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長側根
① 如何讓石榴樹盆景長根
控制根向下生長,讓側根長壯。一,淺盆,二,主根下放石板之類,使根向四周長。三,在四周培營養土。四,接根!
② 小榕樹盆景根最奇特最美,怎樣讓小榕樹長出更多更美的氣生根
榕樹盆景是非常優美的,它的葉片四季蔥翠,造型遒勁奇特,特別是它的氣生根更能彰顯它的美麗,可以說有了這些千態萬狀的根系,榕樹更讓人著迷。
當然,還可以採用折枝刺激生根的方法,可以選擇要生氣生根的側枝,然後在這個側枝靠近主幹的部位割一刀 ,並且用泥漿堵住傷口,避免樹液外流 ,接著把枝條輕輕扭折,最好是似斷而非斷。如是操作後不久,小榕樹的斷裂處就會長出很多的氣生根。
榕樹盆景還是非常美麗,而且比較奇特的,要能恰當製作氣生根的話,就更加美不勝收啦,大家閑暇之餘,可以試試,讓你的小榕樹盆景更加瑰麗多姿。
③ 樹根盆景多長時間會發新根
一盆藝術性較高的樹樁盆景,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時間才能創作出來,在較短時間內創作出形神皆佳的樁景傷口無疑是盆景愛好者和製作者的願望。實踐證明,通過人工促老催古的技術處理,可以達到短時間內使樁成形的目的。
其技術措施是:
1、選材 每年冬季或早春,可到荒山瘠地、崖頭風口、懸崖峭壁等處選取適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這些地方由於生長條件差,樹木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態優美的奇特老樁,並易移植成活。
2、截枝養冠 它是樁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操作方法是:待樹枝乾的第一培養到一定粗度時加以短剪,讓其生出斜枝或橫枝。修剪輕重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決定。之後,依次培養出第二節、第三節等。通過不斷地修剪,使樹冠達到樹樁造型的需要。
3、蟠扎 用鐵絲等材料綁扎樹扎的枝幹,使之按要求的彎曲姿態生長,待其生方向固定後,再解除蟠扎物。蟠扎宜在適宜的季節進行,否則,易扎斷枝幹。
4、撬樹皮 在植物生長旺盛的季節,在樹乾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進皮層中,順韌皮部輕輕撬動,使樹皮與木質部慢慢分開,這樣在樹幹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古干之態。
5、挖干 在主要觀賞面上用刀鑿、木鑽鑽出一些小洞,然後再填滿濕土,使小洞漸漸爛成大洞。這樣可形成千瘡百孔的自然景觀。
6、撕開 把樹樁上需要疏掉的干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從其基部強行撕裂取下,或經攀折拿掉,從而使保留的樹幹上產生自然的劈疤,有被風雷襲擊之狀。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後,在疤處塗上少許鹽酸,則樹樁更顯蒼白自然。
另外,為使樹干蒼古奇特,還可用刻刀在樹幹上刻上條狀小溝,經一段時期的生長,樹幹上也能出現枯朽斑剝、自然暴皮的景觀。或採取劈干、扭干、剝乾等方法,使樹干產生傷疤,形態古拙,具有歷經滄桑之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樹樁盆景放置在什麼地方才好?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風透氣外,必須考慮到光線的問題。每一樹種對光線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是大體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兩大類:喜光類和耐蔭類。因此要根據對光的要求來決定盆景是擺放在陽光下還是在有遮蔭的地方。
