有的說它是來自於清代金武祥詩中的辭句。
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發現一塊自明清以來就從來沒有被人知道過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書寫者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從而結束了百年的不休爭論。
當時,這一論斷只在桂林的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名人圈中傳播,直到上世紀末,才在桂林旅遊界、政界等有關部門中傳開。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洪本健說,王正功的詩句及好地凸現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確立了桂林作為風景旅遊城市在中國乃至國際上的地位。
上文鏈接:http://www.wsjk.com.cn/gb/paper16/33/class001600006/hwz184875.htm
-----------------------------------------------
桂林山水甲天下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9日 16:01
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總感覺隱含一股大言不慚之意。但這不是廣西人自封的,又沿襲此說已久,故依然以此誇誇桂林。
桂林得名於「玉桂成林」,每年秋風送爽時分,滿城的桂花盛開,香溢四方,沁人心脾,於中漫步,連衣角都微微透出馨香。桂林位於亞熱帶,氣候溫和,年均溫19攝氏度左右。它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據地質研究,約三億多年前 ,桂林一帶原為大海,由於地殼運動,大海沉積的石灰岩上升為陸地,後經風化、溶蝕,形成了神姿仙態的峰林、幽深瑰麗的溶洞和神秘莫測的地下河。這些特殊的地貌與景象萬千風光旖旎的灕江及周圍青蔥可愛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構成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的桂林山水風景。
私心而論,煙雨桂林是最美的。桂林的山秀氣,不高,在雨中撐一把傘慢慢攀登,看著青山在雨中更青,在雲霧繚繞中更美;而雨點滴落或雨水揮灑在清幽的灕江江面上,漾起圈圈波紋與層層水霧,那感覺,就像吃著桂林米粉,回味無窮;要不,在細雨中沿灕江散步,體味桂林的人情,也是不錯的享受。
一般桂林旅遊介紹不會首先推薦靖江王城,但是我當年在此讀書,經常以之為中心四處訪游,因此首先介紹王城。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建的王城,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本部校址。王府舊物,唯余承運殿前的雕欄與「雲階玉陛」。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閱盡王孫只等閑。」獨秀峰矗立王城中,山上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祀等,山下有月牙池、讀書岩等景點。獨秀峰因南朝劉宋時期的詩人顏延之(讀書岩即其任太守時經常讀書寫詩之地)詩句「未若獨秀者,峨峨郛吧間」得名,它拔地而起,巍然獨立,有「南天一柱」之稱。駐足峰巔,縱目四望,全城美色盡覽眼底。以前聽說桂林的建築不能高於獨秀峰,不知現在是否依然。「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就是790年任桂林提點刑獄的王正功在鹿鳴宴上提出並刻在獨秀峰的石壁上。山下的月牙池,形如月牙,幾棵楊柳依依,難見往日風采。記得剛上大學時,看校史記錄片,裡面題解說:「月牙池的水真清啊……」引來一陣心照不宣的鬨笑;而分部的同學則老嘲笑我們怎能在這么臟的水池邊吃飯,還有膽笑迎中外遊客。王城正陽門上有「三元及第坊」,乃清朝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即省級「鄉試」第一名「解元」、全國「會試」第一名「會元」、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第一名「狀元」的縮略)的陳繼昌所立;東華門是「狀元及第坊」,原坊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為新科狀元龍啟瑞建,重建時列入趙觀文、陳繼昌、張建勛、劉福姚四人;西華門是「榜眼及第坊」,同治四年(1865)為於建章建。
從師大後門出去往北走不久是被譽為看桂林全景的最佳處——疊彩山。唐朝詩人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覽此山後寫道:「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故以為名。」清人秦煥創建的疊彩亭右角,是看攝「疊彩」的最佳角度。此亭有王力題寫的楹聯:「過五嶺近月牙秀水花橋競秋色,傍七星都象鼻層巒聳翠占春光。」亭西石壁有崖刻「江山會景處」。疊彩洞口則有陳毅的題詞:「願作桂林人,不願做神仙。」風洞一年四季風不斷,人稱「清涼世界」。疊彩山主峰明月峰以高、險、峻、秀著稱,其山頂拿雲亭是鳥瞰全市的最佳地點。
