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時盆景
A. 中國的北京在唐朝時代是哪個城市
唐代的北京是現在的太原,當時李白贊曰「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後武則天封太原為北京,當時全國三大城市是首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
B. 請問北京中山公園的面積是多少
中山公園(Zhongshan Park)
天津的中山公園
天津中山公園與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淵源,因為在中華民國建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該公園發表重要演說而知名,8月24日,孫中山先生應袁世凱之邀北上共商國是,並到公園官紳歡迎會,即席發表演講。孫中山先生曾經兩次在這個公園巡視演講。公園的名稱也是為紀念他而改的。
這個清末時期建成的公園可以說成是由袁世凱促成的。由於清朝末年,天津的愛國實業界人士積極倡導以國家民族工業來拯救清朝疲弱的國力,為顯示天津工業發展狀況,他們在建造一個叫做「勸工陳列廳」的同時,亦籌建了一個向外開放的公家園林,稱為「勸工會場」。袁世凱乘機以會場為範例,向清廷勸說推行他主理的「新政」,為自己仕途邁進一步。當時這個公園就陳列了很多中國的工業產品和工藝示範。
周恩來亦因為在孫中山先生聯俄容共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於民國4年(1915年)6月6日,為天津救國儲金募捐大會,曾到過天津中山公園登台演講,號召國民振興國家經濟,誓雪國恥,決不做亡國奴。他更加寫了《廣募救國儲金致友人書》作為宣傳。
除此之外,天津中山公園是現代中國的一個請願集會的場地。較著名的有於清宣統2年(1910年)12月在天津掀起的資產階級立憲請願熱潮,當時正值在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讀書的著名革命家李大釗亦以學生身份參加了請願。還有在民國8年(1919年)6月9日天津各界人士在公園舉行大會,聲援北京愛國學生的五四運動,要求取消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和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北京的中山公園
位於天安門西側,面積22餘公頃。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園。
從南門入園,走過門廳,穿過曲折的彩繪長廊,迎面矗立著一座藍琉璃瓦頂的由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石牌坊(原稱「克林德」坊和「公理戰勝」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形態各異的古柏相傳為遼時種植,迄今已逾千年。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而生。稱「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葉茂,蔚為奇觀。由此西行就到了壇門外,一對雄俊的石獅系北宋遺物,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掘遷來守門的。
走進壇門.眼前是一條綠色的林蔭道,周圍遍栽果樹。公園的主體建築社稷壇位於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台。壇上鋪著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並象徵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為,五行乃是萬物之本。壇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稱「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後來全埋,1950年已移去。壇四周建有四色琉璃牆,東藍、南紅、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漢白玉欞星門一座,顯得格外庄嚴肅穆。皇帝把「社稷」看作為國家的象徵,並自認為受命於天,為了祈禱豐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來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師、獻俘、旱澇災害等也要到此祈禱舉行儀式。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台基,無天花板。明露著梁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弔唁。1928年改名中山堂。堂後門內兩側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故稱戟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將鐵戟全部掠走。社稷壇外西南面,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等附屬建築。
社稷壇東邊,環境清靜,稱長青園,園內疊假山、搭花棚、築花壇、置盆景。在松柏蒼翠,杉竹相映中,點綴著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等景點;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一年四季萬紫千紅,春意盎然。這里還有迎暉亨、蘭室、水榭、四宜軒、春明館、繪影樓等建築。
此外,園內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築,在唐花塢以西,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遷來的。亭為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蘭亭修禊曲水流觴圖」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蘭亭」的詩作,八根石柱上分別刻著歷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是珍貴的石刻文物。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禮亭,原建於鴻臚寺內,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員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習禮之地。
