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整根

盆景整根

發布時間: 2022-05-20 04:09:36

⑴ 如何修剪盆景

在修剪時要注意的花形,木本的一般都剪成中空,枝條向外擴展,以利通風版和採光。如果地方權不夠大,就要適當的控制一下,不能太開放。在一條主枝上,要留下生長健壯的枝條,小枝條可以從根剪除。

一般強枝剪掉三分之二為宜,以控制枝條瘋長,棵形太大。要留下有花蕾的枝條,剪去空枝,每一種花木都有特殊的修剪方法。

經過修剪定形的新樹樁頭,必須抓緊在其發芽前進行培植,因為此時樹木還在休眠期,吸收和蒸發作用不大。如榆樹、松柏類等可在大寒前後移值,九里香、雀梅等可在立春前後移植。

(1)盆景整根擴展閱讀:

樹樁盆景

多選用枝葉細小、盆栽易成活、生長緩慢、壽命長、根干奇特的樹種,兼有艷麗花果者尤佳。現已被用作樹樁景樹的約有160種,除通過人工繁殖外,常從山林野地掘取經多年樵砍後留下的老乾樹樁培養。

樹樁盆景千姿百態,可歸納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懸崖、枯乾、連根、附石、叢林等形式,培養土以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為最佳。

盆景的製作有以修剪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屬絲或棕絲扎縛枝幹彎曲成一定形狀、再經逐年細致修剪成型等方法,並有不同的地方風格。

⑵ 盆景什麼養根

盆景養根方法
一、根部的修剪
1、在對根部修剪時,通常要做到一步到位,剪除朝下生長的直立根,交叉根,以及腐爛根,對於生命力強的樁材可狠剪,生長弱的也可分幾年完成。
2、根部的截口面要朝下,剪口較大的截面,要用利刃削平,並塗抹傷口癒合劑。
3、修剪根部時,要保留上部呈放射狀的根系,剪除下部根,根盤上部單生的零星根,予以剪除。
二、根部的整形
1、要按放射狀整理根系,對於交叉和彎曲度大的根,可用金屬絲蟠扎矯正,扎時動作要輕柔,盡量不要弄破皮。
2、將根部放在薄木板上,呈放射狀梳理根系,並固定在木板上;也可用較粗的金屬條,做一個大小合適的圓圈,把根部固定在金屬圈上。
3、用一根粗細適當的軟繩,將根部所有的根串聯,保持每條根之間的距離相等。
4、梳理根時還可以用短木棒在兩根之間加塞,用以改變根的生長方向,以及調整兩根之間的距離。
5、對於出根不理想的,可在想要出根的部位做刻傷處理,用利刃削出一塊舌狀或魚鱗狀的皮層,皮層最好帶點木質部,覆土時在傷口處蓋上水苔。
6、為培育出優秀的根盤,還可用根接法,就是選取適合根部要求的同樹種小樹,靠接在想要出根的部位,等介面癒合後,再把小樹剪除。
7、如果根部長得確實不理想,可在樁材樹勢旺盛時,用高空壓條法,重新獲取理想的根系,後期再做沖根處理,逐漸露出根系,並接受日光照射,裸露的根部會很快增粗

⑶ 樹樁盆景怎樣得到漂亮的提根及造型

想要得到漂亮的提根盆景,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耐心等待,因為提根的過程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想要慢慢的把根從土裡清理出來,這樣更才粗壯,漂亮。

接下來就可以上盆了,要把盆景根形好看的部分露在外面,為了保證盆景的成活,要把盆景露在外面的根用塑料管罩起來,裡面填上土。最後澆上水放在遮陽通風處養護。等盆景成活了,就可以的塑料管去掉,用噴壺把裡面的土慢慢的沖去。注意!不要一下全沖掉,要每隔幾天沖去一些,直至全部露出來。這樣一個提根盆景就算完成了。

⑷ 盆景的根盤造型有哪些如何做出好看完美的根盤造型


⑸ 想讓盆景的根系發達,枝葉茂盛,該怎麼做呢

家庭養花許多 情況下基本都是在一開始的情況下看起來挺不錯,可長出長出就忽然不久了,有的卻衰微出來,並發生了多種多樣的難題。那麼這種難題究竟該怎麼樣化解呢?今日筆者就把這類難題介紹一下,使你種花不會再難。

