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桌放哪種盆栽
Ⅰ 佛桌前擺盆金錢樹行嗎
可以的。佛前供桌上,開花的植物可以擺,不開花的綠色植物也可以擺,可以起美化庄嚴道場的作用。
Ⅱ 供佛的佛桌上可以養花嗎
不可以,桌上是供桌步,然後是佛像,香插或者是銅爐,轉經輪
Ⅲ 風信子花能擺放佛桌上面嗎
只要心誠,清水也是福。我曾經在冬天帶著自己種的風信子和鬱金香去龍華寺【上海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拜佛,把花放在佛前的供桌上,值守的師傅也沒有說什麼。
Ⅳ 供佛可以用盆花嗎
可以呀!順復便我給你普及制一下供品的知識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葷腥之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里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希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由上可知,佛菩薩尚且歡喜這個,何況關公、財神、祖神(家裡供奉的祖先,成神的稱為「祖神」,未成神的稱為「祖靈」)及其他神仙(保家仙、出馬仙、黃仙、長仙、狐仙、黑仙等)呢?因為神仙是六道輪回里的天道里的人物,而佛菩薩是已經超越六道輪回的聖人,所以供奉佛菩薩的東西,對這些神仙都是適合的。
Ⅳ 如何布置佛堂及供養佛像的方法(轉載)
置佛堂不需太大,也不需有太多的佛像,最重要的是要布設得如理如法及庄嚴整齊。如果胡亂地把一大堆佛像堆在一個佛桌上,反而不如法。我們安設佛壇,是要有聖眾之身、語、意代表物。這些物品,雖然並非真正的佛陀,但能令我們藉著觀看、敬慕及供養而生出功德。在挑選佛像時,我們應挑按照傳統尺度比例而造或畫的形相,而且要選令自己心中油然生歡喜心的,這樣會對以後自己日常觀看時很有益處。在請購佛像時,我們要小心自己的言行,譬如我們不應說「這個佛很醜!」之類的話,而應說「這尊像的工藝水準不高!」,以免在不經意間便積下口作之不善業。同時,在請購佛像時,若價錢不合,頂多去別處看便好了,不應說出像「這釋迦佛哪值這么多錢呀?」一類的話。這些事看似是小事,但其實它們反映了我們是否真的視佛像為佛之代表。在現今的商業社會,市面上有許多製造不如法之造像,挑選時,要小心留意其身相比例是否如法。在請購好佛像後,應當找寺院僧人代為裝臟及開光。有些人以為為佛像裝臟是西藏的傳統,其實不然。在佛經上,清楚教示了裝臟的材料、方法及其必要性(註:可參考《佛說造像量度經》等)。另外又有些人以為開光是指由高僧大德們「加持」佛像,這是很荒謬的說法。即使是高僧大德,自己也天天在祈請諸佛加持。只有佛陀來加持我們,哪裡會有反過來由我們去「加持」佛陀的道理呢?所謂「開光」,其實是勝住儀式,亦即依傳統請聖眾降臨住在像中之意。 在開光以後,我們必須把佛像視為真正的佛陀,不應以世俗衡量價值之目光來對待佛像,譬如說買了個金佛像,就把泥佛像拋棄送走等等。我們也不應用手指直接觸摸像身。在非必要時,我們不宜移動佛像。在必要時,我們則應隔著凈布捧起佛像,而不應以手直接觸碰。在清潔佛像時,用佛塵輕輕拂拭就行了。有些人喜歡把把佛像供在玻璃盒中,這也是極佳的做法,可以防止佛像沾惹灰塵。但是,有些人卻又擔心佛像會呼吸不了或「吸」不到我們上香的供養等,又再畫蛇添足地在玻璃上切割一個「呼吸孔」,這卻是一種很無聊的做法。佛像代表了具圓滿力量之佛陀,又怎麼會窒息或因一層玻璃之隔而「吸」不到供養呢?這樣做只是反映了我們對佛陀之圓滿能力存疑。事實上,不論是佛陀或造像,都根本不需要我們凡夫所作之供養。我們作供,為的是自己積集成佛之因而已,並非為了滿足佛陀或佛像之需要。供養—— 對諸佛、三寶作供養,能令我們得到廣大功德、積集成佛之資糧。供品分為實物及非實物供,亦可分為外、內、密及空性供養四類。所謂「供養」,並不狹指在佛壇上放著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佛教徒應該在每頓飯前先行於心中作供。修凈土的行者,更應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想盡辦法來造善因,所以應在受用任何飲食前心中作供及迴向。