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葉樹盆景
Ⅰ 魯迅寫的《臘葉》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是寫給當時已與他有了感情,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的許廣平。
魯迅這篇《臘葉》含著淡淡的柔情,是為愛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他以「愛我者」的口吻說話,把自己比作那片楓葉.——他稱之為「臘葉」,因為那是陳舊的、乾枯的。主人因同情保存了它,因為它有病。但事過境遷,它已無斑斕的顏色,如果再過些時候,形象會更醜陋,色彩會更黯淡,主人也許會把它忘記。
Ⅱ 如何製作植物蠟葉標本
一、植物標本的採集
1、採集前的准備
採集前應先收集有關採集地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狀況方面的資料,以便周密安排採集工作。同時應准備採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標本夾(45cm×30cm方格板2塊,配以繩帶)、標本紙(吸水性強的草紙若干,折成略小於標本夾的3~5張一疊)、採集袋(塑料袋)、枝剪、標簽、野外記錄紙、照相機、海拔儀、羅盤、望遠鏡、地形圖等。
2、採集的時間和地點
一般應該在花果最多的季節採集,6~8月是東北地區採集植物標本的理想
季節。採集時盡量選擇晴朗的天氣,如果植物含水過多不利於壓干,容易霉變。盡可能採集到不同生境下的植物標本,並在標簽上表明採集地點。
3、標本單株選擇
1)從同種眾多單株中,應選擇生長正常,無病蟲害,具該種典型特徵的植株作為採集對象。
2)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種子。如果根、莖、葉、花、果和種子一次采不全,應記下目標,以備回採。
3)草本植物要挖出根,特別是具有根莖、鱗莖、球莖、塊莖等地下器官的植物。
4)植株高的可反復折疊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
5)木本植物還應配以種的樹皮、冬態、其他物候態、苗期等標本。
6)對於水生植物或旱生比較細弱的植物,容易粘連乾枯,採集後應置於濕紙內,帶回後放入水中,完全舒展後,進行壓制。
7)採集寄生種,應附寄主標本,並在標簽上著明關系。
8)如果供教學、科研用的標本,還應選擇多種林齡、不同生境等同種標本。
9)對生境變態型、異型葉性、雌雄異株等情況,在選擇時均應予以考慮,以便反映在標本中。
4、採集步驟
按預定目標,選擇合要求的單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條25~35cm(中部偏上枝條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驟:
1)初步修整。如疏去部分枝、葉,注意留其分枝及葉柄一部分,以示原狀況。
2)掛上標簽,填上編號等(一律用鉛筆。下同)。同時同地採集的標本無論份數多少,
要給與同一編號。
3)野外記錄真實,與標簽編號一致,各項內容務求詳盡。
4)塑料採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時,集中壓於標本夾中。
5)集中應注意同株至少採3份,標以相同採集號。如有意回採,應記下所選單株坐標方位,留以標記。同種不同采區應另行編號。散落物(葉、種子、苞片等)裝另備小紙袋中,並與所屬枝條同號記載,影像記錄與枝條所屬單株同號記載。有些不便壓在標本夾中的肉質葉、大型果、樹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應掛簽,編號與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過敏種類。如蠍子草、漆樹等,應慎重。