從師大後門往東走則到伏波山。伏波山,因其半枕陸地半插江潭得名;或說東漢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出兵交趾,馬援回軍時,沿途「則為郡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人民懷念他以其名號為山名。現有聽濤亭、半山亭、還珠洞、試劍石(自洞頂垂懸而下,距地面僅寸許,是一塊離地懸空的奇石,相傳是馬援試劍所致)、米芾自畫像(米芾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曾任臨桂縣尉。此畫像刻於還珠洞石壁,高1.2米,寬50厘米,畫上的米芾風度瀟灑,栩栩如生,上有宋高宗御筆像贊,右有米芾兒子米優仁的跋。)等名勝,還有一口重一千餘斤的「千人鍋」(一次可煮三百斤米可供千人吃)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鍾(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念其父所鑄)。相對疊彩山,我們更喜歡伏波山。桂林的山只有與水連在一起才能造成最美的效果;而且,坐在伏波山下的灕江邊看書、望水、聊天,那種愜意可謂「妙處難與君說」。
伏波山隔江就是灕江民俗風情園,人為的景觀,如果想了解有關一些風土人情可進去瞄瞄。風情園往南不遠是著名的七星公園。七星公園因七星山的七個山峰像天上北斗七星墜地而得名,有「北斗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勝景和七星岩、龍隱洞、月牙岩、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駱駝山(酷似一匹伏地的單峰駱駝,又像古時的酒壺,故叫酒壺山。曾遍植桃花,花開如紅霞一片,此謂「駝峰赤霞」。1998年7月美國總統柯林頓游覽桂林曾在此山下發表環保演說。)、花橋(橋畔繁華似錦,小橋掩映於「滿橋流水半溪花」而得名。花橋造型美觀,波光瀲灧中,橋孔與倒影通圓明亮,猶如四輪滿月躍江而出,此乃「花橋虹影」的畫意)、桂海碑林(龍隱洞內及附近龍隱岩內,有隋唐以來石刻幾百件,最著名的是「元佑黨籍碑」)等景點,是遊人一般必至之處。
從伏波山沿灕江往南慢走約20多分鍾則到象鼻山。它靜靜地屹立在灕江邊,長鼻伸到江水中似從江里吸水。多年以來一直被看成是桂林城的標志、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百日相看不厭多。」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一東西穿空,高大明亮的山洞,稱水月洞或朝陽洞。徐霞客在游記里描繪:「飛崖自山頂尺跨,北插中流,東西俱高剜城門。陽江從城南來,流貫而合於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復內外瑩波,『象山水』之稱以此。每當月朗清風,水平如鏡之夜,水月洞倒影,酷似一輪皎月浮江,江中二圓月並存,一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絕妙意境。」洞內有張孝祥的《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的《復水月洞銘》等摩崖石刻50多件。另外,象鼻山、穿山與塔山分布灕江兩岸,山形、塔影與明洞構成美麗的「三山」景色;穿山月岩與象鼻山水月洞遠近相映,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呈現「灕江雙月」的奇景。
位於桂林西北郊的蘆笛岩,集桂林岩洞之大全。可以說,看了蘆笛岩,其他岩洞可略去不看了。洞深240米,遊程500米左右。洞內有大量奇麗多姿、玲瓏剔透、惟妙惟肖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獅嶺朝霞、紅羅寶帳、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幽景聽笛、雄獅送客等景觀,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之宮。雖有人為的想像和設計,但多出自大自然的天然雕鑿,天造地設,自然而藝術。在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玲瓏虛幻、瑰麗雄偉的景點面前,不得不感嘆造化之神奇。在林立的石柱縫隙中轉來轉去,加上彩色燈光的照射,如置身仙境,如夢如幻,妙不可言。我們首次進去的時候,花了很長時間。因為不願意隨其他遊客匆忙走馬觀花,往往在每一景點等下一批遊客,靜靜地看個夠,還返回去從入口出來。
桂林近幾年搞了許多新的工程建築,大多數人認為變得更美了,的確與所謂的國際旅遊城市有所接軌。但我私下認為卻失卻了許多山水城市原有的寧靜淡遠的韻味,而且多了許多功利性的東西……也許這也是進步的代價吧。 網路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email protected])。
上文鏈接: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3077/2009/102087.shtml