供於佛壇的供品,種類很多,凡是美好的東西都可以供養。最常見的供品是花、燃香、燈、水及水果。供花可以供鮮花、盆栽、乾花或假花都行。供花的因緣是於未來生能得美好的身相和面容,但如果把善因迴向的話,這同時也是往生凈土和成佛的業因種子。供香的目的是以香氣供養聖眾的鼻根或嗅覺,所以必須用真正的香,而不宜供市場上流行的假電香。由於香供旨在供香氣而非煙霧,香枝不必供太多,但宜用無化學原料的天然香料所造香枝。佛陀等聖眾當然不會受有毒化學香料所影響,但上供的我們卻要天天吸入,而且供有害物質之緣起不佳,所以必須挑無化學原料、無毒、對己無害之香料。供香時持香枝在壇前恭敬地發願,然後把香枝放在香爐內即可。供燈的關建是供於聖眾之眼根。只要燈光平穩、明亮而帶金黃色,即使供電的燈亦可,不必一定要用傳統油燈。如供油燈,要留意火焰應為無煙、明亮、不閃爍及呈金黃色。閃爍、帶黑煙及呈藍色的火光並不是好的燈供,宜改用別的優質燈油。供燈可令我們積下長壽及具智慧的因緣。 水是一種很好的供品。最好的優質水,有八種特性,一一有其意義: 涼——表義持戒清凈; 甘——表義能得享百味食; 輕——表義身心健壯; 軟——表義意念柔順; 清——表義心明; 無臭——表義無障; 益喉——表義語妙;及 養胃——表義身體無病。 以上介紹之幾種是常見的供品,但別的好東西一樣可以用作供養。供品的多少及種類不拘,但在乎是否清凈。所謂供品的「清凈」並不單指它干不幹凈,而是指供養品的來源清凈及供養心態之清凈性,此二為供養的關鍵。 以居士來說,如果供品或購買供品的金錢乃由殺生、偷盜、妄語等十不善業所得來,便是來源不清凈的供品,所以並非如法的供養物。如果要以殺生來換取供品上供的話,倒不如不供為佳,或者只供上一杯隨處可免費得來的清水也更好。 有些人捐款或興供,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有財,或為了讓人說:「你真是個大居士、大慈善家!」等等。以這種心作供,即使供養許多錢,利益也極為有限。以求名利的心作供的人,作供後更可能因別人贊美等而致貪念更盛,這就比不作供更為糟糕了。此外,供養本來只取決於內心,而不拘多少,但本有能力者如為了吝嗇而只供少許,也是不好的。供養心之清凈,正是指作供時心中沒有這類吝嗇、後悔、不捨得或為求世間名利等心態。 正確的供養心,是為了利益眾生而願成佛之心,亦即菩提心。我們是為了成佛,所以才作供以積聚成佛之因。發心往生凈土者,本意就是為了去凈土修持以成佛境,來利益眾生。在作供時,我們必須用這種動機來供養。小乘發心的行者,為了積集出離之因而作供,這也是如法的。在作供時,我們應心生歡喜,為了眾生、為了成佛、為了往生凈土而作此善因。由於眾生數目是無量的,一切念及眾生所作之供養,其利益也無量倍地變大。以這種心去供即使半段香枝,也能積不可量度的功德。在這里並非叫大家勿作大供養,而是想強調供大及心大二者之間,以心大為重要。為大家說一個佛陀在世時的事件,來說明心大的力量。本師釋迦牟尼在世示現時,舍衛國有一個女乞丐。她見舍衛國的國王及臣民都在供佛,心中便生了也欲作供養之心,但卻苦於無錢。於是這個女乞丐便行乞,乞得了一錢便去買油。油商收下了這一錢,但這根本不夠買足夠的燈油供上一盞最小的燈,所以他便自己也施捨了一些燈油,令女乞丐有足滿一燈之油。女乞丐在佛前奉上一盞小小的燈,虔誠地發願:「願我於未來世能得大智,減除一切眾生之愚昧心垢!」到了第二天凌晨,佛陀之大弟子目犍連尊者巡更經過,看到其他所有人所供的巨大油燈都早已油枯燈滅,唯獨這一小油燈猶如新供一般,光明依然。目犍連心想:「天都亮了,還供燈有什麼意思呢!」,便以手扇燈,卻不能把燈滅掉。目犍連又以衣袍扇燈,但仍然未能把油燈的燈火熄滅。目犍連不明所以,此時佛陀便對目犍連開示說:「這是一個發大心的人所供之燈,縱管你以四大海洋之水來灌,以大風來吹,也不可能把它滅掉!此供燈人發此大心,於未來世,必定成佛!」(註:此史事見於《賢愚經》中)。由此可明白,若以菩提心來作供,即使只供一盞小小的燈,其力量是不可思量的,十方諸佛也都會親來應供。當然,如果有能力以大心作大供養,則利益更加不可思量了。 剛才提到了水是極佳的供品。除了因為優質的水有八種吉祥的特性外,它的好處亦由於它的隨處可得。為甚麼這樣說呢?我們基本上不必偷、搶或用甚麼代價就能得到水,所以這供品的來源幾乎肯定是百分百清凈的。同時,由於它並非貴重物品,供養時心裡不易生出後悔、捨不得、吝嗇等不良心態,所以這又保證了供養心的清凈性。因為水是這么好的一種妙供,就說一說供水的要訣。 