7)注意愛護資源,尤其是稀有種類。
二、臘葉標本的製作
1、臘葉標本的壓制
壓制是標本在短時間內脫水乾燥,使其形態與顏色得以固定。標本製作是將壓制好的標本裝訂在台紙上,即為長期保存的臘葉標本。壓制與製作標本須注意以下各點:
1)順其自然,稍加擺布,使標本各部,尤其是葉的正背面均有展現。可以再度
取捨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徵。
2)葉易脫落的種,先以少量食鹽沸水浸0.5~1min,再以75%酒精浸泡,待稍
風干後再壓。
3)對於一些特殊植物的壓制要採用的特殊的方法,如;對於景天科等肉質植物,
採集後長期不死,壓制前可以用開水燙一下,以便殺死細胞。對於具有鱗莖、球
莖等的植物壓制前要用開水燙死,並進行縱切。
4)及時更換吸水紙。採集當天應換干紙2次,以後視情況可以相應減少。換紙
後放置通風、透光、溫暖處。如球果、枝刺處可多夾些。換下的潮濕紙及時晾乾
或烘乾,備用。
5)採用木質標本夾進行壓制時,將標本和吸水紙相互間隔平鋪於木夾上,標本間夾紙以平整為准。對於標本夾用繩索進行捆縛時,要求力道合適,如果過松,不利於標本的固定,容易變形和散落,如果過緊,會導致標本變黑。
2、臘葉標本的裝幀
1)標本壓制乾燥後即可裝訂,裝訂前應消毒、殺蟲和做最後定形修整,然後縫合在台紙上(30~40cm重磅白版紙)。
2)將野外記錄貼在左上方;定名簽見表3-2,填好貼右下角,此簽不得隨意改動。對定名簽鑒定的名稱有異議,可另附臨時定名簽。照片、散落物小袋等貼在另角。貼時均不要用漿糊,以防霉變。
3)標本布局應注意勻稱均衡、自然。裝訂後的標本再一次消毒,為防止標本磨損,在台紙上附上蓋紙,或裝入塑料袋保存於專門的標本櫃中。
Ⅲ 玉泉魚躍的景點
現代科學考察出玉泉水的成因,與它所處的地質、水文地理條件密切相關。從玉泉至靈隱寺之間,是一距今約50萬年前的第四紀中期形成的巨大洪積扇,構成了良好的透水岩層,當大氣降雨和地表溪流從桃源嶺、北高峰、天竺山等三面向玉泉一帶匯流到達谷口洪積扇頂部時,絕大部分地表水經滲透轉變成為地下水。地下水順著傾斜地形,最後湧出地表,便成玉泉。
<玉泉>
揚眉
山麓斜緩芳草連,半畝方塘靈蜂前,
艷陽天光溶水面,湛藍清幽似和田;
冷月孤影沉潭底,脂白凝潤如玉盤,
到此更覺心神定,三竺梵音一脈傳。 在玉泉西側內園中,有著名的古珍珠泉,泉池呈長方形,面積約3平方米。池中水清見底,遊人以腳蹬地,泉池內即有串串小水泡不斷往上涌現,恰如串串珍珠。其成因是玉泉的地下水中涵容的沼氣氣體較多,泉水湧出地面時,水中的氣體不斷解析,形成接二連三地的霧狀氣泡。遊人走動,震壓池邊的地面,加速了氣泡的生成、放出,氣泡一邊上升,一邊膨脹著體積,就象珍珠串連在一起,古珍珠泉便是這樣形成的。
<珍珠泉>
揚眉
路寬道窄草木蔭,溪徑通幽璉寺新,
庭院深鎖風來少,花影不移露沾襟;
泉池震動珍珠吐,玉液盪漾客來頻,
疑似龍宮通靈氣,呼來揚眉把詩吟。 穿過珍珠泉圓洞門,便見一造型別致的庭院。這里有玉泉的又一姐妹泉--晴空細雨泉,又名法雨泉。有關志書上載:泉眼上涌,浮激波面,滴滴作雨狀,每斜風疏點,遊人或驚雨而去。這是因為這處泉水下面的泉眼既細又密,絲絲上涌,經太陽光照映,猶似紛紛雨點。古人有用耳邊曾未聞淅淅,眼底輒復看蒙蒙的詩句來描繪此泉奇觀。
這是由於玉泉上游的洪積層孔隙直接與大氣溝通,地下水溶進的氣體很多,泉水湧出地面時,氣體便迅速從水中釋放出來,形成許多霧狀氣泡,在晴日里看得特別清晰,這便是晴空細雨泉。
<晴空細雨泉>
揚眉
晴空細雨落清泉,飛穴斜濺水面漣,
未有一片白雲撫,不著半縷霧盤垣;
女孩急避撐油傘,男兒忙碌整衣冠,
不曉靈峰梅花雪,艷陽六月飄人間。
民國時期,泉池三面隔窗拆除,改為茶廊,供遊人品茗賞魚景。1964—1965年,玉泉景點全面改建,浚修三處泉池,空間布局基本不變,觀魚處略作擴大。
