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調葉
⑴ 黑松盆景短針葉的方法
黑松屬於高大樹種,樹芯部生長特別旺盛,松針過長,對於大型盆景或景觀樹還行,但對於中小型盆景,就不易整形,影響觀賞效果。有時為了好看有的人就將松針從中剪斷,這樣一來,就會留下難看的咖啡色切口,嚴重時還會有樹脂溢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很早就採用了短針法來控制針葉。我在養護黑松盆景的過程中,學習日本的技術,再加上自己的實踐、成功地摸索出了控制黑松針葉的技術。
黑松控制針葉,是利用它的生長習性,經過掐芽——剪芽——疏芽——摘葉四個步驟來調整樹形,從而獲得良好的樹態。首先掐芽,就是去年的冬芽進入3、4月份就開始生長,逐漸膨大,樹芯及枝端的芽由於頂端優勢生長比較快,有時會長4、5個芽,相反枝尾及內側枝生長就比較慢。如果任其發展就會造成強芽更強,弱芽更弱,惡性循環,內側枝、弱枝就會慢慢萎縮,造成失枝;而且由於旺長枝上積聚的養分充足,容易形成徒長枝,針葉也特別長,樹勢就不均衡。此時就必須將過於強盛的芽從中掐斷,同一出點的芽根據需要把多餘的也從基部掐掉,這樣就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剩餘的部分就與比較弱的芽生長維持一致了,另一個就是它會促使枝條其它部分的不定芽發出。這樣一來,本來供給一個芽的養分就被冒出來的芽分擔了,從而控制了枝條的生長,針葉也就相對短一些。
但僅僅這樣還不夠,它的針葉還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我們還必須採用剪芽,就是我們俗稱的「短針法」再次對其進行控制。此步驟的最佳時期為6月底到7月初,但也要根據周邊的環境和樹的狀態來確定。「短針法」的目的就是對春天長出的新枝(針)進行修正,讓二次芽重新長出來,在一年時間內生發兩年的枝葉,短時間內讓其葉片豐滿。而且因為生長期短,針葉就很短,給秋天帶來特別的觀賞效果。操作時,必須用鋒利的剪刀對准新枝(針)的基部開始切,切口要水平,同時要拔掉大部分老針,留下兩至三排的老針(老針用剪刀剪,留下葉柄讓其自然脫落)。這樣做的話就可以讓整棵樹光照充足而透風,不但可以讓剪掉的新針基部盡早發出新芽,而且還可以再次刺激樹枝部分發出不定芽,增加整個葉片的密度。要求:從弱芽先切,待過7—10天再切強芽,操作手法一樣。目的讓芽力平衡,弱芽先切就會先發二次芽,養分就不會被強芽搶去,等到強芽發二次芽時,弱芽就已經開始正常生長,強芽生長就得到控制,對整個樹勢調節和針葉長度的調節起到顯著的效果。但對於很弱的芽還是不要切掉比較好。做完短針的松樹一定要注意盆面扣水,但葉面要勤噴水,這樣才能盡早促進新芽萌發。必須注意的是,短針法其實就是人為強迫樹發二次芽,因此必須保證樹勢強壯,肥力充足,最好不要每年進行,讓其有個恢復過程,這樣才能保持健康良好的樹態。
疏芽,剪芽後大約一個月,切口部位就會長出二次芽來,生長旺盛的地方仍會長出4、5個芽,此時我們就要進行疏芽,但必須當芽長到米粒大小時,根據枝葉的樹勢讓留下的芽有強弱的區分,最好把水平方向的芽留下,朝下或朝里的芽、特別弱的芽一般用鑷子將其夾掉,這樣樹勢平均化的且的就達到了。有的確實要留下的芽,我們可通過金屬線纏繞來矯正方向。
等到了到了十月份左右新葉已經全部長出,為了利於生長,又不影響美觀,此時就必須拔掉剩餘老葉,這就是摘葉。
黑松芽處理的整個過程都是為了達到芽力均衡這個目的而進行的,雖然看似簡單,其實每個環節都必須用認真、嚴謹的態度去對待。我們要深入了解黑松的生長特性,進行不同的修剪、養護和管理,日積月累,你才會獲得一盆精美的作品
⑵ 盆景的修剪很重要嗎每次修剪的目的是什麼
樹樁盆景的修剪工作,是日常養護工作中一件技術性比較強的工作,精通此道的人,通過修剪就能讓盆景神韻非凡,而初學者,常常就是一剪沒。而修剪工作從盆景製作開始的挖樁一直到成型後的作品,都離不開。我們在准備修剪時,要知道,我們通過修剪,要得到什麼?達到什麼目的?只有明確了我們的修剪目的,才能做到剪之有理,自身的修剪技術才能穩步地提升。
對於樹樁盆景的日常修剪工作,先分享到這里,加上之前分享的一些修剪方面的方法和經驗,應該能對修剪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我是@花房姑娘娟子,看完動動手指,給個一鍵三連哦!