例如對於喜光類,如果把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和空氣流通的庭園或天井中,則樹木生長健壯,葉色翠綠,花繁果茂,盡顯盆景的觀賞性;反過來如果把它們放在樹叢濃蔭下或庭隅廊下,因為陽光空氣都不充分,也沒有雨露的滋潤,樹木往往生長不良,葉片發黃容易脫落,長時間可能會導致樹木死亡。而對於耐蔭類,例如羅漢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陽光下直射,就會使葉片尖端和邊緣枯焦,甚至整片葉枯焦脫落。
盆景樹木對光的要求可以根據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第一,針葉的松類樹種,大多為喜光類;而葉片呈扁片或鱗形的一些柏類樹種以及竹柏、羅漢松等,都是耐蔭類。
第二,常綠闊葉樹種如黃楊、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蔭類;而落葉闊葉樹種如梅、紫薇、石榴等,多為喜光類。
第三,葉質較厚或革質的闊葉樹,多為耐蔭類;葉質薄而較大的闊葉樹,多為喜光類。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為耐蔭類;原生長在曠野或陽坡地的樹種如 ji木、雀梅等,多為喜光類。
樹樁盆景根部處理技術
自然界深山老林溪邊澗畔的一些老樹,由於泥土被水沖擊而流失,樹根常裸露於地面,蟠曲如龍爪,非常奇特。為了使樹樁盆景也能產生這種形態,提高觀賞效果,可用提根法來達到此目的。
(1)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先將樹樁栽於深盆中,使其主根和側根高出盆面,然後在根部周圍壅土成饅頭形,不使根外露。一年後,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層層掏去表土,每掏一層後間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一層,使樹根逐漸露出土面,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損傷根的柔嫩組織。經2-3年後,再結合翻盆,逐年將根向上提,使樹根裸露即成。
(2)圓筒沙培提根法選深40-50厘米的圓筒,在筒的下部填培養土10-20厘米,然後把易發側根和不定根的樹種樁胚栽人圓筒,再用河沙填滿圓筒,並加強肥水管理,待樁根在筒中生長伸入培養土層後,分3-5次逐漸掏出上面的河沙。每次掏沙間隔半年或一年。待根長好後,即可把樹樁從圓筒中脫出,栽於淺盆,栽時予以適當整修造型,使根裸露於盆面。
(3)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樹樁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為好,栽後植株根系不斷向深處伸長。養護一段時間後,在每次澆水時,提高水壺,使水沖於根部,逐漸將根部泥土沖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結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漸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以供觀賞。
樹樁盆景環剝換根法
環剝換根法即應用花木無性繁殖時常用的環剝高壓技術,促進需要改造的樹樁在主幹的適當位置發出二重根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再將植株原來的根系連同有缺陷的部分一起截除,從而達到更新的目的。它是近年來樹樁盆景整根技法中提倡的一項新技術,也是一種常用的整根技法。現將其措施介紹如下。
一、環剝時期及條件
環剝換根法要求必須植株在生長健康的狀態下,於春季新芽萌動前(一般為2月中旬)進行。
二、所需工具與器材
手鋸、切接刀、狹鑿、手錘、鋼絲鉗、鐵絲網一塊、直徑4MM的銅(或鋁)線一段,山泥與砂適量。
三、環剝換根手術步驟
1)觀察整株植株,選擇適當的換根位置,並做上記號;
2)用手鋸、切接刀和狹鑿在換根位置上刻出寬4㎜、深3㎜的一圈槽(也不一定要完全環剝),切面盡可能地保持光滑為宜;