虎跑泉、龍井泉、玉泉為西湖三大名泉,如果說虎跑泉和龍井泉水能飽人口福,那麼玉泉就是飽人眼福了,玉泉也是三大名泉中最古老的名泉。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對玉泉水的贊賞。可見玉泉名勝稱譽於世,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宋代時,玉泉的泉水還曾灌溉附近農田三千頃,如今玉泉庭院外的山水園中又開鑿了一處湖灣。玉泉的景緻因水而活,人們的游興因水而增。年深須變化,泉清自逍遙,經過杭州人民的情心護理和建設,玉泉已成為一處聞名四海的賞泉勝地。
「魚樂國」作為玉泉主景區,充實休息、飲茶、觀賞巨魚等內容。「珍珠泉|,「晴空細雨」景區,以玩賞珍貴金魚、精美盆景為內容。今日玉泉,昔日寺廟舊貌已無跡可尋,成為一處開朗空透、具有園中園風格的景點,劃入杭州植物園管理。
森林公園位於靈峰下,佔地30.6公頃,建成開放於1997年。園內收集各類植物80科170屬570餘種,分設名人區、青少年活動區、自然保護區、樹木園等四個小區。 森林公園,樹深林密,濃蔭匝地,栽種植物三千餘種,收集標本五萬多份。在國際上和四十多個國家建立了交換樹苗與資料的合作關系。這里長有美國的紅杉、希臘的油橄欖、日本的碧桃、比利時的大王蓮等,成為植物薈萃之地。玉泉,是植物園園 景之一的山水園,水質清澈、晶瑩如玉,故名。玉泉池內養有五色巨鯉。「玉泉魚躍」即此。有「珍珠泉」和「晴空細雨池」的景色。植物園的亭、廊、疊石、水泉、襯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至今全園已收集國內外植物3458種(含品種),分別隸屬於223科、1209屬;壓制收藏正號臘葉標本70,000餘號,隸屬於221科,1024屬,正、副號標本達110000餘份,是浙江省植物標本收藏最多的單位之一。
Ⅳ 簡述十七年散文三大家各自的藝術特色
1、楊朔散文的藝術特色:講究藝術構思;注重創造詩的意境;講究藝術結構。
2、秦牧散文的藝術成就:融知識性與思想性於一爐;把「形散」與「神聚」結合起來,做到寓控制於放縱;富有情趣性與幽默感;語言流利酣暢、凝練生動,採用「林中散步」和「燈下談心」的行文作風,流露出直接面對讀者的親切感和語言氛圍。
3、劉白羽散文的特色:融情於景,藉以抒寫壯懷激烈的激情;錯落有致的結構。
(4)臘葉樹盆景擴展閱讀:
楊朔創造地繼承了中國傳統散文的長處,於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達到詩的境界。他營造意境時,常在謀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勞創造而無所求的特點,來寄情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高尚情操。
楊朔散文在寫人狀物時詩意濃厚。他寫人善於選取感情色彩豐富的片斷刻畫人物的神貌、內心;他的景物描寫,在寫出自然美的同時,也是創造意境,深化主題的重要手段。
楊朔散文的結構精巧,初看常有雲遮霧罩的迷惑,但峰迴路轉之後,曲徑通幽,豁然展現一片嶄新天地,而且結尾多寓意,耐人尋味。
秦牧的散文格調高昂,立意深刻,寓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於閑談趣聞之中,贊美祖國和人民,歌頌社會主義,用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格調統帥作品,使讀者在字里行間中得到心靈的凈化。
宣傳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充滿了對一切腐朽、污穢、醜陋事物的憎惡之情。他的作品充分調動聯想和想像的藝術手段,用清新流暢的語言在講古論今中闡述主題。
