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蕨盆栽無岩

蕨盆栽無岩

發布時間: 2022-05-24 22:30:29

1. 常見的家養觀賞蕨類有哪幾種

適宜家庭觀賞的蕨類植物有:鳥巢蕨、鐵線蕨、腎蕨、鹿角蕨、金鑽蕨、富貴蕨、烏蕨、狗脊蕨、紫萁、銀粉背蕨、矩圓石韋、瘤蕨、三叉蕨等。

2. 蕨類植物生長環境及應用

蕨類植物是植物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約有40餘科,300餘屬,12000餘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最多。我國約有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西南地區,其中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蕨類植物已超過了500種。

1.蕨類植物生長環境是背陰潮濕。雖然光可以促進光合作用,但是葉綠素的成分對各種光的利用程度卻是不同的。大概蕨類的葉綠素利用紅外的能力好,而對紫外利用差吧。向陽還沒准會曬傷
蕨類植物體內輸導水分和養料的維管組織,遠不及種子植物的維管組織發達,蕨類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離不開水,也不具備種子植物那樣極其豐富多樣的傳粉受精、用以繁殖後代的機制,因此,蕨類植物在生存競爭中,臣服於種子植物,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的陰暗而潮濕的環境里,少數耐旱的種類能生長於乾旱荒坡、路旁及房前屋後。 其實,除了大海里、深水底層、寸草不生的沙漠和長期冰封的陸地外,蕨類植物幾乎無處不在。從海濱到高山,從濕地、湖泊,到平原、山丘,到處都有蕨類的蹤跡。它們有的在地表匍匐或直立生長,有的長在石頭縫隙或石壁上,有的附生在樹幹上或纏繞攀附在樹幹上,也有少數種類生長在海邊、池塘、水田或濕地草叢中。蕨類植物絕大多數是草本植物,極少數種類,比如桫欏,能長到幾米至十幾米高
2.蕨類植物在園林和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蕨類植物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現代園林中,特別是在植物園、現代庭園、花園小區等的景觀設計中,通過地栽、盆栽、吊籃、石生等方式構成別具一格的園林景觀。在城市綠化中,因蕨類植物具有較強的耐陰性、較強的適應性和抗性,加上易管理、環保功效好,在道路綠化、街景裝飾、立體綠化等方面逐漸發揮其景觀特色。蕨類植物在園林綠化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適當組合,適地種植,適形栽培。蕨類植物在城市綠化中要注意遵循喜陰濕、適裝飾的原則。

2.1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1公園、建築林蔭處的應用

公園林蔭下,建築背陰區,特別是池塘邊林下,用作地被配置。

2.1.2假山、石牆、竹籬上裝飾

可以增加景觀的生命力。如將石松、卷柏、腎蕨等種植於人工池石、假山上,使之宛若青山翠嶺,意境極為幽美。

2.1.3園林建築天井、迴廊、窗景中的植物配置

在古典建築群的天井擺上大型蕨,配以木盆或雕花陶盆;或在迴廊、爬滿薜荔的紅磚牆上掛一株綠色的大鹿角蕨,增加古典風韻。

2.1.4附生立體栽培應用

如在熱帶風情園林中,用蕨附生栽培於棕櫚科植物樹乾的葉腋間,形成獨特的景觀。在大樹多的陰涼林間或古樹上配置一些附生性蕨類植物,可增加層次和野趣。

2.1.5園林小品中的應用

在眾多的園林小品中,特別是自然式園林小品,反映農家、庭院、山野的作品中,桫欏、腎蕨、鐵線蕨、翠雲草等常被採用,和其他觀葉植物搭配組合景觀。

2.1.6水景園設計

水景園以溪流、水池、湧泉、壁泉等構成主要景點。以喜水濕的蕨類植物與其它的水生、沼生植物,觀葉植物配植,將木賊類、石衣蕨類、莢果蕨、烏毛蕨等植於水際邊,水池淺地,溪畔及岩石間隙,使駁岸處理自然化,綠意盎然,與水的柔和協調一致。

2.1.7陰生植物專類園的設計

蕨類植物種類繁多,形態特性各異,但多好陰濕,在陰生植物園的設計中可形成獨具特色的專類園。在一定小氣候條件下,附生型與地生型,高大型與低矮型蕨類可互相配置。在高大喬木下,桫欏等樹狀蕨作為林下木;鹿角蕨,崖姜蕨,抱樹蕨等攀附樹干;鐵線蕨,貫眾蕨,鳳尾蕨,腎蕨等為地被植材,依起伏地形而栽植;更有卷柏、姬書帶蕨、過山蕨等覆蓋岩石間隙;再間以其它的陰生花卉,形成一美麗的植物群落。更有甚者,將蕨類植物與仿生恐龍結合起來,把人們帶回到遠古時代。