公園後部植一片柏樹林。筒子河上可劃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與故宮相輝映,波光樓影,景色如畫。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有一座中山公園,旅居這里的華人、華僑和學子們的強烈的懷鄉之情,從山水、林橋、路廊中折射出來。中山公園坐落於溫哥華市中心東部,緊靠唐人街,與中華文化中心毗鄰。據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外建造的第一個全景中國古典式花園——蘇州園林的再現。公園始建於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開園,由中國蘇州52 位專家組成的承建隊在建築師王祖欣和馮小麟先生的帶領下,同溫哥華建築師韋亞祖和布景師鄧雲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成此園。中山公園所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來自中國,如玲瓏光潔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製工藝品,各式各樣的花格窗、假山石,鋪曲徑、小路用的鵝卵石等。
中山公園中有中國古典花園應包括的亭、台、樓、閣四部分,花園的設計反映著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崎嶇對平坦,明對暗,大配小,剛柔相襯。園內既有鋪滿睡蓮的平靜湖面,又有小橋下的潺潺流水。花草樹木中,松、竹、梅尤為顯赫。前人賦予它們堅貞、正直、友愛的品格,給後人以美好的啟迪。山石凸凹,崎嶇有致,小徑石階,參差不平。雕刻著花鳥蟲草的長廊又直又齊,水榭與亭台的地面又方又正。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公園雖小,但由於建築師的構思巧妙,使人在游覽時,有一種景景連綿,「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每當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對面的華楓堂,常有中國民樂演奏會。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襯下,將人們引向遙遠的過去,帶向大洋彼岸,讓人如醉如痴。
1993 年底,孫中山先生銅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園門口。中山先生半身銅像連同青黑的花崗岩基座,高約3 米。他神情莊重,目光深邃,令人肅然起敬。銅像是由中國著名雕刻家曾竹韶教授雕塑,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贈送。銅像揭幕典禮那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及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了儀式,並分別致詞:孫中山的名字與中華民族同在;中山先生的銅像與溫哥華的華人們的同在;中山先生的思想與世界和平與進步同在。
中山公園是華人故鄉的縮影、中華文化的結晶,中山銅像表現著中華民族奮斗不屈的精神。
上海的中山公園
上海中山公園原來是舊上海英國大房地產商霍格的私家花園,1914年改建為租界公園,經過近90年發展建設,成為以大樹、草坪、山林、水面等自然風光為特色的、中西園林文化相融合的、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含蘊的城市園林。最近,為了配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對中山公園基礎設施和園林景觀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公園面貌氣象一新,獲得了「上海市四星級公園」的榮譽稱號。
說起中山公園,老上海人都知道這是以英國式園林風格為主體,輔以中國傳統園林、日本式園林、植物觀賞園等,形成不同的風景特點,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觀風格保持最為完整的老公園。
中山公園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全園可分為大小不等的景點約120餘處。這些景點因景而異,各具特色,其中十二處景點評選為「中山公園十二景觀」,都是公園內特色突出並具有代表性的園林景觀。十二景觀命名及簡介如下:
銀門疊翠(公園南大門)
公園南門始建於1917年,2001年因地鐵二號線建設需要,改建為總面積1.6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廣場綠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樹林,設置架空式弧形園門、大型景觀石等,與都市市容景觀融為一體。
花墅凝香(牡丹園)
牡丹國建於1956年,內有始建於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國式涼亭)。牡丹園以盆景式樹壇為中心,有大小15個牡丹花壇、頗有歷史記載的「殿春花墅」遺風。
水榭絮雨(陳家池)
陳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寬闊,景色請新,春暖花井時節,沿岸楊柳飛絮鋪天蓋地,蔚為奇觀。兼以春雨瀟瀟,細雨如絮,臨榭觀景,令人心曠神怡,是公園觀雨佳處。
綠茵晨暉(大草坪)
公園內分布6處草坪,其中有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區,綠茵綿延,視野開闊,周圍有眾多景點簇擁,富有自然風光,是公園景區精華之所在。
芳圃吟紅(月季園)
月季是公園的特色花卉。初在園內散植,為方便遊客觀賞月季而闢建月季園,成為舊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園地。1956年擴建為規則式和不規則式兩處月季園。2001年再次擴建,使園地面積擴展到3300平方米。
雙湖環碧(鴛鴦湖)
1958年擴建公園時,以人工挖湖築山造成,以後又植樹造林、圍砌湖岸,形成「凹處聚水凸為山」的鴛鴦湖景區,四圍碧水清澈,景色清新。
荷池清月(荷花池)
1937年堆造西山時,形成荷花池塘,成為公園主要景觀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對西草坪,綠化設置富有特點,黃楊造型的「中山公園」四個大字,別具情趣。
林苑聳秀(山水園)
利用原有小河浜圍砌石岸,依自然風格構築園林小品,有太湖石、小石橋、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灣、石罅洞天等諸景,高低錯落,精巧自然。
獨木傲霜(大懸鈴木)
據工部局年報載,大懸鈴木來自義大利,1866年由花園園主霍格種植,至今已經歷130多年滄桑歲月。現在已是華東地區樹冠最大、樹干最粗、樹身最高的懸鈴木。
石亭夕照(大理石亭)
大理石亭是1935年遷建園內的西方古典主義園林建築,1999年列為「上海市近代建築保護單位」。石亭面對大草坪區,亭後以龍柏樹為屏障,極富歐陸古典園林情調。
虹橋蒸雪(大石橋)
東泥山風景區地勢起伏婉蜒,湖岸曲折,水波盪漾。1959年建成的花崗岩大石橋跨越陳家池,隱身於香樟樹林之中,處在水霧蒸騰、嵐氣吞吐之間、意境深邃幽靜。
舊園遺韻(後園門)
後門園區原來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豐花園」。1914年花園改建為公園時,園門即設在現址。近百年來,這里林木蓊鬱,風貌依舊,頗具幽思。
佛山中山公園
佛山市中山公園位於市區東北部汾江河畔,是一個集宣傳、展覽、科普、娛樂、飲食、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園始建於1928年,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紀念性公園,建園初期僅0.5公頃。後經不斷擴建和改建,現該園佔地28.07公頃(其中水面12.5公頃,綠地15.5公頃),形成了以廣闊水景和豐富綠化為特色的園林景觀。園內分南門廣場區、歷史文化區、老年活動區、草坪區、湖區、兒童游樂區、動物觀賞區、觀賞休憩區等九大景區,各景區疏落有致,情景交融。