-----------------------------------------------
背景新聞:桂林旅遊之最有多少
作為國際旅遊名城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擁有絕世的自然山水風光和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大自然和老祖宗為桂林旅遊創造了眾多奇跡。近幾年,桂林在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新形象塑造過程中,又創造了多項世界、中國旅遊之最,特輯錄一二。
——以灕江為代表的山水風光堪稱世界最美麗的自然景觀。801年前,古人王正功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沒有哪個國家和地區比得上桂林美麗,桂林是中國大地的一顆明珠。」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桂林山水使我想起中國畫。」義大利前總統安得列蒂說:「桂林山水應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堪稱中國最大的山水盆景城市。
——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的靈渠,已有2100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軍事航道,有「南有靈渠,北有長城」的說法。
——擁有世界現存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摩崖石刻,上面記載著古代文人騷客對桂林山水的贊美。桂林城北的鸚鵡山上,刻有迄今發現的世界最完整的軍事防城圖。「看山如觀畫,游山如讀史」說的就是摩崖石刻。
——擁有中國最完整的明朝藩王府——靖江王府。
——「兩江四湖」工程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復古環城水利景觀,完全按照800年前桂林的古水道設計建設。業界權威人士認為,這一景緻比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還要壯觀。
——位於城內榕杉湖的日月雙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即世界最高的銅塔,世界最高的銅制建築物,世界最高的水中塔。
——玻璃橋是世界目前為止最早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承重體系的實用性橋梁。
——台商斥資12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樂滿地休閑世界,有中國迪斯尼樂園之稱。
——桂林雄森雄虎山莊擁有世界瀕臨滅絕的4個虎種,有老虎230多頭,黑熊300多頭,獅子100多頭,為世界最大的黑熊、老虎科研、繁殖、野化、觀賞基地。
——由台商投資的「愚自樂園」,是世界目前最大的現代雕塑藝術殿堂。
——位於桂林市中心廣場的「九天銀河瀑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
——全國第一個開放免費公共廁所的城市,世界罕見的免費公交車城市。
上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2-07/31/content_504874.htm
B. 關於桂林山水的傳說
1、很久很久以前,桂林這個地方既沒有山,也沒有水,更談不上人煙繁盛,桂樹成林。那時,桂林這個 地名都還沒有呢!那麼,桂林這個地方,為什麼會生長出成林的桂花樹?為什麼會有奇山秀水而名滿天下呢?這還得從王 母娘娘的蟠桃盛會說起。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被孫悟空攪亂後,開不成了,天上四位鼎鼎大名的仙女――嫦娥、織女、麻姑、和元女便呼朋引伴,包覽瑤池的風光去了。一路上但見那仙山瓊閣,玉樹銀花,天池荷開,鳳鸞和鳴,好一派仙家勝境。麻姑突發奇想說:「轉了一圈,瑤池不過如此,憑我等的法力,也可造一座出來。」 嫦娥當即贊同:「說的是,我等何不找個地方,各施法力,也造座瑤池樂樂。」 元女小心地說:「觸犯了天條,可不是鬧著玩的。」 織女心生一計:「那我們到人間去,遠離是非之地。」 嫦娥道:「我等不如即刻分頭下界,各造一園,看誰技高一籌。」 三位仙女聽了,撫掌稱妙。於是商定,看誰三天之內能在人間造一座最美麗的林園。第一天過去了,麻姑選中了今屬於雲南省路南縣的一個去處,造出一座雲南石林來,堪稱「天下第一奇 觀」。麻姑喜不自勝。第二天過去了,織女選中了現在叫杭州的地方,造出西湖美景,織女禁不住笑靨如花。第三天來了,元女選中了後來叫洛陽的地方,拂塵一揮,劈出了龍門石窟,玉手一指,遍地盛開奼紫嫣 紅、雍容華貴的牡丹。她對自己的佳作也得意萬分。唯有嫦娥,下凡三天,總選不中一處盡如人意的地方。眼看所剩的時間不多了,她焦急地往南飛去。當她來到如今叫做桂林的地方,但見赤地荒野,無水無山,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嫦娥不覺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嫦娥從月宮中取來桂花樹種,仙袖一拂,便植下漫野桂花樹來。「桂林,桂林,桂樹成林。」此後 才有「桂林」這個地名。