劉白羽的散文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充滿革命激情,文筆粗獷、豪放,富於詩意,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Ⅳ 臘葉標本的臘葉標本製作程序
壓制標本是將標本逐個地平鋪在幾層吸水紙上,上下再用標本夾壓緊,使之盡快乾燥、壓平。壓制方法是先在標本夾的一片夾板上放幾層吸水紙,然後放上標本,標本上再放幾層紙,使標本與吸水紙相互間隔,層層羅疊,最後再將另一片標本夾板壓上,用繩子捆緊。羅疊高度以可將標本捆緊,又不傾倒為宜,一般疊至1尺左右。每層所夾的紙一般為3~5張,粗大多汁的標本,上下應多夾幾張紙。薄而軟的花、果,可先用軟的紙包好再夾,以免損傷。初壓的標本要盡量捆緊,以使標本壓平,並與吸水紙接觸緊密,又較容易干。3~4天後標本開始乾燥,並逐漸變脆,這時捆紮不可太緊,以免損傷標本。
壓制時應注意以下幾種情況:1、盡量使枝、葉、花、果平展,並且使部分葉片背面向上,以便觀察葉背特徵。花的標本最好有一部分側壓,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狀;還要解剖幾朵花,依次將雄蕊、雌蕊、花盤、胎座等各部位壓在吸水紙內乾燥,更便於觀察該植物的特徵,利於識別。2、多汁的根、塊莖、鱗莖等標本,不易壓干,要先用開水燙死細胞,然後縱剖或橫剖,滴干水後再壓。這樣既可使標本快乾,又能觀察內部構造。仙人掌類及大型果實如柚、佛手、香櫞等,可以縱切挖去內部肉質組織後再壓,或切取部分縱剖面和橫剖面為代表進行壓制。3、菟絲子、桑寄生、生薑、芋頭、蘭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壓制了1~2個月後,細胞還不死,致使葉、花脫落。這些標本,就需要在開水裡燙片刻,殺死細胞後再壓。有的標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採集後放置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組織軟化再壓,效果較好。4、標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錯,以保持整疊標本平衡,受力均勻,不致傾倒。有的標本的花、果較粗大,壓制時常使紙凸起,葉子因受不到壓力而皺折,這種情況可用幾張紙折成紙墊,墊在凸起的四周,或將較大部分切下另行風干,但要注意掛同一號的採集標簽。標本較長的,可以折成"V"或K"N"形。5、換紙換紙是否及時,是關繫到標本質量的關鍵步驟。
初壓的標本水份多,通常每天要換2~3次,第三天後每天可換一次,以後可以幾天換一次,直至乾燥為止。遇上多雨天氣,標本容易發霉,換紙更為重要。最初幾次要注意整形,將皺折的葉、花攤開,展示出主要特徵。換下的濕紙要及時曬干或烘乾。用烘乾的熱紙換,效果較好。換紙時要輕拿輕放,先除去標本上的濕紙,換上幾張干紙,然後一隻手壓在標本上面的干紙上,另一隻手托住標本下面的濕紙,迅速翻轉,使干紙的一面翻到底下,濕紙翻到上面,再除去濕紙,換上干紙,這樣可以減少標本移動,避免損傷。
植物標本的質地不同,其乾燥速度也不同。有的標本如車前草、龍葵、牽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幹了,有的標本半個月、一個月才幹。所以在換紙時應隨時將已乾的標本取出,以減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種子壓制進常會脫落,換紙時必須逐個撿起,放在小紙袋內,並寫上採集號碼夾在一起。為了使標本快速乾燥並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也可以將標本夾在鐵絲夾里置45~60℃的恆溫乾燥箱里烘乾或用紅外線照射,促進快速乾燥。此外,用硅膠作乾燥劑輒能使植物標本快速乾燥,效果良好。 裝訂是將標本固定在一張白色的台紙上,裝訂標本也稱上台紙。裝訂目的一方面是為長期保存標本不受損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