3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3.1街道綠化

行道樹下,通過地栽蕨類植物,進行地面的綠化美化。

3.2立交綠化

利用蕨類植物耐陰性強,耐瘠薄的特點,栽植於立交橋下進行綠化,如用腎蕨生命力強、生長密集的特性,種植於立交橋下,形成良好的地被景觀。也可通過壁掛進行立體綠化。

3.3小區花園、街心花園綠

假山點綴、古典建築物裝飾,盆栽布景。

3.4節日花壇布置

與各色草花、聖誕紅等盆栽鮮花組合配置花壇,烘托節日氣氛。

4蕨類植物在室內裝飾的應用

蕨類植物耐陰性強,裝飾性強,凈化空氣效果好,是重要的室內觀葉植物。大數以盆栽、柱式栽培、附生式、瓶栽、水養等方式進行室內的美化裝飾。

3. 如果在家裡種養盆栽蕨類,應如何管理

石灰質或是砂質土種植,需要潮濕半陰,盡可能不要讓溫度低於10℃。施肥可以每周或是每月,液態肥。切勿陽光直射!

4. 蕨類植物的生存環境

蕨類植物在生存競爭中,臣服於種子植物,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的陰暗而潮濕的環境里,少數耐旱的種類能生長於乾旱荒坡、路旁及房前屋後。

其實,除了大海里、深水底層、寸草不生的沙漠和長期冰封的陸地外,蕨類植物幾乎無處不在。

從海濱到高山,從濕地、湖泊,到平原、山丘,到處都有蕨類的蹤跡。

它們有的在地表匍匐或直立生長,有的長在石頭縫隙或石壁上,有的附生在樹幹上或纏繞攀附在樹幹上,也有少數種類生長在海邊、池塘、水田或濕地草叢中。

蕨類植物絕大多數是草本植物,極少數種類,比如桫欏,能長到幾米至十幾米高。

(4)蕨盆栽無岩擴展閱讀:

蕨類植物的分類:

其下5個綱,即松葉蕨綱、石松綱、水韭綱、木賊綱(楔葉綱、有節綱)、真蕨綱。前四綱都是小葉型蕨類植物,是一些較原始而古老的蕨類植物,現存在較少。

真蕨綱是大型葉蕨類,是最進化的蕨類植物,也是現代極其繁茂的蕨類植物。中國的蕨類植物學家秦仁昌將蕨類植物分成5個亞門,即將上述5個綱均提升為亞門。

5. 常見的蕨類植物盆栽有哪些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內孢子囊在老容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白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又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6. 蕨類植物要怎麼盆栽

花盆的選擇花盆種類很多,樣式各異,盆栽蕨類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花盆。選擇花盆的原則有二,即:能滿足蕨類植物生長發育對條件的要求;花盆的形狀和色彩要與植株相協調。只要能夠滿足這兩項要求,什麼性質的花盆均可使用。花盆的大小要依照蕨類植物的大小而定,直徑通常為植株高度的1/3,切不可將蕨類植物種在太大的花盆中。塑料盆和上釉的瓷盆通透性差,保濕能力較強,可適當減少澆水量。此外,盆內的栽培土應盡量選用較為粗糙的、排水性良好的混合土。塑料盆色彩豐富艷麗,而且份量也較輕,不易摔壞。為克服排水不良的缺陷,在塑料盆底部和四周多鑽些排水孔,即可彌補上述缺陷。如果排水性、通氣性以及泥土容量都能滿足要求,其形狀對植物的生長沒有太大的影響。

管理:排水:在小型或中型的花盆中,在澆水的1~2天後,將盆中的土團取出,假如底部土壤呈不定形的泥漿狀,說明排水不好,應該更換新的土壤。如果看到有軟化的腐根出現,或者在土壤中發出一股濃烈的植物腐敗氣味,這是排水性能極差的典型特徵。

分盆:如果將蕨類植物種在太小的花盆中,會使根的生長受到限制。根部生長受限制的蕨類植物應盡早移植,或進行分株。如果你希望植株長得高大些,應栽入大一號的花盆中。如果希望它仍然種在原來的盆中,就要進行分株。分株時需保留大而健壯的、生長端未被損壞的根狀莖。