大夥兒也許也會觀查到,家中的盆栽綠植長到一定的程度便會暫停生長發育,並發生衰微狀況。這種狀況是因為盆里的根莖長不開過,盆里土壤層營養物質不夠,造成 根莖呼吸不暢,這個時候就表明該分株倒盆了,不然主莖便會因為缺乏營養或透氣效果不佳等因素發生枯黃掉葉,生長發育衰微。

3、磷生根

磷鉀肥主要是推動根莖生長和花芽分化,並且磷素在土壤環境中是不能挪動原素,因而磷鉀肥主要是做為基肥應用,不適合做施肥。

4、鉀長莖

鉀能增進主莖莖桿健碩。鉀肥的作用是使根莖和莖部健碩,推動果子彭大和完善,使子粒圓潤,適合做基肥和施肥。

⑹ 想要讓自己家的盆景根系發達一些,具體該怎麼做呢

事實上,植物經常長得不好。因為根沒修好。要想培養好植物的根,需要好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根供應好,植物也不會出現大問題。今天,我將分享紮根的方法和技巧,使大家能夠培養出非常美麗的花卉盆景,每天都讓心情變得美麗。1、柳樹皮。用柳樹皮種花的效果真好。因為柳樹皮中含有一種叫做水楊酸的物質,能促進植物的快速生長,被稱為一種生長劑。它不管養什麼花卉盆景都可以養得很好。簡直是萬金猶大。柳樹皮可以促進植物根的生長,使植物根更結實。

⑺ 最牛盆景提根方法圖解

墊根法是常用的根部造型方法。墊根法即在盆景植物底面墊上根系無法穿透的硬物。是根系四向生長。

墊根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生長較弱的植株不宜進行,防止植株死亡。

墊根前剪去向下生長根系,多留四向生長根系,然後墊上硬物,並將剩餘根系用棕絲,稻草繩固定在硬物上,讓其定向生長。然後覆土正常栽植養護。



盤根法則用於根系柔軟的盆景植物根系造型。上盆或翻盆季節挖出植株,然後洗凈根部,適當修剪,然後將根部按一定造型盤曲編扎。根系編扎時用易於腐爛的棕絲稻草繩固定。



擠壓法也是根部造型的方法之一,即用硬物對主根生長空間進行限制,正常生長的根系成圓形,經擠壓限定後可得到板狀的主根。



圍套法是提根盆景常用的造型方法,將盆景根系挖出後,將根系用棕絲適當收攏,然後將植株植於瘦高的容器。限制根系擴張,使其向下生長。



提根盆景的製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一點一點的提根,切不可一次到位。常用高培法或沙培法。

這兩種方法差別並不大。高培法栽植時部分根部露出花盆,然後高培土覆蓋住所有根部,養護過程中澆水沖刷或用小耙慢慢去掉上層盆土,積年累月使根部慢慢露出土面。

沙培法即將盆景植於深盆中,下發墊土培土,上面覆沙至根部。養護過程中慢慢挖出細沙使其露出根部。



靠接補根法是常用彌補根系缺失的方法,可使盆景根系漂亮生長健壯。補根在生長旺季進行,選擇健壯的帶根小苗,將根部需要補根部位外皮去除露出形成層。

然後將小苗根繫上端削出形成層靠接在樹根上,用圖釘等固定。塗上癒合劑保濕,等癒合後除掉小苗上部。

⑻ 盆栽植物的根部是怎麼長的呢,或者是怎麼給弄出來

盆栽植物的根部是怎麼長的
1、提根露根法:若欲樹樁盆景的根系露出盆面,以增添盆景的古樸龍鍾,可以換盆時逐年向上提根,使下部新根深扎,並將提出的盆面根系,適當疏刪,去細留粗,有的飛天舞爪,有的露頭鑽尾,如蟠龍入洞,各顯千秋。