主要景區有:香樟古韻、紅岩飛瀑、綠茵春暉、牌樓映秀、孔橋映翠、精武雄風、蒲影長堤、十里荷風、芳諸花汀、錦鯉戲水、麗湖波光、駝峰眺遠、丹鳴晨曦、椰林夕照、碧波飛虹、晴筠蟬唱等二十多個。各景點以傳統造園手法和現代造園手法相結合,因地就勢、質朴自然,使遊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 園內的兒童游樂項目豐富多彩,有歡樂廣場、高架滑車、歡樂跑馬群、自控飛碟等娛樂設施,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均可在這里找到無窮的樂趣。園內的動物園佔地6500平方米,共有46種325隻珍禽異獸,每逢節假日、周末都可欣賞到精彩的動物表演,如:大象跳舞、小猴挑水、鸚鵡認字、小狗爬竿等。
武漢的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游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游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佔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最觀功能分前、中、後區。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文景觀,驚險有趣的游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遊人的贊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工程,奮戰十個月,公園舊貌變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棱、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誠、西遊記宮等令人回味無窮。武漢中山公園是遊人的樂園,是遊人心中的詩、心中的歌……
C. 春明時季雨紛紛
春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 )
望採納····
D. 北京在古代時候的名字叫什麼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北京這一城市也有淵遠的歷史,北京在古代有許多名字,比如燕都,日下,幽都,春明,燕京,汗八里,北平等。直到明成祖朱棣成為皇帝後,把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名為順天府,建立了北京城。並且將首都遷至北京,由此才開始正式命名為北京,並且一直作為後來王朝的都城,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的北京依然是中國的首都,隨著時代的發展,北京已然成為一座保留歷史輝煌並且非常現代化的大都市,吸引了許多國內國外遊客觀光游覽,甚至定居於此。
一、燕都與日下
古時候北京作為燕國的都城,故而得名燕都。戰國時期,七國鼎立,燕國位居燕山附近,因此得名燕國,燕國的都城也就被稱作燕都。這一名稱可以從許多古籍典故中查詢驗證。而到了晉國時期,晉國的首都在洛陽,北京距離洛陽很近,因此得名日下。
E. 「春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句是什麼意思
首先先糾正一點的是:「清明時節」不是「春明時節」 。這一句詩的意思是: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詩的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 」,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 ,這一天 ,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活動多樣。但是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卻不見陽光,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細雨紛紛。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由寫客觀轉入狀摹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
F. 中山公園 介紹那裡有
中山公園
位於天安門西側,面積22餘公頃。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園。
從南門入園,走過門廳,穿過曲折的彩繪長廊,迎面矗立著一座藍琉璃瓦頂的由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石牌坊(原稱「克林德」坊和「公理戰勝」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形態各異的古柏相傳為遼時種植,迄今已逾千年。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而生。稱「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葉茂,蔚為奇觀。由此西行就到了壇門外,一對雄俊的石獅系北宋遺物,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掘遷來守門的。
走進壇門.眼前是一條綠色的林蔭道,周圍遍栽果樹。公園的主體建築社稷壇位於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台。壇上鋪著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並象徵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為,五行乃是萬物之本。壇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稱「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後來全埋,1950年已移去。壇四周建有四色琉璃牆,東藍、南紅、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漢白玉欞星門一座,顯得格外庄嚴肅穆。皇帝把「社稷」看作為國家的象徵,並自認為受命於天,為了祈禱豐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來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師、獻俘、旱澇災害等也要到此祈禱舉行儀式。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台基,無天花板。明露著梁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弔唁。1928年改名中山堂。堂後門內兩側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故稱戟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將鐵戟全部掠走。社稷壇外西南面,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等附屬建築。