台紙要求質地堅硬,用白版紙或道林紙較好。使用時按需要裁成一定大小。裝訂標本通常分三個步驟,即消毒、裝訂和貼記錄簽。
消毒:標本壓干後,常常有害蟲或蟲卵,必須經過化學葯劑消毒,殺死蟲卵、零點菌的孢子等,以免標本蛀蟲。通常用的消毒劑有1%升汞酒精溶液。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或其它葯劑薰蒸消毒。這些都是劇毒葯品,消毒時要注意安全。如用紫外光燈消毒較為安全有效。
裝訂:裝訂標本先將標本在台紙上選好適當位置。一般是直放或稍微偏斜,留出台紙上的左上角用右下角,以便貼採集記錄和標簽。放置時要注意形態美觀,又要盡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實形態。標本在台紙上的位置確定以後,還要適當修去過於密集的葉、花和枝條等,然後進行裝訂。裝訂標本一般用間接粘貼法。具體的做法是:在台紙正面選好幾個固定點,用扁形錐子緊貼枝條、葉柄、花序、葉片中脈等兩邊錐數對縱縫,將紙條兩端插入縫中,穿到台紙反面,將紙條收緊後用桃膠水在台紙背面貼牢,再將花、果的解剖標本、樹皮等附件固定在台紙上,易脫落的花、果應裝在紙袋裡,貼在台紙的適當位置,以使必要時取出觀察研究。因此紙袋既要貼得牢固,不使花、果丟失,又要便於取出。大的根莖、果實等紙條不易固定,可用白車線代替,細弱的標本可用桃膠水直接將標本貼在台紙上。沒有桃膠水也可用一般辦公用的膠水,或加防腐劑的漿糊代替。 細小的植物如苔蘚、地衣、水綿、木耳等,用以上方法不易裝訂,可用透明玻璃紙覆蓋在標本上,玻璃紙四周用膠水粘貼在台紙上。整體標本每張台紙只能放一種植物標本。比較標本一張台紙按需要放置同一類標本。
貼標簽:標本裝訂後,在右下角貼上標簽,標簽項目按需要擬定。一般有類別、名稱、採集地、日期、採集者等。說明詞要簡明扼要。類別就是寫標本名稱,如葉序標本、花序標本或系統發育標本等。名稱是指植物名稱。若是葉序標本,台紙上可能有幾種不同植物名稱。植物分類學用的標本,通常在左上角貼採集記錄,右下角貼定名簽。定名簽要標明採集號、科、拉丁學名、鑒定人和鑒定日期。貼標簽時將四個角或上下兩邊粘牢即可,以便必要時可取下更換。 製成的臘葉標本必須妥善保存,否則易被蟲蛀或發霉等,造成損失。臘葉標本應存放在標本櫃里。標本櫃要求結構密封、防潮,大小式樣可根據需要和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分上下兩層,便於搬動。每層高100厘米,寬70厘米,深45厘米。櫃前為對開的門,中間用板隔成兩邊,每邊再用活動的木板橫隔成五格。標本就分類放在木板上。沒有標本櫃也可用密封的木箱代替。標本櫃必須放在通風乾燥的室內。
標本入櫃前還必須做兩件事:登記、編號將每份標本按需要分類登記在登記本上。登記、編號主要是為了便於隨時掌握存有多少標本,有哪些標本,使標本保存更有條理,使用方便。
標本櫃、標本室消毒存放標本前,標本櫃、標本室應事先掃干凈,晾乾、並用殺蟲劑消毒,通常用敵百蟲或福爾馬林噴殺或熏殺。然後將標本按登記分類順序放入櫃里保存。標本入櫃後,還必須經常抽查是否有發霉、蟲害、損傷等,如有發現應及時處理。入櫃前要使標本干透,並在標本櫃里放樟腦丸、乾燥劑。若標本發霉,可用毛筆輕輕掃去菌絲體,再蘸點石炭酸或福爾馬林塗在標本上,也可用紅外燈烘乾,紫外燈消毒。平時取入標本時要隨手關好櫃門。入櫃後遇上雨季有時會反潮,這些情況在南方尤應引起注意。
此外,在取放標本時,因標本之間互相磨擦也會使標本某部份脫落、破碎。這就要求在操作時輕拿輕放,需要取一疊標本中的某一份標本時,必須整疊取出,放在桌上再逐份翻閱,切忌從中硬抽。為減少標本之間的磨損,可用牛皮紙或硬紙將標本逐份或分類夾好。
Ⅵ 這是啥樹
樓上說的對,帥哥樹!呵呵
Ⅶ 哪裡可以買到女貞子
女貞子是普通葯材,各個中葯房都有的。
Ⅷ 什麼叫樹葉標本