2、堆土露根法:干基容易萌發不定根的檉柳樹種,可於春天在樁幹上稍加刻傷,堆以濕潤的培根泡土,2-3年新根老化後,再去土露根,再根據心願,將露面根系進行藝術修整。

3、套筒露根法:一些難於萌發不定根的樹種如石榴等,可在樹冠修剪成型後,在離盆面較高的干位上,環狀剝皮一周,再環狀剝干一周,用可樂塑瓶一段,破口套筒,填入培根土,時而灌水保濕,2-3年後,再去筒露根,疏刪造型,根頭上冒,根尾下鑽,細根旁飛,各抱地勢,如龍爪。

4、結環露根法:根、枝柔軟而可圈結的樹種如銀杏、結香、瑞香等,可將伸長的支根結環露根,然後再將根尾入土固本。並將伸長的主幹和骨幹枝也穿弓結環,靠接定型,使枝環與根環上下呼應,別具風趣。

5、蟹爪露根法:在成型的樹樁基部環割一周,堆土埋干,使萌發不定根一圈,至新根木質化後,選擇其中的十條根作為蟹爪的造型,即兩根大的為蟹螯,八根小根為蟹腳,呈蟹腳狀抬高而後入掩埋。這樣不但可以更新根系,而且還可增加盆景露根的藝術性。

6、抱石露根法:若欲培養附石盆景,可選用主根不明顯而旁根伸長且多的樹種作樁材,如迎春、九里香等,將其主根剪除,旁根圍繞在一個長圓形的天然觀賞石上,而後將根尾扎入盆土之中。如金雞抱蛋之勢。

7、穿石露根法:首先用一塊人工鑽孔造型的天然觀賞石作為樹樁的附石,再選用一個樹根伸長的樁材,將根頭從附石的穿孔中插入,時露時隱地盤纏在附石上,最後鑽入盆土之中,發育成根系。

8、高接露根法:若欲培養一盆蟠龍纏柱的露根盆景,可選用同一樹種的長形龍形根系作接根,嫁接於樹乾的上端,並將接根繞干曲轉,再在樹幹上套上培土長筒,以保持接根的濕潤度,根尾則定植於盆土之中。接根癒合後,折除套筒及培土,露出蟠龍繞柱的姿態。

9、根藝露根法:這是種自然根藝與盆景相結合的樹樁盆景形式,選擇地下塊根如人像的人參或何首烏,以及其他象形根材作為樁材,將其露出盆面,下部主根及須根定植於盆土之中,成活後,再在象形根頭上萌發新根,構成株冠,其中藤本的何首烏等可立支架造型。

10、吊根露根法:選用能萌發氣生根的榕樹作為樁景材料,定植於一個長方形盆缽中,至形成枝冠後,再用一個長方形的玻璃罩,連盆罩住,以增加罩內濕度,促使盆景的橫向骨幹枝萌發下吊的氣生根,入土後形成新的根系,這時氣生根便會成為新的樹干,數年後便可培養出一盆多干共冠的叢林盆景。

⑼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樁坯培植,枝芽叢生,刪留不確定,難以下剪,或構思創意有失偏頗,導致錯剪,其雖可調整,但卻延長蓄枝及其造型的時間,因為定托是結體構架的前提,應據樁材直、斜、曲、卧、懸、臨水等個性特徵,溶入作者構思意象,留枝定托,刪除所有雜枝贅芽,集中養料,蓄養所留枝,以期盡早進入修剪,製作環節。

2、協調修剪:枝托蓄養瘋長,何時修剪,剪到什麼位置,應有個粗細長短的對比,其貫穿於盆樹造型製作的始終,相關於盆樹結體構架的各個部位。其間有枝與乾的比例,枝托彼此間的比例,枝托內部主、次脈的梯級對比等等,都須在剪前明確,胸有成竹,意在剪前,這樣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確細剪:枝芽的角度、枝椏歧出走向、相互間的參差錯落,體現枝托在空間上下左右伸縮迴旋,角度選擇不當,盡管可通過蟠扎彌補,但畢竟不如自然狀態,所以在選擇芽點角度時,不能只顧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對該枝走向、空間狀態,以及與其它枝托等相互關系,不僅要明確,而且要「超前」構思,有所判斷,避免機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顯示盆樹總體樹態,即所謂通常所說的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構圖等。在此,個別枝梢的長短應服從於整體,把握點、線而融於整體面之中。整體觀察,局部修剪,全面調整,此時盆樹基本上趨於豐滿成熟,屬於造型製作的收拾階段,其重心在於枝托的長短開合及外廊的整體關系。