2、據說,秦始皇有一根趕山鞭,能把山趕走。他因夜晚做夢,和南海龍王打仗,打輸了,生起氣來,就用趕山鞭把南嶺的山趕支填海。龍王聽說以後,非常恐懼,巾出榜文,要海國臣民設法救國。有個玉雕女工出了個盜鞭的計策,自願化為美女,由龍王扮作農夫,把她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得了美女,十分歡喜,在桂林停了下來,擺酒慶賀。當晚,秦始皇在美女面前賣弄本事,用趕山鞭把山趕來趕去玩。女工乘機說要親手試試趕山鞭的威力。秦始皇把趕山鞭遞給她,她接過山鞭,就跑回南海去了。秦始皇失掉趕山鞭,無法把山趕走,山就留在桂林。 這些山從南嶺被趕到桂林來,千里跋涉,鬆散的泥土都抖落了,只乘下嶙嶙石骨,一座座互不相連。石山上草木不生,沒有出息,白佔了人們的土地。玉雕女工覺得對不起桂林人。她見這些山很象花園里的盆景,心想:不如利用這些材料,把桂林妝飾成一個大花園,供人們游樂。於是,她借了巨靈神的開山大斧,施展雕刻玉石的本事,把石山雕刻成各種奇幻玲瓏的形狀;又請太龍把桂林的河水加以澄清,使它碧於天,清見底。經過一番努力,桂林山水就奇麗秀絕,甲於天下了。
C. 山水盆景有哪些類別
山水盆景按樹、石的比重,可分為水盆景、旱盆景和水旱盆景三大類。
1.水盆景是山水盆景中最常見的一種。將山石置於淺水盆中,盆中貯水,以山石為主,盆中不配大樹,故盆面通常無土,只在山石縫隙填塞少許泥土,點綴較小的草本藤蘿和老姿小樹,以展現蒼崖、險峰、幽岫、翠巒、碧澗、奔泉、崇山、峻嶺等自然景觀。也配置亭、台、樓、閣、船、橋等小件。這種形式主要用以表現有山有水的景物,如製成的桂林山水,太湖風光以及海濱等景色。石材多用能上水的軟質石,以減少噴水的工作。盆盎多用白色淺條盆或橢圓形盆。如山石上不種植物,盆景可終年放置室內,故管理方便。
2.旱盆景主要用於表現沒有水的山景,主體是山石,盆中全部盛土。石材除用軟質石外,也可用硬質石(如龍骨石、河卵石等)。盆盎可用稍深有孔的盆。按照自然景色的要求,配栽植物及置配件。有的點綴在石上,也有的點綴在盆中。
3.水旱盆景它的特點是在同一盆中,既疊砌山石,
它的特點是在同一盆中,既疊砌山石,又栽種樹木;既有水面,又有旱地。它不像樹樁盆景那樣,僅僅表現樹木的清、奇、古、怪,也不像山水盆景那樣,著重展現山水秀麗雄奇,而是把樹木與山石巧妙地結合起來,採取山石隔開土、水的方法,在盆中表現的景物豐富,石與樹相映成趣,水與旱相輔相成,構成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面。
D. 有沒有最好的桂林山水資料
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湘桂走廊南端的槽谷平原,包括桂林市、陽朔縣以及臨桂、靈川、興安、永福、龍勝等縣的部分地區。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為石灰岩岩溶地區。商周時代,這里即與中原有密切關系。秦漢時,是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通道。桂林山水有奇麗俊秀的風貌,宏偉博大的氣勢,氣象萬千的姿態,含蓄深長的意趣,極富浪漫色彩和詩畫情趣。中唐時已是名聞全國的風景勝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語流傳古今。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桂林風景資源十分豐富,尤以山水取勝。唐朝詩人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寫照。而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歷來被譽為桂林風景的四絕,其山水洞石渾然一體的景象組合,舉世無雙。煙雨、光影、植物、動物、田園、村舍、名園、古跡,則被稱為桂林風景的八勝。這些勝、絕的風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個風景區和數百個風景點。
E. 廣西桂林風景怎麼樣
桂林是旅遊城市,風景有很多,較出名的是灕江`象山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一點也不假,桂林山水確是如此。
主要旅遊景點:
◇象山公園
象山公園地處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佔地面積11.88公頃,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洞、島、亭、台、坪、徑、文物、古跡相映成畫,美不勝收。
象山又名象鼻山,是公園的主要景點,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被人們作為桂林市的城徽。山體前部的水月洞,彎如滿月,穿透山體,清碧的江水從洞中穿鼻而過,波光洞影,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為桂林山水一絕。水月洞內外有歷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為宋代鐫刻。山南麓,有始建於唐代的雲峰寺。山的東、西麓,均有石級曲折而上。山頂平展,樹木成蔭;明代建築普賢塔,高10餘米,形似劍柄,又似寶瓶;極目遠眺,桂林山城美景盡收眼底。
◇ 灕江