社稷壇東邊,環境清靜,稱長青園,園內疊假山、搭花棚、築花壇、置盆景。在松柏蒼翠,杉竹相映中,點綴著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等景點;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一年四季萬紫千紅,春意盎然。這里還有迎暉亨、蘭室、水榭、四宜軒、春明館、繪影樓等建築。
此外,園內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築,在唐花塢以西,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遷來的。亭為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蘭亭修禊曲水流觴圖」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蘭亭」的詩作,八根石柱上分別刻著歷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是珍貴的石刻文物。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禮亭,原建於鴻臚寺內,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員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習禮之地。
公園後部植一片柏樹林。筒子河上可劃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與故宮相輝映,波光樓影,景色如畫。
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有一座中山公園,旅居這里的華人、華僑和學子們
的強烈的懷鄉之情,從山水、林橋、路廊中折射出來。
中山公園坐落於溫哥華市中心東部,緊靠唐人街,與中華文化中心毗鄰。
據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外建造的第一個全景中國古典式花園——蘇州園林
的再現。公園始建於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開園,由中國蘇州
52 位專家組成的承建隊在建築師王祖欣和馮小麟先生的帶領下,同溫哥華建
築師韋亞祖和布景師鄧雲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成此園。
中山公園所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來自中國,如玲瓏光潔的琉璃瓦,雕
刻精美的木製工藝品,各式各樣的花格窗、假山石,鋪曲徑、小路用的鵝卵
石等。
中山公園中有中國古典花園應包括的亭、台、樓、閣四部分,花園的設
計反映著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崎嶇對平坦,明對暗,大配小,剛柔相襯。
園內既有鋪滿睡蓮的平靜湖面,又有小橋下的潺潺流水。花草樹木中,松、
竹、梅尤為顯赫。前人賦予它們堅貞、正直、友愛的品格,給後人以美好的
啟迪。山石凸凹,崎嶇有致,小徑石階,參差不平。雕刻著花鳥蟲草的長廊
又直又齊,水榭與亭台的地面又方又正。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公園雖小,但
由於建築師的構思巧妙,使人在游覽時,有一種景景連綿,「柳暗花明又一
村」之感。每當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對面的華楓堂,常有中國民樂演奏會。
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襯下,將人們引向遙遠的過去,帶向
大洋彼岸,讓人如醉如痴。
1993 年底,孫中山先生銅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園門口。中山先生半身銅
像連同青黑的花崗岩基座,高約3 米。他神情莊重,目光深邃,令人肅然起
敬。銅像是由中國著名雕刻家曾竹韶教授雕塑,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中國
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贈送。銅像揭幕典禮那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國駐溫哥
華總領事及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了儀式,並分別致詞:孫中山的名
字與中華民族同在;中山先生的銅像與溫哥華的華人們的同在;中山先生的
思想與世界和平與進步同在。
中山公園是華人故鄉的縮影、中華文化的結晶,中山銅像表現著中華民
族奮斗不屈的精神。
G. 常春藤要怎樣播種
常春藤盆景的繁殖培育:用種子、扦插和壓條繁殖。
(1)種子:果熟時採收,堆放後熟,浸水搓揉,鬼神種洗凈陰干,即可播種,也可攔濕砂貯藏,翌年春播各,播後覆土1厘米,蓋草保濕保濕。幼苗出土搭棚遮蔭,第2年春季移栽或定苗後培育大苗。
(2)扦插:在生長季節用帶氣根的嫩枝插最易成活,插後搭塑料薄膜拱棚封閉,並遮蔭,保持空間溫度80%~90%,但床土不宜太濕,以免插條腐爛,約30天左右即可生根。
(3)壓條:在春、秋二季進行,用波狀壓條法,埋土部位環割後,極易生根。田間管理春明後幼苗帶土球移截,定植後適當短剪主蔓,促使分枝。生長季節結合澆水主季人糞尿肥1~2次,並設支柱,引其向上攀援生長。
H. 春明時節雨紛紛,這個春明時節是哪個時間階段
春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第五節氣,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氣晴朗溫暖,草木返青。
春明時節:4月4日或5日到4月19日或20日。
I. 「春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句是什麼意思
首先先糾正一點的是:「清明時節」不是「春明時節」
詩的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 」,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 ,這一天 ,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活動多樣。但是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卻不見陽光,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細雨紛紛。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由寫客觀轉入狀摹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
J. 中國的古城有哪些
古城,一般就是指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古城有:西安古城 運河古城—台兒庄 荊州古城 大理古城 平遙古城 麗江古城 鳳凰古城 昭化古城 閬中古城 石家河古城
以上信息來自於網路http://ke..com/view/359005.htm#2
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要的答案