鹽垢處理:有時花盆上會出現灰白色的鹽垢,不僅影響觀賞,還會對植株生長有所損害。醋能有效地溶解鹽垢,但必須注意,只能用醋擦拭花盆,不要觸及植株。

7. 飢荒蕨類植物盆栽有什麼用

飢荒蕨類植物盆栽有什麼用
蕨類植物的用途:
現存的蕨類植物,除熱帶樹蕨外,大多數是生於山區的多年生草本,在經濟上有多種用途,現簡要的介紹如下:1、葯用:蕨類植物中,有許多種類自古以來就被廣泛的用於醫葯上,為人民治療各種疾病,如杉蔓石松能祛風濕,舒筋活血;節節草能治化膿性骨髓炎;烏蕨可治菌痢、急性腸炎,長柄石韋可治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等;綿馬鱗毛蕨和其許多近親種可治牛羊的肝蛭病等.
2、食用:蕨類植物可供食用的種類也多,如在幼嫩時可做菜蔬的有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毛蕨(Pteridium revolutum),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紫萁(Osmunda japonica),西南鳳尾蕨(Pteris wallichiana),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等,不但鮮時做菜用,亦可加工成乾菜,以供食用;許多蕨類植物的地下根狀莖,含有大量澱粉,可釀酒或供食用,如食用觀音座蓮(Angiopteris esculenta),其地下莖之重,可達二、三十公斤,蕨萊(Pteridium aquilinum)的地下莖以及其他許多種類,都含有豐富的澱粉.另外,我國亞熱帶地區(雲南,廣東、廣西、台灣)的山林中,產多種高大的樹蕨,如桫欏樹(Cyathea spp.),其圓柱狀的樹干內含有一種膠質物,可供食用,其樹干磨光後呈現出美麗的花紋,可做裝飾品,幹部的厚壁組織細長而堅牢,如鋼絲,能編織各形籃筐和斗笠.
3、綠肥和飼料用:水田或池塘中的滿江紅是一種水生蕨類植物,它通過與籃藻的共生作用,能從空氣中吸取和積累大量的氮,成為一種良好的綠肥植物與家畜家禽的飼料植物.
4、指示植物:不同的植物種類要求不同的生長環境,有的適應幅度較大,有的較小,後者只有在滿足了它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下,才能夠生存下去,這種植物相對地指示著當地的環境條件,叫做指示植物.蕨類植物,對外界自然條件的反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不同的屬類或種類的生存,要求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如石蕨、腫足蕨,粉背蕨、石韋、瓦韋等屬(少數例外)生於石灰岩或鈣性土壤上;鱗毛蕨、復葉耳蕨、線蕨等屬生於酸性土壤上;有的種類適應於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有的耐旱性強,適宜於較乾旱的環境,如旱蕨、粉背蕨等;相反地;有的只能生於潮濕或沼澤地區,如沼澤蕨(Thelypteris palustris),絨紫萁(Osmunda claytoniana).因此,從生長的某種蕨類植物,可以標志所在地的地質、岩石和土壤的種類,理化性、肥沃性以及光度和空氣中的濕度等,藉此判斷土壤與森林的不同發育階段,有助於森林更新和撫育工作.其次,蕨類植物的不同種類,可以反映出所在地的氣候變化情況,藉此我們可以劃分不同的氣候區,有利於發展農,林、牧,提高產量,如生長著桫欏樹、地耳蕨、巢蕨的地區,標志著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宜於栽培橡膠樹、金雞納等植物,生長刺桫欏樹(Cyathea spinulosa)的地區,標志著南溫帶氣候,其絕對最低溫度經常在冰點以上,生長綿馬鱗毛蕨(Dry-opterlscrazsirhizoma)、歐洲綿馬鱗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的地區,標志著北溫帶氣候等.另外,生長石松的地方,一般與鋁礦有密切關系.蕨類植物可以檢測當地環境是否被污染.
5、綠化和觀賞用:有不少種類的蕨類植物,由於具有獨特、美觀、整雅、別致等體形和無性繁殖力強,可作盆景,綠化庭園和住宅.有些藤本種類,還可製作各種編織品.我國是世界蕨類植物種類最多的一區,資源極為豐富,對它們的研究利用有待於進一步開展。