3)將銅線或鋁線嵌入環剝槽中,並用手錘敲擊,使其貼合樹干,這樣容易促發新根;
4)將鐵絲網剪成適當大小,圍成直徑3-5倍於樹乾的圓筒,下端埋入盆中(必要時通過盆底漏水孔加以固定),注意使上端平面超出環剝平面3㎝以上。在圓筒底部先放入一層粗砂,再填入山泥和砂混合土,稍加振動後澆水,最後將土填至環剝平面上3㎝左右處;
5)將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又稍有遮陰的場地養護。盡可能把樹樁處於溫度為15-25℃和濕度為70-90%的條件下,從6月份開始,每隔半個月將盆旋轉180℃,使植株發根均勻(注意不能把盆景放於完全背陽的地方,否則影響發根);
6)8月份可以扒開表土,觀察發根情況,並經常調整盆景朝向,進一步促發新根。9月中下旬開始,分幾次將表土取出,使新根露出土面,促其成熟板結。此時新根旺發,可以從鐵絲網中看到白色的根尖,由於鐵絲網限制了強根的進一步發展,又促使弱根、側根與更多的新根發育、產生。注意冬季照常養護,並可適當採取一些保溫防凍措施;
7)翌年2月,解天鐵絲網除去土與銅絲,將已生發的均勻根系分類修剪;大部分根剪成5㎝長;長勢太強的根剪留3㎝左右;細弱根可以不剪。同時將原來環剝槽向下加寬2㎝,加深1㎝左右,在槽內上部重新紮上銅絲,進一步減少老根對植株的營養供應,以促發根系,再重新圍上鐵絲網並培上山泥;
8)到第三年2月,當初剪短的新根上發出的須根已長到鐵絲網處時,可以起盆,從銅絲下端無根處截取主幹,去掉銅絲植入泥盆,精心養護;
9)上盆一個月之後,可開始施淡肥。再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待新根長粗能初步露出土石後,換根手術已經基本完成。
上述步驟與要求,可以按樹種及主幹的粗細加以靈活變化與調整。換根截下的帶根殘樁,經過適當處理後,也可繼續栽培(如作劈樁盆景等)。
四、剝換根法優點
1)植株的干與根是樹樁盆景藝術美的主要所在,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可以避免主幹與露根因各種原因而受到損傷;
2)植株幼小時的一些小缺陷可以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明顯起來,直至影響盆景的觀賞效果。採用此法後,可以減少盆景植物的主要生理缺陷,如片根(俗稱雞爪,指盆景的露根在偏向一側發育)、腰高(指主幹部分因過長而失趣)、基細(俗稱小腳,指植株根頸明細細於上部主幹,是嫁接最常有也最常見的毛病)以及扁平乾等。
樹樁盆景葉的控制
樹樁盆景樹種中,小葉觀賞價值較高,而植物的先遺傳因素決定了葉的大小。如果從原種上得到小葉,除了嫁接法脫換品種外,就要靠控葉來實現小葉化。
控葉的方法有水控法在春季發芽前後,讓盆土保持偏干狀態一至二個月時間,直到出芽長葉定型,葉色轉深後,才給以較充足的水肥。夏末秋初溫度開始下降,秋芽將出,也要進行控水。特別在出芽時讓盆土保持短時間乾燥,新芽會明顯偏小。出芽後在三片葉處摘心,既能控葉,又能保持樹樁構圖比例,效果更好。控水需在發芽長新葉期間重復多次進行,稍有不慎,水多就會前功盡棄,水過少使樹體失水脫去老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控水期間必須十分注意觀察,每天判定盆土的含水量。當出現老枝葉無力下垂,葉色發暗,中度發黃時,就必須澆水,以防進一步掉葉枯枝。幾天內的澆水量要嚴格掌握,做到心中有數,這也是脫衣換景觀骨的操作手法之一。局部的老葉掉落,是植物適應乾旱,自我保護的生理功能作用的結果。只有出現全株嚴重的焦葉干枝且不掉葉或掉葉少,才是真正危及生命的失水狀態。
控水期間遇上下雨未及時遮蓋或轉移,控葉失敗,某些樹種葉控可採用剪葉法得到小美的葉。迎接重要的客人、節日和展出,也可用剪葉法。控葉樹剪葉時間應在春天,秋天發新芽前,或春葉發出後過大時;迎展剪葉時間多在展出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將整株葉悉數剪除並剪去較長的枝梢,剪葉前適度澆水施肥,一月內會重新出葉,新葉會明顯小於上一輪葉。筆者有一盆友,每年春夏都採用摘葉法培育小葉,摘葉同時進行縮剪,初春發芽後摘心,滿樹小葉十分可愛。如因品種問題或其它因素,初春摘葉後所發新葉仍然偏大,可在加強水肥的同時,再次摘除新葉,必須再發較小的新葉。本人的岩石盆景用此法,培育出滿樹蠶豆大的小葉,更小者僅黃豆般大小。小葉榕葉也小到黃豆、蠶豆般大小。