⑶ 如何讓盆景的根系發達,枝葉茂盛
盆景的健康主要是根系發達,枝繁葉茂。如何讓盆景根系發達,枝繁葉茂?下面分為兩個問題來解答。兩個問題一起回答,篇幅較長。
三,肥料的補充,
生長期間,使用「氮為主,磷鉀為輔」的原理,給盆景植物施肥,氮肥的供給主要施用農家肥,漚熟的動物糞便水,或者是漚熟的豆餅肥,都是很好的偏「氮」有機肥。氮肥促進枝葉生長。
「磷鉀類」復合肥,主要促進根系生長,根系發達,才能促使養份水分的疏鬆,枝繁葉茂。在花土的四周,挖上幾個小孔,每個小孔放置幾個小的復合肥,蓋上土。
四,修剪;
在植物的各個生長的階段,春季摸芽,夏取捨強弱枝,忌枝。春季時將樹樁的不定芽,取捨抹除。夏季在新芽新枝條形成以後,做強弱對比,取捨強弱枝。冬季時結合盆景的各種忌枝,做修剪。修剪,摸芽,取捨強弱,是為了減少養份消耗,讓健康的枝條得到更好的營養。
⑷ 吸水石大葉榕樹如何讓葉子變小
摘要 通過調節養分的供給,調節葉片的大小
⑸ 盆景榆樹掉葉子怎麼辦
1 盆土過濕
榆樹最怕土壤過濕。夏季也不例外,稍干無妨,過濕害大。榆樹耐旱比耐濕強。很多榆樹盆景(特別是新樁)夏季枯死的原因,大多數是因澆水過多所致。水多溫度高或施肥濃度掌握不當,造成根系慢慢腐爛,直至完會腐爛,使榆樹盆景夏季死亡。
2 光照不足
光照需充足榆樹喜光,只有在陽光充足處才能生長良好。如光照不足,其生長緩慢,枝條細,葉距長,葉色淺淡,須根少而細弱。夏季是榆樹發根的黃金時期,增強光照會促進其生命活動的旺盛,光合作用及新陳代謝功能加快,使樁根進一步發達粗壯。而且一般家庭養花場地,不會從早到晚都有陽光,無需遮蔭。即使樓頂平台光照時間較長的地方,夏季只要供水及時,就不可能對榆樹盆景產生危害。榆樹盆景的根系生長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光照的充足與否。
3 不適時修枝
植物的葉片蒸發散熱調節功能非常重要。所以夏季千萬不可採取大面積的修剪榆樹枝葉,以免破壞其正常的調節功能,造成盆土中水分不能揮發,根系窒息而腐爛。輕者一時難以恢復正常生長,重者就會很快死亡。
4 根系灼傷
夏天,受太陽光照射,地面溫度極高,未將盆景放置於可以降低照射熱量的木板、泡沫板上以減小因地面熱量傳導,導致根系灼傷。
5 病蟲危害
病蟲害及用葯不當,亦會導致落葉,以80%敵敵畏1500倍液或風雷激2000倍液噴殺金花蟲、介殼蟲、天牛。要注意避免用樂果,否則易引起葯害。
⑹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樁坯培植,枝芽叢生,刪留不確定,難以下剪,或構思創意有失偏頗,導致錯剪,其雖可調整,但卻延長蓄枝及其造型的時間,因為定托是結體構架的前提,應據樁材直、斜、曲、卧、懸、臨水等個性特徵,溶入作者構思意象,留枝定托,刪除所有雜枝贅芽,集中養料,蓄養所留枝,以期盡早進入修剪,製作環節。