8. 蕨類應該很好種,但要怎麼種呢

這是我課本+上找數據後的答案就一般的印象而言,蕨類植物是生長在陰暗潮濕的林地角落裡,但其實蕨類植物可以生長的棲地范圍要比這多出許多,亦有居住在高海拔的山區、乾燥的沙漠岩地、水裡或原野等地區的物種。蕨類植物的棲地主要有四種特定的類型:濕暗的森林、岩地的裂縫,尤其是可以擋住全部太陽的地方、泥塘和沼澤等酸性濕地、以及赤道的樹上,其中許多物種為附生植物。下述栽培要點,可以適用一般的蕨類。1 、用土以排水良好的腐葉和蛇木屑為主,不可以使用黏質壤土。如果種在地上,要選疏鬆而且富有機質的砂質壤土。因為土質疏鬆,根部容易乾燥,再加上直射日照,就是造成栽培困難的原因。盆栽時可用五號瓦盆,先在盆底裝入四分之一的碎石,才盛入四分之三由七分腐葉土,三分河砂或蛇屑,加上少許園土調成的培養土。裝土時不宜裝滿盆面,約留一公分,以便灌水時,可以增減灌水量。2 、日照蕨類的日照需要量,僅為冬天的弱光,以防過度的呼吸及同化作用。夏天則除了雨天、陰天外需要遮蔭管理,如此才能適應蕨類的生長3 、灌水除了鹿角蕨外,大都喜歡高溫多濕。為了保持葉色青翠光潔可愛,即使是冬天也要使栽培環境濕度高。溫度高的季節,如土壤排水性良好,灌水越多越好,同時薄施肥料,生長相當良好。如果缺水缺肥,不久便會枯死。如果氣溫低於十度,便要減水又停肥,以利植株休眠過冬。4 、施肥氮肥能促進葉色嬌艷,如尿素、硫銨等。如果氮肥過多,發生徒長現象,只要用草木灰覆蓋在盆面,便可防止徒長,施肥時期以抽萌新芽時施用最有效。5 、移植植株長大後,原來的花盆太小,會影響生育,為了維 護生育正常,每年應換盆一次,同時換新培養土。進行分株時,可以順便換盆,每年一、二次無妨,但避冬天進行。
滿意請採納

9.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Pteridophyte)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也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數為木本。蕨類植物孢子體發達,有根、莖、葉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顯,無性世代占優勢。通常可分為水韭、松葉蕨、石松、木賊和真蕨五綱,共約12000種,大多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多數蕨類植物可供食用(如蕨)、葯用(如貫眾)或工業用(如石松)包,括了原始的脈管類,例如蕨類、木賊和石松。這三種植物,有同樣的發展史,都是在泥盆紀開始出現。繁殖過稱中,所有的蕨類植物都需要靜止的水,新生的植物只能存活在肥沃的地方。因此,不容易在整年乾燥的地方或四季變化極大的地點看見它們的蹤跡。
對於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由於植物學家意見不一致,過去常把蕨類植物作為一個門,其下5個綱,即松葉蕨綱、石松綱、水韭綱、木賊綱(楔葉綱、有節綱)、真蕨綱。前四綱都是小葉型蕨類植物,是一些較原始而古老的蕨類植物,現存在較少。真蕨綱是大型葉蕨類,是最進化的蕨類植物,也是現代極其繁茂的蕨類植物。我國的蕨類植物學家秦仁昌將蕨類植物分成5個亞門,即將上述5個綱均提升為亞門。 (圖:蕨類植物之冠——桫欏)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種子植物較低級的一個類群,舊稱「羊齒植物」,志留紀晚期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繁盛,多為高大喬木。二疊紀以後至三疊紀時,大都滅絕,大量遺體埋入地下形成煤層。現代生存的大部分為草本,少數為木本,主要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濕熱多雨的地區。孢子落地萌發成原葉體,其上產生頸卵器,受精卵在頸卵器內發育成胚胎。我國多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如鐵線蕨、卷柏、貫眾、 腎蕨、滿江紅、鱗木和桫欏等,屬之約12000種,我國約有2600種,多種蕨類植物可供食用(如蕨,紫萁),葯用(如貫眾、海金沙)或工業用(如石松)。

熱點內容
幼兒園綠植通知 發布:2025-09-12 06:45:16 瀏覽:84
浪花一朵朵隊衣 發布:2025-09-12 06:40:47 瀏覽:382
牡丹江南山 發布:2025-09-12 06:36:01 瀏覽:358
60情人節掉落 發布:2025-09-12 06:30:58 瀏覽:409
盆栽手繪平面圖 發布:2025-09-12 06:21:22 瀏覽:678
七夕節活動發朋友圈 發布:2025-09-12 06:17:07 瀏覽:622
雅境花語城仁湖裡 發布:2025-09-12 06:08:24 瀏覽:743
日本花梨盆景 發布:2025-09-12 06:07:59 瀏覽:361
植物花藝師 發布:2025-09-12 05:57:21 瀏覽:113
茶花樹有什麼用 發布:2025-09-12 05:50:55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