標本:保持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
而植物標本中最常見的是臘葉標本。
臘葉標本又稱壓制標本,通常是將新鮮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紙壓制使之乾燥後裝訂在白色硬紙上(台紙)製成的標本。
臘葉標本對於植物分類工作意義重大,它使得植物學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對采自不同地區的標本。目前一些大的植物標本館往往收藏百萬份以上的臘葉標本,植物學家藉助於這些標本從事描述和鑒定。16世紀後半期植物分類的迅速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臘葉標本這種新技術促成的。
臘葉標本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植物分類學的研究,臘葉標本的採集與製作在普通人眼裡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出於一種博物學的傳統和情結。當然,臘葉標本本身帶給人們的美感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Ⅸ 採集和製作植物臘葉標本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二)植物壓制標本的要求
1、植物標本要完整(草本植物要求根、莖、葉、花俱全,有果實更好;木本植物要求是一個枝條,上面要有花、莖、葉),將其安放在台紙上要做到整齊、勻稱、美觀,像一幅畫。2、要把標本固定在16K的台紙(可用白紙代替),植物葉片向左右兩側分開攤平,少數部分葉片可葉面朝下,葉背朝上,皺縮的葉片要展平;在台紙的右下角貼上標簽(標簽的內容有植物的名稱(學名或俗名)、科屬、採集地點採集者姓名等)然後塑封
臘葉標本就是經過壓榨和乾燥處理的植物標本,也叫壓制標本。只有經過這樣處理的標本,才能長久保存而不致霉爛。其製作過程如下:
1)壓榨乾燥。將采來並經過修整後的標本,鋪墊好吸水性強的紙數張,矯正好標本花和葉的位置。擺放標本時,應注意顯示植物的自然狀態,避免花、葉壓在一起,互相重疊。應該使標本有一個或幾個花、葉轉過來,以觀察它們的背面。然後把它們用壓榨板或標本夾壓好,並用繩子捆綁緊。
換紙必須勤快,剛採回的新鮮標本,頭3天要每天換紙3~4次,至少換2次,以後可每日換1次。換下來的濕紙曬干,以便再次使用。乾燥需要時間長短,以植物本身性質而定,一般植物的乾燥處理約需要4~5天。鑒別標本乾燥得是否適度的簡單方法是,當我們拿起標本時,如果是沒有乾的標本,個別柔軟的部分,容易彎曲下垂;過於乾燥的標本,很容易彎曲折斷;乾燥適度的標本有彈性,且不易破損。
2)消毒處理。因為植物體上往往有蟲子或卵在其內部,如不消毒,則會被蟲子蛀食破壞。
消毒方法可以將壓乾的標本放在消毒室或消毒箱內,再放敵敵畏於玻璃器皿內,置入室內或箱內,利用氣熏法殺蟲。約3天後取出即可裝幀。
3)上台紙、貼標簽。把已經乾燥的標本放在台紙上,擺好位置,盡量作到美觀,尤其應注意標本的花枝不可太近台紙邊緣,否則易碰壞。固定的方法有多種。可用線將標本牢固地縫在台紙上;也可以用紙條貼在台紙上,或在台紙上要固定植物枝條的地方。用刀各割一個小口(寬窄正好能穿過紙條),穿過紙條,把紙條的兩端粘貼在台紙的背面。
每件臘葉標本必須附有標簽。標簽是標本的科學證明,標簽要按野外記錄逐項填寫清楚。通常貼在台紙的右下角。
4)貼標本襯紙。最後,將一張跟台紙同樣大小的油光紙貼在台紙上端的邊緣,使油光紙蓋在標本上面,以保護標本。
簡便一點也可以墊兩張紙夾在書,把書壓在重物下面。等水分差不多幹了。再
把植物用寬的封口膠(即大的封紙箱用的透明膠)粘住,對折。
Ⅹ 耐寒的植物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