供水的杯,我們視乎個人負擔能力,可以用金、銀、紅銅、黃銅、陶瓷或玻璃質的器皿。玻璃及瓷杯不會生銹或變色,所以會是不錯的選擇。出家人或無太多資財的人,買便宜的就行了。但富有的人,如因吝嗇而買劣質的供杯,則是很不好的。這些供杯,我們只用作供佛用途,自己不可使用。 在早上梳洗以後,我們把杯拿在手上,先在杯里倒上一點點水,然後整齊地排在佛堂上。一般來說,佛教的習慣是用一套七杯的水供杯,但大家用一杯、兩杯……多少個杯都可,不必拘泥一定要供七杯。在放下杯時,必須恭敬而無聲,杯內必須有少許水,以免因空杯放壇上而積下不好的緣起。如果供多於一杯,杯與杯間應相距一顆米之隔,全部杯要排為一列直線。在排列整齊後,我們用壺把已有少許水在內的水杯添上足夠的水。在添好後,水應該距杯緣一顆米的寬度左右,而不是全滿或溢出,亦不是過少。 如果我們也想供花、燈、食品及香等,則可以在此時候上供。供香只需手持已燃點之香枝,在佛壇前恭敬地熏一下,然後把香枝插在放地上或他處的香爐,然後我們恭敬頂禮三次,再誦皈依文三遍,有時間做一遍早課,便完成了供養的修持,這時便可上班或忙別的事了。在一天中別的時間上座時,由於早上已上供,便算具備了供養前行,不一定要在上座前又另作供養,但要這樣做當然也很好。 以上已說明供養之法。供養不但可積聚功德,亦會感召富有之果報,更是吝嗇心的對治修持。大家萬勿小看供養等等前行修持,好好修的話,它們一一皆是具足六度的大修持。就以供水為例,供養之行為本屬布施;依足教法及規矩,恭恭謹謹地上供,是持戒;天天以耐心重覆上供,是安忍;以歡喜心努力地去做,是精進;心專注地上供而不分心,是禪定;參想供者、供品及供養行為三者皆無自性,乃般若。
Ⅵ 財神旁邊可以擺放盆景植物嗎
財神旁邊可以擺放盆景植物。
財神擺放的禁忌及注意事項
1、邪財神如四面佛之類,必須回供奉在答屋外,如花園、天台空曠之地、露台外、窗外或門外空地,方可制煞招財。切忌安放在廳中神翕之內或房間內,更不可與觀音、佛祖、關帝、祖先並列,否則凶災現。
2、武財神如關公或趙公明,必須面對大門屋外,既可招財,又可鎮宅保平安,當可平安是福,財源廣進。
3、文財神應放在近門處之左右二方位置,不論是福祿壽三星抑或財帛星君必須面對自己屋內,方能財源廣進。反之面對大門,自會送財出屋外,小心為要。
4、不向廁所;不向房門;不向飯桌。財神不可以擺放到衛生間旁邊,那樣對財神爺不敬。
(6)佛桌放哪種盆栽擴展閱讀:
財神在中國道教中是主管世間財源的神明。中國民間習俗中,除夕是春節中最熱鬧的一天,除夕之夜人們吃罷餃子,徹夜不眠,等待著接財神,有人還送財神上門,到了初二還要祭財神。現在,以正月初五日迎財神最為盛行。
祭祀的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武財神趙公明、關公等;文財神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們信仰的財神還有五聖、柴榮、財公財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財神沈萬三等,其中文武財神、五聖的信仰最具廣泛性。
Ⅶ 供佛一般用什麼花比較好
2.供俸菩薩富貴竹是好的。
3.菊花、百合花、蘭花、水仙等是可以供俸佛菩薩。帶刺的玫瑰花不宜供在佛台上。
4.供俸佛菩薩的花可以通過名字來判斷。如桃花,喇叭花等都是不能供俸的。另外,帶泥土的盆栽不要供在主台上。
Ⅷ 家裡拜拜的土地公佛桌是擺放2瓶富貴竹好還是一瓶就可以
供俸的物品都是外在的以物吉為佳!不必過多的雜七亂八!以清靜為佳!
Ⅸ 佛台擺什麼植物最好
佛台供養佛菩薩的復水果與鮮花制
1.供奉水果與鮮花要看個人家裡的條件
2. 最好供奉帶有香味的水果如蘋果橙子芒果菠蘿西瓜
3.香蕉與桃子是不能適宜供奉佛菩薩
4.供奉佛菩薩水果的數量是要單數是每一層排列都要是單數而不是總數是單數
如供奉四個蘋果上層是一個下層是三個也就是每一層都是單數
5. 供奉菩薩養富貴竹是好的 菊花玫瑰花百合花與蘭花等是可以供奉佛菩薩
6.供奉佛菩薩的花可以通過名字來判斷如桃花喇叭花等都是不能供奉的
Ⅹ 佛桌上放花有什麼講究
恭敬庄嚴。供花功德無量。供花和香都可以念供養偈:願此香華,周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熏眾生,同入佛智。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