⑽ 樹根盆景多長時間會發新根

一盆藝術性較高的樹樁盆景,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時間才能創作出來,在較短時間內創作出形神皆佳的樁景傷口無疑是盆景愛好者和製作者的願望。實踐證明,通過人工促老催古的技術處理,可以達到短時間內使樁成形的目的。
其技術措施是:
1、選材 每年冬季或早春,可到荒山瘠地、崖頭風口、懸崖峭壁等處選取適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這些地方由於生長條件差,樹木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態優美的奇特老樁,並易移植成活。
2、截枝養冠 它是樁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操作方法是:待樹枝乾的第一培養到一定粗度時加以短剪,讓其生出斜枝或橫枝。修剪輕重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決定。之後,依次培養出第二節、第三節等。通過不斷地修剪,使樹冠達到樹樁造型的需要。
3、蟠扎 用鐵絲等材料綁扎樹扎的枝幹,使之按要求的彎曲姿態生長,待其生方向固定後,再解除蟠扎物。蟠扎宜在適宜的季節進行,否則,易扎斷枝幹。
4、撬樹皮 在植物生長旺盛的季節,在樹乾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進皮層中,順韌皮部輕輕撬動,使樹皮與木質部慢慢分開,這樣在樹幹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古干之態。
5、挖干 在主要觀賞面上用刀鑿、木鑽鑽出一些小洞,然後再填滿濕土,使小洞漸漸爛成大洞。這樣可形成千瘡百孔的自然景觀。
6、撕開 把樹樁上需要疏掉的干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從其基部強行撕裂取下,或經攀折拿掉,從而使保留的樹幹上產生自然的劈疤,有被風雷襲擊之狀。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後,在疤處塗上少許鹽酸,則樹樁更顯蒼白自然。
另外,為使樹干蒼古奇特,還可用刻刀在樹幹上刻上條狀小溝,經一段時期的生長,樹幹上也能出現枯朽斑剝、自然暴皮的景觀。或採取劈干、扭干、剝乾等方法,使樹干產生傷疤,形態古拙,具有歷經滄桑之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樹樁盆景放置在什麼地方才好?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風透氣外,必須考慮到光線的問題。每一樹種對光線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是大體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兩大類:喜光類和耐蔭類。因此要根據對光的要求來決定盆景是擺放在陽光下還是在有遮蔭的地方。
例如對於喜光類,如果把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和空氣流通的庭園或天井中,則樹木生長健壯,葉色翠綠,花繁果茂,盡顯盆景的觀賞性;反過來如果把它們放在樹叢濃蔭下或庭隅廊下,因為陽光空氣都不充分,也沒有雨露的滋潤,樹木往往生長不良,葉片發黃容易脫落,長時間可能會導致樹木死亡。而對於耐蔭類,例如羅漢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陽光下直射,就會使葉片尖端和邊緣枯焦,甚至整片葉枯焦脫落。
盆景樹木對光的要求可以根據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第一,針葉的松類樹種,大多為喜光類;而葉片呈扁片或鱗形的一些柏類樹種以及竹柏、羅漢松等,都是耐蔭類。
第二,常綠闊葉樹種如黃楊、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蔭類;而落葉闊葉樹種如梅、紫薇、石榴等,多為喜光類。
第三,葉質較厚或革質的闊葉樹,多為耐蔭類;葉質薄而較大的闊葉樹,多為喜光類。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為耐蔭類;原生長在曠野或陽坡地的樹種如 ji木、雀梅等,多為喜光類。

