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盆栽
❶ 奇異的植物
外形十分獨特
茜之塔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C%E7%D6%AE%CB%FE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C%E7%D6%AE%CB%FE&in=2547&cl=2&cm=1&sc=0&lm=-1&pn=11&rn=1&di=3027486690&ln=971&fr=&ic=0&s=0&se=1#pn9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C%E7%D6%AE%CB%FE&in=4582&cl=2&cm=1&sc=0&lm=-1&pn=7&rn=1&di=4295700678&ln=971&fr=&ic=0&s=0&se=1
http://ke..com/view/710139.htm?fr=ala0_1
種 名: 茜之塔
學 名: Crassula corymbulosa
科: 景天科
屬: 青鎖龍屬
產地分布
原產南非。
形態特徵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矮小的植株呈叢生狀,高僅5~8厘米,直立生長,有時也具匍匐性。葉無柄,對生,密集排列成四列,葉片心形或長三角形,基部大,逐漸變小,頂端最小,接近尖形。葉色濃綠,在冬季和早春的冷涼季節或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葉呈紅褐或褐色,葉緣有白色角質層。整個植株葉片排列緊密而整齊,由基部向上逐漸變小,形成寶塔狀,是一種奇特而美麗的多肉植物。
園林用途
茜之塔株形奇特,葉片排列齊整,酷似一座小寶塔,令人賞心悅目,適合用小型工藝盆栽種,點綴幾架、書桌、案頭等處,色彩素雅別致,酷似一座小寶塔。宜用小盆栽種,點綴幾案、書桌、電腦桌、窗檯等處,既自然樸素,又玲瓏精緻。
生長習性
宜陽光充足和溫暖、乾燥的環境,不耐寒,忌水濕、高溫悶熱和過於陰蔽,耐乾旱和半陰。主要生長期在春天、初夏及秋天,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否則會因光照不足影響葉色和光澤。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每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但施用量不宜過多,以免莖葉徒長,節間距離伸長,使植株鬆散,嚴重影響觀賞。夏季高溫時植株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植株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止,宜放在通風涼爽、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不必澆過多的水,以防腐爛。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10℃以上可使植株繼續生長,應適當澆些水,如果保持盆土乾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溫。當植株長滿花盆時,可在春季進行換盆,盆土要求疏鬆、肥沃,並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園土、粗沙或蛭石各2份,腐葉土1份混勻後配製,並加少量的骨粉和雞、牛糞作基肥。
繁殖培育
茜之塔的繁殖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分株,方法是將生長密集的植株分開,每3~4支一叢,然後直接上盆栽種。也可在生長季節剪取健壯充實的頂端枝條在沙土中進行扦插,每段插穗應有4對以上的葉片,長3~5厘米,在18~24℃的條件下,保持稍有潮氣,2~3周生根。還可採收種子,於4~5月進行播種,在20℃左右的條件下,播後兩周內種子發芽,幼苗生長較快。
❷ 奇異守護特性的鬼盆栽有什麼弱點
他怕胃液,煩惱種子,冰雹沙暴天氣還有中毒燒傷,還怕一些技能,比如說找朋友這個技能可以讓對方和自己特性變成一樣。
❸ 比較好養的小盆景,不需要太多陽光的,漂亮些的植物有哪些
比較好養的小盆景推薦
金雀
金雀因金黃色花朵形似展翅欲飛的雀鳥而得名。金雀花形奇特,色彩明快,葉片細小,枝條柔軟,便於扭曲造型,生長迅速,耐修剪,是製作盆景的好樹種。
六月雪
六月雪是盆景常用的樹木之一,具有葉細、枝密、干粗、根露的特點,故作為盆景的佳材,為廣大園藝愛好者所喜愛。
榔榆
榔榆樹形優美,姿態瀟灑,樹皮斑駁,枝葉細密,在庭院中孤植、叢植,或與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適。
雀梅
雀梅是樹樁盆景中的極品,具有剛正不阿的氣質,萌發力強,適應性又好,生命力旺盛,四季多變,千姿面態,適合製作成各種樣式的盆景,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黑松
黑松為製作松類盆景的好材料,常與梅花、翠竹配植,組成歲寒三友盆景。
小榕樹
榕樹盆景以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
雀舌黃楊
古人詠黃楊詩:颶尺黃楊樹,婆要枝千重,葉深圃翡翠,據古踞虯龍。
石榴
石榴既是觀花盆景由是觀果盆景。一類是供觀賞的花卉石榴;另一類為供食用的果石榴。
小鳳尾竹
鳳尾竹四季常青,蒼翠可愛,竿細而矮,葉狹而小,製作成微型盆景,嬌小玲瓏,體態閑雅,置之陽台、案頭、窗前,十靜幽觀感,所以人們對它作了「不可一日無竹"的極高評價
❹ 各種奇異的盆栽花卉