灕江,猶如桂林山水中的一條柔美透明的綠色綢帶,她發源於興安縣的苗兒山,南下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稱桂江,經昭平至梧州匯入西江,全長437公里。 灕江飄繞在萬座峰巒之間,特別是桂林到陽朔這段83公里的水程內,「玉簪」挺立,「羅帶」縵繞,青峰浮水,峭壁垂河,真象是一幅百里畫卷,蔚為奇觀。古往今來的許多名流給予灕江很高的評價。如:明代唐暄《灕江》詩雲:「桂陽江上石凌空,誰作丹青畫本工」。
◇武廟
武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桂林地區恭城瑤族自治縣城西山南麓。原名協天祠。清 以後更名關帝廟,主 祀「忠義神武靈佑關 聖大帝」關羽,配祀 岳飛等武將,故稱武 廟。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清代 曾幾次重修。原有頭 門、戲樓、雨亭、前 殿、中殿、後殿、廂 房、伙房等,佔地225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現僅存頭 門、戲樓、前殿和後殿。前殿壁間嵌歷次修廟記事碑。戲樓是全廟精華,樓 頂為重檐歇山式,蓋黃硫璃瓦,戲台為條石圍砌,天頂為八角形藻井,彩繪 朱飾,堂皇富麗 。
◇濱江公園
濱江風景管理處位於桂林市區灕江西畔、管轄疊彩山、伏波山、榕湖、杉湖、桂湖等著名風景點,面積50.31公頃。這些景點名山碧水交相輝映,素有"江山會景處"、"伏波勝景"、"城中碧玉"之譽。
主要景勝有蘑菇亭、湖心亭、九曲橋、芙蓉亭、朝霞亭、榕蔭亭、千年古榕、古南門等
桂林旅遊之最有多少
作為國際旅遊名城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擁有絕世的自然山水風光和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大自然和老祖宗為桂林旅遊創造了眾多奇跡。近幾年,桂林在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新形象塑造過程中,又創造了多項世界、中國旅遊之最,特輯錄一二。
——以灕江為代表的山水風光堪稱世界最美麗的自然景觀。801年前,古人王正功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沒有哪個國家和地區比得上桂林美麗,桂林是中國大地的一顆明珠。」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桂林山水使我想起中國畫。」義大利前總統安得列蒂說:「桂林山水應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堪稱中國最大的山水盆景城市。
——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的靈渠,已有2100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軍事航道,有「南有靈渠,北有長城」的說法。
——擁有世界現存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摩崖石刻,上面記載著古代文人騷客對桂林山水的贊美。桂林城北的鸚鵡山上,刻有迄今發現的世界最完整的軍事防城圖。「看山如觀畫,游山如讀史」說的就是摩崖石刻。
——擁有中國最完整的明朝藩王府——靖江王府。
——「兩江四湖」工程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復古環城水利景觀,完全按照800年前桂林的古水道設計建設。業界權威人士認為,這一景緻比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還要壯觀。
——位於城內榕杉湖的日月雙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即世界最高的銅塔,世界最高的銅制建築物,世界最高的水中塔。
——玻璃橋是世界目前為止最早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承重體系的實用性橋梁。
——台商斥資12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樂滿地休閑世界,有中國迪斯尼樂園之稱。
——桂林雄森雄虎山莊擁有世界瀕臨滅絕的4個虎種,有老虎230多頭,黑熊300多頭,獅子100多頭,為世界最大的黑熊、老虎科研、繁殖、野化、觀賞基地。
——由台商投資的「愚自樂園」,是世界目前最大的現代雕塑藝術殿堂。
——位於桂林市中心廣場的「九天銀河瀑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
——全國第一個開放免費公共廁所的城市,世界罕見的免費公交車城市。
F. 桂林山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桂 林
位 於 我 國 廣 西 壯 族 自 治 區 東 北 部 的 桂 林,是 一 個 山 水 秀 麗 的 風 景 區,也 是 一 個 歷 史 悠 久 的 文 化 城。
人 們 往 往 把 那 奇 特 的 山,秀 麗 的 水 聯 系 起 來。一 提 到 桂 林, 在 人 們 的 腦 子 里 就 出 現 那 挺 拔 峻 峭 的 孤 峰、 精 彩 出 奇 的 岩 洞 和 倒 影 清 翠 的 漓 江, 一 切 都 象 神 話 故 事 那 樣 奇 特,怎 不 令 人 神 往!
