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能盆栽嗎
⑴ 盆栽人參種植方法
1、選盆
選擇透氣性較好的陶土盆比較好,花盆要大一點,選用長40厘米回、寬25厘米、高20厘米的長方形或直答徑為25厘米的圓形花盆比較好。
2、盆土
人參適合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強、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中生長,可以直接挖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碧卡微生物菌劑混合配製。
3、栽種
可在春季4月中下旬,秋季10月中下旬栽種。將盆土在盆內一頭培成60度角坡,將參苗芽胞朝上扶在坡上,根須要順直,整個參苗的苗身周圍和上下都撒上一層薄薄的泥土,然後覆土至參苗的膀頭,膀頭以上至芽胞全蓋泥土。
4、養護
人參苗種好後放在比較陰涼有散光的地方養護。春秋季節陽光不是很強烈,可以放在陽台或室內有散光照射的地方;夏季陽光太強,要注意及時遮陽,避免陽光直射,造成葉片灼傷。
5、澆水
首次澆水時要順著花盆的邊緣澆水,要避開芽孢。不要用自來水澆,因為自來水中都含有漂白粉。澆水的量要合適,盆內不要積水,以免出現爛根和乾枯的情況。冬季人參會進入休眠期,要減少澆水,保持土壤不出現乾旱的情況即可。
⑵ 人參怎麼種植方法花盆
人參盆栽方法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最好選擇已經培育好的人參幼苗進行栽種;第二點:栽種的花盆最好選擇比較淺一些的瓦盆或者陶瓷盆;第三點:人參對於水分的需求不是很多,因此澆水不能太勤。
⑶ 人參盆栽種植條件和方法是什麼
一、選擇盆土
盆栽人參的時候要提前准備好盆土,花盆要選稍微大些的,用通透性好的材質,例如陶盆或瓦盆比較好。土壤要求要松軟,透氣,排水能力好且富含腐殖質,調制的時候可用六份腐葉土,兩份河沙和兩份園土進行混合配製,這樣基本就可滿足生長需求。
二、准備參苗
人參苗要選健壯的,大小最好均勻的,這樣後期的發芽生長一致,方便管理。還要注意種植的時間,最好選在春季的四月中下旬或者秋季是十月中下旬進行,氣候溫度更加適宜,能提高成活率。
三、上盆栽種
盆土准備好,參苗處理好後就可上盆栽種。栽種的時候先在盆土一邊培呈60度的角坡,然後參苗芽胞朝上,根須理順,最後在參苗周圍和上下撒上一層薄薄的土壤,覆蓋到參苗的膀頭,膀頭以上到芽胞都蓋上土壤最好。
四、後期養護
養護的時候要將人參苗放置到陰涼且有散光的地方,春秋季光照不強烈,可將盆栽放在陽台上養護。等夏季光照強的時候要及時移開或者遮擋住,避免葉片會灼傷。
人參養殖技巧:
1、繁殖:
可用播種法,這是生產上一種最主要的方式的。在春季的三月或者四月比較合適,在溫室內進行最好。一般來說,採用「直播」的方式比較多。它的種子比較小,在播種前,必須對土進行精耕的處理,並且加入足量的基肥。一般來說,大概十天之後,就可出苗了。
2、除草:
除掉周圍的雜草在對人參的養護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一般來說,每年都得除草三次至五次。另外,除草的過程中,可順便松鬆土。
⑷ 人參怎麼種 盆栽人參的種植方法圖解
盆栽人參種植方法花盆最好採用陶瓷盆來栽種,土壤使用專業的種植土,參苗栽下後,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第一次澆水澆透,小心溢出,水份保持不幹,不澇,下面詳細說明。
1、盆栽人參種植方法圖解:
(1)准備好參苗、陶盆/瓷盆、專業種植土。
(4)人參能盆栽嗎擴展閱讀:
1、人參盆栽條件:
(1)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陰的葯用植物,既怕積水,又不耐乾旱,忌強光直射,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2)土壤: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森林腐殖土最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3)水分:人參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3)光照:人參是喜陰植物,喜散射弱光,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植物矮小,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植株細高,葉片薄而濃綠,生長不正常。所以,在人參栽培時,應進行遮蔭,調節透光度,避免強光直射,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溫度:人參怕高溫,耐嚴寒。在人參生長發育期間,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人參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
(5)肥料:人參喜肥,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後土壤缺乏水分,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⑸ 北方可以種植人參么可不可以進行盆栽有懂得可以具體講下
人參栽培很嚴格,技術要求很高。不可盆栽。目前栽培人參主要是在長白山一帶。
⑹ 人參苗冬季能室內盆栽嗎
人參苗冬季能室內盆栽。
可以移到室內來盆栽,雖然人參比較耐寒,但是也可以移到室內在盆栽,而且現在市面上也具備這種室內種植的技術。在室內盆栽的時候仿照它的原始土壤,疏鬆透氣的腐葉土、草炭土,再加一些顆粒土。