如將控水法與剪葉法相結合效果會更佳。
剪葉法適合在該樹種生長旺盛期、新陳代謝功能強的春夏秋初時節進行,且必須在成熟的樹上進行,三年以下的幼齡樁不宜應用。摘葉後短期內會影響樹的光合作用,影響為根榆送養分,必須在葉的生長期進行,只有特殊情況才在晚春和初夏時進行。
④ 樹木盆景為什麼要故意「露跟」「提根」
在大自然當中的那些樹木,因為常年的雨水沖刷,所以就讓靠近地表的根專部顯露出來屬,獨具一種蒼涼、古樸的韻味,而在盆景製作的過程當中,大家也會通過一些手法,來讓盆景的根部顯露出來,這些手法就統稱為「提根」。
露跟即盆景的臉面,一件盆景可以有一個觀賞面,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觀賞面。一般情況下,觀賞面應該作為向陽面,這樣可利用植物的趨光性,使其更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
盆土中的有機質被吸收干凈後,盆土會呈鹼性化,也非常容易出現結板的現象,翻盆換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使土壤更加疏鬆、透氣,有利於樹木生長。
(4)盆景長側根擴展閱讀
盆景種植的注意事項
1、很多樹種的根系生長過快,樹的根系盤結在盆底,已經不能與土壤接觸,有些根系開始逐漸出現老化現象,影響正常的吸收,此時若不進行換盆換土,植株就會出現衰退,影響樹樁長勢。
2、翻盆換土時,還可以結合蟠根進行,將樹樁生長較長的根進行蟠曲整形,使其逐步將根部露出,這個技藝處理在翻盆換土時,也顯得比較重要,也是翻盆的一個重要原因。
⑤ 盆景的根盤造型有哪些如何做出好看完美的根盤造型
⑥ 盆景在處理根部時,哪些根系不能留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翻盆換土時,需要處理根部,按照上面的幾點來進行,事半功倍。但如果無需處理根系,還是直接換土即可。畢竟裸根栽植還是有一些風險的,切記處理裸根時,不能時間太長,防止脫水。關注,點贊哦!
⑦ 盆景小知識:樹樁盆景根部處理技巧,你學會了嗎
不用澆水太勤。
樹根盆景
①淺栽挑根。用淺盆培養,選用主根發達易造型的回半成品樹樁。將根答基部側根條理別致的露出盆土。對樹根基部側根不宜直接露出的,可用挑根的辦法將根挑出盆面,結合樹樁的形式,合理培養露根。
②提根露根。用深盆培養。通過換盆等措施,將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達到觀賞目的。也可先將部分根露出盆面再培土,生長一段時間後,再扒去土促型早成。
③壓條插枝。對不宜直接露根的樹樁,如樹樁基部長出枝條,待半木質化後,將枝條環剝,壓入盆土,待生根後及時剪去枝條,以達到露根目的。
⑧ 都說看盆景首看根盤,根盤是根莖嗎盆景的根莖該如何養護
⑨ 小柏樹做盆景根系太長怎麼處理
截斷。過長的根已不大適宜上盆,需在計劃的上盆或出售之前2-3年,將主根側根截斷,使側根既能增粗,又能再生細根,根系能容於盆中,上盆的成活率高。
⑩ 榕樹盆景怎樣長出氣根
培育榕樹有氣生根的方法
榕樹有氣生根,培育氣生根可提高榕樹的觀賞性。版培育榕樹氣生權根的方法如下:
(1)靠接法 類似於嫁接中的靠接。但也有不同之處,這里的靠接是將根系較多的小榕樹帶盆接於所要造型的榕樹的枝幹上。其方法與靠接法嫁接相同,成功後,除去盆和根間土壤,讓小榕樹的根**生長。
(2)半折枝法 選擇要長根的側枝,在近主幹處割一刀,深達木質部,用手輕輕折斷,並用泥漿堵住傷口。不久後,從斷裂處就會長出許多側根,引導側根向下生長,可造成獨木成林的景觀。
(3)金屬絲綁扎法 根據造型要求,選擇需要生長氣根的樹枝,用鐵絲纏繞一圈,並用鉗子將鐵絲扎緊,迫使樹液不能流通,並取濕苔蘚覆住傷口。不久後,即可從傷口處生出乳白色的根芽。這時,要用塑料盆做一個活絡套,盆內放上濕潤的細砂、蛭石或鋸末。將根栽在盆中,逐漸牽引,達到要求後,去掉活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