桂 林 山 水, 天 然 美 加 上 人 工 美, 是 中 國 人 民 的 驕 傲。 從 興 安 到 陽 朔, 綿 延 一 百 多 公 里, 水 秀, 山 奇, 猶 如 畫 廊, 成 為 很 大 的 風 景 區。 這 里 經 常 吸 引 著 大 量 的 游 客。 近 年 來, 為 了 適 應 旅 游 事 業 發 展 的 需 要, 桂 林 旅 游 區 的 范 圍 還 擴 大 到 了 花 坪 處 然 保 護 區, 花 坪 自 然 保 護 區 在 桂 林 西 北 的 越 城 嶺 上, 屬 於 亞 熱 帶 的 山 地 原 始 性 天 然 林。 這 里 有 四 時 不 謝 之 花, 八 節 長 綠 之 草, 因 而 人 們 稱 之 為 「花 坪」。 這 里 的 岩 層 岩 組 成, 與 漓 江 兩 岸 的 石 灰 岩 為 主 的 情 況 不 同。 概 括 地 說, 桂 林 山 水 的 特 點 是 山 形 奇 秀, 石 色 蒼 藍, 並 與 石 灰 岩 區 域 所 特 有 的 碧 流 相 掩 映, 還 有 形 態 各 異 的 天 然 洞 穴 和 地 下 水 系。
自 古 以 來,文 學 家 以 膾 炙 人 口 的 詩 句 吟 詠 它,繪 畫 家 以 使 人 迷 戀 的 丹 青 描 繪 它, 攝 影 師 以 令 人 神 往 的 鏡 頭 記 錄 它。唐 代 韓 愈 的 詩 句 「 水 作 青 羅 帶,山 如 碧 玉 簪 」, 就 十 分 形 象 地 概 括 了 桂 林 山 水 的 特 色。用 碧 玉 簪 來 比 喻 那 些 峭 石 嵯 峨、 平 地 崛 起、 如 蓮 似 筍 的 山 峰, 用 青 羅 帶 來 比 喻 那 宛 轉 回 環、 清 澈 碧 綠、 澄 江 似 練 的 江 流, 是 很 貼 切 的, 不 過, 桂 林 的 一 山 一 姿, 一 石 一 態, 多 種 多 樣 的 形 狀, 又 絕 不 是 三 言 兩 語 可 以 刻 畫 得 盡 的。 何 況 桂 林 山 水 經 過 大 自 然 的 雕 琢, 擁 有 別 處 罕 見 的 奇 景, 象 曲 折 幽 深 的 岩 洞, 時 隱 時 現 的 不 識 源 頭 來 自 何 處 的 半 頭 河、 斷 頭 河、 對 頭 河 … 就 更 豐 富 了 它 的 景 色 內 容。 人 們 看 慣 了 其 他 地 方 一 般 的 美 麗 景 色, 再 來 領 略 桂 林 山 水, 就 更 感 覺 它 具 有 一 種 誘 人 的 魅 力, 所 以, 自 從 宋 代 李 曾 伯 寫 下 「桂 林 山 川 甲 天 下」 的 贊 語 以 後, 這 句 歌 頌 桂 林 的 佳 話, 逐 漸 概 括 為 「桂 林 山 水 甲 天 下」, 廣 為 流 傳, 桂 林 一 帶 各 處 的 景 色 又 各 有 特 色, 其 中 以 陽 朔 的 景 色 更 為 奇 特, 因 而 又 有 「陽 朔 風光 甲 桂 林」 的 譽 稱。 溯 漓 江 北 上 到 興 安, 這 里 不 僅 有 穿 岩 乳 洞 的 奇 景, 而 且 更 以 古 代 重 要 的 人 工 運 河 —— 靈 渠 著 稱。 這 樣, 興 安、 桂 林、 陽 朔 等 地 奇 異 秀 美 的 景 色, 構 成 了 絢 麗 多 姿 的 桂 林 山 水。
桂 林 地 處 五 嶺 (越 城 嶺、 都 龐 嶺、 萌 渚 嶺、 騎 田 嶺、 大 庾 嶺 的 總 稱, 又 合 稱 為 南 嶺) 之 南, 漓 江 谷 地 介 於 越 城、 都 龐 兩 嶺 之 間, 是 南 嶺 地 區 的 一 個 寬 大 缺 口。 因 此, 漓 江 谷 地 一 向 是 重 要 的 的 南 北 通 道。 桂 林 一 帶 開 發 的 歷 史 較 早, 桂 林 成 為 有 名 的 文 化 城, 歷 代 留 存 下 來 的 文 化 古 跡 很 豐 富。 據 史 冊 記 載, 秦 始 皇 於 三 十 三 年 (公 元 前 二 百 一 十 四 年) 設 置 桂 林 郡, 命 史 祿 開 靈 渠, 溝 通 汀 江 和 漓 江, 使 長 江 和 珠 江 起 來, 桂 林 便 是 「南 連 海 域, 北 達 中 原」 的 重 鎮 了。 歷 代 以 來, 桂 林 不 斷 地 增 添 人 工 建 築: 在 懸 崖 絕 壁 是 開 山 辟 道, 供 人 們 登 臨; 在 幽 壑 怪 洞 里 刻 畫 雕 塑, 供 人 們 鑒 賞; 在 風 景 名 勝 地 修 建 亭 台 祠 觀, 供 人 們 旅 游。 如 果 把 「千 峰 環 野 立, 一 水 抱 城 流」 的 桂 林 山 水 比 作 一 幅 濃 淡 相 宜 的 寫 意 中 國 畫, 這 些 建 築 和 碑 刻 藝 術 與 天 然 美 景 渾 然 一 體, 使 得 畫 面 更 加 飽 含 詩 意。
G. 廣西的桂林有什麼好風景