花盆一定要用疏鬆透氣的,底下帶有底孔的。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25厘米左右。種人參用深一點的花盆,有利於以後的人參生長。
播種方法
先耬平畦面,挖出大約深4厘米、槽邊5厘米的畦槽,隨後播種。一般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方式。其中,撒播需要數量較多的種子,且出苗不均勻。
條播佔地面積較大,出苗也不均勻;點播需要的種子數量較為節約、經濟,出苗均勻,參苗較大,產量又高,故一般採用點播的方式播種。
點播,也稱穴播,行株距為5厘米×5厘米、5厘米×10厘米或6厘米×6厘米,挖好穴後,每個穴中播1~2粒種子,覆土3~4厘米厚,每平方米播種15~20克。
點播後,還應覆蓋稻草、青草或玉米秸稈,覆蓋一定量的土,保證溫度和濕度。如果播後管理得當,5厘米×10厘米和6厘米×6厘米的穴肥料充足,那麼後期參苗會長勢較好,產量較高。
⑺ 人參在家能種嗎
人參在家能種,只要符合人參生長環境就行。
人參生長環境:人參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
人參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7)人參能盆栽嗎擴展閱讀
人參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地下莖年生一節,組成合軸式的根狀莖;年節緊縮成直立或斜生的短根狀莖,或節間粗短形成匍匐的竹鞭狀根狀莖,或節間細長形成橫卧的串珠狀根狀莖。根不膨大,纖維狀,或膨大成紡錘形或圓柱形的肉質根。
地上莖單生,直立,基部有鱗片。葉為掌狀復葉,輪生於莖頂,有葉柄,無托葉,稀有托葉。花兩性或雜性,聚生為傘形花序;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稀有一至數個側生小傘形花序;兩性花和雌花與花梗間有關節。
萼筒邊緣有5個小齒;花瓣5,離生,稀合生,在花芽中覆瓦狀排列;雄蕊5,花絲短,花葯卵形或長圓形;子房2室,有時3-4室,稀5室。
花柱2,有時3-4,稀5,或在雄花中的不育雌蕊上退化為1條,離生或基部合生;花盤肉質,環形。果實扁球形,有時三角狀球形或近球形。種子2或3粒,稀4粒,側扁或三角狀卵形。
⑻ 人參可以盆栽嗎
一、人參可以盆栽。
二、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郁閉度0.7-0.8。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長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數百米的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產於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人參的別稱是 黃參、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被稱為中葯國寶。
三、生長環境
1、人參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參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2、喜寒冷、濕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干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四、保存方法
人參因含有較多的糖類、黏液質和揮發油等,
所以容易出現受潮、泛油、發霉、變色、蟲蛀等變質現象。人參的貯藏方法有幾種:
1、常規保存法:對確已干透的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保存即可。
2、吸濕劑乾燥法: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將人參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
3、低溫保存法:這是較理想的方法。人參在收藏前要曬干,最佳的暴曬時間以上午9時到下午4時之間,但人參不宜長時間暴曬,同時供葯用的人參已達到一定的乾燥程度。一般只需將人參在午後翻曬1-2小時即可。待其冷卻後,用塑料袋包好扎緊袋口,置於電冰箱冷凍室里,就能保存較長時間。
⑼ 人參能不能用花盆栽培呢怎麼樣栽呢
人參可以盆栽,以下為人參盆栽方法:
初春和晚秋放在向陽處,夏季必須內遮蔭,給以散射光照,冬季休容眠避光。澆水合適與否,是盆養人參成敗的關鍵。
出土後如盆土過干可澆少量水。生育期間一般也不能用大水澆苗,因為長期盆土濕潤或積水,容易引起爛根,以保持土層微見干,土中含水量相對穩定為好。天氣乾旱和夏季常向枝葉上噴水給人參洗澡,對其生育有益。因為葉面上的毛孔如蒙上大量灰塵,就會影響吸收紫外線,因而不利其生長。
人參在移栽時要在培養土內施入經過發酵腐熟的豆餅和草木灰以及少量過磷酸鈣作基肥。開花至坐果期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2~3次。9~10月葉片自然脫落,開始進入冬眠。此時剪去莖,移入室內陰涼處(室溫保持在0~5℃之間),蓋上一層樹葉,整個冬季一般不要澆水。待早春最低氣溫穩定在1℃以上進行換盆換土(宜每2~3年換一次)並逐漸出室,放置在向陽通風處,恢復正常管理。
3~6年生的植株,青果形成初期進行疏果,一般留20~30個大果,其餘的摘除,以利果實豐滿、粒大、美觀。若以增加根重為目的,應將整個花序剪除,不予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