樹樁盆景根部處理技術
自然界深山老林溪邊澗畔的一些老樹,由於泥土被水沖擊而流失,樹根常裸露於地面,蟠曲如龍爪,非常奇特。為了使樹樁盆景也能產生這種形態,提高觀賞效果,可用提根法來達到此目的。
(1)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先將樹樁栽於深盆中,使其主根和側根高出盆面,然後在根部周圍壅土成饅頭形,不使根外露。一年後,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層層掏去表土,每掏一層後間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一層,使樹根逐漸露出土面,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損傷根的柔嫩組織。經2-3年後,再結合翻盆,逐年將根向上提,使樹根裸露即成。
(2)圓筒沙培提根法選深40-50厘米的圓筒,在筒的下部填培養土10-20厘米,然後把易發側根和不定根的樹種樁胚栽人圓筒,再用河沙填滿圓筒,並加強肥水管理,待樁根在筒中生長伸入培養土層後,分3-5次逐漸掏出上面的河沙。每次掏沙間隔半年或一年。待根長好後,即可把樹樁從圓筒中脫出,栽於淺盆,栽時予以適當整修造型,使根裸露於盆面。
(3)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樹樁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為好,栽後植株根系不斷向深處伸長。養護一段時間後,在每次澆水時,提高水壺,使水沖於根部,逐漸將根部泥土沖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結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漸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以供觀賞。

樹樁盆景環剝換根法
環剝換根法即應用花木無性繁殖時常用的環剝高壓技術,促進需要改造的樹樁在主幹的適當位置發出二重根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再將植株原來的根系連同有缺陷的部分一起截除,從而達到更新的目的。它是近年來樹樁盆景整根技法中提倡的一項新技術,也是一種常用的整根技法。現將其措施介紹如下。
一、環剝時期及條件
環剝換根法要求必須植株在生長健康的狀態下,於春季新芽萌動前(一般為2月中旬)進行。
二、所需工具與器材
手鋸、切接刀、狹鑿、手錘、鋼絲鉗、鐵絲網一塊、直徑4MM的銅(或鋁)線一段,山泥與砂適量。
三、環剝換根手術步驟
1)觀察整株植株,選擇適當的換根位置,並做上記號;
2)用手鋸、切接刀和狹鑿在換根位置上刻出寬4㎜、深3㎜的一圈槽(也不一定要完全環剝),切面盡可能地保持光滑為宜;
3)將銅線或鋁線嵌入環剝槽中,並用手錘敲擊,使其貼合樹干,這樣容易促發新根;
4)將鐵絲網剪成適當大小,圍成直徑3-5倍於樹乾的圓筒,下端埋入盆中(必要時通過盆底漏水孔加以固定),注意使上端平面超出環剝平面3㎝以上。在圓筒底部先放入一層粗砂,再填入山泥和砂混合土,稍加振動後澆水,最後將土填至環剝平面上3㎝左右處;
5)將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又稍有遮陰的場地養護。盡可能把樹樁處於溫度為15-25℃和濕度為70-90%的條件下,從6月份開始,每隔半個月將盆旋轉180℃,使植株發根均勻(注意不能把盆景放於完全背陽的地方,否則影響發根);
6)8月份可以扒開表土,觀察發根情況,並經常調整盆景朝向,進一步促發新根。9月中下旬開始,分幾次將表土取出,使新根露出土面,促其成熟板結。此時新根旺發,可以從鐵絲網中看到白色的根尖,由於鐵絲網限制了強根的進一步發展,又促使弱根、側根與更多的新根發育、產生。注意冬季照常養護,並可適當採取一些保溫防凍措施;
7)翌年2月,解天鐵絲網除去土與銅絲,將已生發的均勻根系分類修剪;大部分根剪成5㎝長;長勢太強的根剪留3㎝左右;細弱根可以不剪。同時將原來環剝槽向下加寬2㎝,加深1㎝左右,在槽內上部重新紮上銅絲,進一步減少老根對植株的營養供應,以促發根系,再重新圍上鐵絲網並培上山泥;
8)到第三年2月,當初剪短的新根上發出的須根已長到鐵絲網處時,可以起盆,從銅絲下端無根處截取主幹,去掉銅絲植入泥盆,精心養護;
9)上盆一個月之後,可開始施淡肥。再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待新根長粗能初步露出土石後,換根手術已經基本完成。
上述步驟與要求,可以按樹種及主幹的粗細加以靈活變化與調整。換根截下的帶根殘樁,經過適當處理後,也可繼續栽培(如作劈樁盆景等)。
四、剝換根法優點
1)植株的干與根是樹樁盆景藝術美的主要所在,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可以避免主幹與露根因各種原因而受到損傷;
2)植株幼小時的一些小缺陷可以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明顯起來,直至影響盆景的觀賞效果。採用此法後,可以減少盆景植物的主要生理缺陷,如片根(俗稱雞爪,指盆景的露根在偏向一側發育)、腰高(指主幹部分因過長而失趣)、基細(俗稱小腳,指植株根頸明細細於上部主幹,是嫁接最常有也最常見的毛病)以及扁平乾等。