桂林是旅遊城市,風景有很多,較出名的是灕江`象山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一點也不假,桂林山水確是如此。 主要旅遊景點: ◇象山公園 象山公園地處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佔地面積11.88公頃,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洞、島、亭、台、坪、徑、文物、古跡相映成畫,美不勝收。 象山又名象鼻山,是公園的主要景點,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被人們作為桂林市的城徽。山體前部的水月洞,彎如滿月,穿透山體,清碧的江水從洞中穿鼻而過,波光洞影,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為桂林山水一絕。水月洞內外有歷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為宋代鐫刻。山南麓,有始建於唐代的雲峰寺。山的東、西麓,均有石級曲折而上。山頂平展,樹木成蔭;明代建築普賢塔,高10餘米,形似劍柄,又似寶瓶;極目遠眺,桂林山城美景盡收眼底。 ◇ 灕江 灕江,猶如桂林山水中的一條柔美透明的綠色綢帶,她發源於興安縣的苗兒山,南下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稱桂江,經昭平至梧州匯入西江,全長437公里。 灕江飄繞在萬座峰巒之間,特別是桂林到陽朔這段83公里的水程內,「玉簪」挺立,「羅帶」縵繞,青峰浮水,峭壁垂河,真象是一幅百里畫卷,蔚為奇觀。古往今來的許多名流給予灕江很高的評價。如:明代唐暄《灕江》詩雲:「桂陽江上石凌空,誰作丹青畫本工」。 ◇武廟 武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桂林地區恭城瑤族自治縣城西山南麓。原名協天祠。清 以後更名關帝廟,主祀「忠義神武靈佑關 聖大帝」關羽,配祀 岳飛等武將,故稱武 廟。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清代 曾幾次重修。原有頭 門、戲樓、雨亭、前殿、中殿、後殿、廂房、伙房等,佔地225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現僅存頭 門、戲樓、前殿和後殿。前殿壁間嵌歷次修廟記事碑。戲樓是全廟精華,樓 頂為重檐歇山式,蓋黃硫璃瓦,戲台為條石圍砌,天頂為八角形藻井,彩繪 朱飾,堂皇富麗 。 ◇濱江公園 濱江風景管理處位於桂林市區灕江西畔、管轄疊彩山、伏波山、榕湖、杉湖、桂湖等著名風景點,面積50.31公頃。這些景點名山碧水交相輝映,素有"江山會景處"、"伏波勝景"、"城中碧玉"之譽。 主要景勝有蘑菇亭、湖心亭、九曲橋、芙蓉亭、朝霞亭、榕蔭亭、千年古榕、古南門等 桂林旅遊之最有多少 作為國際旅遊名城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擁有絕世的自然山水風光和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大自然和老祖宗為桂林旅遊創造了眾多奇跡。近幾年,桂林在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新形象塑造過程中,又創造了多項世界、中國旅遊之最,特輯錄一二。 ——以灕江為代表的山水風光堪稱世界最美麗的自然景觀。801年前,古人王正功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沒有哪個國家和地區比得上桂林美麗,桂林是中國大地的一顆明珠。」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桂林山水使我想起中國畫。」義大利前總統安得列蒂說:「桂林山水應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堪稱中國最大的山水盆景城市。 ——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的靈渠,已有2100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軍事航道,有「南有靈渠,北有長城」的說法。 ——擁有世界現存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摩崖石刻,上面記載著古代文人騷客對桂林山水的贊美。桂林城北的鸚鵡山上,刻有迄今發現的世界最完整的軍事防城圖。「看山如觀畫,游山如讀史」說的就是摩崖石刻。 ——擁有中國最完整的明朝藩王府——靖江王府。 ——「兩江四湖」工程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復古環城水利景觀,完全按照800年前桂林的古水道設計建設。業界權威人士認為,這一景緻比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還要壯觀。 ——位於城內榕杉湖的日月雙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即世界最高的銅塔,世界最高的銅制建築物,世界最高的水中塔。 ——玻璃橋是世界目前為止最早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承重體系的實用性橋梁。 ——台商斥資12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樂滿地休閑世界,有中國迪斯尼樂園之稱。 ——桂林雄森雄虎山莊擁有世界瀕臨滅絕的4個虎種,有老虎230多頭,黑熊300多頭,獅子100多頭,為世界最大的黑熊、老虎科研、繁殖、野化、觀賞基地。 ——由台商投資的「愚自樂園」,是世界目前最大的現代雕塑藝術殿堂。 ——位於桂林市中心廣場的「九天銀河瀑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 ——全國第一個開放免費公共廁所的城市,世界罕見的免費公交車城市。
H. 桂林山水簡介
簡介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灕江西岸,以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遊資源的總稱。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跡、石刻等等。
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兩江四湖景區[2],是指由灕江(市區部分)、桃花江、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構成的環城風景帶。整個風景帶形成三個主題景區,即:以木龍古渡、古城牆為主景,寶積山、疊彩山等為背景、體現城市文化的木龍古水道景區;以山林自然野趣為特色的桂湖景區;以體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城市空間特徵為特色的榕、杉湖景區,通過重塑臨水地段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再現山水城的水系風采。
I. 怎樣製作盆景
: 【山水盆景】 盆景製作在我國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手工工藝品,也是我國獨特的一種園林藝術之一。家庭中要擺放一盆好的盆景,就會給家庭室內帶來無限的生機。盆景就是運用縮小尺寸的方法,將山石,樹木,等聚集在一個適當的盆里。經過藝術加工和慢慢培養,使它變為大自然的風景縮影,在您退休休閑之餘何不動手試一試。 盆景製作分為兩大類:1.山水盆景, 2.樹樁盆景。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主要是以石為主,配以樹木,青苔,舟橋,亭榭等。 樹樁盆景: 樹樁盆景主要以樹木為主。 1.山水盆景的製作: 在製作盆景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石頭,可用的石頭種類很多,他們分硬石和松石兩種。松石主要是容易吸水適合,青苔和植物的生長,雕琢加工比較容易。硬石雖然較硬但天然的紋理較好,欣賞價值高便與養護保存。山水盆景移天縮地,小中見大。一峰一巒,都要舉足輕重。要認真構思,做到胸有成足,得心應手,一氣哈成。同時要參考各種山水畫資料,觀察自然山水的特點,讓頭腦中有個大概的輪廓。 石料的加工分為鋸材,雕琢,和粘合三種。做到因材制景,充分利用天然之形趣。松石的形態和紋理走向,可用一頭尖,一頭扁的小錘鑿出,也可用扁鏟加工。尖頭可用於鑿洞穴之類,扁頭可用於開溝。先鑿出峰巒和峰的高低,在鑿出粗紋,然後用鋸條勾劃出細紋。在製作時如果材料小的話,可以進行補缺得到理想的布局。把短缺的材料用水泥進行膠合,為了不留痕跡,可在水泥中加入與山石相同的色料。膠合的同時,要流出種植植物的洞穴。盆景中要有變化避免平淡無奇,山要有高低起伏,樹要有疏密參差,坡要陡緩,岸要有曲折變化,才能體現出盆景的生氣。否則就顯得雜亂無章,一定要做到主景突出主次分明。最可行的方法是要一主一客,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一遠一近。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水面上點點舟帆,礁石隱現。石上栽上配好的樹木,花草,青苔滋潤,再點綴上舟橋,亭榭等物件。大有烘雲托月,畫龍點睛之妙。所謂「丈山尺樹。寸馬分人」,就是說盆越淺,樹越短,亭橋就越少,就越能體現出山的高大雄偉。但不可忽略小件的擺放,如江南的水面要放船。桂林山水要放竹排,才能體現各地的山水風貌。 一定要牢記製作當中,首先是參照山水畫或實地考察在腦中反復構思,再將材料多次拼擺構圖,形成理想的布局後,在進行加工製作。您不妨試一試通過努力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