豬籠草、含羞草、捕蠅草、茅膏菜、生石花
❺ 奇妙的植物有哪些,什麼特點
1、大王花
阿諾爾特大花(Rafflesia arnoldii),又名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也是最臭的花。不過,這倒是它吸引蒼蠅等昆蟲來傳播花粉的好辦法。目前這種花只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上那些像葡萄藤一樣的熱帶藤類植物中,而且只能看到它的花。這種花沒有葉、桿和根,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一種寄生生物。
❻ 鹿角蕨,子葉奇異美觀、姿態獨特,盆栽要如何管理呢
鹿角蕨是非常奇特的一種附生型的蕨類植物,有的品種葉片特別大,葉子有的像梅花鹿的鹿角,是裝飾性非常好的一種觀葉植物,在偏南地區的雨林里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環境通風比較好的情況下,要注意定期給鹿角蕨補充水分,一般是噴一些霧狀水,保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避免將鹿角蕨擺放在一些暖氣或空調的旁邊。
在一些常年溫暖的地方,最好是將鹿角蕨養在戶外環境,天氣比較溫暖的時候,也可以繼續將鹿角蕨養在戶外,這樣它的生長速度會比較快。養在戶外的鹿角蕨可以養樹蔭下,避免有太多的陽光直射,還要避免養在風太大的地方,要遮擋狂風。盆栽養鹿角蕨要定期給它補充水分,包裹根部的水苔可以保持微微濕潤,但不要過度潮濕,養鹿角蕨和附生蘭花、空氣草和空氣鳳梨是比較相似的。
養護鹿角蕨不需要經常補充肥料,一般都是依靠樹木的腐殖質來生存的,所以,施肥的時候一定要少給一些,施肥的濃度是平常的1/4就可以了,一般是在4~8月份補充肥料,要給水溶性的葉肥。養護鹿角蕨時,葉子偶爾會出現發黃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的現象,注意避免空氣乾燥,保持環境溫暖,養護的位置要保持通風透光,在這樣的環境下鹿角蕨才好生長。
❼ 有那些奇異的植物
1.吃人樹——奠柏
生長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奠柏,居然能吃人。它高八九米,長著很多長長的枝條,垂貼地面,有的像快斷的電線,風吹搖晃,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它,樹上所有的枝條會像魔爪似地向同生方向伸過來,把人捲住,而且越纏越緊,使人脫不了身,樹枝很快就會分泌出一種粘性很強的膠汁,能消化被子捕獲的食物,動物粘到這種液體,就會慢慢地被消化掉,顧為樹的美餐。
2.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桑科菠蘿蜜屬,是一種四季長青的高大喬木,被廣泛地種植在南太平洋的一些海島上。Artos在拉丁文中指"麵包",而carpus則是"果實"的意思,成熟的麵包樹果實有橄欖球那麼大,可以放在火上烘烤,至金黃色便可食用。烤熟了的麵包樹果,松軟可口,酸中帶甜,與麵包風味相近,所以大家親切地稱這種樹為麵包樹。麵包樹果在太平洋很多島上都是深受島民喜愛的主要食物,同時它還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3.在美洲中部的巴拿馬生長著一種怪樹,結出的果實酷似一根根奇特的蠟燭,當地居民把它摘下來帶回家,晚上點著了用來照明,所以人們叫它「蠟燭樹」,稱它的果實為「天然的蠟燭」。
4.巴西熱帶叢林中有一種能長石油的樹——香膠樹。這種樹屬於蘇木科,為常綠喬木。其樹干里含有大量的樹液——一種富含倍半萜烯的柴油。這種樹液可不經提煉,直接當柴油用。人們只要在香膠樹上打個洞,在洞口插進一根管子,油液便會排出。一株直徑1米、高30米的香膠樹,2小時便可收得10—20升樹液。而取樹液後用塞子將洞口塞住,6個月後還可以再次採油。據估計,一公頃土地種上90棵香膠樹,可年產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已開始種植這種柴油樹。
❽ 這個盆栽叫什麼
竹柏,學名: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別名:羅漢柴、大果竹柏、山杉、竹葉柏。松柏目、羅漢松科、羅漢松屬植物,因葉脈平行似竹葉而得名,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稱。竹柏是有名的景觀樹與行道樹種,為常綠喬木,生長緩慢,高可達20米,是常見的行道樹種之一。喜溫暖環境,不耐濕亦不耐旱,稍耐寒。原產於台灣、中國大陸東南方、日本、琉球等地。台灣之原生分布於北部中低海拔文山地區及南部恆春半島之北大武山區。竹柏,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約1億5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被人們稱為「活化石」,是珍貴稀有瀕危樹種。竹柏葉形奇異,終年蒼翠;樹干修直,樹態優美,葉茂蔭濃,抗病蟲害強,為優美的常綠觀賞樹木,可在公園、庭園、住宅小區、街道等地段內成片栽植,也可與其它常綠落葉樹種混合栽種。
❾ 常見的蕨類植物盆栽有哪些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內孢子囊在老容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白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又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