樹樁盆景葉的控制
樹樁盆景樹種中,小葉觀賞價值較高,而植物的先遺傳因素決定了葉的大小。如果從原種上得到小葉,除了嫁接法脫換品種外,就要靠控葉來實現小葉化。
控葉的方法有水控法在春季發芽前後,讓盆土保持偏干狀態一至二個月時間,直到出芽長葉定型,葉色轉深後,才給以較充足的水肥。夏末秋初溫度開始下降,秋芽將出,也要進行控水。特別在出芽時讓盆土保持短時間乾燥,新芽會明顯偏小。出芽後在三片葉處摘心,既能控葉,又能保持樹樁構圖比例,效果更好。控水需在發芽長新葉期間重復多次進行,稍有不慎,水多就會前功盡棄,水過少使樹體失水脫去老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控水期間必須十分注意觀察,每天判定盆土的含水量。當出現老枝葉無力下垂,葉色發暗,中度發黃時,就必須澆水,以防進一步掉葉枯枝。幾天內的澆水量要嚴格掌握,做到心中有數,這也是脫衣換景觀骨的操作手法之一。局部的老葉掉落,是植物適應乾旱,自我保護的生理功能作用的結果。只有出現全株嚴重的焦葉干枝且不掉葉或掉葉少,才是真正危及生命的失水狀態。
控水期間遇上下雨未及時遮蓋或轉移,控葉失敗,某些樹種葉控可採用剪葉法得到小美的葉。迎接重要的客人、節日和展出,也可用剪葉法。控葉樹剪葉時間應在春天,秋天發新芽前,或春葉發出後過大時;迎展剪葉時間多在展出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將整株葉悉數剪除並剪去較長的枝梢,剪葉前適度澆水施肥,一月內會重新出葉,新葉會明顯小於上一輪葉。筆者有一盆友,每年春夏都採用摘葉法培育小葉,摘葉同時進行縮剪,初春發芽後摘心,滿樹小葉十分可愛。如因品種問題或其它因素,初春摘葉後所發新葉仍然偏大,可在加強水肥的同時,再次摘除新葉,必須再發較小的新葉。本人的岩石盆景用此法,培育出滿樹蠶豆大的小葉,更小者僅黃豆般大小。小葉榕葉也小到黃豆、蠶豆般大小。
如將控水法與剪葉法相結合效果會更佳。
剪葉法適合在該樹種生長旺盛期、新陳代謝功能強的春夏秋初時節進行,且必須在成熟的樹上進行,三年以下的幼齡樁不宜應用。摘葉後短期內會影響樹的光合作用,影響為根榆送養分,必須在葉的生長期進行,只有特殊情況才在晚春和初夏時進行。

熱點內容
蘭花豫菊 發布:2025-09-12 21:31:05 瀏覽:466
櫻花下沉睡中的公主 發布:2025-09-12 20:57:10 瀏覽:709
大魚海棠唯美圖片配字 發布:2025-09-12 20:47:54 瀏覽:824
梅花頭套筒 發布:2025-09-12 20:39:48 瀏覽:594
批發玫瑰花茶 發布:2025-09-12 20:39:28 瀏覽:980
抽了個情人節限定 發布:2025-09-12 20:31:42 瀏覽:258
禹里鎮櫻花 發布:2025-09-12 20:23:01 瀏覽:622
旬樹盆景 發布:2025-09-12 20:22:22 瀏覽:789
梅花殘雪香 發布:2025-09-12 20:08:14 瀏覽:759
插花掛件 發布:2025-09-12 19:45:20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