2、協調修剪:枝托蓄養瘋長,何時修剪,剪到什麼位置,應有個粗細長短的對比,其貫穿於盆樹造型製作的始終,相關於盆樹結體構架的各個部位。其間有枝與乾的比例,枝托彼此間的比例,枝托內部主、次脈的梯級對比等等,都須在剪前明確,胸有成竹,意在剪前,這樣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確細剪:枝芽的角度、枝椏歧出走向、相互間的參差錯落,體現枝托在空間上下左右伸縮迴旋,角度選擇不當,盡管可通過蟠扎彌補,但畢竟不如自然狀態,所以在選擇芽點角度時,不能只顧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對該枝走向、空間狀態,以及與其它枝托等相互關系,不僅要明確,而且要「超前」構思,有所判斷,避免機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顯示盆樹總體樹態,即所謂通常所說的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構圖等。在此,個別枝梢的長短應服從於整體,把握點、線而融於整體面之中。整體觀察,局部修剪,全面調整,此時盆樹基本上趨於豐滿成熟,屬於造型製作的收拾階段,其重心在於枝托的長短開合及外廊的整體關系。
⑺ 盆景的葉片太大,如何處理摘葉時摘一部分還是全部摘掉具體怎麼做
嶺南盆景里有個說法叫做「脫衣換錦」,就是通過摘葉這一手段,來讓樹樁盆景更加的協調、緊湊,體現出植物生命力在四季更迭中的艷麗色彩,摘葉同時還是一個養護技巧,一些枝繁葉茂的樁景,通過部分摘葉,可以讓光照進入枝條內部,刺激側枝的生長發育,讓樁景快速的成型。
所以,摘葉只適合成型的健康樁景,以此來使葉片變小,增加樁景的觀賞價值,或者部分摘葉,有利於樁材、小苗的養護,切記不能全部摘葉,是有一定風險的。我是@花房姑娘娟子,今天和大家說的樁景摘葉上的一些分享,給個關注和點贊吧!
⑻ 盆景背陰面葉子不怎麼長是否可以換到陽面
可以啊!aqui te amo。
⑼ 紅楓盆景應該怎麼摘葉
一般來說,採摘樹葉的時間是在夏天和春天,或者在夏天或秋天,或者在六專或九月。在摘葉子屬之前,我們需要先施肥,然後才能修剪葉子。只有給它提供水和肥料,它才能長出新葉。
夏天,紅楓葉容易燒焦。我們通常選擇8月採摘樹葉,當它被燒焦的葉子。然後把它放在1.5個陰涼處,避免再次曬傷。撿起後,你可以再次施肥,這樣它可以更好地種植新葉。
讓它在半陰處,只有在夏天的時候。如果是正常的,最好把它放在陽光下。當太陽不夠時,它不能有效地參與生物反應,它的葉子不能長得那麼光亮。在夏天,有必要保護它免受曬傷。
在採摘樹葉的同時,也要注意枝條的生長。如果樹枝長得不好,就要把它們修剪在一起。剔除一些老、弱、殘枝,為了便於今後的管理,我們可以預防一些病蟲害。可以說是結果的兩倍。
採摘樹葉後,我們需要以後再處理。它的澆水工作每天都要做。它更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因此修剪前後需要一定量的水來維持。澆水不能過多,過多的水會積聚,更多的水分會導致根腐。但由於其生長習性,決定了所需的大量水量。因此,澆水不能太少,而且會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